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詩僧的創作論研究-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
作者:彭雅玲
作者(外文):Peng, Ya-ling Adela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羅宗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唐代詩僧禪詩意境詩魔佛教皎然齊己Tang DynastyBuddhist PoetsZen PoemyijingPoectic devilBuddhismJiao-ranQi-j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7)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自佛教傳入中國便與中國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前學界研究中國佛教文學者,處理的焦點多集中在小說、散文,而詩歌是較缺乏的一部份,尤其對詩歌理論的關注更少。筆者著眼於「詩僧」兼具詩人和僧人雙重身份,因此藉著唐代詩僧創作論這個課題的考察,具體探索唐代詩歌與佛教間的交互關係。
本文所嚐試的研究和進路,只是一個起步,正如副標題「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所標示,筆者是希望建立一個詮釋佛教詩歌理論基礎模式,並呈現詩歌與佛教二者間動態的發展關係。
本文的寫作不單旨在透過唐代詩僧的創作論探索語言與真理的關係,以呈現文學與宗教間的互滲情形。筆者亦嘗試藉用當代思潮中對於語言的研究的方法,去探討詩僧的創作論及語言觀,從而指出詩僧在理論及作品背後所彰顯的理論意義。以下簡述本文各章的重點:
第一章「導論」,說明本文選題的意義,研究動機、方法和範圍,並回顧唐代詩僧的研究史,檢討歷代對於唐代詩僧的研究,首先回顧古人對於唐代詩僧的批評,其次整理當前學界對唐代詩僧的研究,並根據學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分類,作一概覽性的分析。最後說明本論文的架構。
第二章「詩僧一詞考辨」,本章旨在辨析詩僧與僧詩的不同,為本文立論選材時的基本依據。本章考察了詩僧一詞的出現,及「詩僧」一詞的內涵,並根據詩歌與偈頌的發展,區別詩僧與文人的不同,而對於「詩僧」一詞的操作定義,則是根據察唐宋人使用「詩僧」一詞的原初概念來規範的。
接下來幾章分別從詩僧的詩格著作和詩歌創作篩選出詩僧在創作論上的論述或表現,其目的是溯及宋代「以禪喻詩」的理論淵源。
第三章「創作主體與創作對象」,首先從內容方面檢討詩僧的創作論,就唐代詩僧的詩格著作內容言,最重要而且影響最深遠的論述,莫過於皎然的「境」論了,所以本章集中處理皎然的「境」論。而分析皎然「境」論所處理的問題,用現代的理論語言來說,便是創作主體如何攝取、呈現創作對象,以及創作對象如何刺激創作主體的問題。
第四章「創作手法與創作內容」,相對於第三章從詩格著作內容檢討詩僧的創作論,就形式意義而言,本章主要整理詩僧在詩格著作中有關詩歌創作的技巧。第一節「創作方法的基本形態」,整理詩僧以那些術語總結詩歌創作方法,並反省詩僧所使用的詩學術語與佛教名相有無因承關係;第二節「創作手法與文學思潮、文學流派」,則進一步反省詩僧提出的詩歌創作手法與當時文學思潮、文學流派的互動關係。
第五章「創作與信仰」,是從「詩歌的作用」這一層次反省詩歌創作與宗教修悟的關係。而詩僧就這一個問題所持的反面及正面的立場,正好具體表現在「詩魔」和「詩為儒者禪」這兩個命題的提出。本章藉著上述兩個命題的分析,其實可以進一步印證宋代「以禪喻詩」理論發展痕跡的唐代淵源。
第六章「語言與真理」,則從「語意層次」探討詩僧的詩歌語言與最高存有之間的關係。首先分析佛教的一般觀點,進而分析詩僧使用詩歌語言在追求、體驗、領悟、表述宗教的終極意義(真理),是兼採「對應」和「開顯」二種表現方式的,然後從詩僧的實際創作,可分析出詩僧具體展現詩語言的宗教向度,至少有「明道」、「證道」、「悟道」三面,在這些向度,我們又可充份說明「生命」、「詩語」、「存有」三者之間彼此對話與辯證的關係,此亦可證唐代詩僧熟知一般語言的困境,以及對於語言困境的超越。
第七章「唐代詩僧述評」,首先歸納詩僧的對詩論的貢獻,反省詩僧的詩學觀念在詩禪文化脈絡中的理論意義,最後從文學史及禪教史兩方面總評唐代詩僧的成績和貢獻,並給予唐代詩僧應有的歷史定位。
This dissertation is an exposition of the creation theory of the Buddhist monks who were themselves also poets in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It also helps to throw light up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poetics and Buddhism as reflected in the Tang period.
