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蔣中正與統帥部的組建及運作-以徐州會戰為中心
作者:蘇聖雄
作者(外文):Sheng-hsiung S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胡平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蔣中正統帥部徐州會戰軍令部參謀軍事制度Chiang Kai-shekgeneral headquartersBattle of XuzhouMinistry of Military Ordersmilitary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7
  抗戰軍事制度研究,是諸多抗戰史研究中,相對薄弱的一環。本論文以統帥部的組織及運作為題,展開論述,重視制度的實際運作狀況,以深化抗戰軍事制度之研究。除了分析統帥部的結構,尚探討統帥部組織過程,並將之置於徐州會戰這場重大戰役之中,來看它的運作實態。探討問題包括統帥部命令的形成過程為何?命令是否皆為蔣中正個人所構思?最高統帥周邊的高級參謀,扮演著什麼角色?命令從統帥部傳遞到前線的過程為何?前線如何執行統帥部的命令?
  談到統帥部,不能不談最高統帥蔣中正。蔣中正研究,為當前顯學。他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許多事務,圍繞於其身而展開。與他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諸多層面,學界已有充分研究;軍事方面,亦有所及。最高統帥為戰爭核心人物,與蔣相關軍事方面的研究,卻未若預期之豐富,多是附於各重大戰役的過程;集中或整體分析蔣中正與抗戰軍事者,相對較少。究竟他的軍事判斷為何?指揮技術如何?扣除過去歌功頌德的論著,吾人大多只有片斷或朦朧的了解。此為本論文另一重要課題。
  本論文指出,作為軍事制度研究一環的統帥部研究,可以為吾人呈現不一樣的抗戰史。抗戰中的重大戰役,便不只是最高統帥或指揮官的故事,也不僅為前線戰爭經過細節,而是指揮機構通過由上到下的有機運作,綜合各項要素展現的繁複歷史圖像。此外,蔣中正研究熱潮,已沿續數年,從軍事方面切入,或仍有可為。戰爭,深刻影響著現今東亞世界甚至世界局勢;加深軍事史研究,應有其重要意義。
The Nationalist Chinese military system remains little explored despite that much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Nationalist Army General Headquarters and discusses the organizational process with a case study on the Battle of Xuzhou to understand its actual state of functioning. Issues addressed include: How did military orders form? Was Chiang Kai-shek responsible for all of the orders? What role did the senior staff around Chiang Kai-shek play? What was the process where orders were sent from the general headquarters to the battlefront? How did the frontline troops execute these orders?
Chiang Kai-shek was the supreme leader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nd its army. Chiang made final decisions in many matters. Chiang studies have thoroughly probed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diplomatic aspects of his leadership, but have merely touched on his military policy and tactic in specific battles. This dissertation therefore attempts to discuss and assess his military judgment and commanding skills as well.
This dissertation interprets the history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military system and command organization integrated historical elements tell a complex account of major battles other than commanders or frontline details. In addition, given that Chiang Kai-shek studies have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this dissertation sheds light on the military aspect. The profound impact of war on today’s East Asia and global situations demands further studies of military history.
一、檔案
《外交部檔案》,臺北 : 國史館藏。
〈一二八事變-停戰後接收上海戰區(一)〉
〈上海虹橋事件〉
〈外交部與駐外各使領館間函電雜卷(四)〉
〈共同委員會會議記錄〉
《國民政府檔案》,臺北 : 國史館藏。
〈軍事會議〉
〈陸海空軍官佐任官法令案(三)〉
〈陸海空軍軍事單位組織法令案(四)〉
〈蔣中正聘任狀及賀函〉
《國防部史政局及戰史編纂委員會》,南京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1935年度防禦計畫大綱及蔣介石之批示(抄件)〉
〈1937年作戰計畫(甲)〉
〈1937年作戰計畫(乙)〉
〈二十集團軍參謀長魏汝霖呈報黃河決口經過〉
〈八十八師昌[易〉瑾抗戰回憶錄〉
〈五戰區淮北兵團廖磊部戰鬥詳報〉
〈五戰區第七十七軍馮治安部在宿縣澮河一帶戰鬥詳報〉
〈江南(京滬、京杭線)防禦方案(附圖)〉
〈軍令部向各戰區通報逐日戰況的電稿〉
〈軍令部向蔣介石報告各戰區敵情與戰況的週報表〉
〈軍令部第一至五十次部務會議紀錄(油印件)〉(1939年)
〈軍令部第一廳參謀程槐視察魯南戰區報告〉
〈軍令部第一廳廳務會議紀錄〉(1940年)
〈軍令部第第(原文如此)一廳陣中日記〉
〈軍令部匯編的每日戰況情報〉
〈軍令部戰史編纂委員會沿革規範要錄〉
〈軍委會為指導黃河兩岸作戰與程潛來往文電〉
〈軍政部防毒處之編組訓練補給及日軍用毒史略〉
〈徐州會戰史稿(台兒莊之作戰)〉
〈徐州會戰經過概況節略〉
〈參謀本部業務大綱〉
〈參謀本部經費移交結餘各項表冊〉
〈國防部戰史編纂委員會沿革史〉
〈第一三九師黃光華部參加台兒莊徐州蕭縣附近戰鬥詳報〉
〈第一戰區魯西豫東作戰經過及經驗教訓〉
〈第七十一軍及八十七、八十八師蘭封之役戰鬥詳報〉
〈第七軍張淦部在淮北會戰戰鬥詳報〉
〈第二十二集團軍孫震部在滕縣戰役戰鬥詳報〉
〈第二十五師在魯南諸役戰鬥詳報〉
〈第二十軍團湯恩伯部參加台兒莊徐州會戰各戰役戰鬥詳報及附圖〉
〈第二軍李延年部魯南蘇北皖北各役戰鬥詳報〉
〈第二集團軍孫連仲部在台兒莊戰鬥詳報〉
〈第八十五軍王中[仲〉廉部在滕縣、嶧縣棗莊一帶陣中日記〉
〈第三十一集團軍湯恩伯在運河等地關於徐州會戰的文電〉
〈第三十一集團軍鄂南各戰役戰鬥詳報〉
〈第三十六師京滬抗日戰鬥詳報〉
〈第五十九軍張自忠部在淮河北岸戰鬥詳報及徐州突圍詳報〉
〈第五十二軍關麟徵在魯南戰役戰鬥詳報〉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六安等地發出關於徐州會戰的文電〉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等在銅山等地發出關於徐州會戰的文電〉
〈第五戰區陳貫群、賀國光等關於徐州會戰的文電〉
〈第六十八軍劉汝明部在淮北戰鬥詳報及陣中日記〉
〈第六十軍盧漢部參與魯南會戰戰鬥詳報〉
〈第四十一軍一二二師王志遠部在滕縣戰役徐州轉進戰鬥詳報〉
〈第四十軍龐炳勳部在魯南戰役戰鬥詳報〉
〈統帥部戰報〉
〈傅作義、林蔚、劉斐等在徐州會戰中之文電〉
〈蔣介石與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等來往軍事文電(附圖)〉
〈戰史會編寫「中日戰史」編制的各次會戰一覽表、統計表、資料表等〉
〈總顧問法肯豪森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抄件)〉
〈總顧問講演紀要(附今後作戰指導之建議具申意見)〉
〈關於徐州會戰的文電〉
〈關於徐州會戰的各項部署計畫行動的文電〉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
〈軍事委員會最高幕僚會議案〉
〈徐州抗日會戰史稿(五戰區編)〉
《陳誠副總統文物》,臺北 : 國史館藏。
《陳誠副總統日記》
〈陳誠詳歷影本〉
〈淞滬戰役戰況副電集(一)〉
〈淞滬戰役戰況副電集(二)〉
〈淞滬戰役戰況副電集(四)〉
〈淞滬戰役陣中日記(一)〉
〈淞滬戰役作戰計劃及意見〉
〈十五集團軍總司令任內滬上作戰〉
〈中日戰爭上海戰役回憶錄〉
〈陳誠言論集—民國二十七年(五)〉
《蔣中正日記》,未刊本。原件藏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
《蔣中正總統文物》,臺北 : 國史館藏。
〈籌筆—統一時期(九十六)〉
〈籌筆—抗戰時期(一)〉
〈籌筆—抗戰時期(二)〉
〈籌筆—抗戰時期(三)〉
〈籌筆—抗戰時期(十二)〉
〈革命文獻—盧溝橋事變〉
〈革命文獻—華北戰役〉
〈革命文獻—淞滬會戰與南京撤守〉
〈革命文獻—徐州會戰〉
〈革命文獻—對蘇外交:一般交涉〉
〈革命文獻—抗戰方略:重要指示〉
〈革命文獻—抗戰方略:敵後作戰〉
〈革命文獻—敵偽各情:敵情概況〉
〈蔣中正致宋美齡函(五)〉,家書
〈中央機關組織(一)〉,特交檔案
〈作戰計畫及設防(一)〉,特交檔案
〈國防設施計畫(二)〉,特交檔案
〈國防設施報告及建議(二)〉,特交檔案
〈國防設施報告及建議(四)〉,特交檔案
〈全面抗戰(一)〉,特交檔案
〈全面抗戰(二十)〉,特交檔案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六十)〉,特交檔案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七十八)〉,特交檔案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七十九)〉,特交檔案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八十)〉,特交檔案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八十三)〉,特交檔案
