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安史亂前唐代使職的類型化研究
作者:楊適菁
作者(外文):Yang, Shih-Ch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吉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使職職官宰相差遣因事設置EmissariesOfficialsPrime MinisterDispatchSet Up According Affai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唐代從高祖立國之後,為因應現有職官的不足或不便,即開始派遣使職來補強,如武德初年,派遣使者至各地招撫、慰問,以安撫民心、穩定時局;或於發生水災、旱災之時,遣使賑給宣慰。從太宗即位以後,基本上也是採用此種模式,以正規職官負責執行一般政務,若遇突發狀況,則派遣各種使職負責處理,如宣慰、賑給,甚至是與外族征戰,亦是派遣討擊使等負責征伐,事解輒罷。幾乎到了無事不設使的地步。
  然玄宗開元以前,有事于外,則命使臣,否則止。開元、天寶以後,始有坐而為使,其後名號益廣。開始出現為使則重,為官則輕的局面。中唐以後的政治格局,基本上就是以「使職」為中心而展開的。如杜佑即在《通典‧職官志》中,明白指出唐代,「設官以經之,置使以緯之」,將「使職」放在重要的地位。
  所謂「使職」,指的是代表中央朝廷,銜命出使四方的專門官員。「使職」主要任務可以區分為:軍事、財政、招安、禮制、外交、雜事等數種。上從以他官行宰相職的參知政事、參豫機務、同平章事,下到集賢院、史館諸職;或從文人擔任的翰林學士,到宦官充任的內使、樞密使、中尉;或從中央財政方面的度支、戶部、鹽鐵轉運等使,到地方、軍事方面的觀察使、節度使等,皆差遣無品秩,都是「使職」。
  「使職」多因事而置,事已則罷,屬臨時差遣的性質,所以它不必經過繁複的選拔、任用、考課程序,只需從職官中選出能人或近臣、親信充任某一事務的專門官員即可,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此外,做為差遣的「使職」,儘管有時事情重大,卻不一定非得強求軍國重臣為之,官卑品低者亦可充任,反而出現位卑權重、以小制大的作用。正因任用上的靈活性,「使職」深受到君主的青睞。
  除了任用的靈活性之外,「使職」產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統治形勢的變化而導致新事務的出現。由於制度上原有的官僚體系是有固定執掌與固定機構的,但國家事務卻是不斷變化的,為了因應時勢變化,臨時性的「使職」差遣便應運而生。日後即由臨時性的差遣,逐漸演化成固定的職務,衍生出一套新的行政體制,甚至發展出「為使則重,為官則輕」之勢。
  總之,「使職」聯繫著中央與地方,除了對地方行政機構帶來變化,也對中央部司寺監有一定的衝擊。尤其是「使職」在由非常設官轉變成常設官,有固定執掌之後,臨時之舉成為久置不廢的定制,加入國家行政體制的運作,但又無法完全取代原有機構,遂使原有行政體制機構的職權範圍縮小、功能萎縮,造成職官體制出現「疊床架屋」的情形,甚者被解讀皇帝為私利而「因人任免」。不管是「疊床架屋」或「因人任免」,便常被學者「放大」認為是唐代中後期政治混亂之因,因「職官」與「使職」此兩種行政體制重複而又無法達成協調,相互扞挌之下,最後只會造成政治制度上的紊亂,行政效率更不如前,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將使問題益發嚴重。但在此必須說明的是,所謂「疊床架屋」、「因人任免」的現象,乃是「使職」設置與執行「使職」的結果,並非唐代「使職」產生的初衷,因「因事設置」才是「使職」應運而生的原因。也就是說唐代「使職」的出現,為的是解決當下之問題,並非製造日後之麻煩。
  由於以往關於唐代使職的研究,多著重在單一類型的使職研究或單一時期使職的設置情形等方面,針對使職的長期發展及其與政局之間的關係,以及使職對原有行政體系的影響等方面著墨較少,故本文著眼於此,希望能藉由對唐代安史亂前的使職作類型化研究,以釐清唐代使職產生的背景;並分析此時使職產生的時代特色與意義,及其對安史亂後,甚至是五代、宋代的影響,對於補強唐代政治制度研究有其必要性。
壹、史料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3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唐•杜 佑撰,《通典》,2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第1版北京第3次印刷。
  唐•元 稹撰,冀 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6月第2版北京第2次印刷。
  唐•李 肇撰,《唐國史補》,3卷,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6月四版。
  唐•劉 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1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1版湖北第2次印刷。
  唐•高彥休撰,《唐闕史》,收于《知不足齋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版。
  後晉•劉 昫等撰,《舊唐書》,2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1版北京第6次印刷。
  宋•王 溥撰,《唐會要》,1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第1版北京第4刷。
  宋•王欽若等奉敕編,《冊府元龜》,1000卷,臺北:大化出版社,1984年10月初版。
  宋•錢 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1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294卷,臺北:世界書局,1993年9月初版11刷。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22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北京第1版第6次印刷。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13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宋•宋敏求撰,誠 剛點校,《春明退朝錄》,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1版湖北第2次印刷。
