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台灣圖像」符號研究
作者:姚村雄
作者(外文):Tsun-Hsiung Yao
校院名稱: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陳俊宏
邱上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台灣圖像殖民觀點視覺符號美術設計日治時期Visual symbolsColonial GazeTaiwan IconGraphic design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8
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台灣圖像」符號研究
學生:姚村雄 指導教授:陳俊宏
邱上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
摘 要
本論文主要以日本在台殖民統治時期的(1895-1985)海報、廣告、包裝、書籍設計、繪葉書…等各類美術設計為研究對象。利用「歷史研究法」進行文獻資料收集分析,配合「田野調查法」作台灣美術設計的發展紀錄及圖像資料調查蒐集,以「比較分析法」對各類設計作品中之「台灣圖像」符號加以整理與分析。從「藝術社會學(Sociology of Art)」角度,探究殖民環境下之美術設計形成背景、發展情形與表現特色,透過對早期視覺圖像資料之整理,歸類台灣美術設計之形式風格;並以「符號學(Semiotics)」理論分析「台灣圖像」符號的傳達模式、運用情形與表現類型,以及殖民視覺符號建構方式。
本研究進行可呈顯日治美術設計的發展情形、使用類型與設計表現之風格特色;並反映當時社會環境變化、美術流行思潮、外來文化輸入等因素對美術設計的影響,以及殖民環境下之一般大眾審美趣味。對設計表現主題以及「台灣圖像」符號運用類型之分析與歸類,則清楚透視日人殖民統治台灣態度,殖民地台灣在統治者眼中定位,以及殖民統治者如何利用殖民視覺符號的建構,作為宣傳媒體中有關「殖民地台灣意象傳達」與「殖民統治經營成就宣揚」之工具。尤其針對台灣圖像符號運作所進行之分析,更闡明當時這些殖民視覺圖像符號的選擇、構成與運作方式,以及符號傳達之內涵意義。
本研究之主要結果發現歸納如下:
(一)、從藝術社會學角度觀察日治台灣美術設計發展,透過殖民教育的美術課程實施與日籍畫家的繪畫教學進行,使台灣學子接受現代美術教育,奠立美術設計發展之初步基礎;外來文化輸入影響,使台灣接觸了當時西方流行藝術思潮與現代設計觀念,啟迪美術創作與設計發展;在「地域色彩(Local Color)」美術觀念影響下,「台灣圖像」符號成為設計表現常用之視覺元素與殖民宣傳主題,蔚為台灣美術設計流行。
(二)、當時常見的台灣圖像符號有特殊動物、植物、建築景觀、風景名勝、風俗民情,以及高山原住民等各類具有明顯台灣色彩之主題;此外台灣地圖因造形特殊、易於識別,所以亦作為台灣特殊島嶼地理環境強調、台灣意象傳達,以及日本國土極南端與南進政策跳板等政治意義之象徵符號。
(三)、依索緒爾(Saussure)符號理論分析,殖民視覺符號具「符號具」與「符號義」之一體兩面特性。符號具圖像主題,包括明顯台灣地域色彩的各類視覺符號;符號義則以「殖民地台灣意象傳達」與「殖民統治經營成就宣揚」表現為宗旨,主要傳達意義有台灣的農業、生態、自然環境特色、傳統生活意象、特殊殖民政治意涵、台灣進步現代化意象、原住民文化特色,以及台灣島嶼地理環境特色等內容。
(四)、以皮爾斯(Peirce)的符號區分方式進行台灣圖像符號分類,受特殊殖民環境影響,台灣圖像雖大多屬於肖像型(Icon)與指示型(Index)符號,但為完成特殊內涵意義傳達,在符號運作時會從肖像型及指示型符號過度、轉變為象徵型符號(Symbol);亦即因符號運作需求,同一圖像符號可能隸屬兩種不同類型,透過符號轉變的靈活運用方式,充分發揮符號意義傳達效果。
(五)、根據索緒爾符號意義組成理論進行台灣圖像分析,在相同圖像類型系譜中,具獨特性且台灣地域色彩明顯者,較易成為設計符號之主要選擇;作品主要目的與傳達意圖,會影響符號系譜之選擇、運用,符號系譜之選擇更左右設計表現與傳達;因特殊符號意義傳達需要,會有不同類型圖像符號使用於設計中,各種符號系譜會同時共存、互相影響。
(六)、以語意學的意義形成樣態理論分析台灣圖像符號,殖民環境的美術設計通常具「台灣意象傳達」或「殖民統治經營成就宣揚」內涵意義。符號意義形成方式,除部分以「意含(Signification)」作意義表現外,大多並用「指謂(Denotation)」、「詞似(Connotation)」等樣態作意義詮釋,加強台灣意象表徵與內涵意義傳達。
殖民政治、社會環境影響下,當時台灣美術設計不僅有特殊殖民視覺圖像符號的運用、表現方式,以及多樣設計風格面貌,它更是社會文化發展、大眾審美趣味,以及特殊時代精神的具體反映。就台灣歷史、文化、設計發展之研究而言,它不僅提供有趣探索方向與豐富資源建構,並對現代設計教育、設計創作有著深層價值意義。
The Establishment of Visual Signs of Colonial Gaze:
A Study of “Taiwan Image” in Graphic Desig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tudent:Tsun-Hsiung Yao Advisors:Jun-Hong Chen
Shang-Chia Chiou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Doctoral Program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theme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visual symbols of “Taiwan Image,” such as the advertisements, posters, packages, book designs and postcard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 The methodology is the sociology of art, which aims to probe how the colonial visual signs are established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social environment. In other word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the graphic design in the colonial period was formed, developed, and expressed. Then,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induce the expression and style of the graphic designs at that time. The semiotics is applied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colonial visual signs of the graphic designs, and then, examine the symbolic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aiwan Image. First, the historical approach is us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documents. With the fieldwork approach,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and collecting the records and signs of the graphic designs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Meanwhile, the interview is conducted to hav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and the artists alive at that time. Finally,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collect,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symbols of Taiwan Image.
