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考古學的理論與實踐--卑南研究二十年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作者:連照美
作者(外文):Lien, Chao-mei
出版日期:2000
卷期:55
頁次:頁5-31
主題關鍵詞:卑南遺址卑南文化卑南研究東部大坌坑文化聚落形態玉器工業墓葬層位Salvage excavationPeinan sitePeinan cultureTapeng-keng cultureNeolithicSettlement patternJade indus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9
  • 點閱點閱:53
Other
1.金関丈夫,國分直一(1957)。臺灣東海岸卑南遺跡發掘報告,下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照美(2000)。卑南文化的人身裝飾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連照美(20000600)。卑南遺址B2467「母嬰合葬」墓之研究:兼初論卑南文化特殊的「複體葬」。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頁237-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坤修、葉美珍、楊淑玲(199406)。一級古蹟卑南遺址遭破壞區善後處理考古計畫工作報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3,37-45+46_1+47-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ien, Chao-mei(1991)。The Neolithic Archaeology of Taiwan and the Peinan Excavations。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Bulletin,11,339-352。  new window
4.宋文薰(1965)。臺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學術座談)。臺灣文獻,16(4),144-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連照美(19810100)。卑南遺址發掘。科學月刊,12(1),4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連照美(19891100)。卑南遺址搶救考古發掘始末。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66-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文薰、連照美(19841000)。臺灣史前時代人獸形玉玦耳飾。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4,148-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連照美(19871200)。臺灣史前時代拔齒習俗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5,227-2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石璋如、宋文薰(19531100)。臺灣紅毛港等十一遺址初步調查簡報。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10-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譚立平、連照美、余炳盛(19970900)。臺灣卑南遺址出土玉器材料來源之初步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2,211-2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宋文薰、連照美(19831000)。臺東縣卑南遺址發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3,117-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連照美(19821200)。卑南遺址第109號墓葬及其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1,191-2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金關丈夫、國分直一(1957)。臺灣東海岸卑南遺跡發掘報告。農林省水產講習所研究報告.人文科學篇,3,4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Egli, Hans(1972)。Neusteinzeitliche Typenkreise an der Ostkuste von Taiwan。Anthropos,67,229-267。  new window
15.鹿野忠雄(1930)。臺湾東海岸巨石文化遺跡に就て(一)。人類学雑誌,45(7),273-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鹿野忠雄(1930)。臺湾東海岸巨石文化遺跡に就て(二)。人類学雑誌,45(7),362-3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宋文薰(1981)。卑南遺址的發掘。大眾科學,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宋文薰(1987)。臺灣の出土玦狀耳飾。東南アジア考古學會會報,7,1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連照美(1989)。臺灣東部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歷史月刊,21,94-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連照美(1989)。考古學的發展與應用:以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之建館為例。中國民族學會通訊,26,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敦善(1985)。處理卑南遺址非考古出土之石板棺及殉葬物簡報。臺灣史蹟,7,79-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坤修(1993)。卑南文化公園民國八十一年、八十二年考古試掘報告。文化驛站: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通訊,2,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淑玲(1994)。卑南文化公園遊客服務公園預定地考古工作試掘工作紀要。文化驛站: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通訊,4,135-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鹿野忠雄(1930)。台湾東海岸巨石文化遺跡に就て。人類學雑誌,45(7),273-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Egli, Hans(1972)。Neusteinzeitliche Typenkreise an der Ostkuste von Taiwan。Anthropos,67,229。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宋文薰(1989)。論台灣及環中國南海史前時代的玦形耳飾。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117-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ien, C. M.(1998)。The Significance of the Jade Industry in Neolithic Taiwan。0。  new window