〈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一一三)〉,特交檔案
〈一般資料—民國二十七年(二)〉,特交檔案
〈各黨派動態(第○五三卷)〉,特交檔案(黨務)
〈政治—含西安事變專案(三)〉
〈盧溝禦侮(一)〉,特交文電
〈盧溝禦侮(二)〉,特交文電
〈對美關係(二)〉,特交文電
《戴笠史料》,臺北 : 國史館藏。
〈戴公遺墨-軍事類(第3卷)〉
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支那方面作戦記録》,第1巻,昭和21年12月調
〈徐州作戦の段階〉,昭和13年3月~昭和5月中旬,《高嶋少将史料》
〈昭和13年「陸支密大日記」第41号〉
〈昭和13年度支那事変陸戦概史〉

二、報紙
《武漢日報》(武漢),1937年8月8日,版3。
《中央日報》(南京),1937年8月14日,版3。

三、專書
《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編輯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史料編輯部合編,《台兒莊戰役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丁治磐日記(手稿本)》,第1、3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6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1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3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2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2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編,《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上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出版時間不詳。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5輯第2編,軍事一、二、三。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年4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中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8月。
王逸之,《徐州會戰——台兒莊大捷作戰始末》。臺北:知兵堂,2011年。
史諾等著,張雪懷譯,《委員長生活漫記》。臺灣:臺灣文化印書館,1945年12月。
白先勇編著,《白崇禧將軍身影集》,上卷:父親與民國1983-194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
白崇禧,《自力更生與持久抗戰》。出版地不詳:中央訓練團,1941年2月。
朱 熹,《四書集注章句.大學章句》,《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經部.四書類》,《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影印古籍。
朱振聲編纂,《李漢魂將軍日記》,上集第一冊。香港:編者自印,1975年5月。
朱浤源、張瑞德訪問,蔡說麗、潘光哲紀錄,《羅友倫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8月。
何 廉著,朱佑慈、楊大寧、胡隆昶、王文鈞、俞振基譯,《何廉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2月。
何成濬著,沈雲龍校註,《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上、下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年8月。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臺北:國史館,2004年12月。
何銘生(Peter Harmsen)《上海1937:法新社記者眼中的淞滬會戰》。北京:西苑出版社,2015年1月。
何應欽,《八年抗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年9月。
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年9月4版。
克勞塞維茨著,鈕先鍾譯,《戰爭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吳延環編,《孫仿魯先生述集》。臺北:孫仿魯先生九秩華誕籌備委員會,1981年2月。
吳延環編,《孫連仲回憶錄》。臺北:孫仿魯先生古稀華誕籌備委員會,1962年再版。
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冊。臺北:綜合月刊社,1973年5月。
吳淑鳳、張世瑛、蕭李居編輯,《不可忽視的戰場――抗戰時期的軍統局》。臺北:國史館,2012年12月。
吳淑鳳等編輯,《戴笠先生與抗戰史料彙編:軍情戰報》。臺北:國史館,2011年7月。
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1、5冊。臺北:國史館,2014年12月。
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
宋希濂,《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7月。
李 惠、李昌華、岳思平編,《侵華日軍序列沿革》。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10月。
李仲明,《何應欽大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年10月。
李君山,《上海南京保衛戰》。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new window
李君山,《為政略殉――論抗戰初期京滬地區作戰》。臺北:國立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年12月。new window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下冊。臺北:李敖出版社,1988年12月。
李敖、汪榮祖,《蔣介石評傳》,上冊。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2年11月。
李章瑞、黃培義,《作戰指揮發展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第3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4年11月。
李雲漢,《抗戰前華北政局史料》。臺北:正中書局,1982年2月。
李雲漢,《盧溝橋事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9月。new window
李新總主編,朱宗震、陶文釗著,《中華民國史》,第12卷:1947-1949。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
杜 派(T. N. Dupuy)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認識戰爭:戰鬥的歷史與理論》。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3年3月。
步 平、榮維木主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年1月。
汪朝光主編,《蔣介石的人際網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6月。
沈 醉,《軍統內幕》。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5年。
亞.伊.切列潘諾夫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一個駐華軍事顧問的札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5月。
周林根編著,《國防與參謀本部》。臺北:正中書局,1967年7月。
周美華編,《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第一冊,軍事委員會(一)》。臺北:國史館,1996年1月。
周美華編,《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第一冊,軍事委員會(二)》。臺北:國史館,1996年12月。
林之英編,《魯南大會戰》,收入孫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第264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2月。
林秋敏、葉惠芬、蘇聖雄編輯校訂,《陳誠先生日記》,第1冊。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林馨琴主編,《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3月。
竺可楨,《竺可楨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科學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芮 納.米德著,林添貴譯,《被遺忘的盟友》。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14年6月。
邵銘煌,《錢大鈞隨從蔣介石的日子》。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6月。
勃拉戈達托夫,A. B.著,李輝譯,《中國革命紀事(1925-192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11月。
施宣岑、趙銘忠主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簡明指南》。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年。
約米尼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戰略、大戰術、以及政治軍事的綜合原則》。臺北:麥田出版社,2014。
約米尼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臺北:軍事譯粹社,1955年5月3版。
