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柏楊的社會與文化論述,1960-2008
作者:陳聖屏
作者(外文):Sheng-Ping Che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古偉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柏楊郭衣洞醬缸社會文化民主人權Bo YanGuo Yi-dongvat of soy saucesocietyculturedemocracyhuman righ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9
儘管近年來關於柏楊(郭衣洞,1920-2008)的研究已逐漸受到學界的重視,但仍然缺乏全面而系統性的研究。這篇論文希望能夠從社會與文化的觀點,來理解柏楊思想的基本特徵與發展過程。
在討論柏楊的社會與文化論述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他在戰後台灣文學史上所占據的位置。張誦聖曾經引用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理論(field theory),將戰後台灣的文學場域區分出四種藝術位置:主流文學、現代主義文學、鄉土文學,與本土文學。在台灣文學史的教科書中,主流位置被稱為「反共文學」,但至少到1990年代為止,主流位置一直都是台灣文學場域中,最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文學風格。它繼承五四新文學的傳統,但去除其左傾的因素,並藉由中學教科書教材(例如選讀朱自清和徐志摩的作品)得到教育體系的支持,成為受過國民教育的台灣中產階級最喜愛的文體。我們可以說,以反共文學作家出身的柏楊,其作品雖符合主流位置讀者的品味,但加入了左傾的因素,這個特徵使得他的作品深受新興的中產階級大眾歡迎,卻不為政府當局所喜,最後並因此入獄;但是對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作家而言,柏楊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右派」。
柏楊認為,60年代台灣社會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都必須歸咎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引用胡適在1961年提出的說法,認為中國文化是一種沒有「靈性」的醬缸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以及由官僚作為社會主導力量之社會結構的產物。柏楊認為,即使是在60年代的台灣,中國傳統文化仍然根深蒂固,使得台灣社會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停滯不前,毫無進步。在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依照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發動文化大革命,使中國大陸陷入被他稱為「硫磺缸」的恐怖社會,中國的社會和文化因而變得更為墮落。最後,他指出1960年代參與「中西文化論戰」的文化保守主義者與全盤西化論者,都無助於改革中國傳統文化的積習,只有「全盤現代化」才能同時改變台灣的社會結構與文化習慣。
儘管柏楊雜文的主題極為繁多,但若以社會批評的角度而言,我們可以試圖將其討論的議題分為四大類。一、討論愛情、婚姻與家庭倫理等私領域的議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舊式家庭理想和現代家庭觀念的衝突。二、藉由對重大社會新聞的評論,批評一般民眾不符合「現代文明」、阻礙社會進步的日常生活習慣。三、對警察(治安機關)、法官(司法機關)與醫師(醫療制度)等行業的猛烈抨擊,而這些弊端則顯示:在戒嚴時期的台灣社會,濫用權力的現象不僅是在政治圈,也在社會各領域中普遍存在。四、由於人民在日常生活的禮儀和行為,是社會結構和文化內容的具體實踐,人們可以藉以判斷某個社會是否已經達到「現代文明」的水準。於是柏楊斷言,以「現代文明」的標準而言,西方社會才是真正的「禮義之邦」,而中國社會(柏楊以台灣社會作為主要案例)則不是。
我們在柏楊的中國歷史論述中,同樣也能發現具有「左傾」特徵、但又不屬於正統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他認為中國的社會結構自周代之後就沒有重大變化,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尊卑界限一直非常森嚴。這種社會結構在政治體制上受到專制君主制度支持,在意識形態上則受到儒家思想提倡的禮教支持。然而,柏楊並不贊成馬克思主義史觀中的經濟決定論,他認為在中國的「專制封建社會」中,政治才是最具主導性的力量,而不是經濟(因為農業社會和儒家思想重農輕商,資本主義與經濟力量無法發展)。在儒家成為官方的正統思想,以及科舉制度確立之後,社會不平等的問題不但沒有緩和,反而隨著時間過去而變得更加嚴重。自宋代開始,政府官職完全被士大夫―地主階級所壟斷,他們永遠將帝王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顧一般大眾的利益。在專制帝王和士大夫階層的聯手摧殘之下,中國人的人權、尊嚴和創造力都被蹂躪地奄奄一息,因此當英國在鴉片戰爭敲開中國的大門之時,中國人竟毫無招架之力。
在柏楊出獄之後的1980年代,台灣的國民黨政府進入蔣經國主政時代,中國共產黨則開始推動由鄧小平所主導的改革開放政策。此時海峽兩岸與海外的中國知識分子,都同樣面臨下述的問題:中國人是否應該像西方國家一樣實行民主制度,以及中國人是否有能力實行民主制度。柏楊在1985年集結成冊的演講錄與雜文集《醜陋的中國人》,則對於上述問題提出了清楚明確的解答:中國(同時包括台灣和中國大陸)在未來必須實行民主制度,否則中國一定無法與世界其他民族國家競爭,直至滅亡。但如果中國人仍然不肯深刻自我檢討,不肯改變積重難返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習慣,中國就絕不可能實行民主制度。
在解嚴之後,儘管柏楊並沒有改變他的基本觀點,台灣社會卻已迅速地民主化。在90年代之後,柏楊的社會形象逐漸從惡性重大、思想偏激的叛亂犯,變成年高德劭的作家,與人權運動的象徵人物。他先後擔任國際特赦組織中華民國總會(後改稱台灣分會)的創會會長與人權教育基金會的創會董事長,致力於爭取政治犯的平反與補償,以及推廣人權教育。此時柏楊激烈反對以「亞洲價值」或「國情不合」等藉口抗拒西方民主和人權觀念的言論,強烈支持廢除死刑,以及贊成安樂死。在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之後,柏楊成為民進黨政府的有給職資政,曾經屢次與其他資政聯名建言,對時局有所影響。在解嚴之後的統獨爭議中,柏楊始終採取反對立即統一與立即獨立的立場,因為前者將摧毀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後者將立刻引發戰爭,如此一來,台灣的民主同樣也會滅亡,還會使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瓦解。因此,他認為台灣的統獨爭議應該經由漫長的民主討論,以及在國際形勢的變遷中,逐漸尋求解決之道。由於柏楊在人權與民主議題上採取激進立場,但在統獨問題上則保持溫和立場,使他在晚年獲得巨大的社會聲望,具有超越文學場域和藍綠對立的「象徵資本」。因此,在2008年柏楊臨終之前,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及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都曾先後探望致意,可謂備極哀榮。然而,他在社會與文化議題上所留下的龐大論述遺產,以及各種加諸於他的偏見與歧視,則仍有待後人加以釐清。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of Bo Yang (Guo Yi-dong, 1920-2008) has been gradually noticed, there are few comprehensive studie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Bo Yang’s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ety and culture.
