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武則天時期與宰相的關係
作者:王士豪
作者(外文):Shih-Hau W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吉林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武則天宰相君相關係武氏家族以周代唐恩威並用Wu Zetianprime ministerthe relatinship between emperor and prime ministerWu' familiesTang replaced by Chouto apply the carrot and strick judiciousl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惟一以女主君臨天下的傳奇性人物,不僅延續了大唐盛世,其御下技巧與處事謀略也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但在武則天統治期間,理論上對她治國影響最大的宰相人選,卻多半是為了因應時事所做的權變抉擇,能真正獲其信任又有辦事能力者鳳毛麟角,以致其所用宰相非但人數眾多,且往往相位頗為短暫。
從才人、皇后、皇太后乃至開國女皇,這前無古人的舉動,顛覆當時臣民的認知,使得武氏政權始終有揮之不去的反撲陰影。為了穩定自身的權力,以防他人兵變奪位或權臣干政,所以武則天不斷調整政權型態,從太后臨朝,到稱帝,最後立皇太子李顯;其間更製造恐怖政治,令酷吏殺害異己,從而令部份宰相身陷牢獄,甚至殞於刑場。原因無他,都是為了嚇阻他人顗覦權力罷了。
由於早自皇后時期即已參政,武氏本身的執政能力並未受到懷疑,但她仍然必須面對歸政李氏聲浪的挑戰,故武氏初期頗尊崇高宗時期即任事,又不公然反對她的重臣,繼而拉攏前朝名臣後裔以及世家大族子弟,還有自己武氏家族或親信人選參政,與此同時再輔以恐怖統治鎮壓異己,這種多管齊下的統治手腕,就勾勒出武則天初期任相的基本準則。
等到權力漸趨穩固後,武氏開始以各種調度與名義來調控宰相的行政權力,更越過原本的制度積極參與拔擢人才,這不僅令朝中原有的舊勢力被新進權貴所稀釋,從而讓武氏更能隨心所欲,卻也同時弱化了本應擔任此職務的天官(吏部)與宰相的功能。短期內雖看似人才輩出,行政效率也有一定水準,可一旦武氏年老體衰,親身任事的頻率降低,便將面臨政府流動趨於停滯、甚至空洞化的惡果。
武則天個人頗嫻熟於以恩威並用的方式來駕馭宰相與諸臣工,所任用宰相也不乏敢於積極任事者,但基於憂心權力旁落的深層恐懼,武氏除了刻意控制宰相掌權範圍與在位時間外,也多次引進如武氏家族與張易之兄弟等爪牙,期望他們能夠協助朝政。然而這些人缺乏政治才幹,還不時惹事生非,反倒更增加了武氏與宰相重臣間的緊張氣氛。
儘管武氏憑藉個人的才能掌控皇權達廿二年之久,可是人皆有老死,終需面對接班的難題;武氏家族論親不及自己親生之子,論才幹威望也沒有能服眾之處,武氏別無選擇,最後還是得傳位給親子李顯,等於親手將政權又交還給了李唐。
此時武則天老病纏身,她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制度也立即出現破綻。這時朝中既無深受武氏信任又能彈壓群臣的重量級宰相,各方勢力也都蠢蠢欲動,在憂慮皇太子未來接班可能出現危機的態勢下,迫使歸政派發動神龍兵變擁立李顯,讓武氏親眼目睹自己的大周皇朝宣告終結。
雖然因為其後的李唐皇帝均是她的子孫,使得終唐一代對武則天依舊尊崇,且她所拔擢的人才也多為其後的李唐政權所用。但武則天機關算盡的用相策略,既難以為後世所師法,也令自己含恨以沒,所以武氏的手腕心思雖頗有機巧之處,也曾任用過幾位名相,但以整體而言,恐怕還是只能說是落得失敗的下場。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ign of Wu Zetian and Prime Ministers
Abstract
Wu Zetian was the legend in Chinese history, who was the only sovereign governing China. She not only continued the flourishing age of Tang Dynasty, but also her royal skill and strategy in handling affairs were praised by posterity. But, during the governance of Wu Zetian, theoretically, the prime minister candidate possessing the highest influence to her governance, she chose such candidate for the current events with adaptability in tactics, and the capable prime minister could obtain her trust was few. The consequence was, her prime ministers were numerous, and also, those prime ministers only could keep their positions for very short time.
In the beginning, as a talent, then a queen, empress dowager and became the country sovereign, this unprecedented behavior subverted the cognition of officials and people at the time, making Wu’s regime had counter attack shadow all along that was lingering. To stabilize her own power, preventing other people from their munity and snatch imperial power, or preventing powerful ministers interfering the imperial power, so, Wu Zetain continuously adjusted the regime model. Form as the mother of emperor to regin the country and establish the system, afterwards, to become the sovereign, finally, she ordered “Lee Xian” to become the crown prince; during the afore mentioned periods, she made horrible politics and commanded ruthless officials to kill dissidents, thus, some of the prime ministers were imprisoned, even some of them were executed to death. The only reason was just to frighten others not covet imperial power.
