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周易》管理哲學研究
作者:戴碧燕
作者(外文):Day Bih-Yan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周易管理哲學八卦SWOTZhou YiPhilosophy of managementBa QuaSWO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
摘 要
管理對於經營之重要,無須贅言眾所皆知,而《周易》這中國群經之首,百學之源,更是無須宣揚無人不曉。當「乘飛機,聽國學」成為企業管理者之風尚,亦為中外學者所青睞時,放眼天下,《周易》仰觀天文,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博大精深,經緯萬端,進而能善應時會,濟世利生;退而能洗心復道,敦勵修齊,日新其德,堪稱中國管理哲學之母,可見《周易》管理哲學之研究價值。美國德克薩斯州發行量最大報《休斯頓紀事報》有段評論說:「為一隻螞蟻引路,是行善的一種最高境界。行善的出發點在於引路。引路,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心地坦蕩的大愛。」正如事情不會自己發生,而是被導致發生,優秀團隊需要卓越管理,卓越管理須要頂尖智慧,而《周易》管理哲學即是現代管理哲學之引路者,亦是國學之頂尖智慧、文化之源頭活水。
至於本文研究主軸,乃從八卦出發,論述《周易》六十四卦管理哲學。除首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探討相關文獻,確立研究目的與方法外。第二章則言管理哲學導論,概述管理與哲學意義及其關係,進而探討管理哲學定義,以建立對研究主題之相關認知與確定。第三章則從八卦特質論述與詮釋,說明八卦與《周易》管理哲學之關係,以樹立研究主軸之方針,進而藉由八卦與SWOT之連結與應用,探討《周易》管理哲學原理與特色。至於論文主體,則分別為第四章《周易》組織管理論及第五章《周易》策略管理論,此二章皆針對八卦相重而成六十四卦之原理及其演變趨勢進行研究,透過乾☰、震☳、坎☵、艮☶屬性陽剛;兌☱、離☲、巽☴、坤☷屬性陰柔,分別以乾☰、震☳、坎☵、艮☶、兌☱、離☲、巽☴、坤☷為管理者之組織型態,從以剛領剛、以剛領柔、以柔領柔、以柔領剛,所成之陽剛對立、剛柔相濟及陰柔對立現象,探討《周易》組織管理與策略管理特色,最後以SWOT分析法,整理歸納分析出《周易》管理哲學,其組織型態除了科層性,更具錯綜性,而管理策略則具針對性、實效性、長遠性及預測性。至於卦爻辭意義之探析,乃作為管理哲理之指引,因此不作個別文字上之爭辨,而視整體含義所在,以掌握《周易》管理哲學精華。末章則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說明研究限制與展望。
整體來說,本文彌補了目前《周易》管理哲學研究上,以管理學角度論述《周易》管理哲學之不足。而從八卦出發,以SWOT分析方式,可謂創見,故此文除對前賢論述提出修正外,亦希望能對未來相關研究有所建樹。或許本文只窺得《周易》全書之一隅,然筆者將持續自我充實,繼續尋找此書鮮為人知之價值與光芒,並懇請前輩專家不吝指教。
Abstract
Management is so important to operation that it is well known without saying. “Zhou Yi”, the "Book of Changes", is the father of all Chinese books as well as the source of all philosophy. When Chinese philosophy has become the new global fashion for business managers and is also favor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the entire world is going after the "Book of Changes". “Zhou Yi” contains astronomy observation of elements as far as from the universe, also elements as close as human nature. It is so profound that it includes every dimension on earth. It promotes the goodwill of social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compassion of saving the world. It also promotes the inner beauty of the heart, the soul and the virtue. These are the reasons that it is called the mother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Zhou Yi” is worth every value of the research. There was a comment from "Houston Chronicle", the largest circulated newspaper in Texas, USA, said that “To lead the way for the smallest thing like an ant is like reaching one of the highest level of a charity. Leading the way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 good deed. It is also a kind of wisdom and more like a big love from a pure heart.“ Just like things do not happen by themselves, but were led to take place. An excellent team needs top managements. A top management needs profound wisdom. To lead the way of 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philosophy, we need to study “Zhou Yi” because it represents the profound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well a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cultures.
