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僧俗交涉之研究——以僧人世俗化為主
作者:葉珠紅
作者(外文):CHU-HUNG YEH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指導教授:謝海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唐代唐代佛教唐代僧人僧人世俗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僧俗交涉」之「交涉」,本為哲學用語,意指兩個不同範疇之間相互產生影響。本論文主要就唐代帝王、皇室貴族、官吏、文士、庶民、與僧人,三百年間的互動概況。論文共分十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筆者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旨在探討唐代高僧受帝王隆重禮遇的原因,從中歸納出唐人對佛教的看法;其次,僧人與文士的交往,締造出輝煌的唐代佛教文學,試從中略探唐代僧人之宗教與世俗生活;最後,針對學界未多觸及的「藝僧」與「異僧」,為唐人「喜聞樂見」的情形,以及對後代佛教文化與世學的觸發與創建。第二章〈唐代帝王與佛教〉,就唐代帝王的佛教政策,其對佛教的利用,以明唐帝王對佛教的態度,是限制與利用並重;而從帝王與僧人交涉的情形,發現預言僧、祈雨僧、丹藥僧最受帝王垂青。第三章〈唐代皇室貴族與佛教〉,初、盛唐之議沙門致拜君親,顯示初唐帝王已感受到佛教勢力的擴大,由帝王令沙門拜皇室成員,反映出皇室企圖以皇權掌握教權;其次,皇室貴族接受佛教之輪迴觀,不論是捨宅或齋僧,其參與法事活動之熱烈,透顯出唐代的皇室貴族,實為推動佛教勢力的重大助力;此外,皇室貴族與胡僧的互動,是密教得以在中國生根的主因。第四章〈唐代官吏與佛教〉,唐代官吏對於劣僧之判文,多是基於維護儒家倫常與社會安定,官吏襄助譯經與飯僧邀福之舉,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均受其影響,許多身為官吏之文士,或在詩文中,或口述其與異僧交涉之經過,均為佛教深入社會各層面的證明。唐代宦官與佛教的關係,由宦官本身之崇佛行為,以及其妻、女出家為尼的情形,說明佛教之輪迴果報信仰,是大多數唐人崇佛的主因。第五、六章分論〈唐代文士與佛教〉,唐代文人游寺,大別有文化、宗教、社交因素,三種因素交織下產生的游寺題詩、訪僧不遇、與僧共宿、共結林中社,所留下的文學作品,以及文士為佛寺、經像撰碑銘、序記;為譯經、注經作序;為僧人作塔銘、碑文、序文等,均對唐代佛教文學留下重要的研究資料。第七章〈唐代庶民與佛教〉,唐代百姓消災追福之法事活動,表現在外的捨宅、立社、造像、寫經等行為,是受到初、盛唐時期已經大為流行的冥報故事的啟發,加上福善禍淫的宗教體驗,可以發現唐代社會最受百姓信奉的,先是《法華經》,後為《金剛經》;《金剛經》繼《法華經》之後,特別是誦持《金剛經》所獲之功德,是與南禪遍天下的情形有關。此外,唐代尼僧與家族關係之密切,唐代僧人之世俗化與社會化的程度,均為後代罕見,原因是與朝廷將治理一般百姓的法令,用來管理教團有關。第八章〈唐代寺院功能〉,唐代的大寺,除了以鎮寺之寶與寺院傳說、奇僧逸聞招來信眾外,寺院開設的濟貧救苦設施,如普通院與悲田養病坊,為不離菩提的表現;悲田養病坊從則天朝由官府與寺院合辦,專收病苦百姓,到僖宗朝黃巢亂起,病坊窮人為神策軍擔負起「戰士勤王」的重任,反映了唐王朝的氣數將近。此外,寺院在文化休閒與娛樂方面,多有貼近民眾的措施,如上元燈節、賞牡丹花、觀百戲與開俗講,是唐人不分身份、階級,樂於走入寺院的主因。第九章〈唐代僧俗交涉對於文化之觸發與創建〉,唐代僧俗交涉下,對後代「財施」觀念的強化,以及對佛教戒律的奠定,佛教節日如盂蘭盆會的定型,佛教文物如經幢與舍利的流行,均有所觸發。對於世學之創建,如中國第一部韻書,成於僧人之手,詩學觀念與詩體的新創,茶文化與書法藝術的發揚,在僧人推波助瀾中,有創發之功;唐代古文家與僧人之會通儒、釋,對於宋代理學之陽儒陰釋,有其啟發之功。第十章〈結論〉,通過各章之論述,對唐人與佛教的互動,提出總體性的評價,與若干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none
參考文獻
壹、參考書籍

一、經籍、史書、工具書

漢•司馬遷撰、馬持盈注,《史記今註》,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齊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長孫無忌等編、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唐•李 肇,《唐國史補》,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唐•趙 璘,《因話錄》,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唐•李 綽,《尚書故實》,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劉 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張 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蘇 鶚,《杜陽雜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李延壽,《南史》,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唐•裴庭裕,《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唐•裴 鉶,《傳奇》,轉引自: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唐•薛用弱,《集異記》,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唐•高彥休,《唐闕史》,《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唐•鄭 綮,《開天傳信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劉 肅,《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李 濬,《松窗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爼》,台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唐•范 攄,《雲溪友議》,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唐•封 演,《封氏聞見記》,《畿輔叢書》第五函,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百部叢書集成,1966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張 固,《幽閑鼓吹》,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唐•孫 棨,《北里志》,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
唐•陸羽撰、程啟坤等點校,《茶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唐•張又新,《煎茶水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四川:美術出版社,1985年。
唐•韋 述,《兩京新記》,台北:藝文印書館,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五代、後晉•劉 昫等撰,《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據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點校本。
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後唐•馮贄編、張力偉點校,《雲仙散錄》,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後蜀•何光遠,《鑑誡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年。
宋•王 灼,《碧雞漫志》,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北京:齊魯書社,1988年。
宋•陳 暘,《樂書》,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宋•姚炫編、四庫全書館考證,《唐文粹》,台北:世界書局,1989年。
