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與組織特質
作者:石佳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a-Yin Shih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胡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中國國民黨列寧主義政黨意識型態建構三民主義民主集中制領袖原則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uomintang)Leninist partyideological construction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democratic centralismFuehrer princip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迄今為止,大部分對臺灣戰後政治發展的研究都認為執政時的中國國民黨是列寧主義政黨或準列寧主義政黨,並把該黨的黨組織視為其政權的重要支柱之一。但這只是基於國民黨黨章條文及其政權的某些表象所做的論斷。實際上,國民黨並不具備列寧主義政黨在意識型態與組織結構上的要件,同時其黨組織對黨員和社會也沒有列寧主義政黨那種動員能力。
如果我們把列寧主義政體和列寧主義政黨區別開來,然後把後者僅僅視為工具性的「組織的武器」,那麼,一個列寧主義政黨至少應符合以下三個要件:一、全黨上下在意識型態──也就是黨的目標與路線──上具有高度共識;二、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國民黨稱之為「民主集權制」);三、黨的基層組織是細胞式的行動單位。至於其意識型態所定的目標是否共產主義社會、其奪取政權的方式是武裝革命或和平選舉、是否信奉階級鬥爭、當政後是否採用黨國體制等等,都不是列寧主義政黨的必要條件。
在意識型態方面,列寧主義政黨的「意識型態」是用來指引黨的政綱政策以及黨員之集體行動的。其內容包括:現狀分析、目標選擇以及路線說明。一個有效的意識型態必須具備精準的現狀分析、道德性強的目標和可行性高的路線。一個列寧主義政黨必須始終不斷地進行意識型態建構工作,也就是不斷地檢討現狀、目標與路線,把意識型態的理想落實到「當務之急是什麼?」的問題上。
國民黨的官方意識型態是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但是,如果我們把它看作思想體系,會發現它的內容過於混雜,難以貫通而引起黨員的信仰。三民主義其實只是一套問題框架(即「三大問題」),內容的變化並不影響這套框架的結構。只要堅持其基本價值(民族獨立、民主憲政、民生均富),三民主義很容易適應時勢所需而重新表述為新的政綱。因此,國民黨要以三民主義為基礎進行意識型態建構,並非不可能。
不過,在1927年清黨以後,國民黨對意識型態建構始終不夠重視。在蔣中正的思想中,主義與政策是斷裂的,未來的理想與當務之急沒有明顯相關,於是主義就失去了號召力量。蔣中正又以儒家思想的道德說教和法西斯主義的領袖崇拜取代意識型態上的領導,於是對意識型態建構更加忽視。在來臺初期,國民黨曾想改變作法,以意識型態凝聚黨內共識。但是,它所提出的意識型態對現狀分析不夠精準(如:中蘇關係、美國對華政策),選定的主要目標(反中共)道德性也不高,路線的可行性又低(反攻受阻於美國),因此其意識型態建構並不成功。到了1970年代,國民黨逐漸放棄了意識型態建構的努力。缺乏意識型態的共識作基礎,國民黨的黨組織就成了派系競逐利益的工具。
而在組織結構方面,從1938年起,國民黨的黨組織始終是以法西斯主義的「領袖原則」為依據,所有權力向上集中於領袖一人,民主集權制無法落實。其基層組織既無權力,也沒有集體行動能力,黨員的積極性亦無法提升。
總之,本論文從歷史研究途徑檢討國民黨自孫中山改組該黨以來的歷史,發現國民黨在蔣氏父子領導下實在稱不上是列寧主義政黨。其黨組織對內對外皆無動員力量。臺灣的國民黨政權對社會的滲透能力是基於該黨來臺後重建的特務組織和日本殖民政府留下來的行政體系,黨組織最多只有輔助的作用。這樣的政權因缺乏意識型態的說服力和黨組織的動員能力,無力紮根於臺灣社會、化解省籍問題(臺灣最根本的政治與社會分裂線),所以其政權的變遷方向必然是臺灣化。並且,由於國民黨政權在軍事、政治、經濟上皆高度依賴美國支持,所以美國政策轉向所引起的外交挫敗會導致國民黨政權的正當性危機,於是形成臺灣政治變遷的時機。
Most of the studies on the post-WWII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have referred to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or the Kuomintang, as either a Leninist or a quasi-Leninist party, and considered its party organization a pillar of the regime before it lost power in 2000. However, this view is only based on some clauses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as well as superficial aspects of the regime. In fact, the Kuomintang did not satisfy the prerequisites for a Leninist party in terms of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and its party organization did not have the mobilization capability,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a Leninist party, both among its members and in society.
If we differentiate a Leninist party from its regime, and consider the former only a means, i.e., the “organizational weapon,” to an end, we can then specify three essential elements of such a party. First and foremost, all the party members must have a strong consensus in its ideology, i.e., its political goals and party lines. Secondly, its organiza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And thirdly, the whole party is composed of cells as its basic units, which are capable of taking actions collectively.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a Leninist party to embrace Communist society as its final aim, to pursue a revolutionary path towards power, to believe in the “law” of class struggle, or to adopt a party-state system once in power.
The ideology of a Leninist party is to guide the platforms of the party and its members’ collective actions. It consists of analys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choice of goals, and the elaboration of the party lines. How effective the ideology is depends on the precision of its analyses of current situations, the moral appeal of its goal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arty lines. A Leninist party must constantly work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ideology, that is, review unremitting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goals and party lines, so that the ideal can be materialized in the answer to “what is to be done?”
The official ideology of the Kuomintang is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which was invented by Dr. Sun Yat-sen over a century ago. If we take it as a system of theory, it is too incoherent to serve as a base of a belief. But it can also be seen as a framework of three important political issues, and then we can keep the framework intact while we change its contents. As long as its fundamental values, say national independenc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and equitable affluence, remain unchanged, the Three Principles can be reformulated into new party platform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 Therefore, it is surely possible for the Kuomintang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ideology based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Nevertheless, since the purge of Communist elements in 1927, the Kuomintang had never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thought of Chiang Kai-shek, the doctrines and current policies were disconnected. In other words, the urgent tasks of the present were not related to the future ideal. Hence the latter lost its appeal. To make things worse, Chiang substituted moral preaching of Confucianism and Führer worship of Fascism for ideological leadership, and, consequently, he ignored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even further. Although in the first decade or so after the Kuomintang moved to Taiwan in 1949, Chiang tried to build an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consensus among the Kuomintang members, he did not succeed. The major reasons for his failure include mistakes in the judgment on current situation, insufficient moral appeal of its political goals, and low feasibility of the party lines. The Kuomintang eventually gave up any further effort i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1970s. Without an ideological basis for its members’ consensus, the party organization of the Kuomintang could only be a tool of factional politics.
Moreover, the primary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 of the Kuomintang had always been the Fascist Führer principle since 1938. The democratic centralism in its constitution could hardly function under a dictatorial leader like Chiang Kai-shek. Besides, its basic units had neither power nor capability of collective actions, and, as a result, the morale of its members was generally low.