約瑟夫.史迪威著,黃加林、張紅葉、陳宇、米小平譯,《史迪威日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2月。
胡平生編著,《中國現代史書籍論文資料舉要》,第4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3月。
胡璞玉主編,《國民革命軍簡史》。臺北:國防部史政局,1965年5月。
胡璞玉編纂,《領袖軍事上的豐功偉業》。臺北:國防部史政局,1966年10月;1967年12月再版。
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第一廳第四處編,《高等司令部之參謀業務:總顧問法肯豪森將軍講演錄》。出版地不詳: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第一廳第四處,1938年。
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編,《武漢會戰期間國軍作戰之經驗教訓》。出版地不詳: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0年2月。
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編,《徐州會戰國軍作戰經驗》。出版地不詳: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0年再版。
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編,《第二期抗戰第一階段國軍作戰之經驗教訓》。出版地不詳: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1年1月。
韋伯著,康樂、吳乃德、簡惠美、張炎憲、胡昌智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1年10月第2版。
孫 震,《八十年國事川事見聞錄》。臺北:四川文獻雜誌社,1979年1月。
孫 震,《楙園隨筆》。臺北:川康渝文物館,1983年11月。
孫元良,《地球人孫元良日常事流水記(第一部分)》。出版地不詳:作者自印,1981年8月。
孫宅巍、吳天威,《南京大屠殺:事實及紀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
庫特.馮.蒂佩爾斯基希著,賴銘傳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年。
徐 勇,《征服之夢――日本侵華戰略》。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
徐永昌先生治喪委員會編,〈徐永昌先生事略〉,《徐永昌先生紀念集》。臺北:徐永昌先生治喪委員會,1962年。
徐州突圍編輯委員會編,《徐州突圍》。漢口:生活書店,1938年7月。
晏勛甫,〈記豫東戰役及黃河決堤〉,《文史資料選輯》,第54輯,1962年6月。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2編作戰經過(一)(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81年9月。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7,專著;卷10、13、14、16、18、24,演講;卷30,書告;卷35,文錄;卷36,別錄。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年。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2卷、第4卷上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78年。
翁文灝著,李學通、劉萍、翁心鈞整理,《翁文灝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郝柏村口述;傅應川、何世同、胡筑生、黃炳麟筆記,《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6月。
馬振犢,《慘勝——抗戰正面戰場大寫意》。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9月。
高明芳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29 冊。臺北:國史館,2007年。
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編輯,《精神教育》(出版地不詳: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軍需處,1927年6月),頁177。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第4冊:華東地區作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年7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全戰爭經過概要(一)》。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年10月再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全戰爭經過概要(三)》。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年10月再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徐州會戰(一)》。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年6月再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徐州會戰(四)》。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年6月再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淞滬會戰(一)》。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0年9月再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淞滬會戰(二)》。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年6月再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運河垣曲間黃河兩岸之作戰(一)》。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年10月再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抗日戰史――運河垣曲間黃河兩岸之作戰(二)》。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年10月再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國軍後勤史》,第4冊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0年5月。
國防部情報局編,《國防部情報局史要彙編》,上冊。臺北:國防部情報局,1962年3月。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侵華日軍歷史上的105個師團》。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0年1月。
張朋園、林泉、張俊宏訪問,張俊宏紀錄,《於達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7月。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上冊。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北京:華文出版社,2014年4月第2版。
張秉均,《中國現代歷次重要戰役之研究—抗日戰役述評》。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8年10月。
張海麟、韓高潤、吳廣權,《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驗與教訓》。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7年12月。
張國奎、雷聲宏主編,《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四部—抗日》,第2冊初期戰役下。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年1月。
張發奎口述,夏蓮瑛訪談紀錄,鄭義翻譯校註,《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香港: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5月。
張瑞德,《山河動: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隊戰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11月。
張瑞德,《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new window
張霈芝,《戴笠與抗戰》。臺北:國史館,1999年3月。
張憲文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1931-1945)》。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戚厚杰、劉順發、王楠編著,《國民革命軍沿革實錄》。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畢春富,《抗戰江河掘口祕史》。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1995年10月。
郭汝瑰,《郭汝瑰回憶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郭汝瑰、黃玉章主編,《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上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郭廷以校閱,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訪問紀錄,《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6月3版。
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年10月。
