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場漫長的告別:白色恐怖受難者影像訊息的靜止與流動
書刊名:臺灣史學雜誌
作者:黃龍興
作者(外文):Huang, Lung-hsi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32
頁次:頁145-182
主題關鍵詞:白色恐怖影像訊息刑前照片照片遺言獄中相簿White terrorVisual messagePhoto before executionLast words on photosPrison album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蔡雨辰(20070500)。記憶的虛實與展演--從Christian Boltanski的《D家庭相簿》談起。議藝份子,9,102-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炎憲(20141200)。白色恐怖與高一生。臺灣史料研究,44,2-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綺玲(20080100)。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3,59-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綺玲(20060300)。變化中的家庭形象(1970-1990):快拍照風格與攝影論述中的家庭題材。文化研究,2,9-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淑美、蘇曉玲(20141200)。國家檔案內含政治受難者私人文書返還專案執行全紀錄。檔案季刊,13(4),66-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慶軒(20130900)。國民黨國家機器在臺灣的政治秩序起源:白色恐怖中對左翼勢力的整肅(1948-1954)。政治科學論叢,57,115-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綺玲(20000700)。破鏡裡頭尋先祖?--談臺灣家族相片的變途或再生。中外文學,29(2)=338,69-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津夫(20100400)。當紀錄影像成為檔案文件--當代影像紀錄態度的轉變與其差異性目的。現代美術學報,19,59-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關秀惠(20180300)。攝影成為見證之物?從《集中營回憶展》四張照片的影像爭議談起。中外文學,47(1)=460,115-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興忠(2006)。黎明的輓歌‧早凋的青春:曾錦堂獄中書信遺稿初探。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453-4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斐文(2002)。創傷、記憶與紀念性:《白色檔案》攝影的「反」檔案性。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東海大學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勝偉(2005)。政治算術:戰後台灣的國家統治與人口管理(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平(2011)。攝影與情感:晚期羅蘭巴特的攝影現象學(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盈銓(2015)。美學形式與內容之關係:以攝影為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士民(2003)。攝影行為現象之研究--邁向攝影現象學研究的美學思考(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怡婷(2007)。論《巴黎‧德州》中照片的多重詮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詠華(2010)。現代型國家下的個人身分及其識別:百年來的台灣個人資料法社會史(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傳興(2011)。銀鹽熱。行人文化實驗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薛月順(2005)。陳誠先生回憶錄。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ontag, Susan、黃燦然(2010)。論攝影。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ontag, Susan、黃翰荻(1997)。論攝影。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炎憲、陳美蓉(20090000)。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淑雯(2015)。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衛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家安全局(1959)。歷年辦理匪案彙編。國家安全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rthes, Roland、許綺玲(1997)。明室.攝影札記。臺灣攝影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進發(2008)。戰後臺灣政治案件:學生工作委員會案史料彙編。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宣鋒、王加俊、鄧小蘭、許秀錢、王韻雯(1998)。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〇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一):中外檔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rger, John、劉惠媛(1999)。影像的閱讀。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erger, John、Mohr, Jean、張世倫(2016)。另一種影像敘事:一個可能的攝影理論。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erger, John、任悅(2019)。理解一張照片:約翰‧伯格論攝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石城(2017)。鹿窟風雲‧八十憶往:李石城回憶錄。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貴標(2021)。暖陽景尾:白色恐怖受難者許貴標回憶錄。國家人權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炎憲(2015)。風中的哭泣:五〇年代新竹政治案件。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龍興(2017)。畢業歌:1950年代客家義民中學政治案件特展專刊。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世倫(2021)。現實的探求:臺灣攝影史形構考。影言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Berger, John、Mohr, Jean(1982)。Another Way of Telling: A Possible Theory of Photography。Pantheon Books。  new window
20.Draaisma, Douwe、謝樹寬(2018)。遺忘的慰藉:遺忘真的只是一種病,一種失去和空無嗎?。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若林正丈、李承機、林果顯、林琪禎、岩口敬子、洪郁如、周俊宇、陳文松、陳桂蘭、陳培豐、顏杏如、薛化元(2014)。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蘇瑞鏘(2014)。白色恐怖在台灣:戰後台灣政治案件之處置。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510412)。防止匪諜化名入境行政院令廢止申請復名暫行辦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金爵(2003)。省工委風雲之女。白色封印。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ourdieu, Pierre、顧錚(2003)。攝影的社會定義。西方攝影文論選。浙江攝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雪姬、楊麗祝(2014)。王麗晴女士訪問記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翠蓮(2014)。廖玉霞、郭素貞母女訪問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麗祝(2015)。蔡敏女士訪問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常美(2012)。無辜的九十九人。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燦輝(2007)。現象學與攝影:從觀看相片到攝影的觀看。現象學與人文科學(2006):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春蘭(2015)。父親黃溫恭的遺書。走過長夜: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第1輯):秋蟬的悲鳴。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新華(2015)。我的尋親故事。走過長夜: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第3輯):喚不回的青春。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焜霖(2015)。少年書呆子牢獄之歌。走過長夜: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第1輯):秋蟬的悲鳴。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njamin, Walter、許綺玲(1999)。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灣攝影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