The main idea of this research paper starts with the philosophy of the eight hexagrams from “Ba Qua” to the theory of management from the sixty-four hexagrams of “Zhou Yi”.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motive of this research, explains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establishes research purposes and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introduction of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It also overviews the significance of management and philosophy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explore the defin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gni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stud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and interpre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 Qua”;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 Qua” and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from “Zhou Yi”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recognition of the main idea. Then, by linking the application between “Ba Qua” and SWOT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from “Zhou Yi”. As for the body of the thesis,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theory is addressed in the fourth chapter; strategy management theory is addressed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se two chapters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mbination from the eight hexagrams to the sixty-four hexagra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olution trends. Through four attributes ( ☰ 乾 qián, ☳ 震 zhèn, ☵ 坎 kǎn, ☶ 艮 gèn ) that represent masculine as well as another four attributes ( ☱ 兌 duì, ☲ 離 lí, ☴ 巽 xùn, ☷ 坤 kūn) that represent feminine; respectively☰ 乾 qián, ☳ 震 zhèn, ☵ 坎 kǎn, ☶ 艮 gèn, ☱ 兌 duì, ☲ 離 lí, ☴ 巽 xùn, ☷ 坤 kūn represent types of organizations for managers; from the phenomenon of opposition established by “masculine leads masculine”, “masculine leads feminine”, “feminine leads feminine”, and “feminine leads masculine” among “yang against masculine”, “masculine with feminine”, “ying against feminine”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management in “Zhou Yi”. Finally, SWOT analy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Not only does the organization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reaucratic resistance, but also more intricate. As far as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is concerned, it has pointing, effective, long-term, and predictable characteristics. The explorations of the meaning of the hexagram and line statements will be the guidelines for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s. Therefore, there will be no debate on individual words, but rather on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entity in order to master the essence of the book.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is thesis, indicating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Overall, this paper makes up the current inadequate opinions about the book. The usage of “Ba Qua” to SOWT analysis method can be described as a new transcends. Not only does the thesis discuss the worthy corrections against previous research, but also hope to establish something useful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Perhaps we only glimpse one corner of the whole book of “Zhou Yi”, then I would continue to work on self-enrichment, continue to look for the little or unknown value or light of the book, also I would humble myself for any advice from previous professionals.
參考文獻

一、古籍類(先依古籍年代再依出版日期先後順序排列)
魏‧王弼‧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著:《周易王韓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魏‧王弼撰、唐‧孔潁達疏、余培德點校:《周易正義》上下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漢‧鄭玄注:《易緯乾鑿度》,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漢‧班固著、施之勉註釋:《漢書集釋》,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補並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卷4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北宋‧邵雍著:《觀物外篇》,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北宋‧張載著:《橫渠易說》,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北宋‧蘇軾:《蘇氏易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北宋‧楊萬里著:《誠齋易傳》,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南宋•朱熹集註:《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南宋‧朱熹編、王孝魚校點:《河南程氏遺書》,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南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南宋‧朱熹撰、廖名春點校:《周易本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南宋‧朱熹著、柯譽整理:《周易本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南宋‧程頤著:《易程傳》,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南宋‧項安世著:《周易玩辭》,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南宋‧俞琰著:《大易集說》,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元‧胡炳文著:《周易本義通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蔡清著:《易經蒙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來知德撰、張方彬點校:《周易集注》上下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李道平撰:《周易集解篡疏》,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清‧李光地簒:《周易折中》,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81年。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陳夢雷著:《周易淺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清‧朱駿聲著:《六十四卦經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黃宗羲著:《易學象數論》,臺北:廣文書局,2000年。
