:::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邊緣主體的建構--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
作者:董恕明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彭錦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文學莫那能瓦歷斯•諾幹夏曼•藍波安拓拔斯•塔瑪匹瑪利格拉樂•阿嗚里慕伊•阿紀邊緣主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8) 專書(4)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8
論文摘要
台灣社會在七十年代,歷經一些新興在野的力量,於政治、經濟及文化各領域,從事對舊有體制的衝撞及挑戰,隨後進入到一個在改革與開放持續深化與擴大,進而促使舊有體制迅速瓦解的八十年代。在這之中,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茁壯與發展,既是在原住民菁英自覺的抗爭運動推波助瀾下成形,同時在文化層面上,它也是繼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以後,另一個具有「本土化」意義的指標。
本篇論文主要是以莫那能(排灣族)、瓦歷斯‧諾幹(泰雅族)、拓拔斯‧塔瑪匹瑪(布農族)、夏曼‧藍波安(達悟族)、利格拉樂、阿嗚(排灣族 / 漢)和里慕伊‧阿紀(泰雅族)等作家作品為重心,分別探討作家如何在書寫活動中,重構原住民主體的形象,以及環繞在這些形象背後所傳達與衍生的關於個人、社會、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省察。這些作家的寫作,多半是帶著一種強烈的目的性和使命感,雖然在他們身上並不缺乏那種屬於個人的獨特才情,但是他們首要不是在創作中展現個人書寫的非凡之處,而是要透過言說自身與族人的生命經驗,去彰顯台灣原住民族過去發生,和現今仍在持續進行的民族命運。
在這些八十到九十年代興起的作家與作品,不論是以一種高亢悲憤的語調,抗議這社會的不公不義藉以證明自身的存在,並為自己民族的命運與未來找尋出路;或是回到文化傳統中內省沉潛,親身實踐重塑個人與族群的經驗,檢證現今的原住民可以選擇那些進路,自尊自信的活出自己;再或是從女性作家平易抒情的書寫中,展現原住民女性面對生活與命運的包容、寬厚以及如大地一般的生命力與機趣。綜觀台灣當代原住民作家的寫作,都在在提醒著我們,當我們面臨著個人或群體最困窘與對立衝突的時刻,是什麼樣的力量會使人性與生命自身的運轉,終究能夠壯健而美好。
最終,對原住民作為一個邊緣主體,存在於當今社會的情境和作家於作品中所呈現出的意義,它既是原住民作家個人在建構自身,同時也是原住民族群體在重構族群未來的一種努力,他們彼此便是在一片素樸的混沌當中,不斷的摸索與激盪,創造出慷慨的烈日與靜默的斜暉,在天地最喧嘩的時刻,都不放棄找到生命繼續生存的動力與契機。
參考書目
一‧原住民作家作品
(一)文學創作與口傳文學
吳錦發編。《悲情的山林》(小說選)。台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
初版,1994年12月3刷。
吳錦發編。《願嫁山地郎》(散文選)。台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
初版,1998年11月4刷。
莫那能(排灣族)。《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8月
初版,1995年6月3刷。
田雅各(拓拔斯.塔瑪匹瑪)(布農族)。《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
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1997年8月6刷。
田雅各。《情人與妓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1993
年6月2刷。
拓拔斯‧塔瑪匹瑪。《蘭嶼行醫記》,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6月
出版。
瓦歷斯‧諾幹(泰雅族)。《永遠的部落》。台中:晨星出版社,1990
年9月初版,1993年6月3刷。
柳翱(瓦歷斯‧諾幹)。《永遠的部落──泰雅筆記》。台中:晨星出版
社,1990年9月初版,1993年6月3刷。
瓦歷斯.諾幹。《荒野的呼喚》。台中:晨星出版社,1993年12月初
版,1996年1月3刷。
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
瓦歷斯.諾幹。《戴墨鏡的飛鼠》。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1月初
版。
娃利斯‧羅干(泰雅族)。《泰雅腳蹤》。台中:晨星出版社,1991年7
月。
周宗經(夏本‧奇伯愛雅)(雅美族)。《釣到雨鞋的雅美人》。台中:
晨星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1995年8月3刷。
夏本‧奇伯愛雅。《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台北:常民文化,1996年
9月第1版第1刷。
施努來(夏曼‧藍波安)(雅美族)。《八代彎的神話》。台中:晨星出
版社,1992年9月初版,1998年2月3刷。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5月初
版。
夏曼.藍波安。《黑色翅膀》。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4月初版。
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7月
初版。
利格拉樂.阿(漢/排灣族)。《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台中:晨
星出版社,1996年7月初版。
利格拉樂.阿。《紅嘴巴的VuVu》。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4
月初版。
利格拉樂.阿。《穆莉淡》。台北:女書店,1998年12月初版。
游霸士.撓給赫(泰雅族)。《天狗部落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1995
年1月。
游霸士.撓給赫。《赤裸山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4月。
奧威尼.卡露斯盎(魯凱族)。《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
年10月初版。
奧威尼‧卡露斯盎。《野百合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12
月初版。
黃貴潮(阿美族)。《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1951─1972》。台北:中華
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2000年4月初版。
