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左翼上海—三○年代左翼都市小說研究 (1927-1936)
作者:蔣興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ang Hsin L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何寄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左翼都市小說上海丁玲茅盾張天翼蔣光慈Left-wing urban novelsShanghaiDing LingMao DunTian-Yi ZhangKuang-Tzu Chi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6
三○年代是一個最華麗,同時也最黑暗的時代,是戰爭前都市文明攀上巔峰的時刻,左翼思潮的赤色旋風也同時席捲世界。十月革命勝利後的蘇維埃共和國,以及處在經濟大蕭條中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左右翼的對峙,欲望與革命的交織,使得三○年代的社會新生與絕望的騷動聲音此起彼落。
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是上海崛起的要因,上海的發展與進步,伴隨著中國的屈辱與傷痛,同時也意味著傳統中國的毀敗。「五卅慘案」使中國現代作家驚醒,注意到「帝國主義」的存在,也開始關注與上海風華並生的罪惡,絕大多數中國作家的同情心轉向左翼。當1929年西方陷入金融危機時,蘇聯卻制定著光輝的五年計畫,使許多對資本主義失望的知識分子深受影響,重燃希望,也使得左翼思想進一步擴散。資本主義挾帶著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入侵亞洲,透過所建構的現代性的都市文明,以發達的經濟與進步的生活,蠶食鯨吞殖民地的文化主體、經濟資源,壓榨處於邊緣底層的被殖民者的勞力身體,確實使當時許多知識分子感到反感,但另一方面,上海是半殖民地,知識分子可以在半殖民地的縫隙之間感受現代化的進步,因此對中國的知識分子而言,「都市西方」與「殖民西方」的界線充滿曖昧,究竟要站在資本主義或者殖民主義的立場看待都市的物質性,左右為難。偏左或是向右,是三○年代知識分子生命現實與精神理想的認同與選擇,然而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難以割捨的灰色地帶。「左翼都市小說」也是一種擺盪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獨特的小說類型,過去往往被納入左翼文學的脈絡之內,鮮少被獨立出來討論,依據往昔的研究方法,「都市」被當作一個扁平的符號,純粹被視為萬惡的淵藪,卻因而忽略了左翼小說中「都市」可能存在的立體形象與深層意涵。目前學術界研究海派、現代派、新感覺派都市小說的論文與專書種類繁多,但研究「左翼都市小說」的論文相對不足,在深度與廣度上尚有開展的空間。
本論文第一章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回顧文獻,表述問題意識,說明研究的對象、範疇、方法,以及章節安排。第二章從左翼都市小說在左翼文學中的位置談起,兼論馬克思主義的傳入,上海租界區的革命文學發展等。第三章從革命文學的序曲—蔣光慈所引領的革命戀愛小說風潮,五四浪漫主義、個性解放對於革命戀愛小說的影響,進而析論本文所擇取的四位左翼都市作家面對革命與愛情的態度,以及革命、愛情與都市的關聯。第四章則從都市造成的個人主義強化,談到左翼都市文學的群我觀,以及在革命戀愛小說風潮之後,左翼文學的敘事轉向,由個人敘事轉向集體敘事,進而產生茅盾《子夜》都市群像剖析的書寫面貌。最後談到左翼知識分子與都市下層市民的群我關係,菁英與庸眾的問題。第五章討論左翼都市文學中的城鄉關係,鄉土中國與半殖民都市背後所存在的國族認同,左翼文學中的鄉村憧憬,以及革命之後所希冀創造的新中國遠景。本論文以文學史中左翼文學的發展為縱軸,以都市對左翼小說的影響為橫切面,結合兩者,觀察三○年代引領時代風潮的都市文化與左翼文學彼此相互勾連與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
西方都市的發展與中國都市的發展不同,西方歷經工業革命、現代化與資本主義都市,整個過程是漸進式的,中國是驟然間被迫面對現代化與工業都市的降臨,而現代化與工業都市背後的操控者是西方世界,因此敵對的態度是十分明確的。都市呈現了早期工業化的種種問題,同時也象徵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的優越統治,認同都市等於臣服西方,在這樣民族主義式的意識形態之下,服膺馬克思主義的左翼知識分子是無法接受他對於都市化的看法,雖然他們認同馬克思想要消泯城鄉差距的目標,但具體的作法上卻無法苟同,也因此左翼文學中,對於鄉村、農村的肯定多於都市。從蔣光慈、丁玲、茅盾、張天翼的左翼都市小說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不同於一般左翼文本的苦難敘事,不僅只突顯出無產階級的悲劇,更思索了都市所誘發的「欲望」這個複雜的主題。蔣光慈本身便被詬病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浪漫文人」,「跳舞場裡的前進作家」,「咖啡館裡高談闊論的革命文學家」這類的左翼文人。丁玲則站在女性的立場上,反思情愛之欲與革命理想的衝突,以及都市、婚姻、革命彼此之間的關係。茅盾的《子夜》則是全面性地描寫三○年代都市上海各階層的眾生百態,以及他們的欲望糾結。張天翼也寫欲望,他筆下的人物往往是欲望橫流,卻又遮遮掩掩,反諷中國人的表裡不一。左翼都市作家筆下的主角,多半是都市中的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甚至是資產階級。左翼文人描寫欲望的受挫,欲望的獨占性,欲望的無窮無盡,藉由欲望的醜陋,以對照出革命理想的偉大。然而我們也透過左翼作家的描寫,或者他們自身的行為,體會到理想與現實的掙扎,人生的荒謬與矛盾,同時也讓我們理解到,共產主義的最終敵人,其實是隱身資本主義底層的欲望與人性。
