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儒家美育思想-
作者:張德文
書刊名:先秦儒家思想三論
頁次:127-264
出版日期:1996
出版項:臺北:五南
主題關鍵詞:儒家中國先秦美育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張德文(19940600)。孟子論人格美及其塑造。孔孟月刊,32(10)=382,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沛霖(1991)。葛天氏八闋樂歌為秦民族史詩考。文學遺產增刊,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國維(1987)。孔子之美育主義。江海學刊(文史哲版),1987(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啟新(1982)。從甲骨文字看殷商時期的教育。教育研究,198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韓林德(1982)。孔子美學觀淺探。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98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賈奮然。孟子「充實之謂美」析。中國文學研究,增刊,2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兵。楚辭審美瑣記。美學,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德文(1994)。莊、荀「虛靜」說比較兼論其美育意義。職大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姚文放(1990)。人本心理學美學與道家美學。學術月刊,1990(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德文(1995)。莊子論人格設計及其美育思想。職大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湯一介(1990)。再論中國傳統哲學的真善美問題。中國社會科學,199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道廣(1990)。老子「滌除玄鑒」的審美意義。學術月刊,199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毛宣國(1994)。滌除玄鑒與遊心於道。晉陽學刊,19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鮑鵬山(19940200)。永恆的迴思:莊子其人其書。中國文化月刊,172,77-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湯一介(1986)。論〈道德經〉建立哲學體系的方法。哲學研究,19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任繼愈(1964)。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翦伯贊(1979)。中國史綱要。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殷(1979)。文字源流淺說。北京:榮寶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語堂、宋碧雲(1992)。蘇東坡傳。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1980)。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仲庚(1986)。人格心理學。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鍾書(1985)。七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惠祥(1991)。文化人類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朗(1988)。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海澄(1986)。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美學原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馮至、范大燦(1985)。審美教育書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一青、張鶴仙(1988)。信念的活史:文身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鮑列夫(1986)。美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儀(1985)。美學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1984)。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托馬斯.門羅(1984)。走向科學的美學。中國文藝聯合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82)。郭沫若全集.歷史編。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87)。愛欲與文明。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亞里斯多德、賀拉斯(1962)。詩學.詩藝。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柏拉圖(1963)。文藝對話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59)。蔡元培選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鄭振鐸(1937)。晚清文選。上海生活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979)。學會古存。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朱熹。詩集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毛禮銳(1979)。中國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格羅塞(1984)。藝術的起源。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羅素(1985)。西方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寶楠。論語正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康殷(1979)。文字源流淺釋。榮寶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斯托洛維奇(1984)。審美價值的本質。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972)。魯迅雜文書信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任繼愈(1985)。老子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弗裡德裡希.恩格斯(1972)。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利瑪竇(1983)。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鼓應(1983)。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錢穆(1987)。孔子傳。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高專誠(1991)。孔子.孔子弟子。山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范文瀾(1978)。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舒新城(1981)。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李澤厚(1980)。美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賀麟(1988)。文化與人生。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唐端正(1981)。先秦諸子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滕守堯(1985)。審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朱伯崑(1984)。先秦倫理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敏澤(1987)。中國美學思想史。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楊伯峻(1960)。孟子譯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李澤厚、劉綱紀(1984)。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元培(1959)。教育方針之意見。蔡元培選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國維(1981)。論教育之宗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世驤、楊牧(1975)。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2)。宋鈃、尹文遺著考。郭沫若全集:歷史編。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志明(1992)。現代新儒家與東亞社會的重建。傳統文化與東亞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