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原住民史 : 史前篇-
作者:劉益昌
出版日期:2002
出版項: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ISBN:9570116463
主題關鍵詞:臺灣原住民史前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6) 博士論文(2) 專書(7) 專書論文(16)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Tsuchida, Shigeru(1985)。Kulon: Yet another Austronesian language in Taiwan?。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60,1-59。  new window
2.馬淵東一(1954)。高砂族の移動および分布。民族學研究,18(1/2),123-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關丈夫、國分直一(1950)。台灣考古學研究史。台灣文化,6(1),9-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正祥(1956)。臺灣之地理區域。臺灣銀行季刊,8(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淵東一(1954)。高砂族の移動および分布。民族学研究,18(4),319-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淵東一(1931)。研海地方に於ける先住民の話。南方土俗,1(3),87-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溫振華(19950100)。臺北縣鄉土史的重建--以三貂社為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43,3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玉美(1984)。考骨?考古!游進時光隧道的考古學。大眾科學,5(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森丑之助(1902)。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遺跡に就て。東京人類學雜誌,201,8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土屋恭一(1939)。壽山洞窟に於て發掘したる人骨と石器。南方土俗,5(3/4),87-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村孝志(1974)。村落戶口調査にみるオランダの台灣原住民族統治。えとのす,1,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897)。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の遺蹟の發現。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2(134),304-3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65)。台中縣大肚鄉營埔史前遺址的發掘。中國民族學通訊,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伊能嘉矩(1898)。台北及宜蘭方面に於ける平埔蕃族の第一形成地及び其の分岐。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48,385-3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宋文薰(1961)。台灣的考古遺址。台灣文獻,12(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宋文薰、劉益昌(1984)。探尋古人足跡--台灣的考古遺址。大眾科學,5(1),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壬癸(1995)。突破平埔族研究的瓶頸--代序。民族語文,74,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朝棨(1981)。臺灣海岸山脈海蝕洞堆積物之研究。華岡地質,3,1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關丈夫、國分直一(1949)。台中縣營埔遺蹟調查豫報。台灣文化,5(1),2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金關丈夫、國分直一(1967)。基隆灣沿岸における考古學的調査。水產大學校研究報告•人文科學篇,11,2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宮原敦(1926)。台中州水底寮の石器時代遺跡。人類學雜誌,41(4),215-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翁佳音(1990)。從荷蘭古地圖新探北部台灣的兩處舊地名。台灣風物,40(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移川子之藏(1934)。「ぺッ」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渉問題と台灣發見の類似石器に就て。台北帝國大學史學科研究年報,1,431-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國分直一(1957)。紅頭嶼發見の石器および土俗資料。農林省水產大學研究報告・人文科學篇,7,35-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國分直一、金子壽衛男(1940)。臺南臺地に於ける先史文化遺跡に就いて第一報.臺南西南周邊部の遺跡及遺物。考古學,10/11,555-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國分直一、陳奇祿、何廷瑞、宋文薰、劉斌雄(1949)。關於最近踏査之新竹縣及台北縣之海邊遺跡。台灣文化,5(1),35-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光直(1989)。新石器時代的台灣海峡。考古,1989(6),541-551+5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盛清沂(1962)。台灣省北海岸史前遺址調査報告。台灣文獻,13(3),60-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鹿野忠雄(1920)。台灣石器時代遺物發現地名表。史前學雜誌,2(2),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鹿野忠雄(1941)。紅頭嶼發現の甕棺。人類學雜誌,56(3),117-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森丑之助(1911)。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の遺跡に就て。台灣時報,19,1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森丑之助(1911)。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の遺跡に就て。台灣時報,20,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森丑之助(1911)。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の遺跡に就て。台灣時報,21,2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黃士強(1980)。南投縣內轆遺址調查。中國民族學通訊,1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葉美珍(1994)。臺東縣卑南鄕初鹿遺址發現及地表調査報告:有關初鹿遺址出土龜山文化陶器之初歩探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3,75-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福留喜之助(1939)。臺灣最古の産金地--哆囉滿社の地理的考證。臺灣礦業會報,195,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平妹(1999)。臺北地區古氣候變遷史。臺灣博物,18(1),24-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劉益昌(1992)。台北地區史前遺址概況。北縣文化,31,4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De Beauclair, Inez(1972)。Jar-burial on Botel Tobago Island。Asian Perpectives,15,167-176。  new window
40.Richard, B. Stamps(1980)。Jar Burial from the Lobusbussan Site, Orchid Island。Asian Perspectives,23(2),181-192。  new window