From this research, we cannot only understand how the graphic design in Taiwan was developed and practiced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but also have a glimpse of its forms and styles of the graphic design at that time. Also, this research reflects how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phic design as well as the popular taste in the colonial circumstances. In addition, we can have a clearer view of 1) the colonial Japanese attitude towards Taiwan, 2) the Taiwanese people’s position under the colonial gaze, and 3) how the Japanese governors used the colonial visual signs to promote the “image of th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olonial management” from the themes, analysis, and induction of Taiwan Imag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isual signs of the Taiwan, in particular, allows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election, form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colonial visual signs as well as its symbolic signific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below.
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art,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the colonial art curriculum and the Japanese artists’ instruction allowed the Taiwanese students to receive the modern art education, which strengthened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graphic design in Taiwan. Moreover, the importation of the foreign cultures allows the Taiwanese to receive the western art movement and the modern design concepts at that time, and initi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artistic creation and design. Furthermore, the concept of “local color” makes the Taiwan Icon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visual symbols as well as the visual promotion for the colonial governors. These two ways of visual colonial promotions were in vogu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I. The most common Taiwan Images include: the special species of animals and plants in Taiwan, architectures, landscape, traditional social manners, aborigines and so on. These images characterize the themes of the local color in Taiwan.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Taiwan island would at some time be emphatically used to promote the Taiwan image and the political signs of the Imperial Japan’s most southern territory and its southern invasion
III. The colonial visual signs are divided into th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in the Saussaurian discourse. The image include the obvious visual signs in Taiwan; the signified thematically conveys two images: one is the “image of Taiwan”; the other i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olonial management.”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signified includes: the colonial agriculture of Taiwan, the uniqu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life image, the special mode of living, the special political signification of the colonial governance, the image of advanced modernization the Colonial Taiwan, the aborigines in Taiwan, and the geographical specialty of the Taiwan Island.