Following a historical approach,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the Kuomintang after Sun Yat-sen reorganized it in 1924, and finds out that it is definitely not a Leninist party. Instead of party organization, what makes the Kuomintang regime capable of penetrating Taiwan’s society is its secret service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left behind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The party organization of the Kuomintang was too weak to take root in the local society, nor could it overcome the conflict between Mainlanders and native Taiwanese,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political-societal cleavage within Taiwan society. Once the Kuomintang regime is forced to change, the main course of change could only be towards Taiwanization.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dependence of the Kuomintang regime upon the U.S., the timing of regime change was determined by changes in the U.S.’ foreign policy, which brought about successive legitimacy crises to which the Kuomintang regime had to respond.
參考書目
中文資料
卜少夫編,1982,《周榆瑞在人間》,台北:遠景出版社。
千家駒,1992,《千家駒讀史筆記》,River Edge, N.J.: Global Publishing Co. Inc.(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中央文物供應社編輯,1979,《國父遺教類編》,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84,《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1928-193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檔案館編,1992,《中共中央文件選集 第十四冊:一九四三─一九四四》,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編,1993,《毛澤東年譜: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 恩格斯 列寧 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84,《列寧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 恩格斯 列寧 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86a,《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 恩格斯 列寧 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86b,《列寧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1991,《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1997a,《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第一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1997b,《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17-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室編,1985,《中國民主黨派史文獻選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科研辦公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 編,1981,《近代來華外國人名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印,1982,《綠旗飄揚三十年》,台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1951,〈中國國民黨現階段政治主張宣傳實施辦法〉,《改造》,(21):66-70。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1952a,〈中國國民黨現況〉,《改造》,(47/48):1-134。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1952b,〈反共抗俄的基本論〉,《改造》,(50):1-69。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1950,《本黨改造及現階段政治主張:特種黨部宣傳綱要》,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印,1951,《革命實踐運動十大信條實施辦法》,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幹部訓練委員會,1951a,《農工黨務組訓技術》,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幹部訓練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幹部訓練委員會編印,1951b,《實驗巡迴訓練工作總報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幹部訓練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編印,1952,《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務報告》,台北:中央改造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印,1952,《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會議決議案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編印,1953,《中國國民黨四十二年度第二次組訓工作會議紀錄》,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印,1962,《加強基層組織與小組工作之檢討與改進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編印,1963,《各種黨部工作績效第十次綜合檢查總報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組。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編印,1953,《黨員社會調查重要問題之報告與處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印,1956,《第一次黨務工作會議紀要》,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印,1957,《四十五年度黨務工作會議紀要》,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印,1958,《四十六年度黨務工作會議紀要》,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六十五年黨務工作會議恭印,1976,《總裁訓詞》,台北: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宣傳部編,1987,《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歷史道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編印,1964,《中國國民黨臺灣省第五屆委員會黨務報告》,台中: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執行委員會編印,1950,《臺灣黨務》,台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執行委員會。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編,1986,《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史料》,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編印,1984,《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新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尤石川,2007,《現代化的儒學實踐:以閻錫山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照,1951,〈怎樣實行本黨的工商、勞工政策〉,《改造》,(22):21-26。
毛思誠編,1936,《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香港:龍門書店,1965(影印版)。
毛澤東,1966,《毛澤東選集》(第一∼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77,《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世杰、錢端升,1999,《比較憲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永欽編著,1999,《統一之路:兩岸關係五十年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王良卿,1998,《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一九三八─一九四九)》,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王奇生,2003,《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一),上海:上海書店。
王承彬,1954,〈我怎樣推行鄉村建黨工作:記督導農會改進工作片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編印,《黨務工作技術與經驗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頁145-155。
王昇,1980,〈先總統蔣公論國家自由與個人自由的關係〉,張金鑑等,1980:11-17。
王思誠,1951,《中共黨的組織與控制》,台北:中央改造委員會第六組(《認識敵人叢書》)。
王炳南,1985,《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俯民,1993,《孫中山詳傳》(上、下冊),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王家福 主編,1993,《法西斯人物列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王培五口述,高惠宇、劉臺平整理,2000,《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錄》,台北:文經社。
王景弘,2000,《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王瑋琦,1982,《中華革命黨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台二版。
