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
作者:羅烈師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eh Shih Lo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莊英章
魏捷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客家臺灣竹塹粵人客家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1) 博士論文(6) 專書(6) 專書論文(18)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本論文依據二十世紀初期的人口統計資料,以臺灣竹塹地區為觀察重點,並結合關於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研究成果,發現當代臺灣的客家現象係以傳統的粵人認同為基礎。
竹塹地區的基本社會體系是包含「超自然、人文與自然」三個層面之宗族形式的共同體,這一共同體在十九世紀特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下,呈現出擴張形態。粵人這種擴張形式使其進一步往南側之中港溪上游、頭前溪中上游及北側的鳳山溪上游擴張。擴張的結果最終消融了竹塹社人,使得頭前─鳳山兩溪流域的祖籍人口分布形成閩人、粵人與原住民分據下、中、上游的形態。
筆者以當代族群論述所包含的族群意識、國家角色、相對弱勢、內部差異性及最大共同點等特徵檢視臺灣十九世紀的粵人,發現粵人其實亦合乎這一族群定義。因此,我們與其把當代客家現象視為之斷裂性鉅變,不如視之為臺灣內在族群律動面對二十世紀末期以來,社會解嚴等特定政治經濟環境下,族群重新畫定界限的結果。
這一以竹塹為核心的觀察顯示,竹塹模式係以地域社會為基礎,在臺灣特定的政治經濟背景下,地方士紳藉由義民信仰,在十九世紀中期確立了粵人認同;這一認同至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進一步以粵人為界限,將原來他稱的客人(kelang, 即guest people)轉化為客人(Kelang, Hagnging)之自稱。正當臺灣竹塹模式形成的十九世紀,兩廣地區「來土械鬥」或「土客械鬥」正方酣,長期影響所及,香港崇正總會便於1921年成立,起而駁斥「客家人為野蠻民族」的謬論,以維護客家人尊嚴,最終完成了1930年代的羅香林的客家論述。
總之,客家始於主客或土客之相對意義下的一般性分類,而且這個一般性概念遍及中國各地;至十九世紀時,兩廣完成了「客家論述」,臺灣則產生了「客人論述」;二十世紀中期以後,二者合流為客家論述;而全球性的客家論述便是這一合流在二十世紀最後三十年的傳播結果。
甲、史料類

仁海宮褒忠祠聯合慶成祈安五朝福醮醮務局
1999 仁海宮褒忠祠聯合慶成祈安五朝福醮榮典紀念特刊。中壢:仁海宮。
王世慶
1978 台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台北:環球。
王瑛曾
1764 重修鳳山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司馬遷、瀧川龜太郎
1989 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
李慎彜
1826 淡水廳築城案卷。臺灣叢刊第171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何培夫
2001 臺灣碑碣的故事。南投:臺灣省政府。
余文儀
1760 續修臺灣府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宋氏族譜編修委員會
1971 宋氏族譜。平鎮:宋氏族譜編修委員會。
沈茂蔭
1893 苗栗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沈葆禎
1875 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38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周元文
1710 重修臺灣府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周鍾瑄、陳夢林
1720 諸羅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周璽
1836 彰化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林豪
1893 澎湖廳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同第164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邱秀堂
1986 台灣北部碑文集成。台北:台灣文獻。
姚瑩
1829 東槎紀略。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施琅
1685 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第13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范咸
1746 重修臺灣府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倪贊元
1894 雲林縣採訪冊。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徐旭曾
1991(1815) 豐湖雜記。刊於徐氏宗譜,徐金池編,頁18。未出版族譜。
唐贊袞
1891 臺陽見聞錄。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高拱乾
1696 臺灣府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張汝誠
1985[1734] 家禮會通。臺北:大立。
許石井
1989 北港鎮志。雲林:北港鎮公所。
連橫
1918 臺灣通史。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郭薰風
1983 桃園縣志。臺北:成文。
陳文達
1720 鳳山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陳培桂
1871 淡水廳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陳淑均等
1852 噶瑪蘭廳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陳朝龍
1894 新竹縣采訪冊。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1999[1894] 合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省文獻會。
1999[1894] 新竹縣制度考。南投:省文獻會。
陳漢光
1972 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23(1):85-104。
黃耀東
1980 明清臺灣碑碣選集。台北:台灣文獻。
新竹文獻委員會
1983(1954) 新竹文獻會通訊。臺北:成文。
新竹州役所
1941 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役所。
楊星亭
19?? 保存十八義民祠塚議。刊於桃園縣志第八冊,郭薰風編,頁176-7。臺北:成文。
楊英
1931(1662) 從征實錄。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62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溫仲和
1967[1898] 廣東省嘉應州志。臺北:成文。
臺北市政府
2005 客家政策白皮書,http://www.hakka.taipei.gov.tw/popup/d01.htm,1月10日。
劉良璧
1740 重修臺灣府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劉澤民
2003 關西坪林范家古文書集。南投:台灣文獻館。
蔣良驥