參  考  書  目
中文部份
壹、古籍(原始資料)
一、經部
《十三經注疏》。臺北:大化書局,1982年10月據清阮元校刊本影印。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2年12月初版七刷。
二、史部
《二十五史》。(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12月點校本第一版,1986年10月初版三刷。
(清)章學誠著:《文史通義》。臺北:漢聲出版社,1973年4月增訂二版標點本。
三、子部
(一)諸子類
《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光緒中浙江書局輯校本影印。
(二)筆記小說類
(唐)趙璘著:《因話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第一版點校本。
(唐)李肇著:《國史補》三卷。臺北:中央圖書館,1989年影印明末虞山毛氏汲古閣刊《津逮秘書》本。
(五代)王定保著:《唐摭言》。《學津討原》第二十三函,《百部叢書集成》續編第四十六,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影印。
(宋)計有功著,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8月第一版。
(元)辛文房著,陸映達校注:《唐才子傳校注》。遵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元)辛文房著,傅璇琮校箋:《唐才子傳校箋》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5月至1990年9月第一版。
(清)顧龍振輯:《詩學指南》。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1月影印本。
(三)釋家類
(唐)惠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9月第一版。
(唐)智炬編撰:《寶林傳》。京都:中文出版社(柳田聖山主編:禪學叢書之五),1983年10月初版二刷,據宋藏遺珍本影印。
(南唐)靜、筠禪德合編:《祖堂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臺一版,據日本中文出版社1983年景刊京都花園大學藏版影印。
(宋)王隨刪定:《傳燈玉英集》。京都:中文出版社(柳田聖山主編:禪學叢書之五),1983年10月初版二刷,據金刻大藏經影印本影印。
(宋)贊寧著:《宋高僧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據1987年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影印。
(宋)釋道原編著:《景德傳燈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六刷標點本。
(宋)普 濟著:《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4年10月第一版,1992年11月初版四刷。
(清)續法輯:《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1976年4月第一版。
(清)瞿汝稷、聶先編集:《指月錄.續指月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10月初版。
(清)續法輯:《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1976年4月第一版。
(清)瞿汝稷、聶先編集:《指月錄.續指月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10月初版。
大藏經委員會編:《大正大藏經》一○一冊。臺北:大藏經委員會印行,1957年第一版。
四、集部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影印清嘉慶十四年胡克家刻本,1990年8月初版四刷。
(唐)皎 然著:《詩式》。目前的注本有三種:
許清雲著:《皎然詩式輯校新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
李壯鷹著:《皎然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3月第一版,1987年7月初版二刷。
周維德著《詩式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唐)劉禹錫著,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月第一版點校本。
(唐)獨孤及著:《毘陵集》。《四部叢刊》正編第三十三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據上海涵芬樓景印亦有生三校刊本影印,臺一版。
(唐)高仲武編:《中興間氣集》。《四部叢刊》正編第九十三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嘉興沈氏藏明刊本影印,臺一版。
(五代)韋縠編:《才調集》。《四部叢刊》正編第九十三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德化李氏藏述古堂影宋鈔本影印,臺一版。
(宋)釋惠洪著:《冷齋夜話》。《學津討原》第二十函,收在《百部叢書集成》續編第四十六,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影印。
(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籤》。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7月臺一版點校本。
(清)錢鎌益、季振宜輯:《全唐詩稿本》七十一冊。臺北:聯經文化公司,1979年第一版。
(清)聖祖御定:《全唐詩》十二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10月臺一版。
(清)黃宗羲著:《南雷文定》。臺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4月第一版,據清咸豐刊本重排標點本。
(清)沈炳巽著:《續唐詩話》八冊。楊家駱主編:《歷代詩話長編》第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1年3月第一版。
釋虛雲著:《虛雲老和尚詩歌偈讚集》。多倫多:詹勵吾編印,1959年8月第一版。
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12月第一版。
(日)空海編,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
汪泛舟著:《敦煌僧詩校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常振國、降雲編:《歷代詩話論作家》四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9月第一版。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第一版。
臺靜農編:《百種詩話類編》三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第一版。
貳、研究專著
一、思想方面
(一)現象學、詮釋學
谷 方著:《主體性哲學與文化問題》。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汪文聖著:《胡塞爾與海德格》。(人文科學叢書;24)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12月第一版。new window
李幼蒸著:《結構與意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殷 鼎著:《理解的命運》。(滄海叢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月第一版。
張汝倫著:《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義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1987年6月初版二刷。
葉秀山著:《思‧史‧詩─現象學和存在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1994年4月初版二刷。
熊 偉編:《現象學與海德格》。(人文科學叢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10月第一版。
劉小楓著:《逍遙與拯救》。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
謝 龍著:《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新論-北京大學名教授演講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
Sccheler, Max謝勒著,陳仁華譯:《情感現象學》。(西方經典叢書;13)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原題The Nature of Sympathy)
嚴 平著:《高達美》。(世界哲學家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4月第一版。
Palmer, Richard E.〔美〕帕瑪著,嚴平譯:《詮釋學》。(新知叢書;55)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5月臺一版。(原題Hermeneutics :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y,據美國1969年MacMurray College英文版譯出)
(二)語言哲學
涂紀亮編:《現代歐洲大陸語言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
涂紀亮著:《現代西方語言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涂友漁、周國平、陳嘉映、尚杰著:《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德法傳統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黃宣範著:《語言哲學-意義與指涉理論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12月第一版。new window
張美蘭著:《禪宗語言概論》。台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五南圖書公司,1998年4月第一版。
楊士毅著:《語言.演繹邏輯.哲學-兼論在宗教與社會的應用》。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1年3月第一版。
褚孝泉著:《語言哲學-從語言到思想》。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11月第一版。
潘知常著:《詩與思的對話》。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10月第一版。
陳永怡著:《從宗教語言的特質看路加福音第十六章》。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謝孟錫著:《禪宗對語言與真理的看法-一個西方哲學的理解進路》。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Cassirer, Ernst〔德〕卡西勒著,于曉真譯:《語言與神話》(台北:久大與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第一版。