41.林朝棨(19630700)。臺灣之第四紀。臺灣文獻,14(1/2),1-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光直(19920600)。臺灣考古何處去?。田野考古,3(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石璋如(19530500)。臺灣大馬璘遺址發掘簡報。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13-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石璋如、宋文薰(19561100)。鐵砧山史前遺址試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8,35-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朱正宜(19900600)。臺灣地區碳十四年代數據輯。田野考古,1(1),95-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朱正宜(19920600)。增補臺灣地區碳十四年代數據輯。田野考古,3(1),67-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宋文薰(19711000)。臺北市西新庄子貝塚的文化。中國民族學通訊,12,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李國銘(19930300)。鳳山八社舊址初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6,79-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屈慧麗(19911200)。臺中市南屯區山仔腳遺址第一次發掘簡報。田野考古,2(2),6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孫寶鋼(19771200)。莊後村龍泉村與山腳遺址試掘報告。臺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20,197-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孫寶鋼(19821200)。洞角與長山頂遺址試掘報告。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25,73-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國分直一、周全德(19540900)。臺灣南部先史遺蹟及其遺物。南瀛文獻,2(1/2),19-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中村孝志、許賢瑤(19960300)。從村落戶口調查看荷蘭的臺灣原住民統治。臺灣文獻,47(1),146-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陳仲玉(19840600)。曲冰遺址第一次發掘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2),261-3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陳惠芬(1984)。從三角點檢測成果見到的臺灣的地盤升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3,127-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黃士強(19870100)。南投縣內轆遺址。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5),3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臧振華(19781200)。南投縣集集鎮田寮園史前遺址試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4),515-5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臧振華(19840900)。頂崁子遺址試掘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567-6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臧振華(19870900)。從考古證據看漢人的拓殖澎湖:兼評澎湖為宋元貿易轉運站說。臺灣風物,37(3),77-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劉克竑(19860600)。從考古遺物看蔦松文化的信仰。人類與文化,22,20-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劉克竑(19931200)。小琉球嶼史前遺址調查報告。田野考古,4(2),59-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劉枝萬(19601200)。臺中縣谷關史前遺址。臺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3,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劉益昌(19850600)。高雄市史前文化概述。高雄文獻,22/23,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劉益昌(19860600)。苗栗縣三櫃坑遺址試掘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2),351-4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劉益昌(19890900)。高雄地區史前時代的居民。高市文獻,2(1),1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劉益昌(19900300)。屏東縣瑪家鄉北葉遺址試掘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1),193-2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劉斌雄(19551200)。臺中清水鎮牛罵頭遺址之調查。臺灣文獻,6(4),69-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簡炯仁(20010600)。由「熱蘭遮城日誌」有關「搭加里揚」的記載試論高高屏地區的平埔族。臺灣文獻,52(2),293-3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Borao, J. E.(1993)。The Aborigines of Northern Taiwan According to 17th-Century Spanish Sources。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98-120。  new window
70.費羅禮(19710900)。Aboriginal Peoples of the Southwestern Taiwan Plain。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2,217-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中村孝志(1936)。蘭人時代の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4(1),4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土田滋、黃秀敏(19920300)。平埔族各語言研究瑣記。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2,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李壬癸、許木柱(19920300)。臺灣南島民族的遷移歷史--從語言資料及現象所作的探討。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2,2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翁佳音(19910600)。舊地名考證與歷史研究--兼論臺北舊興直、海山堡的地名起源。臺北文獻(直字),96,99-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凌純聲(1952)。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族。學術季刊,1(2),3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張光直(1987)。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南方民族考古,1987(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林朝棨(1963)。臺灣之第四紀。臺灣文獻,14(1/2),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宋文薰、張光直(19540500)。臺中縣水尾溪畔史前遺址試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26-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張耀錡(1984)。平埔族社名對照表。臺灣文獻,2(1/2),3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中村孝志、許賢謠(19920900)。荷蘭人的臺灣探金事業再論。臺灣風物,42(3),85-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中村孝志、許賢瑤(19921200)。荷蘭時代的探金事業補論--特別關於哆囉滿。臺灣風物,42(4),17-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宋文薰、連照美(19841000)。臺灣史前時代人獸形玉玦耳飾。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4,148-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宋文薰(19690100)。長濱文化--臺灣首次發現的先陶文化(簡報)。中國民族學通訊,9,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李光周(19841000)。墾丁國家公園所見的先陶文化及其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4,79-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吳東南(19910600)。記臺北縣金山鄉海濱沙丘上之一處貝塚遺址。田野考古,2(1),67-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中村孝志(1937)。蘭人時代の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4(3),182-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林朝棨(19661100)。概說臺灣第四紀的地史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8,7-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李亦園(19550515)。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9),19-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翁佳音(19921200)。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4),188-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劉益昌、高淑媛(19950900)。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步探討。