  宋•王 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八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1版湖北第2次印刷。
  宋•葉夢得撰,宇文紹奕考異,侯忠義點校,《石林燕語》,1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1版湖北第2次印刷。
  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1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月第1版北京第2次印刷。
  宋•孫逢吉撰,《職官分紀》,50卷,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2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宋•洪 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16卷,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第1版北京第2次印刷。
  宋•王應麟撰,《玉海》,204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3月第2版。
  宋•高 承撰,明•李 果校訂,金圓、許沛藻點校,《事物紀原》,10卷,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4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元•馬端臨編撰,《文獻通考》,384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2月臺一版。
  清•董 誥等奉敕編,《全唐文》,10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清•趙 翼撰,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36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第1版北京第2次印刷。
  清•趙 翼撰,曹光甫校點,《陔餘叢考》,4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清•錢大昕撰,《廿二史考異》,100卷,收于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吳廷燮撰,《唐方鎮年表》,8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第1版北京第2次印刷。
  李希泌主編,《唐大詔令集補編》,3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16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貳、專書
(一)中文部分
  毛 蕾,《唐代翰林學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王吉林,《唐代宰相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1刷。
  王守棟,《唐代宦官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王壽南,《唐代的宦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初版。
  王壽南,《唐代宦官權勢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12月初版。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9月初版。
  王穎樓,《隋唐官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任士英,《唐代玄宗肅宗之際的中樞政體》,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池田溫著,孫曉林等譯,《唐研究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3月初版。
  何汝泉,《唐財政三司使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吳宗國主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吳麗娛,《唐禮遮遺──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岑仲勉,《岑仲勉史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新1版第1次印刷。
  岑仲勉,《金石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新1版第1次印刷。
  岑仲勉,《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新1版第1次印刷。
  李 俊,《中國宰相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9月重排一版。
  李治安主編,《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2次印刷。
  李福長,《唐代學士與文人政治》,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李德輝,《唐代文館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李錦綉,《唐代制度史略論稿》,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李錦綉,《唐代財政史稿(上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次印刷。
  李錦綉,《唐代財政史稿(下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治》,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3月初版。