IV.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the Taiwanese icons are mostly the Icon and Index in the Peirce’s semiotics, due to the special influence of the coloni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Icon and Index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Sign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special signific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icon will becom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signs with the dynamic exchange between the signs in order to transmit and promote the signification.
V. Any images that go with the uniqueness and local colors of Taiwan will be most possibly selected, if we employ Saussure’s theory to analyze the Taiwanese images and signs. The goals and the promotional intention of the design works will influence the paradigmatic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paradigmatic selection will influence the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designs; the design, sometimes for the need of special signification, uses different iconic signs, and the different paradigmatic signs will influence within and between themselves. In addition, from the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of the Taiwanese signs,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these signs are mostly the symbolic formation for the Colonial Japanese governor’s political promotion and signs.
VI. From the Formalism,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the graphic design conveys the signification of “image of Taiwan”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olonial management.” Hence, the formation of signs derives mainly from the exchange between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except the constant uses of signification. Thes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forms are used to promote the symbols and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Taiwan image.
The graphic design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lonial environment, does not only reflect the unique ap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colonial visual signs and multiple styles, it also concretely reflects the socio-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popular taste and its special zeitgeist. The graphic design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in Taiwan, therefore, does not only proffer an interesting and abundant resource concerning the Taiwanese history, culture, and design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nspires the education of the modern design and designing works.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籍
•王行恭,1988,新藝術運動後的台灣早期美術設計,德國「新藝術運動」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王詩琅,1980,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眾文書局,台北。
•台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編,1991,桃城風雅─林玉山的繪畫藝術,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編,1997,立石鐵臣─台灣畫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台北。
•石曉軍,1994,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商務印書館,台北。