臺灣風物,45(3),7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中村孝志、曹永和、高玉似、陳怡君(19910900)。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臺灣風物,41(3),118-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李壬癸(19911200)。臺灣北部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根據。臺灣風物,41(4),214-1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李坤修(20020700)。卑南遺址的新發現及新問題。臺東文獻,7(復刊),4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葉美珍(19971100)。臺東的史前文化。臺東文獻,2(復刊),1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連照美(19980900)。七世紀到十二世紀的臺灣--臺灣鐵器時代文化及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3,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林朝棨(19601100)。臺灣西南部之貝塚與其地史學意義。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5/16,49-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李國銘(19941200)。十七世紀中葉屏東平原的村落與記事。臺灣史研究,1(2),109-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宋文薰(1965)。臺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臺灣文獻,16(4),144-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柯思莊(19641100)。記營埔最近發現的幾件巴圖石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3/24,106-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臧振華(19830400)。臺灣北部史前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大陸雜誌,66(4),1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臧振華(19891100)。試論臺灣史前史上的三個重要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85-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宋文薰(19621100)。臺中縣番仔園貝塚之墓葬。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9/20,83-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楊君實(19611100)。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及大坌坑兩史前遺址調查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7/18,45-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宋文薰、連照美(19750600)。臺灣西海岸中部地區的文化層序。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7/38,85-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李壬癸、高淑媛(19920300)。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臺灣風物,42(1),211-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國分直一(1941)。台灣南部に於ける先史遺跡とその遺物。南方民族,6(3),4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國分直一(1962)。台灣先史時代の貝塚。農林省水產講習所研究報告.人文科學篇,7,5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國分直一(1964)。高雄市壽山山緣の先史遺跡。農林省水產大學研究報告・人文科學篇,8,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壬癸(1995)。宜蘭縣境內的各種族群及其遷移歴史。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7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益昌(1995)。宜蘭史前文化的類型。「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3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益昌(2001)。雲林史前文化初探。第一屆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協進會、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主辦 。斗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益昌(1995)。核四及鄰近地區史前遺址與文化。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產保存--搶救核四廠遺址與番仔山古蹟研討會。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7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屈慧麗(1996)。臺中南屯山仔腳遺址發掘報告。臺灣考古百年紀念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 78-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傳坤(2001)。台灣陸橋史前動物及人類化石的新發現。珠江三角洲與台灣地區考古--近年來的新發現和新評估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東南亞考古研究室主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協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文薰(1981)。台灣更新世的人類與文化。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4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壬癸(1994)。台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主辦〕,平埔研究工作會〔協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屈慧麗(2000)。彰化縣彰化市福田里遺址調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0/09/14-2000/09/15)。台中:台中市文化局。4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詹素娟(1996)。族群、土地與國家認同--一個歷史族群的再出發。史學與國民意識研討會,台灣歷史學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益昌(1996)。台灣地區史前文化層序研究的省思。台灣考古百年紀念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 8-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益昌(1998)。臺灣西南平原地區史前時代晩期的文化。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益昌(2000)。台灣中部地區史前晩期文化的檢討。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承辦、台中市鄉土文物學會協辦 。台中。1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益昌(2000)。圓山文化年代檢討--兼論台北盆地史前文化的變遷。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承辦 。台北。7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鄧憲卿(1998)。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鍾幼蘭(1997)。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類」問題--以Hoanya〈洪雅族)為中心之研究。台灣史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光直(1977)。濁水溪大肚溪流域考古--「濁大計劃」第一期考古工作總結。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益昌(1995)。鯉魚潭水庫計畫地區第二期史蹟調查暨伯公瓏遺址發掘計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益昌、郭素秋、戴瑞春、簡史朗、邱水金(1999)。水蛙窟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益昌、陳仲玉、林美智(2000)。集集共同引水計畫工區內共和遺址搶救發掘及鄰近地區施工監測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1993)。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期研究報告。台北:中國民族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斌雄、劉枝萬(1957)。日月潭考古報告。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益昌、吳佰祿(1994)。