Heidegger, Martin〔德〕海德格著,彭富春譯:《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德〕海德格著,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3年8月第一版。(原題Unterwegs zur Sprache,據德國1986年Verlag Guenther Neske Pfullingen第八版,及Hertz, Peter D. On the Way to Language,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1年英譯本譯出)。另大陸有孫周興據德國納斯克出版社1993年第10版所翻譯的譯本,《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5月第一版)。
Macdonell, Diane〔英〕麥克唐納著,陳墇津譯:《言說的理論》。(新馬克思主義新知譯叢;3)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原題Theories of Discourse : An Introduction)
─〔德〕海德格著,成窮、余虹、作虹等譯:《海德格爾詩學文集》。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
(三)人類學、心理學
莊耀嘉編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新知叢書;1)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2月第一版。
黃光國著:《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論釋》。臺北:心理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當代思想人物系列)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6月第一版。
(四)宗教學
馬焯榮著:《中西宗教與文學》。長沙:岳麓書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傅偉勳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當代思潮)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7月第一版,1996年11月五版四刷。new window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編:《文學與宗教-第一屆國際文學與宗教會議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9月第一版,1988年7月初版重刷。
羅竹風、陳澤民主編:《宗教學概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Babour, Ian G.〔美〕伊安.巴伯著,阮煒、曾傳輝、陳紅炬、陳昆路譯:《科學與宗教》。(何光滬主編:宗教與世界叢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原題Issues in Science & Religion,根據美國1966年 Prentice Hall Inc.版譯出)
Dupr ? Louis杜普瑞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沈清松、傅佩榮主編:世界哲學經典名著)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12月第一版,1988年12月初版二刷。(根據The Other Dimension.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72年版)
Gardner, Helen〔英〕海倫.加德納著,沈弘、江先春譯:《宗教與文學》(何光滬主編:《宗教與世界叢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1991年4月初版三刷。(原題Religion and Literature,根據美國1983年 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版譯出 )。
Macquarrie, John〔英〕約翰.麥奎利著,何光滬、高師寧譯,曾慶豹校:《二十世紀宗教思潮:1900-1980年的哲學與神學之邊緣》。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5月臺一版。(原題Twentieth Century Religious Thought,根據1981年 London: SCM Press & N.Y. : 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版譯出)
Streng, Frederick J. 著,金澤、何其敏譯:《人與神-宗教生活的理解》。(西方學術譯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1992年5月初版二刷。
(五)佛學
文史知識編輯部編:《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0月第一版。
方立天著:《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new window
方立天著:《法藏》。(傅偉勳、韋政通主編:世界哲學家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7月第一版。
方東美著:《華嚴宗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7月第一版。
方東美著:《中國大乘佛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7月第一版,1986年6月初版二刷。
冉雲華著:《宗密》。(傅偉勳、韋政通主編:世界哲學家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5月第一版。
印 順著:《唯識學探源》。(《妙雲集》中編之三)臺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4月初版第十三刷。
杜繼文等著,任繼愈主編:《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刑東風著:《禪悟之道-南宗禪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杜繼文、魏道儒著:《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1995年2月初版二刷。
呂 澂著:《中國佛教總論-中國佛教史論、中外佛教關係史略、中國佛教宗派源流》。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1月臺一版。
呂 澂著:《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1月臺一版。
吳 怡著:《生命的轉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10月一版。
吳汝鈞著:《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3月第一版,1989年初版二刷。new window
吳汝鈞著:《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第一版。new window
吳汝鈞著:《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new window
吳汝鈞著:《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new window
吳經熊著,吳怡譯:《禪學的黃金時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1月第一版,1986年4月初版十三刷。
沈劍英著:《因明學研究》。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
洪修平著:《中國禪學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
馬定波著:《印度佛教心意識說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74年10月第一版,1975年8月初版二刷。
馬定波著:《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78年11月第一版,1980年7月初版二刷。
郭 朋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6月第一版。
郭 朋著:《隋唐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8月第一版,1981年4月初版二刷。
郭 朋著:《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1985年4月初版二刷。
郭 朋著:《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1985年4月初版二刷。
郭 朋著:《明清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1985年4月初版二刷。
郭 朋著:《壇經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5月第一版。
郭 朋著:《印順佛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郭 朋著:《中國佛教史》。(劉如仲、李澤奉主編:《中國文化史叢書》第十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張澄基著:《佛學今詮》上、下冊。臺北:慧炬出版社,1973年10月、1983年4月第一版。
南懷瑾著:《禪宗與道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1992年4月初版三刷。
湯一介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0月第一版,1988年10月第一版。
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第一版,1988年3月初版二刷。
- :《隋唐佛教史稿》。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臺一版。
- 選編:《漢文佛經中的印度哲學史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10月第一版。
陳沛然著:《佛教哲理通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0月第一版。
傅偉勳著:《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4月第一版,1996年3月初版三刷。
傅偉勳著:《從創造的詮譯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7月第一版。new window
