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芥川龍之介文學中的中國城市書寫
作者:管美燕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uan Mei-Ye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水福 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芥川龍之介第三空間帝國主義中國旅行中國城市身體論述戰爭AKUTAGAWA RYUNOSUKEthird spaceimperialismbody discoursesChinese citiesChinese travelwa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40
芥川曾不只一次地提到,在其創作的過程中經常取材自古今中外的文學典籍,或取其歷史背景、或取其異常事件、或取其異國空間等,經由接受、轉化之後,重新創作成芥川風格的小說文本。正因為芥川的文本中滋養其文學風土的東西洋文學養分隨處可汲,長久以來,芥川文學的比較研究一直相當興盛。然而,根據筆者的整理,在芥川文學的比較研究蓬勃發展的今日,專文探討芥川文學與城市空間的研究論著卻依然稀少,因此,筆者撰述本博士論文,期能彌補芥川文學的比較研究中有關城市空間書寫的缺角。
筆者撰寫七章來進行本博士論文的論述分析。
緒章中,筆者說明了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特色、獨創性、以及研究主題與範圍。第一章中,筆者詳細解說本博士論文所進行的研究方法,筆者首先介紹東、西方之都市理論與空間理論,以及從空間理論延伸而來的女性主義的空間批判,包括身體理論、邊緣論述等,接著再說明筆者參酌之研究理論與方法。第二章中,筆者梳理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脈絡與芥川龍之介成長的時代背景,嘗試評析芥川文學與戰爭的關聯性。
接下來從第三章到第六章進行了芥川文學的文本分析,挑選芥川文本中以近代中國城市為文本空間所創作的一系列作品,以其旅行中國的時間為區分,並依敘述視角、故事背景與創作主題分為兩大主軸,再依寫作時間先後分四章來詳加論述,連同終章共計七章。
有關語彙的定義,本論文中所述及之「中國」,乃意指1920年代以前的中國。另以「中國大陸」來指稱現代中國。本論文中使用的「城市」一詞,乃根據田口律男在《都市文本論序說》中對「都市/城市」所下的定義:都市是「與我們的身體所有領域──包括經濟活動、政治、文化、法律、資訊及其他所有人類的活動產生連結的空間」,「我們的身體與世界諸物相會之所即是『都市』」。
在文化理論研究領域中,「空間(space)」、「地方(place)」與「地景(landscape)」的定義不同,根據彼得・布魯克 (Peter Brooker)、克瑞斯威爾(Tim Cresswel)等學者的觀點,「空間」與「地方」的定義交織重疊,錯綜複雜,筆者認為,就地理學家而言,細分其異同之處加以探索應屬必要,然而對其他人文學科研究者而言,著重的是文本中所指涉的某個真實地名其地理環境所蘊含的歷史意義與空間意象、人類身處其中的意義、經驗與生活態度、存在方式,亦即當代歷史、文化與社會所創造的「空間性」,包括空間中的一切知識、權力及事物等。因此,人文學科研究者所使用之「空間」一詞之涵義,應為上述「空間」與「地方」意義之總和。
筆者同意列斐伏爾之主張「空間」與「地方」沒有區隔的必要,因此,在本論文中,筆者統一使用「空間」一詞來總括地方與空間,另使用「地景」一詞來指涉現實存在的城市。亦即,在進行分析芥川文本的歷史性-社會性-空間性時,原則上在提到現實存在的城市時使用「地景」一詞,在提到文本內的城市舞台時,則使用「空間」一詞來加以區分。
有關芥川文學的「空間」議題,1983-1984年時海老井英次曾發表相關論文,論述芥川文學文本中的「空間要素」。不過,海老井當時所探討的「空間」,只侷限於芥川文本中所描繪的「書齋」與「起居室」、「地獄」與「極樂世界」在芥川文本中的特殊意涵,並未將此議題加以延伸探討。有感於此,筆者擬從不同於海老井的空間觀點出發,嘗試探索芥川文學的文本空間與現實的城市地景之間的關連性,試圖擴大研究芥川文本的空間問題,從該真實地景在歷史上所擔負的意義與重要性著手,推敲芥川擇定其為小說舞台的真正原因。
在本論文中,筆者嘗試探索芥川文學的文本空間與現實的城市地景之間的關連性,試圖擴大研究芥川文本的空間問題,從該真實地景在歷史上所擔負的意義與重要性著手,推敲芥川擇定其為小說舞台的真正原因。此一研究方法乃嘗試將文學研究的範疇擴大,將某一時期在某一空間所發展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等時代氛圍也納入研究視野,企圖將芥川文學視為反映其所觀察到的某個時期的整體社會現象的時代文本,筆者認為,此舉有助於解讀芥川文學的文本主題、寫作思維與創作動機。
一、比較文學與文學批評理論
Benedict Anderson。2007。《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Guyard, Marius-Francois。1953。《比較文學》。福田陸太郎譯。東京:白水社。
Fredric Jameson。1989。《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Post Modernism and Cultural Theory)》。唐小兵譯。台北:合志文化。