陳 誠,《八年抗戰經過概要》。南京:國防部印製廠,1946年。
陳三井訪問,李郁青紀錄,《熊丸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5月。
陳之邁,《中國政府》,第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
陳布雷,《陳布雷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9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8月2版。new window
陳立夫,《陳立夫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6月。
陳存恭、張力訪問,張力紀錄,《石覺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陳克文著,陳方正編輯校訂,《陳克文日記,1937-1952》,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
陳清鎮、曾曉雯、邱惟芬編輯,《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叢書目錄》。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3月。
喬家才,《鐵血精忠傳》。臺北:中外圖書出版社,1985年3月增訂再版。
彭文賢,《行政生態學》。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曾曉雯主編,《軍事史籍出版品簡介》。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2月。
程思遠,《白崇禧傳》。臺北:曉園出版社,1989年8月。
鈕先鍾,《孫子三論:從古兵法到新戰略》。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年10月。
鈕先鍾,《戰略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黃 杰,《淞滬及豫東作戰日記》。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4年6月。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6月2版。
黃仁宇著,張逸安譯,《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1月。
黃自進,《蔣介石與日本:一部近代中日關係史的縮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12月。new window
黃自進、潘光哲編,《蔣中正總統五記:遊記》。臺北:國史館,2011年12月。
黃自進、潘光哲編輯,《蔣中正總統五記:省克記》。臺北:國史館,2011年12月。
黃道炫、陳鐵健,《蔣介石:一個力行者的思想資源》。太原: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傳記文學雜誌社編輯,《細說中統軍統》。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2年6月。
楊 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葉惠芬編輯,《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57冊。臺北:國史館,2011年10月。
雷格斯著,金耀基譯,《行政生態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10月。
熊式輝著,洪朝輝編校,《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香港:明鏡出版社,2008年6月。
趙正楷、陳存恭編,《徐永昌先生函電言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11月。
劉沈剛、王序平,《劉斐將軍傳略》。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9月。
劉庭華,《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統計》。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2年8月。
劉壽林、萬仁元、王玉文、孔慶泰編,《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
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臺北:國史館,1995年6月。new window
劉鳳翰,《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2輯:民國初年。臺北:黃慶中,2008年11月。
劉鳳翰,《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3輯:黃埔建校與北伐。臺北:黃慶中,2008年11月。
劉鳳翰,《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5輯:抗戰(下)。臺北:黃慶中,2008年11月。
劉鳳翰,《抗戰期間國軍擴展與作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8月。
劉鳳翰、張力訪問, 毛金陵紀錄,《丁治磐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6月。
劉鳳翰整理,《蔣緯國口述自傳》。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1月。
劉德軍主編,《抗日戰爭研究述評》。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5月。
劉馥著,梅寅生譯,《中國現代軍事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4月。
廣西文史研究館編,《黃紹竑回憶錄》。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合編,《孫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8月。
德 瑞,《日本陸軍興亡史:1853~1945》。北京:新華出版社,2015年5月。
蔡盛琦、陳世局編輯校訂,《胡宗南先生日記》,上冊。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蔣中正,《總統訓詞:游擊戰與反游擊戰》。臺北:國防部,1970年9月。
蔣廷黻,《蔣廷黻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8月。
蔣緯國,《蔣委員長中正先生抗日全程戰爭指導》。臺北:中華戰略學會,1995年4月。new window
蔣緯國,《蔣委員長如何戰勝日本》。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9月。
蔣緯國總編,《國民革命戰史第三部:抗日禦侮》,第5、10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10月。
蕭李居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42冊。臺北:國史館,2010 年7月。
錢世澤編,《千鈞重負——錢大鈞將軍民國日記摘要》,第1、2冊。Monterey Park, CA:中華出版公司,2015年7月。
錢端升等著,《民國政制史》,第1編。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魏汝霖編纂,《抗日戰史》。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年6月。
羅澤闓,《台兒莊殲滅戰》,收入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編,《抗戰參考叢書合訂本》,第1集(第1種至第7種)。出版地不詳: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0年。
鐘朗華、孫琪華、陳紅濤主編,《大將風標》。出版地不詳:編者自印,1992年2月。
顧祝同,《墨三九十自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年12月。
Gorlitz, Waltschen著,張鍾秀譯,《德國參謀本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3月。
Osanka, Franklin Mark編,朱嘉賓譯,《現代游擊戰》,上冊。臺北:國防部聯合作戰研究督查委員會,1965年2月。
Ch’i, Hsi-sheng,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45.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2.
Clubb, O. Edmund, 20th Century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Creveld, Martin van, Fighting Power: German and US Army Performance, 1939-1945.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82.
Dorn, Frank,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41: from Marco Polo Bridge to Pearl Harbor. New York: Macmillan, 1974.
Drea, Edward J., Japan''s Imperial Army: Its Rise and Fall, 1853-1945. Lawrence, Kan.: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09.
Dupuy, R. Ernest and Trevor N. Dupuy, The Harper Encyclopedia of Military History: From 3500 BC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1993 4th ed.
Eastman, Lloyd E.,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Guderian, Heinz, Panzer Leader. foreword by B.H. Liddell Hart,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Constantine Fitzgibbon, New York: Dutton, 1952.