1765 東華錄選輯。臺灣文獻叢第262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鄭鵬雲、曾逢辰
1898 新竹縣志初稿。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盧德嘉
1894 鳳山縣採訪冊。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4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謝金鑾、鄭兼才
1801 臺灣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藍鼎元
1722 東征集。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1732[1723] 平臺紀略。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臺北:聯合百科電子。
羅景川
1994 大樹鄉民間鄉土誌。高雄縣:大樹鄉公所。
鷹取田一郎
1916 台灣列紳傳。台北:臺灣總督府。

乙、論著類

王甫昌
2003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珂
1993 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新史學4(2):95-120。
1994 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119-140。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
王銘銘
1997 人類學與中國社會研究。北京:三聯。
伊能嘉矩
1997[1904) 台灣蕃政志。臺北:南天。
全漢昇
1987 明清經濟史研究。臺北:聯經。
安德生 (Anderson, B.)
1999[1983]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
Anderson ,Benedict(安德生)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江金瑞
1997 清代臺灣義民爺信仰與下淡水六堆移墾活動。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余光弘
1998 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臺北:稻鄉。
吳育臻
2000 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新竹:縣文化局。
吳學明
1998 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縣文化局。
2000 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縣文化局。
呂嵩雁
1992 臺灣饒平方言。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李文良
2003 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台大歷史學報31:41-168。
1997 三層埔的土地拓殖過程與業主權取得:一個隘墾區的拓殖史研究(1790- 1925)。
刊於臺灣開發史論文集頁217-262。臺北:國史館1997。
李亦園
1982 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中研院民族所集刊54:7-23。
1992 文化的圖象。臺北:允晨。
李明賢
1999 鹹菜甕鄉街空間演變。新竹:縣文化局。
李鹿苹
1984 鳳山溪及頭前溪河谷地區聚落分佈的地理基礎。刊於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李
鹿苹著,頁265-318。臺北:國立編譯館。
李翹宏與莊英章
1999 房頭神與宗族分支:以惠東與鹿港為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88:29-44。
李露露
1994 媽祖信仰。北京:學苑。
沈松橋
1997 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和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
卓克華
1996 新埤鄉建功庄建制考。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2(4):100-109; 3(1):98-106。
岡田謙
1960[1938] 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4):14-29。
房學嘉
1996 梅州地區的廟會與宗族。香港:國際客家學會等。
1997 梅州河源地區的村落文化。香港:國際客家學會等。
1994 客家源流探奧。梅州:廣東高教出版社。
林文龍
1999 臺灣的科舉及相關習俗。社教資料雜誌248:5-10。
林玉茹
2000 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
林光華
1989 把歷史的還給歷史。刊於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褒忠義民廟創建兩
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編,頁12-14。新竹:褒忠義民廟。
林秀幸
2003 以社羣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以大湖鄉北六村的臺灣客家聚落為例。民俗曲
藝142:55-102。
林柏燕
1997 新埔鎮誌。新竹:新埔鎮公所。
林美容
1986 由祭祀圈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研院民族所集刊62:53-114。
1997 臺灣區域性祭典組織的社會空間與文化意涵。發表於「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學術
研討會」。中研院民族所舉辦,臺灣臺北,3月20-22日。
2002 從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刊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
集第三輯,張炎憲編,頁95-125。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研究所。
林桂玲
2003 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
林滿紅
1997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
邱彥貴
1998 試掘舊嘉義縣(1727∼1887)下平原客蹤發表於「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中央大
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舉辦,臺灣桃園,5月1-3日。
2001 從祭典儀式看北臺灣義民信仰:以枋寮褒忠亭丁丑年湖口聯庄值年中元為例。刊
於鍾仁嫻編,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頁150-185。新竹:縣文化局。
2002 清代噶瑪蘭的粵籍客家:以六家林氏為核心的閱讀筆記。宜蘭文獻60:3-46。
邱瑞杰
1999 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新竹:縣文化局。
施正鋒
2004 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
施振民
1973 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36:191-208。
施添福
1987 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臺師大學地理系。
1990a 清代臺灣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 臺灣風物40(4):1-68。
