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圓覺經的教化藝術
作者:張佳弘
作者(外文):CHANG, JIA-HORNG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釋仁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圓覺經教化藝術文心雕龍Sutra of Complete EnlightenmentArt of Teaching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Aesthe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圓覺經》給人優美的感受,本文主旨在探究《圓覺經》教化上呈現的藝術性,從經體的教化本質中析論出藝術價值的性質與型態,亦即探討《圓覺經》所呈現的言敘手法以及所傳達的美感,以檢討和欣賞的眼光來加以審視講法的架構、說理的技巧、引導的模式及語言的運用等。分為結構上的、本體義理上的、境界上的、工夫技能、文學審美等五大面向,來發現其中的藝術特質。並引《文心雕龍》的文學理論為賞析工具進行《圓覺經》的文學性審美。
從而發現《圓覺經》具有結構的、平衡的以及「本體-境界-工夫」活性體系的美感。「圓覺」即是圓滿的覺性,經中以「圓覺」作為成就佛法的本體,深具有開創性。並且條貫地說明四種境界,一層一層遞進,充滿一種順序積極性的意象。工夫教法則如同「操作手冊」一般,一步一步去引導修行者漸次完成修行程序,由完全抽象的心靈活動轉化為具象的經文意義,並在文字流動之間呈現活潑潑的生機意趣。《圓覺經》不僅是融合感性與理性,在眾多修辭上、二元對襯上、偈頌的聲律上,處處透露有意識性流淌圓轉的文學行進美感,創造出「莊嚴華麗」的閱讀經驗。針對這五大面向,《文心雕龍》的文學理論在許多層面適足以賞析與審美《圓覺經》的藝術性。
The Sutra of Complete Enlightenment brings the feeling of elegance and beauty.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utra’s artistry manifested in teaching to discern the nature and style of its artistic value in its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i.e. the narrative presented and the aesthetics conveyed in the Sutra to scrutinize the narrative framework and theorization techniques, the guidance model, and pragmatics in terms of review and appreciation. In term of five aspects: structure, ontology, realm, cultivation skills, and literary aesthetics, this paper discerns the artistic elements in the Sutra. In addition, the literary theory of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literary aesthetics of the Sutra.
The structural, balanced, and “ontology-realm-cultivation” active system aesthetics of the Sutra of Complete Enlightenment is observed. Given that “perfect enlightenment” is the “cultivation of perfection”, such a way of cultivation is the process to achieve the Buddhist being (ontology), which is original. In addition, the Sutra externalizes four progressive realms, presenting a sequential and proactive image. “Cultivation” is like an “operational manual”, guiding practitioners to progressively achieve the practice whereby fully abstract spiritual activities are translated into representational verbal expressions in which the vivid and lively vitality is manifested through the flow of the narrative. In addition to a fu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the aesthetics of literary works is revealed through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mingled with rhetoric and dualist antithesis and Gatha chant, creating a “solemn and graceful” reading experience. In terms of these five aspects, the literary theories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can help appreciate and discern the artistry of the Sutra of Complete Enlightenment.
