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勝道至:《莊子》的當代解讀
作者:蔡岳璋
作者(外文):Tsai, Yueh-Chang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紀蕙
楊儒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文與道虛靜形氣主體卮言物論技藝徐復觀葉維廉李澤厚unity of the Word and the Wayvoid and tranquilbody-qi subjectgoblet wordsphilosophy of thingtechnêFu-Kuan HsuWai-Lim YipZe-Hou L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文勝道至」之說,具有體用相涵、文道互濟之意;而在莊子強調轉化運動的過程,新的(形氣化、再身體化的)主體範式的出現,也使得「語言」、「物」開始具有特殊、獨立的位置:「(依乎)天理」。以此為據,本論通過檢討徐復觀、葉維廉與李澤厚等三位二十世紀莊子美學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學人,對於《莊子》的藝術精神之詮釋,進一步反省莊書中語言和非語言的特殊表現;突出莊子透過技藝達人(包括作為技藝的「卮言」),在「由我及物」與「由物及我」的物我往復中如何大顯身手,及其過程對媒介之經營,賦予莊子在告別語言痛苦與靜觀審美之後,重新取得空前的戰鬥位置。至於此一新的主體範式,不再是過往所謂純粹的意識修行之主體(成玄英),也不像在邵雍那裡「以物觀物」的虛化的美感意識。反之,主體與世界的銜接,需經由對中介(語言、物)的經營而完成:語言與物需要主體的涉入與參與,而主體再也離不開語言與物之籌劃。《莊子》無懈可擊的文學表現與其強烈的弔詭之道,正在此相遇:如果莊子成功地埋沒他的具體生活與經驗的豐富多樣性,反而因此而達不到更高的客觀(「依乎天理」);甚至,它將會使自己失去作為一切藝術思想的管道。在主體的去中心化(解心釋神)、自我泯沒引退(或嚴格的說「形氣化」)之後,它在藝術表現上所引發的後果,伴隨而來的決非風格的平庸無力、器物淪喪或語言凌夷;恰恰相反,正是從這一點開始,形成辯知閎達、博物洽聞、縱橫開闔的風采格局。
The saying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wen-sheng-dao-zhi)”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ubstance-function theory” (tiyong lu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xistence and basis” of all things and the “actions and effects” of all things. Zhuangzi emphasize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objects, while the emergence of “body-qi subject” also gives “language”, “material”, and “technê” special and independent positions.
With this as the premise, this paper reflected and review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s spirit of art by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Zhuangzi’s aesthetic thought in the 20th century, namely, Fu-Kuan Hsu, Wai-Lim Yip, and Li Zehou. The subject of the discourse connects with the world, which requires “intermediary” operations to complete: language and material need body-qi subject, while body-qi subject is inseparable from language and material.
一、傳統文獻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方以智:《文章薪火》,收入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冊4,頁3205-3220。
───:《物理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著,張永義、邢益海校點:《藥地炮莊》,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
───著,張永義注釋:《藥地炮莊箋釋‧總論篇》,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年。
───著,蔡振豐、魏千鈞、李忠達校注:《藥地炮莊校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王夫之:《周易外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張子正蒙注》,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王孝魚點校:《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戴鴻森箋注:《薑齋詩話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國維:〈奏定經學科大學文學科大學章程書後〉,收入周鍚山編校:《王國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冊4,頁11-16。
───:〈書叔本華遺傳說後〉,收入周鍚山編校:《王國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冊2,頁163-166。
───:《宋元戲曲考》,收入周鍚山編校:《王國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冊3,頁3-110。
左丘明撰:〈單襄公論晉周將得晉國〉,《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卷3,頁62-67。
朱熹著,大安出版社編輯,涂雲清校對:《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著,曹美秀校對:《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林雲銘:〈莊子雜說(計二十六則)〉,收入張京華點校:《莊子因》,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7-12。
───撰,張京華點校:《莊子因》,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載爵主編:《嚴復合集18·侯官嚴氏評點莊子》,臺北: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1998年。
邵雍著,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宣穎撰,曹礎基校點:《南華經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殷芸撰:〈殷芸小說〉,收入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頁1011-1046。
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梁啟超:〈格致學沿革考略〉,《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冊2,頁951-956。