  周道濟,《漢唐宰相制度》,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4年12月初版。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胡如雷,《隋唐五代經濟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胡滄澤,《唐代御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長孺,《山居存稿》,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7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前期的變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3次印刷。
  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78年6月初版。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增訂版)》,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年2月初版。
  袁 剛,《隋唐中樞體制的發展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6月初版。
  張國剛,《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9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9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8月再版。
  傅璇琮,《唐宋文史論叢及其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傅璇琮,《唐翰林學士傳論》,瀋陽:遼海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
  楊 果,《中國翰林制度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楊鴻年,《隋唐兩京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雷家驥,《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2月初版。
  寧 欣,《唐代選官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9月初版。
  寧志新,《隋唐使職制度研究(農牧工商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廖伯源,《使者與官制演變——秦漢皇帝使者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8月初版。
  齊 濤、馬 新,《劉晏楊炎評傳》,收于匡亞明主編,《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後濱,《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琴麗,《唐代武官選任制度初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12月初版。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11月初版。
  閻克步,《品位與職官──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修訂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戴顯群,《唐五代政治中樞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初版。
  韓國磐著,《隋唐五代史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年10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羅永生,《三省制新探──以隋和唐前期門下省職掌與地位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羅永生,《隋唐政權與政制史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初版。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年10月初版。
  嚴耕望,《唐僕尚丞郎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6月景印一版。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5月初版。
(二)日文部分
  礪波護,《唐宋の變革と官僚制》,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11年12月初版。
  礪波護,《唐代政治社會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6年2月初版。

參、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于海平,〈內廷化與外朝化:唐宋樞密使制度述略〉,《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8卷第1期,2007年2月,頁58-61轉107。
  毛陽光,〈遣使與唐代地方救災〉,《首都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2003年8月,頁20-25。
  王 杰,〈唐嶺南市舶使人選補正〉,《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4期,1993年11月,頁19。
  牛致功,〈唐代的學士〉,《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1期,頁162-167。
  王 顏、杜文玉,〈論唐宋時期的文思院與文思院使〉,《江漢論壇》,2009年第4期,頁89-96。
  王三北,〈論唐代財政諸使體系的歷史地位〉,《甘肅社會科學》,1988年第6期,頁90-96。
  王永平,〈論翰林學士與中晚唐政治〉,《晉陽學刊》,1990年第2期,頁29-34。
  王永平,〈論樞密使與中晚唐宦官政治〉,《史學月刊》,1991年第6期,頁18-24。
