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春秋秦國霸業研究
作者:陳昭昭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崇名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春秋霸業秦穆公西戎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春秋秦國霸業研究
陳昭昭
摘要
本論文探究自秦襄公八年(西元前770年)建國,終於秦悼公十四年(西元前477年),凡二百九十四年間,秦國春秋霸業發展之始末。
就歷史長河觀之,春秋秦穆之前的秦國諸君無論是對秦穆西戎獨霸深具奠基之功,且對一統天下之始皇帝國影響甚巨。以信仰、立法、設縣等為例,自襄公立國以來,立畤祭帝乃秦軍畋獵征伐之重要信仰,此一信仰影響始皇敕封蚩尤為兵神;而文公首立「三族法」,武公等繼之,經孝公商鞅變法,終成為始皇以「法」治國之特色;另武公在邽、冀、杜、鄭等地立縣,不僅是始皇設立郡縣之雛型,也對中國地政極具影響。因此,本論文不侷限於「秦穆公霸業研究」,而以「春秋秦國霸業研究」為題,即為此理。
本論文凡八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方法、文獻探討以及秦國霸業的釋題。第二章則就秦國文化發展、族群結構、剽悍民風及都邑變遷等,探討秦國霸業的背景。第三章則就穆公之前的春秋時期秦國諸位君主,為秦國霸業所奠定的基磐詳述明說。第四章則對秦穆公的內政、外交、軍事等,展現其圖霸中原的事蹟。第五章著重在秦國之人才與霸業的闡揚。第六章則從外交聯姻的現象,剖析其對秦國霸業的影響。第七章則闡述秦穆獨霸西戎的策略,及其所帶來的效應和影響。第八章將秦穆公卒後至悼公為止,秦霸業所以衰敗之原因詳細分析。第九章結論,則將春秋秦國霸業的研究作一總結,除綜述本論文之主要研究成果外,並提出未來持續延伸相關專題之探研願景。
關鍵詞:春秋、秦、霸業、秦穆公、西戎
Research on the Hegemonyof Qi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hen,Chao- Chao
ABSTRACT
The thesis proposed the issue since the eight-year of Qin Xianggong (770BC) to fourteen-year of Qin Daogong (477 BC). It totally included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Qin SpringHegemony about the two hundred ninety four years.
It was true that other Qin’smonarchs before Qin Mugong had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hegemony of Qin. They also helped the emperor's imperial domination great influence. Taking faith, legislation,and founding the county for example, such ceremony made the emperor to give the Chiyow as the name of Ares,the “ the god of war”. In addition, Wengong first founded the “Law of Sanzu” , Wugongcontinues, Shang Yang changed the law,and finally became the Emperor of" Law ".Moreover, Wugong founded the countyon Wu, Ji, Du, Zheng and other places.Those countieswere not on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Emperor prototype, but also affect the whole China a lot. Therefore, this thesis didn’t limit to the study of the hegemonyabout Qin Mugong, it also focused on the hegemonyof Qin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thesis totally included eight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ed the motivation, methods, referenc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Qin’s hegemony. The second chapter asserted the Qin’scultural development, populated structure, national features and the changed capital city. Suchissues expressed the background of Qin. The third chapter refuted other monarchs’ contribution beforeQin Mugong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d the Qin Mugong’s internal policy,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which showedhis achievements. The fifth chapter described the talented people in Qin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Qin's hegemony. The sixth chapter focu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the diplomatic marriage,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Qin hegemony, the seventh chapter explained the impact about Qin Mugong’s strategy on dominating the Xirong. Accordingly, the eighth chaptercon analyzed the reaseanabout the falling of Qin Mugong’s strategy since Qin Mugong had passed away to Qin Daogong, the ninth chaptercon cludedthe Qin’s hegemony in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ose points not only provided theacademic achievements, but also proposed other related topics which area abled to discus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Qin, hegemony, Qin Mugong, Xirong.
