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疾病經驗」到「倫理主體」:倫理化的可能探問(導言)
書刊名:本土心理學研究
作者:余安邦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8
頁次:頁3-18
主題關鍵詞:疾病經驗病痛經驗倫理主體臨床心理學諮商心理學心理治療心理學本土化倫理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38
  • 點閱點閱:66
期刊論文
1.Kleirtman, A.、Eisenberg, L.、Good, B.(1978)。Culture, illness, and care: Clinical lessons from anthropological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Annals of International Medicine,88,251。  new window
2.李維倫、林耀盛、余德慧(20070600)。文化的生成性與個人的生成性:一個非實體化的文化心理學論述。應用心理研究,34,145-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維倫(19950800)。本土心理學必須超越「心理實體論」。本土心理學研究,4,367-3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建民(19940600)。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12(1)=23,101-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德慧(19961200)。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6,146-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國樞(19971200)。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關問題。本土心理學研究,8,75-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德慧(20051200)。倫理主體作為生活世界的療癒向度:華人臨床心理學本土化的一個可能途徑。本土心理學研究,24,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國樞(19930600)。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晚期傅柯與傅柯之後:跨文化視野下的主體問題與主體技術」學術研討會。「晚期傅柯與傅柯之後:跨文化視野下的主體問題與主體技術」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越界與界限經驗:傅柯美學工作坊。越界與界限經驗:傅柯美學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4)。「真理與工夫:傅柯研究與當代儒學之碰撞」學術研討會。「真理與工夫:傅柯研究與當代儒學之碰撞」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吳英璋、許文耀、翁嘉英(2000)。臨床心理師現況分析與未來需求研究 (計畫編號:DOH89-TD-1185)。台北: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欣倫(2003)。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leinman, Arthur(1988)。The Illness Narrative: Suffering, Healing, and the Human Condition。Basic Books。  new window
2.Foucault, M.、佘碧平(2005)。主後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珣(1989)。文化與疾病。台北:稻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德慧(1997)。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會形文化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Zaner, Richard M.、蔡錚雲、龔卓軍(2004)。醫院裡的危機時刻:醫療與倫理的對話。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Kleinman, Arthur(1980)。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 Explor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Medicine, and Psychi­at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7.Sontag, Susan、刁曉華(2000)。疾病的隱喻。臺北:大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吳英瑋(2000)。臨床心理人力政策建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Obeyesekere, Gananath(1985)。Depression, Buddhism and the work of culture in Sri Lanka。Culture and depression: Studies in the anthropology and cross-cultural psychiatry of affect and disorder。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Held, Klaus、倪梁康(2005)。對倫理的現象學復原。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現象學與倫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紫君、余安邦(19990000)。臺灣女性的病痛經驗及其詮釋:身體、社會與成就。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 : 經驗研究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德慧(2004)。倫理的開顯/生命的療癒。醫院裡的危機時刻--醫療與倫理的對話。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國樞(2005)。本土化心理學的意義與發展。華人本土心理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Zaner, R. M.、龔卓軍、許敏桃(2004)。無盡的倫理•難眠的理由。醫院裡的危機時刻--醫療與倫理的對話。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leinman, Arthur、Kleinman, Joan(1997)。The Appeal of Experience: The Dismay of Images: Cultural Appropriations of Suffering in Our Times。Social Suffering。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