Since Wu Zetian already participated in politics when she was a queen, her own governing ability was not been doubted, but, she still had to face the challenge in asking her to return the imperial power to Lee, therefore; in the start, Wu highly respected the important ministers who did not object to her in public, and these important ministers already held a post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Kao, and then, she built up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famous ministers of former dynasty, as well as the children from aristocratic families, furthermore; she invited Wu’s families or trusted followers to participate politics, at the same time, she used horrible politics to quell dissidents. This kind of governing and simultaneous artifice was to outlin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Wu Zetian when she was the prime minister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 imperial power was gradually steady, Wu started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the prime ministers with various assignment and reasons, further; she surpassed the original system, selected and promoted the talented persons positively; thus, the original and old force in the dynasty were lowered by new coming dignitaries, moreover, Wu could do anything she wanted, however; in the meantime, the fun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officials and the prime ministers who should hold this post has been weakened. In short term, it looked like that great talents appeared successively,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lso had certain level, but, once Wu was old and feeble, she could not personally govern the country very often, and then she had to face that the governmental flow tended to stop developing or making progress, even it would become hollow; this was the evil consequence.
Wu Zetian, herself, was highly skilled in applying the carrot and stick judiciously in order to dominate the prime ministers, all ministers and officers. So, many prime ministers appointed by Wu Zetian fulfilled their duties faithfully and energetically, but, in their inner hearts, they feared that their power would be taken away by others. Besides, Wu sedulously controlled the power range of the prime ministers. During the reign of Wu Zetian, she also introduced Wu’s families and Chang Yi’s brothers to be her minions for many times and anticipated that they could assist her to handle affairs of the state, yet, these people were lack of political competence, even more, they got in trouble frequently, thus, the atmosphere between Wu and prime ministers were more tense.
Despite Wu could rely on her personal ability to control imperial power for twenty-two years. But, all people will get will get old and die. Finally, the succession problem must be confronted; her own son was more close to her than Wu’s families, and their abilities and prestige could not convince the public. Wu had no choice, at last, she still demised her crown to her own son, Lee Xian, i.e., she personally returned the regime to Lee Tang.
At present, Wu Zatian was old and sick; and the system specially made for herself appeared weak point immediately, and there were on major prime ministers who could be deeply trusted by Wu that could quell all ministers, in addition, all forces were ready to make trouble. Because Wu Zetain worried that when the crown prince succeeded, maybe the crisis would appear, hence; she compelled normalized political faction to launch “Shen Long Mutiny” to crown Lee Xian, let Wu see with her own eyes that her own dynasty, “Da Chou”, has been proclaimed to be ended.
Although the later emperor of Lee Tang were all he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the generation of last Tang dynasty still revered Wu Zetian, and most of the talented persons selected and promoted by her were also appointed by the following regime, Lee Tung. But, Wu Zetian played many tricks in appointing prime minister,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learn her strategy by later generation, also, she died with regret. Hence , though Wu’s artifice and thoughts were quite adroit, and she has appointed several famous prime ministers. However, in conclusion, probably we still only say her final outcome is failure.
參考書目
一、古籍