丘念台,1981,《我的奮鬥史》,台北︰中華日報社,2nd ed。(1962初版原名︰《嶺海微飆》)
〈民國52年 激辯反攻大計 陳誠與蔣大吵 波士頓華人皆知〉,聯合報,2005/3/6,A6。
田子渝、任武雄、李良明,1984,《惲代英傳記》,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白祖誠,1981,〈在敵佔城市開闢「小解放區」:解放戰爭時期清華大學地下黨的鬥爭〉,載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編 第十輯 北平地下黨鬥爭史料專輯(中)》,北京:北京出版社,頁68-155。(本文以「原清華大學地下黨部分黨員」名義發表。)
石佳音,2005,《於無聲處聽驚雷:試論何謂「好的本土社會科學研究」》,石之瑜主編,《從臨摹到反思──我國社會科學博士對歐美知識與體制的回應》,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117-149。
任育德,1999,《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政治大學史學叢書4),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任卓宣,1978,《民生主義真解》,台北:帕米爾書店,新增定本。
全國知識青年志願從軍指導委員會,1945,《徵集概況》,重慶:軍事委員會全國知識青年志願從軍編練總監部。
存萃學社編集,1978a,《「蔣總統言論彙編」外錄》(第一集)(中國近代史資料叢編之八),香港:大東圖書公司。
存萃學社編集,1978b,《「蔣總統言論彙編」外錄》(第二集)(中國近代史資料叢編之八),香港:大東圖書公司。
朱文伯,1975,《國是芻言集》,台北:民主潮社。
朱桂等譯著,1979,《南海血書》,台北:中央日報社。
朱高影,1992,《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9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沛、張丹,2004,〈戰時知識青年從軍運動述評〉,《抗日戰爭研究》,(01):61-95。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吳世昌,1946,〈中國需要重建權威〉,《觀察》,1(8):3-7。
吳相湘,1984,《孫逸仙先生傳》(上、下冊),台北市:遠東圖書公司。
吳振漢,1992,《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吳寄萍,1980,〈先總統蔣公政治思想三論〉,張金鑑等,1980:107-113。
吳錫澤,1993,〈陳辭修先生年譜簡編初稿(一)〉,《傳記文學》,62(5):15-22。
吳錫澤,1994,〈關於「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再補正〉,《傳記文學》,64(4):37。
呂東熹,2004,〈孤影嘆外省族群心結深〉,台灣日報,11/29,台灣日報網頁,http://www.taiwandaily.com.tw/index03.php?news_id=32975&datechange=2004-11-29&news_top=c5 (2005/6/24)。
宋喬(周榆瑞),1980,《侍衛官雜記》,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宋進,1994,《挈其瑰寶:抗戰時期中共與三民主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世澐編,1954,《中國國民黨農民運動與臺灣省各級農會改進》,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
李守孔,1984,〈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歷史意義與價值: 旋乾轉坤,開創契機〉,《近代中國》,43:29-41.new window
李時友,1982,〈中國國民黨訓政的經過與檢討〉,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 第八輯 十年建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13-28。亦收入陳儀深、劉阿榮,1989:527-542。原發表於《東方雜誌》,1948年2月號。new window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敖審定,1991,《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台北:李敖出版社。
李雲漢 主編,1991,《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上、下冊),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李雲漢主編,1994,《蔣中正先生在台軍事言論集》(中國國民黨建黨一百週年叢書),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李踐為 主編,1990,《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憲文,1982,《農地改革對台灣農村權力結構之影響》,台北:正中書局。
李鴻毅,1996,《土地法論》,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修訂21版。
沈宗瑞,1991,〈意識型態的鞏衛與淡化─剖析三民主義與國民黨的關係〉,《中山學說與國家發展研究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頁87-113。
〈兩岸經濟學者已逐漸展開學術交流 應共尋具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經濟日報,1993/4/27,第6版。
周聿峩、陳紅民,1989,《胡漢民評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周亨祥,1992,《孫子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周佛海,1928,《三民主義之理論體系》,上海:新生命書局。
周開慶,1967,《總裁思想體系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周道濟,1980,〈先總統蔣公的政治思想及其淵源〉,張金鑑等,1980:35-41。
林正杰,1981,《選舉的遊戲規則》,台北:深耕雜誌社。
林佳龍,1998,〈地方選舉與國民黨政權的市場化:從威權鞏固到民主轉型(1946-94)〉,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頁169-260。
林樹枝,1997,《白色恐怖X檔案》,台北:前衛出版社。
姜義華 編,1994,《毛澤東著作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姚禮明,1994,《在東西方的結合點上:台灣政治體制變遷研究》,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柯水源計畫主持,孫善豪協同主持,2001,《謝漢儒先生訪談錄》,霧峰:台灣省諮議會。
洪三雄,1993,《烽火杜鵑城:七0年代台大學生運動》,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胡有瑞、林章松、劉本炎,1984,〈「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歷史意義與時代使命」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43:4-28。
胡佛,1998a,《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一):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胡佛,1998b,《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五):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
胡春惠,1984,〈國民會議之召集與約法問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1928-193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下冊,頁485-501。
胡春惠編,1978,《民國憲政運動》,台北市:正中書局。
胡漢民,1977,《三民主義的連環性》,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九版。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台北:月旦出版社。
唐振楚編,1978,《國父書信選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唐縱(公安部檔案館 編注),1991,《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北京:群眾出版社。
夏良才,1980,〈亨利•喬治的單稅論在中國〉,《近代史研究》,(1):248-262。
夏良才,1986,〈論孫中山與亨利•喬治〉,《近代史研究》,(6):38-55。
孫中山,1956,《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重印。
孫其明,2002,《中蘇關係始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有威,1997,〈從20年代《東方雜誌》和《國聞周報》看中國知識界對法西斯主義的評析〉,《黨史研究與教學》,(4):29-34。
殷海光,1990,《政治與社會》(下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1150-1154。
殷章甫,1984,《中國之土地改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new window
秦孝儀主編,1978a,《革命文獻 第七十六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編,1978b,《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全八冊),台北市: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主編,1979a,《革命文獻 第七十九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一)》,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主編,1984a,《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全四十卷),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秦瘦鷗編輯,1927,《蔣介石全集》,上海:三民公司,再版。
荊知仁,1984,《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馬振犢、戚如高,1998,《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馬璧,1980,〈先總統蔣公論國家的靈魂〉,張金鑑等,1980:57-62。
馬璧,1983,〈臺灣三十一年來經濟發展概況〉,《台灣研究集刊》,(1):1-4、35。
〈國民黨中央臨時會議通過 當前外交情勢報告決議文〉,聯合報,1971/10/29,第一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1997-1998,《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本》(上下冊),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正中書局。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印,1990,《國父思想》(國軍軍事院校基礎教育教材),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國際關係研究會印行,1956,《共匪陰謀之剖析》,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會。
張予一主編,1991,《中國共產黨大事典》,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佛泉,1951,《民權初步釋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佛泉,1955,《自由與人權》,香港:亞洲出版社。