Harmsen, Peter, Shanghai 1937: 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 Philadelphia: Casemate, 2013.
Henriot, Christian, Shanghai, 1927-1937: Municipal Power, Locality, and Moderniz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3.
Hsiung, James C., Steven I. Levine edited, China''s Bitter Victory: the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Armonk, N.Y.: M.E. Sharpe, 1992.
Kirby, William C., 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Kuhn, Thomas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Liddel Hart, B. H., Strategy. New York, N.Y., U.S.A.: Meridian, 1991.
Liddell Hart, B. H.,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New York: Putnam, 1971.
Liu, F. F.,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6.
MacKinnon, Stephen R., Wuhan, 1938: War, Refugee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Manstein, Erich von, Lost Victorie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nthony G. Powell; foreword by B.H. Liddell Hart ; introduction to this edition by Martin Blumenson, Novato, Calif.: Presidio, 1982.
Mitter, Rana, 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3.
Peattie, Mark,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edited,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Stilwell, Joseph W., The Stilwell Papers. arrange and edited by Theodore H. White, New York: W. Sloane Associates, 1948.
Strauss, Julia C., Strong Institutions in Weak Polities: State Building in Republican China, 1927-1940.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
Taylor, Jay,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Tuchman, Barbara W., 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11-1945. New York: Macmillan, c1971.
Van de Ven, Hans, 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5-1945. London; New York, N.Y.: RoutledgeCurzon, 2003.
伊藤隆、照沼康孝解說,《陸軍:畑俊六日誌》。東京:みすず書房,1983年3月。
井本熊男,《作戦日誌で綴る支那事变》。東京:芙蓉書房,1978年6月。
家近亮子,《蔣介石の外交戦略と日中戦争》。東京:岩波書店,2012年。
菊池一隆,《中国抗日軍事史 1937-1945》。東京:有志舎,2009年3月。
原 剛編,《日本陸海軍事典》,下冊。東京:新人物往来社,2003年9月。
小林英夫,《日中戦争 殲滅戦から消耗戦へ》。東京:講談社,2007年7月。
秦郁彥,《日中戦争史》。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7年增補改訂3版。
秦郁彥編,《日本陸海軍総合事典》。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5 年第2版。
田中正明,《松井石根大将の陣中日誌》。東京:芙蓉書房,1985年5月。
東亜問題調査会編,《最新支那要人伝》。大阪:朝日新聞社,1941年。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戦史部,《戰史研究年報》,第13號。東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2010年3月。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支那事变陸軍作戦〈1〉昭和十三年一月まで》。東京:朝雲新聞社,1975年7月。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支那事变陸軍作戦〈2〉昭和十四年九月まで》。東京:朝雲新聞社,1976年2月。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大本營陸軍部〈1〉昭和十五年五月まで》。東京:朝雲新聞社,1967年9月。
堀場一雄,《支那事变戦争指導史》。東京:時事通信社出版局,1973年6月。

四、論文、專文
于 靈、馬殿超,〈評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的「持久消耗」作戰方針〉,《遼寧稅專學報》,1995年第3期。
川島真,〈蔣介石的日本經驗——以高田時代為主〉,收入陳紅民主編,《中外學者論蔣介石——蔣介石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國民黨政府1937年度國防作戰計畫(乙案)〉,《民國檔案》,1988年第1期。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國民黨政府1937年度國防作戰計畫(甲案)〉,《民國檔案》,1987年第4期。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德國總顧問法肯豪森關於中國抗日戰備之兩份建議書〉,《民國檔案》,1991年第2期。
戶部良一著,趙星花譯,〈華中日軍:1938~1941—以第11 軍的作戰為中心〉,收入楊天石、臧運祜編,《戰略與歷次戰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王正華,〈國防委員會的成立與運作(1933-1937)〉,《國史館學術集刊》,第8期,2006年6月。
王立本,〈抗戰最後一役——豫西鄂西北會戰中的胡宗南〉,收入呂芳上主編,《國軍與現代中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5年4月。
王奇生,〈抗戰初期的「和」聲〉,收入呂芳上主編,《戰爭的歷史與記憶》。臺北:國史館,2015年8月。
王奇生,〈抗戰時期國軍的若干特質與面向——國軍高層內部的自我審視與剖析〉,《抗日戰爭研究》,2014年第1期。
王奇生,〈從孤兒寡母到孤家寡人〉,收入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著,《天下得失——蔣介石的人生》。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2年9月。
王奇生,〈從孤兒寡母到孤家寡人——蔣介石的早年成長經歷與個性特質〉,《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王奇生,〈蔣介石的閱讀史——以1920至1940年代《蔣介石日記》為中心的探討〉,收入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
王維鈞,〈同仇敵愾、抗日救亡――回憶參加研究日本密電碼的前前後後〉,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第126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
安井久善,〈歐洲的游擊戰史――從拿破崙侵略西班牙所引起的民族戰爭至現代的各種游擊型態〉,收入曾清貴編譯,《世界游擊戰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4年3月。
安占海,〈徐州突圍片斷〉,收入《正面戰場:徐州會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
何智霖、蘇聖雄,〈中期重要戰役〉,收入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何智霖、蘇聖雄,〈初期重要戰役〉,收入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何智霖、蘇聖雄,〈後期重要戰役〉,收入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余子道,〈中國正面戰場對日戰略的演變〉,《歷史研究》,1988年第5期。