章太炎:〈文學略說〉,《國學講習會略說》,收入張昭軍編:《章太炎講國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頁23-36。
章學誠著,倉修良編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許慎撰,臧克和、王平校訂:《說文解字新訂》,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
陸樹芝撰,張京華點校:《莊子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南齊書 梁書 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楊仁山:〈《南華經》發隱〉,收入楊仁山著,劉靜嫻,余晉點校:《楊仁山居士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修訂本,頁240-255。
葉適:《水心別集‧莊子》,收入劉公純等點校:《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冊3,卷6,頁711-713。
褚伯秀撰,張京華點校:《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劉義慶撰,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修訂本。
劉熙載:《藝概》,臺北縣:漢京文化,2004年。
劉鳳苞:《南華雪心編》,收入華東師範大學「子藏」編纂中心編:《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清光緒二十三年晚香堂刊本,冊120。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臺三版,《四部備要》本。
歸有光輯評:《諸子彙函‧卷二‧莊子‧逍遙遊》,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台南:莊嚴文化,1995年,明天啟五年刻本,冊126。
羅勉道撰:《南華真經循本》,收入華東師範大學「子藏」編纂中心編:《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影印明正統《道藏》本,冊30。
章太炎著,龐俊、郭誠永疏證:《國故論衡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二、近人論著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4期,2008年12月,「自我技術與生命機制:法語莊子研究」專輯。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期,2012年09月,「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上)。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4期,2012年12月,「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下)。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1期,2017年03月,「《儒門內的莊子》評論」專輯。
刁生虎:《莊子文學新探:生命哲思與詩意言說》,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Ⅰ》,臺北:錦繡,1994年正體字版。
巴赫金:〈史詩與長篇小說──長篇小說研究方法論〉,收入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卷3,頁497-537。
方萬全:〈莊子論技與道〉,《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六輯簡帛文獻與新啟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259-286。
王中文:《莊子思想轉化為文學理論之研究》,東吳: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王叔岷:〈莊子佚文〉,《莊學管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227-251。
───:〈莊子通論〉,《莊學管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181-224。
───:《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建元:〈台灣二、三十年文學批評的理論與方法〉,收入賴澤涵編:《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的回顧與展望》,臺北:東大圖書,1987年,頁99-160。
王煜:〈寓修道於技藝〉,《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1979年,頁439-453。
古添洪:〈直覺與表現的比較研究〉,收入古添洪,陳慧樺編著:《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臺北:東大圖書,1976年,頁76-118。
───、陳慧樺編:《比較文學的墾拓在台灣》,臺北:東大圖書,1976年。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合譯,黃錦鋐校訂:《中國古代文化》,臺北縣:文津出版社,1983年。
───著,張莉譯:〈釋文〉,《白川靜文字學的精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頁19-52。
───著,鄭威譯:《漢字百話》,新北:大家出版社,2012年。
───著,蘇冰譯:《常用字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朱榮智:《莊子的美學與文學》,臺北:明文書局,1992年。
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著,曹峰譯:〈《莊子》文學的厚重舆輕妙──向内沉潛與向外飛翔之交錯〉,收入方勇編:《諸子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三輯,頁223-232。
牟宗三:〈人文主義與宗教〉,《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頁72-80。(原載《人生雜誌》,1955年04月)
佀同壯:〈莊子參與現代美學建設的海外視野例談──葉維廉比較詩學美學中的莊子情結〉,《莊子的「古典新義」與中國美學的現代建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71-186。
何欣:〈六十年代的文學理論簡介〉,《文訊》第13期,1984年08月,頁40-42
余來明:《「文學」概念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
吳汝鈞編著:《佛教大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李正治:〈四十年來文學研究理論之探討〉,《文訊》第79期,1992年05月,頁5-13。
───編:《政府遷台以來文學研究理論及方法之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李英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導讀〉,收入馬克思著,伊海宇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臺北:時報文化,1990年,頁1-7,1-8,1-9。
李澤厚:〈在電視劇藝術討論會上的發言〉,《走我自己的路》,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頁287-299。
───,陳冬蘭紀錄整理:〈哲學答問錄〉,《我的哲學提綱》,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頁155-190。