楊惠南著:《佛學的革命-六祖壇經》。(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第一版。
楊惠南著:《佛教思想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2年8月第一版,1990年10月初版三刷。
楊惠南著:《惠能》。(傅偉勳、韋政通主編:世界哲學家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
楊惠南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6月第一版。new window
楊惠南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4月第一版。new window
葛兆光著:《門外談禪》。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一版,1997年4月初版二刷。
葛兆光著:《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9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5年12月第一版。
廖明活著:《嘉祥吉藏學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第一版。
蔣義斌著:《宋儒與佛教》。(傅偉勳、韋政通主編:現代佛學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9月第一版。new window
霍韜晦著:《佛家邏輯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1980年1月第一版,1991年2月增訂再版。new window
賴永海著:《中國佛性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
賴永海著:《湛然》。(傅偉勳、韋政通主編:世界哲學家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3月第一版。
釋恆清著:《佛性思想》。(傅偉勳、韋政通主編:現代佛學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2月第一版。new window
釋法舫講述,釋慧瑩、張儀模記錄:《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1988年12月初版二刷。
釋昭慧著:《如是我思》。臺北:東初出版社,1989年9月第一版,1990年6月修訂版。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11月第一版。new window
〔日〕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
〔日〕木村泰賢著,巴壺天、李世傑譯:《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1958年4月第一版。
- ,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4月第一版,1990年9月六刷。
- ,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89年11月第一版,1991年9月初版二刷。
〔日〕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傅偉勳、楊惠南主編:現代佛學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2月第一版。
〔日〕中村元主編,葉阿月譯:《印度思想》。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9月第一版,1987年11月初版二刷。
〔日〕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臺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5月第一版。
〔日〕玉城康四郎等著,許洋主譯。《佛教思想(二)-在中國的開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6月第一版,1987年4月初版二刷。
〔日〕池田大作著,潘桂明、業露華譯:《我的佛教觀》。(何光滬主編:《宗教與世界》叢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1991年7月初版三刷。
〔日〕宇井壽伯著,李世傑譯:《中國佛教史》。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1970年6第一版。
〔日〕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井野口泰淳、塚本啟祥著,楊曾文、姚長壽譯:《印度佛教史概說》。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
〔日〕阿部正雄(Abe, Masao)著,王雷泉、張汝淪譯:《禪與西方思想》(根據Zen And Western Thought.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5年版)。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new window
〔日〕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以後的政治社會史的考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7月第一版,1991年4月初版二刷。(原題《中國禪宗史の研究-南禪成立以後の政治.社會史的考察》。據1963年3月東京誠信書房初版,及1986年2月東京研究出版社增訂版譯出。)
〔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日〕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第一版,1985年12月初版三刷。
- ,毛丹青譯:《禪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11 月第一版。
〔日〕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唯識思想》。(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
〔日〕高楠順次郎、木村賢泰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11月第一版,1991年初版六刷。
〔日〕枆山雄一等著,吳汝鈞譯:《空之哲學》。臺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2月第一版。
-,許洋主譯:《般若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1月第一版。
〔日〕野上俊靜等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人人文庫)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7月第一版,1989年12月初版六刷。
- ,鄭欽仁譯:《中國佛教通史》。臺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5月第一版。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12月初版三刷)。
─ ,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2月初版三刷。
─ ,慈怡法師譯:《華嚴經講話》。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1月第一版,1994年1月初版二刷。
Chatterjee, S. C.恰特吉&Datta, D. M. 達塔著, 伍先林、李登貴、黃彬 譯:《印度哲學概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
Saddhatissa, H. 著,姚治華譯:《佛教倫理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第一版。
Singh, Jaidev 著,賴顯邦譯:《英漢對照中觀哲學概說》。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年12月第一版。
Suzuki, Daisetz〔日〕鈴木大拙 &Fromm, Erich〔美〕佛洛姆著,孟祥森譯:《禪與心理分析》。臺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9月第一版,1989年3月初版二刷。
Suzuki, Daisetz〔日〕鈴木大拙著,劉大悲譯:《禪與生活》。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
─ ,謝思煒譯:《禪學入門》。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8月第一版。
(六)佛學辭典
任道斌主編:《佛教文化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
吳汝均編著:《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7月第一版,1994年5月初版二刷。
佛光編輯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袁 賓主編:《禪宗詞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二、文藝方面
(一)文學原理
九 歌著:《主體論文藝學》。(文藝新學科建設叢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
王元驤著:《文學原理》。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
杜書瀛著:《文學原理-創作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年9月第一版。
李傳龍著:《文學創作美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陳植鍔著:《詩歌意象論-微觀詩史初探》。(文藝新學科建設叢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1992年11月初版二刷。
吳 曉編:《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詩學新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1993年4月初版二刷。
夏之放著:《文學意象論》。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陳憲年著:《創作個性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畢桂發著:《文學理論教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董小玉著:《文學創作與審美心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嚴雲受、劉鋒杰著:《文學象徵論》。(文學新思維叢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二)西方文藝理論、文藝方法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國家教育委員會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朱棟霖主編:《文學新思維》上中下三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胡經之、張首映著:《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