參考書目
一、 專書
(一)古籍(依四部排序)
1.經部
(1)十三經注疏
(題)西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西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東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春秋榖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魏‧何晏等注、北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東漢‧趙岐注、北宋‧邢昺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2)《春秋》、《左傳》相關古籍
南宋‧呂祖謙《東萊左氏博議》,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2月。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9月。
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清‧趙青蔾,《讀左管窺》,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馬驌,《左傳事緯》,收入宋志英輯,《《左傳》研究文獻輯刊》,第16冊,北京:新華書店,2012年2月。
(3)其他相關古籍經書
南宋‧朱熹,《詩集傳》,收入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第6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12月。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收入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第36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12月。
南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9月。
清‧閻若璩,《四書釋地續》,文津閣四庫全書,第73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2.史部
東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5年10月。
西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文馨出版社,1978年10月。
東漢‧高誘注,《戰國策》,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年7月。
東漢‧班固等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
北魏‧酈道元撰,《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未註明月份。
南宋‧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2月。
《宿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3月。
《括地志》,收入文懷沙主編,《四部文明:隋唐文明卷》,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清‧梁玉繩,《漢書人表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未註明月份。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叢書集成新編》,第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
3.子部
東周‧荀況撰、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新興書局,1956年1月。
東周‧韓非撰、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未註明月份。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11月。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收入廣陵書社編:《筆記小說大觀》,第1冊,揚州:廣陵書社,2007年12月。
唐‧張鷟,《朝野僉載》,收入文懷沙主編,《四部文明‧隋唐文明卷》,第50冊,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宋‧程大昌,《程氏考古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未註明月份。
宋‧陳彭年等重修,民國林尹校訂:《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6年10月。
明‧鍾惺,《懷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未註明月份。
清‧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2月。
清‧于鬯,《香草校書》,收入徐明德、吳平主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第66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9月。
4.集部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4月。
魏‧阮瑀,《阮元瑜集》,收入文懷沙主編:《四部文明‧魏晉南北朝文明卷》,第22冊,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劉宋‧陶潛撰、清‧陶澍注,《靖節先生集》,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梁‧蕭統撰、唐‧李善等六臣註,《增補六臣注文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 :中華出版,1977年9月。
唐‧皮日休,《文藪》,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362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未註明月份。
唐‧李德裕,《李衛公會昌一品集‧別集外集補遺》,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蘇軾,《東坡全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7冊,臺北:台灣商務印
書館,1986年3月。
宋‧蘇轍,《欒城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2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
館,1986年3月。
宋‧胡仔纂集,《苕溪漁隱叢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8月。
明‧張鼎思,《琅邪代醉編》,東京:汲古書院,收入《和刻本漢籍隨筆集》,第七集,1973年3月。
明‧楊慎,《萟林伐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2月。
明‧楊慎,《升菴集》,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9冊,2005年,未註明月份。
清‧洪吉亮,《更生齋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編輯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14冊,2010年,未註明月份。
(二)近現代專著(依時代先後排序)
張蔭麟,《中國史綱上古篇》,臺北:正中書局,1951年5月。
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7月。
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9月。
顧詰剛,《史林雜事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2月。