張佛泉,1993,《自由與人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君勱,1948,《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上海:商務印書館,再版。new window
張其昀,1979,《黨史概要:近八十年中國革命史》(第一∼五冊、補編),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再版)。
張治中,1985,《張治中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張金鑑等,1980,《先總統蔣公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軍民,2005,《對接與衝突:三民主義在孫中山身後的流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張淑雅,1990,〈美國對台政策轉變的考察(1950年12月)-1951年5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469-486。
張淑雅,1991,〈韓戰期間美國對台軍援政策初探〉,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頁468-510。
張景森,1992,〈虛構的革命:國民黨土地政策的形成與轉化(1905-1989)〉,《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161-194。
張翠絲,1985,《中國國民黨組織成長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磊,1981,《孫中山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張灝,1989,《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敏洪奎(孤影),1972,《一個小市民的心聲》,台北:中央日報社。
曹俊漢,1991,〈塑造中國國民黨為公共政策政黨芻議〉,李復甸編,《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頁153-187。
盛繼紅編,1991,《中國共產黨黨章匯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許師慎,1996,《國民政府建制職名錄》,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再版。
許福明,1984,〈民國三十九年中國國民黨的改造〉,載於《中山學術論叢》,(4):281-98.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台北:正中書局。
郭恆鈺、羅梅君(Mechthild Leutner) 主編,許琳菲、孫善豪譯,1991,《德國外交檔案:1928-1938年之中德關係》,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 11》)。
郭湛波,1973,《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正補合梓)》,香港:龍門書店,再版。
郭緒印,1992,《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三井,1988,〈中國國民黨民國三十九年之改造與台灣新政〉,《台灣近代史事與人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原載於編輯委員會編,《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五冊•蔣中正先生與復興基地建設》,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6,頁83-119。)
陳世宏等編輯,2002,《雷震案史料彙編:雷震獄中手稿》,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陳如一敬輯,1970,《院長訓示紀要》,陽明山:國防研究院,再版。
陳存恭、潘光哲訪問,1998,《劉象山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伯達,1938,《三民主義概論》(中國文化叢書第三種),中國文化社。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紅民,2003,《函電裡的人際關係與政治:讀哈佛─燕京圖書館藏「胡漢民往來函電稿」》,北京:三聯書店。
陳淑銖,1991,《浙江省土地問題與二五減租(1927-1937年)》,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紹賢,1958,《地方選舉中黨的工作之缺點及其改進之研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
陳誠,1961,《台灣土地改革紀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陳誠口述、吳錫澤筆記,1993,〈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傳記文學》,63(5):15-22。
陳儀深,1989a,〈從歷史研究法看民生主義的性質〉,陳儀深、劉阿榮,1989:698-721。
陳儀深,1989b,〈政治意識型態的流變:以三民主義為例〉,陳儀深、劉阿榮,1989:742-747。
陳儀深、劉阿榮編,1989,《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參考資料選輯》,台北:弘文館,修訂再版。
陳鵬仁譯著,1999,《汪精衛降日密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陸寶千,1984,〈中國國民黨對總理遺教解釋之確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1928-193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上冊,頁5-28。
陶百川,1940,《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中央週刊社叢書第一種),重慶:中央週刊社。
陶百川,1984,《困勉強狷八十年》,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陶希聖,1954,《為自由安全社會而計劃》,台北:全民出版社。
章璿,1951,〈如何實行工業民主制〉,《改造》,(20):20-22。
傅正主編,1989a,《雷震全集11:雷震回憶錄──雷案回憶(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傅正主編,1989b,《雷震全集31:雷震日記(一九四八年∼一九四九年)──第一個10年(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傅正主編,1989c,《雷震全集32:雷震日記(一九五○年)──第一個10年(二)》,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傅正主編,1989d,《雷震全集33:雷震日記(一九五一年)──第一個10年(三)》,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傅正主編,1989e,《雷震全集34:雷震日記(一九五二年)──第一個10年(四)》,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傅啟學,1965,《國父孫中山先生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彭大年編,2005,《塵封的作戰計畫:國光計畫口述歷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彭明、程歗主編,1999,《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湯志傑,2006,〈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台灣社會學》,(12):141-190。new window
費景漢,1982,《觀念,三民主義思想與台灣之經濟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五十三)。new window
賀淵,1995,《三民主義與中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馮啟宏,1998,《法西斯主義與三0年代中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黃仁宇,1994,《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黃仁宇著、張逸安譯,《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北京:三聯書店,2001。
黃天才,1995,《中日外交的人與事:黃天才東京採訪實錄》,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黃復興編印,1965,《小組黨務興革意見輯要•小組活動實況調查報告》,台北:黃復興(國民黨退伍軍人黨部)。
楊天石,1998,〈50年代在香港和北美的第三種力量:讀張發奎檔案札記之二〉,載於楊天石,《近代中國史事鉤沈:海外訪史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668-675。
楊永乾,1993,《中華民國憲法之父:張君勱傳》,台北:唐山出版社。
楊奎松,2006,〈新中國「鎮壓反革命」運動研究〉,《史學月刊》,(1):45-61。
萬仁元、方慶秋主編,1992,《蔣介石年譜初稿》,北京:檔案出版社。
葉青,1988,〈關於國民革命軍黨代表制度的一個問題〉,《中共黨史研究》(北京),(3):89-90。
按:本文作者任職徐州師範學院歷史系,與台灣之任卓宣(亦筆名葉青)並非同一人。
董必武,1980,〈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統治區的情況〉,《近代史研究》,(3):1-32。
賈亦斌,1986,〈嘉興起義始末〉,蔡惠霖、孫維吼編,《光榮的抉擇:原國民黨軍起義將領回憶錄》(上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賈伯濤編輯,1925,《蔣中正先生演說集》,上海:三民出版部。
鄒魯,1944,《回顧錄》,重慶:獨立出版社。
榮孟源主編、孫彩霞編輯,1985,《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上、下冊),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聞黎明,2004,《第三種力量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趙生暉,1987,《中國共產黨組織史綱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劉大年,1989,〈吳茂蓀與孫中山研究學會〉,《近代史研究》,(1):43-47。
劉少奇,1950,《論黨》,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文島,1956,〈中義關係的回憶〉,收入劉文島等著,《中義文化論集》台北: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 第四輯》),頁1-6。
劉世昌,1984,〈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兩次重建性改組〉,載於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頁309-39。
劉阿榮,1989,〈近六十年來三民主義學術研究之時代取向〉,陳儀深、劉阿榮,1989:748-776。原載《台大中山學術論叢》,1984(4):233-258。
劉健群,1978,《銀河憶往》,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劉椿,2005,〈論三十年代福建龍巖的土地改革〉,《黨史文苑》,(8):8-9。
蔣中正,1924.03.14,〈與廖仲愷書痛抉黨政病根〉,載於秦孝儀,1984a:卷36,頁101-105。
蔣中正,1925.04.07,〈校長第二次訓話〉,載於賈伯濤,1925:58-64。
蔣中正,1925.09.13,〈校長在本校特別黨部第三屆執行委員選舉大會演說詞〉,載於賈伯濤,1925:151-160。
蔣中正,1925.12.05,〈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同學錄序〉,載於秦孝儀,1984a:卷35,頁113-117。