雪霸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研究(一):大安溪上游部分。東勢: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文薰、尹建中、黃士強、連照美、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1992)。台灣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初歩評估第一階段評估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光周(1985)。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臧振華、李匡悌、陳維鈞(1993)。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規劃路線沿線文化遺址調査評估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傳坤、屈慧麗(2001)。台中縣新社鄉福民國小遺址考古發掘暨監測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傳坤、陳浩維(1995)。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西湖大甲段沿線文化遺址調査評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傳坤、陳浩維(1996)。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大甲彰濱段工程設計暨配合工作文化遺址試掘補充調查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匡悌(1994)。探討台灣南端史前聚落的海洋適應:以龜山史前遺址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明立國、劉益昌、馬彼得、史添丁(1998)。南投縣信義鄉久美社區總體營造第二階段規劃案期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仲玉、曾振名(1982)。玉山國家公園預定地區人文史蹟調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仲玉、楊淑玲、高韻華(1989)。蘭嶼考古學初步調查。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仲玉、陳炳輝、張邑如(1998)。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區遺址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義一、李坤修、趙金勇(1994)。臺東縣台11縣省道拓寬工程沿線考古遺址調査評估報告。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士強、鍾亦興、鄭建文(1997)。雲林縣麥寮鄉施曆寮遺址搶救發掘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臧振華、高有德、劉益昌(1988)。台灣早期漢人及平埔族聚落的考古學研究計劃‧第一年度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199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第二年年度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1995)。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報告(第三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臧振華、蔡世中(1996)。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開發基地文化遺址調査評估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臧振華、劉克竑、劉妙芳、張菁芳(1995)。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規劃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臧振華、劉益昌、郭素秋、楊鳳屏、涂勤慧、陳思嘉(2000)。第三級古蹟十三行遺址調査研究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益昌(1984)。鯉魚潭水庫計劃地區史蹟調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益昌(1985)。苗栗縣三義鄉三櫃地區考古遺址調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益昌(1989)。美濃水庫計劃地區考古調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益昌(1993)。東西向快速道路高雄潮洲線史蹟調査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益昌(1995)。北宜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匝道與宜蘭縣大竹圍文化遺址重叠部分之發掘調查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益昌(1997)。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益昌(1999)。七家灣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益昌、吳佰祿、楊鳳屏(1997)。大甲溪上游史前遺址及早期原住民活動調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益昌、吳佰祿、楊鳳屏(1998)。大甲溪上游史前遺址及早期原住民活動調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益昌、李德仁(1995)。雪霸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研究〈二〉:大安溪、後龍溪上游部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益昌、李德仁(1998)。台中縣史前遺址現況調査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劉益昌、李德仁(1998)。集集共同引水工程計畫地區遺址實地調査評估計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劉益昌、李德仁、許蓓青(1997)。東西向快速公路漢寶草屯線「林厝遺址」調査搶救計畫史蹟調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益昌、曾振名、高業榮、戴瑞春、吳佰祿、方建明(1994)。國道南橫公路路線研選文化遺址調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劉益昌、顏廷伃(2000)。台東縣史前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海岸山脈東側與綠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劉益昌、陳俊男、顏廷伃(2002)。台東縣史前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台東平原以南及蘭嶼地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劉益昌、邱敏勇(1995)。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綠島史前文化調查研究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黃士強、陳有貝(1990)。東河地區遺址試掘及史前文化重建。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陳正祥(1960)。台灣地誌。台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黃士強、劉益昌(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份。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劉益昌、朱正宜、林淑芬、周淑文(1995)。高雄市龍泉寺遺址範圍及內涵調查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素秋(1995)。台東縣馬武窟溪流域史前文化遺址調査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ewar, Robert Eral Jr.(1977)。Archaeology as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in Central Taiwan(博士論文)。Yale University,New Haven。  new window
3.宋文薰(1950)。臺灣先史時代陶器之形制(178)。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坤修(1987)。卑南文化實用陶容器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玉美(1980)。高雄縣大湖史前遺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台香(1982)。臺南縣永康鄉蔦松遺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鳳屏(1997)。鳳鼻頭遺址早晚期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陶容器研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益昌(1982)。台北縣樹林鎮狗蹄山遺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建文(1998)。水蛙堀遺址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文山(1988)。台灣海岸山脈沈積盆地之演化及其在地體構造上之意義(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于高(1993)。晚更新世以來南臺灣地區海水面變化與新構造運動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伊能嘉矩、楊南郡(1996)。平埔族調査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hang, Kwang-chih(1977)。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Chang, Kwang-chih(1986)。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New Haven。  new window