──。1999。《政治無意識(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a Socially Symbolic Act)》。王逢振,陳永國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Matei Calinescu。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Five Faces of Modernism)》。頤愛彬、李瑞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Perry Anderson。1999。《後現代性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王晶譯。
台北:聯經。
Raman Selden。1992。《ガイドブック 現代文学理論(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栗原裕訳。東京:大修館。
Remark, Henry H. H.。1979。《比較文學理論集》。王潤華譯。台北:文成。
Rene,Wellen。1987。《文學理論》。梁伯傑譯。台北:水牛。
Roland Barthes。《明室-攝影札記》(“La chambre Claire”)。許綺玲譯。台北:台灣
攝影工作室,1997。
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1994。《後現代性理論──批判的質疑(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朱元鴻等譯。台北:巨流。
Van Tieghem, Paul.(提格亨。)1995。《比較文學論》。戴望舒譯。台北:台灣商務。(初刊於1931。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Paris: A. Colin)
Weisstein, Ulrich.。1973。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Bloomington,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ellek. R.、Warren. A.。1987。《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王夢鷗等譯。台北:志文。
大塚幸男。1977。《比較文学原論》。東京:白水社。
中西進,松村昌家編。1990。《日本文学と外国文学──入門比較文学》。東京:英宝社。
日本近代文学館編。1969。《日本近代文学と外国文学》。東京:読売新聞社。
木村毅。1975。《比較文学新視界》。東京:八木書店。
王向遠。2003。〈中日文學關係研究〉。《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二十年》。江西:江西教育。38-50。
千葉宣一。1997。《日本現代主義的比較文學研究(A Study Of Modern Jpapnese Literature Eng》。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井上英明。1990。《異文化時代の国語と国文学》。東京:マイマル社。
仁平道明。2000。《和漢比較文学論考》。東京:武藏野書院。
平林雄。1993。《比較文學 / 受容鑑賞硏究著》。東京:和泉出版社。
杜男發。1982。〈葉維廉答客問:關於現代主義〉。《中外文學》10.12。48-57。
江頭彥造。1994。《受容と創造──比較文学の試み》。東京:宝文館。
李達三。1982。《比較文學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聯經。
──,羅鋼編。1997。《中外比較文學的里程碑》,北京:人民文學。
佐佐木英昭。1996。《異文化への視線:新しい比較文学のために》。名古屋:名
古屋大学。
何乃英。2005。《日本當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吳錫德。1993。《跨文化與比較文學》。台北:麥田出版。
吳全成總編輯,黃宗慧執行編輯。1995。《中外文學:後現代主義專輯》。24.2(7月)。
島田謹二。1984。《日本における比較文學》。台北:淡江大學。
黃瑞祺。2001。《現代與後現代第2版》。台北:巨流。new window
富田仁。1978。《日本近代比較文学史》。東京:桜楓社。
渡邊洋。2002。《比較文学研究入門》。京都:世界思想社。
福田陸太郎。1980。《比較文学の諸相》。東京:大修館。
楊乃喬。2002。《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
劉象愚、陳惇。2000。《比較文學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嚴紹璗。2004。。《比較文學視野中的日本文化:嚴紹璗海外講演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二、空間理論
Edward W. Soja。2004。《第三空間(Thirdspace)》。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
