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宋淨覺仁岳之研究
作者:王雪芬(釋宏育)
作者(外文):Wang, Hsueh-Fen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仁朗法師、陳英善老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淨覺仁岳北宋四明知禮山家山外後山外一念三千性具一念心理事Jingjue RenyueLi and shihNorthern SongSiming ZhiliShan-chia and the Shan-waiHo-Shan-waitrilicosm in one thoughtnature-possessionmind of one mo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6
淨覺仁岳為北宋天台宗後山外派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極富傳奇特色,且備受爭議。因為對於其師知禮的背離,對於山家學派觀點的反抗,後代皆以「背宗」視之。
仁岳出家後,先親近知禮,並與之共同對抗山外學派,展現其論辯長才;而後因為與知禮觀點的差異,背離其師。離開知禮後,親近慈雲遵式,並陸續住持多間道場,展現其宗教魅力與領導教化長才,在當時的聲譽、影響力是大的。其晚年專修淨業,以淨土為依歸。
仁岳的天台思想是有轉折的。從他親近知禮時山家派的立場,到與知禮觀點相衝突後的「後山外」派主張,不論是「即」、「具」觀點,「一念三千」觀、「佛身」觀、「念佛」觀、「理事」觀、「性具」思想等等,都展現了不同於山家學派對於天台宗的理解特色;也呈現了當時天台宗山家學派內部對於自宗主張的不同看法。
仁岳觀點的轉變,主要是對於知禮佛身觀點的反抗,而此觀點牽涉到天台所有的理論主張。他幾乎全盤否定親近知禮時所學的天台山家觀點,經本文考察,主要的是凸顯了山家學派所主張觀點在實踐層面上施行的困難。仁岳雖然背離其師,然他所主張的觀點,在當時普遍是獲得認同,且沒有人能與之反駁。依據仁岳現存及其相關著作,重新檢視仁岳的一生與所主張的觀點,發現在知禮圓寂後,在當時他是引領天台宗思潮的一個重要人物,而且其觀點試著將具理論思辯特質的山家學派,轉為對於天台宗修學行、解同時並重。從對於天台學思歷史的影響程度來看,仁岳的影響是深遠的。
Jingjue Renyue (淨覺仁岳) represents the “Ho-Shan-wai” (後山外) sect of the Tiantai school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is life was legendary and yet controversial. Because he betrayed his master, Siming Zhili (四明知禮), and objected to the “Shan-chia” viewpoints, he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traitor.
In his early monkhood, Renyue studied with Siming Zhili and followed the latter’s guidance to compete with the Shan-wai (山外) sect, showing his extraordinary debate skills. His disagreement with Zhili, with respect to doctrine, eventually led him to leave his teacher. Afterwards, Renyue got along with Zunshi (遵式). He also presided at some Buddhist temples, revealing his religious, charismatic leadership. At that time, he was well-known and influential in the Buddhist circles. In his old age, he concentrated on pure land practice and took refuge in pure land.
Renyue’s Tiantai thought does not remain the same. Examining his “Shan-chia” viewpoints, which were inspired by Zhili, and his own “Ho-Shan-wai” perspectives, which contradicted Zhili’s, Renyue’s understandings of the Tiantai philosophy, such as “identity,” “inclusion,” “trilicosm in one thought,” “Buddha-kāya,” “Nien-fo,” “Li and shih,” and “nature-inclusion,” differ from the Shan-chia perspectives. The change of Renyue’s standpoints also reveals the disagreements within the Shan-chia sect, in terms of Tiantai philosophy.
