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佛傳文學」研究
作者:張家豪
作者(外文):CHANG,CHIA-HAO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阿財
謝明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佛傳唐代文學道宣王勃敦煌文學Buddha’s BiographiesTang Dynasty LiteratureDao XuanWang BoDun-huang Literatur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論文探討「佛傳」經漢譯,在唐前經少數高僧、文士運用於詩文,至唐代如何更廣泛地流行,成一重要文學主題。文中分別論述唐代高僧、文士、庶民三種不同社會階層,從各自不同視角所進行的佛傳文學創作,進而使「佛傳」於唐代文學中發展出多元面向、特色與價值。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背景、動機、範疇、方法。第二章概述唐前佛傳漢譯與流傳情況,可見支遁較早以佛傳為主題創作,僧祐《釋迦譜》彙編佛傳之影響力及於唐代道宣之作,另外,佛傳故事亦與「佛誕」等相關宗教儀式結合,成為文人抒情之詩作題材。
第三至六章則聚焦唐代,分別以高僧道宣《釋迦氏譜》、文士王勃〈釋迦如來成道記〉與〈釋迦佛賦〉、以及流行於庶民大眾的敦煌佛傳文獻為討論核心。其中指出道宣作品之護教、宣教精神。考辨王勃為〈釋迦佛賦〉作者的可能性。並整理豐富的敦煌佛傳文獻,說明其實際展演之空間、時間與方式。結論中則以較宏觀視角審視唐代佛傳文學。
綜言之,唐代佛傳文學就文獻數量與文學形式而言,皆明顯多於唐前,為創作一高峰。文士中,王勃以二種不同文學體裁為佛陀立傳之舉,為唐前所未見,而流行於唐代世俗之敦煌佛傳文獻,在變文、歌讚、應用文書中皆有以佛傳為題材之作,衍伸出多樣化文本,充分展現佛傳於唐代世俗化之特徵,佛傳故事藉佛誕、齋會等宗教儀式深入庶民日常生活,成為化俗時重要之主題。
在文學手法表現上,道宣、王勃之作少以人物行為、對話經營人物形象,務求精要敘事以呈現佛陀行跡,王勃則更重字句雕琢與韻律,展現其才學。相較下,佛傳文學在庶民間的傳播則重視人物行為、對話,以塑造血肉飽滿的人物形象,甚至渲染世俗人情以引發閱聽大眾共鳴。
在佛傳情節之取捨上,則可見以「八相」敘述太子成道故事,已成一重要敘事模式。然而在「八相」中,不同敘事者對於情節取捨各殊,大致可見:高僧、文士重視「法義」,王勃偏重以「轉法輪」、「涅槃」等情節表現佛法意義,當能有效吸引教內高僧與對義理感興趣之文士,故〈釋迦如來成道記〉在宋代以後即有僧人作注,歷代多有立碑,亦有將之與〈釋迦佛賦〉合刻者。
敦煌佛傳文學在情節上則關注「血脈」傳承,重視太子成道前半生「降誕」、「占相」、「納妃」、「出家」等親情糾葛,簡化佛理、少述涅槃,以貼近庶民百姓可感知的倫理、孝道進行渲染,在世俗化宣教過程中,當能起「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化俗效果。而此等貼近世俗而豐富多樣的俗文作品,展現出至為豐沛的生命力,在唐以後仍有明、清寶卷如:〈悉達太子寶卷〉、〈雪山寶卷〉不斷宣傳、講唱,使太子成道故事不斷於世間流傳。
This thesis explores that the “Biography of Buddha” experienced the translation in Han dynasty and after being used in poetry and literature by a few eminent monks and literati before Tang dynasty; and then, till the Tang dynasty, how did it become more widely prevalent and as a result turned into an important literature subject. In this article, it respectively discussed the literature works of the biographies of Buddha made by three different social hierarchies, i.e. eminent monks, literati and common people, in Tang dynasty from their respective perspectives. Further, it fostered the biographies of Buddha to open up multiple facets, features and values in the literature in Tang dynasty.
In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t expounded the study background, motive, scope and method. Chapter two outlined the situation of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and spreading of biographies of Buddha before Tang dynasty. The creations using biographies of Buddha as their subject made by Zhi Dun in his early period could be seen. We also could see that Seng You’s Chronicle of Shakyamuni compiled Buddha biographies related scriptures, affected the Dao Xuan’s Chronicle of Shakyamuni Clan in Tang Dynasty. Besides, the stories of Buddha biographies also combined with the religious rituals, such as “Buddha’s birthday” , becoming the themes of literatis’ lyrical poetry work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The content from chapter three to chapter six then focused on Tang dynasty. Discussion centers were respectively shed light on eminent monk Dao Xuan’s Chronicle of Shakyamuni Clan, literatus Wang Bo’s The Essay of Tathagata Shakyamuni’s Enlightenment and The Odes of Shakyamuni Buddha as well as the literature of Dun-huang’s Buddha biographies which were popular among the public. Among these chapters, it specified the spirit of “buddhism” and “missionary” in the works of Dao Xuan; investigated and discerned the possibility of “Whether Wang Bo was the author of the The Odes of Shakyamuni Buddha .”; as well as organized abundant Dun-huang’s Buddha biography literatures and meanwhile expounded its space, time and method as it was actually exhibited. In the conclusion, this study adopted a more broad perspective to deliberate the literature of Buddha biographies in Tang dynasty.