In the period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intellectuals were faced with the change of self-other relationship,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past extended family structure being changed. From the year of 1911 to 1923, it was the golden age of China’s capitalism, and it was the time when China’s bourgeoisie was born. In the 1930s, it was the peak moment of pre-war urban civilization. The forming of metropolis changed the self-object-and-other relationships and influenced the intellectual’s thinking toward the individuals, history, and the nations. The changes also spread to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The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were changed, and the attitudes that writers held toward literature were changed as well.
So far, there have been many theses and books that studied the Shanghai style, modern style, and the new sensibility urban novels. However, very few theses studied the left-wing urban novels. In fact, the left-wing writers have decided the basic appearance of its literature in the 1930s. The 1930s writers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left-wing culture, and this phenomenon could be seen in the writing topics, theme selection,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wording styles.
This thesis started with the status of left-wing urban novels in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In chapter three, the rise of revolution and romance novels led by Kuang-Tzu Chiang was discussed. Chapter three also included “the influential power of May Fourth romanticism and individual liberation” and “the attitudes of the left-wing urban writers toward revolution and romance”. The four selected left-wing urban writers included Kuang-Tzu Chiang, Ding Ling, Mao Dun, and Tian-Yi Zhang.
Chapter four discussed “how the forming of metropolis strengthened the individualism”, “the self-other perspective of left-wing urban literature”, and “the narrative turn of left-wing literature that turned from personal narratives to collective narratives”. The Midnight by Mao Dun wa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narrative turn method, presenting the analyses of urban lives. In addition, the self-oth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ft-wing intellectuals and lower class citizens, along with the issues of elite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ere discussed. The contents of chapter five included the urban-rural disparities wrote in the left-wing urban literature,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China and colonial cities, the rural myths of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China’s future prospects created by the writers.
The vertical axis of this thesis was the development of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the cross-section was the influential power of metropolis. Through these two element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 culture and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could be seen.
說明:本書目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列,同一著者超過二筆資料者,依出版
時間編列。

