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南北朝人性論研究
作者:蔡金昌
作者(外文):Chin-Chang Tsai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文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魏晉南北朝玄學人性論佛性道性Wei-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MetaphysicsTheory about Human-NatureBuddha-NatureHuman-Nature of Tao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6
  在中國思想史的各階段中,魏晉南北朝上承先秦下啟隋唐,為思想史的中繼時期,此時雖以玄學為大宗,但佛教與道教亦同時建立其理論思想並蓬勃發展。人性議題從先秦開始就成為思想家所側重的討論面向,經過兩漢氣化、魏晉本體化發展到南北朝時,有逐漸趨向以心識為主體的人性思惟,這也成為隋唐、宋明心性人性論之根基。
  本文之探討以先秦人性思想為開端,定立往後中國人性論的主軸議題,並就兩漢氣化觀到玄學貴無論、崇有論與至虛論的進程檢視傳統人性思想的演變狀況。加以魏晉南北朝佛教般若學、涅槃學、瑜伽行學在人性論的基礎上開出的佛性思惟,及道教於此潮流中亦漸形成的道性思想,由是以見中國人性範疇之拓展。在聖人觀方面突破傳統成德致聖的唯一徑路,使得人格的最高理想價值不只侷限於世間的德性圓滿,出世間的成佛、成道實擴大並超出了傳統人性思惟下的聖人格局。相對的,聖人的內在依據是在德性之上開顯超越於德性的佛性與道性,使得人性的內涵更加深廣。更由詮釋的角度收攝傳統氣化論、本體論的架構,透過對心識的重視,產生以心性為主軸的人性論趨勢,表現出魏晉南北朝人性論對傳統人性論的繼承及轉化,成為此時期的重要特色,在中國人性思想史的發展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China Ideology History has different kind of status just like Wei-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t carried on the Xian-Qin period and created a new Sui-Tang era. This beca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y moment in China. Now people even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to Metaphysics but Buddhism and Taoism were built their own theories and mind-think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d development progressing. The issue of Human-Nature started to become a main discussion among the thinkers. After developing and growing of Liang-Han (Gasification) and Wei-Jin (Ontological) theories, it was slowly moved to Human-Nature thinking with heart of understanding. This also turned into basic knowledge of Sui-Tang and Song-Ming Human-Nature in minded.
  First, 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make a research about Xian-Qing Human-Nature at the beginning. Then, figures out the ways of deciding the main topic of China Human-Nature theor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writer will start to talk about Gasification of Liang-Han and then continue with the matters of Metaphysics such as some people liked to advocate the process of nothing, everything until the virtual. This can view the evolvem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Human-Nature thinking. Besides, Buddhism in Wei-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ried to develop Buddha''s thinking through the knowledge of Wisdom, Nirvana and Yoga-movement. Taoism also followed the trend and became one of the main mental thinking. The range of China Human-Nature became bigger. At the observation of saint, the only traditional way of those people which had to equip their morality was started to breakthrough. The highest of ideal and value personality were not only just limited with the fulfilled morality in the reality or started to realize to become a buddha and grow a juicy fruit to transcend the Human-Nature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the saint structure. The basic identity of saint was to show his morality without the reflection of Buddhism and Taoism. It made the meaning of Human-Nature become deeper. The point of view and explanation all gathered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Gasification, the build-up of Ontological and the importance of heart within understanding. Everyone started to follow their mind and proved that the Human-Nature in Wei-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nherited and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before. This was a main characteristic which brought the special mea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Human-Nature History.