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上下冊。(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1991年12月初版三刷。
陳鳴樹著:《文藝學方法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Fokkema, Douwe〔荷〕佛克馬、Ibsch, Elrud〔荷〕螞布思著,袁鶴翔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Atkins, G. Douglas〔美〕 阿特金斯 & Morrow, Laura〔美〕 莫洛編,張雙英、黃景進編譯:《當代文學理論》。臺北:合森文化公司,1991年9月第一版。(原題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Eagleton, Terry〔英〕伊果頓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1993年臺一版。(原題Literary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據英國1983年Oxford : Basil Blackwell Bookstore第一版譯出)
Staiger, Emil〔瑞士〕施塔格爾著,胡其鼎譯:《詩學的基本觀念》。臺北:書林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原題Grundbegriffe der Poetik ,據德國1983年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第五版譯出)
Todorov, Tzvetan〔法〕托多洛著,王東亮、王晨陽譯:《批評的批評》。(現代西方學術文庫)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6月第一版。(原題Critique de CCritique ,據巴黎1985年aux Editions du Seuil第一版譯出)
(三)美學、審美心理學
王一川著:《語言烏托邦-20世紀西方語言論美學探究》。(文體學叢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王一川著:《修辭論美學-文化語境中的二十世紀中國文藝》。(孟輝、丁冰主編:青年美學博士文庫)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王文宏著:《現代心理學與文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牛宏寶著:《二十世紀西方美學主潮》。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李澤厚著:《美的歷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1989年8月初版三刷。
祁志祥著:《中國美學的文化精神》。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
陶東風著:《中國古代心理美學六論》。(心理美學叢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童慶炳著:《中國古代詩學心理透視》。(心理美學叢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
莊嚴、章鑄著:《中國詩歌美學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張 法著:《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馬奇主編:美學教學與研究叢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第一版,1989年11月初版二刷。
陶東風著:《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北京:莊子與中國美學,1995年10月第一版。
楊安崙著:《中國古代精神現象學-莊子思想與中國藝術》。(王朝聞主編:藝術美學叢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
張 法著:《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1997年2月初版二刷。
潘知常著:《中國美學精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潘知常著:《詩與思的對話》。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10月第一版。
劉昌元著:《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8月第一版,1991年6月初版四刷。new window
〔日〕中川作一著,許平、賈曉梅、趙秀俠譯:《視覺藝術的社會心理》。(二十世紀西方美術理論譯叢)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1996年8月初版二刷。(原題:《目と繪の社會心理學》,據日本1984年法政大學出版社譯出)
〔日〕笠原仲二著,魏常海譯:《古代中國人的美意識》。(文藝美學叢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Lentricchia, Frank〔英〕蘭特利奇 & McLaughlin, Thomas〔英〕麥克列林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中文初版。(原題: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據美國1990年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第一版譯出 )Sartre, Jean-Paul〔法〕薩特著,李一鳴譯:《想像心理學》。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6月臺一版。(據英文版The Psychology of Imagination 譯出)
Maritain, Jacques〔法〕馬利坦,劉有元、羅選民等譯:《藝術與詩中的創造性直覺》。 (現代西方學術文庫)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10月第一版。(原題:Creative Intuition in Art and Poetry, 係作者1952年春應美國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梅隆美的藝術講座」的講稿,1953年出版 )
Read, Herbert〔英〕里德著,王珂平譯:《藝術的真諦》。(李澤厚主編:當代西方美學名著譯文叢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原題The Meaning of Art ,據英國1954年Richard Clay and Company Ltd.第一版譯出)〕
Wolfflin, Heinrich〔瑞士〕沃爾夫林著,潘耀昌譯:《藝術風格學》。(李澤厚主編:當代西方美學名著譯文叢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英譯本題為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 : 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Later Art ,據美國1950年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英文版譯出)
(四)現象學、詮釋學、接受理論
王元建著:《現象學與中西雄渾觀》。(比較文學叢書;9)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2月第一版。
金元浦著:《文學解釋學-文學的審美闡釋與意義的生成》。(程孟輝、丁冰主編:青年美學博士文庫)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鄭金川著:《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人文科學叢書;13),1993年9月第一版。new window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比較文學叢書;5)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7月第一版,1991年4月初版二刷。
葉維廉著:《歷史、傳釋與美學》。(比較文學叢書;10)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3月第一版。
Ingarden, Roman〔美〕英加登著,陳燕谷、曉未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藝術評論叢書;5)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2月臺一版。(原題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Juhl, P. D. 〔美〕卻爾著,吳啟之、顧洁洪譯:《解釋:文學批評的哲學》。(二十世界藝術邊緣學科譯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原題Interpretation :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iterary Criticism,據美國1980年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第一版譯出)
Langer Susanne K.〔美〕郎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0月臺一版。(原題Feeling and Form,據倫敦1953年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英文版譯出)
Hoy, David Couzens〔美〕霍埃著,蘭金仁譯:《批評的循環-文史哲解釋學》。(李澤厚主編:當代西方美學名著譯文叢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原題The Critical Cricle ,據美國1982年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第一版譯出)
Jauss, Hans Robert〔德〕姚斯 & Holub Robert C.〔美〕霍拉伯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李澤厚主編:當代西方美學名著譯文叢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原為二書:前半部原題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據美國1983年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英文版第二版譯出 ; 後半部原題Reception Theory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據英國1984年London and NewYork : Methuen, Inc.第一版譯出)