宋•王欽若等撰,《冊府元龜》,台北:大化書局,1984年。
宋•張齊賢撰,《洛陽搢紳舊聞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范祖禹,《唐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據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點校本
宋•王 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李 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宋敏求編、洪丕謨等點校,《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宋•王 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台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元•李好文,《長安志圖》,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胡我琨,《錢通》,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吳之鯨,《武林梵志》,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葉 封,《嵩陽石刻集記》,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清•倪 濤,《六藝之一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葉昌熾,《語石》,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二、總集、別集

唐•顏真卿,《顏魯公集》,《四部備要》集部,中華書局據《三長物齋叢書》本校刊。
唐•元 稹,《元氏長慶集》,《四部叢刊》本。
唐•杜 牧,《樊川文集》,《四部叢刊》本。
唐•李 翱,《李文公集》,《四部叢刊》本,初編,集部。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歐陽修,《六一居士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周必大,《文忠集》,《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楊家駱主編,《歷代詩史長編》第五種,台北:鼎文書局,1971年。
金•元好問,《遺山集》,楊家駱主編,《新校元遺山箋注》,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清•董 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季振宜等編,《全唐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清•汪辟疆,《唐人小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三、釋書

《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1988年。
後漢失譯,《受十善戒經》,《大正藏》,第24冊。
後漢竺大力、康孟詳合譯,《修行本起經》卷45。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禪法要解》,《大正藏》第15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大正藏》第4冊。
元魏•菩提留支譯,《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大正藏》第9冊。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大正藏》第51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無想經》,《大正藏》第12冊。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大正藏》第24冊。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戒本》,《大正藏》第24冊。
北涼•曇無懺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
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
晉•聶道真譯,《菩薩受齋經》,《大正藏》第24冊。
晉•法力、法炬共譯,《佛說諸德福田經》,《大正藏》第16冊。
晉•竺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大正藏》第16冊。
晉•安法欽譯,《阿育王傳》,《大正藏》第50冊。
梁•慧 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梁•僧 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梁•僧 祐,《出三藏集記》,《大正藏》第55冊。
隋•釋吉藏,《金光明經疏》,《大正藏》第39冊。
隋•達摩笈多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大正藏》第14冊。
隋•釋吉藏,《維摩經義疏》,《大正藏》第38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金光明經文句》,《大正藏》,第39冊。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大正藏》第49冊。
隋•吉藏,《百論疏》,《大正藏》第42冊。
隋•闍那崛多等譯,《無所有菩薩經》,《大正藏》第14冊。
〔新羅〕慧超、唐•釋圓照等撰,《遊方記抄》,《大正藏》第51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四法經》,《大正藏》第17冊。
唐•釋玄奘譯,《說無垢稱經》,《大正藏》第14冊。
唐•玄 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7冊。
唐•玄 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冊。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大正藏》第11冊。
唐•菩提流志譯,《寶雨經》,《大正藏》第55冊。
唐•彥 悰錄,《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大正藏》第52冊。
唐•達摩流支譯,《佛說寶雨經》,《大正藏》第16冊。
唐•釋道宣,《釋迦方志》,《大正藏》第51冊。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唐•釋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大正藏》第52冊。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唐•釋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藏》第40冊。
唐•釋道宣,《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大正藏》第45冊。
唐•釋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大正藏》第52冊。
唐•釋道宣,《量處輕重儀本》,《大正藏》第45冊。
唐•釋道宣,《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大正藏》第45冊。
唐•釋道宣,《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大正藏》第9冊。
唐•釋僧詳,《弘贊法華傳》,《大正藏》第51冊。
唐•釋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大正藏》第54冊。
唐•釋義淨《梵唐千字文譯注》,《大正藏》第54冊。
唐•佛陀波利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大正藏》第19冊。
唐•阿地瞿多譯,《佛說陀羅尼集經》,《大正藏》第18冊。
唐•慧立本、彥悰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正藏》第50冊。