To sum up, about the biographies of Buddha in Tang dynasty, its quantity and form were obviously more than those of dynasties before Tang, therefore forming a peak of cre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Among the literati, Wang Bo, biographized for Buddha i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literature genre, was indeed never seen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With respect to the Dun-huang Buddha biography literatures prevailed in secular society in Tang dynasty, among Bian-Wen, lyric praises and practical writings there existed works using Buddha biographs as themes; and accordingly evolving multiple literature genres. Therefore, it is enough to observe the Buddha biographs’ features of secularization in Tang dynasty. Furthermore, stories of Buddha biographs went deep into the daily life of the general populace through the religious rituals of Buddha’s birthday and sangha offering ceremony; and thereby became the important subject to transform the secular world.
O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style of writing, we could see that the works of Dao Xuan and Wang Bo seldom use characters’ behaviors and dialogs to depict character images. Instead, they devoted to precisely describe the life stories of Buddha. Literatus Wang Bo highly valued the deliberation of words and sentences and the rhythm as well, and thereby showing his talent of literati. In contrast with Wang Bo’s genre, the Buddha biography literatures propagated among the populace highly valued the presentation of characters’ behaviors and dialogs to vividly shape the personage images and render the secular customs so as to resonate with the mass audience.
As regards the choice of the episodes of the Buddha biographies, we could see that Dao Xuan clearly specified the “Eight Signs”. In addition, there existed the Eight Signs Adaptation style as subject in Dun-huang literatures. These all proofed that using the “Eight Signs” to describe the enlightenment stories of Prince Siddhartha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narration model. However, different narrators’ choices about the episodes in “Eight Signs” are dissimilar. Roughly, we could see that : Eminent monks and literati thought highly of the “dharma and doctrine”. Wang Bo put emphasis on manifesting the meanings of dharma through episodes of “turn the Dharma-Wheel” “Nirvana” and so on. This could definitely attract the eminent monks in the religion as well as the literati who were interested in the doctrine. Therefore as to The Essay of Tathagata Shakyamuni’s Enlightenment, a monk made annotation on it in Song dynasty; also, many temples set up monument for it, and even a temple jointly sculpted The Essay of Tathagata Shakyamuni’s Enlightenment and The Odes of Shakyamuni Buddha .
Dun-huang Buddha biography literatures then concerne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blood” in the episodes. It placed a high value on the family love of “birth”, “physiognomy divining”, “selection of spouse”, “leave home” etc. which were happened in the half first life before the enlightenment of Prince Siddhartha. Meanwhile, it simplified the Buddha principle and seldom referred to nirvana so as to nestle up to morals and filial piety which were easy to be perceived by the secular popula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each of secularization, this type of literature definitely could produce the results of “Initially guide the populace by desire, and thereafter lead them to realize into the wisdom of Buddha.” to transform the secular world. And these secular literature works, closing to the secular world as well as abundant and various, showed abundant vitality. So that after the Tang dynasty, til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re were treasure volumes like the Treasure Volumes of Prince Siddhartha and Treasure Volumes of Himalayas being continually propagated and preached and extoled; and thereby, ceaselessly spread the enlightenment story of Prince Siddhartha in this world
一、佛典藏經
依「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簡稱 CBETA)電子佛典資料庫光碟(2018)︰