First of all, we have to know Bo Yang’s position in the post-1945 Taiwan’s literary field. I cite Sung-seng Yvonne Chang’s study, which uses Pierre Bourdieu’s field theory to categorize the Taiwan literary field as four artistic positions: Mainstream writers, Modernists, Nativists and Localists. Mainstream writing is also called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and had been dominative literary style until 1990s. Because it inherited from the May-Fourth tradition short of leftist factors and was supported by education system, it became most favored by the Taiwanese middle class schooled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 Bo Yang, as an anti-Communist writer, could conform to the Mainstream style; however, he added some leftist flavors into his books, which made him popular but unaccep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was accordingly put into prison. But for those left writers, Bo Yang was indeed a rightist.
In addition, Bo Yang attributes many problems in the Taiwan society in 60s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e refers to Hu Shih’s idea and proposes that Chinese culture, with no spirituality, is a “vat of soy source” which is molded by Confucianism and bureaucracy and was the reason why Taiwan in 60s could not make progresse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roke out and China fell into a “vat of brimstone”, a metaphor offered by Bo Yang, which made Chinese culture more degenerative and decayed. Finally, he opposes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 and Westernization in the East-West controversy and claims that only modernization could transform Taiwan’s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habits.
Moreover, judging from the social criticism perspective, we can categorize Bo Yang’s satirical essays into four categories: the first one focuses on the private fields, in which we can find out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outdated family ideas and the new ones. The second one, inspired by the vital social news, includes the criticisms on the Taiwan people’s daily habits which fail to meet the standard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third one includes the Bo Yang’s attacks on the police, the judiciary system, and the medical system to expose the abuses of power all around the society under the martial law. The forth one is centered on the standard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Bo Yang thinks that judging from the practices of people’s daily civility and behaviors could ascertain whether a society is civilized and in his opinion, only Western societies are genuine modern civilizations.
Furthermore, the features of Bo Yang’s discourses on Chinese history are leftist rather than Marxist. He thinks that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had remained stable since Zhou dynasty. The ruling class and the ruled were separated strictly, which was supported by despotism and Confucianism. However, he disagrees with Marxist economic determinism and proposes that in China’s “despotic-feudal society” was dominated by political power instead of economic one. After Confucianism being orthodox and the civil examination being established, the social inequality was exacerbated. Since Su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positions had been monopolized by literati-landlord class, who cherished the emperors’ and their benefits more than people’s welfare. Accordingly, the Chinese human rights, dignity and creativity were destroyed, which made the Chinese people undefended when the Opium War broke out.
In the 1980s, as Bo Yang being set free, KMT was administered by Chiang Ching-kuo, and CCP started setting out economic reform promoted by Deng Xiao-ping. At this time, the intelligentsia across the strait faced the following question: should the Chinese follow Western democracy or are the Chinese qualified to operate democracy? Bo Yang answered this question in The Ugly Chinaman: China (including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must operate democracy in the future; otherwise, China will not keep pace with other countries and will go to its doom. However, if the Chinese would not awake to correct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habits, it is impossible to operate democracy in China.
After the martial law was lifted, even though Bo Yang did not alter his ideas, Taiwan was rapidly democratized. In the 1990s, Bo Yang’s social image of radical insurrectionist was turned into prestigious writer and symbolic icon of human rights movement. He took the positions of presidents of AI’s branch in Taiwan and Human Education Foundation, committing himself to compensate for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promote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t this time, Bo Yang embraced the following ideas: he strongly opposed the statements which base on “Asian values” and “being not acclimatized in China” against Western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he strongly stood for abolishment of death penalty; finally, he promoted euthanasia. After 2000, Bo Yang was hired by the DPP administration, but he opposed both immediate unification and immediate independence. He suggested that the disputes over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be settled by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Owing to his positions toward human rights, democracy and the disputes over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he became prestigious in his late years and gained symbol capital beyond Taiwan’s literary field and political struggle between pan-blue and pan-green groups.
參考文獻
一 柏楊的著作
(一)雜文
柏楊,《玉雕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6。
柏楊,〈開場之白〉,《玉雕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6,頁1-2。
柏楊,〈吃死孩子〉,《玉雕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6,頁16-18。
柏楊,〈一個信號〉,《玉雕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6,頁43-45。
柏楊,〈補遺〉,《玉雕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6,頁108-111。
柏楊,《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
柏楊,〈論地頭蛇〉,《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頁63-65。
柏楊,〈欺生問題〉,《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頁114-116。
柏楊,〈關於聖人〉,《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頁124-126。