一、 作家作品集

(一)、丁玲
丁玲著,李燕平編,《丁玲自敘》,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1月
丁玲著,張迥主編,《丁玲全集.第一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丁玲著,張迥主編,《丁玲全集.第三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丁玲著,張迥主編,《丁玲全集.第四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丁玲著,張迥主編,《丁玲全集.第七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丁玲著,張迥主編,《丁玲全集.第八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二)、茅盾
茅盾,《茅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茅盾,《茅盾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茅盾,《茅盾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茅盾,《茅盾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茅盾,《茅盾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上),香港:三聯書店,1984年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中),香港:三聯書店,1984年
茅盾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臺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1月
茅盾主編,《中國的一日》,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三)、張天翼
張天翼,《張天翼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2月
張天翼,《張天翼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2月
張天翼,《張天翼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2月
張天翼,《張天翼文集.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2月

(四)、蔣光慈
蔣光慈著,《蔣光慈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11月
蔣光慈著,《蔣光慈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11月
蔣光慈著,《蔣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6月
蔣光慈著,《蔣光慈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

二、作家評論專著

(一)、丁玲
袁良駿編,《中國文學史資料匯編.丁玲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

(二)、茅盾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09年7月new window
伏志英,《茅盾評傳》,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
韋鞱、陳小曼編,《茅盾雜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出版社,1996年5月
孫中田、查國華編,《中國文學史資料匯編.茅盾研究資料(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5月
孫中田、查國華編,《中國文學史資料匯編.茅盾研究資料(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5月

(三)、張天翼
沈承寬、黃侯興、吳福輝,《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現代卷.張天翼研究資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10月

(四)、蔣光慈
方銘編,《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現代卷.蔣光慈研究資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10月
吳似鴻,《我與蔣光慈》,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蘭其壽,《意識形態視域下的左翼都市小說特質—以蔣光慈、丁玲、茅盾為例》,廈門:廈門大學,2007年6月