───:〈走我自己的路〉,《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頁3-8。
───:〈哲學自傳〉,《人類學歷史本體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年,頁315-328。(原載《讀書》2003年第7期)
───:〈試談中國的智慧〉,《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頁313-342。
───:〈漫述莊禪〉,《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第1期,頁125-148。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美學四講》,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杜國清:〈評介葉維廉論文集《飲之太和》〉,收入廖棟樑、周志煌編:《人文風景的鐫刻者──葉維廉作品評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頁401-404。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二版,卷上,第一部「理與物」。
沈清松:〈老子的知識論〉,《哲學與文化》第21卷1期,1993年01月,頁98-107。
───:〈莊子的語言哲學初考〉,收入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編:《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週年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1985年,頁97-112。
赤塚忠:〈道家思想之本質〉,收入宇野精一主編,邱棨鐊譯,《中國思想(二):道家與道教》,臺北:幼獅,1977年,第一章,頁1-44。
周英雄、鄭樹森合編:《結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黎明,1980年。
宗白華:〈道家與古代時空意識〉,收入殷曼楟編:《宗白華中西美學論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239-241。
前野直彬:〈道家思想與文學〉,收入宇野精一主編,邱棨鐊譯:《中國思想(二):道家與道教》,臺北:幼獅,1977年,第四章,頁175-215。
───著,龔霓馨譯:《中國文學的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施友忠:〈二度和諧及其他〉,《二度和諧及其他》,臺北:聯經,1976年,頁63-112。
───:〈從文學批評觀點讀莊子〉,《二度和諧及其他》,臺北:聯經,1976年,頁1-17。
柯慶明編:《中國文學批評年選》,臺北:巨人,1976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唐文明:〈打通中西馬:李澤厚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現代哲學》2011年第2期(總第115期),頁102-110。
唐文德:《莊子研究》,台中:國彰出版社,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學之關係〉,《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校訂版,頁221-240。
───:〈如何了解中國哲學上天人合一之根本觀念〉,《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校訂版,頁128-139。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修訂本。
奚密:〈解結構之道:德希達與莊子比較研究〉,收入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1984年,頁201-238。
徐復觀:〈中國藝術雜談〉,《徐復觀雜文──記所思》,臺北:時報文化,1980年,頁153-156。(原載《新亞學生報》,1972年11月11日)
───:〈中庸的地位問題──謹就正于錢賓四先生〉,《(新版)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再版,頁423-438。(原載《民主評論》第7卷5期,1956年03月01日)
───:〈復性與復古〉,《徐復觀文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頁126-133。(原載《民主評論》第2卷5期,1950年09月01日)
───:〈儒道兩家思想在文學中的人格修養問題〉,收入薛順雄編校:《中國文學論集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頁1-21。
───:《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徐聖心:《莊子「三言」的創用及其後設意義》,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2017年二版。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常森:《二十世紀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亨:〈先秦思想中兩種對語言的省察〉,《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頁7-34。
張涵主編:《中國當代美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張靜二:〈台灣地區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研究書目: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九二年〉,《書目季刊》第26卷4期,1993年03月,頁3-55。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漢京文化,2004年。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收入姜可瑜編著:《初學編:甲金文論著選讀、甲骨選片》,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6年,頁92-104。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1994年。
陳引馳:《莊學文藝觀研究》,臺北:文史哲,1994年。
陳昭瑛:〈「永恆的鄉愁」:徐復觀論先秦儒家美學〉,《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179-198。
───:〈馬克思主義和儒家的文學觀:內在目的論的觀點〉,《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199-219。
陳祥皓、李思樂輯校:《莊子序跋論評輯要》,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陳慧樺:〈莊子的詞章與雄偉風格〉,收入葉維廉等著:《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臺北:黎明,1977年,頁109-126。
陳燕谷:〈沒有終極實在的本體論──郭象哲學與門閥政治意識形態〉,收入汪暉等主編:《學人》,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第9輯,頁515-544。
陳繼法:《美學的厄運》,臺北:時報文化,1979年。
傅偉勳:〈「走向未來」的金觀濤與劉青峯──大陸學術界的前衛象徵〉,《「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哲學與宗教」三集》,臺北:東大圖書,1988年,頁229-254。
───:〈中國大陸學者的哲學研究評論〉,《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哲學與宗教」二集》,臺北:東大圖書,1986年,頁129-152。