•池田敏雄,1974,台灣的家庭生活,南天出版社,台北。
•何秀煌,1965,記號學導論,水牛出版社,台北。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桂冠圖書公司,台北。
•吳永華,2000,台灣歷史紀念物:日治時期台灣史蹟名勝與天然紀念物的故事,晨星出版公司,台中。
•呂理州,1994,明治維新─日本邁向現代化的歷程,台北,遠流出版社。
•呂理紹,2005,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麥田出版社,台北。
•李玉瑾編,2008,館藏台灣學研究書展專輯,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北。
•李幼蒸,1997,哲學符號學,唐山出版社,台北。
•李欽賢,2003,台灣的風景繪葉書,遠足出版社,台北。
•李進發,1993,日據時期台灣東洋畫發展之研究,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周婉窈,1998,台灣歷史圖說,聯經出版社,台北。
•周憲文,1958,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北。
•林品章,2003,台灣近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變遷:台灣本土設計史研究,全華科技圖書公司,台北。
•林明賢編,2008,「島嶼風情」─日治時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林柏維,1998,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原出版社,台北。
•林茂生,2000,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新自然主義公司,台北。
•松本曉美、謝森展,1990,台灣懷舊,創意力文化事業公司,台北。
•姚村雄,2004,釀造時代─1895-1970台灣酒類標貼設計,遠足出版社,台北。
•姚村雄,2005,設計本事─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設計案內,遠足出版社,台北。
•施淑宜編,1996,見證台灣總督府1895-1945(上)、(下),立虹出版社,台北。
•施淑宜編,1996,高砂春秋─台灣原住民之文化藝術,立虹出版社,台北。
•施淑宜編,1996,斯土繪影,立虹出版社,台北。
•施淑宜編,1997,開台尋跡,立虹出版社,台北。
•施慧美,1997,日本近代藝術史,三民書局,台北。
•洪敏麟主編,1978,日治據台初期重要檔案,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中。
•韋政通,1983,中國文化概論,水牛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孫全文、陳其澎,1985,建築與記號,明文書局,台北。
•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台北。
•高以璇,2004,林玉山:師法自然,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片倉佳史,2008,台灣風景印,玉山社出版公司,台北。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編,2006,戰火浮生錄─日治時期戰爭文獻解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
•高傳棋編著,2004,穿越時空看台北─古地圖舊影像文物展,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2003,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史料特展(上)、(下),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霧峰。
•國立台灣美術館編,2004,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編,2008,「島嶼風情」─日治時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編,1996,世紀容顏回顧百年海報精品展─台灣早期海報特輯,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2003,美麗之島─台灣古地圖與生活風貌展,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
•張國興,1996,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化(1894-1945年),台灣史論文精選(下),玉山社出版公司,台北。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編,1997,台灣開發史,空中大學,台北。
•張毓吟,1995,圖像符號傳播的語文式思考:以符號學詮釋國劇臉譜為例,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莊永明,2000,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時代光影,遠流出版社,台北。
•莊永明,2001,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生活長巷,遠流出版社,台北。
•莊永明,2002,台灣世紀回味─1895-2000文化流轉,遠流出版社,台北。
•莊永明,2005,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遠流出版社,台北。
•莊永明編撰,1996,台灣鳥瞰圖─1930年代台灣地誌繪集,遠流出版社,台北。
•許世楷,1996,日本支配台灣的機制與意識型態,前衛出版社,台北。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前衛出版社,台北。
•連橫,1979,台灣通史,眾文圖書公司,台北。
•郭繼生,1984,籠天地於形內─藝術史與藝術批評,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台北。
•陳煥堂、林世煜,2001,台灣茶,貓頭鷹出版社,台北。
•程佳惠,2004,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遠流出版社,台北。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3,台灣史,五南書局,台北。