唐•法 藏,《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第35冊。
唐•釋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冊。
唐•釋一行,《七曜星辰別行法》,《大正藏》第21冊。
唐•釋法照,《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卍續藏》第85冊。
唐•釋復禮,《十門辯惑論》,《大正藏》,第52冊。
唐•唐臨,《冥報記》,《大正藏》,第51冊。
唐•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大正藏》第42冊。
唐•釋全真,《唐梵文字》,《大正藏》第54冊。
唐•實乂難陀,《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
唐•釋神清,《北山錄》,《大正藏》第52冊。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冊。
唐•釋圓照集,《代宗朝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大正藏》第52冊。
〔新羅〕崔志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大正藏》第50冊。
〔日〕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76年。
《像法決疑經》,《大正藏》,第85冊。
宋•釋道誠集,《釋氏要覽》,《大正藏》第48冊。
宋•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第46冊。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51冊。
宋•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宋•釋贊寧,《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冊。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卍續藏》第80冊。
宋•釋志磐,《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
宋•陳田夫,《南嶽總勝集》,《大正藏》第51冊。
宋•釋元照,《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大正藏》,第40冊。
元•釋德煇重編,《敕修百丈清規》,《大正藏》第48冊。
元•覺岸,《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49冊。
元•釋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49冊。
元•盛熙明,《補陀洛迦山傳》,《大正藏》第51冊。
明•釋如巹續集,《緇門警訓》,《大正藏》第48冊。
清•儀潤,《百丈清規證義記》,《大正藏》第63冊。

四、專著

謝思煒,《唐宋詩學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向 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季羨林,《佛教十五題》,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沈 冬,《唐代樂舞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昌武,《唐代文學與佛教》,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孫昌武,《文壇佛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孫昌武,《詩與禪》,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程亞林,《詩與禪》,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 淼,《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張海沙,《初盛唐佛教禪學與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new window
張伯偉,《禪與詩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敏華,《中國詩禪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吳言生,《禪宗詩歌境界》,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覃召文《禪月詩魂——中國詩僧縱橫談》,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台北:商頂文化出版社,1994年。
〔法〕謝和耐、蘇遠鳴等著、耿昇譯,《法國學者敦煌學論文選萃》,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3年。
姚南強,《禪與唐宋作家》,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賈靜華,《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廖芮茵,《唐代服食養生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榮新江主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日〕礪波護著、韓昇、劉建英譯,《隋唐佛教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陳允吉,《唐詩中的佛教思想》,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谷更有,《唐宋國家與鄉村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林文勛、谷更有,《唐宋鄉村社會力量與基層控制》,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玉峰,《唐代工商業型態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曾仲勉,《通鑑隋唐紀比事質疑》,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俞曉紅,《佛教與唐五代白話小說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羅時進,《唐詩演進論》,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羅時進,《唐宋文學論札》,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進寶,《敦煌學論述》,台北:紅葉文化公司,1995年),頁69~70。
劉進寶,《敦煌學述論》,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上),台北縣:文理出版社,1977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1年。
陳海濤、劉惠琴,《來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華粟特人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甯志新,《隋唐使職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周勛初主編,《唐人軼事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謝海平,《唐代詩人與在華外國人之文字交》,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881年。
謝海平,《唐代文學家及文獻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謝海平,《唐代留華外國人生活考述》,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吳 鋼主編,《全唐文補遺》,陝西:三秦出版社,1994年。