The change of Renyue’s views results from his objection to Zhili’s interpretation of “Buddha-kāya,” which relates closely with all other Tiantai doctrines. The new thinking of Renyue’s negates almost all the knowledge he obtained from Zhili. As this article shows, Renyue pointed out the difficulties in terms of actual practice that the Shan-chia sect faced. Although Renyue betrayed his teacher, his new viewpoints were well acknowledged during his time, and no one was able to argue with him. Based on Renyue’s own works and some relevant writings, a reexamination of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Renyue proves that after the death of Zhili, Renyue wa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leading Tiantai thought. Also, Renyue tried to change the Shan-chia thought, which focuses on theory and analysis, into the Tiantai thought, which balances both practice and doctrine. Looking at the history of the Tiantai philosophy, Renyue’s influence is certainly deep.
Key words:Jingjue Renyue, Northern Song, Siming Zhili, Shan-chia and the Shan-wai, Ho-Shan-wai, trilicosm in one thought, nature-possession, mind of one moment, Li and shih
佛教經藏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冊12。
《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正藏》冊19。
《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冊32。
天台祖師著作
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
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冊34。
智顗,《請觀音經疏》,《大正藏》冊39。
智顗,《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
智顗,《四念處》,《大正藏》冊46。
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冊46。
智顗,《六妙法門》,《大正藏》冊46。
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冊47。
智顗,《五方便念佛門》,《大正藏》冊47。
灌頂,《觀經論疏》,《大正藏》冊46。
湛然,《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冊33。
湛然,《法華文句記》,《大正藏》冊34。
湛然,《維摩經略疏》,《大正藏》冊38。
湛然,《十不二門》,《大正藏》冊46。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冊46。
湛然,《止觀大意》,《大正藏》冊46。
湛然,《金剛碑》,《大正藏》冊46。
知禮,《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大正藏》冊37。
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正藏》冊46。
知禮,《四明十義書》,《大正藏》冊46。
知禮,《釋難扶宗記》,《卍續藏》冊56。
四明問,仁岳答,〈絳幃問答三十章〉,《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冊46。
遵式,《天竺別集》,《卍續藏》冊57。
智圓,《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大正藏》冊38。
智圓,《闡義鈔》,《大正藏》冊39。
智圓,《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大正藏》冊39。
智圓,《閑居編》,《卍續藏》冊56。
智圓,〈谷響集〉,收於《閑居編》,《卍續藏》冊56。
仁岳著作
仁岳,〈放生池碑文〉,收於《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冊46。
仁岳,〈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大正藏》冊46。
仁岳,〈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咒課法〉,《大正藏》冊46。
仁岳,〈阿彌陀經新疏序〉,收於《樂邦文類》,《大正藏》冊47。
仁岳,〈義學編論席解紛〉,收於《樂邦文類》,《大正藏》冊47。
仁岳,〈別理隨緣十門析難書〉,收於《四明仁岳異說叢書》,《卍續藏》冊56。
仁岳,〈抉膜書〉,收於《四明仁岳異說叢書》,《卍續藏》冊56。
仁岳,〈止疑書〉,收於《四明仁岳異說叢書》,《卍續藏》冊56。
仁岳,〈岳闍梨十諫書〉,收於《四明仁岳異說叢書》,《卍續藏》冊56。
仁岳,〈岳闍梨雪謗書〉,收於《四明仁岳異說叢書》,《卍續藏》冊56。
仁岳,〈金剛錍科〉,《卍續藏》冊56。
仁岳,《楞嚴經熏聞記》,《卍續藏》冊11。