台北:桂冠。
──。2006。《後大都市:城市和區域的批判性研究(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包亞明主編。李鈞等譯。上海:上海教育。
Italo Calvino。1993。《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台北:時報文化。
Foucault, Michel。1993。《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
──。1993。《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
──。1980。“Le langage de l’espace ”, Critique 203, avril 1964, pp.378-82. 此處引用自日文譯版:〈空間の言語〉。1998。《フーコー・コレクション2――文学・侵犯(MICHEL FOUCAULT: DITS ET ECRITS, 1994)》。小林康夫・石田英敬・松浦壽輝等譯。東京:ちくま学芸文庫(筑摩學藝文庫)。242-56。
──。2002。〈地理學問題〉。《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Reading in Social Theories and The Cultural Form of Space)》。夏鑄九、王志弘編譯。台北:明文。new window
Mike Crang。2003。《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台北:巨流。
Peter Brooker。2003。《文化理論詞彙(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第二版)》。王志弘、李根芳譯。台北:巨流。
Paul Rabinow。2002。〈空間、知識與權力──與米歇・傅寇對談〉。《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Reading in Social Theories and The Cultural Form of Space)》。夏鑄九、王志弘編譯。台北:明文。411-28。new window
Richard Peet。2005。《現代地理思想(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國立編譯
館主譯、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合譯。台北:群學。
Tim Cresswel。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徐苔玲、王志弘譯。台北:群學。
田口律男。2006。《都市文本論序說》。京都:松籟社。
李紀舍。2001。〈全球化的平庸繪圖學:駱斐博(Henri Lefebvre)的《空間的生產》〉。林瑞堂譯。《中外文學》30-4。26-46。new window
吳寧。2007。《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
前田愛。1992。《都市空間の中の文学》。東京:筑摩書房。(初刊於1982年)
海老井英次。1988。《(芥川龍之介論攷──自己覚醒から解体へ──)》。東京:櫻楓社。
張英進。2007。《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空間、時間與性別構形》。南京:江蘇人民。

三、性別研究與身體論述
Barbara Hooper。2006。〈身體、城市、文本:公民羅德尼・金案例(Bodies, Cities, Texts : The Case of Citizen Rodney King)〉。此處引自索雅於1988年發表的著作:《後大都市:城市和區域的批判性研究(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李鈞等譯。上海:上海教育。
hooks, bell.。2000。 Feminis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 Consortium Book Sales & Dist.
──。this is the oppressors language/yet I need it to talk to you: Language, a place of struggle. Eds. Anuradha Dingwaney and Card Maier. Betwee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ranslation and Cross-Cultural Texts.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 295-301.
──。2001。《女權主義理論──從邊緣到中心(Feminist Theory : From Margin to Center(2e 2000))》。曉征・平林譯。南京:江蘇人民。
Linda McDowell. Gender, Identity & Place: 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 Polity Press. 1999.