任 爽,《唐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趙 超,《古代墓誌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王 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孫立群,《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陳允吉,《古典文學佛教溯源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敏華,《中國詩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黃永武,《中國思學——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0年。
李建崑,《中晚唐苦吟詩人研究》,台北:秀威科技出版,2005年。new window
李建崑,《韓孟詩論叢》(上冊),台北:秀威科技出版,2005年。
蕭 馳,《佛法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三部曲——古代、近代、現代》,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
鄺健行主編,《中國詩歌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
王亦軍、裴豫敏編註,《李益集註》,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new window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安徽:黃山書社,2006年。
劉 寧,《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樹海,《禪魄詩魂——佛禪與唐宋禪詩的變遷》,北京:知識出版社,2000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上、下集,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胡 遂,《佛教與晚唐詩》,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呂 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
李定廣,《唐末五代亂世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劉 航,《中唐詩歌嬗變的民俗觀照》,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湛 如,《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姚 平,《唐代婦女的生命歷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段塔麗,《唐代婦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下),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 淼,《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子瑜,《敦煌變文和王梵志詩》,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年。
謝思煒,《禪宗與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程薔、董乃斌,《唐帝國的精神文明——民俗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任半塘,《敦煌歌辭總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白化文,《寺院與僧人》,河南:新華書店,1997年。
楊鴻年,《隋唐兩京坊里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賴永海,《佛道詩禪——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
黃苗子編著,《吳道子事輯》,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劉亞丁,《佛教靈驗記研究——以晉唐為中心》,四川:巴蜀書社,2006年。
趙為民,《唐代二十八調理論體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釋星雲編,《佛教與世學》,《佛光教科書》,高雄縣:佛光文化出版,2000年。
魏承思,《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壯鷹,《詩式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景遐東,《江南文化與唐代文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王小盾,《唐代酒令藝術——關於敦煌舞譜、早期文人詞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台北縣:谷風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閆 豔,《唐詩食品詞語語言與文化之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
孫琴安,《唐詩與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毛水清,《唐代樂人考述》,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年。
王汝濤,《唐代小說與唐代政治》,湖南:岳麓書社,2005年。
程毅中,《唐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李 浩,《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戴偉華,《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劍亮,《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方立天,《方立天文集》,《隋唐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崔際銀,《詩與唐人小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譚正璧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上海書店,1981年。
楊鴻年,《隋唐兩京考》,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亦軍、裴豫敏編注,《李益集注》,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王 立,《佛經文學與古代小說母題比較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年。
陳允吉,《唐詩中的佛學思想》,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韓〕梁銀景,《隋代佛教窟龕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藍吉富主編,《三階教殘卷》,台北:彌勒出版社,1982年。
李希泌主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張�C弓,《漢傳佛文化演生史稿》,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年。
余 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際敦煌民生宗教社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王壽南,《唐代的宦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new window
陳弱水,《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台北:允晨文化,2007年。new window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new window