參考資料(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十三經
1.王 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周易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2.何 晏集解、邢 昺疏:《論語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3.杜 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4.趙 岐注、孫 奭疏:《孟子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5.鄭 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二、佛 藏
1.元 康:《肇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元 曉:《涅槃宗要》,《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8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天親菩薩造、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6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4.天親菩薩造、真 諦譯:《大乘唯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5.世親菩薩釋、真 諦譯:《攝大乘論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6.吉 藏:《中觀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2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7.吉 藏:《大乘玄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2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8.吉 藏:《三論略章》,《卍續藏經》第97冊,臺北:新文豐,1993年。
9.吉 藏:《涅槃經遊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8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0.安 澄:《中論疏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65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1.法 勝造,僧伽提婆、慧 遠譯:《阿毘曇心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8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2.法 雲:《翻譯名義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4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3.法 琳:《辯正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2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4.竺道生:《妙法蓮華經疏》,《卍續藏經》第150冊,臺北:新文豐,1993年。
15.知 禮:《觀音玄義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4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6.宗 密:《原人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7.真 諦譯:《決定藏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8.真 諦譯:《轉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19.真 諦譯:《三無性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0.淨影慧遠:《大乘義章》,《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4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1.訶梨跋摩造、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2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2.惠 達:《肇論疏》,《卍續藏經》第150冊,臺北:新文豐,1993年。
23.智 昇:《開元釋教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5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4.智 顗:《摩訶止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5.智 顗:《維摩經玄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8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6.提婆設摩阿羅漢造、玄 奘譯:《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6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7.無著菩薩造、真 諦譯:《攝大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8.湛 然:《法華文句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4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29.湛 然:《法華玄義釋籤》,《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0.道 宣:《廣弘明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2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1.道 宣:《續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0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2.義 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4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3.圓 測:《解深密經疏》,《卍續藏經》第34冊,臺北:新文豐,1993年。
34.福 善日錄、通 炯編輯:《憨山老人夢遊集》,《卍續藏經》第127冊,臺北:新文豐,1993年。
35.僧 肇:《肇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6.僧 肇:《注維摩詰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8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7.僧 祐:《出三藏記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5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8.僧 祐:《弘明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2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39.慧 皎:《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0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40.慧 均:《大乘四論玄義》,《卍續藏經》第74冊,臺北:新文豐,1993年。
41.慧 立撰、釋彥悰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0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42.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43.窺 基:《成唯識論別抄》,《卍續藏經》第77冊,臺北:新文豐,1993年。
44.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45.龍樹菩薩造、青 目釋,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46.龍樹菩薩造、真 諦譯:《十八空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47.覺 岸:《釋氏稽古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9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48.寶 唱:《名僧傳抄》,《卍續藏經》第134冊,臺北:新文豐,1993年。
49.寶 亮:《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7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50.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2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

三、道 藏
1.《太上洞玄靈寶昇玄內教經》卷10(P.2343),李德范輯:《敦煌道藏》,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年。
2.《太上靈寶昇玄內教經‧開緣品》卷6(P.2560),李德范輯:《敦煌道藏》,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年。
3.《昇玄內教經》卷3(P.2456),李德范輯:《敦煌道藏》,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9年。
4.《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正統道藏》第10冊,臺北:新文豐,1977年。
5.宋文明:《道德義淵》(S.1438抄本),《中華道藏》第5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6.孟安排:《道教義樞》,《正統道藏》第41冊,臺北:新文豐,1977年。

四、專 書
1.《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2.《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3.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4.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臺北:萬卷樓,2002年。
5.孔 晁注:《逸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6.孔廣森:《經學巵言》,臺北:藝文印書館,未標出版年。
7.王 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8.王 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9.王 充撰、楊寶忠校箋:《論衡校箋》,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王先慎:《韓非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
11.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12.王鈞林:《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王 博:《易傳通論》,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14.王曉毅:《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5.王叔岷:《莊學管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6.王 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17.王 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18.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19.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20.臺大哲學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東大圖書,2000年。