4.劉益昌(1994)。高雄縣史前歷史與遺址。鳳山:高雄縣政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坤修、葉美珍(2001)。臺東縣史.史前篇。臺東:臺東縣政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汪大淵(1980)。島夷志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盧嘉興(1981)。二層行溪與蟯港。新營:台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關丈夫、國分直一(1979)。台灣考古誌。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枝萬(1960)。南投縣軍功寮遺址調査報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鑫(1983)。台灣的地形景觀。台北:度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益昌、邱水金、戴瑞春、李貞瑩(2000)。宜蘭縣九山遺址搶救發掘資料整理計畫第一階段報告。宜蘭:宜蘭縣政府民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分直一(1981)。台灣考古民族志。東京:慶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婉窈(1997)。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益昌(1999)。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士強(1984)。台北芝山岩遺址發掘報告。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潘英(1998)。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曹永和(1979)。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關丈夫(1979)。形質人類志。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高有德、邸敏勇(1988)。東浦第一鄰遺址玉山國家公園早期人類聚落史的考古學研究。水里: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內政部地政司、聯勤總部測量署(1981)。中華民國臺灣區地圖集。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石璋如、劉益昌(1980)。大馬璘。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宋文薰、連照美(1986)。遺址堆積層次及文化層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卑南遺址發掘資料整理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宋文薰、鹿野忠雄(1955)。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河野嘉六(1915)。番族慣習調査報告書。台北:臨時臺灣慣習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朝棨(1957)。土地志‧地理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洪敏麟(1972)。台灣省通誌‧卷八‧同胄志‧族群分類分佈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馬淵東一(1972)。馬淵東一著作集。東京:社會思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高有德、邱敏勇(1989)。荖濃溪流域:玉山國家公園早期人類聚落史的考古學研究。水里: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考古小組(2001)。花蓮港口遺址考古試掘暨口述歷史調査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光直(1977)。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査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仲玉(1994)。曲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義一、李坤修、趙金勇、吳玉玲(1996)。花蓮縣台11線公路拓寬工程史前遺址影響調査評估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鳥居龍藏寫真資料研究會(1990)。東京大學總合研究資料館所蔵鳥居龍藏博士攝影寫真資料力タログ。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黃士強(1986)。台灣史前文化簡介。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士強、顏學誠、陳有貝(1987)。墾丁國家公園考古民族調査報告。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詹素娟、劉益昌(1999)。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廖風德(1982)。清代之噶瑪蘭。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臧振華(1999)。台灣考古。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臧振華、葉美珍、林嘉偉、程鳳娟、吳玉玲(2000)。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四期)。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益昌(1989)。土地志。豐原:台中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劉益昌(1993)。宜蘭縣大竹圍遺址初歩調査報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劉益昌(2000)。又見大馬璘--1996年大馬璘遺址出土資料整理報告。埔里:展顏文化事業工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臺灣大學人類學系(1995)。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臺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物質文化展簡介。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蘇仲卿、洪楚璋、黃增泉、林曜松、謝繼昌(1982)。第四核能發電廠附近陸上之生態調査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Shirakihara, Kazumi(1983)。Batan Island and Northern Luzon。University of Kumamoto。  new window
46.連照美、宋文薰(1992)。臺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市: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鹿野忠雄(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東京:矢島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何春蓀(1994)。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査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劉益昌(1996)。臺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劉益昌、潘英海(1998)。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陳奇祿(1968)。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Taipei:Taiwan Museum。  new window
53.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翁佳音(19980000)。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張光直(1988)。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劉益昌(1992)。臺灣的考古遺址。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東京:矢島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李壬癸(19960000)。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宜蘭縣政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張光直(1995)。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劉益昌、劉得京、林俊全(1993)。史前文化。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Ferrell, Raleigh(1969)。Taiwan Aboriginal Groups: Problems in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lassification。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new window