參考資料目錄
一、原典文獻經論
1.藏經翻譯典籍(依經、論順序,以經文首字筆畫排列,依CBETA電子佛典集成 June 2016版編號)
佛陀跋陀羅(東晉)譯,《大方等如來藏經》,T16, No. 0666。
般若(唐)譯,《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0293。
佛陀多羅(唐)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T17, no. 0842。
求那跋陀羅(南朝宋)譯,《大法鼓經》,T09, No. 0270。
實叉難陀(北朝周)譯,《大乘入楞伽經》,T16, No. 0672。
玄奘(唐)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三十七,T07, No. 0220(第401卷-第600卷)。
曇無讖(北涼)譯,《大般涅槃經》,T12, No. 0374。
宗寶(元)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T48, No. 2008。
伽提婆(東晉)譯,《中阿含經》,T01, No. 0026。
求那跋陀羅(南朝宋)譯,《央掘魔羅經》,T02, No. 0120。
鳩摩羅什(姚秦)譯,《妙法蓮華經》,T09, No. 0262。
鳩摩羅什(姚秦)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0235。
菩提流支(北魏)譯,《佛說不增不減經》,T16, No. 0668。
鳩摩羅什(姚秦)譯,《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0245。
竺法護(西晉)譯,《佛說如來興顯經》,T10, No. 0291。
法護(西晉)譯,《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T14, No. 0489。
瞿曇僧伽提婆(東晉)譯,《增壹阿含經》,T02, No. 0125。
求那跋陀羅(南朝宋)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T16, No. 0670。
鳩摩羅什(姚秦)譯,《維摩詰所說經》,T14, No. 0475。
玄奘(唐)譯,《解深密經》,T16, No. 0676。
求那跋陀羅(南朝宋)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T12, No. 0353。

馬鳴造,真諦(南朝陳)譯,《大乘起信論》,T32, No. 1666。
無著造,玄奘(唐)譯,《大乘阿毘達磨集論》,T31, No. 1605。
龍樹造,鳩摩羅什(姚秦)譯,《大智度論》T25, No. 1509。
龍樹造,青目釋,鳩摩羅什(姚秦)譯,《中論》,T30, No. 1564。
護法等造,玄奘(唐)譯,《成唯識論》,T31, No. 1585。
堅慧造,勒那摩提(後魏)譯,《究竟一乘寶性論》,T31, No. 1611。
世親造,真諦(南朝陳)譯,《佛性論》,T31, No. 1610。
世友造,玄奘(唐)譯,《異部宗輪論》T49, No. 2031。
無著造,玄奘(唐)譯,《顯揚聖教論》T31, No. 1602。
無著造,真諦(南朝陳)譯,《攝大乘論》,T31, No. 1593。
松本文識(日),《圓覺經佚文》,X1, no. 1。

2.中國論集(依作者筆畫)
?,《分別功德論》,T25, No. 1507。
子璿(北宋)集,《首楞嚴義疏注經》,T39, No. 1799。
方廣錩,《寧夏西夏方塔出土漢文佛典敘錄》,ZW07, No. 0065。
元康(唐),《肇論疏》,T45, No. 1859。
吉藏(隋),《大乘玄論》,T45, No. 1853。
宗密(唐),《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T39, No. 1795。
宗密(唐),《原人論》,T45, No. 1886。
宗密(唐),《圓覺經大疏》,X09, No. 0243。
宗密(唐),《圓覺經大疏釋義鈔》,X09, No.0245。
宗密(唐),《圓覺經略疏鈔》, X09, no. 0248
宗密(唐),《圓覺經道場修證儀》,X74, No. 1475。
法經(隋),《眾經目錄》,T55, No. 2146。
法顯(東晉),《高僧法顯傳》,T51, No. 2085。
法藏(北朝魏),《大乘起信論義記》,T44, No. 1846。
志磐(宋),《佛祖統紀》T49, No. 2035。
知訥(高麗),《真心直說》,T48 , No. 2019A。
胡適,《新校定的敦煌寫本神會和尚遺著兩種》,B25, No. 0142。
智者(隋),《摩訶止觀》,T46, No. 1911。
智者(隋),《仁王護國般若經疏》,T33, No. 1705。
智昇(宋),《開元釋教錄》,T55, No. 2154。
智昇(宋),《續古今譯經圖紀》,T55, No. 2152。
智圓(宋),《涅槃玄義發源機要》,T38, No. 1766。
普濟(宋),《五燈會元》, X. 80, No. 1565。
道宣(唐),《續高僧傳》,T50, No. 2060。
道宣(唐),《釋迦方志》,T51, No. 2088 p.0970b12。
道宣(唐),《大唐內典錄》,T55, No. 2149。
僧肇(後秦),《肇論》,T45, No. 1858。
僧祐(南朝梁),《出三藏記集》,T55, No. 2145。
楊衒之(北魏),《洛陽伽藍記》,T51, No. 2092。
崔致遠(唐),《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T50, No. 2054。
慧皎(南朝梁)《高僧傳》,T50, No. 2059。
憨山(明),《圓覺經直解》,X10, No. 0258。

3.中國古文經典(依作者筆畫)