仁岳,《十不二門文心解》,《卍續藏》冊56。
仁岳,〈釋迦如來降生禮讚文〉,《卍續藏》冊74。
仁岳,〈南山祖師禮讚文〉,《卍續藏》冊74。

古德論著
永嘉玄覺,《永嘉證道歌》,《大正藏》冊48。
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冊35。
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冊35。
宗密,《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卍續藏》冊5。
長水子璿,《首楞嚴義疏注經》,《大正藏》冊39。
宋.思坦,《楞嚴經集註》,《卍續藏》冊11。
宋.柏庭善月,《山家緒餘集》,《卍續藏》冊57。
元.懷則,《天台傳佛心印記》,《大正藏》冊46。
元.懷則,《淨土境觀要門》,《大正藏》冊47。
元.惟則,《楞嚴經圓通疏》,《卍續藏》冊12。
明.交光真鑑,《楞嚴經正脈》,《卍續藏》冊12。
明.傳燈,《楞嚴經玄義》,《卍續藏》冊13。
明.傳燈,《楞嚴經圓通疏前茅》,《卍續藏》冊14。
明.傳燈,《性善惡論》,《卍續藏》冊57。
法照,《法華經三大部讀教記》,《卍續藏》冊28。
明.智旭,《楞嚴經玄義》,《卍續藏》冊13。
清.錢益謙,《楞嚴經疏解蒙鈔》,《卍續藏》冊13。
可觀,《山家義苑》,《卍續藏》冊57。
宗印,《北峰教義》,《卍續藏》冊57。
志磬,《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
宗鑑,《釋門正統》,《卍續藏》冊75。
懷則,《天台傳佛心印記》,《大正藏》冊46。
宗曉,〈四明門人霅川淨覺法師〉,《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冊46。
宗曉,〈釋請觀音疏中消伏三用〉,《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冊46。
宗曉,《樂邦文類》,《大正藏》冊47。
契嵩,《鐔津文集》,《大正藏》冊52。
贊甯,《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覺岸、寶洲,《釋氏稽古略》,《大正藏》冊49。
居頂,《續傳燈錄》,《大正藏》冊51。
紀蔭,《宗統編年》,《卍續藏》冊86。
曇秀,《人天寶鑑》,《卍續藏》冊87。
大祐,《淨土指歸集》,《卍續藏》冊61。
高麗義天,《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大正藏》冊55。
《教觀撮要論》,《卍續藏》冊57。

古藉
呂夷簡等,《景祐新修法寶錄》,《金藏》冊112。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中華書局,2004年。
徐松,《宋會要輯稿》.〈道釋二〉,中華書局,1957年。
釋法賢,《至元法寶勘同總錄》,法光出版社,2005年。
錢謙益,《牧齋雜著.楞嚴解序》,《錢牧齋全集》第7冊,大陸:上海古藉出版社。

中、日文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太虛大師(1915),《首楞嚴經攝論》,青蓮出版社。2001年修訂版。
中村元著(1953)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3修訂版。
日比宣正(1975),《唐代天台學研究-湛然の教學に關する考察》,日本:山喜房書林。
心皓法師(2007),《天台教制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1990),《佛學研究入門》,臺北:法爾出版社。
冉雲華(1999),《永明延壽》,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石津照璽(1947),《天台實相論の研究》,東京:弘文堂書房。
石峻、樓宇烈等編(1983),《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一冊,大陸:中華書局。
朱封鰲(2012),《天台山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安藤俊雄著(1953),演培法師譯(2006),《天臺性具思想》,台北:演培法師全集出版委員會。
安藤俊雄著(1959),釋依觀譯(2004),《天臺思想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安藤俊雄(1975),《天臺學論集-止觀と淨土》,京都:平樂寺書店。
安藤俊雄著(2004),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臺北:慧炬出版社。
牟宗三(1992),《佛性與般若》下冊,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任繼愈、杜繼文(1995),《佛教史》,臺北:曉園出版社。
吳汝鈞著(1983),《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林鳴宇(2003),《宋代天台教學の研究-『金光明經』の研究史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荒木見悟,《楞嚴經.解說》「三」,《中國撰述經典.二.楞嚴經》。
孫昌武(2010),《中國佛教文化史》第五冊,大陸:中華書局。
陳英善(1996),《華嚴無盡法界緣起》,台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
陳英善(1997),《天台性具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閆孟祥(2013),《宋代佛教史》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黃懺華(2001),《中國佛教史》,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黃啟江(1997),《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慈怡法師(1987),《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出版社。