1990b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69:67-89。
1995 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刊於平埔族研究論文集,潘英海等編,頁301-332。
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1998 從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2-16。
2001 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文化局。
2004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143-209。
2005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
56(3):181-242。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胡希張等
1997 客家風華。廣州:廣東人民。
范國銓
2001 臺灣各地義民廟簡介。刊於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鍾仁嫻編,頁
200-223。新竹:縣文化局。
韋伯(M. Weber)
1987[1905]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唐山。
Max, Weber
1976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韋煙灶
2002 鄉土教學及教學資源調查。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系。
徐宗懋
1993 臺灣人論。臺北:時報文化。
徐貴榮
2002 台灣桃園饒平客話研究。新竹師院臺灣語文所碩士論文。
殷海光
1979 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活泉。
財團法人臺灣省新竹縣褒忠亭
1988 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新竹:新埔褒忠義民廟。
基辛(R. keesing)
1989(1976) 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
康豹(Paul Katz)
1997 新莊地藏庵的大眾爺崇拜。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6:123-159。
張志祥
2001 桃園地區招婿婚研究(1820-1945)。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張炎憲等
1995 竹塹社勢力之衰退之探討。刊於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等編,頁173-217。臺北:
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張茂桂
1993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1999 種族與族群關係。刊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等編,頁239-279。台北:巨流。
張珣
2003 台灣媽祖研究新思維:文化媽祖研究的新取向。刊於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
和新思維,張珣等編,頁109-142。台北:南天。
張隆志
1990 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灣大學歷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琬如等
1999 關西上南片羅姓村的形成與發展。新竹:縣文化局。
張德南
2005 新竹縣采訪冊中的客家歷史淺論。竹塹文獻雜誌32:10-20。
梁宇元
2000 清末北埔客家聚落之構成。新竹:縣文化局。
盛清沂
1980 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台灣文獻31(3) :154-176,31(4):136-157。
莊吉發
2002 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台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發表於「客
家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舉辦,臺灣桃園,10月30-31日。
莊英章
1977 林杞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1986 新竹枋橋義民廟的建立及其社會意義。發表於「第二屆國際漢學會
議」,中央研究院舉辦,臺灣臺北,12月29-31日。
1994 家族與婚姻:臺灣此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莊英章、連瑞枝
1998 從帳簿資料看日治北臺灣鄉紳家族的社會經濟生活::以北埔姜家為
例。漢學研究16(2):79-114。
莊英章、陳運棟
1982 清代頭份的宗族與社會發展史。發表於「歷史與社會變遷研討會」,中
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主辦,臺灣臺北,2月28-30日;又刊於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10:1-21。
1984a 金廣福史料的發掘與應用。發表於台灣地方史料的發掘與應用研討
會,又刊於史聯雜誌 5:6-18。
1984b 清末台灣北部中港溪流域的糖經營與社會發展:頭份陳家的個案研
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56:59-110。
1986 晚清台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刊
於台灣社會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
種第十六號,瞿海源、章英華合編,頁1-4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
許文雄
2001 林爽文起事和臺灣歷史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9(1):95-150。
許雪姬等
1992 台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許達然
1996 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23:1-81。
許嘉明
1975 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6:165-190。
1978 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郭維雄
2002 屏東縣新埤鄉建功庄褒忠門在六堆客家移民開發史上的研究價值。發表於「兩岸
客家歷史文化社區研討會」,苗栗縣文化局舉辦,臺灣苗栗,9月24-26日。
陳支平
1997 客家源流新論。南寧:廣西教育。
陳世榮
1999 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的建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
1987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
1990 家族與社會。臺北:聯經。
陳奕麟
1985 重新思考Lineage Theory與中國社會。漢學研究2(2):403-446。
陳春聲
1996 三山國王信仰與台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61-114。
陳祖武
2000 衰世風雷。臺北:萬卷樓。
陳祥水