21.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2.田永勝:《王弼思想與詮釋文本》,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年。
23.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24.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25.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26.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27.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28.朱 熹:《四書集注(甲種本)》,臺北:世界書局,1997年。
29.朱 熹:《周易本義》,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30.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31.朱伯崑:《易學漫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32.朱維煥:《歷代聖哲所講論之心學述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33.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1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34.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3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35.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36.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37.成玄英:《老子義疏》,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
38.何 晏集解、皇侃疏:《論語義疏》(懷德堂刊),《無求備齋論語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39.阮 籍撰、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40.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1.李 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42.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43.李潤生:《僧肇》,臺北:東大,2001年。
44.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臺北:時報文化,1982年。
45.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46.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47.呂紹綱:《周易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8.呂 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臺北:里仁,1998年。
49.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50.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51.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52.吳 震、徐洪興、趙剛編著:《中國理學》第四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
53.武內義雄:《中國哲學思想史》,新竹:仰哲出版社,1982年。
54.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55.孟 旦著;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56.恆 毓:《佛道儒心性論比較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第36冊,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57.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58.姜國柱、朱葵菊:《論人‧人性》,河北:海洋出版社,1988年。
59.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60.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61.徐平章:《荀子與兩漢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62.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63.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2003年。
64.徐復觀:《增訂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65.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66.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臺北:萬卷樓,2001年。
67.高晨陽:《阮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68.翁廷辰:《人之物性是人性論》,臺北:曉園出版社,2007年。
69.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一)》,上海:蘇州古籍書局,1990年。
70.陳 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71.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馬王堆帛書專號》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72.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73.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74.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75.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玄學與重玄學專號》第19輯,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76.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9年。
77.陳 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78.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臺北:祥生出版社,1975年。
79.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80.陳 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81.許 慎撰、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96年。
82.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1992年。
83.張豈之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先秦卷(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84.張豈之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先秦卷(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85.張豈之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魏晉南北朝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86.張 載撰、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
87.張舜徽:《廣校讎略、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88.張立文主編:《性》,臺北:七略,1997年。
89.張雙棣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90.郭 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91.郭 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92.郭 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93.陸德明:《經典釋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94.陳沛然:《竺道生》,臺北:東大,1988年。
95.莊耀郎:《郭象玄學》,臺北:里仁,1998年。
96.陶弘景撰、趙 益點校:《真誥》,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97.崔珍皙:《成玄英《莊子疏》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98.嵇 康撰、載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臺北:河洛圖書,1978年。
99.馮友蘭:《三松堂全集》,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0.湯一介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1988》,北京:三聯書店,1990年。
101.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02.湯一介:《郭象》,臺北:東大,1999年。
103.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1991年。
104.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1年。
105.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6.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2012年。
107.黃懺華:《佛教各宗大綱》,臺北:天華,1980年。
108.董仲舒撰、凌曙注:《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109.楊伯峻:《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110.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箋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111.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箋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112.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年。
113.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2003年。
114.楊惠南:《吉藏》,臺北:東大,2012年。
115.賈 誼撰、盧文弨校:《新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16.劉義慶撰、劉孝標註:《世說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117.劉 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8.劉貴傑:《竺道生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84年。
119.劉振東:《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0.僧祐集:《弘明集》,臺北:新文豐,1986年。