董平(2002),《天台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潘桂明、吳偉忠(2001),《中國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潘桂明(2009),《中國佛教思想史稿》上、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賴永海(1992),《湛然》,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賴永海(2010),《中國佛教通史》第十卷,大陸:江蘇人民出版社。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1991),《中國佛教史》,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魏道儒(2013),《中華佛教史.宋元明清佛教史卷》,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釋慧嶽編著(1995),《天台教學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增訂六版。
釋慧嶽(1995),《知禮》,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中、日文期刊(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沈海燕(2007),〈論天台契入實相的相即理論〉,《新世紀宗教》v6, n2,頁1-42。new window
李世傑(1979),〈宋代天台教理史〉,《天臺宗之判教與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6,頁193-214。
李世傑(1979),〈一念三千的世界觀〉,《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頁237-250。
李世傑(1979),〈念佛的哲學〉,《淨土思相論集》(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6,頁231-290。
李治華(1998),〈《楞嚴經》與中國宗派〉,《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頁207-229。new window
朱封鰲(2014) ,〈訪延慶、觀宗講寺(上)〉,《香港佛教》。
陳榮灼(1991),〈即的分析-簡別佛教同性佛學諸型態〉,《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頁1-22。
黃啟江(1996)〈北宋時期兩浙的彌陀信仰〉,《故宮學術季刊》,頁1-38。new window
黃敏枝,〈宋代政府對於寺院的管理政策〉,《東方宗教研究》,1987年第一期。
張瑞良(1986),〈天台智者大師的如來性惡說之探究〉,《台大哲學評論》第九期,頁107-122。new window
張瑞良(1988),〈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說之研究〉,《台大哲學評論》第11期,頁179-203。new window
陳堅(2005),〈論智顗的「一念心」〉,《中華佛學研究》第9期,頁127-149。new window
塩入良道; 李世傑(1987),〈天台思想的發展〉,《佛教思想--在中國的開展》n.2,頁125 – 158。
傅新毅(2001),〈從觀心法門看天台心性學前後期之嬗變〉,《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頁233-248。new window
董平(2007),〈論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之爭〉,《普門學報》,頁1-5。
聖嚴法師(1980),〈天台思想的一念三千〉,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7期,頁207-221。
聖凱法師(2003),〈论涅槃会的成立与展开〉,《閩南佛學》。或網站:http://www.nanputuo.com/nptxy/html/200704/1814313555820.html
演培(1979),〈知禮的實相論〉,《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頁157-180。
演培(1979),〈山外派的實相論〉,《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頁181-198。
演培(1979),〈天台智顗的一念三千論〉,《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頁223-236。
慧岳(1979),〈宋代之天台教學〉,《天臺宗之判教與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6,頁215-259。
慧嶽(岳)(1979),〈天台教觀的特質〉,《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頁73-108。
魏德東(1998),〈論智顗的「一念」範疇〉,《法源》第16期,北京:中國佛學院,頁101-105。
襲雋(2008),〈宋明楞嚴學與中國佛教的正統性-以華嚴、天台《楞嚴經》疏為中心〉,《中國哲學史》第三期,頁33-47。
龔雋(2005),北宋天臺宗對《大乘起信論》與《十不二門》的詮釋與論爭義,《中國哲學史》第三期,大陸:北京,頁83-94。

石津照璽(1939),〈実相論における唯心論的解釈─智円、仁岳の観境論について〉,《宗教研究》99,頁 48-68。
安藤俊雄(1952),〈霅川仁岳の意義〉,《大谷學報》,v.31 n.3-4(=n.113),頁62 – 84。
塩入亮達(1961),〈知禮と仁岳の交涉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9 n.2(=n.18),頁144 – 145。
大松博典(1987),〈宋代天台学と浄覚仁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0,頁 169-172。