Maurice Merleau-Ponty。《知覺現象學》(“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初刊:Édition Gallimard,1945年)
Peter Brooks。2005。《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Body Work : Objects of Desire in Modern Narrative)》。朱生堅譯。北京:新星。
Richard Sennett。2003。《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FLESH and STONE :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黃煜文譯。台北:麥田。
Robert Sokolowski。2004。《現象學十四講》(“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
Showalter, Elaine。〈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張靜二主編,宋美(王華)、王德威特
約顧問。《中外文學:女性主義文學專號》。張小虹譯。14.10(1986)。77-114。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new window
林芳玫等。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黃華。2005。《權力,身體與自我──福柯與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
學。
梁一萍。2003。〈邊界敘事──奇哥娜作家邊界書寫〉。《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new window
與邊界書寫》。簡瑛瑛主編。台北:女書文化。205-32。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
簡瑛瑛主編。1997。《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
──。2003。《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事業。
──。1998。《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
──。1998。〈中西現代文學中的新女性形象〉。《性/別 研究讀本》。張小虹編。台北:麥田。135-63。
──。〈囡仔歌、羅仔胗與織布機:尋找台灣阿媽的故事〉。《中外文學》26.2(1997)。6-22。
──。〈性別、權利、正文:重讀《摩兒・佛蘭德斯》〉。廖朝陽編,簡瑛瑛特約顧問。《中外文學:女性主義/女性意識專號》。17.10(1989)。40-60。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new window

四、後殖民論述
Edward W. Said。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蔡源林譯。台北:立緒。
Frantz Fanon。2005。《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陳瑞樺譯。台北:心靈工坊。
Pratt Mary Louise。1992。《Imperial eyes》。New York:Routledge。201-208。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2005。《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國立編譯館、張君玫譯。台北:群學。
──。〈三位女性主義的文本與帝國主義的批判〉。李翠芬譯。《中外文學》24.5(1995)。7-21。new window
──。〈從屬階級能發言嗎?〉。邱彥彬、李翠芬譯。《中外文學》24.6(1995)。95-123。new window
史書美。2007。《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The Lure
of the Modern: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何恬
譯。南京:江蘇人民。