[後漢] 竺大力共康孟詳譯:《修行本起經》(CBETA, T03, no. 184)。
[後漢] 曇果共康孟詳譯:《中本起經》(CBETA, T04, no. 196)。
[吳] 支謙譯:《太子瑞應本起經》(CBETA, T03, no. 185)。
[西晉] 竺法護譯:《普曜經》(CBETA, T03, no. 186)。
[西晉] 竺法護譯:《正法華經》 (CBETA, T09, no. 263)。
[西晉] 聶道真譯:《異出菩薩本起經》(CBETA, T03, no. 188)。
[苻秦] 僧伽跋澄等譯:《僧伽羅剎所集經》(CBETA, T04, no. 194) 。
[東晉] 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CBETA, T21, no. 1331)。
[東晉] 法顯:《高僧法顯傳》(CBETA, T51, no. 2085)。
[東晉] 迦留陀伽譯:《佛說十二游經》(CBETA, T04, no. 195)。
[東晉]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菩薩本行經》 (CBETA, T03, no. 155)。
[後秦] 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CBETA, T08, no. 223)。
[後秦]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 (CBETA, T14, no. 475 ) 。
[後秦]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CBETA, T25, no. 1509)。
[後秦] 鳩摩羅什譯:《馬明菩薩傳》(CBETA, T50, no. 2046)。
[後秦] 釋僧肇:《注維摩詰經》,卷1 (CBETA, T38, no. 1775) 。
[北魏] 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 CBETA, T04, no. 203)。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CBETA, T51, no. 2092)。
[北涼] 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12, no. 374)。
[北涼] 曇無讖譯:《佛所行讚》(CBETA, T04, no. 192)。
[劉宋] 寶雲譯:《佛本行經》(CBETA, T04, no. 193)。
[劉宋]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優陂夷墮舍迦經》(CBETA, T01, no. 88)。
[齊] 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CBETA, T24, no. 1462)。
[梁] 僧祐:《釋迦譜》(CBETA, T50, No.2040)。
[梁] 僧祐:《弘明集》(CBETA, T52, no. 2102)。
[梁] 僧祐:《出三藏記集》(CBETA, T55, no. 2145)。
[梁] 寶唱:《經律異相》(CBETA, T53, no. 2121)。
[梁] 慧皎:《高僧傳》(CBETA, T50, no. 2059)。
[梁] 真諦譯:《大乘起信論》(CBETA, T32, No.1667)。

[隋] 釋寶貴合 [北涼] 曇無讖譯:《合部金光明經》(CBETA, T16, no. 664)。
[隋] 慧遠撰疏:《無量壽經義疏》(CBETA, T37, No.1746)。
[隋] 慧遠:《維摩義記》(CBETA, T38, no. 1776)。
[隋] 智顗:《維摩經玄疏》(CBETA, T38, No.1777)。
[隋] 智顗:《四教義》(CBETA, T46, No.1929)。
[隋] 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CBETA, T03, no. 190)。
[隋] 費長房:《歷代三寶紀》(CBETA, T49, no. 2034)。
[隋] 法經:《眾經目錄(法經錄)》(CBETA,T55, no. 2146)。
[隋] 彥琮:《眾經目錄(彥琮錄)》(CBETA,T55, no. 2147)。
[唐] 法琳:《辯正論》(CBETA, T52, no. 2110)。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CBETA, T51, no. 2087)。
[唐] 菩提流志等譯:《大寶積經》(CBETA, T11, no. 310)。
[唐] 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CBETA, T40, no. 1804)。
[唐] 道宣:《釋迦方志》(CBETA, T51, no. 2088)。
[唐] 道宣:《廣弘明集》(CBETA, T52, no. 2103)。
[唐] 道宣:《續高僧傳》(CBETA, T50, no. 2060)。
[唐] 道宣:《大唐內典錄》(CBETA, T55, no. 2149)。
[唐] 道宣:《釋迦氏譜》(CBETA, T50, no. 2041)。
[唐] 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CBETA, T03, no. 187)。
[唐] 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CBETA, T24, no. 1450) 。
[唐] 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CBETA, T24, no. 1448) 。
[唐] 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CBETA, T24, no. 1451)。
[唐] 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CBETA, T54, no. 2125)。
[唐] 彥琮:《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CBETA, T50, no. 2051)。
[唐] 道世:《法苑珠林》(CBETA, T53, no. 2122)。
[唐] 窺基:《阿彌陀經通贊疏》 (CBETA, T37, no. 1758 ) 。
[唐] 智昇:《開元釋教錄》(CBETA, T55, no. 2154)。
[唐] 慧琳:《一切經音義》 (CBETA, T54, no. 2128)。
[唐] 宗密:《圓覺經大疏釋義鈔》(CBETA, X09, no. 245)
[唐] 栖復:《法華經玄贊要集》 (CBETA, X34, no. 638 )。
[唐] 樓頴:《善慧大士語錄》(CBETA, X69, no. 1335)。
[宋] 法賢譯:《佛三身讚》(CBETA, T32, no. 1678)。
[宋] 贊寧:《大宋僧史略》 (CBETA, T54, no. 2126)。
[宋] 贊寧:《宋高僧傳》(CBETA, T50, no. 2061)。
[宋] 志磬:《佛祖統紀》(CBETA, T49, no. 2035)。
[明] 雙徑山僧眾編:《大明重刊三藏聖教目錄》 (CBETA, C106, no. 1937)。
[明] 元賢:《禪林疏語考證》(CBETA, X63, no. 1252)。
[明] 智旭彙輯:《閱藏知津》(CBETA, J32, no. B271)。
[清] 興燈等:《為霖道霈禪師還山錄》(CBETA, X72, no. 1440 ) 。
[清] 彭際清述:《居士傳》(CBETA, X88, no. 1646 ) 。


二、古典文獻
[漢] 毛亨傳、[漢] 鄭玄箋、[唐] 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收入阮元審定《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 鄭玄注、[唐] 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入阮元審定《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曹魏] 王弼、[東晉] 韓康伯注,[唐] 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收入阮元審定《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曹魏] 何晏注、[宋] 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阮元審定《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劉宋]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梁] 沈約等:《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 宗懍:《荊楚歲時記(及其他七種)》,收入中華書局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梁] 蕭統撰、[唐] 李善注:《李注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8月。
