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走進荒野,詩的繁花勝景--當代臺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和語言實踐
書刊名: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陳靜宜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5
頁次:頁81-108
主題關鍵詞:臺灣女詩人荒野地帶身體經驗情慾書寫角色詮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0
  • 點閱點閱:71
向來女詩人及其作品總是被評論或歸類為婉約、溫柔、含蓄,這些批評術語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女性語言」及「女性文本」,女作家缺乏自己的語言系統,除了模仿男性語言之外,實踐男性所賦予的「女性語言」成了大多女作家的選擇。1其實,不管女詩人使用的是被定位的「婉約」語言,還是模仿男性口吻的「陽剛」風格,都沒有建立女性自己的文體,基本上只是沿襲男性社會的文體觀念。以現代詩而言,女詩人承襲陰柔婉約的書寫風格直到八十年代才有所突破,這自然與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文學潮流有關。詩是一種私密的語言,透過詩的書寫,女詩人讓潛意識的自我發聲,將隱匿的情思藉文字重現。本篇論文從女性的身體經驗、情慾書寫及角色詮釋三方面切入,引五○年代至九○年代的詩作,探索當代台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和語言實踐,呈現她們筆下的荒野地帶。
期刊論文
1.劉毓秀(19960400)。走出「唯一」,流向「非一」:從佛洛伊德到依蕊格萊。中外文學,24(11)=287,8-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幸謙(19951000)。張愛玲的臨界點 : 閨閣話語與女性主體的邊緣化。中外文學,24(5)=281,93-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howalter, Elaine、張小虹(19860300)。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14(10)=166,77-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玲(19940800)。詩的荒野地帶。中外文學,23(3)=267,46-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江文瑜(1998)。詩在女鯨躍身擊浪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元貞(2000)。紅得發紫--台灣現代女性詩選。臺北:女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西蒙.波娃、楊美惠(1992)。第二性。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政乃(1984)。千羽是詩。新竹:竹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白宇(1983)。待宵草。蘇白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利玉芳(1989)。活的滋味。臺北:笠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勉(199601)。史記七十篇列傳評注。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宇(1986)。備忘錄。夏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鍾玲(199410)。現代中國謬思。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龍應台(1991)。孩子,你慢慢來。台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瑞騰(1994)。台灣詩學季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夏宇(2001)。夏宇詩集/腹語術。台北:現代詩季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芳慈(1999)。紅色漩渦。女性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洪淑苓(1994)。合婚。臺北:洪淑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涂靜怡(1986)。飲水思源。台北:采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秀菊(1997)。蛹變。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昌雄(2002)。榮格。台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鍾玲(1988)。芬芳的海。臺北:大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秀喜、李魁賢(1997)。陳秀喜全集。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馮青(1989)。雪原奔火。台北:漢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泠(1982)。林泠詩集。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愛玲(1991)。流言。臺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朵思(1990)。窗的感覺。朵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元貞(1995)。女人詩眼。臺北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喻麗清(1976)。短歌。臺北:光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顏艾琳(1997)。骨皮肉。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義芝(19990000)。從半裸到全開:臺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夐虹(1983)。紅珊瑚。臺北:大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江文瑜(1998)。男人的乳頭。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洛夫、杜十三(1995)。八十三年詩選。現代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Bakhtin, Mikhail M.、Iswolsky, Hélène(1984)。Rabelais and His World。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邱貴芬(20030327)。時時刻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朵思(198105)。我只是微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焦桐(1998)。情色詩。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1977-世紀末)。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玲(1996)。追隨太陽的步伐--六十年代臺灣女詩人作品風貌。臺灣現代詩史。臺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元貞(20001130)。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觀。女性詩學--臺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臺北市:女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元貞(2000)。為誰寫詩?--論臺灣現代女詩人詩中的女性身份。女性詩學:臺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臺北:女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譚國根(2000)。西方對「女性意識」的兩個論述模式與中國女性。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席幕蓉(1999)。留言。邊緣光影。台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玲(199410)。七十、八十年代女詩人的感性世界。現代中國謬思。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癸雲(200205)。女詩人的語言實踐。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美嬅(1993)。經驗論與理念論--女性主義批評之修辭兩極。當代文學評論大系(1)文學理論卷。台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鍾玲(199410)。五十年代清越的女清音。現代中國謬思。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余光中(1988)。從冰湖到暖海:讀鍾玲的新詩集。鍾玲《芬芳的海。台北:大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元貞(20001130)。論台灣現代女詩人作品中的「身體」與「情慾」的想像。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台北:女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義芝(199909)。永恆的男人。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杜維明(1991)。妻者齊也。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杜維明(1991)。儒家的女性主義。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癸雲(200205)。女詩人作品中的性別認同。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譚國根(2000)。「心理換置」與「文化成規」。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埃萊娜‧西蘇、黃曉紅(1995)。美杜莎的笑聲。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顧燕翎(1989)。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女性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奚密(1998)。從邊緣出發。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譚國根(2000)。中國文化裡的「自我」與現代「主體意識」。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