3.王執明、連照美、宋文薰、俞震甫、陳正宏(1996)。臺灣卑南遺址出土玉器之考古學及礦物學研究。沒有紀錄。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照美(1992)。卑南遺址出土「玦」耳飾之研究。沒有紀錄。5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敦善(1986)。從保護卑南遺址到促建史前文化博物館-臺東縣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保護史前文化實錄。沒有紀錄。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執明、連照美、宋文薰、俞震甫、陳正宏(1996)。臺灣卑南址出土玉器之考古學及礦物學研究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文薰(1989)。論臺灣及環中國南海史前時代的玦形耳飾。臺北。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連照美(1992)。卑南遺址出土「玦」耳飾之研究。臺北。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光直(1995)。新石器時代的臺灣海峽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益昌(1991)。論鳳鼻頭文化的性質與卑南文化的年代。臺北。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宋文薰、連照美(1985)。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第二卷:墓葬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照美、宋文薰(1989)。台東縣卑南文化公園考古試掘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連照美、宋文薰(1986)。遺址堆積層次及文化層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文薰、連照美(1984)。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第一卷:遺址發掘與陪葬品分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鳥居龍蔵写真資料研究会(1990)。東京大學総合研究資料館所蔵鳥居龍蔵博士撮影写真資料カタログ第2部写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坤修(1987)。卑南文化實用陶容器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強(1983)。臺東縣卑南史前遺址的地下層位研究,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美珍(1987)。卑南文化農業形態之探討,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克竑(1990)。卑南文化矛鏃形器之研究,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宋文薰、連照美(1985)。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第二卷:墓葬分析。臺北:教育部: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earson, R. J.(1969)。Archaeology of the Ryukyu Islands。Honolulu。  new window
3.連照美、宋文薰(1986)。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三卷)。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第三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照美(1996)。都蘭遺址考古學研究報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文薰、連照美(1987)。卑南遺址第9-10次發掘工作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連照美(1998)。人類學玻璃版影像選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東京:矢島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文薰、連照美(1988)。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hang, Kwang-chih、Lin, Chao-chi、Stuiver, Minze、Tu, Hsin-yuan、Tsukada, Matsuo、Pearson, Richard、Hsu, Tse-min(1969)。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日本,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Lien, C. M.(1995)。Some Aspects of Peinan Settlement Patterns。Austronesian Studies Relating to Taiwan。沒有紀錄。  new window
12.Pearson, R. J.(1969)。Archaeology of the Ryukyu Islands。Archaeology of the Ryukyu Islands。沒有紀錄。  new window
13.佐山融吉(1914)。イワタン社遺跡地。蕃族調查報告書-阿眉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90)。東京大學總合研究資料館所藏鳥居龍藏博士攝影寫真資料カタログ第2部寫真。東京大學總合研究資料館所藏鳥居龍藏博士攝影寫真資料カタログ第2部寫真。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河野嘉六(1915)。臨時臺湾旧慣調査会第一部番族慣習調査報告書,第二巻:花蓮港庁あみす族。臨時臺湾旧慣調査会第一部番族慣習調査報告書,第二巻:花蓮港庁あみす族。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光直(1995)。新石器時代的臺灣海峽。中國考古學論文集。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益昌(1991)。論鳳鼻頭文化的性質與卑南文化的年代。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連照美(1993)。Peinan: a Neolithic village。People of the Stone Age, Vol. 2 of the Landmark Series from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沒有紀錄。  new window
19.連照美(1985)。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aiwan's Prehistory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 Accomplishments and Prospects。Taipei。  new window
20.連照美(1989)。臺灣臺東卑南遺址。往來成古今-中國重大考古發現。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Lien, C. M.(1995)。Some Aspects of Peinan Settlement Patterns。Austronesian Studies Relating to Taiwan。  new window
22.Lien, C. M.(1998)。The Significance of the Jade Industry in Neolithic Taiwan。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IPPA) 16th Congress。Melaka, Malaysia。  new window
其他
1.河野嘉六(1915)。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照美(2000)。卑南文化的人身裝飾之研究,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屈慧麗(1981)。卑南遺址出土玦形器初探,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連照美(1998)。人類學玻璃版影像選輯。人類學玻璃版影像選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文薰、陳奇祿、黄士強、劉益昌(1980)。由考古學看臺灣。中國的臺灣。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連照美(1991)。臺灣東部新石器時代卑南聚落形態初探。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照美(1998)。臺灣卑南玉器研究。東亞玉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佐山融吉(1914)。イワタン社遺跡地。蕃族調査報告書--阿眉族。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