三、一般論著

王文英主編,《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6月
王宏圖,《都市敘事與欲望書寫》,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王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王德威主編,《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臺北:聯經出版,2010年10月
方維保,《紅色意義的生成—20世紀中國左翼文學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史書美著,何恬譯,《現代性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加埃唐.皮康著、張群、劉成富譯,《馬爾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朱周斌,《懷疑中的接受︰張恨水小說中的現代日常生活》,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朱曉進,《政治文化與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李大釗,《李大釗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李大釗,《李大釗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李今,《個人主義與五四新文學》,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92年6月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今,《海派小說論》,臺北:秀威出版社,2006年7月
李永東,《租界文化與30年代文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10月
李洪華,《上海文化與現代派文學》,臺北:秀威出版社,2008年10月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5月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李歐梵,《李歐梵論中國現代文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10月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9月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沈衛威,《艱辛的人生》,臺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10月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第十八卷》,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9月
周揚,《周揚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周蕾著,蔡清松譯,《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西方與東方之間的閱讀政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8月
尚禮、劉勇主編,《現代文學硏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朋尼維茲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林偉民,《中國左翼文學思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沙爾.波德萊爾著,亞丁譯,《巴黎的憂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4月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著,陳信宏譯:《我愛身分地位》,臺北:先覺出版社,2005年1月
艾曉明,《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施蟄存著,《施蟄存文集—十年創作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3 月
施蟄存著,陳子善、徐如麒編選,《施蟄存七十年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10月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第三卷》,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年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年7 月
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1月new window
袁洪權,《左翼、新感覺派都市小說創作及差異論》,重慶:重慶師範大學,2004年4月
孫紹誼,《想像的城市:文學、電影和視覺上海(1927-1937)》,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馬良春、張大明編,《三十年代左翼文藝資料選編》,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
馬克斯.韋伯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2 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馬爾羅著,丁世中譯,《人的境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秦海鷹等著,《馬爾羅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一﹚》,臺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1月
胡適,《胡適文存.第一卷》,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90年4月
胡適,《胡適文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康來新、許秦蓁合編,《劉吶鷗全集:文學集》,臺南:臺南縣文化局,2001年3 月
張大明、陳學超、李葆琰著,《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10月
張勇,《摩登主義:1927─1937上海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人間出版社,2010年1月
張恨水,《張恨水全集》,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93年1月
張英進,《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4 月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點校.第二集》,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馮雪峰,《雪峰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
雅羅斯拉夫.普實克著、李燕喬等譯,《普實克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8月
費正清主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舒欣,《左翼都市小說創作論》,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01年5月
黃瑞祺,《馬學與現代性》,臺北:允晨文化出版,2001年11月new window
邱明正主編,《上海文學通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阿勒克西.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著,秦修明譯,《美國的民主.下卷》,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66年2月
阿英著,柯靈主編,《阿英全集.第一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阿英著,柯靈主編,《阿英全集.第二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楊迎平,《永遠的現代—施蟄存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5月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楊義,《京派文學與海派文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10月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10月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 : 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10月
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9年
趙崗,《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第八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溫儒敏、姜濤編,《北大文學講堂》,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
魯迅,《魯迅全集.第二卷》,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
魯迅,《魯迅全集.第三卷》,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
魯迅,《魯迅全集.第五卷》,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
魯迅,《魯迅全集.第八卷》,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9月
劉呐鷗著,康來新、許蓁蓁編,《劉呐鷗全集.文學集》,臺南:臺南縣文化局出版,2001年3月
劉呐鷗著,康來新、許蓁蓁編,《劉呐鷗全集.日記集》,臺南:臺南縣文化局出版,2001年3月
劉建輝著,甘慧杰譯,《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的“近代”體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葉文心,《上海繁華︰都會經濟倫理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6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十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七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59年9月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7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12月new window
陳伯海、袁進主編,《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2月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陳曉蘭,《文學中的巴黎與上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陳獨秀,《陳獨秀著作選.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陳獨秀,《陳獨秀著作選.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穆時英著,嚴家炎、李今編,《穆時英全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1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橫光利一著,卞鐵堅譯,《寢園》,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1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8月
瞿秋白編,《魯迅雜感選集》,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3年9月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86年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魏朝勇,《民國時期文學的政治想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11月
曠新年,《1928︰革命文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盧漢超著,段煉、吳敏、子羽譯,《霓虹燈外:二十世紀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嚴家炎,《新感覺派小說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5月
羅蘇文,《大上海—石庫門︰尋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羅念生、水建馥編,《古希臘語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出版社,2004年6月
蘇敏逸,《「社會整體性」觀念與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發生和形成》,臺北:秀威出版社,2007年12月new window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new window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李常山譯,《盧梭文集 :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臺北:唐山出版社,1986年10月

四、古典文獻

漢.班固撰,《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0年9月
漢.鄭玄注,宋‧岳珂校,《禮記》,臺北:新興書局,1975年10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任繼昉纂,《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1月

伍、期刊論文

王宏圖,〈茅盾與左翼都市敘事中的欲望表達〉,《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2003年4月) ,頁126-130。
王宏圖,〈左翼都市敍事中的烏托邦詩學〉,《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4期 (2003年7月) ,頁44-48。
張勇,〈1930年代張天翼小說中的『反摩登』敘事〉,《文藝理論與批評》,第4期(2008年),頁65-70。
曹清華,〈何為左翼,如何傳統—「左翼文學」的所指〉,《學術月刊》,第40卷1月號(2008年1月),頁106-109。
賀桂梅,〈性/政治的轉換與張力—早期普羅小說中的「革命加戀愛」模式解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5月),頁80-81。
楊迎平,〈左翼小說與新感覺派小說對上海的不同闡釋〉《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 (2008年3月) ,頁14-16。
劉宏彬,〈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簡論《紅樓夢》對《子夜》的影響〉,《刑臺師範高專學報》(1998年2月),頁36-39。
曠新年,〈另一種「上海摩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期(2004年),頁288-296。
蘇敏逸,〈「個性主義」與「革命理想」的辨證發展—丁玲小說創作發展歷程及其特色〉,《成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12月),頁157-194。new window

六、網路資料

熊月之:〈近代上海形象的歷史變遷〉,「上海歷史研究所」(收錄於 http://www.historyshanghai.com/index/lunwen/8.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