?,《易經》,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論語》,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左丘明(周),《左傳》,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老子(周),《道德經》,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莊子(周),《莊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孟子(周),《孟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鄭玄(漢)(2003),《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劉勰(晉),王運熙、周鋒譯注(2008),《文心雕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范曄(南朝宋),《後漢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魏徵(唐),《隋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司馬光(宋),《資治通鑑》,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宋敏求(宋),《唐大詔令集》,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歐陽修(宋),《新唐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二、中文專書、期刊論文
1.中文專書
David, Matthew and Sutton, Carole D.著(2007),王若馨、黃鬱青等譯,《研究方法的基礎》,臺北:韋伯文化。
Eco, Umberto著(2006),彭淮棟譯,《美的歷史》,臺北:聯經。
Hegel, G. W. F.著(2006),朱光潛譯,《美學》,臺北:商務。
Kant, Emmanuel著(2004),鄧曉芒 譯。《判斷力批判》。臺北:聯經。
太虛(1955),《太虛大師全書》,臺北:太虛大師叢書出版委員會。
太虛(1996),《圓覺經略釋》,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方立天(1990),《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
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方東美(199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
方東美(2004),《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下,臺北:黎明文化。
王更生(1995),《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
印順(1981),《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
印順(1987),《佛法概論》,臺北:正聞。
朱光潛(1982),《西方美學史》上下,臺北:漢京文化。
朱光潛(1998),《談美》,臺北:大坤。
牟宗三(1977),《佛性與般若》,臺北:學生書局。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
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祁志祥(1997),《佛教美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祁志祥(2008),《中國美學通史》一、二﹑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祁志祥(2014),《中國文學美學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呂澂(1979)。《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
呂澂(1996),《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楊文會、歐陽漸、呂澂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宗白華(1994),《宗白華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胡適(1974),《胡適禪學案》,臺北:正中。
胡適(1986),《白話文學史》上下,臺北:遠流。
易存國(2001),《中國審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1984),《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澤厚(2001),《美學四講》,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高友工(2016),《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袁行霈編(2017),《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五南。
韋政通(1996),《中國思想史》上下,臺北:水牛圖書。
荒木見悟(日)著,杜勤、舒志田等譯(2005),《佛教與儒教》,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荒木見悟(日)著,廖肇亨譯(2008),《佛教與儒教》,臺北: 聯經。
梁啟超(2000),《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
梁啟超(2008),《佛學研究十八篇》,南京:江蘇文藝。
湯次了榮(日)(1977)。〈圓覺經之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九十一冊,臺北:大乘。
周振甫(1991),《文心雕龍選譯》,成都:巴蜀書社。
周振甫(1993),《文心雕龍譯注》,臺北:五南。
胡雪岡(2002),《意象範疇的流變》,南昌:百花洲文藝。
湯用彤(2006),《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侖出版社。
曾仰賢(2010),《藝術概論》,臺北:五南。
曾祖蔭(1994),《中國佛教與美學》,臺北:文津。
曾祖蔭(2008),《中國古典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南懷瑾(2006),《圓覺經略說》,臺北:老古文化。
陸侃如、牟世金(1996),《文心雕龍譯注》,濟南:齊魯書社。
陳允吉編(2004),《佛經文學研究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仁青(1985),《文心雕龍通詮》,臺北:明文。
孫昌武(1988),《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談錫永、邵頌雄著譯(2007)。《如來藏二諦見:不敗尊者說如來藏》。臺北:全佛文化出版。