  王永平,〈論唐代宣徽使〉,《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1期,1995年2月,頁73-79。
  王玉群、谷立新,〈試論節度使為晚唐中樞的一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01年1月,頁108-111。
  王玉群,〈藩鎮節度使——唐軍事變革的產物〉,《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75-80。
  王宏治,〈唐代司法中的「三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頁75-81。
  王定勇、李昌集,〈唐翰林制沿革考〉,《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5期,2001年9月,頁29-35。
  王軼英,〈中國古代排陣使述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18-21。
  王殿飛,〈試論唐朝中央政府權力的被「切換」〉,《學理論》,2011年第2期,頁181-183。
  王榮全,〈唐代的行政督察制度〉,《中國行政管理》,1996年第1期,頁138-139。
  王德權,〈試論唐代散官制度的成立過程〉,收于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7月初版),頁843-906。
  王雙懷,〈武周宰相數目考〉,收于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5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97-105。
  仝建平,〈唐代宣徽使再認識〉,《蘭州學刊》,2009年第9期,頁195-198。
  白文固,〈僧統罷廢,僧錄命職——發展變化的唐宋僧官制度〉,《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2期,1989年5月,頁31-39。
  朱德軍,〈唐代中後期「地方獨立化」問題初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2期,2009年3月,頁34-41。
  朱德軍,〈試論地方性軍人集團與唐代中後期的「地方獨立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頁77-83。
  池田溫,〈採訪使考〉,收于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唐代研究學者聯誼會,1989年初版),頁875-902。
  何汝泉,〈唐代使職的產生〉,《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頁56-73
  何汝泉,〈唐代前期的地方監察制度〉,《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2期,1989年5月,頁20-30。
  何敦鏵,〈略論中唐前期宦官擅政及其禍害〉,《學術月刊》,1981年第3期,頁46-51。
  何敦鏵,〈唐代宦官集團勢力及其在藩鎮監軍的影響〉,收于《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吳 楓、關大虹,〈略論晚唐時期三省職權的轉移及原因〉,《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2期,頁36-38。
  吳麗娛,〈論唐代財政三司的形成及其與中央集權制的關係〉,《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第1輯,頁169-204。
  吳麗娛,〈中唐後財政官制變革芻議〉,《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4期,1989年11月,頁13-23。
  吳麗娛,〈試析劉晏理財的宮廷背景——兼論唐後期財政使職與宦官關係〉,《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1期,2000年2月,頁68-81。
  吳麗娛,〈唐代的皇帝喪葬與山陵使〉,《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4輯,2008年,頁110-137。
  吳麗娛,〈唐代的禮儀使與大禮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5集,2008年,頁127-156。
  宋 立、王 培,〈試論唐代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2006年2月,頁77-80。
  李 湜,〈唐代學士官制考略〉,《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頁25-30。
  李 湜,〈盛唐時期的集賢學士〉,《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1995年8月,頁31-34。
  李向群,〈論中晚唐宦官官制與宦官內爭〉,《歷史教學》,1988年第3期,頁9-12。
  李向群,〈論中晚唐宦官專權之官制與內爭〉,《南都學壇》,1988年第2期,頁53-57。
  李志生,〈論宇文融括田括戶對開元之治的影響〉,《河北學刊》,1994年第5期,頁68-73。
  李厚培,〈此學士非彼學士——從唐代翰林院的設置說李白的翰林使職〉,《人文雜誌》,2003年第1期,頁92-96。
  李建華,〈唐代秘書論略〉,《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7年2月,頁4-5。
  李雪華,〈唐代翰林學士考述〉,《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頁79-84。
  李慶新,〈唐代市舶使若干問題的再思考〉,收于韓金科編,《’98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刷),頁589-599。
  李鴻賓,〈唐代樞密使考略〉,《文獻》,1991年第3期,頁82-91。
  杜文玉,〈論五代樞密使〉,《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1期,1988年2月,頁63-72。
  杜文玉,〈唐代內諸司使考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1999年9月,頁27-35。
  杜文玉,〈關於唐內諸司使與威遠軍使研究的幾個問題〉,《河北學刊》,2011年第3期,頁44-48。