•楊孟哲,1999,日治時代台灣美術教育,前衛出版社,台北。
•楊彥騏,2001,台灣百年糖紀,貓頭鷹出版社,台北。
•楊璧川,1990,台灣歷史年表,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台北。
•葉振輝,1995,台灣開發史,台原出版社,台北。
•葉肅科,1993,日落台北城─日治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台北。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晨星出版公司,台中。
•葉龍彥,1996,台灣海報的由來,世紀容顏回顧─台灣海報特輯,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台北。
•葉龍彥,1998,日據時期台灣電影史,玉山社出版公司,台北。
•詹素娟、浦忠成,2001,台灣原住民,遠流出版社,台北。
•廖慶洲,1993,日本過台灣,上硯出版社,台北。
•趙祐志,1998,日據時期台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45),稻鄉出版社,台北。
•遠流台灣館編著,2000,台灣史小事典,遠流出版社,台北。
•遠流台灣館編著,2001,台灣歷史年表,遠流出版社,台北。
•劉其偉,1995,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雄獅圖書公司,台北。
•滕守堯,1999,藝術社會學的描述,生智文化公司,台北。
•蔣毓英,1993,台灣府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中。
•蕭永盛,2001,影心•直情•張才,雄獅圖書公司,台北。
•賴明珠,1996,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的美術發展,桃園縣立文化中心,桃園。
•勵忠發,1996,記號•藝術•情報,正中書局,台北。
•謝里法,1978,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謝森展,1990,台灣回想,創意力文化事業公司,台北。
•鍾有輝,1996,歐洲海報史介紹,世紀容顏回顧─百年版畫海報精品展特輯,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台北。
•韓叢耀,2005,圖像傳播學,威仕曼文化事業,台北。
•顏水龍,1997,台灣第一廣告人顏水龍,時報出版公司,台北。
•顏娟英,1999,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雄獅圖書公司,台北。
•顏娟英,2005,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雄獅圖書公司,台北。
•顏娟英譯著,2001,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雄獅圖書公司,台北。

二、翻譯書籍
•井出季太和著,郭輝編譯,1977,日據下之台政,台灣省文獻會,台中。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1996,台灣風俗誌,眾文圖書公司,台北。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帕米爾書局,台北。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2000,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台北。
•星野克美等著,黃恆正譯,1998,符號社會的消費,遠流出版社,台北。
•神林恆道、潮江宏三、島本浣主編,潘繙譯,1996,藝術學手冊,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1994,台灣總督府,前衛出版社,台北。
•Argan Giulio Carlo, Fagiolo Maurizio著,曾堉、葉劉天增譯,1992,藝術史學的基礎,東大圖書公司,台北。
•Arthur Asa Berger 著,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遠流出版社,台北。
•Barthes Roland著,董學文、王葵譯,1992,符號學美學,商鼎出版社,台北。
•Cassirer Ernst著,羅興漢譯,1990,符號、神話、文化,結構群出版社,台北。
•Eco Umberto等著,李幼蒸編譯,1990,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九大文化公司,台北。
•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立緒出版社,台北。
•Hauser Arnold 著,居延安編譯,1988,藝術社會學,雅典出版社,台北。
•John Fiske 著,張錦華等譯,1997,傳播符號學理論,遠流出版社,台北。
•Peter J. O. Connell 著,彭懷真等譯,1986,社會學辭典,五南圖書公司,台北。
•Richard Hollis 著,許明潔譯,1999,平面設計發展史,龍辰出版事業公司,台北。
•Rober. Escarpit 著,葉淑燕譯,1990,文學社會學,遠流出版社,台北。
•R. Kessing著,于嘉雲、張恭啟譯,1986,當代文化人類學,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Robert Stam, Robert Burgoyne, Sandy Flitterman-Lewis 著,張梨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遠流出版社,台北。
•Roland Barthes著,熬軍譯,1998,流行體系(一),桂冠圖書公司,台北。
•Sut Jhally等著,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遠流出版社,台北。

三、外文書籍
•Adachi Fumie, 1972, Japanese design motifs , 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Eco Umberto, 1991, A Theory of Semiot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U.S.A.
•Femande Saint Martin, 1990, Semiotics of Visual Languag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U.S.A.