梁啟超,《中國六大政治家‧商鞅》臺北:正中書局,1963年12月。
程發軔,《春秋左氏傳地名圖考》,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12月。new window
吳則虞集釋,《晏子春秋集釋》,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3月。
王師靜芝教授,《詩經通釋》,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78年11月。
童書業,《春秋史》,臺北:台灣開明書店,1978年11月。
尹仲容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年2月。
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中國歷代戰爭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4月。
陳槃,《不見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中研院史語所專刊之五十九,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82年11月。
雷海宗,《中國文化與中國兵》,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3月。
馬長壽,《氐與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
社科院考古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8月。
葉政欣教授,《杜預及其春秋左氏學》,臺南:興業圖書公司,1984年2月。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11月。new window
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4月。
俞傳超,《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
馬非白,《秦集史》,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10月。
何漢,《秦史評述》,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9月。
蒙文通,《古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7月。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1月。
李隆憲,《晉文公復國定霸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之78,1988年6月。
趙善詒疏證,《新序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
錢穆,《國史大綱》,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10月。
蕭登福譯,《列子古注今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5月。new window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月。
何光岳,《炎黃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
王安國箋釋,《柳宗元詩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
康師義勇教授,《論語釋義》,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9月。
舒大剛,《春秋少數民族分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
夏增佑《中國古代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
張高評,《左傳之武略》,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2月。
于首奎、周桂鈿、鍾肇鵬校釋,《春秋繁露校釋》,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年12月。
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3月。
郭沫若,《中國史稿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6月。
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周秦文化研究》編委會,《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李孟存、李尚師,《晉國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張聞玉譯注,《逸周書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學第五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王蘧常撰,《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何光岳,《氐羌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左松超集證,《說苑集證》,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4月。
王長華,《論詩與子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6月。
李文實,《西陲古地與羌藏文化》,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錢穆,《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7月。
方朝暉編著,《春秋左傳人物譜》,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8月。
滕銘予,《秦文化:從封國到帝國的考古學觀察》,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1月。
徐日輝,《秦早期發展史》,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
祝中熹,《早期秦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梨祥鳳校注、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劉文強教授,《晉國霸業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7月。
何新文,《《左傳》人物論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陳平,《關隴文化與嬴秦文明》,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8月。
李學勤主編:《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考古學‧博物館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呂靜,《春秋時期盟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張正明,《秦與楚》,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劉緒義,《劉緒義讀春秋》,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1月。
趙善詒:《韓詩外傳佚文攷》,收入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書叢書》,台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第一輯37冊,2008年7月。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何晉,《君子時代的爭霸--《左傳》二十講》,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年12月。