[北齊] 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 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 劉昫等:《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唐] 歐陽脩、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唐] 郭湜:《高力士外傳》,《百部叢書集成》影印《陽山顧氏文房》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 韓愈:《韓昌黎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9月。
[唐] 趙璘:《因話錄》,收入《唐國史補等八種》,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宋] 王欽若等修:《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宋] 王溥著,牛繼清校證:《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宋] 佚名:《梁公九諫》,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
[宋] 李昉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宋] 陳彭年︰《新校宋本廣韻》,臺北︰洪葉文化,2001年。
[宋] 孫覿︰《鴻慶居士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3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 范成大︰《吳郡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 周必大:《文忠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114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 潜說友︰《咸淳臨安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9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 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92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 阮元︰《四庫未收書目提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9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 吳輔宏修,[清]王飛藻、文光 校訂:《中國地方志集成•山西府縣志輯4•乾隆大同府志》,江蘇︰鳳凰出版社,2005年
[清] 姚大榮編︰《王子安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編︰《隋唐五代名人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清] 姚鼐輯,王文濡校註:《重校古文辭類纂評註》,臺北:中華書局,1973年。
[清] 孫希旦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
[清] 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清] 清聖祖御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 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清] 陸心源︰《儀顧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56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 張金吾輯︰《金文最》,影印光緒乙未十二月蘇州書局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8月,頁9。
[清]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 覺羅石麟等監修、儲大文等編:《山西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日] 圓珍:《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文句合記》卷上,收入圓城寺編纂:《智證大師全集》中卷,東京:圓城寺事務所,1919年。
[日] 圓仁著,白化文、李鼎霞、許德楠校註:《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
周紹良等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簡宗梧、李時銘編:《金唐賦》,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2001年。

三、研究專著
于向東:《敦煌變相與變文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9年1。
大同市上華嚴寺修繕工程資料編輯委員會主編︰《大同華嚴寺•上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
文物出版社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1》,北京:文物出版社、東京:株式會社平凡社,1911年 。
方立天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2年。
方廣錩︰《敦煌詩歌殘卷輯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牛海蓉︰《金元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王三慶︰《敦煌佛教齋願文本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9年。
王重民等合編︰《敦煌變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
任中敏編,何劍平、張長彬校理︰《敦煌歌辭總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又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9年 。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
曲金良︰《敦煌佛教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江素雲︰《〈維摩詰所說經〉敦煌寫本綜合目錄》,臺北:東初出版社,1991年。
何林天︰《重訂新校王子安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李小榮:《「弘明集」、「廣弘明集」述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李小榮︰《敦煌佛教音樂文學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年。
李小榮︰《漢譯佛典文體及其影響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沙知、吳芳思編︰《斯坦因第三次中亞考古所獲漢文文獻(非佛經部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周到等編:《中國畫像石全集8•石刻線畫》,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周振甫注、劉勰著︰《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周紹良、張湧泉、黃徵輯校:《敦煌變文講經文因緣輯校》(上、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周紹良:《敦煌變文彙錄》,上海︰上海出版社,1954年。
周慶華:《故事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季崇建:《金銅佛像》,臺北:渡假出版,1994年。