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2008年。

二、易學相關專著(依出版日期先後順序排列)
嚴靈峰著:《易學新論》,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黃慶萱著:《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
楊樹達撰:《周易古義》,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4 年。
高懷民著:《大易哲學論》,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王瓊珊著:《易學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周鼎珩著:《易經講話》,臺北:鼎珩先生文教基金會,1979年。
杭辛齋著:《學易筆談》,臺北:成文書局,1980年。
戴君仁著:《談易》,臺北:開明書局,1980年。
朱維煥著:《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學生書局,1980年。new window
尚秉和著:《周易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傅隸樸著:《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周大利著:《周易要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李鏡池等著:《周易通義》,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李鏡池著:《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屈萬里著:《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閻修篆著:《易經的圖與卦》,臺北:五洲出版社,1983年。
南懷瑾、徐芹庭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市:台灣商務,1984年。
高亨著:《周易古經今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林政華著:《易學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吳汝綸撰:《周易大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林毓墀撰:《易學應用與中國式管理》,臺北:撰者印行,1987年。
徐芹庭著:《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黃壽祺:《易學群書評議》,北京:北京師大出版社,1988年。
戴璉璋著:《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高亨著:《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高亨著:《周易雜論》,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劉大鈞著:《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程石泉著:《易學新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黎子耀著:《周易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呂紹綱著:《周易闡微》,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
李周龍著:《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丁善懿著:《中國傳統易學與現代科技管理》見於段長山主編:《易經與現代管理科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1991年。
吳怡註釋:《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張立文著:《周易與儒道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立文著:《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全景芳.呂紹綱著:《周易全解》,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
蔡尚思著:《周易思想要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談嘉德著:《周易淺說》,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沙少海著:《易卦淺釋》,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呂紹綱主編:《周易辭典》,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立文著:《白話帛書周易》,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張善文編著:《周易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大用著:《周易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周龍著:《易學拾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年。
蕭元主編:《周易大辭典》,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
李學勤著:《周易經傳溯源》,長春:長春出版社,1992年。
鄒學熹主編:《易學精要》,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余敦康著:《易學今昔》,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伍華主編:《周易大辭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
程振清、何成正著:《周易‧太極思維與現代管理》,灕江:灕江出版社,1993年。
蔡尚思主編:《十家論易》,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
周山著:《易經新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程振清.何成正著:《周易.太極思維與現代管理》,廣西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3年。
張其成主編:《易經應用大百科》,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陳鼓應著:《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徐志銳著:《周易陰陽八卦說解》,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穆野著:《周易六十四卦新探》,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李友仁著:《易學通解》,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朱淵青著:《周易探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明邦主編:《周易評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黃慶萱著:《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程石泉著:《易辭新詮》,臺北:文景書局,1995年。
孫映逵.楊亦鳴著:《易經對話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
李廉著:《周易的思維與邏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朱伯崑主編:《周易之識通覽》,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王葆玹先生:《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 年。