(五)對話理論
董小英著:《再登巴比倫-巴赫金與對話理論》。(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10月第一版。
滕守堯著:《文化的邊緣》。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滕守堯著:《對話理論》。(孟樊主編:文化手邊手冊;11)臺北:揚智文化公司,1995年2月第一版。new window
劉 康著:《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王德威主編:麥田人文;6)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5年5月第一版。
(六)符號學、結構主義
高名凱著:《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1月第一版。
高宣揚著:《結構主義》。(人文科學叢書;1)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4月第一版,1993年2月初版二刷。潘知常著:《中國美學精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俄〕波利亞科夫編,佟景韓譯:《結構.符號學文藝學-方法論體系和論爭》。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據莫斯科1975年進步出版社第一版譯出)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11月第一版,1996年4月初版四刷。
Chase, Richard蔡斯等合著,陳炳良等合譯:《神話即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2月第一版。
Eeremuhcku ? E. M.〔俄〕梅列金斯基著,魏慶徵譯:《神話的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10月第一版。(原題Hayka ,據莫斯科1976年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第五版譯出)
(七)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
楊大春著:《解構理論》。(孟樊主編:文化手邊手冊;9)臺北:揚智文化公司,1994年第一版,1996年8月初版三刷。
陳曉明著:《解構的蹤跡:歷史、話語與主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Norris, Christopher〔美〕克里斯多福.諾利斯著,劉自荃譯:《解構批評理論與應用》。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6月中文第一版。(原題:Deconstruc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 據美國1982年Methuen Co. Ltd第一版譯出 )
(八)比較文學
葉維廉編:《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有限公司,1977年10月第一版。
葉維廉著:《比較詩學-理論架構的探討》。(比較文學叢書;1)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2月第一版。
鄭樹森、周英雄、袁鶴翔合編:《中西比較文學論集》。(學術叢書;60)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80年2月第一版,1986年8月初版三刷。
鄭樹森著:《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學術叢書;61)臺北:時版文化公司,1982年11月第一版,1986年10月初版二刷。new window
鄭樹森編:《中美文學因緣》。(比較文學叢書;7)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10月第一版。
鄭樹森著:《文學因緣》。(滄海叢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1月第一版。
鄭樹森著:《從現代到當代》。(三民叢刊;68)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2月第一版。
錢林森編著:《中外文學因緣》。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九)中國文學批評
王運熙、楊明著:《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
王夢鷗著:《初唐詩學著述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1月第一版。
王夢鷗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2月第一版。
王夢鷗著:《傳統文學論衡》。(文化叢書;69)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87年6月第一版。
王夢鷗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文化叢書;141/王夢鷗晚年自訂稿;1)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5年11月第一版。(該書原題《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2月第一版,1975年12月修訂再版)new window
成復旺著、黃保真、蔡鍾翔著:《中國文學理論史》第二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1991年9月初版二刷。
成復旺著:《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藝術評論叢書;7)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周裕鍇著:《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月第一版。
周 憲著:《超越文學-文學的文化哲學思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3月第一版
胡曉明著:《中國詩學之精神》。(東方文化叢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1993年9月初版二刷。
袁行霈、孟二冬、丁放著:《中國詩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徐志嘯著:《比較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許清雲著:《皎然詩式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
張伯偉編撰:《全唐五代詩格考》。(傅璇琮主編:唐詩研究集成)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黃景進著:《王漁洋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2月第一版。
黃景進著:《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2月第一版。new window
陳旭光著:《詩學:理論與批評1996年卷.理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1997年3月初版二刷。
陳應鸞著:《詩味論》。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葉 潮著:《文化視野中的詩歌》。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5月第一版。
劉若愚(James J. Y. Liu)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6月中文第一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9月中文第一版。(原題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根據芝加哥大學出社版1975年版譯出)
霍 然著:《隋唐五代詩歌史論》。(張松如主編:中國詩歌史論叢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2月第一版。
蕭華榮著:《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
譚 帆著:《傳統文藝思想的現代詮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羅根澤著:《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9月臺二版。
羅宗強著:《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
(十)古典文學研究
丁成泉著:《中國山水詩史》。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
卞孝萱著:《劉禹錫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11月第一版。
卞孝萱著:《劉禹錫叢考》。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7月第一版。
王小舒著:《神韻詩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王仕菁著:《唐代文學史略》。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王明居著《唐詩風格美新探》。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年10月第一版。
王國瓔著:《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10月第一版。
〔日〕中西進、王曉平著:《智水仁山-中日詩歌自然意象對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第一版。
朱德發等著:《中國山水詩論稿》。(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研究項目)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伍蠡甫著:《山水與美學》。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1月臺一版。
任仲倫著:《中國山水審美文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李文初等著:《中國山水詩史》。(饒芃子主編:傳統文學與當代意識叢書)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 :《中國山水文化》。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