季羨林︰《印度古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林仁昱︰《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收入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中國佛教學術論典》,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年。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侯傳文︰《佛經的文學性解讀》,臺北︰慧明文化,2002年。
孫昌武︰《中華佛教史.佛教文學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孫昌武︰《佛教與唐代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孫修身主編:《敦煌石窟全集12•佛教東傳故事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
孫鴻亮︰《佛經敘事文學與唐代小說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徐志平︰《中國古代神話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徐俊纂輯︰《敦煌詩歌殘卷輯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馬煒、蒙中編著:《西域繪畫•6(佛傳)》,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年。
馬積高 ︰《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張仁青︰《駢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張志烈︰《初唐四傑年譜》,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張富春:《支遁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14年。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中州書畫社,1982年。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 。
許地山︰《印度文學》,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陳國棟︰《中國人口史》第2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援庵:《中國佛教史籍概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陳慷玲校對︰《文體序說三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年。
陸耀遹:《金石續編》卷2,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富世平︰《釋氏要覽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黃靈庚集校︰《楚辭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楊廷福:《玄奘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詹杭倫︰《唐宋賦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華齡出版社,2004年。
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趙艷:《佛傳與圖像︰釋迦牟尼神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
鳳凰出版社編︰《中國地方誌集成.山西府縣誌輯》四,江蘇︰鳳凰出版社,2005年。
劉淑芬:《慈悲清淨──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樊錦詩編:《敦煌石窟全集4•佛傳故事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2004年。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蔡玫芬等文字撰述:《精彩100 國寶總動員》,臺北:故宮博物院出版,2011年。
蔣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鄭阿財︰《敦煌佛教文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0年。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一卷•玄智與詩興》,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三民出版社,1997年。
謝玉杰、王繼光︰《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顏娟英編著:《與佛有約:佛教造像題記中的祈願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4年。
羅宗濤︰《敦煌講經變文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
譚蟬雪:《敦煌民俗:絲路明珠傳風情》,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6年。
[日] 小峯和明主編︰《東アジアの仏伝文学》(《東亞細亞的佛傳文學》),東京︰勉誠出版,2017年。
[日] 小野玄妙︰《佛教文學概論》,收入小野玄妙著作集刊行委員會編︰《小野玄妙佛教藝術著作集(第六卷)》,東京︰開明書院,1977年。
[日] 中央學術研究所:《原始佛教聖典資料による釋尊傳の研究──中央學術研究所紀要︰モノグラフ篇no.1-5》,東京︰中央學術研究所,1999-2002年。
[日] 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日] 加地哲定︰《中國佛教文學》,北京︰新華書店,1990年。
[日] 平岡聰著,釋惠敏、釋洞嵩譯:《法華經成立的新解釋──從佛傳解讀法華經》,臺北:法鼓文化,2016年。
[日]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
[日] 佛教史学会編︰《仏教史研究ハンドブック》,京都︰法藏館,2017 年。
[日] 奈良國立博物館編集︰《特別展仏教說話の美術》,奈良︰奈良國立博物館,1990年。
[日] 岩本裕︰《佛教聖典選第二卷:佛傳文學•佛教說話》,東京︰読売新聞社,1974年。
[日] 松原三郎:《中国仏教雕刻史論•本文編》,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年。
[日] 松原三郎:《中国仏教雕刻史論•図版編一•魏晉南北朝前期》,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年。
[日] 武田科學振興財團、吉川忠夫編︰《敦煌秘笈•影片冊九》,大阪︰武田科學振興財團,2013年。
[日] 河野訓:《漢譯佛傳研究》,伊勢:皇學館大學出版部,2007年。
[日] 芳村弘道、查屏球:《夾注名賢十抄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日] 荒見泰史:《敦煌變文寫本的研究》 ,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日] 荒見泰史︰《敦煌講唱文學文獻寫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2010年。
[日] 常盤大定︰《佛傳集成》,東京︰丙午出版社,1924年。
[日] 黑部通善︰《日本佛傳文學の研究》,大阪︰和泉書院,1989年。
[日] 塚本善隆 :《中國仏教通史》,東京:春秋社,1979年。
[日] 塚本善隆著、林保堯譯:《魏書釋老志研究》,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8年。
[日] 鈴木虎雄著、殷石臞譯︰《賦史大要》,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
[日] 橋川時雄等主編:《續修四庫全書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美] 梅維恆著,楊繼東、陳引馳譯:《唐代變文》,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2月。
[英] 小翟理斯(Lionel Giles)編寫:《大英博物館藏漢文敦煌寫本目錄》"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Published by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1957。