余敦康著:《易學與管理》,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李煥明著:《易經的生命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牟宗三著:《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石川雅章著:《白話本易經》,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郭建勳注釋:《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施純協、孫劍秋合著:《易經與企業管理》,臺北:知行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王仲曉著:《易學與中國管理藝術》,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1年。
閔建蜀著:《易經的領導智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
林文欽著:《周易時義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new window
袁庭棟著:《周易初階》,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黃壽祺、張善文撰:《周易譯註》,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朱伯崑著:《易學哲學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4年。
廖名春著:《《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全景芳講述.呂紹綱整理:《周易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南懷瑾講述:《易經雜說》,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高亨著:《周易古經通說》,臺北:華正書局,2005年。
吳世彩著:《管理易》,甘肅:甘肅文化出版,2005年。
傅佩榮撰:《解讀易經》,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南懷瑾著:《周易雜說》,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孫映逵、楊亦鳴著:《「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與謀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林金郎著:《東方不敗—64個《易經》告訴你的經營管理智慧》,臺北:全球華文,2006年。
廖名春著:《帛書《周易》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8年。
閔建蜀著:《易經解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其成:《張其成講讀《周易》象數易學》,廣西: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張其成著:《管理大智慧-張其成講周易》,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
虞祖堯著:《管理的智慧-《周易》管理正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曾仕強著:《動察易經的奧秘-易經的管理智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郭建勳注譯:《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唐赤蓉主編:《易經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啟示》上中下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
呂嘉戈著:《易經新探》,臺北: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年。

三、其他類(依出版日期先後順序排列)
布萊曼(E.Brightman)原著、劉俊餘譯:《哲學淺論》,臺北:環宇出版社,1971年。
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原著,許士軍、楊逢泰、雷動天譯著:《管理:任務.責任.實務》,臺北:地球出版社,1974年。
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正中書局,197 5年。
郭沫若著:《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吳森著:《比較哲學與文化(二)》,臺北:東大書局,1979年。
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著、王軍華等譯:《科學管理原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
勞思光著:《中國哲學史》,臺北:友聯出版社,1981年。
法約爾(H.Fayol)著、周安華等譯:《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西蒙(Herbert.A.Smion)著、王軍華等譯:《管理決策新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A. W. Russell)原著、何兆武等譯:《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劉笑敢著《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胡毓寰編著:《孟子本義》,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
楊煥章著:《哲學基本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時敦平、許福閎主編:《哲學原理---自學教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克里斯多夫‧霍金森著、劉林平等校對:《領導哲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丁福保編:《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
沈君山編:《人文學概論》,臺北:東華書局,1988年。
泰瑞(Terry, R. George)原著、盛元清譯:《實用人事管理哲學》,臺北:徐氏基金會,1988年。
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之三》,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齊振海主編:《管理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杜,1988年。
郭崑謨著:《企業管理》,臺北:華泰書局,1989年。
Devid A. AAKER原著、翁景民編譯:《策略行銷管理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臺北:華泰書局,1990年。
張岱年著:《思想文化道德》,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趙秀臣、劉新立著:《管理哲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年。
李澤厚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1年。
張岱年著:《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馬中著:《中國哲人的大思路》,陜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顧文炳著:《陰陽新論》,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黎雷紅著:《儒家管理哲學》,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嚴靈峰著:《無求備齋易學論集》,北京:人民出版,1994年。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王國維著:《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新竹:清華大學出版,1994年。
劉杰、袁峻著:《中國八卦醫學》,青島:青島出版社,1995年。
劉炳權、蘇祥編著:《八卦與時間醫學》,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5年。
張善文著:《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余敦康著:《中國哲學論集》,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邦雄等編注《中國哲學史》,臺北:空中大學,1998年。new window
朱光潛著:《談美》,臺北:金楓發行,1998年。
杜維運著:《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書局,1999年。
Philip Kotler著、方世榮譯:《行銷管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2000年。
高清愿、趙紅著:《總裁一番Talk-世事、世態與事業》,臺北:商訊文化,2001年。
Stephen P. Robbins / David A. De Cenzo著,林建煌編譯:《現代管理學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