•Jack Tresidder, 1998, Dictionary of Symbols, Chronicle Books, San Francisco.
•John Barnicoat.1988, Posters, Thames and Hudson Ltd, London.
•Menzies Jackie, 1998, Modern boy Modern girl: Modernity Japanese Art1910-1935,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Philip B. Meggs, 1992, A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Steven Heller, 1996, Japanese Modern, Chronicle Books, San Francisco.
•Richard S. Thornton, 1991, The Graphic Spirit of Japan, Van Nostrand Reinhhold, New York.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66,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cgraw-Hill New York.
•三好一,1997,日本のポフター,京都書院,京都。
•三好一,1998,日本の廣告マッチラベル,京都書院,京都。
•山本地榮,1944,南方の據點•台灣,朝日新聞社,東京。
•山本昌彥,1935,躍進台灣の現勢,改造日本社,東京。
•中井幸一,1991,日本廣告表現技術史,玄光社,東京。
•中部台灣共進會協贊會編,1926,中部台灣共進會,台灣日日新報社,台北。
•內海庄五郎編,1931,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高雄南報印刷所,高雄。
•北原義雄編,1929,現代商業美術全集(一)、(三)、 (四)、(五),アルス社,東京。
•清野一人,1972,廣告代理店,アド・レポー・セソター株式會社,東京。
•半澤正時編,1996,繪葉書の歷史,有鄰堂,東京。
•台灣教育會編,1939,台灣教育沿革誌,台灣教育會,台北。
•台灣慣習研究會編,1903,台灣慣習記事,台灣總督府,台北。
•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編,1926,台北師範創立三十週年紀念,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台北。
•台灣總督府編,1936,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台灣總督府,台北。
•台灣總督府編,1994,台灣日誌,南天書局,台北。
•台灣勸業共進會協贊會編,1916,台灣勸業共進會協贊會報告書,台灣日日新報社,台北。
•江川清、青木隆、平田嘉男編,1993,記號の事典,三省堂,東京。
•杉山房太郎,1932,台灣特殊通信日附印圖譜,台北郵券俱樂部,台北。
•西川滿,1999,華麗島顯風錄,致良出版社,台北。
•西川滿編,1943,台灣繪本,東亞旅行社,台北。
•竹原あさ子、梨山明子編修,2003,日本デザイソ史,美術出版社,東京。
•末續堯,2006,日本のアールデコ,星文出版社,東京。
•每日新聞社編,1978,日本殖民史(3)台灣─總督府が治あた半世紀,每日新聞社,東京。
•谷峰藏,1989,日本屋外廣告史,東洋印刷株式會社,東京。
•東方孝義,1942,台灣習俗,同人研究會,台北。
•林宏樹,2004,明治•大正•昭和の流行をみゐ廣告繪はがき,里文出版社,東京。
•柏木博,2000,肖像のなかの權力,講談社,東京。
•姬路市立美術館•印刷博物館編,2007,大正レトロ•昭和モダン廣告ポスターの世界,圖書刊行會,東京。
•海老原耕水編,1932,商業美術展覽會紀念帖,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台北。
•條原正已,1980,台中─日本時代の五十年,有限會社サソブリティソグ,東京。
•鹿又光雄編,1939,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誌,台灣總督府,台北。
•湯原公浩編,2005,日本の博覽會,共同印刷株式會社,東京。
•鍵和田務等編,1975,デザィン史,實教出版社,東京。
•サカッコーポレション編,2006,明治•大正•昭和お酒の廣告グラフィティ─サカッ・コレクションの世界,圖書刊行會,東京。
•セソトリーミコーゾスム編,1996,20世紀の青春時代,株式會社クレ,東京。

四、論 文
•王行恭,1995,由昭和十年的海報徵件談起,台灣現代海報精選,藝風堂出版社,台北。
•王秀雄,1992,日據時代台灣官展的發展與風格探釋─兼論其背後的大眾傳播與藝術批評,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王淑津,1997,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藝術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智浩,1997,日治末期(1937-1945)台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到皇民奉公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馥旬,2005,由1923年裕仁皇太子台灣行啟看都市空間之變化,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宋南薰,2000,〈台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婉窈,1996,美與死─日本領台末期的戰爭語言,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北。
•林玫君,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登山活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論文。
•林品章,1994,從「美術設計」到「視覺傳達」名稱及觀念形成之發展研究,第九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林品章、高錦惠,2001,明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版面編排設計之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六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林品章、鄭建華,1999,大正十五年(1926)「中部台灣共進會」展覽活動及其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1999商業設計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林品章、鄭建華,1999,大正五年(1916)「台灣勸業共進會」活動設計及其視覺傳達設計表現之研究,跨世紀視覺設計研討會論文集。
