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分配正義與宗教捐獻--從分配正義觀點來反省臺灣宗教捐獻現象
書刊名:輔仁宗教研究
作者:蔡維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Wei-mi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3:2=26
頁次:頁157-177
主題關鍵詞:正義羅爾斯諾齊克分配正義宗教捐獻宗教企業Distributive justiceReligious givingRightSocial welf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7
  • 點閱點閱:37
在諸宗教的教義及理念中,宗教與金錢的結盟在歷史中已屢見不鮮,金錢的捐獻往往被行動者理解為救贖的捷徑。這中間不僅涉及握有宗教解釋權的宗教領導者如何轉化及創造宗教傳統及價值的問題,更關涉到付諸實踐的行動者究竟如何看待及詮釋其所採取的宗教捐獻行為。本文打算從經濟哲學中的「分配正義」理論來反省臺灣的宗教捐獻現象。在整個的「宗教捐獻」行為中,它所代表的意義往往就是「社會資源的再分配」。為什麼需要再分配?因為原來的分配不合乎正義,因此才需要重新思考怎樣的分配才合乎正義。而這樣的論述馬上引導出兩個問題:第一、什麼是正義;第二、由誰來分配。第一個問題關聯到的是「詮釋」問題;第二個問題關聯到的是「正義」的最後基礎。本文希望探討台灣的「宗教捐獻」現象中,是否真的符合了「分配正義」的基本精神。期待藉由筆者長期對台灣宗教現象的觀察,了解隱藏在現象之後的真相。特別是在今日許多大型宗教團體--或可稱為「宗教企業」—的轉型中,能喚起台灣的人民對於「捐獻」的意義重新思考。
The studies about religious giving in Taiwan always discuss the actions of religious giving from the characters of folk religions. But in this paper, I want to reflect the phenomenon of religious giving in Taiwan from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I wondered whether the justice of distribution is in Taiwan religious giving. I hope to find the truth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Taiwan religion. More than it, I want to remind all the Taiwanese to rethink the meaning 'offer', and to know why one entrances this religion, and even the positions of all the religions in Taiwan, and the duty one should undertake.
期刊論文
1.Zech, Charles E.(2000)。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terminants of Religious Giving。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41(4),545-559。  new window
2.Weller, Robert P.。Living at the Edge: Religion, Capitalism, and the End of the Nation-State in Taiwan。Public Culture,12(2),477-498。  new window
3.劉錦添(20010300)。宗教活動的經濟分析--臺灣的實證。經濟論文叢刊,29(1),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怡寧、瞿海源(2001)。塵世的付出,來世的福報--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捐獻現象。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硏究所。105-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其昂(2003)。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Fundrais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aiwan's Educational and Religious Groups。The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SABE) 2003 Conference,(會議日期: 2003, July 28-31)。Lake Tahoe, Nevada, USA。  new window
3.蔡維民(2005)。基督教資源與社區總體營造--以新竹湖口浸信會為例。真理大學「第九屆宗教與行政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柏青(1999)。宗教團體的經濟策略。第二屆宗教與行政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宗教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維民(1996)。批判理論與臺灣民間信仰研究:從社會及文化觀點批判(博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藿(1995)。德行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論文集。臺北:時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Nozick, Robert、王建凱(1996)。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awls, John、李少軍、杜麗燕、張虹(2003)。正義論。臺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華、鄭曉時(19910000)。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順民(19990000)。宗教福利。臺北:亞太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湯用彤(1998)。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其昂。由制度的觀點分析台灣教育與宗教團體之募款活動,http://www.socialsciences.nccu.edu.tw/society/composition/030704/eco_g_030704.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高僧傳卷15,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50/2061_015.ht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郭冠廷。台灣宗教組織科層化的背景及影響。宗教與非營利事業。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永猛(1996)。台灣寺廟寺廟募款與現代社會的互動關係。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當代台灣的社會與宗教。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順民(2001)。宗教福利資源的開拓與整合。新世紀社會福利。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瞿海源(1997)。民間信仰的基本特徵與奉獻行為。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變遷。台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