台灣開明書店編譯:《老子正誥》,臺北:台灣開明書店,2002年。
許士軍著:《管理學》,臺北:東華書局,2002年。
張正主編:《100家頂尖企業的經營哲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張正主編:《管理藝術》,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曾仕強著:《中國管理哲學》,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沈清松著:《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04年。
楊伍栓著:《管理析學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編:《鶡冠子》,北京:學苑音像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著:《哲學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何海燕、李存金、陳振風等著:《現代管理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
田合祿.田蔚編著:《生命與八卦》,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廖永凱、楊湘怡著:《管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智勝文化,2007年。
辛磊、顏三元著:《李嘉誠商道:和黃策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江口克彥著、許曉平譯:《經營者的教科書》,臺北:天下雜誌,2008年。
林蒼生著:《隨便想想》,臺北:天下雜誌,2009年。
喬斯坦˙賈德著(Jostein Gaarder)、伍豐珍譯:《蘇菲的世界》,臺北:木馬文化,2010年。
張永誠著:《100個領導高手的故事》,臺北:遠流出版社,2010年。
詹仁道著、卓芬玲採訪整理:《實在ㄟ堅持》,臺北:遠流出版社,2010年。
成中英著:《C理論-中國管理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年。

四、學位論文(依出版日期先後順序排列)
林文欽撰:《周易之變易思想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吳嘉欽:《《易經》管理哲學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黃素怡:《《易經》管理哲學》,臺北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王經綸:《《論語》的管理哲學》,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閻潔:《從象數角度談《周易》的管理思想》,山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郁環:《《周易》管理思維向度及其應用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陳怡靜:《《周易》管理思想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何柏崧:《周易》變革管理思想之應用,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黃新根撰:《周易管理哲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五、期刊(依刊登日期先後順序排列)
張淵量:〈易經管理的未來理想〉《中華易學》,1986年。
林忠軍撰:〈《易傳》宇宙論初探〉,《周易研究》創刊號 ,1988年。
王清德:〈《周易》與企業經營管理〉《管子學刊》第4期,1994年。
何成正:〈初論《周易》管理理念之精要〉《桂海論叢》第4期,1995年。
黃寶先:〈《周易》的管理哲學〉《管子學刊》第4期,1995年。
潘傑:〈《易》理與管理〉《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
吳鐵鑄:〈《周易》的五行說與領導者的修養〉《高校後勤研究》,1996年。
姚偉鈞:〈《周易》與當代企業管理〉《周易研究》第3期,1996年。
李少惠、朱嵐:〈《周易》管理思想及其文化生態根源〉《周易研究》第4期,1996年。
謝慶綿:〈《周易》陰陽學說與管理之道〉《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4期,1996年。
謝增虎:〈《周易》中錯綜卦思想與現代管理〉《開發研究》第5期,1996年。
劉韻冀:〈周易與商業〉《北京商學院學報》,1997年。
鄭萬耕:〈易學與現代管理的幾個問題〉《孔子研究》,1998年。
張鵬飛:〈《周易》的位勢論與現代管理〉《湖湘論壇》第5期,1998年。
劉彬撰:〈從帛書《要》篇看孔子「好《易》」的實質和意義〉,《學燈》第十七期,2000年。
魏冬:〈世紀易經管理哲學之興起〉《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
吳世彩:〈《周易》的經濟管理要義管窺〉《周易研究》,2001年。
曾為群:〈論《周易》的危險管理理論〉〉《南華大學學報》,2001年。
羅建平:〈易象與管理〉《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
魏冬:〈世紀易經管理哲學之興起〉《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
吳聲怡:〈《周易》思維與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福建農林大學學報》第1期,2002年。
蓋勇、徐慶文:〈《周易》視野下的管理倫理問題〉《周易研究》第6期,2003年。
易文文:〈《周易》「變」論與現代管理者素質〉《韶關學院學報》第24卷第7期,2003年。
李兆耀:〈運用《易經》提高現代管理水準〉《安陽大學學報》,2003年。
史少博:〈《周易》蘊含企業用人之道〉《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
謝雪華:〈《周易》變易觀對現代管理創新的啟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
韓德民:〈《周易》管理思想試探〉(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2004年。
劉勤:〈《易經》之管理者哲學〉《社會科學家》,2005年。
袁繼富:〈《周易》管理觀初探〉《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第3卷第3期,2005年。
羅熾:〈論易學與中國特色企業管理〉《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年3月)。
白瑋:〈論《周易•觀》卦所體現的教育管理思想〉《當代經理人》,2006年。
陳瑞宏:〈《周易》中的危機意識、危機理念及危機管理理論〉《當代經理人》,2006年。
楊春增:〈論《周易》教育管理思想〉《天津市教科院學報》第6期,2006年。
耿成鵬:〈《周易》政治管理思想的現代意義〉《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第25卷第2期,2007年。
寧燕:〈高校辦公室管理的《周易》之道〉《邊疆經濟與文化》第10期,2007年。
程振清:〈易理對管理的價值意義〉《理論創新》,2007年。
邢彥玲:〈《易經》管理決策模式分析〉《齊魯學刊》第2期,2007年。
高原:〈《周易》管理學綜述〉《周易研究》第4期,2008年。
孫傑:〈論《周易》的管理思想對高等學校管理的啟示〉《時代人物》,2008年。
張其成:〈《周易》與現代管理〉《大眾商務》,2008年。
張善文著:〈八卦名義略說〉,《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9卷第6期,2008年。
範玉秋:〈淺議《周易》智慧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幾點啟示〉《消費導刊》,2009年。趙建偉:〈《周易》中的管理之義〉《高校後勤研究》第6期,2009年。
Connell, Robert W. 1995. Masculinities: Knowledge, Power and Social Chan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彭渰雯、林依依、葉靜宜撰:〈女性在陽剛職場內的樣板處境:以海巡與消防單位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27卷第64期,2009 年。new window
周劼欽:〈透過《周易》淺析宜家中國的經營之道〉《才智》,2010年。
蔣強、周愛保:〈周易革卦的適應性管理思想研究〉《求索》,2010年。
張行健:〈《易經》中的管理變革智慧〉《管理雜談》(評論版),2010年。
戴黍:〈現代視域中的《周易》管理思想解析〉《管理學家》,2010年。
姜廣輝著:〈《周易》卦名探原〉,《哲學研究》第12期,2010年。
徐才著:〈《周易》「象」解〉,《理論探討》第4期,2010年。
許爾忠:〈《周易》的管理哲學智慧〉《蘭州大學學報》第39卷第1期,2011年。
李璐楠:〈《周易》的管理思想〉《東莞理工學報》第18卷第6期,2011年。
郝書翠:〈《周易》與管理:體與用〉《周易研究》第1期,2011年。
彭紹發:〈淺析易學在行政管理中的應用〉《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9卷第1期,2011年。
孟明明:〈淺論《易經》執政為民思想〉《長江大學學報》第34卷第4期,2011年。
程麗敏:〈論《周易》本源意識及其對當代大學管理的啟示〉《文化學刊》第3期,2011年。
吳飛航:〈《周易》基本理論對班級管理的啟示〉《廣東教育》第7、8期,2011年。
劉冠軍撰:〈哲學方法論論綱〉,《理論學刊》第6 期(總第106 期),20011年。
高宜凡撰:〈《易經》、《孫子兵法》、儒家經典成企業新利器 全球興起 國學管理熱〉,《遠見雜誌》,2011年3月號第297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