1、正史類(按照朝代順序排列)

(西漢)司馬遷,《史記》,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2版,2003年7月第18刷。
(東漢)班 固,《漢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2006年1月第12刷。
(劉宋)范 曄,《後漢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第1版,2003年8月第10刷。
(西晉)陳 壽,《三國志》,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第2版,2004年3月第17刷。
(唐)房玄齡等,《晉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第1版,2003年6月第8刷。
(北齊)魏 收,《魏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6月第1版,2003年10月第7刷。
(蕭梁)沈 約,《宋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9刷。
(蕭梁)蕭子顯,《齊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1月第1版,2007年3月第9刷。
(唐)姚思廉,《梁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5月第1版,2006年12月第8刷。
(唐)李百藥,《北齊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11月第1版,2003年7月第8刷。
(唐)令狐德棻,《周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11月第1版,2003年9月第8刷。
(唐)姚思廉,《陳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3月第1版,2002年10月第8刷。
(唐)李延壽,《南史》,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6月第1版,2003年6月第7刷。
―――,《北史》,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第1版,2003年7月第7刷。
(唐)魏 徵、令狐德棻,《隋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第1版,2002年12月第8刷。
(後晉)劉 昫等,《舊唐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第1版,2002年12月第7刷。
(北宋)歐陽修、宋 祁,《新唐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第1版,2003年7月第7刷。
(民)趙爾巽等,《清史稿》,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2月第1版,1986年8月第2刷。

2、重要文集類(按照成書順序排列)

(東漢)鄭 玄,(清)黃丕烈校,《校宋周禮鄭注》,民國乙卯年上海石竹山房印,新北市,鼎文書局,1972年4月初版。
(唐)武則天,《臣軌》,清光緒八年佚存叢書(日本林衡輯)木活字本,收錄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史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刷。
―――,《樂書要錄》,清光緒八年佚存叢書(日本林衡輯)木活字本,,收錄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經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刷。
(唐)駱賓王,《駱賓王文集》,據北京圖書館藏宋蜀刻本影印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刷。
(唐)來俊臣,馬樹全註釋,《羅織經》,新校標點本,香港鰂魚涌英皇道,中華書局,2004年9月初版。
(唐)陳子昂,《新校陳子昂集》,10卷,點校本,臺北,世界書局,2013年4月2版3刷。
(唐)王方慶編,《魏鄭公諫錄》,原刊本,收錄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之九十四》(畿輔叢書),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沈佺期、宋之問,陶敏、易淑瓊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第1版,2006年2月第2刷。
(唐)李 嶠,《李嶠雜詠》,清光緒八年佚存叢書(日本林衡輯)木活字本,收錄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集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刷。
(唐)張 鷟,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第1版,2005年1月第3刷。
(唐)吳 兢,謝保成集校,《貞觀政要集校》,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1月第1版第1刷。
(唐)張 說,《張說之文集》,光緒乙巳仁和朱氏刊,收錄於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臺一版。
(唐)李林甫等,陳仲夫點校,《唐六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第1版,2005年4月第2刷。
(唐)杜 佑,王文錦等點校,《通典》,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2月第1版,2003年5月第4刷。
(唐)陸 贄,王 素點校,《陸贄集》,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月第1版第1刷。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6月第1版,2005年1月第2刷。
(唐)元 稹,冀 勤點校,《元稹集》,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8月第1版,2000年6月第2刷。
(唐)李 絳,《李相國論事集》,原刊本,收錄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之九十四》(畿輔叢書),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曾國藩,王小寬主編,《曾國藩全書》,合肥,黃山書社,2012年5月第1版第1刷。
錢大群,《唐律疏義新注》,新校標點本,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刷。

3、合集及金石考古類(按照成書順序排列)

(北宋)王 溥等,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新校標點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第1刷。
(北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商務印書館1959年排印本重印,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第1版第1刷。
(北宋)王欽若等編著,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校訂本),新校標點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刷。
(北宋)李 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圖書館所藏宋刊本等,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第1版,2003年10月第5刷。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4月第1版,2003年7月第7刷。
(清)徐 松,李健超增訂,《增訂唐兩京城坊考》(修訂版) ,新校標點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刷。
(清)董 誥等編,《全唐文》,斷句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第1版,2001年6月第4刷。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2007年4月第2刷。
周紹良、趙 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2007年4月第2刷。
李希泌主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刷。

4、别史與史評類(按照成書順序排列)