  杜文玉、王鳳翔,〈唐宋時期牢城使考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2期,2006年3月,頁31-36。
  沙憲如,〈唐代節度使的再探討〉,《史學集刊》,1994年第2期,頁1-5。
  周道濟,〈唐代宰相之名稱與其實權之演變〉,《大陸雜誌》,第16卷第4期,1958年2月,頁5-13。
  孟憲實,〈宇文融括戶與財政使職〉,收于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7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357-388。
  孟憲實,〈唐代前期的使職問題研究〉,收于吳宗國主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頁176-263。
  林偉洲,〈政治衝突與中唐稅政——以劉晏、楊炎為中心〉,收于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7月初版),頁439-485。
  俞 鋼,〈唐後期中書、門下侍郎平章事職權的變化及特點〉,收于氏著,《唐代制度文化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3-46。
  俞 鋼,〈唐後期宰相結構研究——專論六部侍郎平章事職權的變化〉,收于氏著,《唐代制度文化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11-22。
  姜清波,〈試論唐代的押新羅渤海兩蕃使〉,《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5年1月,頁90-94。
  柳浚炯,〈試論唐五代內職諸使的等級化〉,《史學集刊》,2010年第3期,頁107-117。
  段希祥、王 芬,〈試論唐代宦官監軍制度〉,《臨沂師專學報》,第21卷第5期(1999年10月),頁76-78。
  段承校,〈唐朝中央決策體制文書的運作及其權力的散變〉,《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1999年第3期,頁28-31。
  孫永如,〈唐代的翰林待詔〉,《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134-137。
  徐茂明,〈唐代翰林院和翰林學士設置時間考辨〉,《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3期,頁122-124轉128。
  徐慶全,〈關於唐代轉運使設置的年代〉,《社會科學輯刊》,1992年第4期,頁107-109。
  桂齊遜,〈唐代都督、都護及軍鎮制度與節度體制創建之關係〉,《大陸雜誌》,第89卷第4期,1994年10月,頁15-42。
  袁 剛,〈唐代翰林學士反對宦官專權的鬥爭〉,《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頁111-116。
  袁 剛,〈唐代翰林院諸技術雜流〉,《江西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頁128-129。
  袁 剛,〈唐代的翰林學士〉,《文史》,第33輯,1990年10月,頁97-117。
  袁 剛,〈唐代的樞密使〉,《山東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頁68-76。
  唐長孺,〈關於武則天統治末年的浮逃戶〉,《歷史研究》,1961年第6期,頁90-95。
  馬先彦,〈宇文融檢田括戶述評〉,《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88年第1期,頁65-70。
  馬俊民,〈唐代匭使院制考論〉,《天津師大學報》,1990年第1期,頁45-50。
  馬春暉,〈唐代官職中的使職差遣制度探析〉,《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8卷第3期,2009年7月,頁17-18。
  馬洪遠,〈唐代後期鹽政機構述論〉,《湖南社院學報》,2012年第4期,頁86-88。
  高鳳林,〈略談唐朝的節度使制度〉,《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6期,頁29-35。
  康 震,〈文學與政治之間——唐玄宗朝翰林學士述論〉,《勵耘學刊》(文學卷),頁190-202。
  張 鑫,〈論唐朝宰輔系統中的「加號」現象〉,《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12年8月,頁58-62。
  張全民、姚上怡,〈試論唐中後期法制的廢弛——以「宮市」為視角〉,《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08年9月,頁56-59。
  張東光,〈唐宋的知制誥〉,《文史知識》,1993年第1期,頁27-30。
  張國剛,〈唐代監軍制度考論〉,《中國史研究》,1981年第2期,1981年6月,頁120-133。
  張創新,〈唐朝群相發展五段說〉,《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2期,2001年3月,頁112-116。
  張衛東,〈試論唐代後期支郡刺史的地位——以節度、觀察使與支郡刺史的關係為中心〉,收于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12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79-99。
  張學軍、張升三,〈略述唐代宦官監軍之弊〉,《南都學壇》,1989年第3期,頁98-100。
  梅玉鳳,〈再論唐後期節度使存在的積極作用〉,《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8卷第9期,2009年9月,頁104-106。
  許 輝,〈唐代德憲兩朝翰林學士探略〉,《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0年5月,頁67-71。
  陳 璽,〈唐代司法「三司」制度考論〉,《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第20卷第4期,2007年7月,頁56-62。
  陳 璽,〈唐代慮囚使職系統的演進與發展〉,《求索》,2008年第1期,頁206-210轉223。
  陳仲安,〈唐代的使職差遣制〉,《武漢大學學報》,第1期,1963年,頁87-103。
  陳自強、龍立軍、王燕飛,〈唐代職官制度之使職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7期,頁126-129。