───:〈老莊、郭象與禪宗──禪道哲理聯貫性的詮釋學試探〉,《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哲學與宗教」一集》,臺北:東大圖書,1986年,頁399-433。
───:〈李澤厚的荊棘之路──大陸學術界的「苦悶的象徵」〉,《「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哲學與宗教」三集》,頁197-222。
───:〈哲學探求的荊棘之路〉,《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哲學與宗教」一集》,臺北:東大圖書,1986年,頁1-49。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考察〉,《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頁65-86。
湯淺泰雄著,黃文宏譯注:《身體論:東方的心身論與現代》,新竹:清大出版社,2018年。
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黃冠閔:〈試論畢來徳的莊子詮釋:一個現象學的批判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4期,2008年12月,頁21-39。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臺北縣:頂淵文化,2000年。
楊玉成:〈戰國讀者──語言的爆炸與閱讀理論〉,收入劉漢初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頁145-242。
楊斌:《李澤厚學術年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4期,1988年12月,頁139-179。
───:〈卮言論──莊子論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漢學研究》,第10卷2期,1992年,頁123-157。
───:〈向郭莊子注的適性說與向郭支道林對於逍遙義的爭辯〉,《史學評論》第9期,1985年01月,頁93-127。
───:〈回應:朱利安「之間」〉,收入《『間與勢』: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對中國思想的詮釋」會議論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年11月07-08日,頁61-62。
───:〈有沒有「道的語言」──莊子論「卮言」〉,收入胡萬川等著:《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觀照》,臺北縣:立緖,2005年,頁299-340。
───:〈莊子的「卮言」論─有沒有「道的語言」〉,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注釋、詮釋,還是創構?》,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頁12-40。
───:〈莊子與儒家──回應《莊子四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期,2012年09月,頁137-141。
───:〈無盡之源的卮言〉,《台灣哲學研究》第6期,2009年03月,頁1-38。
───:〈新儒家與冥契主義〉,收入陳德和主編,王邦雄等著:《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317-363。
───:〈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125-169。
───:《道家與古之道術》,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年。
───:《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2016年。
───:《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
葉舒憲:〈莊子與神話〉,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頁171-183。
───:《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後現代的視界融合》,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維廉:〈中國古典詩和英美詩中山水美感意識的演變〉,《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1983年,頁135-194。
───:〈中國古典詩與英美現代詩──語言、美學的匯通〉,《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臺北:時報文化,1980年,頁25-84。
───:〈王維與純粹經驗美學〉,《純文學》第10卷3期,1971年09月,頁38-54。
───:〈言無言:道家知識論〉,《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1988年,頁115-154。
───:〈從比較的方法論中國詩的視境〉,《從現象到表現:葉維廉早期文集》,臺北:東大圖書,1994年,頁143-164。
───:〈從比較的方法論中國詩的視境〉,《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臺北:時報文化,1980年,頁1-24。
───:〈無言獨化:道家美學論要〉,《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臺北:時報文化,1980年,頁235-261。(原載《中外文學》第8卷5期,1979年,頁26-44)
───:〈視境與表達──『中國現代詩的語言問題』補述之一〉,《秩序的生長》,臺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頁241-250。
───:〈道家美學〉(“Daoist Aesthetics”),收入Kelly, Michael編《美學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503-507。濃縮版譯文,葉維廉:〈道家顛覆語言的策略與中國美學〉,收入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六集,頁108-113。
───:〈道家美學‧山水詩‧海德格──比較詩學札記兩則〉,收入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1984年,頁157-170。
───:〈語言與真實世界──中西美感基礎的生成〉,《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1983年,頁87-133。
───:〈語法與表現──中國古典詩與英美現代詩美學的匯通〉,《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1983年,頁27-85。
───:《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龐德與瀟湘八景》,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編:《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臺北:黎明,1977年。
詹康:〈莊子主體論的精神解說〉,「莊子哲學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陽明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5年10月2日-4日,頁1-10。
───:《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鈴木大拙著,徐進夫譯:《耶教與佛教的神秘教》,臺北:志文出版社,1989年。