(後周)王定保,《唐摭語》,標點本,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4月2版2刷。
(北宋)孫 甫,《唐史論斷》,原刊本,收錄於(民)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六十四》(粵雅堂叢書),藝文印書館,1965年。
(北宋)范祖禹,白林鵬、陸三強校注,《唐鑑》,新校標點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刷。
(北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6月第1版,1996年7月第6刷。
(南宋)洪 邁,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第1版第1刷。
(南宋)馬端臨,《文獻通考》,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9月第1版第1刷。
(清)顧炎武,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全校本) ,新校標點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刷。
(清)王夫之,舒士彥點校,《讀通鑑論》,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7月第1版,2002年6月第5刷。
(清)王鳴盛,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新校標點本,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刷。
(清)趙 翼,欒保群、呂宗力點校,《陔餘叢考》,新校標點本,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2003年12月第2刷。
―――,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紀校證》(訂補本) ,新校標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第1版,2001年11月第2刷。
(清)富察傅恆等監修,《歷代通鑑輯覽》,斷句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1月臺2版。
(清)陳鴻墀,《全唐文紀事》,句逗本,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7月3版。

二、近人著作(按照姓名筆畫排列)

1、本國的學者專書

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主編,《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9月1版。
王吉林,《君相之間――唐代宰相與政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刷。
王怡辰,《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1刷。new window
王洪軍,《武則天評傳》,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1刷。
王滌武,《武則天時代》,莆田,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1刷。
王壽南,《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第1刷。
―――,《中國歷代創業帝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初版第1刷。
―――,《唐代政治史論集》(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4年4月2版第1刷。
任育才,《唐德宗奉天定難及其史料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4月初版。
―――,《吐蕃與唐朝關係之研究》,臺中,自立出版社,1971年元月初版。
―――,《唐史研究論集》,臺北,鼎文出版社,1975年10月初版。
―――,《唐型官學體系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一刷。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5月重排版。new window
朱堅章,《歷代篡弒之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4年12月初版。
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3月初版。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刷。
吳松弟編,《兩唐書地理志滙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刷。
宋德熹,《唐史識小――社會與文化的探索》,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09年8月初版。new window
岑仲勉,《通鑑隋唐紀比事質疑》,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8月第1版,2004年4月第2刷。
―――,《唐史餘瀋》,出版地不詳,弘文館出版社,1985年3月。
李錦繡,《唐代制度史略論稿》,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刷。
林冠群,《唐代吐蕃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8月初版。
林恩顯,《突厥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月初版第1刷,1992年11月第2刷。new window
武則天研究會 洛陽市文物園林局編,《武則天與洛陽》,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武則天研究會乾陵博物館編,《武則天與乾陵》,陜西,三秦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第1刷。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1刷。
金發根,《永嘉亂後北方的豪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9月初版。new window
胡 戟,《胡戟文存――隋唐歷史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刷。
―――,《武則天本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第3版第1刷。
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刷。
胡如雷,《隋唐政治史論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1刷。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收錄於《唐長孺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月第1版第1刷。
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1刷。
―――,《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1刷。
桂齊遜,《國法與家禮之間――唐律有關家族倫理的立法規範》,新北市,龍文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1刷。
―――主編,《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年初版1刷,2003年1月初版2刷。
―――主編,《戰後臺灣歷史學研究1945——2000》第三冊《秦漢至隋唐史》,臺北,行政院國家科技委員會,2004年初版。
康 樂,《唐代前期的邊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年6月初版。
張 須,《通鑑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58年9月臺1版。
張君勱,《中國專制君主政制之評議》,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
梁永元,《武則天正傳》,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第1刷。
第二屆國際華學研究會議祕書處編,《第二屆國際華學研究會議論文集》,陽明山,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1992年5月出版。
許道勛、趙克堯,《唐玄宗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2003年3月第5刷。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錄於《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局,2009年9月第2版,2011年6月第5刷。
―――,《金明館叢稿初編》,收錄於《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9年9月第2版,2011年6月第4刷。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收錄於《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局,2009年9月第2版,2011年6月第5刷。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6年3月初版1刷。new window
―――,《地獄.法律.人間秩序 中古中國宗教、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1刷。
陳靈海,《唐代刑部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1刷。
勞 榦,《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第1版第1刷。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2005年4月第2刷。
董劭偉,《唐代吏部尚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1刷。
雷家驥,《武則天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1刷。
寧志新,《隋唐使職制度研究》(農牧工商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月第1版第1刷。
熊德基,《論武則天》,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第1版第1刷。
趙文潤、王雙懷,《武則天評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第2版(修訂本)第1刷。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 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刷。
劉後濱,《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刷。
劉精誠,《魏孝文帝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刷。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三),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3月6版。
羅永生,《三省制新探――以隋和唐前期門下省職掌與地位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第1版第1刷。
―――,《隋唐政權與政制史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4年2月第1版。
羅龍治,《唐代的后妃與外戚》,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78年4月初版。
嚴耕望,《唐僕尚丞郎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刷。
―――,《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1刷。