程喜霖,《唐代過所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胡如雷,《隋唐五代經濟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周一良、趙和平,《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韓國磬,《唐代社會經濟諸問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陳國燦,《唐代的經濟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曲金良,《敦煌佛教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孫修身,《敦煌與中西交通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
高國藩,《敦煌民間文學》,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高國藩,《敦煌民俗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李斌城、李錦�撐扔菕A《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日〕周藤吉之等著,《敦煌學譯文集——敦煌吐魯番出土社會經濟文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
羅世平,《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集》,北京圖書館敦煌吐魯番學資料中心、台北《南海》雜誌社合編,台北: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
〔日〕高田時雄著、鍾 等譯,《敦煌•民族•語言》,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孟憲實,《漢唐文化與高昌歷史》,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黃敏枝,《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71年。new window
林伯謙,《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2000年。
黃玫茵,《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主編,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
〔日〕平野顯照著、張桐生譯,《唐代的文學與佛教》,台北:業強出版社,1987年。
陳尚君,《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馬銘浩,《唐代社會與元白文學集團關係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日〕岡村繁著、張寅彭譯,《唐代文藝論》,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編譯,《岡村繁全集》第五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榮新江主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趙杏根,《佛教與文學的交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唐耕耦,《敦煌寺院會計文書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日〕堀敏一著、韓昇、劉建英譯,《隋唐帝國與東亞》,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日〕池田溫著、孫曉林等譯,《唐研究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王 耘,《唐代美學範疇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輯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韓〕李正曉,《中國早期佛教造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會角色與文學活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李鵬飛,《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建光,《中國律宗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
王 青,《西域文化影響下的中古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主編,《古典文獻研究》第六輯,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葉珠紅,《寒山詩集論叢》,台北:秀威科技出版,2006年。


貳、論文

一、學位論文

蔡秀敏,《唐代敦煌飲食文化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林曉真,《唐五代川蜀地區的佛教文化——以高僧、寺院、造像為考察中心》,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7月。
李寶玲,《唐代長安佛寺發展及其對詩歌之影響》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5月。new window
林韻柔,《唐代寺院結構及其運作》,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高逸華,《唐代佛教寺院之功能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陳正平,《唐詩所見游藝休閒活動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7月。new window
許文惠,《唐代傳奇所反映的唐代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1月。
葉蓁蓁,《圓仁法師《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所見的唐代文化》,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7月。
蔡榮婷,《唐代詩人與佛教關係之研究——兼論唐詩中的佛教語彙意象》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7月。new window
蔡榮婷,《景德傳燈錄之研究——以禪師啟悟弟子之方法為中心》,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
黃運喜,《唐代中期的僧伽制度——兼論與其當代社會文化之互動關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
黃運喜,《會昌法難研究——以佛教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趙國光,《唐代官場文化與飲酒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林珍瑩,《唐代茶詩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李書群,《唐代飲茶風氣及其對文學影響之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5月。
林裕盛,《佛教的果報觀與唐代社會》,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黎金剛,《唐代詩歌與佛家思想》,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7月。new window
黃秀琴,《唐代詩禪相互影響論》,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2月。
曹愉生,《唐代詩論與畫論之關係研究——僅以詩畫論之專著為研究對象》,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1月。new window
彭雅玲,《唐代詩僧的創作論研究——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new window
陳鍾琇,《唐代和詩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郭雅鈴,《女冠、女仙與唐代社會》,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林雪鈴,《唐詩中的女冠》,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月。