  陳自強,〈論唐代職官制度使職化的功能及影響〉,《蘭臺世界》,2014年第9期,頁22-23。
  陳珈貝,〈唐代三司制度研究——以案例為中心的分析〉,《政大史粹》,第7期,2004年12月,頁1-36。
  陳俊強,〈唐代錄囚制試釋〉,收于高明士編,《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一)》(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7月),頁265-294。
  陳登武,〈唐代訴訟程序與審判管轄權〉,《史學彙刊》,第18期,2003年4月,頁63-101。
  陳登武,〈從敦煌變文看唐代訴訟制度——以〈鷰子賦〉為中心〉,《興大人文學報》,第33期,2003年6月,頁699-752。
  陳登武,〈唐代的獄政與監獄管理〉,《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2006年3月,頁453-492。
  陳麗菲,〈唐代財政三司歷史作用初探〉,收于收于中國唐史學會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92-106。
  傅璇琮,〈唐玄肅兩朝翰林學士考論〉,《文學遺產》,2000年第4期,頁55-64。
  勞 榦,〈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3本,1971年1月再版,頁227-267。
  景遐東,〈使職設置與唐代地方行政級制的演變〉,《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頁76-80。
  曾 偉,〈論唐代節度使的興起和演變〉,《唐都學刊》,2002年第4期,頁19-22。
  曾賢熙,〈唐代御史與相關使職探討〉,收于宋旭軒教授八十榮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宋旭軒教授八十榮壽論文集》(臺北:宋旭軒論文集編委會,2000年),頁43-60。
  曾賢熙,〈唐玄宗朝御史職權的變動與吏治——附朝集使〉,《研究與動態》,第14期,2006年7月,頁41-58。
  程宗才,〈試論中晚唐時期的相權〉,《新疆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頁42-49。
  程宗才,〈唐代的翰林學士與宰相〉,《史學月刊》,1991年第5期,頁23-29。
  程宗才,〈論唐前期內朝對相權的分割及影響〉,《山東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頁66-68轉75。
  程宗才,〈論唐前期宰相制度的演變〉,《新疆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頁78-85。
  賀 忠,〈唐代宦官使職制度研究述評〉,《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6卷第4期,2009年8月,頁104-108。
  馮金忠、郝 黎,〈論唐代的「出將入相」〉,《河北學刊》,第21卷第1期,2001年1月,頁108-111。
  黃 樓,〈〈進嶺南王館市舶使院圖表〉撰者及制作年代考——兼論唐代市舶使職掌及其演變等相關問題〉,《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頁99-107。
  黃 樓,〈論晚唐「內外大臣共治天下」格局的形成〉,《西部學刊》,2013年第9期,頁64-67。
  黃良銘,〈唐代神策軍護軍中尉及神策軍之研究〉,《台東師專學報》,第4期,1976年4月,頁179-246。
  黃良銘,〈唐代樞密使與監軍使之研究〉,《台東師專學報》,第7期,1979年4月,頁127-194。
  黃進華,〈宇文融括戶的組織體制新探〉,《晉陽學刊》,2007年第2期,頁102-106。
  黃進華,〈宇文融括戶與唐朝中央財政體制的演進〉,《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頁22-28。
  黃潔瓊,〈唐代樞密使與神策中尉之比較研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2期,頁76-80。
  楊 權,〈唐代鹽政的二使分掌制〉,《鹽業史研究》,1990年第2期,頁3-7。
  楊志玖、張國剛,〈發展變化中的唐五代官制(一)〉,《文史知識》,1985年第7期,1985年7月,頁83-89。
  楊志玖、張國剛,〈發展變化中的唐五代官制(二)〉,《文史知識》,1985年第8期,1985年8月,頁84-89。
  楊志玖、張國剛,〈「為使則重,為官則輕」——唐五代的使職差遣〉,《文史知識》,1985年第11期,1985年11月,頁77-82。
  董春林,〈少陽院與唐中後期太子權力之遷移〉,《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5期,2009年10月,頁140-144。
  賈 云,〈唐貞觀諸道的產生及其使職的作用〉,《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47-54。
  賈志剛,〈唐代中後期供軍使、院及相關問題探討〉,《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01年,頁78-86。
  賈憲保,〈論中晚唐的中樞體制〉,《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4期,頁114-118。
  賈憲保,〈唐代樞密使考略〉,收于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2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15-227。
  賈憲保,〈神策中尉與神策軍〉,收于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5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130-154。
  賈艷紅,〈試談唐中後期的內諸司使〉,《齊魯學刊》,1997年第4期,頁103-106。
  雷 聞,〈唐代朝集制度研究——兼論其與兩漢上計制之異同〉,收于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7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頁289-310。
  寧志新,〈唐朝的形勢變化與唐朝的官制改革〉,《福建學刊》,1997年第5期,頁70-71。
  寧志新,〈唐代使職若干問題研究〉,《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頁52-70
