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種人性、兩家學說--荀子與韓非從相同的人性觀點開展不同政治論之可能
書刊名: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作者:曾暐傑
作者(外文):Tseng, Wei-chieh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1
頁次:頁61-80
主題關鍵詞:荀子韓非性惡人性治亂XunziHanfeiThe doctrine of sinful natureHuman natureOrd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86
  • 點閱點閱:112
期刊論文
1.橋本敬司(2000)。荀子の「身體」--性惡說と化性說の戰略。哲學,52,77-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哲賢(20130500)。荀子之性惡說析論:從文本談起。哲學與文化,40(5)=468,137-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文璋(20070800)。荀子論心和韓非子所蘊涵的心論之比較研究。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8,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天令(19840400)。荀卿與韓非子思想之異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7(4)=193,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天令(20040628)。「荀子是儒學的歧出」之商榷。孔孟月刊,42(10)=502,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熾成(2012)。荀子乃性樸論者,非性惡論者。邯鄲學院學報,22(4),24-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秦茂森(200703)。荀韓人性思想之比較。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2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名浚(19960600)。荀子與韓非的人性觀點之比較論析。輔大中研所學刊,6,125-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凌超煌(20120900)。韓非對荀子思想之承與變。鵝湖,38(3)=447,17-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曾暐傑(20131200)。「性惡」即「本惡」--從「性」的定義探究荀子性惡論的意涵。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0,47-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顏世安(2012)。荀子、韓非子、莊子性惡意識初議。南京大學學報,2012(1),6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亨(19710600)。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175-2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伍振勳(20010900)。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317-3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曾嗥傑(2014)。正統與歧出之間--荀韓關係研究的開展、回顧與評析。荀子研究的回顧與新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4年6月8-9日)。邯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國榮(2011)。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公權(2006)。中國政治思想史。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斯年(2012)。性命古訓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先慎(2011)。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端正(2009)。先秦諸子論叢(續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邢昜(2013)。論語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桂民(2012)。荀子思想與戰國時期的禮學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澤厚(2008)。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宗良(2011)。道德問題的思與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建良(2012)。先秦法家的道德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法蘭西斯•福山、黃中憲、林錦慧(2014)。政治秩序的起源(上卷)--從史前到法國大革命。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曉波(198606)。儒法思想論集。臺北:時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乃恭(1988)。儒家思想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純、王曉波(1984)。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Hobbes, Thomas、黎思復、黎廷弼(1997)。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安梧(1996)。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臺北:文海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荀況、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2010)。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徐復觀(2007)。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傅偉勳(1999)。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魏源(1976)。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群振(19870400)。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馬積高(2000)。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大齊(1989)。荀子學說。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郭沫若(1996)。十批判書。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佐藤將之(20130000)。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Graham, Angus Charles、張海晏(2003)。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朱熹(1979)。周易本義。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高柏園(19940000)。韓非哲學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曾暐傑(2014)。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花木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趙岐、孫奭(2013)。孟子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周熾成(2009)。荀.韓:人性論與社會歷史哲學。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勞思光(2005)。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又銘(2008)。當代新荀學的基本理念。儒林。濟南: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友蘭(2000)。中國哲學史新編。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