余子道,〈國共兩黨抗日持久戰略比較研究〉,《復旦學報》,1999年第5期。
余子道,〈淞滬戰役的戰略企圖和作戰方針論析――兼答馬振犢先生〉,《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第2期。
余子道,〈蔣介石與淞滬會戰〉,《軍事歷史研究》,2014年第3期。
余子道,〈論中國正面戰場初期的戰略作戰方向問題〉,《軍事歷史研究》,1999年第1期。
余子道,〈論抗戰初期正面戰場作戰重心之轉移――與臺灣學者討論發動淞滬會戰的戰略意圖問題〉,《抗日戰爭研究》,1992年第3期。
冷 欣,〈黃埔軍校五十週年紀念感言〉,收入中華學術院編輯,《戰史論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再版。
吳相湘,〈中國對日總體戰略及若干重要會戰〉,收入薛光前編,《八年對日抗戰之國民政府(1937年至1945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2版。
呂芳上,〈近代中國軍事歷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收入呂芳上主編,《國軍與現代中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5年4月。
呂偉俊,〈台兒莊大戰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山東社會科學》,1993年第3期。
宋希濂,〈蘭封戰役的回憶〉,《文史資料選輯》,第54輯。1962年6月。
李 敖,〈蔣介石的教育程度〉,收入李敖,《蔣介石研究四集》。臺北:李敖出版社,1987年10月。
李 敖,〈蔣介石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嗎?〉,收入李敖,《蔣介石研究》。臺北:李敖出版社,1987年9月再版。
李君山,〈抗戰前軍用教範的初步考察(1931-1937)〉,《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11期,2006年10月。
李君山,〈抗戰前期國民政府軍火採購之研究(1937-1939):以楊杰在俄法之工作為主線〉,《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42期,2014年11月。new window
李建興原著,吳國炳校訂,〈臺灣光復致敬團祖國行〉,《中外雜誌》,第33卷第1期,1983年1月。
李雲漢,〈對日抗戰的史料和論著〉,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編輯委員會合編,《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沈雲龍、謝文孫訪問,謝文孫紀錄,〈征戰西北:陝西省主席熊斌將軍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2期,1991年2月。
辛達謨,〈法爾根豪森將軍回憶中的蔣委員長與中國(1934-1938)〉,《傳記文學》,第19卷第5期,1971年11月。
孟彭興,〈蔣介石上海抗戰決策研究〉,《軍事歷史研究》,1994年第1期。
林洽波,〈台兒莊大捷後盲目決戰誰擔其咎〉,《軍事歷史》,1994年第4期。
林桶法,〈武漢會戰期間蔣介石的決策與指揮權之問題〉,收入呂芳上主編,《戰爭的歷史與記憶1:和與戰》。臺北:國史館,2015年12月。
居亦橋口述,江元舟整理,〈跟隨蔣介石十二年〉,收入汪日章等著,《在蔣介石宋美齡身邊的日子:侍衛官回憶錄》。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9月。
姜良芹,〈從淞滬到南京:蔣介石政戰略選擇之失誤及其轉向〉,《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段瑞聰,〈日本有關中日戰爭研究之主要動向及其成果(2007-2012年)〉,《國史研究通訊》,第5期,2013年12月。
秋 浦,〈抗戰時期蔣介石手令制度評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秋宗鼎,〈蔣介石的侍從室紀實〉,《文史資料選輯》,第81輯,1982年7月。
秋宗鼎,〈蔣介石的侍從室紀實〉,收入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華文史資料文庫》,第8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年。
胡震亞,〈蔣介石早年性格特徵及形象重塑述評〉,《民國檔案》,2002年第4期。
埃德加.斯諾著,張苓華譯,〈周恩來談第一次國共合作與蔣介石〉,收入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編,《黨史研究資料》,第2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徐 勇,〈日本侵華既定戰略進攻方向考察〉,《抗日戰爭研究》,1996年第3期。
徐珌鴻,〈湯恩伯〉,收入王成斌等主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第3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馬仲廉,〈台兒莊戰役的幾個問題〉,《抗日戰爭研究》,1998年第4期。
馬仲廉,〈評馬振犢《慘勝─—抗戰正面戰場大寫意》〉,《抗日戰爭研究》,1994年第4期。
馬仲廉,〈關於徐州會戰時間之我見〉,《抗日戰爭研究》,1998年第1期。
馬振犢,〈平心靜論「八一三」〉,《抗日戰爭研究》,2001年第1期。
馬振犢,〈開闢淞滬戰場有無「引敵南下」戰略意圖〉,《抗日戰爭研究》,1994年第2期。
馬振犢,〈德國軍事總顧問與中國抗日戰爭〉,《檔案與史學》,1995年第3期。new window
唯 真(即劉斐),〈抗戰初期的南京保衛戰〉,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張 力,〈從決戰到棄守:浙贛會戰衢州戰役蔣介石的抉擇〉,收入陳紅民主編,《中外學者論蔣介石》。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張之淦,〈徐永昌傳〉,收入國史館編,《國史擬傳》,第4輯。臺北:國史館,1993年。
張世瑛,〈國軍的游擊作戰〉,收入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張玉法,〈兩岸學者關於台兒莊戰役的研究〉,《文史哲》,1994年第1期。
張立華,〈試論台兒莊戰役後國民黨最高當局增兵徐州地區的戰略意圖〉,《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張注洪,〈國外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收入楊青、王暘編,《近十年來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選編》(1995-2004)。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齊福林,〈日本學者對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1989年第2期。
張柏亭,〈八一三淞滬會戰回憶〉,《傳記文學》,第41卷第2期,1982年8月。
張國棟,〈中統局始末記〉,收入傳記文學雜誌社編輯,《細說中統軍統》。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2年6月。
張國寬,〈我所知道的軍令部〉,《鍾山風雨》,2001年第3期。
張發奎,〈八一三淞滬戰役回憶〉,《傳記文學》,第31卷第3期,1977年9月。
張瑞德,〈抗戰時期國軍的參謀人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下冊,1995年6月。new window
張瑞德,〈軍事體制〉,收入張瑞德、齊春風、劉維開、楊維真,《抗日戰爭與戰時體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張瑞德,〈國軍成員素質與戰力分析〉,收入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張瑞德,〈無聲的要角——侍從室的幕僚人員(1936-1945)〉,《近代中國》,第156期,2004年3月。
張瑞德,〈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
張鑄勳,〈從淞滬會戰析論日軍侵華作戰線改變——抗日戰爭最重要的戰略指導〉,收入張鑄勳主編,《抗日戰爭是怎麼打贏的——紀念黃埔建校建軍90週年論文集》。臺北:國防大學,2015年5月再版。new window
戚厚杰,〈抗戰爆發後南京國民政府國防聯席會議記錄〉,《民國檔案》,1996年第1期。
戚厚杰,〈林蔚(1889-1955)〉,收入《民國高級將領列傳》,第5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戚厚杰,〈略論抗戰中國民黨軍隊與民眾的關係〉,《民國檔案》,2010年第1期。
符昭賽,〈我所知道的楊杰〉,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軍政人物(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郭 驥,〈陳誠〉,收入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名人傳》,第1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4年。