2、外國的學者專書(按照姓名筆畫排列)

(日)平岡武夫,《唐代的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第1刷。
(日)澤田瑞穗,李天送譯,《則天武后》,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1刷。
(美)費正清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中國晚清史 1800――1911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1996年4月第4刷。
(英)杜希德,黃寶華譯,《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1刷。
(英)崔瑞德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 589――906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1996年6月第5刷。

三、期刊論文(按照姓名筆畫排列)

毛漢光,<論唐代之封駁>,《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報》第3卷第1期,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1992年10月,頁1 50。
王士豪,<武則時期宰相人數變動過劇之因>,《華岡史學》創刊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暨史學系,2013年12月出版,頁101 128。
王吉林,<北魏繼承制度與宮闈鬥爭之綜合研究>,《華岡文科學報》第11期,臺北,中國文化學院,1978年1月出版,頁93 125。
―――,<西魏北周統治階層的形成>,《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學報》第三期,陽明山,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出版,頁19 27。
―――,<從大非川之役到中宗時代與吐蕃的關係>,收錄於《西藏研究論文集》第二輯,臺北,西藏研究委員會,1989年,頁19 38。
―――,<晚唐洛陽的分司生涯>,收錄於《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初版,頁239 249。
王怡辰,<唐代中書令職任和地位的轉變>,《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二十期,新北市,中國歷史學會,1988年5月,頁51 99。new window
―――,<東魏統治集團的婚媾關係――以高氏和元氏為中心>,《中國中古史研究》第二期,臺北,中國中古史研究編輯委員會,2003年4月初版,頁83 104。
王雙懷,<武周宰相數目考>,收錄於《唐史論叢》第五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1刷,頁97 105。
―――,<歷代對武則天的評價>,《人文雜誌》1996年第3期(總101期),西安,人文雜誌編輯委員會,1996年5月出版,頁69 74。
―――,<本世紀以來的武則天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月刊)1997年第3期,北京,《中國史研究》雜誌社,1997年3月出版,頁2 9。
―――,<武則天與酷吏的關係>,《唐都學刊》第1期第15卷(總59期),西安,唐都學刊編輯部,1999年1月出版,頁37 41。
何汝泉,<唐代使職的產生>,《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45期),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1987年,頁56 73。
―――,<武則天時期的使職與唐代官制的變化>,收錄於《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1989年,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1月出版,頁237 248。
何美慧,<武則天以刑法治天下對後世女姓參政之影響>,《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三十一期,新北市,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編輯委員會,1999年6月,頁1 35。new window
吳麗娛,<朝賀皇后:《大唐開元禮》中的則天舊儀>,《文史》2006年第1輯(總第74輯),北京,《文史》編輯部,2006年2月出版,頁109 137。
―――,<《顯慶禮》與武則天>,收錄於《唐史論叢》第10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1刷,頁1 16。
李昆叡,<2012年――2013年臺灣地區唐代史學研究綜述>,《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20期,臺北,中國唐代學會,2014年12月,頁38 46。
李美月,<論武周多佞臣>,《中山人文學報》第一期,高雄,中山大學中山人文學報編輯委員會,1993年4月初版,頁71 86。new window
李荷先,<從《臣軌》看武則天的君臣倫理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五期(總63期),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1986年9月出版,頁58 62。
卓遵宏,<武則天用人之研究>,《淡江學報》(文商理工學部門)第十六期,臺北,淡江學院出版社,1978年11月出版,頁55 82。
孟憲實,<傳統史學、新史學和公共史學的「三國鼎立」――以武則天研究為例>,《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第12期,北京,《中國圖書評論》雜誌社,2008年12月出版,頁43 47。
林偉洲,<唐前期中央官僚組織職權性質與範圍之研究>,《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九期,彰化縣,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12年5月,頁19 39。new window
邱添生,<唐代設館修史制度探微>,《歷史學報》(師大)第十四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歷史學系合編,1986年6月出版,頁1 33。new window
邵治國,<武則天明堂政治和明堂大火考>,《唐都學刊》第21卷第2期(總86期),西安,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編輯部,2005年3月,頁14 20。