麗依京‧尤瑪(李璧伶)(泰雅族)。《傳承──走出控訴》。台北:原
住民族史料工作室,1996年2月出版。
亞榮隆‧撒可努(排灣族)。《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耶魯國際
文化事業,1998年1月初版1刷。
亞榮隆‧撒可努。《拉勞蘭──肥沃之地》。台北:海翁出版社,2002
年2月初版。
亞榮隆‧撒可努。《走風的人》。板橋:思想生活屋,2002年12月初
版。
馬紹‧阿紀(泰雅族)。《泰雅人的七家灣溪》。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
年11月初版。
里慕伊‧阿紀(泰雅族)。《山野笛聲》。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2
月初版。
阿綺骨(阿美族)。《安娜‧禁忌‧門。》。台北:小知堂文化,2002
年10月初版1刷。
霍斯陸曼‧伐伐(布農族)。《玉山的生命精靈──布農族口傳神話故
事》。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
霍斯陸曼.伐伐。《那年我們祭拜祖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
10月。
霍曼歷斯‧伐伐。《黥面》。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
啟明‧拉瓦(漢/原)。《重返舊部落》。台北:稻香出版社,2002年2
月初版。
林太(布農).李文甦(漢).林聖賢(布農)。《走過時空的月亮》。台中:
晨星出版社,1998年2月。
曾建次(卑南族)。《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史料》。台中:
晨星出版社,1998年6月。
林淳毅編寫。《阿美族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
余錦虎(布農語)、歐陽玉(中文)。《神話‧祭儀‧布農人》。台中:
晨星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二)其他論述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鄒族)。《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台北:
台原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1刷,1994年3月第1版
第2刷。
巴蘇亞‧博伊哲努。《庫巴之火──台灣鄒族部落神話研究》。台中:
晨星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
巴蘇亞‧博伊哲努。《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台北:台原出版社,1999
年6月。
巴蘇雅‧博伊哲努。《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灣原住民特富野部
落歷史文化的追溯》。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8月初版。
巴蘇雅‧博伊哲努。《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9月
初版1刷。
孫大川(卑南族)。《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1991年7
月初版1刷,1995年8月初版7刷。
孫大川。《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摩寫》。台北:聯經出
版社,2000年4月。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new window
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4月。
孔文吉(尤稀‧達袞)(泰雅族)。《讓我的同胞知道》。台中:晨星出
版社,1993年6月初版,1998年2月2刷。
孔文吉。《忠於原味》。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9月初版。
二‧理論參考資料
比爾.阿希克洛夫特(Bill Ashcroft)、嘉雷斯等著。《逆寫帝國──後殖
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劉自荃譯。板橋:駱駝出版社,1998
年6月初版1刷。
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啟迪──本雅明文選》。張旭東、王斑譯。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班雅明。《說故事的人》。林志明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12月。
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1999年1月初版2刷。
卡勒(Jonathan Culler)。《文學理論》。李平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社,1998年。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文學理論導讀》。吳新發譯。台北:
書林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
泰瑞‧伊格頓。《文化的理念》。林志忠譯。台北:巨流文化事業,2002
年9月初版。
法蘭克‧藍崔齊亞(Frank Lentricchia )、湯姆斯‧麥可洛夫林(Thomas
McLaughlin)編。《文學批評術語》。張京媛等譯。香港:牛
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美學的面向──藝術與革命》。陳昭瑛譯。
台北:南方出版社,1989年9月再版。
羅鋼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年4月第1版。
朱耀偉編譯。《當代西方文學批評理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2年
4月。
施碧佛(Gayatri Spivak)。〈詮釋的政治〉。見朱耀偉編譯。《當代西方文
學批評理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2年4月。
施碧佛。〈屬僚研究:解構歷史學〉。見朱耀偉編譯。《當代西方文學批
評理論》。
殷模汗默德 (Abdul JanMohamed)、賴德 (David Lloyd)。〈朝向少數論述
的理論:什麼是要做的?〉。見朱耀偉編譯。《當代西方文學批
評理論》。
巴伯 (Homi Bhabha)。〈差異、區別及殖民主義的論述〉。見朱耀偉編譯。
《當代西方文學批評理論》。
蕭瓦特 (Elaine Showalter)。〈一種我們自己的批評:非籍美裔與女權主
義文學理論中的自主與同化〉。見朱耀偉編譯。《當代西方文學
批評理論》。
羅永生等編譯。《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年初版。