竹内実。1992。《日本人にとっての中国像》。東京:岩波書店。
林少陽。2004。〈“日本”與“中國”的閱讀〉。《“文”與日本的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309-16。
安田武。1994。《定本-戦争文学論》。東京:朝文社。
寺內威太郎等著。2004。《植民地主義と歷史学 : そのまなざしが残したもの》。
東京:山水書房。
李孝悌。2007。《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李有成主編。1997。《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台北:中研院歐美所。
村松定孝等編。1975。《近代日本文学における中国像》。東京:有斐閣。
柄谷行人。1989。《探究》。東京:講談社。
──。1989。《意味という病》。東京:講談社。
──。1998。《批評空間:伝統・国家・資本主義》。東京:太田。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遠流。new window
橋古弘。2004。《帝囯日本と植民地都市》。東京 : 吉川弘文館。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new window
五、近代歷史與日本文學史相關的研究論著
大槻憲二。1927。〈大正年間の文芸評論〉。關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 第3卷》。東京:日本圖書中心,1993。30-33。(初出:《文章俱樂部》第12卷第3號。)
千葉龜雄。1927。〈大正文壇十五年史概說〉。關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 第3卷》。東京:日本圖書中心,1993。3-23。(初出:《文章俱樂部》第12卷第3號。)
小泉仰監修、西洋思想受容研究會編。2002。《西洋思想の日本的展開──福澤諭吉からジョン・ロールズまで》。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
三好行雄。1972。《日本文学の近代と反近代》。東京:東大出版。
中村武羅夫。1927。〈大正年代に於ける主なる文壇的特徴(大正文壇十五年間の回顧)〉。關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 第3卷》。東京:日本圖書中心,1993。24-29。(初出:《文章俱樂部》第12卷第3號)
中村真一郎。1995。《再読日本近代文学》。東京:集英社。
中村三春。2002。〈混血する表象──小說《南京の基督》と映画《南京的基督》〉。《日本文学 特集:絵画・写真・映像――像と文学の近代》11。13-22。
中島健蔵・太田三郎・福田陸太郎編。1971。《日本近代小説──比較文学的にみた──》。東京:清水弘文堂。
木蘇穀。1927。〈大正文壇十五年史概說〉。關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 第3卷》。東京:日本圖書中心,1993。51-55。(初出:《文章俱樂部》第12卷第4號。昭和2年4月)
平岡敏夫。1992。《日本近代文学の出発》。東京:塙書房。
野村幸一郎。2004。〈国木田独歩《愛弟通信》〉。《明治文芸館Ⅲ――日清戦後の文学 新文芸の胎動》。上田博、瀧本和成編。京都:嵯峨野書院。37-42。
日本近代文學館編。1969。《日本近代文学と外国文学》。東京:読売新聞社。
伊豆利彥。1979。《日本近代文学研究》。東京:新日本。
宇野俊一。2006。《桂太郎》。東京:吉川弘文館。
吉岡吉典。《総点検 日本の戦争はなんだったか》。東京:新日本,2007。
余我。2005。《近代日本名作家評傳》。台北:國家。
近代作家研究事典刊行会編。《近代作家研究事典》。東京:桜楓社。
芦谷信和他編。1985。1992。《作家のアジア体験──近代日本文学の陰画》。東京:世界思想社。
佐々木基一。1991。《同時代作家の風貌》。東京:講談社。
佐藤泰正。2001。《戦争と文学》。東京:笠間書院。
──。2007。《戦後文学を読む》。東京:梅光大学。
河村直編。1895。《日清戦争實記 第17編》。東京:博文館。
林水福。1999。〈中日文學交流〉。《中外文學交流》。台北:臺灣書店印行。1-80。
──。1997。《現代日本文學掃瞄》。台北:鴻儒堂。
柄谷行人。2003‪。《日本現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
保昌正夫。1982。《近代日本文学》。東京:双文社。