121.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臺北:臺灣商務,2006年。
122.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123.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24.歐陽禎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125.鄭 玄注:《易緯乾坤鑿度》,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126.鄭 玄注:《易緯乾鑿度》,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127.鄭成海:《增訂老子河上公注疏證》,臺北:華正書局,2008年。
128.蔡日新:《漢魏六朝佛教概觀》,臺北:文津,2001年。
129.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1986年。
130.賴永海:《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第1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131.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132.盧 央:《葛洪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33.魏 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34.戴 德撰、盧 辯注:《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35.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136.蕭 統撰、李 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137.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市:文津,1993年。
138.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臺北縣:漢京文化,1983年。
139.簡博賢:《今存南北朝經學遺籍考》,臺北:黎明文化,1975年。
140.羅根澤編著:《古史辨》第四冊,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5年。
141.羅 因:《「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
142.釋德清註:《莊子內篇註》,藝文印書館據清光緒十四年刊本影印,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4年。
143.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44.嚴靈峯校輯:《輯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五、期刊論文
1.丁四新:〈世碩與王充的人性論思想研究──兼論《孟子‧告子上》公都子所述告子及兩「或曰」的人性論問題〉,《文史哲》2006年第5期(2006年),頁43~54。
2.丁為祥:〈從《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論的形成理路〉,《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2001年),頁28~37。
3.丁為祥:〈告子的「生之謂性」及其意義〉,《文史哲》2007年第6期(2007年),頁114~121。
4.丁宏武:〈葛洪的漢學傾向──兼論葛洪與魏晉玄學的關係〉,《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2期(2008年6月),頁17~22。
5.王幸平:〈《性自命出》對孔子人性論的發展〉,《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04年6月),頁67~69。
6.王運生:〈《莊子‧內篇》思想發微〉,《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1期(2000年3月),頁29~36。
7.杜保瑞:〈荀子的性論與天論〉,《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45~63。
8.李靈玢:〈老莊的人性觀〉,《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第12期(2009年),頁105~108。
9.邵俊峰:〈孔子人性觀新論〉,《齊魯學刊》2004年第3期(2004年),頁81~84。
10.周敏華:〈王弼貴無思想的評析〉,《壢商學報》第10期(2002年5月),頁2~16。
11.林文彬:〈郭象足性逍遙的聖人說試析〉,《興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7年12月),頁327~338。
12.林永勝:〈六朝道教三一論的興起與轉折──以存思技法為線索〉,《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2008年3月),頁67~102。
13.林永勝:〈從才性自然到道性自然──六朝至初唐道教自然說的興起與轉折〉,《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1期(2009年11月),頁1~35。
14.孫邦金:〈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天命觀與心性論〉,《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4年2月),頁13~17。
15.郭 沂:〈「老子:影響與解釋」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哲學研究》1995年第12期(1995年),頁70~74。
16.郭 沂:〈從道論到心性之學──老子哲學之建立〉,《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4期(1997年4月),頁351~368。
17.郭 沂:〈從「欲」到「德」──中國人性論的起源與早期發展〉,《齊魯學刊》2005年第2期(2005年),頁10~15。
18.張炳陽:〈告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證評議〉,《臺北師院學報》第11期(1998年6月),頁177~198。
19.陳代波:〈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的人性論簡析〉,《東疆學刊》第17卷第4期(2000年10月),頁58~65。
20.陳 偉:〈郭店簡書《人雖有性》校釋〉,《中國哲學》2000年第4期(2000年),頁3~13。
21.許抗生:〈《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較研究〉,《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2002年),頁4~13。
22.許宗興:〈荀子「心」析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3月),頁51~78。
23.許宗興:〈孔子「本性論」研究法芻議〉,《國文學報(高師大)》第8期(2008年6月),頁215~240。
24.湯一介:〈『道始於情』的哲學詮釋──五論創建中國解釋學問題〉,《學術月刊》2001年第7期(2001年),頁40~44。
25.黃金榔:〈試論從兩漢到魏晉時期人性論的發展〉,《嘉南學報》第31期(2005年12月),頁598~616。
26.黃忠慎:〈葛洪《抱朴子‧內篇》之形上理論與神仙思想〉,《國文學誌》第7期(2003年12月),頁163~184。
27.趙建偉:〈郭店竹簡《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釋〉,《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2期(1999年),頁34~39。
28.趙 薇:〈逍遙遊與師心使氣──論阮籍、嵇康對莊子思想的繼承與實踐〉,《衡水學院學報》第13卷第3期(2011年6月),頁13~15。
29.廖名春:〈試論帛書《衷》的篇名和字數〉,《周易研究》2002年第5期(2002年),頁3~9。
30.廖明活:〈南北朝時代的佛性學說──中國佛性思想的濫觴〉,《中華佛學學報》第20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7年7月),頁105~137。
31.劉光勝:〈帛書《易傳》成書問題新探〉,《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1期(2009年1月),頁113~116。
32.劉季冬:〈王弼「以無為本」中「無」的詮釋〉,《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25卷第4期(2005年4月),頁53~57。
33.劉原池:〈阮籍〈大人先生傳〉中理想人格的修養方法〉,《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7期(2004年7月),頁147~161。
34.蔡纓勳:〈僧肇般若思想(以不真空論為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0號(1986年6月),頁383~485。
35.鄭 開:〈道家心性論研究〉,《哲學研究》2003年第8期(2003年),頁80~86。
36.韓廷傑:〈攝論師的師承及其哲理〉,《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年7月),頁175~190。

六、學位論文
1.王雅蕾:「仙道生命解脫論:道性思想的開展──以王玄覽《玄珠錄》為研究對象」,花蓮: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沈素因:「郭象天道性命思想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3.林明莉:「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4.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5.許棋淵:「魏晉「聖人」思想之探究──以西晉到東晉的轉折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6.陳苑如:「竺道生『佛性論』與孟子『性善論』之比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7.張哲挺:「郭象心性論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8.張超然:「六朝道教上清經派存思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9.張瀞文:「葛洪形神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0.陳星潔:「論竺道生佛性論提出的緣由」,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11.黃明誠:「魏晉南北朝才性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12.曾黃英娣:「葛洪儒道雙修的人生哲學──以《抱朴子》為討論中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3.董靜宜:「道生法師佛性論之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4.錢國盈:「魏晉人性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收錄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十編第18冊,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2010年。
15.盧桂珍:「王弼與郭象之聖人論」,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收錄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十編第18冊,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2010年。
16.盧桂珍:「慧遠、僧肇聖人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另見盧桂珍:《慧遠、僧肇聖人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2年。
17.謝如柏:「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收錄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十編第35冊、36冊,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2010年。
18.韓京悳:「論郭象《莊子注》中修養論的可能性──以『天道』與『心性』為核心」,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