聖嚴(2006),《完全證悟:聖嚴法師說《圓覺經》生活觀》,臺北:法豉文化。
詹鍈(1999),《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
葉朗(1985),《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葉朗(1996),《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
葉朗(2014),《美學原理》,臺北:信實文化。
圓瑛(?),《圓覺經講義》,臺北:佛教出版社。
諦閑(2014),《圓覺經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蔡宗陽(2001)。《文心雕龍探賾》,臺北:文史哲。
憨山(1986),《圓覺經直解》,臺北:老古文化。
鄭曉華(2009),《藝術概論》,臺北:五南。
臺靜農(2016),《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韓乾(2008),《研究方法原理》,臺北:五南。

2.期刊論文
幻生(2008/09),〈關於《圓覺經》問題--讀《胡適禪學案》有感之一〉,《普門學報》47期。頁286-296。
林明賢( 2002/10)。〈試論《文心雕龍.論說》中的論說模式〉,《輔大中研所學刊》 12期。頁79-93。
林彥宏(2009),〈佛教生命治療觀:由《圓覺經》的禪定修證展開〉,《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華嚴蓮社,頁97-124。
杜正民(1997/9),〈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館訊》10/11期,頁32-52。
杜正民(1997/12),〈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館訊》,頁 37-63。
杜保瑞(2000/9),〈中國哲學的基本哲學問題意識反省〉,《哲學與文化》27卷9期,頁837-851。
杜保瑞(2015/3),〈實踐哲學的檢證邏輯〉,《哲學與文化》42卷3期,頁77-98。
杜銹琳(2006/9)。〈《文心雕龍》中「情」的美學內涵〉,《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頁49-52。
牧田諦亮(日)著(1980/9),楊白衣譯,《疑經研究─中國佛教中之真經與疑經》,〈華崗佛學學報〉04期,頁284-304。
許宗興(2002/3),〈寂滅與普照—談《圓覺經》的佛性論〉,《第一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頁197-258。
郭朝順(2017/3),〈宗密《圓覺經大疏》的釋經策略及其心性本體論的詮釋學轉向〉,《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0期,頁37-83。
彭修銀、李穎(2005/7),〈東方美學中的「意象」理論〉,《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頁37-42。
程天祐(1986/1),〈《文心雕龍》「意象」說探微〉,《文心雕龍學刊》第三輯,濟南:齊魯書社,頁276-285。
梁曉虹(2003/9),〈從名古屋七寺的兩部疑偽經資料探討疑偽經在漢語史研究中的作用〉,《普門學報》17期,頁1-29。
施凱華(2018/04),〈華嚴宗密於「圓覺經疏」之圓頓詮釋──以五教教判為主〉,《華嚴學報》10期,頁77-133。
雲淡(1997/3),〈中國古代「意象說」述評──《從意象到意象思維》上篇〉,《創世紀詩雜誌》第110 期,頁72-89。
楊維中(2016/5),〈《圓覺經》的真偽之爭新辨〉,《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卷3期,頁35-40。
潘桂明(2007/08),〈宗密論「圓覺」〉,《佛學研究》01期,頁127-134。
曹仕邦(1999),〈中國佛教的譯場組織與沙門的外學修養〉,《中華佛學學報》12期,頁113-129。
劉千美(2000/02),〈美學研究的方法學問題〉,《哲學與文化》27卷02期,頁124-140。
欒棟( 1997/10) ,〈試論中華審美元典之總綱—《文心雕龍•原道》辨證〉,《哲學與文化》10期,頁950-961。
魏春春(2008/05),〈《文心雕龍•聲律》文本解讀〉,《陝西教育學院學報》02期,頁 69-72。
蕭麗華(2006/07),〈東坡詩的《圓覺》意象與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1期,頁183-200。

3.博碩士論文
王紅岩(2011),《《圓覺經》研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林彥宏(2005),《生命實踐修證之道—以《圓覺經》的如來藏思想為建構依據》,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李薇(2010),《漢譯《圓覺經》的文學性解讀》。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崔奧飛(2013),《《圓覺經大疏》解釋思想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博士論文。
釋法幢(2010),《華嚴中興教主淨源《圓覺經略儀》之研究》,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學位論文。

三、外文專書
Khyentse, Dzongsar Jamyang & Trisoglio, Alex Edited(2007), ’’Buddha Nature’’, Siddhartha’s Intent.
Sheng-yen; Marano, Christopher(1997), ’’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on the Sutra of Complete Enlightenment’’, Dharma Drum Publishing.
矢吹慶輝(日)(1933),《鳴沙餘韻解說》,東京:岩波。
牧田諦亮(日)(2014),《疑経研究》,京都:臨川書店。
宇井伯壽(日)(1947),《佛教泛論》,東京:岩波。
高崎直道(日)(2008),《如來藏思想の形成》,東京:春秋社。
湯次了栄(日)(1917),《円覚経の研究》,京都:安居會。
望月信亨(日)(1946),《佛教經典成立史論》,京都:法藏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