秋山公男。2001。《近代文学美の諸相》。東京:翰林書房。
原田敬一。2007。《日清・日露戦争 シリーズ日本近現代史》。東京:岩波書店。
紅野敏郎・三好行雄・竹盛天雄・平岡敏夫編。1985。《大正の文学》。東京:
有斐閣。
──。1990。《昭和の文学》。東京:有斐閣。
秋山駿。1973。《作家論》。東京:第三文明社。
宮島新三郎。1926。《大正文学十四講》。東京:新詩壇社。
郭廷以。1980。《近代中国史綱》。香港:中文大学。
菊池寬。1927。〈《新思潮》時代の思ひ出(大正年間文藝活動の回顧)〉。關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 第3卷》。東京:日本圖書中心,1993。34-37。(初出:《文章俱樂部》第12卷第3號。)
絓秀実。2001。《「帝国」の文学──戦争と「大逆」の間》。東京:以文社。
奧野健男。1970。《日本文学史 近代から現代へ》。東京:中央公論社。
廣津和郎。1992。《同時代の作家たち》。東京:岩波書店。
嚴家炎。1989。〈論新感覺派小說〉。《論中國現代文學及其他》。台北:新學識。189-228。
劉建輝。2000。《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験》。東京:講談社。
鶴田欣也。1999。《越境者が読んだ近代日本文学──境界をつくるもの、こわすもの》。東京:新曜社。
歷史教育者協議會編。2004。《東アジア世界と日本:日本・朝鮮・中国関係史》。東京:青木書店。
劉崇稜。1997。〈戰後文學〉。《日本近代文學概說》。台北:三民。187-217。
──。2003。《日本文學史》。台北:五南。
──。2004。《日本近代文學精讀》。台北:五南。
《中外文學──專輯:日本文學中的愛與死》24.9(1996.2)。
《中外文學──專輯:新視點解讀日本文學》34.5(2005.10)。
《国文学解釈と鑑賞──特集:古典文学と近代の作家》57.5(1992.5)。

六、芥川龍之介相關的研究論著
一柳廣孝。2004。〈幻覚・不安──幻想文学の視点から〉。《国文学解釈と鑑賞別冊 芥川龍之介 その知的空間》。関口安義編。東京:至文堂。241-45。
丸山昇。2004。《上海物語──国際都市上海と日中文人》。東京:講談社。
三好行雄。1993。《作品論の試み 第5卷》。東京:筑摩書房。
──。1999。〈地底に潜むもの――《南京の基督》前後〉。石割透編。《芥川龍之介作品論集成第3巻 西方の人――キリスト教・切支丹物の世界》。東京:翰林 書房。108-22。(初出《芥川龍之介論》,筑摩書房,1976)。
久米正雄。1920。〈続七月の文壇〔二〕芥川君の〈地底に潜むもの――『南京の基督』前後〉。──後戻りをした芥川氏と、熱さましの正宗氏──〉。7月14日《時事新報》。
仁平道明。2008。〈やさしい《偷盜》たち――芥川龍之介における「救済」と「ゆるし」〉。《國文學 平成20年2月臨時增刊號》53-3。牧野十寸穂編。東京:學燈社。45-55。
──。1999。〈《雛》試論――「意地の悪い兄」のためのレクイエム──〉。《芥川龍之介作品論集成 第4巻 舞踏会──開化期・現代物の世界》。清水康次編。東京:翰林書房,1999。159-67。(初刊於《文学・語学》137。1993。)
水洞幸夫。2001。〈芥川龍之介《南京の基督》試論──金花の身体、「旅行家」の身体──〉《金沢学院大学文学部紀要》6。70-81。
中村真一郎。1972。《芥川龍之介の世界》。東京:角川書店。
辻吉祥。2007。〈妖怪・怪異〉。《国文学解釈と鑑賞 特集:芥川龍之介再発見 没後八○年》。東京:至文堂。74-78。
石井和夫。1993。《漱石と次代の青年──芥川龍之介の型の問題》。東京:有朋堂。
石割透。1987。《芥川龍之介・作家とその時代》。東京:有精堂。
──編。1999。《芥川龍之介作品論集成第3巻 西方の人――キリスト教・切支丹物の世界》。東京:翰林書房。
佐藤嗣男。1984。〈芥川文学と「謀反論」〉。《文学と教育》127。
孔月。2004。〈芥川龍之介の《馬の脚》における帝国日本の表象──その寓意・諷刺をめぐって〉。《筑波大學 文學研究論集》22。
──。2006。〈芥川龍之介《奇怪な再会》――隠喩としての狂気――〉。《日本語と日本文学》42。27-40。
田中純。1993。〈所謂新技巧派の人々=芥川・里見・有嶋三氏の作を読む=〉。関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 第1巻》。東京:日本圖書中心。117-22。
田山花袋。1993。〈一月の小説〉。關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第2巻》。東京:日本圖書中心。235。