  寧志新,〈唐代宰相稱謂考〉,《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8年5月,頁122-126。
  趙 康,〈論唐代翰林學士院之沿革及其政治影響〉,《學術月刊》,1986年第10期,頁71-76轉43。
  趙雨樂,〈從武德使到皇城使——唐宋政治變革的個案研究〉,收于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頁255-267。
  趙雨樂,〈唐代翰林學士院與南北司之爭〉,《唐都學刊》,2001年第1期,頁27-33。
  趙建建,〈唐代拾遺的使職工作〉,《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增刊,頁12-17。
  齊勇鋒,〈「度支使」與「支度使」〉,《歷史研究》,1983年第5期,頁78。
  劉乃亮,〈試論唐代同中書門下三品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差別〉,《人文雜志》,1998年第4期,頁83-84轉44。
  劉後濱,〈唐代司法「三司」考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頁37-44。
  劉後濱,〈論唐高宗武則天至玄宗時期政治體制的變化〉,收于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15-230。
  劉後濱,〈安史之亂與唐代政治體制的演進〉,《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1999年5月,頁93-102。
  劉後濱,〈唐後期使職行政體制的確立及其在唐宋制度變遷中的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頁35-41。
  劉健明,〈論北門學士〉,收于中國唐史學會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05-218。
  劉萬川,〈唐代「知制誥」辨析〉,《燕趙學術》,2011年秋之卷,頁77-84。
  潘孝偉,〈論唐朝宣撫使〉,《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1999年5月,頁84-92。
  鄭強勝,〈中唐宰相制度的變化及其影響〉,《河北學刊》,1990年6期,頁70-75。
  黎 虎,〈唐代的市舶使與市舶管理〉,《歷史研究》,1998年第3期,頁21-37。
  盧建榮,〈唐代後期(西元七五六至八九三年)戶部侍郎人物的任官分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4本第2分,1983年6月,頁157-181。
  盧建榮,〈唐代前期財政決斷權的轉移及戶尚選拔問題〉,收于中國唐代學會編,《唐代研究論集》,第三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11月初版),頁767-811。
  賴瑞和,〈再論唐代的使職和職事官——李建墓碑墓誌的啟示〉,《中華文史論叢》,2011年第4期,頁165-213。
  賴瑞和,〈唐代的翰林待詔和司天臺——關於〈李素墓誌〉和〈卑失氏墓誌〉的再考察〉,收于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9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頁315-342。
  賴瑞和,〈唐史臣劉知幾的「官」與「職」〉,收于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13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138-150。
  賴瑞和,〈為何唐代使職皆無官品——論唐代使職和職事官的差別〉,收于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14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325-339。
  賴瑞和,〈唐代使職的定義〉,《史林》,2012年第2期,頁46-50。
  賴瑞和,〈唐代使職「侵奪」職事官職權說質疑〉,收于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15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2年11月),頁37-51。
  賴瑞和,〈唐代宰相的使職特徵和名號〉,《中華文史論叢》,總第115期,2014年3月,頁229-254。
  賴瑞和,〈唐後期三大類詞臣的升遷與地位——以白居易、元稹、權德輿、李德裕為例〉,《學術月刊》,第46卷第9期,2014年9月,頁137-145。
  賴瑞和,〈唐代三大類知制誥的特徵與區別〉,《文史》,2014年第4輯,頁185-212。
  賴瑞和,〈唐代知制誥的使職特徵〉,《史林》,2014年第6期,頁34-39。
  賴瑞和,〈從史職角度論唐代宰相的權力與下場〉,收于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20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2月),頁84-102。
  賴瑞和,〈唐代史館史官的使職官名〉,《史學史研究》,2015年第1期,2015年3月,頁12-19。
  賴瑞和,〈論唐代中書舍人的使職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頁68-77。
  閻守誠、李軍,〈唐代的因災慮囚〉,《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03-107。
  霍小敏,〈試論唐五代租庸使〉,《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7年4月,頁104-108。
  戴顯群,〈唐後期政治中樞的演變與唐王朝的滅亡〉,《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頁117-123。
  薛明揚,〈論唐代使職的功能與作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1990年1月,頁27-32轉39。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的決策機構與活動〉,《文獻》,1988年第4期,頁3-18。
  謝元魯,〈唐代出使監察制度與中央決策的關係初探〉,《社會科學家》,1988年第3期,頁44-49轉43。