柏楊,〈孔家店〉,《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頁126-129。
柏楊,〈颱風說起〉,《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頁161-162。
柏楊,〈醫生處方〉,《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頁167-169。
柏楊,〈奴才典型〉,《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頁171-172。
柏楊,〈出國人生觀〉,《怪馬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5,頁172-174。
柏楊,《聖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7。
柏楊,〈三作牌〉,《聖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7,頁70-71。
柏楊,〈洋奴之治〉,《聖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2/1967,頁91-92。
柏楊,《堡壘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
柏楊,〈落向何方〉,《堡壘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頁69-74。
柏楊,〈小小情趣〉,《堡壘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頁204-208。
柏楊,《紅袖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
柏楊,〈敬醬愛〉,《紅袖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頁109-111。
柏楊,〈變態細胞〉,《紅袖集》,台北:平原出版社,頁111-113。
柏楊,《鳳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4。
柏楊,〈東洋冤獄〉,《鳳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4,頁7-13。
柏楊,〈左拉控訴〉,《鳳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4,頁40-45。
柏楊,〈興趣索然〉,《鳳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4,頁114-116。
柏楊,〈頂缸學〉,《鳳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4,頁116-121。
柏楊,《高山滾鼓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6。
柏楊,〈氣更大啦〉,《高山滾鼓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6,頁122-124。
柏楊,〈五雷轟頂〉,《高山滾鼓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6,頁127-129。
柏楊,《道貌岸然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5。
柏楊,〈么雞吃燒餅學〉,《道貌岸然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5,頁22-26。
柏楊,〈兩頭落空〉,《道貌岸然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5,頁46-48。
柏楊,〈女人胸脯上〉,《道貌岸然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5,頁48-50。
柏楊,〈入廁最樂〉,《道貌岸然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5,頁51-53。
柏楊,〈一技之長〉,《道貌岸然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3/1965,頁95-97。
柏楊,《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
柏楊,〈重來記〉,《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1-3。
柏楊,〈二抓牌〉,《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5-9。
柏楊,〈盛哉抓也〉,《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51-53。
柏楊,〈骨碌碌亂轉〉,《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53-55。
柏楊,〈思古幽情〉,《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55-57。
柏楊,〈說不準時代〉,《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57-59。
柏楊,〈何其傻也〉,《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65-69。
柏楊,〈英雄下場〉,《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69-71。
柏楊,〈愚且魯〉,《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85-88。
柏楊,〈難得糊塗〉,《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88-89。
柏楊,〈買西瓜學〉,《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92-93。
柏楊,〈「竟然」〉,《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104-106。
柏楊,〈秘密校訓〉,《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111-113。
柏楊,〈絕對看不出〉,《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115-117。
柏楊,〈真是遺憾〉,《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119-121。
柏楊,〈升官之本〉,《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121-124。
柏楊,〈菲特列大帝〉,《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161-163。
柏楊,〈最後一點〉,《聞過則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頁163-165。
柏楊,《神魂顛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1967。
柏楊,〈從一而終〉,《神魂顛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1967,頁81-82。
柏楊,〈公共汽車〉,《神魂顛倒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1967,頁83-85。
柏楊,《前仰後合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1965。
柏楊,〈超級嫖客〉,《前仰後合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1965,頁18-20。
柏楊,〈啥仁啥義〉,《前仰後合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1965,頁27-29。
柏楊,〈前途輝煌〉,《前仰後合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4/1965,頁111-113。
柏楊,《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
柏楊,〈新的觀念〉,《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3。
柏楊,〈毒蛇猛獸〉,《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5-7。
柏楊,〈三條路〉,《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7-9。
柏楊,〈怎敢如此自信〉,《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99-11。
柏楊,〈一根鐵鍊〉,《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1-15。
柏楊,〈兩肋插刀〉,《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7-19。
柏楊,〈二加二等於五〉,《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9-21。
柏楊,〈一盆糨糊〉,《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21-23。
柏楊,〈不肖之徒〉,《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48-50。
柏楊,〈一場苦戰〉,《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02-104。
柏楊,〈「平等邪說」〉,《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09-114。
柏楊,〈多值觀念〉,《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24-126。
柏楊,〈蓮花落〉,《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27-129。
柏楊,〈兩種流弊〉,《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92-194。
柏楊,〈思之諒之〉,《立正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1967,頁196-198。
柏楊,《大愚若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
柏楊,〈西崽情意結〉,《大愚若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頁46-48。
柏楊,〈大難不止〉,《大愚若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頁48-50。
柏楊,〈菲希特先生〉,《大愚若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頁50-52。
柏楊,〈如獲至寶〉,《大愚若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頁72-74。
柏楊,〈鬥牛之角〉,《大愚若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頁77-79。
柏楊,〈家兄之面〉,《大愚若智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5,頁79-81。
柏楊,《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
柏楊,〈序〉,《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
柏楊,〈可怖的鏡頭〉,《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1-12。
柏楊,〈糞坑葬父〉,《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5-18。
柏楊,〈赤手空拳〉,《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21-23。
柏楊,〈隔著襯衫亂抓〉,《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48-50。
柏楊,〈硫磺黨〉,《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53-55。
柏楊,〈生生壓碎〉,《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57-59。
柏楊,〈永不停的鬥〉,《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59-61。
柏楊,〈不可信賴〉,《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65-67。
柏楊,〈啥都變啦〉,《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71-73。
柏楊,〈恍惚分子〉,《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78-80。