郭廷以校閱,李毓澍訪問,陳存恭紀錄,〈晉閰的司庫:李鴻文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2期,1991年2月。
郭廷以校閱,沈雲龍訪問,陳三井、馬天綱紀錄,〈劉士毅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8期,1996年12月。
陳永發,〈關鍵的一年——蔣中正與豫湘桂大潰敗〉,收入劉翠溶主編,《中國歷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年7月。
陳廷縝,〈在何應欽的參謀總長辦公室三年〉,《貴陽文史資料》,第3輯,1982年4月。
陳長河,〈抗戰時期的國民黨政府軍令部〉,《民國檔案》,1987年第3期,頁134。
陳長河,〈國民黨政府參謀本部組織沿革概述〉,《歷史檔案》,1988年第1期,頁110-111。
陳進金,〈戴笠與忠義救國軍〉,收入吳淑鳳、張世瑛、蕭李居編輯,《不可忽視的戰場――抗戰時期的軍統局》。臺北:國史館,2012年12月。new window
傅應川,〈抗戰時期國軍「游擊戰配合正規戰」之戰略涵義〉,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三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6年3月。
傅應川,〈抗戰戰略的變遷〉,收入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編: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傅寶真,〈抗戰前及初期之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十一)〉,《近代中國》,第78期,1990年8月。
傅寶真,〈抗戰前及初期之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十二)〉,《近代中國》,第80期,1990年12月。
傅寶真,〈德國赴華軍事顧問關於「八.一三」戰役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報告(續完)〉,《民國檔案》,1999年第3期。
曾景忠,〈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研究述評〉,收入楊青、王暘編,《近十年來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選編(1995-2004)》。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7月。
曾景忠,〈蔣介石與徐州會戰〉,《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6期。
黃仁宇,〈大變局中讀歷史〉,收入氏著,《關係千萬重》。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1月。
黃自進,〈青年蔣中正的革命歷練(1906-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5期,2009年9月。
黃自進,〈蔣中正先生在日本學習的一段歲月〉,《近代中國》,第147期。2002年2月。
黃自進,〈蔣中正的訪日經驗(1906-1927)〉,收入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臺北:世界大同出版公司,2011年4月。
黃克武,〈修身與治國——蔣介石的省克生活〉,《國史館館刊》,第34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黃道炫,〈淞滬戰役的戰略問題〉,《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第2期。
黃道炫,〈蔣介石與中國傳統兵書〉,收入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12月。
黃肇珩、胡有瑞,〈七七抗戰四十週年紀念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第2期,1977年6月。
黃輝亞,〈台兒莊會戰——錄音訪問〉,收入國史館史料處編輯,《第二次中日戰爭各重要戰役史料彙編——台兒莊戰役》。臺北:國史館,1984年7月。
楊天石,〈國民黨人的「持久戰」思想〉,收入氏著,《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二)》。香港:三聯書店,2010年6月。
楊天石,〈蔣介石與1937年的淞滬、南京之戰〉,收入氏著,《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3月。
楊天石,〈蔣介石與前期北伐戰爭的戰略策略〉,《歷史研究》,1995年第2期。
楊伯濤,〈黃維第十二兵團被殲記〉,《文史資料選輯》,第21輯,1961年。
楊晨光,〈徐州會戰之研究〉,《軍事史評論》,第20期,2013年6月。new window
楊維真,〈1938年長沙大火事件的調查與檢討〉,《國史館館刊》,第33期,2012年9月。new window
楊維真,〈蔣中正對中日武漢會戰的佈局——以《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為中心的探討〉,《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8期,2003年4月。new window
楊維真,〈蔣介石的地緣關係〉,收入林馨琴主編,《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3月。
葉 銘,〈從日本軍方資料看南京保衛戰中國軍隊損失〉,《軍事歷史研究》,2009年第3期。
葉 銘,〈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令部研究(1938-1945)〉。南京:南京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論文,2013年9月。
葉鍾驊,〈密碼電報研究機構內幕〉,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特工組織(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董昆吾,〈虹橋事件的經過〉,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齊錫生,〈抗戰中的軍事〉,收入許倬雲、丘宏達主編,《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劉 斐,〈抗戰初期的南京保衛戰〉,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南京保衛戰》編審組編,《南京保衛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8月。
劉 斐,〈徐州會戰概述〉,收入《正面戰場:徐州會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1月。
劉中權,〈抗戰中的軍令部第二廳〉,《紅巖春秋》,1995年第5期。
劉安祺,〈從戎回憶〉,收入中華學術院編輯,《戰史論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再版。
劉勁持,〈淞滬警備司令部見聞〉,收入《正面戰場淞滬會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1月。
劉培平,〈台兒莊大戰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抗日戰爭研究》,1993年第3期。
劉詠堯,〈我對王芃生先生的一點追思〉,收入《王芃生先生紀念集》。出版地、出版者不詳,1966年5月。
劉貴福、朱晉平,〈從《蔣介石日記》看淞滬抗戰的一個問題〉,《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第1期。
劉熙明,〈國民政府軍在豫中會戰前期的情報判斷〉,《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劉維開,〈《蔣中正日記》及其衍生資料〉,收入陳進金主編,《國內蔣中正典藏資料研析》。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3年2月。
劉維開,〈《蔣中正與民國軍事》導讀〉,收入劉維開主編,《蔣中正與民國軍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3年12月。
劉維開,〈國民政府的備戰〉,收入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1編:和戰抉擇。臺北:國史館,2015年7月。
劉維開,〈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21期,2004年5月。new window
劉維開,〈國防會議與國防聯席會議之召開與影響〉,《近代中國》,第163期,2005年12月。
劉維開,〈劉鳳翰——中國近代軍事史拓荒者〉,收入劉鳳翰,《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5輯:抗戰(下)。臺北:黃慶中,2008年11月。