[英] 羅德瑞克.偉陀(Roderick Whitefield)編集解說、林保堯譯︰《西域美術(一):大英博物館斯坦因蒐集品[敦煌繪畫1]》,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4年。

四、單篇論文
丁敏︰〈當代中國佛教文學研究初步評介以臺灣地區為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6月,頁233 - 280。
巴宙︰〈喬達摩佛陀之凡聖問題〉,《普門學報》第55期,2010年1月,頁235-249。
方立天︰〈佛教中國化的歷程〉,收入方立天︰《中國佛教研究》上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頁1-33。
王三慶:〈〈齋琬文〉一卷的再研究與補校〉,《敦煌學》第29輯,2012年3月,頁1-15。
王三慶:〈敦煌文獻中的慶生儀禮及其源流〉,收入饒宗頤主編:《華學》第9、10合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頁1051-1060。
王三慶:〈敦煌文獻齋願文中的行城活動〉,《敦煌學》第27輯,2008年2月,頁1-21。
王小盾、金奚:〈經唄新聲與永明時期的詩歌變革〉,《文學遺產》2007年第6期,頁25-38。
王文顏:〈佛典別生經考察──以唐代及其之前的佛典目錄為範圍〉,《政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4年12月,頁141-160。
王晴慧:〈漢譯佛佛傳的奇幻表述意涵:以符號學為觀察視角〉,《靜宜人文學報》第11卷第1期,頁317-368。
王麗娜︰〈佛教傳記文學研究史及相關問題爭議〉,《文學與文化》2015年第1期,頁97-102。
王麗娜︰〈佛傳文學考論〉,《安徽時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5期,2016年9月,頁544-545。
伊家慧:〈從歷史到神話︰古代佛陀傳記的文本發展史〉,《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4期,2018年7月,頁55-60。
向達:〈唐代俗講考〉,收入周紹良、白化文編:《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頁41-69。
朱鳳玉 :〈論敦煌文獻敘事圖文結合之形式與功能〉,收入樊錦詩等編︰《敦煌文獻•考古•藝術︰紀念向達先生誕辰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2月,頁557-573。
朱鳳玉:〈《敦煌變文「王昭君變文」『明妃傳』の研究》評介──兼論敦煌變文「故事研究」之發展〉,收入朱鳳玉、汪娟編:《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10月,頁769-790。
朱鳳玉:〈從原生態論敦煌變文之抄寫與閱聽問題〉,收入朱鳳玉:《朱鳳玉敦煌俗文學與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頁107-125。
朱鳳玉:〈敦煌〈妙法蓮華經講經文〉(普門品)殘卷新論〉,《敦煌寫本研究年報》第7號,2013年3月,頁51-67。
朱鳳玉:〈敦煌邊塞主題講唱文學的傳播與軍旅情懷〉,《敦煌學》第27輯,2008年2月,頁43-61。
朱鳳玉:〈論講唱活動在敦煌佛教寺院的傳播──以莫高窟三界寺為例〉,《敦煌學》第33輯,2017年8月,頁32-52 。
何林天︰〈唐詩的繁榮與佛學思想對唐代文學的影響〉,《山西師大學報》第23卷第2期,1995年,頁72-76。
余欣、王素、榮新江:〈首都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經眼錄〉,《首都博物館叢刊》第18期,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頁166-174。
吳汝鈞︰〈佛陀傳記之研究〉,收入吳汝鈞︰《印度佛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頁1-12。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收入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四,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7月,頁1897-2433。
李小榮:〈敦煌佛曲〈散花樂〉考源〉,《法音》2000年第10期,頁20-25。
李文潔、林世田:〈〈佛說如來成道經〉與〈降魔變文〉關係之研究〉,《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4期,頁46-53。
李正宇:〈晚唐敦煌本〈釋迦因緣劇本〉試探〉,《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頁64-82。
李正宇︰〈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的經典及其功用〉,《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1999年第1期,頁9 -15+36。
李玉珍:〈愛恨纏縛──佛傳文學裡的夫妻之情〉,收入中興大學中文系編:《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12月,頁107-135
李坤寅:〈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格分析〉,《中華佛學研究》第8期,2004年,頁249-278。
李幸玲:〈「燃燈佛授記」本生敘事與圖像之互文性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12年6月,頁185-222。
李銘敬︰〈王勃〈釋迦如來成道記〉研究序說〉,收入小峯和明主編︰《東亞細亞的佛傳文學》,頁173-197。
李靜杰:〈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故宮博物院院刊》第4卷,1996年11月,頁66-83
汪娟︰〈〈降生禮文〉與八相成道〉,收入汪娟︰《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頁21-60。
汪娟︰〈敦煌寫本〈法身禮〉初探〉,《中華佛學研究》1997年第1期,頁101-133
沃興華︰〈論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收入吳澤主編︰《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第二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頁259-271。
沙武田:〈角色轉換與歷史記憶──莫高窟第323窟張騫出使西域圖的藝術史意義〉,《敦煌研究》,2014年第1期,頁21-29 。
周伯戡:〈佛教初傳流佈中國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47期,1998年12月,頁291-319
周伯戡:〈藏傳釋迦牟尼佛傳── 一個宗教史學的分析〉,《蒙藏季刊》第20卷1期,2011年3月,頁74-88
周紹良:〈〈悉達太子修道因緣〉跋(附原卷校訂)〉,收入周紹良:《敦煌文學芻議及其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9年2月 頁135-157
侯旭東:〈六朝佛、菩薩信仰述論〉,收入余欣主編:《中古時代的禮儀、宗教與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頁19-71。
侯沖:〈俗講新考〉,《敦煌研究》2010年第4期,頁118-124。
侯紀萍:〈佛經「魔女惑佛」與〈破魔變文〉之比較〉,《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3期,2006年6月,頁99-118
侯淑娟︰〈敦煌文書「太子成道故事」初探〉,收入林炯陽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編︰《林炯陽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2月,頁799-837。
俞曉紅︰〈唐五代白話小說的佛傳題材論源〉,《河西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5年,頁50-54+63。
段真子︰〈首都博物館藏〈佛說如來八相成道講經文〉考〉,《唐研究》第22卷,2016年,頁109-130。
段真子︰〈國家圖書館藏「八相變」的寫本學考察──以BD.3024號為中心〉,《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7卷,2017年,頁35-47。
胥洪泉:〈讀〈太子成道經〉三題〉,《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0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165-168。