柏楊,〈共產黨本質〉,《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80-82。
柏楊,〈不懂游泳〉,《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82-84。
柏楊〈貧窮是正義力量〉,《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88-90。
柏楊,〈釜底抽薪〉,《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90-92。
柏楊,〈放射性變化〉,《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94-96。
柏楊,〈與魔鬼訂約〉,《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98-100。
柏楊,〈通氣孔〉,《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00-102。
柏楊,〈人心溫暖〉,《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02-104。
柏楊,〈走到前頭〉,《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10-112。
柏楊,〈移植和祖傳〉,《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21-123。
柏楊,〈馬克斯絕招〉,《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23-125。
柏楊,〈血口亂噴〉,《魚雁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1967,頁131-133。
柏楊,《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
柏楊,〈現代化問題〉,《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頁85-57。
柏楊,〈死不認錯〉,《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頁87-89。
柏楊,〈地頭蛇式自由〉,《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頁89-91。
柏楊,〈好像瀉肚子〉,《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頁91-93。
柏楊,〈神經文明〉,《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頁107-109。
柏楊,〈蔚為奇觀〉,《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頁111-115。
柏楊,〈笑掉下巴〉,《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頁115-117。
柏楊,〈遇人不淑〉,《心血來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6,頁117-119。
柏楊,《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
柏楊,〈豬八戒吃人參菓〉,《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79-81。
柏楊,〈瘋衛兵〉,《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46-148。
柏楊,〈千萬人頭落地〉,《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48-150。
柏楊,〈狗舔屁股〉,《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50-151。
柏楊,〈畫純潔為邪惡〉,《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52-153。
柏楊,〈硫磺屎都累出來〉,《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53-155。
柏楊,〈鬥鬥鬥鬥鬥鬥鬥〉,《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55-157。
柏楊,〈鬥臭〉,《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57-159。
柏楊,〈五偉牌〉,《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59-161。
柏楊,〈先把埋伏挖出來〉,《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61-163。
柏楊,〈義和團二世〉,《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68-169。
柏楊,〈狼的社會〉,《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70-172。
柏楊,〈我們的憂慮在此〉,《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72-174。
柏楊,〈四大不幸〉,收於柏楊,《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90-192。
柏楊,〈醬蘿蔔死不認錯〉,《蛇腰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92-194。
柏楊,《剝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
柏楊,〈「不仁不義」〉,《剝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3-15。
柏楊,〈文明的災禍〉,《剝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46-48。
柏楊,〈伸手抓蛇〉,《剝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48-50。
柏楊,〈陪著他傻笑〉,《剝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52-54。
柏楊,〈比計程車還可怖〉,《剝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45-157。
柏楊,〈不可理喻主義〉,《剝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47-149。
柏楊,〈十八世紀的腿〉,《剝皮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49-151。
柏楊,《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
柏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1-12。
柏楊,〈勢利眼主義〉,《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3-15。
柏楊,〈主要成分〉,《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25-27。
柏楊,〈節骨眼所在〉,《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33-35。
柏楊,〈罄欬之下,死生以之〉,《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35-37。
柏楊,〈滑不溜丟琉璃蛋〉,《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55-57。
柏楊,〈個體主義〉,《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57-59。
柏楊,〈權利‧義務‧刺蝟〉,《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59-61。
柏楊,〈潘金蓮哲學〉,《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71-73。
柏楊,〈喝尿份子〉,《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73-75。
柏楊,〈王鳴盛先生〉,《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82-84。
柏楊,〈喝尿獎〉,收於柏楊,《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90-92。
柏楊,〈智慧和能力問題〉,《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92-94。
柏楊,〈古時候啥都有〉,《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96-98。
柏楊,〈古時候啥都好〉,《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98-100。
柏楊,〈五齒鈀亂築〉,《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00-102。
柏楊,〈沙巴的一封信〉,《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23-125。
柏楊,〈淡淡的臉皮〉,《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25-127。
柏楊,〈「尊重事事(實)」〉;《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97-199。
柏楊,〈恍惚精神〉,《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199-201
柏楊,〈抄一段報〉,《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202-209。
柏楊,〈藥方不一樣〉,《死不認錯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頁209-211。
柏楊,《雲遊記(第二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7。
柏楊,《鼻孔朝天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8。
柏楊,〈兩條腿桌子〉,《鼻孔朝天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8,頁12-14。
柏楊,〈上下交爭乖〉,《鼻孔朝天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8,頁22-24。
柏楊,《牽腸掛肚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8。
柏楊,〈拳王•音樂家〉,《牽腸掛肚集》,台北:平原出版社,1968,頁3-5。
柏楊,《活該他喝酪漿》,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
柏楊,〈嚴重的危機〉,《活該他喝酪漿》,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頁15-20。
柏楊,〈古孝道和新孝道〉,《活該他喝酪漿》,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頁21-27。
柏楊,〈代溝和禍福溝〉,《活該他喝酪漿》,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頁28-36。
柏楊,〈齊天大聖也不敢打包票〉,《活該他喝酪漿》,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頁36-42。
柏楊,〈活該他喝酪漿〉,《活該他喝酪漿》,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頁48-53。
柏楊,〈惡醫․仁醫〉,《活該他喝酪漿》,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頁85-92。
柏楊,〈抗宰委員會〉,《活該他喝酪漿》,台北:星光出版社,1978,頁99-103。
柏楊,《按牌理出牌》,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
柏楊,〈反撞大同盟〉,《按牌理出牌》,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頁169
柏楊,《大男人沙文主義》,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
柏楊,〈談中國人史綱〉,《大男人沙文主義》,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頁129-135。
柏楊,〈五談中國人史綱〉,《大男人沙文主義》,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頁158-164。
柏楊,《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1980。
柏楊,〈80年代大願〉,《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1980,頁78-85。