平岡敏夫。1995。《芥川龍之介と現代》。東京:大修館書店。
──。1982。《芥川龍之介》。東京:大修館書店。
吉田精一。1958。《芥川龍之介研究》。東京:筑摩書房。
──。1970。《芥川龍之介Ⅰ》。東京:有精堂。
──。1977。《芥川龍之介Ⅱ》。東京:有精堂。
──。1979。《芥川龍之介Ⅰ》。東京:桜楓社。
吉岡由紀彦。1992。〈芥川龍之介の眼に映じた中国──『支那游記』・零れ落ちた体験──〉。《作家のアジア体験──近代日本文学の陰画──》。芦谷信和、上田博、木村一信編。京都:世界思想社。88-111。
宇野浩二。1993。〈下賤な譬だが惚れられる才能を〉。關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第2巻》。東京:日本圖書中心。234。
竹内真。1934。《芥川龍之介の研究》。東京: 日本圖書中心,1987。(初出東京:大同館書店)
西山康一。2002。〈「幻想」/「迷信」としての〈中国〉──芥川龍之介《南京の基督》における「科学」と「帝国主義」〉。《文学》第3卷第3號。東京:岩波書店。196-214。
阿部壽行。2001。〈芥川龍之介《馬の脚》ノート──解体される「我」〉。《青山語文》31。28-41。
安藤公美。2006。《芥川龍之介──絵画、開化、都市、映画──》。東京:翰林書房。
安倍能成。1920。〈七月の雑誌を見て(六)芥川君の《南京の基督》〉。7月13日《讀賣新聞》。
林嵐。1998。〈芥川龍之介の《馬の脚》の素材〉。《文学・語学》160。106-13。
佐佐木信綱・大和田建樹。1937。《海軍軍歌》。東京:海軍省教育局。
佐々木雅發。2003。《芥川龍之介文学空間》。東京:翰林書房。
佐古純一郎。1992。《芥川龍之介の文学》。東京:朝文社。
佐藤泰正編。2003。《芥川龍之介を読む》。東京:笠間書院。
邱雅芬。2004。〈中国旅行後の芥川龍之介文学──《馬の脚》の世界──〉。《九州大学 Comparatio》8。
──。2005。〈《上海游記》:一個充滿隱喻的文本〉。《當代外國文學》2。74-82。
──。2006。〈“湖南的扇子”:芥川龍之介文學意識及其中國觀之變遷〉。《外国文学研究》4。135-41。
李雁南。2005。〈大正日本文學中的支那趣味〉。《國外文學》3。105-09。
坂本石創。1993。〈芥川龍之介論(近作を通して)〉。關口安義編。《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第2巻》。東京:日本圖書中心。237-40。
河村直編。1895。《日清戦争實記》第17篇。東京:博文館。
紅野敏郎。1975。〈芥川龍之介『支那游記と湖南の扇』〉。《近代日本文学における中国像》。村松定孝等編。東京:有斐閣。88-97。
──。1981。〈影の薄い本への愛着 芥川龍之介《奇怪な再会》〉。《國文學》26-7。160-61。
施小煒。1995。〈「人血饅頭」と「人血ビスケット」──《湖南之扇》について──〉。早稻田大學《国文学研究》117。
──。1996。〈休言竟是人家国──芥川龍之介 上海に於ける西洋との邂逅――〉。《文藝と批評》8-3。25-36。
南部修太郎。1920。〈最近の創作を読む 六――芥川龍之介氏作《南京の基督》――中央公論〉。7月11日《東京日日新聞》。
――。1921。〈現代作家に対する批判と要求 全人間的な体現を 芥川龍之介氏〉。《新潮》34-6。
神田由美子。2004。《芥川龍之介と江戸・東京》。東京:双文社。
海老井英次。1988。《芥川龍之介論考──自己覚醒から解体へ──》。東京:桜楓社。
真杉秀樹。1994。〈言葉の奇蹟――《南京の基督》論――〉。《解釈》40-5。42-47。
──。1995。〈《南京の基督》論序說――〉。《解釈》41-10。17-22。
高橋博史。1997。《芥川文学の達成と模索》。東京:至文堂。
高橋龍夫。1988。〈《南京の基督》試論〉。《稿本近代文学》11。61-71。
──。1990。〈芥川の中国旅行とその後〉。《稿本近代文学》15。45-57。
──。2000。〈首が落ちた話〉。關口安義・庄司達也編。《芥川龍之介全作品事典》。東京:勉誠。146-47。
宮坂覺。1974。〈《南京の基督》小論〉。笹淵友一編。《「キリスト教と文学」研究会会報》5。6-7。
──。1975。〈芥川龍之介とキリスト教――《南京の基督》を中心として――〉。笹淵友一編。《「キリスト教と文学」研究会会報》6。4-5。
──。1976。〈《南京的基督》論──金花の〈仮構の生〉に潜むもの──〉。福岡女子大學文學部《文芸と思想》40。23-45。
笠井秋生。1999。〈《南京の基督》──二通の芥川書簡をめぐって──〉。石割透編。《芥川龍之介作品論集成第3巻 西方の人──キリスト教・切支丹物の世界》。東京:翰林書房。138-48。(初出《基督教文学》。1984。)