桂齊遜,<唐代都督、都護及軍鎮制度與節度體制創建之關係>,《大陸雜誌》89卷第4期,臺北,大陸雜誌社,1994年10月,頁15 42。
―――,<傳世文獻所見「唐格」試析>,《中國中古史研究》第六期,中國中古史研究編輯委員會,2006年12月出版,頁127 194。
馬俊民,<武則天朝宰相考――兼論武則天政權性質及用人政策>,《天津師大學報》1987年第4期(總73期),天津,天津師大學報編輯部,1987年8月出版,頁35 46。
高光晶、戴承杭,<武則天不是肯定的歷史人物>,《求索》1983年第1期,長沙,求索雜誌編輯部,1983年2月出版,頁101 108。
張先昌,<關於武則天殺害文武大臣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96年第1期(總219期),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頁23 29。
章 羣,<論開元前的政治集團>,《新亞學報》第1卷第1 2期,九龍,新亞研究院,1956年2月出版,頁281 303。
陸慶夫,<說武則天時期的冗官政治>,《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卷(53期),蘭州,蘭州大學學報編輯部,1990年7月,頁67 73。
勞 榦,<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13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員工福利委員會,1971年1月再版,頁227 267。
曾賢熙,<唐代中央政府對天然災害的處理機制探討>,《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十一期,彰化縣,大葉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13年5月,頁13 33。new window
黃永年,<評郭沫若同志的武則天研究>,《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季刊,1980年第3期(總28期),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編委會,頁31 42。
黃約瑟,<武士彠事績另探>,《食貨月刊復刊》第13卷第九、十期,臺北,食貨月刊社,1984年1月出版,頁20 40。
―――,<武則天何以會臨朝聽政?>,《歷史月刊》第18期,臺北,歷史月刊雜誌社,1989年7月出版,頁24 29。
黃清連,<兩唐書酷吏傳析論>,《輔仁歷史學報》第五期,新北市,輔仁大學文學院歷史研究所 歷史學系合編,1993年12月出版,頁119 166。new window
萬繩楠,<武則天與進士新階層>,《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3期(總6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頁93 98。
寧志新,<唐代使職若干問題研究>,《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1999年,頁53 71。
劉健明,<論北門學士>,收錄於《中國唐代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1月初版,頁205 218。
盧向前,<武則天和親突厥辯>,《唐史論叢》第13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第1刷,頁27 32。
賴亮郡,<論唐代高、睿二朝的太子監國與皇位繼承>,《臺東大學教育學報》第十四期下集,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編輯委員會,2003年12月出版,頁69 97。new window
賴瑞和,<論唐代的檢校官制>,《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48期),臺北,漢學研究中心、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2006年6月,頁175 208。new window
―――,<唐史臣劉知幾的「官」與「職」>,《唐史論叢》第12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1刷,頁138 150。
羅龍治,<論唐初功利思想與武曌代唐的關係>,《史原》創刊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70年7月出版,頁1 12。new window

四、研討會論文

陳冠穎,<北朝女主政治沉寂――北周女主政治消逝原因初探>,第一屆華岡中國中古史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所,民國102年5月。new window

五、學位論文(按照姓名筆畫排列)

王怡辰,<中晚唐榷鹽與政局的關係>,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出版。
何美慧,<唐代司法與監察制度之間的關係――以唐律上官吏犯罪之懲治爲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出版。new window
邵承芬,<安史亂後唐代中央政權結構之變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出版。
孫靜媚,<唐憲宗時期的宰相――從君相看元和中興>,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7月出版。
桂齊遜,<唐代河東軍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出版。
―――,<唐代「判」的研究――以唐律與皇權的互動關係爲中心>,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出版。
陳登武,<唐代司法制度研究――以大理寺爲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出版。
傅安良,<唐代河北地區與中央政治關係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6月出版。new window
廖幼華,<初唐河東道研究――對外策略的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6月出版。
劉麗君,<河西地區與唐代國勢興衰之探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2月出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