柏楊,〈交通混亂大國〉,《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1980,頁133-139。
柏楊,〈倒底是什麼邦〉,《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1980,頁140-146。
柏楊,〈現代化的基本精神〉,《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1980,頁154-160。
柏楊,〈千言萬話只一願〉,《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1980,頁204-210。
柏楊,〈喜悅、祝福、盼望〉,原載於《中國時報》,1980年8月4日,轉引自白先勇等著,《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頁237-239。
柏楊,《踩了他的尾巴》,台北:星光出版社,1982。
柏楊,〈住手〉,《踩了他的尾巴》,台北:星光出版社,1982,頁9-17。
柏楊,〈一代比一代好〉,《踩了他的尾巴》,台北:星光出版社,1982,頁19-26。
柏楊,〈禮義之邦〉,《踩了他的尾巴》,台北:星光出版社,1982,頁115-121。
柏楊,〈三句話〉,《踩了他的尾巴》,台北:星光出版社,1982,頁131-137。
柏楊,〈美利堅排隊國〉,《踩了他的尾巴》,台北:星光出版社,1982,頁139-146。
柏楊,〈柏楊序〉,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戰國時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3/1993,頁11-15。。
柏楊,〈「借古諷今」〉,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黃老之治》,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4/1998,通鑑廣場頁9-12。
柏楊,〈北山山脈〉,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開疆拓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4/1997,通鑑廣場頁35-36。
柏楊,〈為三項嚴重錯誤致歉〉,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王莽篡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4/1997,通鑑廣場頁19-22。
柏楊,〈三個問題․兩種看法〉,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燕然勒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4/1996,通鑑廣場頁11-12。
柏楊,〈刪除「柏楊曰」〉,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東漢瓦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4/1996,通鑑廣場頁18-19。
柏楊,〈兩種制度的困擾與選擇〉,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三國鼎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5/1998,通鑑廣場頁15-17。
柏楊,〈「人」和「事」應該分開〉,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五胡亂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5/1996,通鑑廣場頁7-9。
柏楊,〈中國人,你為什麼還是老樣子?〉,原載於香港《百姓》,1986年6月1日,轉引自林白出版社編,《中國人,你受了什麼詛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7,頁25-33。
柏楊,〈古地名往往不是新地址〉,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餓死宮城》(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7/2000),通鑑廣場頁5-7。
柏楊,《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
柏楊,〈俠骨柔情〉,《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47-50。
柏楊,〈復旦大學座談會〉,《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51-54。
柏楊,〈統一問題〉,《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55-58。
柏楊,〈平等―萬美之母〉,《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101-104。
柏楊,〈四化到六化〉,《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105-109。
柏楊,〈戀屍狂〉,《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139-142。
柏楊,〈他追求的是毀滅〉,《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143-146。
柏楊,〈引蛇出洞〉,《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147-150。
柏楊,〈毛澤東與武照〉,《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151-155。
柏楊,〈知識份子的命運〉,《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233-237。
柏楊,〈國家標籤〉,《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248-251。
柏楊,〈權力癡呆症〉,《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256-259。
柏楊,〈愛滋病〉,《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260-263。
柏楊,〈虛主義制〉,《家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頁264-267。
柏楊、黃文雄合著,《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
柏楊,〈就是學不會〉,《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30-31。
柏楊,〈如果沒有鴉片戰爭〉,《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32-33。
柏楊,〈落後的爛國〉,《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34-35。
柏楊,〈魔術巨棒〉,《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36-37。
柏楊,〈政治愛滋病〉,《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53-55。
柏楊,〈孔丘和馬克斯〉,《醬缸震盪》,頁58-59。
柏楊,〈中國只有政治文化〉,《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62-64。
柏楊,〈士大夫自成體系〉,《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65-67。
柏楊,〈掙脫詛咒〉,《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71。
柏楊,〈缺少終極關懷和終極理念〉,《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72-73。
柏楊,〈分裂產生民主〉,《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83-84。
柏楊,〈思想不可定於一尊〉,《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89。
柏楊,〈他們常常氣得大怒〉,《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91-92。
柏楊,〈突然有人大喝一聲「他是假的」〉,《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93-94。
柏楊,〈儒家是陳舊藥方〉,《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95-96。
柏楊,〈反智與反商〉,《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104-106。
柏楊,〈二十一世紀是誰的世紀〉,《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194-195。
柏楊,〈食言像食糖〉,《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196-197。
柏楊,〈死要面子〉,《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200-201。
柏楊,〈二十一世紀展望〉,《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203-204。
柏楊,〈醬缸特產〉,《柏楊全集(第六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343-346。
柏楊,〈母親不再哭泣:台灣人權的奮鬥〉,《光華》,第25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100。
柏楊,〈面對真相需要睿智〉,收於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開元盛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2001,通鑑廣場頁10。
柏楊,《奮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1。
柏楊,〈副刊萬歲:一個熱情和公正的編者,會創造出善和美的潛力〉,原載於《自立早報》,1987年1月21日,轉引自柏楊,《奮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1,頁139-140。
柏楊,〈紅色恐怖:《家園》日文版序文〉,收於柏楊,《奮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1),頁161-163。
柏楊,《我們要活得有尊嚴》,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
柏楊,〈代前言:我們在改變世界〉,《我們要活得有尊嚴》,頁5-10。
柏楊,〈我終於又到了香港〉,《我們要活得有尊嚴》,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頁19-22。
柏楊,〈綠島人權紀念碑落成〉,《我們要活得有尊嚴》,頁32-35
柏楊,〈台灣變天的省思〉,《我們要活得有尊嚴》,頁40-43。
柏楊,〈可喜雙槳〉,《我們要活得有尊嚴》,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頁80-83。
柏楊,〈尊嚴價更高〉,《我們要活得有尊嚴》(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頁100-103。
柏楊,〈我贊成安樂死〉,《我們要活得有尊嚴》,頁104-107
柏楊,《天真是一種動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
柏楊,〈天真是一種動力〉,《天真是一種動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頁15-18。
柏楊,〈新的指導與獲益:參加2003年「柏楊文學史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天真是一種動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頁37-42。
柏楊,〈眼淚比血都多〉,《天真是一種動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頁65-68。
柏楊,〈槍聲三響撼金山:江南先生逝世二十週年〉,《傳記文學》,第85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49-50。
(二)演講紀錄與訪談
柏楊口述,雲匡訪問,〈柏楊答問〉,原載於吉隆坡《南洋商報》,1979年11月4日,轉引自柏楊65編委會編,《柏楊65:一個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時報出版公司、學英文化公司、歐語出版社、遠流出版公司,1984,頁153-158。
柏楊,〈女權與人權〉,原載於《婦女雜誌》,1981年4月,轉引自柏楊,《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175-193。