蔣中正,1926.03.23,〈呈軍事委員會為中山艦事件自請處分書〉,載於秦孝儀,1984a:卷36,頁191。
蔣中正,1926.04.08,〈四月九日訓話〉,載於蔣中正,1927a:62-75。
按:此文在秦孝儀(1984a)之論著年表中作「黨代表問題 四月八日 黃埔 稿佚」(秦孝儀,1984a:卷2,頁19);另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2:559-562。蔣中正(1927a)中此文原題作「四月九日訓話」,今據秦孝儀(1984a)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2:559)改正其日期為4月8日。
蔣中正,1926.04.21,〈關於中山艦案對全體黨代表演說詞〉,載於秦瘦鷗,1927,「蔣介石先生最近之言論」部分:1-14。
蔣中正,1926.06.28,〈總理紀念週訓詞〉,載於蔣中正,1927a:137-151。
蔣中正,1926.08.16,〈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出師討伐吳佩孚宣言〉,載於秦孝儀,1984a:卷30,頁20-22。
蔣中正,1926.08.16a,〈國民革命軍出師宣言〉,載於將中正,1927a:268-275。
蔣中正,1926.08.16b,〈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出師討伐吳佩孚宣言〉,秦孝儀,1984a:卷30,頁20-22。
蔣中正,1927.02.09,〈三民主義要旨與三民主義教育之重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246-256。
蔣中正,1927.02.19,〈在總司令部南昌特別黨部成立大會時之演講〉,載於黃埔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部編纂委員會,1927:11-18。
蔣中正,1927.02.19,〈在總司令部南昌特別黨部成立大會時之演講〉,載於蔣中正,1927c:11-18。
蔣中正,1927.04.21,〈告全體將士書〉,載於秦孝儀 主編,1984,卷30,頁46-50。
蔣中正,1927a,《蔣校長演講集》,廣州: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部宣傳科。
蔣中正,1927b,《蔣中正演講錄》(最近演講之二),廣州:三民出版部。
蔣中正,1927c,《蔣校長最近之言論》(黃埔小叢書之三),廣州:黃埔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部宣傳科發行股。
蔣中正,1929.02.03,〈革命與不革命〉,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362-368。
蔣中正,1929.03.15,〈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377-384。
蔣中正,1931.01.12,〈為政與求學〉,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443-448。
蔣中正,1931.05.05,〈蔣主席致國民會議開幕詞〉,載於羅家倫,1960:612-624(總4748-4760)。
蔣中正,1931.05.09,〈國民政府政治總報告說明〉,胡春惠,1978:645-651;亦見於簫繼宗,1976c:85-91。
蔣中正,1931.07.23,〈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載於秦孝儀,1984a:卷30,頁149-151。
蔣中正,1932.04.19,〈人格與革命〉,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492-500。
蔣中正,1932.05.16,〈自述研究革命哲學經過的階段〉,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534-544。
蔣中正,1932.05.18,〈軍隊政治工作對革命失敗與復興的關係〉,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547-563。
蔣中正,1932.05.19,〈軍隊政治工作方法的改善〉,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564-76。
蔣中正,1932.05.23,〈革命哲學的重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10,頁577-589。
蔣中正,1933.03.16,〈進德修業與革命之途徑〉,載於秦孝儀,1984a:卷11,頁7-14。
蔣中正,1933.06.11,〈軍人必讀:此會議之心得與今後應有之努力〉,載於秦孝儀,1984a:卷11,頁205-218。
蔣中正,1933.08.13,〈剿匪的意義與做人的道理〉,載於秦孝儀,1984a:卷11,頁379-387。
蔣中正,1933.09.08,〈黨政工作人員須知(二)〉,載於秦孝儀,1984a:卷11,頁465-479。
蔣中正,1933.09.20,〈如何做革命黨員「實在」為革命黨員第一要義〉,載於秦孝儀,1984a:卷11,頁560-567。
蔣中正,1933.09.21,〈革命的心法-誠〉,載於秦孝儀,1984a:卷11,頁575-582。
蔣中正,1934.02.17,〈新生活運動發凡〉,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69。
蔣中正,1934.02.19,〈新生活運動之要義〉,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70-80。
蔣中正,1934.03.05,〈新生活運動之中心準則〉,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87-94。
蔣中正,1934.03.26,〈新生活運動之真義〉,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176-182。
蔣中正,1934.04.02,〈禮義廉恥的精義〉,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192-196。
蔣中正,1934.05.15,〈新生活運動綱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30,頁154-170。
蔣中正,1934.06.07,〈立志為學與服務〉,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220-231。
蔣中正,1934.07.16,〈中國魂〉,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349-355。
蔣中正,1934.07.23,〈革命軍人的哲學提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362-372。
蔣中正,1934.08.07,〈軍事教育之要旨(三)〉,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421-427。
蔣中正,1934.09.11,〈大學之道〉,載於秦孝儀,1984a:卷30,頁1-42。
蔣中正,1934.09.17,〈整理軍隊的要點與社會環境的關係〉,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482-494。
蔣中正,1934.09.24,〈軍人應確立革命的人生觀〉,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 ,頁518-530 。
蔣中正,1934.09.27,〈對軍官團各級學員精神講話之綜合要點〉,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541-559。
蔣中正,1934.11.07,〈唯時勢能造英雄〉,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577-582。
蔣中正,1934.11.19,〈剿匪勝利中吾人應繼續努力〉,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588-593。
蔣中正,1934.12.25,〈武嶺學生應孝悌力田之道〉,載於秦孝儀,1984a:卷12,頁608-609。
蔣中正,1935.01.01,〈特務工作人員之基本修養〉,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5-8。
蔣中正,1935.02.01,〈為學辦事與做人的基本要道〉,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46-59。
蔣中正,1935.02.18,〈勞動與服務〉,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90-99。
蔣中正,1935.03.11,〈推進政治之先務〉,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120-122。
蔣中正,1935.05.19,〈為學做人與復興民族之要道〉,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189-196。
蔣中正,1935.07.01,〈為學之目的與教育之要義〉,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269-276。
蔣中正,1935.08.12,〈自信心與氣節之重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352-355。
蔣中正,1935.08.13,〈革命軍的基本要素〉,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361-367。
蔣中正,1935.09.01,〈峨眉軍官訓練團標語〉,載於秦孝儀,1984a:卷37,頁119-130。
蔣中正,1935.09.08,〈現代國家的生命力〉,載於秦孝儀,1984a:卷37,頁404-418。
蔣中正,1935.09.10,〈全國總動員的要義〉,載於秦孝儀,1984a:卷37,頁419-429。
蔣中正,1935.09.14-19,〈國父遺教概要〉(又稱〈總理遺教六講〉),載於秦孝儀,1984a:卷3,頁1-133。
蔣中正,1935.12.30,〈做人革命與建國之大道(上)〉,載於秦孝儀,1984a:卷13,頁621-627。
蔣中正,1936.01.06,〈做人革命與建國之大道(中)〉,載於秦孝儀,1984a:卷14,頁1-10。
蔣中正,1936.01.13,〈做人革命與建國之大道(下)〉,載於秦孝儀,1984a:卷14,頁11-15。
蔣中正,1936.01.16,〈政府與人民共同救國之要道〉,載於秦孝儀,1984a:卷7,頁95-170。
蔣中正,1936.02.19,〈新生活運動第二期目的和工作要旨〉,載於秦孝儀,1984a:卷14,頁63-71。
蔣中正,1936.03.03,〈中庸要旨〉,載於秦孝儀,1984a:卷30,頁75-103。
蔣中正,1936.04.12,〈學生集中軍訓之要旨〉,載於秦孝儀,1984a:卷14,頁211-221。
蔣中正,1938.02.05,〈對高級幹部的期望〉,載於秦孝儀,1984a:卷15,頁109-18。
蔣中正,1939.01.30,〈黨員任務及革命力行之要道〉,載於秦孝儀,1984a:卷16,頁45-54。
蔣中正,1939.03.15,〈行的道理(行的哲學)〉,載於秦孝儀,1984a:卷16,頁142-155。
蔣中正,1939.03.21,〈政治的道理〉,載於秦孝儀,1984a:卷30,頁131-151。
蔣中正,1939.05.07,〈三民主義之體系及其實施程序〉,載於秦孝儀,1984a:卷3,頁135-155。
蔣中正,1939.10.30,〈抗戰建國要靠真實學問與高尚品德〉,載於秦孝儀,1984a:卷16,頁428-438。
蔣中正,1939.11.17,〈目前黨的要務〉,載於秦孝儀,1984a:卷16,頁466-471。
蔣中正,1941.07.09-10,〈哲學與教育對於青年的關係〉,載於秦孝儀,1984a:卷18,頁259-282。new window
蔣中正,1943.03.10,〈中國之命運〉,載於秦孝儀,1984a:卷4,頁1-133。
蔣中正,1946.02.14, 17,〈目前時局之分析與本黨同志應有之努力〉,載於秦孝儀,1984a:卷21,頁240-246。
蔣中正,1946.08.12,〈生活教育的重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21,頁387-393。
蔣中正,1946.12.02,〈本黨代表在國民大會中應注意的重點〉,載於秦孝儀,1984a:卷21,頁469-474。
蔣中正,1947.04.15,〈國軍剿匪必勝的原因與剿匪戰術的改進〉,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54-70。