敏米(Albert Memmi)。〈殖民者與受殖者〉。魏元良譯。見羅永生
等編譯。《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年初版。
蘭迪(Ashis Nandy)。〈親內的敵人──殖民主義下自我的迷失與重
拾(導論)〉。林藹雲譯。見羅永生等編譯。《解殖與民族主
義》。
彼埃特思(Jan Nederveen Pieterse)、巴域(Bhikhu Parekh)。〈意象
的轉移──「解殖」、「自內解殖」、「後殖民情狀」〉。吳
江波譯。見羅永生等編譯。《解殖與民族主義》。
周蕾。〈殖民者與殖民者之間──九十年代香港的後殖民自創〉,《寫在
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台北:聯合
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0年。
霍尼格。〈提倡一種爭勝性女性主義:漢娜‧阿倫特和身分政治〉。朱
榮杰譯。《性別政治》。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
年3月第1版。
派翠西雅‧克蘿芙(Patricia Ticineto Clough)。《女性主義思想:欲望、
權力及學術論述》。夏傳位譯。台北:巨流圖書,1998年初版
1刷。
克莉絲‧維登 (Chris Weedon)。《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
白曉虹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8月初版1刷,1997
年3月初版2刷。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年1月第1版,1995年10月第1次印刷。
張小虹。《性帝國主義》。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顧燕翎編著。《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年出版。
三‧一般研究參考資料
(一) 書籍
黃鈴華編輯。《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
會,1999年12月出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
麥田出版社,2000年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10月再版。
洪銘水。《台灣文學散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7月
第1版第2刷。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報系,1987年初版。
貝爾(Daniel Bell)。《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李琨譯。香港:牛津大
學出版社,2000年。
張茂貴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2
月初版,1998年,7月初版4刷。
施正鋒主編。《從和解到自治──台灣原住民族歷史重建》。台北:前
衛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
徐正光等編。《解嚴前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出版社,1989
年初版。
宮本延人。《台灣的原住民族》。魏貴邦譯。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
年10月初版,1998年2月4刷。
森丑之助。《生蕃行腳》。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2000年出版1刷
,2002年9月2版1刷。
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new window
4月初版,1995年3月初版5刷。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7new window
月初版。
林宜妙等編。《太陽門下的夢想家》。台北:山海文化雜誌,1999年12
月。
洪田浚。《台灣原住民籲天錄》。台北:台原出版社,1994年8月第1
版第1刷。
吳錦發編。《原舞者──一個原住民舞團的成長記錄》,台中:晨星出
版社,1993年6月初版,1998年2月3刷。
林建成。《頭目出巡》。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12月。
林建成。《小米酒的故鄉》。台中:晨星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王蜀桂。《讓我們說母語》。台中:晨星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台北:玉山出版社,1996年
9月2版1刷,1998年9月2版2刷。
王家祥。《小矮人之謎》。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1996年初版1刷
,1999年6月初版4刷。
舞鶴。《思索阿邦、卡露斯》。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6月初版。
江文瑜編。《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1995年9月初版
1刷,1997年6月,初版9刷。
賴瑞‧麥克穆崔(Larry McMurtry)。《愛好和平的戰士──永遠的酋
長「瘋馬」》。章敏譯。台北:左岸文化,2003年1月初版。
(二)論文與專題研究報告
彭瑞金記錄。〈傾聽原聲──台灣原住民文學討論會(一)〉,《文學台
灣》。第4期,1992年9月25日。
彭瑞金記錄。〈傾聽原聲──台灣原住民文學討論會(二)〉,《文學台
灣》。第5期,199年1月5日。
孫大川。〈黃昏文學的可能──試論原住民文學〉,《文學台灣》。第5
期,1993年1月5日。
孫大川。〈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摩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new window
能〉,《中外文學》。第21卷,第7期,1992年12月。
孫大川。〈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文化》,1993年
1月。
單德興。〈邊緣的聲音──析論美國原住民文學 / 文化批評論述(一九
八O年代)〉,《中外文學》。第21卷,第7期,1992年12月。
彭小妍。〈族群書寫與民族/國家----論原住民文學〉,《當代》。第98
期,1994年6月。
下村作次郎。〈台灣原住民文學序論〉,《山海文化》。年秀玲(排灣族)、
張旭宜(漢族)譯。1995年3月。
下村作次郎。〈台灣原住民的詩與文學──論《悲情的山林----台灣山
地小說選》〉。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