邵炳軍、梅軍,《左氏春秋文繫年注析》,上、下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郁賢皓、周福昌、姚曼波注譯,《新譯左傳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1月。
高涵注譯,《左傳比事注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new window
林劍鳴,《秦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3月。new window
李宗焜,《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4月。

二、 博碩士論文(依時代先後排序)
黃漢文,《春秋時代秦穆公獨霸西戎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錦城,《魯隱公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陳孟君,《《左傳》政治聯姻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6月。
蘇嘉弘,《春秋時代晉、秦之戰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6月。
三、 期刊論文(依序時代先後排序)
何清谷,〈伯樂相馬考〉,《人文雜誌》1985年6期。
段連勤,〈犬戎歷史始末述—論犬戎的族源、遷徙及同西周王朝的關係〉,《民族研究》,1989年5期。
洪安全:〈伯樂與千里馬〉,《故宮文物月刊》第7卷第10期,1990年1月。new window
史念海,〈西周與春秋時期華族與非華族的雜居即其地理分布,(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年2期。
晁福林,〈論平王東遷〉,《歷史研究》1991年6期。
劉雨濤,〈秦為西戎民族及其與中國歷史文化之關係〉,《中國文化月刊》11卷8期,1992年12月。
張傳,〈老年得志的政治家百里奚〉,《滄桑》1994年1期。
楊鳳琴,〈言若其人-淺談秦晉殽之戰中蹇淑的形象〉,《語文學刊》1994年2期。
陳敦荃,〈《左傳》外交辭令臆說—諸侯大國爭奪霸權的工具〉,《外交學院學報》1994年2期。
陳桐生,〈司馬遷師承董仲舒說質疑〉,《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4期。
王泉、丁如泉,〈婉言退師與直言哭師-燭之武與蹇叔勸諫的不同結局剖析〉,《現代交際》1994年11期。
黃留珠,〈秦文化二源說〉,《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3期。
張光遠,〈故宮新藏春秋晉文稱霸「子犯和鐘」初釋〉,《故宮文物月刊》,第13卷第1期(總145期),1995年4月。new window
郭殿忱,〈秦滅義渠及其地望考〉,《西北史地》1996年1期。
張文祥:〈秦穆公外交思想初探〉,《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2期。
胡安順,〈《左傳》的辭令下〉,《西安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4期。
曾憲波,〈百里奚其人其事與其故里〉,《中州統戰》1996年4期。
白光琦,〈子犯編鐘的年份問題〉,《文物世界》1997年2期。
陳力,〈試論秦國之「屬邦」、「臣邦」與「外臣邦」〉,《民族研究》1997年4期。
陳雙新,〈子犯鐘銘考釋〉,《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0年1月。
陳懷健,〈秦用客與客奔秦述論〉,《學海》2000年1期。
趙豔玲,〈齊桓公的用人思想〉,《邢臺師範高專學報》2000 年2期。
閻煥東,〈再說伯樂〉,《貴州文史天地》2001年2期。
晁福林:〈上博簡《詩論》與《詩經•黃鳥》探論〉,《江海學刊》,2002年5期。
賈霄鋒、解梅,〈論秦人的價值取向與秦國的人才強國戰略〉,《遼寧教育學報》第20卷第1期,2003年1月。
張子俠,〈蹇叔考論〉,《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2期。
王力軍,〈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總體規劃〉,《中國文化遺產》,2004年3期。
孫赫,〈論異國人才對秦崛起及統一的貢獻〉,《北華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4年12期。
袁偉,〈對紅山文化玉三孔器的再認識〉,《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1期。
徐子峰,〈牛河梁紅山文化積石塚探析〉,《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期。
李學勤,〈論秦子簋蓋及其意義〉,《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5年6期。
董珊,〈秦子姬簋蓋初探〉,《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6期。
劉文強教授,〈論《左傳》中的祝、史〉,《國文學報》第3期,2005年12月。
白國紅〈晉文公五賢士考〉,《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2006年3月。
王暉,〈從《秦誓》所見秦穆公人才思想看秦國興盛之因--兼論《書‧秦誓》的成文年代及主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2007 年1 月。
靳生禾、謝鴻喜,〈晉「假虞伐虢」古戰場考察報告〉,《中原大學學報》2007年1期。
李子偉、丁國棟:〈論《秦風》産生的時代、地域〉,《貴州文史叢刊》2007年3期。
早期秦文化考古聯合課題組,〈甘肅禮縣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遺址〉,《考古》2007年7期。
李敬平,〈《詩經‧秦風‧黃鳥》主旨考辨〉,《名作欣賞‧文學研究》2007年9期。
祝中熹,〈試論禮縣圓頂山秦墓的時代與性質〉,《考古與文物》2008年1期。
王傑鋒,〈論趙國君主繼承制〉,《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2期。
方建軍,〈秦子鎛的器主和時代〉,《交響》2008年3期。
李波,〈齊桓公的用人政策述論〉,《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年5期。
李龍海,〈春秋戰國時期民族分佈格局的變遷〉,《貴州民族研究》2008 年6 期。
延娟芹,〈《秦子簋蓋銘文》及其相關問題考釋〉,《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2期。
王書才,〈魏晉三良詩系列作品新論〉,《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1期。
田延峰,〈芮國地望與秦的「飲馬于河」〉,《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期。
衛斯,〈晉「假虞伐虢」的道路和戰場問題的再探討——兼與靳生禾、謝鴻喜二先生商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0年2期。
張豔麗,〈論管仲的人才思想及其用人得失〉,《山東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期。
張天恩,〈芮國史事與考古發現的局部整合〉,《文物》2010年6期。
王兆貴,〈外籍人才助秦國成就霸業〉,《芳草》2011年3期。
延娟芹,〈論秦國的兩篇祝禱辭〉,《寶雞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3期。
王準,〈春秋時期晉、楚公族職官比較初探〉,《求索》2011年4期。
王準,〈春秋公室地位研究〉,《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6期。
秦潼,〈金玉璀璨憶華年——陜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文博論叢》2012年3期。
李凌,〈中國古代的人殉制〉,《書屋》2012年7期。
四、日文專書
狩野直喜,《春秋研究》,東京:みすず書房,1994年11月。
宮城穀昌光,《春秋名臣列傳》,東京:文藝春秋出版社,2005年11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