•林曼麗,1997,日治時期的社會文化機制與台灣近代美術教育近代化過程之研究,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台北。
•邱函妮,2000,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村雄,1998,從日據時期台灣雜誌封面設計探討台灣圖像之表現,第十三屆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姚村雄,1998,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設計在台灣的發展,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三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姚村雄,1999,日據時期台灣商品包裝設計風格初探,1999跨世紀人文•科技國際設計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俞珮君、姚村雄,2007,日治末期(1937-1945)臺灣醫藥類廣告之表現主題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2屆研討會論文集。
•高錦惠,2000,明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的版面編排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其澎,2003,”框架”台灣:日治時期殖民現代性研究,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衍秀,2005,日治時期《台灣鐵道旅行案內》的風景論述:一個考古學的閱讀,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慧媛,2006,日治前期「殖民台灣」的再現與擴張─以「台灣勸業共進會」(1916)為中心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一珊,1997,從「民俗台灣」看1941-1945年間立石鐵臣的版畫創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琪惠,1997,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台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光夏,1993,從符號學觀點對電視節目聲音流程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瑾瑗,2000,台展東洋畫部與「地方色彩」,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
•劉偉民,2004,殖民情境的影像再現─日治時期原住民明信片圖像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融,2003,日治時期台灣參展島外博覽會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樓怡婷,2001,台灣日治時期商業市招及構成元素設計形式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建華,1999,台灣日治時期博覽會活動設計及其視覺傳達表現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商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秀峰,1973,日據時代台灣雜誌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明珠,1997,台灣總督府教育機制下的殖民美術,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台北。
•蘇文清,1998,始政四十年台灣博覽會宣傳計劃與設計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商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期 刊
•山縣三郎,1938,台灣國立公園の指定,台灣地方行政,第4卷,1月號。
•方林譯,1995,台展西洋畫評論選集(一),藝術家,第246期。
•王士朝,1997,台灣設計百年大事紀─自1895到1997年,台灣有關視覺設計重要資料初稿整理,設計界,第21期。
•王行恭,1988,新藝術運動後的台灣早期美術設計,藝術家,第157期。
•王行恭,1993,日本人辦的台灣博覽會─談57年前一次周詳的文宣計畫,印刷與設計雜誌,第89期。
•王行恭,1997,由歷史看近百年中國海報發展,美育,第90期。
•王鴻祥,1997,設計史的再思考─一個台灣設計史論述的假說,設計學報,第2卷,第1期。
•正原,1993,郵戳概說(上),中國郵刊,第66期。
•石川欽一郎,1932,台灣の山水,台灣時報,昭和7年6月號。
•立石鐵臣著,顏娟英譯,1996,台灣美術論,雄獅美術,第307期。
•吳文星,1983,日據時期台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8輯。
•呂理紹,2002,展示台灣:1903年大阪內國勸業博覽會台灣館之研究,台灣史研究,第9卷第2期。
•李羿德、姚村雄,2007,日治時期紀念戳之視覺符號表現研究,商業設計學報,第11期。new window
•李乾朗,1989,Art Deco在台灣,室內,第5期。
•李欽賢,1996,畫台灣─從吉田初三郎的遊蹤地圖溯源,台灣史料研究,第7號。
•李進發,1995,日據時期官辦美展下台灣繪畫發展中的鄉土意識,現代美術,第61期。
•李道明,2001,驀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第158期。
•李賢文,1980,立石鐵臣特輯之一─台灣民俗圖繪,雄獅美術,第109期。
•林秀姿,1993,日治時期台灣各地區《要覽》評介,台灣風物,第43卷,第1期。
•林品章,1995,美術設計的起源及其名稱與內容的發展,台灣美術,第7卷,第4期。