1975 公媽牌的祭祀:承繼財富與祖先地位之確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6:141-164。
陳運棟
1988 三級古蹟新埔劉家祠的歷史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9 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
陳澤泓
2001 潮汕文化概說。廣州市:廣東人民。
富田芳郎
1943 臺灣聚落の硏究。臺北:臺大圖書館(影印本)。
游振明
2000 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研究(1684--1920)。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
論文。
黃宗智
1994 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
黃旺成
1976 臺灣省新竹縣志。臺北:成文。
黃厚源
2000 話我家鄉楊梅鎮:富岡篇。桃園:桃縣文化。
黃清漢
1987 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文化大學地理師碩士論文。
黃富三
1995 板橋林本源家族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2(1):5-49。
黃朝進
1995 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
黃應貴
1993 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5 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7 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楊文衡等
1993 中國的風水。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
楊曲昌等
2004 富美宮之歷史沿革及其在南寮地區民間信仰中的位階。竹塹文獻30:45-65。
楊長鎮
1991 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刊於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徐正光編,
頁184-197。台北:正中。
1993 羅香林的客家描述:重建台灣客家論述的一個起點。刊於台灣客家人新論,台灣
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頁85-89。台北:台原。
1997 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刊於族群政治與政策,施正鋒編,頁17-35。台北:前
衛。
楊彥杰
1996 閩西客家宗族社會研究。香港:國際客家學會等。
1997 閩西的城鄉廟會與村落文化。香港:國際客家學會等。
董忠司
1998 臺灣語言音標。臺北:臺灣語文學會。
劉奕權
1994 新竹縣三級古蹟新埔上枋寮劉宅整修規畫研究。臺北:劉奕權建築師事務所。
劉敏耀
2001 褒忠義民廟建築藝術見於鍾仁嫻編 義民心鄉土情頁104-121。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劉鎮發
1999 香港的客家人和客家話。 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38-151。
蔡采秀
2004 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台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臺灣史研究11(1):1-41。
鄧曉華
1998 論閩客族群的方言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刊於「華南農村社會文化論文集」,莊
英章編,頁35-66。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賴玉玲
2001 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戴炎輝
1945 臺灣的家族制度の祖先祭祀團體。臺灣文化論叢2:181-265。
1979 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
鍾仁嫻
2001 義民心鄉土情。新竹:縣文化局。
鍾義明
1988 臺灣地理圖記。臺北:武陵。
鍾肇政
1993 發揚新義民精神。刊於臺灣客家人新論,臺灣客家人公共事務協會編,頁26-30。
臺北:臺原。
魏淑貞
1994 台灣廟宇文化大系:保生大帝。台北:自立晚報。
羅香林
1992[1933] 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
1995[1950] 客家源流考。臺北:臺灣文藝。
1992[1965] 客家史料彙編。臺北:南天。
羅烈師
1998 喪葬儀式的交換制度與客家地方社會結構。發表於「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中央
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舉辦,臺灣中壢,5月1-3日。
2001a 通往地獄的天堂之路:道卡斯竹塹社文化之衰落。發表於「第二屆全國人類學相
關領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舉辦,臺灣臺北,6月2-3日。
2001b 客家族群與客家社會:臺灣竹塹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刊於聚落、宗族與族群關
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徐正光編,頁115-152。臺北: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2001c 竹塹客家地方社會之拱頂石:義民廟。刊於義民心鄉土情,鍾仁嫻編,頁136-149。
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01d 新竹大湖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新竹:新竹文化局。
2001e 義民信仰的傳播與形成。發表於「兩岸三地義民信仰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
研究中心舉辦,臺灣中壢,12月3-4日。
2004 臺灣枋寮義民廟階序體系之形成。發表於「階序與權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臺灣臺北,10月6-8日。
羅肇錦
1991 客家的語言。刊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編,頁16-29。臺北:正中。
1993(1990) 臺灣的客家話。臺北:臺原。
嚴忠明、許志暉
2001 客家民系形成的標誌與客家學中的惠州。世界第七屆客家學論文,轉載於
http://hakka.0753.org/list.asp?id=829,2005年1月15日。
Appadurai, Arjun
1986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ambridge: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th, Fredrik
1970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Chen, Chi-lu(陳奇祿)
1978 Lineage Organization and Ancestral Worship of the Taiwan Chinese. Studies & Essays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Golden Jubilee of Academia Sinica, Vol. II,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pp313-332.