柏楊口述,君重記錄,〈南加州第一次文學座談會〉,原載於洛杉磯《南華時報》,1981年7月31日至8月7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85-113。
柏楊口述,周華摘錄,〈中國為什麼不強大〉,原載於紐約《華語快報》,1981年8月12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171-174。
柏楊口述,周華摘錄,〈喪失了承認錯誤的能力〉,原載於紐約《華語快報》,1981年8月13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175-178。
柏楊口述,周華摘錄,〈希望中國人能多些思考〉,原載於紐約《華語快報》,1981年8月14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179-182。
柏楊口述,周華摘錄,〈我們文化的毛病在那裏〉,原載於紐約《華語快報》,1981年8月15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183-186。
柏楊口述,周華摘錄,〈中國沒有人權民主〉,原載於紐約《華語快報》,1981年8月16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187-190。
柏楊,〈中國人與醬缸〉,原載於紐約《北美日報》,1981年8月19至21日,轉引自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台北:林白出版社,1995,頁61-73。
柏楊,〈人生文學與歷史〉,原載於洛杉磯《論壇報》,1982年2月14日至3月7日,轉引自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台北:林白出版社,1985,頁74-115。
柏楊口述,吳清泰訪問,〈華人才是真正的經濟動物〉,原載於吉隆坡《星洲日報》,1982年4月25日,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210-221。
柏楊口述,李寧訪問,〈與柏楊談敏感問題〉,原載於《政治家》第37期,1982年9月,轉引自柏楊65編委會編,《柏楊65:一個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時報出版公司、學英文化公司、歐語出版社、遠流出版公司,1984,頁159-200。
柏楊、張香華口述,向陽、張雪映、陳煌專訪,〈別讓鉛字架再被打翻:訪柏楊、張香華伉儷談現代詩〉,原載於台北《陽光小集》,1982年秋季號,轉引自柏楊65編委會編,《柏楊65:一個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時報出版公司、學英文化公司、歐語出版社、遠流出版公司,1984,頁207-216。
柏楊口述,李寧訪問,〈歷史的鏡子〉,原載於《政治家》第4期,1984年3月6日,轉引自《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13-20。
柏楊,〈醜陋的中國人〉,首先刊載於香港《百姓》,1984年11月15日,隨後刊載於紐約《台灣與世界》,1984年12月1日;《自立晚報》,1984年12月8日;洛杉磯《論壇報》,1984年12月13日,轉引自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台北:林白出版社,1995,頁15-39。
柏楊口述,呂嘉行訪問,〈士大夫與中國人〉,原載於香港《百姓》,1984年12月16日,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25-31。
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台北:林白出版社,1985。
柏楊,〈正視自己的醜陋面〉,原載於紐約《中國之春》,1985年6月,轉引自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台北:林白出版社,1995,頁40-60。
柏楊口述,張灼祥、魏便利訪問,〈很難絕對客觀〉,原載於香港《信報》,1987年3月8日,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70-74。
柏楊口述,李怡訪問,〈中華民族是不是受到了詛咒!〉,原載於香港《九十年代》,1987年4月,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260-280。
柏楊口述,胡菊人訪問,〈怎麼看中國歷史〉,原載於香港《百姓》,1987年4月16日,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86-94。
柏楊口述,魯雪訪問,〈沒有制衡的權力最可怕〉,原載於香港《爭鳴》,1987年4月,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75-85。
柏楊口述,高天生訪問,〈兩岸之間〉,原載於《自由時報》,1987年5月,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281-290。
柏楊口述,岑逸飛訪問,〈不一樣的念頭〉,原載於香港《Play Boy中文版》,1987年6月,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291-314。
柏楊口述,鍾春蘭訪問,〈從人治到法治〉,原載於《客家風雲》,1988年3月1日,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95-110。
柏楊口述,楊子江訪問,〈怎樣看法律〉,原載於《卓見生活》,1988年6月,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111-116。
柏楊口述,張笠訪問,〈我很高興在這裡生根〉,原載於《自立晚報》,1989年1月9日,轉引自《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132-137。
柏楊口述,黃旭初訪問,〈歷史的殷鑑裡不要橫挑強鄰的法則〉,原載於《自立晚報》,1992年9月21日,轉引自柏楊日編委會編,《歷史走廊:十年柏楊(1983-1993)》,台北:太川出版社,1993,頁245-257。
柏楊口述,James Rusk訪問,姚安莉譯,〈一生與「醬缸」搏鬥〉,收於柏楊日編委會編,《歷史走廊:十年柏楊(1983-1993)》,台北:太川出版社,1993,頁168-173。
柏楊,〈人權思想的覺醒,是美的誕生〉,原載於香港《明報》,1994年3月15日,轉引自柏楊、黃文雄合著,《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123-127。
柏楊、俞國基,〈人權:大人們都沒救了〉,《中國時報》,1994年9月17日,第34版。
柏楊口述,金鐘訪問,〈等到兩岸再長大〉,原載於香港《開放》,1994年11月,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360-367。
柏楊口述,蘇文學整理,〈時代的見證(二)〉,《歷史月刊》,1995年5月號,頁67-68。
柏楊口述,Martin Woesler訪問,〈中國往何處去?〉,原載於香港《開放》,1996年8月,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368-377。
楊口述,李福鐘訪問,〈中華文化缺少了些什麼?〉,原載於《中央日報》,1998年2月23日,第22版(中央副刊),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400-407。
柏楊口述,許芳菊、林志懋訪問,〈從歷史看未來〉,原載於《天下》,1998年9月,轉引自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頁396-399。
柏楊口述,洪宜勇採訪,〈用肉眼看歷史〉,《聯合報》,2001年4月2日,第37版。
柏楊,《新城對:柏楊訪談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
(三)其他著作
郭衣洞,〈幸運的石頭〉,《自由中國》,第10卷第7期,1954年4月,頁26-30;
郭衣洞,〈被猛踢過的狗〉,《自由中國》,第11卷第11期,1954年12月,頁25-27。
柏楊,〈郭衣洞五十八年十一月九日上訴理由書〉,1969年11月9日,轉引自趙昌平、林時機,《郭衣洞叛亂案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2004,頁201-260。
柏楊,《中國人史綱(上冊)》,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
柏楊,《中國人史綱(下冊)》,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
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戰國時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3/1993。
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楚漢相爭》,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3/1997。
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匈奴崛起》,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3/1997。
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全國混戰》,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4/1997。
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蕭鸞眼淚》,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1998。
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黃龍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7/2000。
柏楊譯註,司馬光原著,《突厥可汗》,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7/2000。
柏楊口述,周碧瑟執筆,《柏楊回憶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

二 相關史料
丁邦新,〈一個中國人的想法(上)〉,《聯合報》,1987年4月9日,第8版。
丁邦新,〈一個中國人的想法(下)〉,《聯合報》,1987年4月10日,第8版。
丁榮生,〈柏楊獲2002行政院文化獎〉,《中國時報》,2002年11月9日,第14版。
中央日報,〈柏楊獲行政院文化獎〉,《中央日報》,2002年11月9日,第14版。
王夫之,《讀通鑑論(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5。
王作榮,《台灣經濟發展之路》,台北:王作榮,1964。
王康,〈他鄉遇故知:與柏楊伉儷重遇記〉,原載於洛杉磯《南華時報》,1981年7月22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73-76。
王鼎鈞,《文學江湖》,台北:爾雅出版社,2009。
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編,《都是醜陋中國人惹的禍》,台北:林白出版社,1990。
司馬光,《資治通鑑(一)》,台北:榮文出版社,1979。
白先勇等著,《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
江迅,〈中國人:一場永恆的詛咒?〉,原載於《南方雜誌》,1987年6月,轉引自林白出版社編,《中國人:你受了什麼詛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7,頁75-81。
余光中,〈重上大度山〉,收於余光中,《五陵少年》(台北:文星書店,1967),頁47-49。
余光中,《五陵少年》,台北:文星書店,1967。
吳典蓉,〈柏楊等籲總統,重申四不一沒有〉,《中國時報》,2004年5月15日,A4版。
吳典蓉,〈陳總統:促進族群和諧,願全力以赴〉,《中國時報》,2004年3月25日,A3版。
吳啟基,〈出軌的機緣:雜寫為柏楊而設的自由餐會〉,原載於新加坡《南洋商報》,1981年2月31日,轉引自應鳳凰編,《另一個角度看柏楊》,台北:廣城出版社,1981,頁36-42。
呂松,〈柏楊美國行〉,原載於香港《星島日報》,1981年8月21至28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261-274。
李敖,〈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文星》第9卷第4期,1962,頁9-17。
李敖等著,《醜陋的中國人研究》,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5。
李濠仲,〈柏楊哽咽談憲改:別讓台灣民主早死〉,《聯合晚報》,2004年7月14日,第2版。
杜正勝,〈普世價值的高度〉,《台灣日報》,2000年12月26日,第25版。
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孟祥傑,〈馬訪柏楊,收到十思書〉,《聯合報》,2008年2月8日,A4版。
孟蓉華,〈李總統讓多少母親不再長夜哭泣〉,《中央日報》,1998年11月24日,第2版。