劉維開,〈蔣中正在軍事方面的人際關係網絡〉,收入汪朝光主編,《蔣介石的人際網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6月。
劉維開,〈蔣中正記憶中的童年〉,收入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臺北:世界大同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new window
劉維開,〈戰時黨政軍統一指揮機構的設置與發展〉,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三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6年3月。
劉鳳翰,〈胡宗南〉,收入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名人傳》,第6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6年6月。
劉鳳翰,〈蔣中正學習陸軍的經過〉,收入氏著,《中國近代軍事史叢書》,第2輯。臺北:黃慶中,2008年11月。
劉德軍等主編,《中國革命史教學與研究.基本思想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曉鵬,〈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前傳,1937-197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2期,2013年12月。
蔣中正,〈軍事教育的基礎〉,《蔣委員長訓詞選輯》,第1冊。出版時地不詳: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
蔣中正,〈革命黨員要做強毅的『無名英雄』〉,收入鄧文儀主編,《黃埔訓練集》。南京:國防部新聞局,1947年8月。
蔣緯國,〈八年抗戰是怎樣打勝的〉,《中央月刊》,第7卷第9期,1975年7月。
蔣緯國,〈抗戰史話:八年抗戰是怎樣打勝的〉,《中央月刊》,第8卷第6期,1976年4月。
蔣緯國,〈抗戰史話:八年抗戰是怎樣打勝的〉,《中央月刊》,第8卷第11期,1976年9月。
蔣緯國,〈中日戰爭之戰略評析〉,收入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4冊,臺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1年。
鄧宜紅,〈蔣介石與第五戰區—兼論《李宗仁回憶錄》中的幾處失實〉,《民國檔案》,1996年第2期。
鄭鐘明,〈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自身存在的缺陷〉,《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增刊。
鄭鐘明,〈徐州會戰中國軍隊失利的原因〉,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9年5月。
盧 漢,〈第六十軍赴徐州作戰記〉,收入《正面戰場:徐州會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
蕭自誠,〈台兒莊大捷憶往〉,收入國史館史料處編輯,《第二次中日戰爭各重要戰役史料彙編——台兒莊戰役》。臺北:國史館,1984年7月。
賴煒曾,〈從地方到中央:論徐永昌與民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6月。
霍實子、丁緒曾,〈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密電檢譯所〉,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特工組織(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龍 雲,〈抗戰前後我的幾點回憶〉,《文史資料選輯》,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韓信夫,〈台兒莊戰役及其在抗戰中的歷史地位〉,《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魏大銘,〈魏大銘自傳序〉,《傳記文學》,第71卷第2期,1997年8月。
魏汝霖,〈黃河決口經過〉,《鄭州文史資料(黃河花園口掘堵專輯)》,第2輯,1986年10月。
蘇聖雄,〈1939年的軍統局與抗日戰爭〉,《抗戰史料研究》,2014年第1輯。
蘇聖雄,〈正統典範――國軍抗戰史的書寫與論述〉,發表於「抗戰史研究的新史料與新視野:第五屆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2015年11月27日。
蘇聖雄,〈重視史料、內容多元:「第四屆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述略〉,《國史研究通訊》,第5期,2013年12月。
蘇聖雄,〈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之其他系列介紹〉,《檔案季刊》,第14卷第1期,2015年3月。
蘇聖雄,〈陳誠與中國遠征軍〉,發表於「誠樸輔國—陳誠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陳誠文教基金會等主辦,2015年3月5日。
蘇聖雄,〈陳誠離任遠征軍司令長官之謎——以《陳誠先生日記》為中心的探究〉,《國史研究通訊》,第8期,2015年6月。
蘇聖雄,〈蔣中正與遷臺初期之立法院─―以電力加價案為核心的討論〉,收入黃克武主編,《同舟共濟: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4年6月。
蘇聖雄,〈論蔣中正對膠東之戰的處置(1932)〉,《國史館館刊》,第28期,2011年6月。new window
蘇聖雄,〈論蔣委員長於武漢會戰之決策〉,收入王文燮等著,《國防大學慶祝建國100年「抗日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防大學,2011年12月。
Drea, Edward J., Hans Van de Ven, “An Overview of Major Military Campaigns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The Battle for China :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edited by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Lary, Diana, “Defending China: the Battles of the Xuzhou Campaign,” Warfare in Chinese History, edited by Hans van de Ven. Leiden; Boston: Brill, 2000.
Takahashi, Hisashi, “A Case Study: Japanese Intelligence Estimate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1931-1945,” in Walter T. Hitchcock, ed., The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1), p. 210.
Van de Ven, Hans,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History,” in 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edited by Mark Peattie, Edward Drea, and Hans van de Ve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笠原十九司,〈国民政府軍の構造と作戦——上海・南京戦を中心に〉,收入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編,《民国後期中国国民党政権の研究》。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2005年3月。
戸部良一,〈日中戦争をめぐる研究動向〉,《軍事史学》,第46巻第1号,2010年6月。
姫田光義,〈中華民国軍事史研究序説〉,收入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編,《民国前期中国と東アジアの変動》。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1999年3月。
服部聡,〈日中戦爭における短期決戦方針の挫折〉,收入軍事史学会編,《日中戦争再論》。東京:錦正社,2008年3月。

五、網路資料
Taktik: Die Gefechtslehre,amazon,http://www.amazon.de/Taktik-Die-Gefechtslehre-William-Balck/dp/3737203792。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http://www.jacar.go.jp/。
THE TRUE SIZE OF,http://thetruesize.co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