蔣中正,1947.04.24,〈軍官訓練團訓練之目的與方法——並說明研究準備工作之重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80-90。
蔣中正,1947.04.27,〈剿匪戰事之意義與重要原理之綜述〉,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91-104。
蔣中正,1947.05.15,〈匪情之分析與剿匪作戰綱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110-117。
蔣中正,1947.05.19,〈對於匪軍戰術的研究與軍隊作戰的要領〉,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118-126。
蔣中正,1947.06.01,〈國軍將領的恥辱和自反〉,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133-141。
蔣中正,1947.07.09,〈對黨團合併的指示〉,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204-215。
蔣中正,1947.09.13,〈四中全會之成就與本黨今後應有之努力〉,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239-248。
蔣中正,1947.09.14a,〈革命黨員對黨的責任〉,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258-65。
蔣中正,1947.09.14b,〈幹部同志對敵最後決戰的方法與理論鬥爭的準備〉,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249-57。
蔣中正,1947.10.06,〈一年來剿匪軍事之經過與高級將領應注意之事項〉,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266-276。
蔣中正,1947.11.03,〈對大別山剿匪軍事的指示〉,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311-323。
蔣中正,1947.12.11,〈對新聞工作檢討報告之講評〉,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344-351。
蔣中正,1948.01.04,〈戡亂建國幹部訓練班的意義和任務〉,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366-374。
蔣中正,1948.01.13,〈軍事訓練之方針和要旨〉,載於秦孝儀,1984a:卷22,頁383-393。
蔣中正,1949.09.13,〈剿共必成戡亂必定〉,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18-22。
蔣中正,1949.09.20,〈為本黨改造告全黨同志書〉,載於秦孝儀,1984a:卷32,頁218-231。
蔣中正,1949.10.16,〈革命.實踐.研究三個名詞的意義和我們革命失敗的原因〉,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23-34。
蔣中正,1950.04.10,〈軍事機關部隊建立制度改進業務之要點並說明軍隊科學化的重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171-183。
蔣中正,1950.05.01,〈民族正氣〉,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231-242。
蔣中正,1950.07.22,〈關於實施本黨改造之說明〉,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329-336。
蔣中正,1950.07.30,〈總理「知難行易」學說與陽明「知行合一」哲學的綜合研究〉,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337-348。
蔣中正,1950.08.14,〈本黨今後努力的方針〉,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349-354。
蔣中正,1950.09.01,〈本黨現階段政治主張〉,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368-378。
蔣中正,1950.09.11,〈對當前國際局勢應有的認識〉,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383-402。
蔣中正,1950.10.02,〈革命實踐運動綱要〉,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411-419。
蔣中正,1950.10.09,〈建國建軍必先確立制度造成風氣〉,載於秦孝儀,1984a:卷23,頁420-432。
蔣中正,1951.02.01,〈高級幹部同志應有的責任〉,載於秦孝儀,1984a:卷24,頁24-33。
蔣中正,1951.06.25,〈組織的原理和功效並說明對黑格爾辯證法的研究要領〉,載於秦孝儀,1984a:卷24,頁144-166。
蔣中正,1951.07.23,〈對於幹部教育之回顧及今後剿匪戰術之檢討〉,載於秦孝儀,1984a:卷24,頁176-196。
蔣中正,1951.08.26,〈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並說明四維八德為反共抗惡鬥爭中的主要武器〉,載於秦孝儀,1984a:卷24,頁197-206。
蔣中正,1951.09.03,〈教育與革命建國的關係-並說明什麼是民主與科學〉,載於秦孝儀,1984a:卷24,頁207-213。
蔣中正,1951.12.01,〈四十年度行政工作的講評及四十一年度施政中心的指示〉,載於秦孝儀,1984a:卷24,頁286-296。
蔣中正,1951.12.05,〈中國國民黨黨員守則淺釋〉,載於秦孝儀,1984a:卷24,頁297-329。
蔣中正,1952.01.01,〈中華民國四十一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載於秦孝儀,1984a:卷33,頁1-5。
蔣中正,1952.01.23,〈整軍建軍的根本問題及對國軍軍事會議各項重要的指示〉,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18-29。
蔣中正,1952.04.21,〈土地國有的要義並闡明總理所說「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的意旨〉,載於秦孝儀,1984a:卷5,頁45-56。
蔣中正,1952.05.12,〈當前幾個重要問題的答案〉,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45-65。
蔣中正,1952.07.02,〈設計觀念的統一與確立、設計的基準與重點〉,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89-97。
蔣中正,1952.07.07,〈三民主義的本質-倫理、民主、科學〉,載於秦孝儀,1984a:卷3,頁157-181。
蔣中正,1952.10.10,〈對本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致詞〉,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106-110。
蔣中正,1952.10.13,〈對本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111-147。
蔣中正,1952.10.16,《反共抗俄基本論》,秦孝儀,1984a:卷8。
蔣中正,1952.10.19,〈黨的行動指導〉,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151-168。
蔣中正,1953.03.01,〈四十一年度行政成績的檢討及四十二年度施政方針的指示〉,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178-194。
蔣中正,1953.09.14,〈重建革命基本組織,策進反攻革命運動:本黨的民運方針〉,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343-380。(日期依據陳如一,1970:415)
蔣中正,1953.11.12,〈黨的組織之建立與運用(又名黨的組織及組織戰)〉,載於秦孝儀,1984a:卷25,頁396-429。
蔣中正,1954.07.05, 12,〈革命教育的基礎(一名「革命哲學入門」)-闡述知難行易與知行合一的學說是一貫的〉,載於秦孝儀,1984a:卷26,頁68-106。
蔣中正,1954.10.02,〈黨的基層的建立〉,載於秦孝儀,1984a:卷26,頁143-152。
蔣中正,1954.12.20,〈推行革命實踐運動的回顧並提示今後施政方針〉,載於秦孝儀,1984a:卷26,頁196-202。
蔣中正,1956.01.09, 16, 22,〈反攻復國心理建設的要旨與建設臺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的要領〉,載於秦孝儀,1984a:卷26,頁379-413。
蔣中正,1956.11.12,〈國父九一誕辰紀念告全國同胞書〉,載於秦孝儀,1984a:卷33,頁158-164。
蔣中正,1956.12.25,《蘇俄在中國──中國與俄共三十年經歷紀要》,秦孝儀,1984a:卷9。
蔣中正,1958.07.16,〈革命民主政黨的性質與黨員重新登記的意義〉,載於秦孝儀,1984a:卷27,頁237-277。
蔣中正,1959.05.15-19,〈掌握中興復國的機運〉,載於秦孝儀,1984a:卷27,頁300-336。
蔣中正,1960.07.20,〈共產集團征服世界的野心從未改變〉,載於秦孝儀,1984a:卷39,頁168-171。
蔣中正,1961.11.12, 14, 16,〈貫徹本黨的時代使命和革命任務——動員、革新、戰鬥〉,載於秦孝儀,1984a:卷27,頁475-507。
蔣中正,1962.11.12-15, 19a,〈復國建國的方向和實踐〉,載於秦孝儀,1984a:卷28,頁59-107。(內容有刪節。)
蔣中正,1962.11.12-15, 19b,〈復國建國的方向和實踐〉,載於蔣總統中興講詞總集編輯委員會,1971:卷2,頁343-402。
蔣中正,1963.11.12-22a,〈我們復國的精神志節和建國的目標方略─對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指示〉,載於秦孝儀,1984a:卷28,頁227-272。(內容有刪節。)
蔣中正,1963.11.12-22b,《我們復國的精神志節和建國的目標方略─對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指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64。
蔣中正,1964.11.28,〈非常時期革命幹部的決心和責任〉,載於秦孝儀,1984a:卷28,頁358-375。
蔣中正,1965.05.02,〈應在共匪未完成核子投射系統以前予以消滅〉,載於秦孝儀,1984a:卷39,頁315-318。
蔣中正,1965.06.17-19,〈國民革命軍的總檢討和總決戰〉,載於李雲漢,1994:冊3,頁1170-1221。
蔣中正,1966.03.07-10,〈本黨在反共革命大形勢中的責任〉,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577-597。
蔣中正,1966.12.26-28,〈革命復國的前途〉,載於秦孝儀,1984a:卷28,頁589-608。
蔣中正,1967.06.07,〈對本黨實行三民主義黨務工作之指示〉,載於蔣總統中興講詞總集編輯委員會,1971:卷3,頁735-745。
蔣中正,1967.06.14,〈國家建設的方向與準據〉,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34-41。
蔣中正,1967.10.10,〈中華民國五十六年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載於秦孝儀,1984a:卷34,頁159-166。
蔣中正,1967.11.12-23a,〈十九世紀以來亞洲的形勢和我們復國建國的要道〉,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71-142。
蔣中正,1967.11.12-23b,《十九世紀以來亞洲的形勢和我們復國建國的要道》,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蔣中正,1969.03.29,〈革命歷史的啟示和革命責任的貫徹〉,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344-395。
蔣中正,1969.06.09, 13,〈全面革新的關鍵〉,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398-414。