•林品章,1996,台灣光復前後的海報:兼談海報的定義與功能,美育,第76期。
•林品章,2000,日治時期的「商業美術展覽會」,設計,第95期。
•林品章,2001,日治時期大型展覽會活動報導:中部台灣共進會,藝術家,第311期。
•林品章,2001,日治時期大型展覽會活動報導:高雄港勢展覽會,藝術家,第313期。
•林品章、蘇文清,1997,昭和六年(1931)高雄港勢展覽會及其視覺傳達設計相關研究,設計學報,第2卷,第2期。new window
•林品章、蘇文清,1999,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研究:展出背景、規模與宣傳,設計學報,第4卷,第2期。new window
•林品章、蘇文清,2000,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研究:展覽會場與設施,設計學報,第5卷、第1期。new window
•林品章、蘇文清,2000,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研究:視覺傳達設計,設計學報,第5卷,第2期。new window
•林磐聳,1993,世界博覽會設計大展•台灣篇:太陽旗下的台灣博覽會,設計界,第18期。
•松井貫之,1940,新體制の諸性格─台灣に於けゐ新體制に對すゐ二三の私見,台灣地方行政,第6卷,10月號。
•松林桂月,1929,台展審查に就ての感想,台灣教育,第329號。
•姚村雄,1996,台灣日據時期「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之宣傳計劃及視覺設計研究,國立台中商專學報,第28期。
•姚村雄,1997,日據時期台灣本土特產之包裝設計,台灣美術,第10卷,第1期。
•姚村雄,1998,日據時期的台灣圖像─從當時的雜誌封面設計談起,現代美術,第78期。
•姚村雄,1998,日據時期美術設計中之台灣原住民圖像,商業設計學報,第2期。
•姚村雄,2000,台灣圖像在日據時期官方宣傳媒體設計之運用探討,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
•姚村雄,2001,日治末期戰爭環境下的台灣美術設計,設計學報,第6卷,第1期。
•姚村雄,2001,從記號學角度探討日治專賣時期台灣酒類標貼之視覺符號運作,設計研究,第1期。
•姚村雄,2002,「日治時期台灣視覺設計史」相關研究文獻整理分析與研究取向初探,設計研究,第2期。
•姚村雄,2002,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設計中的「台灣女性圖像」研究,設計學報,第7卷,第2期。
•姚村雄,2002,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設計發展史料之初步整理研究,商業設計學報,第6期。
•姚村雄,2003,日治時期的社會環境與美術設計發展,台灣美術,第54期。
•姚村雄、陳俊宏、邱上嘉、俞珮君,2008,日治時期「仁丹」藥品報紙廣告設計比較研究─以日本、台灣、中國三地為例,科技學刊,第17卷,人文社會類第1期。new window
•施翠峰,1968,台灣デザイソ教育の現況,Idea,1月號。
•胡澤民,1996,現代海報藝術的發展,美育,第76期。
•范勝雄,1994,日據時期台灣建制經緯,台南文化,第5期。
•高傳棋,1999,窺之日治時期一九三○年代鳥瞰圖─以「海山大觀」一圖為例,台北縣文化中心季刊,第62期。
•莊伯和,1986,立石鐵臣筆下的台灣風物,雄獅美術,第189期。
•陳世慶,1997,日本據台時「皇民奉公」運動,台北文物,第8卷,第2期。
•陳佩佩,2005,從圖畫教科書看日治時期台灣初等學校美術教育,議藝份子,第5期。
•陳儒修,1996,殖民論述三重奏─殖民、後殖民、去殖民,電影欣賞,第82期。
•彭漫,1980,台灣「廣告設計」三十年,雄獅美術,第113期。
•楊惠娟,2005,日治時期台灣報紙發展與編輯設計演變探討,台灣美術,第61期。
•葉龍彥,1996,台灣電影海報的發展,美育,第76期。
•葉龍彥,1998,台灣電影海報發展史(1896-1995),台北文獻,直字,第123期。
•謝勝義,1995,布哈林的帝國主義論,俄情雜誌,第4卷,第1期。
•顏娟英,1993,殿堂中的美術:台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美術史研究集刊,第46期。
•顏娟英,2000,近代台灣風景觀的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期。
•Yao, Tsun Hsiung,2006, “Image of Taiwan” as a visual symbols in official propaganda media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science of design, Bulletin JSSD, Vol.54, No.1.

六、報 紙
•台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28日,漢文6版。
•台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30日,漢文4版。
•台灣日日新報,1932年6月16日,漢文4版。
•台灣日日新報,1937年10月28日,漢文6版。
•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5月17日,漢文11版。
•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6月18日,漢文7版。
•台灣日日新報,1939年10月12日,漢文7版。
•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2月6日,漢文3版。
•台灣時報,1916年5月號。
•台灣時報,1927年11月號。
•台灣時報,1936年12月號。
•台灣時報,1942年6月號。
七、網 站
•http://jdlib.ntl.gov.tw/ (瀏覽日期2005/6/20)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瀏覽日期2008/7/10)
•http://www.ntl.edu.tw/taiwan.tw/content5.php?MainPageID=203&SubPageID=206&content_idx=555&Keyword_Search= (瀏覽日期2008/7/9)
•http://www.taconet.com.tw/antpost/2.tw (瀏覽日期2007/12/10)
•http://www.twcenter.org.tw/index2.ht (瀏覽日期2004/11/6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