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自由中國》知識份子的政治與文學--關於他們的批判性文學精神
書刊名: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作者:小山三郎許菁娟
作者(外文):Koyama, Saburo
出版日期:2003
卷期:31
頁次:頁171-194
主題關鍵詞:自由中國魯迅梁實秋批判性文學精神國民黨政府極權政治文藝政策反共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4
  • 點閱點閱:49
本文的目的在於考察《自由中國》知識份子的批判性文學精神。 作家的批判性文學精神,一貫以與「極權政治」相對峙的樣貌出現於中國近現代文學的潮流中。也正因為這種與「極權政治」的對峙,作家不斷地受到政權的批判和肅清。在中國,從毛澤東時代至於今日,一直可以看到這種現象。 在本文中,筆者指出這種現象在魯迅晚年即已發生,而繼承魯迅之文學精神的左翼作家,則不斷地受到來自中共政權的批判。而這種批判性文學精神亦可見於1950年代臺灣的《自由中國》知識份子身上。 《自由中國》知識份子的批判性文學精神,其特徵在於一面洞察同時期大陸作家的行動本質,一面逐漸呈現與國民黨政府的「極權政治」對決的姿態。最後,他們與大陸作家一樣,反思了造成「極權政治」的中國民族的民族性。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臺灣的文學潮流中的特質。
期刊論文
1.殷海光(19580501)。跟著五四的腳步前進。自由中國,18(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應鳳凰(19980400)。「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臺灣文學史。文學臺灣,26,105-138+236-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55)。自清運動要不得。自由中國,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54)。社論:對文化界清潔運動的兩項意見。自由中國,11(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成舍我(1955)。〝人權保障〞與〝言論自由〞。自由中國,12(6),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殷海光(1960)。五四是我們的燈塔。自由中國,22(9),271-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紀瀅(1951)。蕭軍之死。自由中國,5(8),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秉文(1955)。胡風事件的總透視。自由中國,13(4),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經(1953)。文學批評中的「美」。自由中國,8(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方思(1954)。談文藝批評。自由中國,10(9),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僉(19541016)。我們需要一個文藝政策嗎?。自由中國,11(8),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葛泰山(1954)。從內幕雜誌停刊說起。自由中國,11(6),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自由中國社(1955)。我們要貫徹「五四」精神。自由中國,1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經(1956)。載五星帽的文學批評─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初步分析。自由中國,14(4),2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復之(1956)。藝術創造與自由。自由中國,14(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蔣勻田(1957)。意在對外的毛澤東「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自由中國,17(2),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嚴明(1957)。「百家爭鳴」與「思想擂臺」。自由中國,17(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鍾正梅(1957)。對大陸知識份子「大鳴大放」的分析。自由中國,17(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嚴明(1957)。從「鳴、放」到「反右派鬥爭」。自由中國,17(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殷海光(1958)。請勿濫用「學術研究」之名。自由中國,18(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59)。取消一黨專政!─從黨有、黨治、黨享走向民有、民治、民享的大道。自由中國,20(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葉時修(1958)。論民主文化的培養。自由中國,19(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殷海光(19590716)。中國文化發展的新取向。自由中國,21(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謝文孫(1960)。斲害「五四精神」的幽靈─現代中國社會心理的分析。自由中國,22(9),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厚生(1959)。論民主自由運動與反對黨。自由中國,20(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經(1958)。感性的自覺。自由中國,18(12),2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經(1959)。文藝政策的兩重涵義。自由中國,20(10),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東方既白(1959)。在陰黯矛盾中演變的大陸文藝(上)。自由中國,20(7),9-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東方既白(1959)。在陰黯矛盾中演變的大陸文藝(中)。自由中國,20(8),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東方既白(1959)。在陰黯矛盾中演變的大陸文藝(下)。自由中國,20(9),1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東方既白(1960)。曹操的改造。自由中國,22(1),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1998)。中國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臺灣史。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