張福政,《唐代妓女的類別與性質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new window
鄭育萱,《唐代婦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應》,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張耀方,《敦煌文書所見唐代節慶之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許麗玲,《唐人題畫詩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二、期刊論文

寇養厚,〈唐初三帝的三教共存與道先佛後政策——唐代三教並行政策形成的第一階段〉,《文史哲》1998年第4期。
馮金忠,〈唐代病坊當議〉,《西域研究》2003年第4期。
張文斌,〈唐代宦官養子制度探略〉,《雲夢學刊》,2007年2月。
向 達,〈補說唐代俗講二三事〉,《敦煌變文論文集》上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王永平,〈識釋唐代諸帝多餌丹藥之謎〉,《歷史研究》1999年第4期。
趙杏根,〈唐代小說中的法術僧人與另類僧人〉,《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2002年6月。
顏娟英,〈盛唐玄宗朝佛教藝術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5年6月。new window
何寄澎,〈唐代古文家與佛教之關係〉,《第一屆國際唐代會議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
謝重光,〈論唐代佛教徒對社會的巨大貢獻〉,《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輯)1995年7月。
胡可先〈論武則天時期的文學環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編,《唐代文學研究》第十一輯,2006年。
〔香港〕劉衛林,〈中唐詩學造境說與佛道思想〉,《唐代文學研究》第九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蔣 寅,〈大曆浙東浙西聯句述論——兼論聯句的發生與發展〉,董健主編,《文學研究》第2輯,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永展,〈從土地使用的觀點看長安城的空間結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2卷第1期,1983年。new window
趙俊波,〈唐百戲賦簡論〉,《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金其楨,〈唐代碑文化研究〉,《南方文物》2004年第3期。
查明昊、司立芳,〈唐代僧人與科舉〉,《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第6卷第5期,2005年9月。
楊 梅,〈唐代尼僧與世俗家庭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王秀林,〈唐代士大夫喜歡結交僧徒的原因探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崔 岩,〈也談唐代太原「黃坑」葬俗的宗教屬性〉,《洛陽大學學報》第18卷第3期,2003年9月。
李小榮,〈關於唐代的俗講與轉變〉,《九江師專學報》2004年第4期。
杜文玉,〈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內部結構〉,《學術月刊》2000年第6期。
李志生,〈唐代百姓通婚取向探析〉,《河北學刊》第21卷第4期,2001年7月。
吳敏霞,〈從唐墓志看唐代世俗佛教信仰〉,《佛學研究》1996年。
黃清發,〈唐代僧尼的出家方式與世俗化傾向〉,《南通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2年3月。
景遐東,〈唐代文士和詩僧的憤世嫉俗詩〉,《湖北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 期,2002年。
葛兆光,〈從中唐思想史看洪州宗的意義〉,《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5期。
葛兆光,〈重新清理唐代宗教的歷史——讀吉川忠夫編《唐代の宗教》〉,《佛學研究》,2000年。
劉寶才,〈唐代思想家與佛教僧人交往的原因——讀劉禹錫送僧詩〉,《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邵文實,〈敦煌佛教文學與邊塞文學〉,《敦煌學輯刊》2001年第2期。
仲景玲,〈略述唐代域外物品的傳入〉,《文教資料》1998年第3期。
董惠民,〈唐代中後期「錢荒」原因探析〉,《湖州師專學報》第20卷第2期,1998年4月。
陳澤泓,〈唐代佛教密宗入粵及文物考述〉,《嶺南文化研究》2002年第5期。
李 浩,〈唐代園林別業與文人隱逸的關係〉(上),《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
溫翠芳,〈唐代長安西市中的胡姬與絲綢之路上的女奴貿易〉,《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
王元軍,〈干祿仕進與唐人的書法〉,《陝西師大學報》第23卷第3期,1994年9月。
葛曉音,〈論唐前期文明華化的主導傾向——從各族文化的交流對初盛唐詩的影響談起〉,《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3期。
張建華,〈隋唐時期佛教寺院經濟的膨脹與「會昌毀佛」〉,《天中學刊》第17卷第6期,2002年12月。
鄭顯文,〈唐代《僧道格》研究〉,《歷史研究》,2004年第4期。
鄭炳林、邢豔紅,〈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文書所見都師考〉,《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蘇金花,〈唐五代敦煌寺院土地佔有形式〉,《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3期。
蘇金花,〈從「方外之賓」到「釋吏」——略論漢唐五代僧侶政治地位之變化〉,《敦煌學輯刊》1998年第2期。
杜正乾,〈唐代的《金剛經》信仰〉,《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
蘇士梅,〈從墓志看佛教對唐代婦女生活的影響〉,《史學月刊》,2003年第5期。
焦 杰,〈從唐墓志看唐代婦女與佛教的關係〉,《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3月。
楊 君,〈《金剛經》與唐朝民眾崇經活動及其觀念〉,《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冉萬里,〈唐代捨宮為寺考略〉,《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9月。
王維坤,〈唐代長安與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研究〉,《西北大學學報》,2002年10月。
王福昌,〈日人圓仁視野中的唐代鄉村社會〉,《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崔際銀,〈唐代釋僧小說的文化觀照〉,《山西大學學報》,2007年1月。
黃雲鶴,〈唐代舉子游丐之風——《太平廣記》所見唐代舉子生活態之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1月。
陶希聖,〈唐代寺院經濟概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九冊,1980年10月。new window
葉珠紅,〈論吳道子因妒殺人〉,中興大學文學院《興大人文學報》第38期,2007年3月。new window
葉珠紅,〈從敦煌文書〈請賓頭盧疏〉看唐代的賓頭盧信仰〉,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唐代文化」教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4月。
葉珠紅,〈三階教滅亡芻議〉,中興大學文學院《興大人文學報》第39期,2007年9月。new window
葉珠紅,〈論楊國忠與天寶戰爭〉,《暨大電子雜誌》第49期,2007年9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