廖炳惠:〈洞見與不見──晚近文評對莊子的新讀法〉,《解構批評論集》,臺北:東大圖書,1985年,頁53-140。(原載《中外文學》第11卷11期,1983年04月,頁98-145)
熊十力:《新唯識論》,收入劉夢溪主編,王守常編校:《熊十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1-100。
聞一多:〈莊子〉,收入李定凱編校:《周易與莊子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頁72-89。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
劉紀蕙:〈莊子、畢來德與章太炎的「無」:去政治化的退隱或是政治性的解放?〉,《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期(總87期),2012年09月,頁103-135。
劉若愚(James J. Y. Liu)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劉滄龍:〈尼采對佛教的批評及兩者形上思想之比較〉,收入華梵哲學系主編,《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2年,冊下,頁379-400。
───:〈從「隱喻」到「權力意志」:尼采前後期思想中的語言、認識與真理〉,《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9期,2013年01月,頁1-32。
蔡宗陽:《莊子之文學》,臺北:文史哲,1983年。
蔡岳璋:〈精神斡旋與象徵交換──試論《莊子》內篇藝境〉,《中外文學》第37卷4期,2008年12月,頁149-192。
蔡英俊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一)》,臺北:聯經,1977年。
鄭毓瑜:〈「文」的發源──從「天文」與「人文」的類比談起〉,《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06月,頁113-142。
───:〈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第22卷2期,2004年12月,頁1-34。
───:〈從病體到個體──「體氣」與早期抒情說〉,收入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頁417-459。
鄭樹森、周英雄、袁鶴翔編:《中西比較文學論集》,臺北:時報文化,1980年。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九月間在廣州夏期學術演講會講〉,《漢文學史綱要:外一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47-59。
黎湘萍:〈「狐狸」文論──序龔鵬程《文學散步》〉,《閱讀與寫作》2007年第7期,頁1-4。
───:《文學台灣:台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增訂版。
蕭馳:〈船山詩學中「現量」義涵的再探討──兼論「情景交融」與相關系統思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頁1-39。
賴錫三:〈《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頁275-331。
───:〈神話、《老子》、《莊子》之「同」「異」研究─朝向「當代新道家」的可能性〉,《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1期,2004年11月,頁153-161。
───:《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2015年四版。
錢新祖:〈佛道的語言觀與矛盾語〉,收入鐘月岑等合編:《思想與文化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頁37-63。(原載《當代》第11期,1987年03月,頁63-70;第12期,1987年04月,頁101-108)
───著,宋家復譯:《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錢穆:《五華書院中國思想史六講》,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講堂遺錄》,臺北:聯經,1998年,冊52,頁1-91。
───:《莊子纂箋》,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五版。
錢鍾書:〈吃飯〉,收入《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頁27-31。
───:《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二版。
───:《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二版。
謝大寧:〈論郭象與支遁之逍遙義及支遁義之淵源〉,《中國學術年刊》第9期,1987年06月,頁97-109。
鍾振宇:〈莊子的身體存有論──兼論其與歐洲身體現象學的對話〉,《漢學研究》第32卷4期,2014年12月,頁1-31。
───:〈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年03月,頁109-148。
───:《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6年。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1985年。
饒宗頤:〈戰國文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8本1分,1977年03月,頁153-176。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龔卓軍:〈庖丁之手:身體思維與感覺邏輯〉,《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21輯,2007年,頁31-51。
───:〈庖丁手藝與生命政治──評介葛浩南《莊子的哲學虛構》〉,收入何乏筆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頁181-213。(原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4期,2008年12月,頁79-99)
龔鵬程:〈中和之美〉,《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79-87。
───:〈中國藝術中的自然〉,《年報:一九九六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7年,頁193-204。
───:〈台灣美學與人文〉,《思與言》第40卷2期,2002年06月,「台灣文化:台灣美學與藝術學」專輯,頁1-23。
───:〈美學研究在中國的發展及其蘊含之問題〉,《文化、文學與美學》,臺北:時報文化,1988年,頁291-314。
───:〈從呂氏春秋到文心雕龍──自然氣感與抒情自我〉,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頁313-345。
───:〈華夏文明的異化與再生〉,《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1999年報》,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頁2-27。
───:〈漢語文化學的歷程〉,《文化符號學:中國社會的肌理與文化法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頁384-385。
───:〈說「文」解「字」──中國文學藝術發展的結構〉,收入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冊上,頁189-220。