Chun, Allen(陳奕麟)
1996 The Lineage-Village Complex in Southeastern China: A Long Footnote in the
Anthropology of Kinship. Current Anthropology 37(3):429-50.
Cohen, Myron(孔邁隆)
1970 Developmental Process in the Chinese Domestic Group. In Maurice Freedman ed.,
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Shared Belief: Corporations, Community and Religion Among the South Taiwan Hakka
During Ch'ing. Late Imperial China 14(1):1-33.
Comaroff, John & Jean
1992 Ethnography and Historical Imagination.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Constable, Nicole
1996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Seattle: Uni. of Washington Press.
Duara, Prasenjit
1995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State, Culture and Power: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bery, Patricia B. and James L. Watson edit
1986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reedman, Maurice
1958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1980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ed, Morton
1970 Clans and Lineages: How to Tell Them Apart and Wh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Society.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9: 11-36.
Geertz, Clifford
1993[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London: Rontana.
1983 Local Knowledge. New York: Basic Books.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n, Eric
1983 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s. In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s, Eric Hobsbawn and
Ranger (eds.), pp.1-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1997]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aacs,Harold
1989 [1975]: Idols of the Tribe :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ottak, Phillip
1997 Anthropology :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Study guide. New York : McGraw Hill.
Kulp, Daniel
1925 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Kuper, Adam
1983[1973] Anthropology and Anthropologists-The Modern British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ress.
1982 Kinship theory: A critical Review.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1:71-95。
Lagerwey, John
1998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刊於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
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徐正光編,頁1-44。臺北:中研院。
Lau Chunfat and Chow Pak-Sing
1998 Jiaying Dialect Speakers and Hakka Identit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發表於第四屆
國際客家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臺灣臺北,11月4-7日。
Levenson
1958 Confucian Chain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rtin, Howard
1996 The Hakka Ethnic Movement in Taiwan, 1986-1991. In Nicole Constable ed.,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pp. 176-195.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angren, Steven
1987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epherd, John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Wagner, Roy
1974 Are there Social Group in Highland New Guinea? In Murry, J. Leaf, ed., Frontiers of
Anthropology.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company.
1986 Asiwinaro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tson, James
1985 Chinese Kinship Reconsidere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China Quaterly 92:598-622.
Watson, James
1990 Other People Do Other Things: Lamarckian Identity in Kainantu Subdistrict, Papua
New Guinea. In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 in the Pacific, Jocelyn Linnekin and Lin
Poyer (eds.), pp.17-41.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Wilkerson, James(魏捷茲)
1996 澎湖群島的村廟「公司」與人觀。刊於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論文集(三),莊英章
等編。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