孫楷第:〈唐代俗講之軌範與其本之體裁〉,《國學季刊》6卷2期,1937年3月,頁185-236。收入孫楷第:《滄州集》,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12月,頁1-60。
孫楷第:〈讀變文二則〉,收入周紹良、白化文編:《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頁239-247。
徐湘霖︰〈論敦煌佛曲〉,《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頁60-67。
郝春文︰〈榮照〉,收入季羡林主编:《敦煌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頁349。
馬寶蓮:〈王勃〈寒梧棲鳳賦〉與唐代律賦發展〉,《國文天地》第8卷11期,1993年4月,頁32-39。
張小豔:〈〈佛說如來八相成道經變文〉校注〉,《中國俗文化研究》第14輯,頁3-30。
張仁青︰〈落霞與孤騖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駢文〉,《國文天地》第14卷6期,,1998年11月,頁26-30
張家豪︰〈首都博物館藏〈佛說如來八相成道講經文〉(擬)探析〉,《敦煌學》第33輯,2017年,頁133-152。
張家豪︰〈敦煌佛傳文學之特色析論〉,《敦煌學》第32輯,2016年,頁137-153。
張涌泉︰〈新見敦煌變文寫本敘錄〉《文學遺產》,2015年第5期 ,頁130-152。
張富春:〈讚體新變:佛教題材及五言詩讚之開拓──以東晉名僧支遁詩文為例〉,《當代文壇》2014年第1期,頁142-145。
張新朋︰〈〈孟姜女變文〉、〈破魔變〉變文殘片考辯二題〉,《文獻》2010年第4期,頁21-29。
張蓓蓓:〈〈高識傳〉與中古排佛人物〉,收入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頁277-346。。
張磊、李毓林:〈敦煌本《佛本行集經》殘卷定名與綴合研究〉,《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2014年第6期,頁39-47。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傳與目錄源出律學沙門之探討(上)〉,《新亞學報》第6卷第1期,1960年8月,頁415-486。
梁啟超 :〈佛典之翻譯〉,收入梁啟超著、陳士強導讀:《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梁尉英︰〈敦煌佛傳概觀及其中國化之特點〉,收入《1990年敦煌學國際研討會文集(石窟藝術編)》,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1995年,頁319-354。
梁麗玲︰〈漢譯佛傳經典中的夢兆研究──以入胎為例〉,收入王邦維、陳金華、陳明主編:《佛教神話研究──文本、圖像、傳說與歷史》,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頁216-230。
陳士強︰〈《釋迦譜》和《釋迦氏譜》合論〉,《法音》1988年第2期,頁28-32。
陳尚君:〈彙校全部唐賦的可貴努力──《全唐賦》述評〉,《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4期,2012年6月,頁1-41。
陳明、施萍婷:〈中國最早的無量壽經變──讀支道林〈阿彌陀佛像讚并序〉有感〉,《敦煌研究》2010年第1期,頁19-27。
陳清香:〈麥積山113窟10號造像碑的圖像源流與宗教內涵〉,收入陳清香:《北朝佛教造像源流史──法相紋飾在埃及、印度、中亞、中土的傳承演變》,新北:空庭書苑,2012年,頁251-277。
陳龍:〈〈古清涼傳〉版本源流及校勘舉隅〉,《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17年2月,頁39-42。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中外文學》第12卷第2期,1983年7月,頁 66-89。
陶禮天:〈僧祐《釋迦譜》考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頁83-89。
喻忠杰:〈敦煌因緣與佛教戲劇關係考述〉,《敦煌學輯刊》2017年第1期,頁119-128。
賀世哲︰〈莫高窟第290窟佛傳畫中的瑞應思想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頁1-5。
黃征:〈〈破魔變〉殘卷考證〉,收入《江亮夫、蔣禮鴻、郭在貽先生紀念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頁348-357。
楊泓:〈雲岡第6窟的佛本行故事雕刻〉,《現代佛學》第2期,1963年,頁36-40。
楊雄︰〈講經文名實說〉,《敦煌研究文集︰敦煌論稿》,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5年,頁246-260。
詹杭倫︰〈〈釋迦佛賦〉作者考辯〉,收入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六朝隋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 年,頁471-491。
詹杭倫︰〈王勃〈釋迦佛賦〉乃金代丁暐仁作考〉,《文學遺產》2006年第1期,頁142-145。
廖肇亨︰〈聖俗之間︰《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研究論集》導言(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2期,2007年6月,頁231-239。
榮新江:〈從王府到寺觀──隋唐長安佛道神聖空間的營造〉,收入陳金華、孫英剛編:《神聖空間:中古宗教中的空間因素》,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10-22 。
趙一德︰〈〈釋迦如來成道記〉校勘記〉,《五臺山研究》1989年第4期,頁36-39+32 。
劉正平、王志鵬:〈唐代俗講與佛教八關齋戒之關係〉,《敦煌研究》2005年第2期,頁92-95。
劉秋蘭:〈敦煌文獻中太子成道故事變文寫本敘錄〉, 《國學》第4集,2017年,頁257-289。
劉秋蘭:〈敦煌文獻四種疑似《佛本行集經》講經文考辯〉,《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6卷第6期,2017年6月,頁127-136。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頁497-544。
劉淑芬︰〈從造像碑看南北朝佛教的幾個面向──石像、義邑和中國撰述經典〉,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2010年,頁217-273。
樊錦詩、馬世長︰〈莫高窟第290窟的佛傳故事畫〉,《敦煌研究》創刊號,1983年12月,頁56-82。
樊錦詩︰〈P.3317號敦煌文書及其與莫高窟第61窟佛傳故事畫關係之研究〉,收入饒宗頤主編:《華學》第9、10合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頁981-1004。
歐陽楨(Eugene Ouyang)著、張芬齡譯:〈食桃者不費杏──中國小說的研究途徑〉,收入王秋桂主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頁1-22。
潘重規:〈敦煌押座文後考〉,《華岡文科學報》第14期,1982年6月,頁79-100。
潘重規:〈敦煌寫本祇園圖記新書〉,《敦煌學》第3期,1976年12月,頁103-110 。
鄭阿財:〈佛曲偈讚在敦煌講唱文學的運用〉,收入中興大學編:《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2003年12月,頁637-655。
鄭阿財:〈唐五代俗講之高座論考〉,收入樊錦詩、榮新江、林世田主編:《敦煌文獻‧考古‧藝術綜合研究:紀念向達先生誕辰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2月,頁386-403。
鄭阿財:〈從敦煌佛教文獻、壁畫論佛經繪圖形式與功能之發展〉,《敦煌學輯刊》2017年第1期,頁45-59。
鄭阿財:〈敦煌文獻中圓鑒大師作品考論〉,《文學新鑰》第4輯,2006年8月,頁1-18。
鄭阿財:〈敦煌石窟寺院教育功能探究──論敦煌三界寺的寺學〉,收入饒宗頤主編:《華學》第9、10合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頁1040-1050。
鄭阿財:〈敦煌寺院文書與唐代佛教文化之探頤──以四月八日佛誕節為例〉,收入謝海平主編:《唐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11月,頁67-90。