李曰剛著:《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2月第一版。
李豐楙著:《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6月。new window
吳企明著:《唐音質疑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林文月著:《山水與古典》。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10月第一版,1981年初版三刷。
柯慶明著:《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5月第一版,1993年12月初版六刷。
胡曉明著:《中國詩學之精神》。(東方文化叢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1993年9月初版二刷。
胡曉明著:《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世界》。(中華文庫)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6月第一版。
南懷瑾著:《禪宗與道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1992年4月初版三刷。
馬銘浩:《唐代社會與元白文學集團關係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6月第一版。
高木森著:《中國繪畫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羅青主編:滄海美術叢書之三),1992年6月初版。new window
孫昌武等著:《意境縱橫探》。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新亞研究所叢刊),1966年2月第一版,1983年1月初版八刷。new window
徐復觀著:《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新亞研究所叢刊),1974年第一版,1985年1月增補六版。
徐復觀著:《中國文學論集續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新亞研究所叢刊),1981年10月第一版,1984年9月初版二刷。
張松輝著:《漢魏六朝道教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陳慧劍著:《寒山子研究》。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68年10月第一版。
傅道彬著:《晚唐鐘聲-中國文化的精神原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傅璇琮著:《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第一版。
傅璇琮著:《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8月臺一版。
傅璇琮著:《唐詩論學叢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9月臺一版。
傅璇琮編撰:《唐人選唐詩新編》。(傅璇琮主編:唐詩研究集成)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葛曉音著:《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葛曉音著:《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鍾林武、李文祿主編「中國古代文學流派研究叢書」),1993年1月第一版。
楊玉成著:《陶淵明文學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6月。new window
楊建國編著:《全唐詩“一作”校證集稿》。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
賈晉華著:《皎然年譜》。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蔣長棟著:《唐詩新論》。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蔣述卓著:《山水美與宗教》。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蔣述卓著:《在文化的觀照下》。湛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蔣 寅著:《大曆詩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蔣 寅著:《大曆詩人研究》上、下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第一版。
歐陽光著:《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東中華文化王季思學術基金叢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劉國瑛著:《心態與詩歌創作-大曆十才子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
錢鍾書著:《管錐編》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第一版,1991年6月初版三刷。
謝思煒著:《白居易集綜論》。(唐研究基叢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
蕭占鵬著:《韓孟詩派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
魏士衡著:《中國自然美學思想探源》。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1994年8月初版二刷。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上、下冊。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5月第一版。
〔日〕松浦友久著,陳植鍔、王曉平譯:《唐詩語匯意象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5月第一版。
〔日〕松浦友久著,劉維治譯:《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王元化主編:海外漢學譯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Nienhauser, Jr, William H.〔美〕倪豪士選編,黃寶華等譯:《美國學者論唐代文學》。(王元化主編:海外漢學譯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Owen, Stephen〔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王元化主編:海外漢學譯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原題Remembrances :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根據美國1986年Cambridge & Londo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版譯出)
- , 賈晉華譯:《初唐詩》。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原題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根據美國1977年New Haven & Lond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版譯出)
(十一)工具書
吳汝煜、胡可先著:《全唐詩人名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
吳汝煜主編:《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周勛初主編:《唐詩大辭典》。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章銀章編:《山水描寫詞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
張碧波主編:《中國詩學辭典》。大連:哈爾濱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蔣祖怡、陳志椿主編:《中國詩話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十二)佛教美學
王志敏、方珊著:《佛教與美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一版。
王海林著:《佛教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祁志祥著:《佛家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張文勛著:《儒佛道美學思想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8年9月第一版。
曾祖蔭著:《中國佛教與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潘知常著:《生命的詩境-禪宗美學的現代詮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十三)佛教文學
王敏華著:《中國詩禪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佛教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7月初版。(「文學與佛學關係研討會」論文集,中壢:國立中央大學,1993年5月28-29日。)
巴壺天著:《藝海微瀾》。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10月第一版,1987年3月初版二刷。
- :《禪骨詩心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9月第一版,1990年3月初版二刷。
〔日〕平野顯照著,張桐生譯:《唐代的文學與佛教》。臺北:業強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
〔日〕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原題《中國佛教文學研究》,1969年9月加地哲定著作刊行會第一版,1979年10月京都同朋舍增訂一版。)
杜松柏著:《禪學與唐宋詩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第一版。new window
杜松柏著:《禪與詩》。臺北:弘道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杜松柏著:《中國禪學-中國禪詩欣賞法》。臺北:金林文化事業,1984年6月第一版。
杜松柏編著:《禪詩牧牛圖頌彙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5月第一版。
李 淼著:《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吉林:長春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臺一版。