62.陳正祥(1993)。台灣地誌。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劉益昌、陳玉美(19970000)。高雄縣史前歷史與遺址。高雄縣鳳山市: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Chang, Kwang-chih、Lin, Chao-chi、Stuiver, Minze、Tu, Hsin-yuan、Tsukada, Matsuo、Pearson, Richard、Hsu, Tse-min(1969)。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李國銘。文獻上平埔空白的高雄平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益昌(1996)。田野調查暨田野發掘實施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文薰,連照美(1979)。台灣史前文化層序(圖表及説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何傳坤(1998)。《臺中縣清水鎭清水遺址調查暨考古發掘報告》認識台灣考古文化資産種子教師培訓營田野實習課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1997)。《水蛙窟遺址調查暨考古發掘報告》台閩地區地方考古人才培訓班(第四期)第二階段田野實習課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承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毓中(1994)。十七世紀的台灣‧基隆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家驥(1950)。大甲史前遺蹟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家驥(1950)。大甲史前遺蹟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家驥(1950)。大甲史前遺蹟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家驥(1950)。大甲史前遺蹟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國分直一,劉茂源(1950)。水底寮、公荖坪先史遺蹟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國分直一,劉茂源(1950)。水底寮、公荖坪先史遺蹟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分直一,劉茂源(1950)。水底寮、公荖坪先史遺蹟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國分直一,劉茂源(1950)。水底寮、公荖坪先史遺蹟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士強,林朶兒(19790515)。從蔦松遺址看台灣史前最後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詹素娟(19960127)。從文獻資料談十七世紀北部住民之分群與地域關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溫振華(1995)。清代台北的秀朗社概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益昌(1991)。台灣東部地區史前文化的新資料及其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益昌(1992)。台灣北部地區史前文化的新資料及其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益昌(1997)。〈中部地區史前文化〉台閩地區地方考古人才第四期培訓班課程參考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國分直一,劉茂源(1950)。水底寮、公荖坪先史遺蹟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小川尙義(1944)。インドネシア語に於ける台灣高砂語の位置。太平洋圈。東京:河出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壬癸(1992)。臺灣南島民族的遷移與歷史--從語言資料及現象所作的探討。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益昌(1991)。試論鳳鼻頭文化的性質與卑南文化的年代。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枝萬(1956)。南投縣考古誌要。南投縣文獻叢輯。南役: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濟(1972)。史前文化的鳥瞰。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一本‧史前部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國銘(1995)。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再議。平埔研究論文集。Nangang: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Preparatory Office。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敏勇(1991)。試論大邱園文化。考古與歷史文化。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光直(1977)。「濁大計劃」與民國六一~六三濁大流域考古調查。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傳坤(1977)。台中縣大肚山台地及彰化、南投縣境八卦山台地史前文化調査報告。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査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文薰(1980)。從考古學看台灣。中國的台灣。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宋文薰(1991)。圓山文化的多口陶罐。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壬癸(1996)。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宜蘭縣政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壬癸(1992)。台灣南島語言的舟船同源詞。平埔研究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淑芬(1993)。陶片偏光顯微鏡觀察、X繞分析及重燒實験。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規劃路線沿線文化遺址調査評估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邱敏勇(1996)。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與遺址。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尾賸錄‧史前遺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翁佳音(1995)。西班牙、荷蘭文獻選錄。凱達格蘭族書目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曹永和、包樂史(1995)。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重拾失落台灣歷史之一頁。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士強(1989)。人文史跡資源調査分析--第四章史前文化。東部海岸陸域資源調査及分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溫振華(1995)。三貂社的歷史與社會。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産保存--搶救核四廠遺址與番仔山古蹟研討會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枝萬(1956)。南投縣濁水溪南岸社寮台地史前遺址。南投文獻叢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益昌(1994)。綠島史前文化概說。宋文薰與台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益昌(1995)。台灣北部沿海地區史前時代晩期文化之探討。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益昌(1998)。再談台灣北東部地區的族群分佈。平埔族群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Lien, Chao-mei(1989)。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aiwan’s Prehistory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Taipei: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NTU。  new window
25.Richard, B. Stamps(1977)。An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the Pu-li Basin, West Central Taiwan。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Dewar, Robert E. Jr.(1977)。牛罵頭 、頂街與舊社三個遺址考古報告。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許賢瑤、中村孝志(1957)。十七世紀荷蘭人在台灣的探金事業。臺灣經濟史五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壬癸(1995)。臺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關係。平埔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詹素娟(1998)。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益昌(1998)。史前時代臺灣與華南關係初探。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詹素娟(1995)。宜蘭平原噶瑪蘭族之來源、分佈與遷徙--以哆囉美遠社、猴猴社為中心之研究。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