  魏 麗,〈略論唐代使職差遣制的特點及影響〉,《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2期,頁154-155。
  魏向東,〈試論唐代政事堂宰相集議制度〉,《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3期合刊,頁165-168轉211。
  魏向東,〈論中晚唐宰相制度〉,《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頁107-112。
(二)譯文部分
  加藤繁,吳傑譯,〈內莊宅使考〉,收于氏著,《中國經濟史考證》(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頁228-247。
  高橋繼男,張韶岩、馬 雷譯,〈唐代後半期的巡院地方行政監察事物〉,收于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76-295。
(三)日文部分
  山本隆義,〈唐宋時代に於ける翰林學士について〉,《東方學》,第4輯,1952年6月,頁28-38。
  六花謙哉,〈唐代に於ける內使、中使その他〉,《東洋史研究》,第6卷第2期,1941年4月,頁81-82。
  日野開三郎,〈唐河陽三城鎮遏使考〉,《青丘學叢》,第26號,1936年11月,頁36-92。
  日野開三郎,〈唐河陽三城節度使考〉,《史淵》,第14輯,1936年11月,頁9-38。
  日野開三郎,〈唐河陽三城節度使考(二)〉,《史淵》,第17輯,1937年12月,頁1-24。
  矢野主稅,〈「使」制度の發生について〉,《史學研究》,第12卷第2號,1940年10月,頁32-48。
  矢野主稅,〈唐代に於ける翰林學士院について〉,《史學研究》,第50號,1953年4月,頁63-70。
  矢野主稅,〈唐代監軍使制の確立について〉,《西日本史學》,第14號,1953年6月,頁16-32。
  池田溫,〈盛唐之集賢院〉,《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第19卷第2期,1971年2月,頁45-98。
  岩佐精一郎,〈河西節度使の起原について〉,《東洋學報》,第23卷第2號,1936年2月,頁107-119。
  松島才次郎,〈唐代に於ける「使」の頻用について〉,《信州大學教育學部紀要》,第18期,1967年10月,頁37-44。
  松島才次郎,〈唐代に於ける「使」の本官について〉,《信州大學教育學部紀要》,第19期,1968年9月,頁53-64。
  青山定雄,〈唐代の驛と郵及び進奏院〉,收于氏著,《唐宋時代の交通と地誌地圖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年8月再版),頁51-126。
  青山定雄,〈唐代時代の轉運使及び發運使〉,收于氏著,《唐宋時代の交通と地誌地圖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年8月再版),頁295-326。
  室永芳三,〈唐代における詔獄の存在樣態(上)〉,《長崎大學教育學部社會科學論叢》,第26號,1977年3月,頁1-16。
  室永芳三,〈唐代における詔獄の存在樣態(下)〉,《長崎大學教育學部社會科學論叢》,第27號,1978年3月,頁1-12。
  室永芳三,〈唐末內侍省における鞠獄の性格と機能について〉,《長崎大學教育學部社會科學論叢》,第28號,1979年3月,頁1-7。
  室永芳三,〈唐長安の左右街功德使と左右街功德巡院〉,《長崎大學教育學部社會科學論叢》,第30號,1981年3月,頁1-9。
  室永芳三,〈唐內侍省知內侍省事(上)〉,《長崎大學教育學部社會科學論叢》,第38號,1988年3月,頁1-10。
  室永芳三,〈唐內侍省知內侍省事(中)〉,《長崎大學教育學部社會科學論叢》,第39號,1989年6月,頁1-10。
  室永芳三,〈唐內侍省知內侍省事(下)〉,《長崎大學教育學部社會科學論叢》,第40號,1990年3月,頁1-7。
  高橋繼男,〈唐後半期に於ける度支使、鹽鐵轉運使系巡院の設置について〉,《集刊東洋學》,第30期,1973年12月,頁23-41。
  高橋繼男,〈唐後半期における巡院と漕運〉,《東洋大學文學部紀要》,第36集,史學科篇,第8號,1982年12月,頁53-72。
  高橋繼男,〈唐後期の〈韋應墓誌〉——鹽鐵轉運江淮留後に關連して〉,《東洋大學文學部紀要》,第66集,史學科篇,第38號,2012年3月,頁155-176。
  礪波護,〈三司使の成立について——唐宋の變革と使職〉,《史林》,第44卷第4期,1961年7月,頁125-149。
  礪波護,〈唐代の制誥〉,《東洋史研究》,第34卷第3期,1975年12月,頁40-61。

肆、學位論文
  王士豪,〈唐代「翰林學士」與相權——從不定制到使職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王治平,〈唐代北司四貴研究——以樞密使、神策中尉為核心之權力關係探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仲亞東,〈唐代宦官諸使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林偉洲,〈晚唐財稅與政局演變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林偉洲,〈安史之亂與肅代二朝新政權結構的開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唐 飛,〈唐代中使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0年6月。
  陳素月,〈唐代監軍制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湯雅蜜,〈唐代和糴問題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楊淑洪,〈唐代前後期財政權責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趙建建,〈唐五代使相的權力流變〉,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劉 娟,〈唐代地方監察使的產生及流變研究〉,天津:天津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6年5月。
  劉曉艷,〈從唐中後期使相的變遷看唐末地方獨立化的進程〉,天津:天津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2年5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