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竹林玄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從學術史的考察-
作者:蔡忠道
書刊名:竹林風致之反思與視域拓延;江建俊 (主編)
頁次:167-191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里仁
主題關鍵詞:竹林玄學學術史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莊耀郎(19910600)。魏晉玄學釋義及其分期之商榷。鵝湖學誌,6,33-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尚永亮(20010500)。玄學演進與莊學地位之提升。中國文化月刊,254,1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江建俊(1993)。「大人」理境與「無君」思想的關係。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文津出版社。529-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冠宏(2001)。嵇康〈聲無哀樂論〉之聲情關係試探。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游羚佑(2007)。「達莊」與「廢莊」--魏晉莊學發展之兩種面向(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忠道(20070000)。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一介(2000)。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嘉錫(1991)。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中乾(2008)。魏晉玄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韓格平(1997)。竹林七賢詩文全集譯注。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明揚(1978)。嵇康集校注。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抗生(1992)。魏晉玄學史。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湯用彤(2001)。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敦康(2004)。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葆玹(1996)。玄學通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大寧(19970000)。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牟宗三(1993)。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戴聖(1989)。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房玄齡(1988)。晉書。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壽(1984)。三國志。台北:史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紹賢、劉貴傑(1996)。魏晉玄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冠宏(20060000)。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錦鋐(1994)。晚學齋文集。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曾春海(2002)。兩漢魏晉哲學史。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蔡忠道(20000000)。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任繼愈(1988)。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阮籍、陳伯君(1987)。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抗生、李中華、陳戰國、那薇(1989)。魏晉玄學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謝大寧(2002)。試論玄學的分期問題。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璉璋(2002)。阮籍的自然觀。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