金希泰(2007),〈浄覚仁岳の著作に関する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55 n.2 (總號=n. 111),頁995 - 992。
金希泰(2008),〈仁岳の《止疑書》に関する一考察〉,《宗教研究》355,頁 1039 - 1040。
金希泰(2008),〈仁岳門下の活動と信仰〉,《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57 n.1 (總號=n. 116),頁(499) - (494)。
金希泰(2009),〈仁岳の『雪謗書』について〉,《宗教研究》,v.82 n.4 (總號=n. 359),頁1147 – 1148。
池田魯參(1983),〈趙宋天台學の背境〉,《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14,頁62-81。

碩博士論文
楊健生(2011),〈以「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為中心的天台宗論題研究〉,台北:華梵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山家山外論諍相關著作(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志遠(1990),《宋初天台佛學窺豹》,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任博克(1997),〈由「相互主體性」的立場論天台宗幾個基本概念以及山家與山外之爭〉,《中華佛學學報》10,頁363-382。
李世傑(1979),〈宋代天台教理史〉,《天臺宗之判教與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6,頁193-214。
宋智明(1990),〈天台宗山家山外之諍〉,《台州佛教》,大陸。
何國銓(1986),〈天台山家山外異說之研究〉,《鵝湖》v.12 n.1,頁35-50。。new window
陳英善(1993),〈從觀心評天台山家山外之論爭〉,《諦觀》74,頁151-195。
陳英善(1994),〈孤山智圓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對知禮之反批〉,《諦觀》n76,頁131-152。
陳彥戎(2000),〈從天台宗圓別二教論山家山外之爭〉,淡江大學博碩士論文。
曾其海(2008),《天台宗山家山外之爭》,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釋淨心; 藍吉富(1983),《天台山家山外論爭之研究》,台北:彌勒出版社。
蔣義斌(2004),〈宋初天台宗山家山外回應社會的比較〉,日本大阪:比較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釋演慧(2009),〈宋代天台山家山外論爭〉,此文為印順文教基金會徵稿作品。網站:http://www.yinshun.org.tw/93thesis/93-04.htm (2015/4/22)。

望月歓厚(1912),〈本宗先師の見たる山家山外〉(其一),《大崎学報》21,頁38-54。
望月歓厚(1912),〈本宗先師の見たる山家山外〉(其二)《大崎学報》23,頁1-7。
望月歓厚(1912),〈本宗先師の見たる山家山外〉(其三)《大崎学報》25,頁1-17。
石津照璽(1936),〈實相論に於ける唯心論的解釋-宋朝天台の觀境に關する論爭の批評〉,《哲學雜誌》592,頁17-39。
石津照璽(1936),〈實相論に於ける唯心論的解釋-宋朝天台の觀境に關する論爭の批評〉(完),《哲學雜誌》593,頁26-53。
塩入良道(1981),〈山家山外論争の発端〉,《佛教思想史》4。
岩城英規(2007),〈「空仮中」と「真俗中」 -- 山家山外派の注釈書を中心に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55 n.2。

工具書
CBETA 電子佛典2011版
佛光大辭典第三版電子版: 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htm
佛學規範資料庫: http://authority.ddbc.edu.tw/place/
望月信亨,《望月大辭典》。
釋慈怡主編(1987),《佛教史年表》,台北:佛光出版社。
釋會旻(1997),《天台教學辭典》,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台灣教育部編(1998),《國語辭典》,台北:教育部國語教育推行委員會。(詳見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藍吉富主編(1994),《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北: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
《中國佛寺志》20(1980),台灣明文書局。 網站: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fosizhi/
湖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2012),《湖州市志》,北京市:方志出版社。
嘉興市志編纂委員會編(1997),《嘉興市志》,北京市:中國書籍出版社。
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輯(1995),《杭州市志》,北京市:中華書局。
仼桂全主編(1999),《紹興市志》,北京市:方志出版社。
金華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2),《金華市志》,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鹿城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2010),《溫州市鹿城區志》,北京市:中華書局。
麗水市志編纂委員會編,葉兆雄主編(1994),《麗水市志》,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衢州市志編纂委員會編(1994),《衢州市》,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