───:《中國文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1995年修訂版。
───:《國學入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編著:《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Baudrillard, Jean(讓.波德里亞)著,車槿山譯:《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
Benveniste, Émile(本維尼斯特)著,王東亮等譯,〈論語言中的主體性〉,《普通語言學問題(選譯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Billeter, Jean François(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期,2012年09月,「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上),頁5-40。
───著,宋剛譯:《莊子四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Bruce-Mitford, Miranda. Wilkinson, Philip.著,李時芬、林淑媚譯:《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祕密》,臺北:時報文化,2009年。
Calvino, Italo(卡爾維諾)著,吳潛誠校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臺北:時報文化,1996年。
Cassirer, Ernst(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桂冠圖書,1997年。
───著,關子尹譯:《人文科學的邏輯》(臺北:聯經,1986)
Culler, Jonathan(卡勒)著,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Dupré, Louis Karel(杜普瑞)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幼獅,1986年。
Eagleton, Terry(泰瑞‧伊果頓)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2002年增訂二版。
───、Beaumont, Mat-thew(馬修·博蒙特)著,王杰、賈潔譯:《批評家的任務:與特里·伊格爾頓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Graham, Angus Charles(葛瑞漢)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Herder, Johann Gottfried von(赫爾德)著,姚小平譯,《論語言的起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Heubel, Fabian(何乏筆):〈(不)可能的平淡:山水畫的跨文化反思〉,收入陳昭瑛編:《徐復觀的思想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年,頁523-543。
───:〈前言:跨文化動態中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3期,2012年09月,頁1-3。
───:〈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4期,2012年12月,頁41-73。
───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James, William(詹姆斯)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2001年。
Jauss, Hans Robert(堯斯)著,朱立元譯:〈文學史向文學理論的挑戰〉,收入蔣孔陽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名著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下冊,頁477-503。
Jullien, François(于連)著,卓立譯:《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著,卓立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臺北:桂冠,2006年。
───著,杜小真譯:《迂回與進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著,閆素偉譯:《聖人無意:或哲學的他者》,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著,林志明譯:《功效論:中國與西方的思維比較》,臺北:五南,2011年。
Marx, Karl(馬克思)著,伊海宇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臺北:時報文化,1990年。
Merleau-Ponty, Maurice(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尼采)著,程志民譯:《善惡之彼岸:未來的一個哲學序曲》,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
Obert, Mathias(宋灝):〈以《莊子》論身體運動與生活工夫的弔詭:以「庖丁解牛」為例〉,《清華學報》第49卷1期,2019年03月,頁25-47。
Pohl, Karl-Heinz(卜松山)著,向開譯:《中國的美學和文學理論──從傳統到現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Polanyi, Michael(博藍尼)著,彭懷棟譯:《博藍尼講演集:人之研究·科學、信仰與社會·默會致知》,臺北:聯經,1985年。
───著,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臺北:商周,2004年。
───、Harry Prosch(浦洛施)著,彭淮棟譯:《意義》,臺北:聯經,1984年。
Schwartz, Benjamin I.(史華兹)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Shklovsky, V. B.(維·什克洛夫斯基)著,劉宗次譯:〈作為手法的藝術〉,《散文理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年,頁4-23。
Stace, Walter Terence(史泰司)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Yip, Wai-lim(葉維廉): "The Taoist Aesthetic: Wu-yen tu-hua,the Unspeaking, Self-generating, Self-conditioning, Self-transforming, Self-complete Nature", 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 (《新亞學術集刊》)Vol. 1(1978), pp. 503-507.

三、電子資源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大正藏》,第50冊,No.2059。
沈一貫:《莊子通》,「中國基本古籍庫」(明萬曆刻本)。
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中國基本古籍庫」(明萬曆刻本)。
龔鵬程:〈台灣文化影響力就要消失殆盡〉,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90612004057-262104?chdtv),2019年6月13日發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