孟蓉華,〈走過崎嶇路,柏楊自在談人權〉,《中央日報》,1998年12月9日,第5版。
孟蓉華、林純德,〈柏楊:李總統為台灣人權創造歷史〉,1998年2月8日,第2版。
林白出版社,〈前言〉,收於林白出版社編,《中國人,你受了什麼詛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7,頁3-5。
林白出版社編,《中國人,你受了什麼詛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7。
林修權,〈更改國歌泛綠浮現聲浪〉,《聯合晚報》,2004年8月7日,第2版。
林淑玲,〈柏楊:李總統已為人權立榜樣〉,《中國時報》,1999年5月20日,第3版。
林照真,〈柏楊:人權婚禮旨在改變氣質〉,《中國時報》,2000年12月8日,第9版。
林照真,〈總統府人權婚禮,學者社團有異見〉,《中國時報》,2000年12月8日,第9版。
邱紹雯,〈馬探柏楊,粉絲塞爆醫院惹民怨〉,《自由時報》,2008年4月17日,A2版。
姚立民,〈評介向傳統挑戰的柏楊:兼論台北當局製造的柏楊冤獄〉,原載於香港《七十年代》,1973年9月及10月,轉引自孫觀漢編,《柏楊的冤獄》,高雄:敦理出版社,1988,頁261-300。
柏楊65編委會編,《柏楊65:一個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時報出版公司、學英文化公司、歐語出版社、遠流出版公司,1984。
柏楊日編委會編,《歷史走廊:十年柏楊(1983-1993)》,台北:太川出版社,1993。
洪邁,《夷堅志(第三冊)》,台北:明文書局,1982。
胡適,〈易卜生主義〉,收於胡適,《胡適文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頁81-100。
胡適,〈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文星》,第9卷第2期,1961,頁5。
胡適,〈問題與主義〉,收於胡適,《胡適文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頁23-36。
胡適,《胡適文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
范正祥,〈柏楊籲人權立國,國旗改五色旗〉,《自由時報》,2004年7月15日,第3版。
范凌嘉,〈追思柏楊,扁馬同台〉,《聯合報》,2008年5月14日,A11版。
韋政通,〈泛道德主義影響下的傳統文化〉,《文星》,第15卷第4期,1965,頁10-16。
孫國棟,《評柏楊》,香港:明報出版社,1988。
孫觀漢編,《柏楊的冤獄》,高雄:敦理出版社,1988。
徐復觀,〈中國人的恥辱,東方人的恥辱〉,《民主評論》,第12卷第24期,1961,頁21-23。
徐復觀,〈過分廉價的中西文化問題:答黃富三先生〉,《文星》第9卷第5期,1962,頁 49-55。
紐約華語快報,〈柏楊光臨思想複雜的美東:柏楊訪美所引發的看法之一〉,原載於紐約《華語快報》,1981年8月11日,轉引自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163-166。
馬克思(Karl Marx)原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福格特先生〉,《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頁397-754。
張良澤,〈著者․柏楊先生のこと〉,收於柏楊原著,張良澤、宗像隆幸共譯:《醜い中国人:なぜ、アメリカ人․日本人に学ばないのか》,東京:光文社,1988,封底頁。
張香華,與筆者的私人訪談,2012年3月6日。
張素貞,〈李總統簽屬人權宣言〉,《中國時報》,1998年2月8日,第6版。
梁上元編,《柏楊和我》,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
梁玉芳,〈扁將設國家人權委員會,各界肯定〉,《聯合報》,2000年5月21日,第6版。
脫脫,《宋史(三十一)》,北京:中華書局,1977。
莊哲權,〈李總統:不讓民主倒退,不讓威權重現〉,《中國時報》,1999年12月11日,第4版。
許淑晴,〈道歉白色恐怖,解決黑金政治:柏楊認為李登輝「責無旁貸」〉,《商業週刊》第602期,1999年6月7日,頁38-40。
郭政熙,〈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五十七年七月十日五十八年度警檢肅字第006號起訴書〉,收於趙昌平、林時機,《郭衣洞叛亂案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2004,頁11-16。
郭淑敏,〈柏楊談美國初步印象,認為這兒是禮義之邦〉,原載於紐約《世界日報》,1981年7月22日,轉引自收於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頁51-54。
陳水扁,〈台灣站起來,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時代: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全文〉,《中國時報》,2000年5月21日,第3版。
陳水扁,〈為永續台灣奠基〉,《聯合晚報》,2004年5月20日,第6版。
陳宛茜,〈一輩子說真話,苦於沒人聽〉,《聯合報》,2008年4月30日,A6版。
陳淑英,〈柏楊擔心要暴動,嘟嚷要出院〉,《中國時報》,2007年12月17日,A6版。
陳鼓應,《這樣的「詩人」余光中》,台北:大漢出版社,1978。
陳麗真編,《柏楊․美國․醬缸》,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2。
彭威晶,〈台灣人權奮鬥,柏楊專題報告〉,《聯合報》,2000年7月25日,第8版。
彭歌,〈歷劫幾遭情多深:柏楊當年〉,《文訊》,第257期,2007年3月,頁59-61。
曾薏蘋,〈柏楊:總統較粗魯,禮貌欠缺〉,《中國時報》,2007年12月26日,A5版。
黃文雄,〈日文版序〉,收於柏楊、黃文雄合著,《醬缸震盪》,台北:星光出版社,1995,頁3-8。
黃文雄編,《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觀察雜誌》的報導》,台北:一橋出版社,2004。
黃昭堂,〈著者․柏楊氏のこと〉,收於柏楊原著,張良澤、宗像隆幸共譯:《絶望の中国人:なぜ、同じ過ちを繰り返すのか》,東京:光文社,1989,封底頁。
黃昭堂口述,張炎憲、陳美蓉採訪整理,《建國舵手黃昭堂》,台北:吳三連台北史料基金會,2012。
黃國樑,〈柏楊、施明德、許信良獲邀出席世界民主論壇〉,《聯合晚報》,2000年6月22日,第1版。
黃富三,〈「妙論」與「謬論」〉,《文星》第9卷第6期,1962,頁29-36。
黃富三,〈與徐復觀先生論東西文化〉,《文星》第9卷第4期,1962,頁33-34。
微雲,〈平原出版社〉,原載於《出版社傳奇》,台北:爾雅出版公司,1981,轉引自柏楊65編委會編,《柏楊65:一個早起的蟲兒》,台北:星光出版社、時報出版公司、學英文化公司、歐語出版社、遠流出版公司,1984,頁413-416。
楊青矗,〈序三〉,收於孫觀漢編,《柏楊的冤獄》,高雄:敦理出版社,1988,頁6-8。
鄒景雯,〈扁邀出席文物館開幕,柏楊點頭〉,《自由時報》,2007年12月24日,A3版。
趙昌平、林時機,《郭衣洞叛亂案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2004。
趙靜瑜,〈柏楊:持續推動人權教育〉,《自由時報》,2004年1月30日,第5頁。
趙靜瑜,〈追思禮拜,扁馬同場悼柏楊〉,《自由時報》,2008年5月15日,A4版。
趙靜瑜、邱紹雯、邱燕玲、王寓中、李文儀,〈人權作家柏楊病逝,享壽89歲〉,《自由時報》,2008年4月30日,A6版。
遠流出版公司,《奮飛人生,奮鬥人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8。
齊以正,〈人權與柏楊〉,原載於香港《南北極》第103期(1978年12月,轉引自梁上元編,《柏楊和我》,台北:星光出版社,1979,頁259-263。
劉昫,《舊唐書(二)》,北京:中華書局,1975。
劉述先,〈關於柏楊案的感想〉,原載於香港《人物與思想》第53期,1971年8月,轉引自孫觀漢編,《柏楊的冤獄》高雄:敦理出版社,1988,頁197-204。
劉寶傑、李名揚、朱若蘭、徐國淦、陳宛茜,〈陳總統:不排斥成立族群小組〉,《聯合報》,2004年3月25日,A4版。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2001。
鄭玄注,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檀弓》,台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
鄭閔聲,〈扁任內曾催生,遭國民黨抵制〉,《中國時報》,2010年10月11日,A4版。
謝文華,〈國民黨再度掌權,柏楊憂心〉,《自由時報》,2008年4月4日,A4版。

三 中文與日文文獻
(一)論文與論文集
小山三郎,〈柏楊投獄事件に関する考察〉,收於小山三郎,《台湾現代文学の考察――現代作家と政治》,東京:知泉書館,2008,頁131-164。
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九屆)》,台北:國史館,2008。
向陽(林淇瀁),〈猛撞醬缸的蟲兒:試論柏楊雜文的文化批判意涵〉,收於黎活仁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頁33-58。
向陽(林淇瀁),〈醬缸文化的批判者:柏楊與「醜陋的中國人」〉,《文訊》,第318期,2012年4月,頁10-14。
余英時,〈「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餘論〉,收於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1986,頁47-76。
余英時,〈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論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與匯流〉,收於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1986,頁1-4。
李金銓,〈柏楊,柏楊的筆,台灣的新聞自由與人權運動〉,李瑞騰編,《柏楊文學史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頁197-220。
李淑珍,〈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的創造與轉化〉,《新史學》第19卷第2期,2008年6月,頁85-147。new window
李瑞騰編,《柏楊文學史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沈超群,〈檔案開放與柏楊案的平議〉,收於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九屆)》,台北:國史館,2008,頁687-713。
沈懷玉,〈柏楊大力水手事件〉,收於許雪姬總策畫,《台灣歷史辭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頁581。
唐德剛,〈三峽舟中的一齣悲喜鬧劇:對名作家柏楊生平的個案透視〉,收於黎活仁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頁1-32。
張清榮編,《柏楊與監獄文學:2007柏楊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南大學,2008。
張清榮編,《監獄與自由》,台南:國立台南大學,2012。
張誦聖,〈台灣七、八O年代以副刊為核心的文學生態與中產階級文類〉,收於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頁275-316。
梁俊瓘,〈文學史上的柏楊〉,收於李瑞騰編,《柏楊文學史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頁171-194。
梁敏兒,〈想像的共同體:柏楊筆下的國民性〉,收於黎活仁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頁101-142。
習賢德,〈柏楊:以常識和良知捍衛尊嚴的人權作家〉,《傳記文學》,第92卷第6期(2008年6月),頁4-26。
許菁娟,〈對柏楊事件的考察〉,收於張清榮編,《柏楊與監獄文學》,台南:國立台南大學,2008,頁103-126。
陳曉明,〈世俗批判的現代性意義:試論柏楊雜文的思想品格〉,收於李瑞騰編,《柏楊文學史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頁225-247。
劉季倫,〈柏楊的歷史法庭〉,收於黎活仁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頁215-266。
劉昌元,〈論對「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批評與辯護〉,《二十一世紀》第62期,2000年12月號,頁125-133。new window
黎活仁、龔鵬程、李瑞騰、劉漢初、黃耀堃、梁敏兒、鄭振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
應鳳凰,〈「反共+現代」: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50年代台灣小說〉,收於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頁111-196。
應鳳凰,〈「文學柏楊」與戰後台灣主導文化〉,收於應鳳凰,《50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頁211-236。