蔣中正,1970.03.29-04.02,〈為復國建國大業負責——全面革新的檢討和貫徹〉,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614-655。
蔣中正,1970.05.23,〈對國際新聞學會訪華會員致詞〉,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462-465。
蔣中正,1972.03.06,〈中國國民黨第十屆三中全會開幕詞〉,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536-544。
蔣中正,1973.01.01,〈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載於秦孝儀,1984a:卷34,頁281-285。
蔣中正,1973.11.12,〈針對世變匪亂貫徹我們革命復國的決心和行動——對十屆四中全會的指示〉,載於秦孝儀,1984a:卷29,頁560-569。
蔣中正,1975.04.04,〈對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第二十五屆年會書面致詞〉,載於秦孝儀,1984a:卷40,頁477-478。
蔣介石,1955.03.03,〈國內外局勢的新發展與反共革命爭取最後勝利之道〉,載於秦孝儀,1984a:卷26,頁265-99。
蔣永敬,1981,《民國胡展堂先生漢民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蔣永敬,1993,《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
蔣京訪問及記錄,李雲漢校閱,1993,《滕傑先生訪問記錄》,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蔣經國,1937.05.27,〈我在蘇聯的日子〉,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一冊,頁62-90。
蔣經國,1951.01.23,〈集中力量求生存爭勝利〉,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三冊,頁570-584。
蔣經國,1951.01.25,〈風雨同舟共赴國難〉,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三冊,頁600-609。
蔣經國,1951.03.04,〈反攻與憲兵〉,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三冊,頁620-627。
蔣經國,1951.08,〈服務犧牲 奮鬥到底〉,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1-19。
蔣經國,1951.08.27,〈海峽夜航風雨交感〉,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一冊,頁508-513。
蔣經國,1951.09.01,〈論工作作風〉,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20-33。
蔣經國,1951.11.08,〈向領袖學習 跟領袖前進〉,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44-55。
蔣經國,1952.08.16,〈加強警覺啟發希望〉,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244-254。
蔣經國,1952.09.12,〈救國祇許成功不許失敗〉,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259-269。
蔣經國,1952.10.08,〈建立新的道德觀念〉,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291-297。
蔣經國,1952.10.29,〈建立共同信仰〉,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308-315。
蔣經國,1952.11.27,〈建立革命思想的堡壘〉,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326-333。
蔣經國,1953.01.22,〈建立一切為國家的觀念〉,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405-411。
蔣經國,1953.04.12,〈革命幹部的基本修養〉,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412-417。
蔣經國,1953.04.20,〈砥礪革命建國的精神〉,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431-435。
蔣經國,1953.04.25,〈現階段的政工方針〉,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443-453。
蔣經國,1953.06.18,〈建立革命軍的骨幹〉,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454-461。
蔣經國,1953.08.17,〈革命戰爭與革命幹部〉,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473-488。
蔣經國,1953.10.28,〈革命幹部的基本問題〉,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521-532。
蔣經國,1953.12.01,〈更積極更緊張地展開工作〉,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十五冊,頁544-547。
蔣經國,1953.12.27,〈不忘本〉,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四冊,頁576-587。
蔣經國,1954.03.22,〈為理想而奮鬥〉,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26-34。
蔣經國,1954.05.13,〈五個基本問題─理想、責任、精神、態度、前途〉,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57-67。
蔣經國,1954.05.15,〈怎樣做官兵的患難之友〉,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一冊,頁547-555。
蔣經國,1954.06.06,〈教育工作者主要任務〉,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78-92。
蔣經國,1954.11.18,〈真正的問題在那裡〉,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116-127。
蔣經國,1954.12.27,〈反共戰爭與保防工作〉,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128-134。
蔣經國,1955.05.18,〈忠心耿耿奮鬥到底〉,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155-160。
蔣經國,1956.08.06,〈替軍眷解決困難〉,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292-298。
蔣經國,1956.12.03,〈有了信心就不會失敗〉,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338-346。
蔣經國,1956.12.04,〈加強思想領導做好軍訓工作〉,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347-354。
蔣經國,1956.12.13,〈砥礪品德健全心理〉,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355-360。
蔣經國,1956.12.31,〈新問題新工作新精神〉,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366-376。
蔣經國,1957.05.27,〈以國家安危為己任〉,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477-481。
蔣經國,1957.12.30,〈奮鬥努力信心〉,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五冊,頁603-609。
蔣經國,1958.02.10,〈精神毅力決心〉,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10-18。
蔣經國,1958.03.25,〈政工人員的政治責任和革命任務〉,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43-60。
蔣經國,1958.10.17,〈堅苦卓絕爭取勝利〉,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107-117。
蔣經國,1958.10.31,〈克服痛苦就是快樂〉,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127-133。
蔣經國,1959.08,〈危急存亡之秋〉,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1992c:第一冊,頁374-502。
蔣經國,1960.02.08,〈戰地政務任重道遠〉,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256-262。
蔣經國,1961.01.26,〈以新的精神創造新的事業〉,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293-306。
蔣經國,1961.05.29,〈犧牲貢獻不重名利〉,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307-318。
蔣經國,1962.05.07,〈犧牲與貢獻〉,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365-376。
蔣經國,1962.06.26,〈勝利一定會到來〉,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379-391。
蔣經國,1962.08.02,〈信心與決心〉,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396-399。
蔣經國,1962.10.01,〈榮譽感與責任心〉,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409-416。
蔣經國,1962.12.19,〈一直向前走〉,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465-480。
蔣經國,1962.12.22,〈為建立反共的革命政權而戰鬥〉,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481-492。
蔣經國,1963.02.19,〈發揮雪恥圖強的精神〉,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513-516。
蔣經國,1963.03.25,〈認清反攻戰爭特質〉,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539-545。
蔣經國,1963.06.01,〈健全心理堅定信心創造三民主義的新中國〉,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555-563。
蔣經國,1963.08.10,〈從美俄禁試簽約與赫毛鬥爭看反攻復國的前途〉,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576-584。
蔣經國,1963.12,〈救國團對青年思想的輔導工作〉,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614-622。
蔣經國,1963.12.30,〈團結奮鬥迎接勝利〉,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六冊,頁605-613。
蔣經國,1964.02,〈堅定必勝信心接受時代考驗〉,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2-10。
蔣經國,1964.04.20,〈發揚空軍傳統的革命風氣〉,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11-21。
蔣經國,1964.05.04,〈以海軍的生命創造民族的生命〉,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41-53。
