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移入人口之估計與對經濟發展之影響
作者:簡蕙盈
作者(外文):Chien, Hui-Yin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系
指導教授:王連常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台灣戰後經濟發展人口估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
戰後台灣經濟發展迅速,造成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也有相當多的學者針對這一個部分加以探討,一般而言認為有以下的因素導致台灣快速成長,例如: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美援的運用、大陸資金的投入、政府經濟政策等等。但不可忽略的在戰後初期由於中國大陸的情勢不穩,有相當多的人口從大陸移入台灣,這一個特殊情形是其他國家所未發生的,但對台灣而言卻是影響深遠的一個現象。此外戰後台灣有大量的大陸資本移入,而這些資本也包含了「人力資本」的部分,以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力資本對一個發展中國家有極重要的影響,它對一個國家發展順利與否有著關鍵的決定因素,但在探討台灣經濟發展的文獻中,並無相關的文獻針對這一個部分加以探討,以研究經濟發展的完整性來看,這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且在了解台灣經濟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本文希望針對這個台灣的特有現象來加以探討,並分析其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
本文第二章的主要目的,即是利用歷史的統計資料與戶籍登記制度變化來較精確的推估來台民間與軍人人數,使戰後台灣人口的族群結構有一較清楚的輪廓。事實上以經濟的角度來看,雖然人數的多少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數據,但人力素質的高低對經濟發展有更大的影響。因此在第二章中不僅只有對人口數量上加以估計,還希望以人力資本的角度出發,來探討移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差異。在第三章中我們針對戰後移入人口加以探討,分析這些移入人口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衝擊,由於資料的缺乏,本文在1945年到1952年分析,以Borjas(1995)的理論將移入人口的影響分為三個方面做質的探討。其次利用Lucas(1988)考慮人力資本會影響經濟成長的模型,以1953年到1985年的資料來進行實證研究,探討大陸移入人口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本文的目的即是在此,希望能籍由對戰初期大陸移入人口的探討,將這一個台灣所特有的現象加以分析,並且了解這一個現象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衝擊。整體來看,本文有以下的貢獻。(1)針對戰後大陸移入人口的部分,本文精確的推估出來台的移入人口數量,且將移入人口分為一般平民及軍事人口,分別計算出其人數。(2)對移入人口的部分,本文還進一步的針對人口組成加以探討,說明移入人口的人口特徵及對台灣的影響。(3)本文利用包含人力資本經濟成長模型來探討移入人口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王宏仁(1988),戰後台灣私人獨占資本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
2.內政部主計處(1969),中華民國台灣人口統計
3.-------------(1971-1985),歷年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4.中國教育學會分會編印(1954),台灣省中等學校師資實況調查報告
5.田培林(1955),「高等教育」,中華民國教育誌,p.1-42
6.台灣省戶口普查處(1956),中華民國四十五年戶口普查報告書
7.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印(1946),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8.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59),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民國三十五年至四十七年戶籍統計年報
9.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計室(1957),台灣省教育統計
10.行政院主計處(1987),人力資源統計年報
11.李棟明(1968),歷來台灣人口社會增加之研究,台灣省衞生處台灣人口研究中心
12.李熙謀(1955),「學術研究」,中華民國教育誌,p.1-22
13.李秀雲,何嫈嫈(1999),「人力資本與內生成長 ---亞洲四小龍和日本的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七卷第三期,p.311-335new window
14.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聯經
15.吳聰敏,高櫻芬(1991),「台灣貨幣與物價長期關係之研究:1907年至1986年」,經濟論文叢刊,第十九卷第一期,p.23-71new window
16.吳聰敏(1994),「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台灣經濟發展論文,第二十五卷第四期,p.141-181
17.-------(1997),「1945-1949年國民政府對台的經濟政策」,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五卷第四期,p.521-554
18.何鳳嬌(2000),「戰後接運旅外臺胞返籍初探」,台灣風物,第五十卷第二期,p.155-191
19.官蔚藍(1963),「臺灣光復後人口總數及其增加率之研究」,國際經濟資料,10(4): 9-31
20.林勝偉(2002),「台灣人口性別結構之變遷:1905-2000」,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三十三期,p.91-133
21.-------(2005),政治算術:戰後台灣的國家統治與人口管理,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發表博士論文
22.張建俅(1999),「二次大戰台灣遭受戰害之研究」,台灣史研究,第四卷第一期,p.149-194
23.林鐘雄(1987),台灣經濟發展40年,自立晚報
24.張正藩(1970),台灣人口,幼獅
25.胡台麗(1990)「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期
26.張敬原(1959),中國人口問題,中國人口學會
27.張雅棻、官德星(2005),「總要素生產力與經濟成長:台灣的實證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三十六期,p.111-153
28.胡茹涵(2005),台灣戰後初期的中學教育(1945-1952年),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未發表碩士論文
29.張清溪,戴伯芬(1990),「第二代工人的經濟分析」,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研討會,p.105-134
30.陳紹馨等撰(1965),台灣之社會經濟狀況,台灣基督教福利會
31.陳純瑩(1991),「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九期,p.307-320
32.徐南號(1996),台灣教育史,師大書苑
33.袁穎生(1998),光復前後的台灣經濟,聯經
34.莊奕琦,李均元(2003),「如何衡量人力資本:理論與台灣實證」,經濟論文叢刊,第三十一卷第四期,p.51-85
35.莊希豐(1999),「國內外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台灣實證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四期,p.65-90
36.黃仁德、趙振瑛(1997),「人力資本對台灣經濟成長之評估」,勞動關係論叢,第六期,p.119-140
37.葉淑貞(1996),「台灣工業產出結構的演變:1912-1990」,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p.227-274
38.劉進慶(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經濟,故鄉
39.------- (2001),台灣戰後經濟分析,人間
40.蔡淑鈴(1986),「職業地位結構-台灣地區的變遷研究」,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p.299-351
41.-------(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p.1-44
42.潘志奇(1980),光復初期台灣通貨膨脹的分析,聯經
43.鄧善章(1964),台灣人口問題,省立中興大學
44.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九卷第二期,p.117-151
45.瞿海源(1983),「勞力市場與出身對成就之影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三期,p.133-153
46.薛月順(1996),「資源委員會與戰後台灣公營事業的建立」,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p.1123-1149
47.簡笙簧(1996),「光復後政府接運旅日台胞返籍之探討」,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p.1171-1191
48.龍冠海(1955),中國人口,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英文文獻
1.Borjas, George J. (2005), The Labor-Market Impact of High-Skill Immigration, AER, 95:2, 56-60
2.---------------------(1995), The Economic Benefits from Immigr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2, 3-22
3.---------------------(1994), The Economics of Immigr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2:4, 1667-1717
4.Card, David, and DiNardo, John. (2000), Do Immigrant Inflows Lead to Native Outflows, AER, 90:2, 360-367
5.Lau, L. J. (1994), Sources of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unpublished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Stanford University
6.Lee, M. L., B. C. Liu, and P. Wang (1994), Education, Human Capital Enhanc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ison Between Korea and Taiwa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3:4, 275-288
7.Lucas, R. E.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1, 3-42
8.Romer, P. M. (199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 S71-S102
9.----------------(1986), 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5, 1002-1037
10.Solow, R. (1956),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 65-94
11.Tallman, E. W. and P. Wang (1994), Human Capital and Endogenous Growth: Evidence From Taiwa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4:1, 101-1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