應鳳凰,〈50年代文學場域與反共文學〉,收於應鳳凰,《50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頁49-80。
薛化元,〈中國國民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收於許雪姬總策畫,《台灣歷史辭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頁137。
羅志田,〈近代中國社會權勢的轉移:知識份子的邊緣化與邊緣知識份子的興起〉,收入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頁191-241。
藤井隆,〈「一盤散沙」の由来--広学会と戊戌変法運動〉,《現代中国》,第82期(2008),頁81-94。
龔鵬程,〈柏楊是一位難以被歸類的作家〉,收於黎活仁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頁721-724。
龔鵬程,〈現代化思潮下的史論:《柏楊曰》的精神與處境〉,收於黎活仁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頁171-214。
(二)專書與博碩士論文
小山三郎,《台湾現代文学の考察――現代作家と政治》,東京:知泉書館,2008。
尹利萍,《幽默的力量:柏楊雜文幽默特色的比較研究》,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
王家範,《中國歷史通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2。
包澹寧(aniel K. Berman)著,李連江譯,《筆桿裡出民主: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5。
卡爾(E. H. Carr)原著,陳恆譯,《歷史是什麼?》,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古卯林,《百年雜文視野下的魯迅、李敖、柏楊、王小波雜文藝術的對比分析》,暨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原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原著,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亨特(Lynn Hunt)原著,沈占春譯,《人權的發明:一部歷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伯林(Isaiah Berlin)原著,胡傳勝譯,《自由論(自由四論擴充版)》,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3。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4。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1986。
吳國銘,《柏楊小說研究》,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沈超群,《柏楊與柏楊案:從新聞評議到白色恐怖的探討》,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周裕耕(Ritter Jurgen),〈柏楊:非貴族的知識分子〉,收於黎活仁等編,《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頁67-100。
周裕耕(Ritter Jurgen)原著,墨勤譯,《醬缸:柏楊文化批評》,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
尚靜宏,《永不停息的「五四」脈動:魯迅、柏楊小說比較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林淇瀁(向陽)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9:柏楊》,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施惠媚,《柏楊及其雜文中的中國人性格研究》,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若林正丈,《台湾の政治:中華民国台湾化の戦後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8。
韋伯(Max Weber)原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修訂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原著,王佩莉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冊,西方國家世俗上層行為的變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原著,袁志英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冊,社會變遷、文明論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張清芳,《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另類思想體系:以柏楊其人其文為考察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梅林(Franz Mehring)原著,羅稷南譯,《馬克思傳》,北京:三聯,1956。
許雪姬總策畫,《台灣歷史辭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許毓真,《從知識分子的入世關懷論柏楊小說》,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2009。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修訂版(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new window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陶涵(Jay Taylor)原著,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0。
陶涵(Jay Taylor)原著,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2010。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new window
黃蕙如,《柏楊「皇后之死」研究》,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楊舒媄,《柏楊雜文析論:以不同版本的考察為主》,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福若姆(佛洛姆,Erich Fromm)原著,孟祥森譯,《人類破壞性之剖析(下冊)》,台北:牧童出版社,1975。
德里克(Arif Dirlik)原著,翁賀凱譯,《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蔡石山原著,曾士榮、陳進盛譯,《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new window
應鳳凰,《50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
應鳳凰編,《另一個角度看柏楊》,台北:廣城出版社,1981。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new window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合著,《戰後台灣人權史》,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
謝郁慧,《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四 英文文獻
Berlin, Isaiah. Liberty: incorporating four essays on liberty, ed. Henry Hard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Berman, Daniel K. Words Like Colored Glass : the Role of the Press in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2.
Bourdieu, Pier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 Richard N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Bourdieu, Pierre. The Rule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trans., Susan Emanuel,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6.
Carr, Edward Hallett. What is history, New York : Knopf, 1962.
Chang, Sung-sheng Yvonne.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Dirlik, Arif. 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Elias, Norbert. The Civilizing Process: Sociogenetic and Psychogenetic Investigations (Revised Edition), trans, Edmund Jephcott, Oxford;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0.
Fromm, Erich. 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New York: Fawcett, 1973.
Hunt, Lynn. Inventing Human Rights: A History, New York : W.W. Norton & Co., 2007.
Lancashire, Edel. “Popeye and the case of Guo Yidong, alias Bo Yang,” The China Quarterly 92(1982):663-686.
Latteck, Christine. Revolutionary Refugees: German Socialism in Britain, 1840-1860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Lin, Zi-yao. ed., One Author is Ranking Two Chinas, Taipei: Sing Kuang Book Company, 1989.
Roosevelt, Eleanor. The Autobiography of Eleanor Roosevelt,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61.
Rusk, James. “The Man Chinese Love to Hate”, in Lin Zi-yao ed., One Author is Ranking Two Chinas (Taipei: Sing Kuang Book Company, 1989), 96.
Taylor, Jay. The Generalissimo :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Taylor, Jay. The Generalissimo''s son: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Tsai, Shih-Shan Henry Lee Teng -hui and Taiwan''s Quest for Identity,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Turner, Bryan S. ed.,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Turner, Bryan S. For Weber: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Fate, London: Sage, 1996.
Yeh, Michelle.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1937 to the Present,” in Kang-I Sun Chang and Stephen Owe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2: from 1375(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65-6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