蔣經國,1964.05.09,〈加強部隊精神武裝〉,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54-62。
蔣經國,1964.05.12,〈安定軍心爭取民心〉,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63-76。
蔣經國,1964.05.23,〈光榮屬於肯負責而無怨的人〉,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77-88。
蔣經國,1965.01.18,〈以歷史情感和理想開拓國家前途〉,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125-130。
蔣經國,1965.01.25,〈毋忘在莒多難興邦〉,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131-139。
蔣經國,1965.03.16,〈國家安全利益高於一切〉,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238-253。
蔣經國,1965.07.02,〈統一思想統一步驟〉,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319-323。
蔣經國,1966.01.05,〈我們應當努力的方向〉,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419-432。
蔣經國,1966.03.16,〈把思想變成信仰力量〉,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七冊,頁574-579。
蔣經國,1966.10.04,〈時時提高警覺天天準備作戰〉,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八冊,頁39-56。
蔣經國,1966.10.12,〈為反攻而戰鬥為建國作準備〉,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八冊,頁57-61。
蔣經國,1967.12.16,〈今後應有新的觀念作新的努力〉,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八冊,頁357-378。
蔣經國,1978.12.18,〈精誠團結肝膽相照一心一德共赴國難〉,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十一冊,頁641-644。
蔣經國,1979.11.26,〈勝利成功的奮鬥路線〉,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十二冊,頁108-119。
蔣經國,1979.12.10,〈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載於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2:第十二冊,頁120-143。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1992,《蔣經國先生全集》(共24冊),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第二版。
蔣總統中興講詞總集編輯委員會編輯,1971,《蔣總統政黨政治講詞集》(共三冊),台北:蔣總統中興講詞總集編輯委員會。
蔡少卿,1989,《中國祕密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鄭建生,2007,《國民革命中的農民運動:以武漢政權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鄭雪美,1981,《國民會議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傑民,1961,《黨如何在地方生根問題之研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鄧元忠,1984,〈新生活運動之政治意義闡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1928-193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上冊,頁29-41。
鄧元忠,1984,《三民主義力行社史》,台北:實踐出版社。
鄧元忠,2000,《國民黨核心組織真相:力行社、復興社暨所謂藍衣社的演變與成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鄧野,2003,《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鄧維楨選輯,1980,《獨立評論選集》(共5冊),台北:長橋出版社。
《整風文獻》(訂正本),1950,廣州:新華書店。
盧蒼主編,1975,《殷海光政論集》,香港:彩虹出版社,第二版。
蕭繼宗編,1976a,《革命文獻 第六十九輯:中國國民黨宣言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蕭繼宗編,1976b,《革命文獻 第七十輯:中國國民黨黨章政綱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蕭繼宗編,1976c,《總裁實踐總理遺志史錄(二):十年教訓》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賴暋訪錄,1994,《賴名湯先生訪談錄》,新店:國史館。
錢聽濤,2004,〈共產國際秘檔中看到的國民黨一大召開內幕〉,《黨史博覽》,(12):42-45。
戴季陶,1965,〈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戴季陶等著,《孫文主義論集》,台北:文星書店,頁1-40。
繆玉青編纂,1954,《中國國民黨土地政策與台灣省實施耕者有其田》,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
聯合報社編譯,1995,《蘇聯特務在台灣:魏景蒙日記中的王平檔案》,台北:聯合報社。
薄一波,1992,《領袖•元帥•戰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板橋: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謝漢儒,1998,《關鍵年代的歷史見證:台灣省參議會與我》,台北:唐山出版社。
鍾改之(中國國民黨軍隊黨部)編印,1951,《怎樣做一個中國國民黨黨員》。
羅家倫 主編,1955,《革命文獻 第八輯》,台中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羅家倫主編,1960,《革命文獻 第二十三輯》,台中: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蘇墱基,1996,《張學良生平年表:東北少帥榮枯浮沈實錄》,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饒兆平,1979,《群眾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犧盟會和決死隊》編寫組,1988,《犧盟會和決死隊》,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顧維鈞,1985,《顧維鈞回憶錄,第二分冊》北京:中華書局。
顧維鈞,1987,《顧維鈞回憶錄,第五分冊》北京:中華書局。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縣板橋市:稻香出版社。

英文資料
Accinelli, Robert. 1996. Crisis and Commitment: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Taiwan, 1950-1955.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Adamson, Walter L. 1980. Hegemony and Revolution: A Study of Antonio Gramsci''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acher, Karl Dietrich. 1970. The German Dictatorship: The Origins, Structure, and Effects of National Socialism. Trans. Jean Streinberg.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Ch’ien, Tuan-sheng. 1950.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 Chi-yun (張其昀). 1953. The Rebirth of the Kuomintang: The Seventh National Congres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Nee Yuan-ching, revised and edited by Tsao Wen-yen. Taibei: China Cultural Service.
Chang, Gordon H. 1990.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 Su-Ya. 1988. Pragmatism and Opportunism: Truman''s Policy toward Taiwan, 1949-1952.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Chang, Su-Ya. 1992. “The Limited War Controversy: U.S.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s Intervention in Korea, Syummer 1950-Spring 195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687-728。
Chao, Linda(蔡玲)& Ramon H. Myers(馬若孟)著,羅珞珈譯,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中華民國的政治歷程》,台北:三民書局。譯自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 Political Lif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Cheng , Tun-Jen. 1989.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4): 471-499.
Cheng, Tun-jen & Stephan Haggard. 1992a. “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Theorec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In Cheng & Haggard, 1992b: 1-29.
Cheng, Tun-jen & Stephan Haggard, eds. 1992b.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Chiang, Kai-shek & Chonghui Wang. 1947. China''s Destiny. New York: Macmillan Co.
Chiang, Kai-shek. 1957. Soviet Russia in China; A Summing-Up at Sevent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Chou, Yangsun & Andrew J. Nathan.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3): 277-299.
Chu, Yun-han & Jih-wen Lin. 2001.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20th-Century Taiwan: State-Building, Regim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China Quarterly (165): 102-129.
Cohen, Carl. 1962. Communism, fascism, and democrac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