吳美鈴著:《由禪的「解構」義探討其與文學創作的關係》。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5月。
何香玖(雲門居士)著:《佛家唐詩三百首》。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周裕鍇著:《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金丹元著:《禪意與化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季羡林著:《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東方文化叢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1993年9月初版三刷。
姚儀敏著:《盛唐詩與禪》。(中國佛學研究論文大系;13)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
孫昌武著:《唐代文學與佛教》。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孫昌武著:《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1991年2月初版二刷。
孫昌武著:《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8月第一 版。
孫昌武著:《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 版。
孫昌武著:《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8月第一 版。
郭紹林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9月臺增訂一版。
黃河濤著:《禪與中國藝術精神的嬗變》。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際公司,1994年8月第一版。
黃卓越著:《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中國文學史研究系列)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張錫坤、吳作橋、王樹海、張石著:《禪與中國文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張伯偉著:《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1993年10月修訂二版。
陳 洪著:《佛教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一版。
陳允吉著:《唐音佛教辨思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一版,1993年12月臺一版改題為《唐詩中的佛教思想》。new window
陳允吉,陳引馳編:《佛教文學精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覃召文著:《禪月詩魂-中國詩僧縱橫談》。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11月第一版。
葛兆光著:《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1991年6月初版六刷。
葛兆光著:《門外談禪》。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一版。1997年4月初版二刷。
廖振富著:《唐代詠史詩之發展與特質》,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5月。
蔣述卓著:《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東方文化叢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1993年9月初版二刷。
蔡榮婷著:《唐代詩人與佛教關係之研究-兼論唐詩中的佛教語彙意象》。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7月。new window
賴永海著:《佛道詩禪-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10月初版。
錢學烈著:《寒山詩校注》。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謝思煒著:《禪宗與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蕭麗華著:《唐代詩歌與禪學》。(傅偉勳、楊惠南主編:現代佛學叢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9月第一版。new window
參、期刊論文
一:佛教方面
方立天著:〈洪州宗心性論思想述評〉。《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頁145-160。new window
王澤龍著:〈廢名的詩與禪〉。《江漢論壇》1993年第6期,頁54-58。
尤俊成著:〈試論佛教對漢語詞匯的影響〉。《內蒙古師大學報》1993年第2期,頁94-99。
皮朝綱、董運庭著:〈「詩禪一致,等無差別」:禪與藝術在觀念上的融合〉。《天府新論》1991年第1期,頁76-81。
皮朝綱著:〈馬祖道一-洪州宗禪學及其在禪宗美學思想史上的意義〉。《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20卷第2期,1993年4月,頁39-45。
皮朝綱著:〈石頭禪、「參同契」與禪宗美學〉。《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3期,頁14-19。
任曉紅著:〈禪與士大夫的生活情趣〉。《煙臺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頁62-69。
吳汝鈞著:〈海德格與禪〉。《獅子吼》31卷第1-3期(1992年1-3月),頁24-29、25-31、26-31。
杜松柏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詩中的禪趣〉。《國文天地》7卷第2期(1991年7月),頁25-30。new window
杜道明著:〈禪宗的審美趣味與封建社會後期審美風尚的演變〉。《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3期,頁231-236。
李志夫著:〈佛教與中國文學-兼比較中國文學在佛教傳入前後之異同〉。《鵝湖月刊》第17卷第12期(總第204號,1992年6月),頁7-21。new window
李建崑著:〈皎然與吳中詩人之往來關係考〉。《古典文學》第12集(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10月),頁91-114。
李學勤著:〈禪宗早期文物的重要發現〉。《文物》1992年第3期,頁71-75。
林繼中著:〈漫說唐人田園山水詩的畫意與禪趣〉。《禪學研究》第2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頁158-166。
尚永亮著:〈白居易所受佛老影響及其超越途徑〉。《陝西師大學報》第22卷第2期,1993年5月,頁116-121。
周述成著:〈論「悟」及其特徵-禪體驗和審美體驗之異同〉。《四川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頁65-71。
周群、沐金華著:〈試論佛教對中國古代文論的影響〉。《鹽城師專學報》1992年第1期,頁54-58。
洪修平著:〈論惠能門下的禪法特色〉。《南京大學報》1991年第4期,頁87-93。
洪修平著:〈略論宋代禪學的新特點〉。《南京大學報》1993年第1期,頁29-34。
姜光斗著:〈論唐代浙東的僧詩〉。1994年11月22日浙江新昌「中國唐代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
范海波著:〈白居易佛教思想與道家思想的關係〉。《殷都學刊》1993年第3期,頁52-56。
范 琦著:〈論晉宋佛學對謝靈運山水審美觀的影響〉。《中州學刊》1994年第5期,頁94-98。
高林廣著:〈淺論禪宗美學對蘇軾藝術創作的影響〉。《內蒙古師大學報》1993年第1期,頁88-94。
高華平著:〈佛理嬗變與文風趨新-兼論晉宋間山水文學興盛的原因〉。《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第5期,頁152-163。
徐庭筠著:〈唐五代詩僧及其詩歌〉。《唐代文學研究》第1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第一版),頁177-193。
徐傳武著:〈漫說「學詩渾似學參禪」〉。《齊魯學刊》1994年第3期,頁32-34。
徐復觀著:〈皎然詩式「明作用」試釋〉。《中外文學》第9卷7期,頁28-32,1980年12月。new window
陳尚君著:〈義淨詩小考〉。《中華文史論叢》1987年第1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頁164。
陳國球著:〈詩的體認:皎然詩論初探〉。中國唐代學會主編:《第三屆中國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1997年5月第一版),頁509-522。
曹 汛著:〈淡然考〉。《中華文史論叢》1987年第1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頁165-178。
曹 虹著:〈佛學修養與山水文學-謝靈運研究之一〉。《禪學研究》第2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頁167-179。
黃景進著:〈唐代意境論初探-以王昌齡、皎然、司空圖為主〉。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文學與美學》第二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0月),頁1-25。
黃景進著:〈王昌齡的意境論〉。《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10月第一版),頁77-110。new window
黃景進著:〈從韓愈、孟郊的文學思想看中唐險怪詩派的兩種風格〉。陳平原、陳國球主編:《文學史》第二輯-中國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頁142-164。
黃新亮著:〈漢唐僧詩發展述略〉。《廣西師院學報》1995年第1期,1995年3月,頁22-27。(未寓目)
黃寶生著:〈佛經翻譯文質論〉。《文學遺產》1994年第6期,頁4-11。
張 弓著:〈唐代佛寺群系的形成及其布局特點〉。《文物》1993年第10期,頁40-45。
張世英著:〈超越自我-關於禪宗和西方哲學思想的一點體會〉。《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2期,頁93-100。
張伯偉著:〈略論佛學對晚唐五代詩格的影響〉。《中華文史論叢》第4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頁57-77。
張 菁著:〈唐代僧侶的游方與文化〉。《江海學刊》1993年第4期,頁117-120。
張達人著:〈晚唐第一詩僧齊己〉。《生力》第8卷96期,1975年9月,頁24-26。
敏 澤著:〈論魏晉至唐關於藝術形象的認識-兼論佛學輸入對於藝術形象理論的影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