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有關社會福利資源開拓與整合的若干想法--以宗教類組織為例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王順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Shung Mi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89
頁次:頁78-93
主題關鍵詞:社會福利資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7
  • 點閱點閱:73
期刊論文
1.王順民(1999)。宗教與社區工作的對話--舊思潮與新願景。社區發展季刊,87,184-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eiby, James(1984)。Charity Organization Reconsidered。Social Service Review,58(4),523-538。  new window
3.Netting, F. Ellen(1984)。Church-related Agencies and Social Welfare。Social service Review,58(4),405-420。  new window
4.官有垣(1996)。「台灣民間社會福利機構與政府的競爭關係:以台灣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1977-1985。空大行政學報,5,125-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秀蓉(19801100)。清代慈善事業之意理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6,435-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順民(19960300)。貧窮的歷史性解構:以英、美兩國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8(1),79-81+83-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順民(19980600)。戰後臺灣宗教福利服務模式的探討--西方宗教與本土宗教的對比。思與言,36(2),19-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詹火生(19870600)。宗教倫理與社會福利。社區發展季刊,38,24-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寧遠(1998)。非營利組織法令與宗教組織法令。第二屆當代宗教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管理學院。99-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世雄(1998)。志業主義、自願主義、專業主義與管理主義:從宗教慈善到非營利組織。第二屆當代宗教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管理學院。209-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楙(1996)。台北寺廟信仰與社區文化。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高雄縣:佛光山。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順民(1998)。非營利組織及其相關議題的討論--兼論當代臺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意涵。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順民(1999)。「宗教」與「社會工作」的會通--一種另類的思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惠馨(1998)。我國傳統非營利組織在現代法律地位之變遷:以宗教團體爲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瞿海源(1989)。宗教法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Le Grand, Julian、Robinson, Roy(1984)。Privat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new window
2.Coughlin, R.(1980)。Ideology, public opinion and welfare policy。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3.詹火生(1994)。社區中宗教資源運用之研究。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lark, C. L.、Asquith, Stewart(1985)。Social Work and Social Philosophy: A Guide for Practice。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new window
5.Lelby, James(1978)。A History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內政部統計處(1995)。中華民國宗教團體普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萬億(1992)。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慈濟文化中心、釋證嚴(1996)。慈濟年鑑1995。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釋證嚴(1999)。慈濟年鑑(1998)。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Axinn, June、Levin, Herman(1975)。Social Welfare: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esponse to Need。New York:Harper & Row。  new window
11.郭金潤(1988)。大甲媽祖進香。台中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順民(19990000)。宗教福利。臺北:亞太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維憲(19900000)。變遷中臺省寺廟的社會福利服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Barry, Norman(1990)。Welfare: Concepts in Social Thought。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15.Kramer, Ralph M.(1981)。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Los Angeles, CA。  new window
16.Johnson, N.(1987)。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Amherst, Massachusetts: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new window
17.內政部(1999)。內政部八十七年度寺廟教會捐資興辦公益慈善、社會教化事業績優表揚大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77)。臺灣三〇〇家主要基金會名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丁敏(1987)。方外的世界--佛教的宗教與社會活動。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