鄭阿財:〈敦煌佛教講經資料輯考與實況重建──從俄藏Φ.109寫卷論八關齋與俗講之關係〉,收入鄭阿財:《鄭阿財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217-233。
鄭阿財:〈敦煌佛教靈驗故事綜論〉,收入李志夫主編:《佛教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法鼓文化,1998年12月,頁121-152。
鄭阿財︰〈唐代佛教文學與俗曲──以敦煌寫本〈五更轉〉、〈十二時〉為中心〉,《普門學報》第20期,2004年3月,頁93-135。
鄭阿財︰〈從敦煌文獻看佛教傳布的通俗化〉,收入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117-142。
鄭阿財︰〈敦煌佛教文獻傳播與佛教文學發展之考察──以《金藏論》、《法苑珠林》、《諸經要集》等為核心〉,收入国際仏教学大学院大学、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編︰《佛教文獻と文學》,東京︰國際佛教大學院,2008年9月,頁199-218。
鄭阿財︰〈道宣〉,收入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第八冊,臺北︰文景出版社,2000年12月,頁962。
蕭麗華:〈漢譯《維摩詰經》文獻回顧及其與中國文學的關係〉,《佛光學報》新1卷第2期,2015年7月,頁263-304。
賴鵬舉︰〈北傳大乘佛教的起點──紀元後西北印以「釋迦佛」為中心的思想、造像與禪法〉,《普門學報》第3期,2001年,頁103-139。
簡宗梧︰〈賦體之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月,頁1-28。
簡齊儒:〈宗教英雄的解構與重構──以唐代釋儀光聖傳為例〉,《文與哲 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策略聯盟學術論叢》,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清代學術研究中心,2014年6月,頁515-564。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7期,1989年6月,頁1-58。
羅宗濤:〈《賢愚經》與〈祇園因由記〉、〈降魔變文〉之比較研究〉,收入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6月,頁109-188。
羅宗濤:〈敦煌講經變文的變──講經變文運用佛經的方法〉,《幼獅學誌》第15卷第4期,1979年12月,頁23-28。
羅宗濤︰〈貫休與唐五代詩人交往詩淺談〉,收入張淑芳編:《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年7月,頁715-734
羅華慶:〈9至11世紀敦煌的行像和浴佛活動〉,《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頁98-103。
饒宗頤︰〈論僧祐〉,《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6 期,1997年,頁405-415。
饒宗頤︰〈韓愈南山詩與曇無讖譯馬鳴《佛所行讚》〉,《中國文學報》19期,1964年7月,頁98-101。
[日] 上野アキ著〈敦煌本幡畫仏伝図考(上)〉,《美術研究》269號,1970年,頁1-35。
[日] 内藤竜雄︰〈僧祐の著作活動〉,《印度学仏教学研究》,通号39,1971年12月,頁284-287。
[日] 水野弘元著,香光書香編譯組譯:〈大乘初期至中、後期菩薩思想的變遷〉,《香光莊嚴》,第72期,2002年12月,頁84-107。
[日] 水野清一︰〈大同善化寺石刻錄〉,《東方學報(京都)》,第10冊第4分,1940年1月,頁120-134。
[日] 平岡聡︰〈仏伝からみえる世界〉,收入《仏典からみた仏教世界:新アジア仏教史》通號3,2010年7月,頁13-61。
[日] 石井公成︰〈仏伝文学に見えるエロティックな記述を中国人はどう受け止めたか― Buddhacarita(仏所行讃)の漢訳が示すもの―〉(〈佛傳文學中的情色記述,中國人該如何接受―Buddhacartia《佛所行讚》漢文翻譯中的一段〉),收入小峯和明主編︰《東亞細亞的佛傳文學》,頁65-85。
[日] 岩本裕︰〈敦煌における仏伝・本生譚〉,《講座敦煌9 敦煌の文學文獻》,1990年4月,頁429-458。
[日] 金岡照光編,李甯平、孫亞英譯︰〈敦煌出土文獻分類目錄附解說(續)〉,《甘肅社會科學》1984年第1輯,87-92。
[日] 宮治昭︰〈宇宙主釋迦佛──印度、中亞、中國〉,《藝術學》,2006年第22期,頁183-211。
[日] 宮治昭︰〈絲綢之路沿線佛傳藝術的發展與演變〉,《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頁66-70。
[日] 桂華淳祥著、趙雲旗譯︰〈關於金明昌元年《西京普恩寺重修釋迦如來成道碑》──金代佛教史的一個側面〉,五臺山研究,1987 年1月,頁39-48 。
[日] 荒見泰史︰〈從敦煌寫本中變文改寫情況來探討五代講唱文學的演變──以佛傳故事變文類作品為中心〉,收入《敦煌講唱文學文獻寫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頁3-38。
[日] 荒見泰史︰〈敦煌と仏伝文学〉(〈敦煌與佛傳文學〉),收入小峯和明主編︰《東亞細亞的佛傳文學》,頁198-230。
[日] 菅野龍海︰〈《釋迦譜》引用經典に関する考察〉,《大崎學報》152卷,1997年,頁123-129 。
[日] 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佛教入華經路的再考證〉,《食貨月刊》第16卷,第5、6期,1987年4月,頁250-255。
[美] 巫鴻 :〈早期中國藝術中的佛教因素(2-3世紀)〉(1986年),收入鄭岩、王睿編:《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6月,頁289-345。
[美] 亞瑟·賴(Arthur F. Wright) : “Buddhism and Chinese Culture: Phases of Interact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17, No. 1, 1957 , pp.17-42.
[荷] 許理和(Erik Zürcher)著,顧滿林譯:〈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收入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所編:《漢語史研究集刊》第4輯,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9月,頁286-312。
[意] 菲利真齊(Anna Filigenzi)〈犍陀羅敘事藝術解析〉 收入卡列寧、菲利真齊、奧里威利編著,魏正中、王倩編譯︰《亞歐叢書.犍陀羅藝術探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1月,頁161-180。

五、學位論文
李坤寅︰《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格初探──以八相成道為例》,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李浩德︰《僧祐《釋迦譜》之編撰》,臺北: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
李毓琳︰《敦煌本《佛本行集經》及其演繹作品調查與研究》,金華: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
何易展︰《初唐四傑賦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周新蓉︰《敦煌寫本《佛本行集經》校注》,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金泰寬︰《敦煌變文「太子成道經」、「八相變」、「破魔變」、「降魔變」與佛經比較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陳勁臻︰《僧祐《釋迦譜》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9年。
游靖珠︰《敦煌佛傳變文研究》,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蔡睿娟︰《釋迦八相圖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六、線上網頁
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與佛有約」展覽網頁:
http://museum.sinica.edu.tw/exhibition_item.php?id=2&item=138。
國際敦煌項目:http://idp.nlc.c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