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第1刷。
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文學概述〉,《文學台灣》。第20期,1996年10
月。
林耀德。〈小說迷宮中的政治迴路〉,《敏感地帶探索小說中的意識真
相》。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彭瑞金。〈驅除迷霧找回祖靈──台灣原住民文學問題初探〉,台灣原
住民文學座談研討會,民87年11月14日。
瓦歷斯.諾幹。〈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去殖民──台灣原住民文學與社會
的初步觀察〉,台灣原住民文學座談研討會,民87年11月14
日。
楊照。〈文化的交會與交錯──台灣的原住民文學與人類學研究〉
,《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
社,1998年4月初版。
王浩威。〈番刀出鞘──台灣原住民文學〉,《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傅大為。〈百朗森林裡的文字獵人〉,《身分認同與公共文化文化研
究論文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初版。
陳昭瑛。〈文學的原住民與原住民的文學──從「異己」到「主體」〉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4
月初版。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台灣文new window
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4月初版。
廖咸浩。〈「漢」夜未可懼,何不秉燭遊──原住民的新文化論述〉。
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年11月12、13、
14日。
洪銘水。〈台灣原住民作家的山海情〉,《台灣自然生態文學論文集》。
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1刷。
朱雙一〈第七章 弱勢族群的呼聲〉,《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
,台北:揚智文化,2002年2月出版1刷。
魏貽君。〈反記憶.敘述與少數論述──原住民文學初探:以布農族小
說家田雅各的的小說〈侏儒族〉為例〉,《文學台灣》,第8期
,1993年1月。
魏貽君〈找尋認同的戰鬥位置──以瓦歷斯.諾幹的故事為例〉,台灣
原住民文學座談研討會,1998年11月14日。
魏貽君。《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新竹:清
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
許俊雅。〈山林的悲歌──布農族田雅各的小說〈最後的獵人〉〉,《台new window
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初版
1刷。
邱貴芬。〈阿〉,《「(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
3月,初版1刷。
楊翠。〈認同與記憶──以阿的創作試探原住民女性書寫〉,台灣原new window
住民文學座談研討會,1998年11月14日。
董恕明。〈邊緣之聲──九0年代台灣原住民女作家阿研究〉,《山海
文化》。第21、22期,2000年3月出版。
岡崎郁子。〈拓拔斯──非漢族的台灣文學〉。葉笛譯。《台灣文學─
─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月初版第1
刷。
彭瑞金。〈狩獵者拓拔斯〉,《瞄準台灣作家》。高雄:派色文化
,1992年7月出版。
陳敬介。〈冷海中燃燒的生命──試讀《冷海情深》〉,《山海文化
雙月刊》。第20期,1999年10月出版。
張瑞芬。〈筆與槳的方向──夏日讀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
,《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2年12月初版1刷。
張玉珍。〈從「控訴」、「自省」到「重建」──試論台灣原住民(現代)
文學的幾個關鍵問題〉,《第一屆全國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
集》。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主辦,1995年12月9日。
浦忠成(巴蘇亞‧博伊哲努)。《台灣鄒族神話研究》。台北:中
國文化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吳家君。《台灣原住民文學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
論文,1997年。
曾意晶。《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
拉樂‧阿、利玉芳為例》。台北: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
張哲民。《台灣原住民的解放──過程與神學反省》。台北:輔仁大
學宗教系碩士班論文,1998年。
郭佑慈。《當今台灣相關原住民少年/兒童小說呈現原住民形象探討》
。台東: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奕辰。《原住民女性之族群與性別書寫----阿書寫的敘事批評》。
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秀梅。《台灣原住民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台北市師範學院
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呂慧珍。《90年代台灣原住民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
在職專班,2002年。
伊象菁。《原住民文學中邊緣論述的排除與建構──以瓦歷斯‧諾幹
與利格拉樂‧阿為例》。台中: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2002年。
孫大川等。《台灣原住民傳統名譜‧台灣原住民族族群分佈之研究──
一種動態的分析》,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計畫,1995年9月30
日。
馬凱等。《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興原住民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之研
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八十七年度專案計畫執行成果報
告。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