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屬辭比事:《左傳》「衛惠公出奔齊」的敘事模式
書刊名:東吳中文學報
作者:康凱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ng, Kai-li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2
頁次:頁49-80
主題關鍵詞:出奔屬辭比事左傳敘事ExpeditionChronicle compositionZuo zhuanNarrativeForn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5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顧頡剛(1982)。由「烝」、「報」等婚姻方式看社會制度的變遷。文史,14,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亞虎(2004)。東周時期「烝」、「報」婚現象考辨。人文雜誌,2004(6),138-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延嘉(1993)。關於《左傳》中的「烝」「報」婚問題。長春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1),5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凱淋(20200600)。即經類事,以見始末--劉朔《春秋比事》中的「屬辭比事」之法。淡江中文學報,42,47-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筱芳(1998)。烝、報、因:非春秋時期公認的婚制。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4),129-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德明(20070600)。論北宋孫復、劉敞與孫覺對《春秋》中「諸侯奔」的詮解。漢學研究,25(1)=50,221-2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宗棠、張泰(2006)。論春秋時期「烝」婚制的合「禮」性。學術論壇,181,169-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寧(2009)。屬辭比事:判例法與《春秋》義例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2),74-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致宏(2006)。《左傳》之敘事與歷史解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玄、孔穎達(1982)。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淳(1985)。春秋啖趙集傳纂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安井衡(1967)。左傳輯釋。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全祖望(2000)。經史問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休、徐彥(1982)。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甯、楊士勛(1982)。春秋穀梁傳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閌(1986)。春秋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自超(1986)。春秋宗朱辨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長文、朱思(1986)。樂圃餘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劍鳴(2007)。歷史學家的修養和技藝。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陸佃(1985)。陶山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咨夔(1986)。洪氏春秋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澧(1997)。東塾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毛亨、鄭玄、孔穎達(1982)。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馬驌、徐連城(1992)。左傳事緯。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魏禧、彭家屏(2002)。左傳經世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高小康(2005)。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形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伯峻(2005)。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向、劉曉東(1998)。列女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82)。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司馬遷(2003)。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杜預、孔穎達(1982)。春秋左傳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竹添光鴻(1993)。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國民(2007)。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惠儀、文韜、許明德(2016)。左傳的書寫與解讀。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蘇轍(1986)。古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魯毅(2009)。左傳考釋。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靖宇(2003)。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童書業、童教英(2006)。春秋左傳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蘇輿、鍾哲(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熙載、王國安(1985)。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傅遜(1986)。春秋左傳屬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向、石光瑛、陳新(2017)。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杜預(1970)。春秋釋例。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莊有可(1970)。禮記集說。力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湛若水(2015)。春秋正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知幾、浦起龍(1980)。史通通釋。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高評(20110000)。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孫復、段志強(2019)。春秋尊王發微。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長林(1990)。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透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洪邁(1996)。容齋五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章沖(1985)。春秋左傳事類始末。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黃正憲(1996)。春秋翼附。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李貽德(1973)。春秋左傳賈服注輯述。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姚範(1970)。援鶉堂筆記。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姜炳璋(1967)。讀左補義。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焦循(2012)。春秋左傳補疏。國家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馮李驊、陸浩(1996)。左繡。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張高評(2020)。左傳英華。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劉家和(2013)。史學與思想。華藝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潘萬木(2004)。《左傳》敘述模式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顧棟高、吳樹平、李解民(1993)。春秋大事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張素卿(1998)。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書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朱彝尊、林慶彰(2010)。經義考新校。上海世紀(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長林(19960000)。中國系統思維的三種模式。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復觀(1979)。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學的成立。兩漢思想史。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