淺野洋,海老井英次,清水康次,關口安義,宮坂覺等編。1999~2001。《芥川龍之介作品論集成 全6卷+別卷》。東京:翰林書房。
福永武彦。1994。《鷗外・漱石・龍之介》。東京:講談社。
單援朝。1988。〈《歯車》の世界――空間から時間へ――〉。《稿本近代文学》11。72-83。
──。1990。〈上海の芥川龍之介──共産党の代表者李人傑との接触――〉。《日本の文学》8。東京:有精堂。190-213。
──。1991。〈芥川龍之介《支那游記》の世界──夢想と現実との間――〉。《国語と国文学》。49-62。
──。1991。〈《馬の脚》から《河童》へ──中期以後の芥川文学の一面――〉。《稿本近代文学》16。51-59。
秦剛。1999。〈「告白」を対象化した「お伽噺」──芥川龍之介の小說《馬の脚》
を中心に〉。《国語と国文学》。39-52。
──。2006。〈上海小新聞の一記事から中日文壇交渉を探る──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の上海体験の一齣――〉。《日本近代文学》75。206-15。
──。2007。〈《支那遊記》──日本へのまなざし〉。《国文学解釈と鑑賞》72-9。179-86。
──。2007。《中國游記》。秦剛譯。北京:中華書局。
──。2007。〈〈自己〉、そして〈他者〉表象としての『南京の基督』――同時代的コンテクストの中で――〉。國際芥川龍之介學會編。《芥川龍之介研究》創刊號。1-14。
陳生保。2005。《中國游記》。陳生保,張青平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
郭豔萍・齊秀麗。2007。〈芥川龍之介與《聊齋志異》──關於《落頭之談》〉。《日本学論壇》。18-21。
塚谷周次。1972。〈《湖南の扇》論考──芥川龍之介晩年の位相──〉《日本文学》11。56-64。
國末泰平。1997。〈芥川龍之介《馬の脚》〉。《芥川龍之介の文学》。東京:和泉書院。(初出《日本文学と人間發現》1992)
熊谷信子。2004。〈芥川龍之介の描いた日清・日露戦争――《首が落ちた話》――〉。《遊卵船》創刊號。27-37。
關口安義。1990。《芥川龍之介──実像と虚像》。東京:洋々社。
──。1992。《芥川龍之介──闘いの生涯》。東京:毎日新聞社。
──。1995《芥川龍之介》。東京:岩波書店。
──。1997。《特派員芥川龍之介──中国でなにを視たか》。東京:每日新聞社。
──。1999。《芥川龍之介とその時代》。東京:筑摩書房。
──・庄司達也編。2000。《芥川龍之介全作品事典》。東京:勉誠。
──編。2003。《芥川龍之介新辞典》。東京:翰林書房。
──。2004。《芥川龍之介の歴史認識》。東京:新日本。
──編。2004。《国文学解釈と鑑賞別冊──芥川龍之介:その知的空間》。東京:至文堂。
──。2007。《世界文学としての芥川龍之介》。東京:新日本。
──編。1993。《芥川龍之介研究資料集成 全10巻+別卷》。東京:日本圖書中心。
須田千里。1996。〈芥川龍之介《第四の夫から》と《馬の脚》──その典拠と主題をめぐって〉。《光華日本文学》。75-90。
彭春陽。1990。〈芥川龍之介と魯迅──《湖南の扇》と《薬》を中心として──〉。《安川定男先生古稀記念 近代日本文学の諸相》。東京:明治書院。99-125。
──。1996。《芥川龍之介と中国の文人たち》。台北:大新。
──。1998。《芥川文学と中国》。台北:大新。
渡部芳紀。1977。〈芥川・短編集の分析──第八短編集《湖南の扇》〉。《国文学解釈と教材の研究:芥川龍之介──新しい評価軸を求めて──》22-6(5)。東京:学燈社。144-50。
管美燕。2005。〈《鼻》論──孤立した人間への同情の虚実〉。《高科大應用外語學報》3。113-37。new window
──。2008。〈上海の位相──芥川『上海游記』と劉吶鷗の上海〉。《国文学解釈と教材の研究 やさしい かなしい芥川龍之介2月臨時増刊号》。東京:學燈社。103-15。
柴田多賀治。1993。《芥川龍之介と英文学》。東京:八潮。
羅蘇文。2006。《近代上海──都市社會與生活》。北京:中華書局。
藪下明博。1992。〈《馬の脚》或は、幻想とアイロニーの共存〉。《芥川龍之介》第2号。東京:洋洋社。194-209。
鷺只雄。1999。〈《南京の基督》新攷──芥川龍之介と志賀直哉〉。石割透編。《芥川龍之介作品論集成第3巻 西方の人──キリスト教・切支丹物の世界》。東京:翰林書房。123-37。(初刊於《文学》。1983。)
《国文学──芥川龍之介:新しい評価軸を求めて》22-6(1977.5)。
《国文学──芥川龍之介を読むための研究事典》33-6(1988.5)。
《国文学──生誕百年芥川龍之介特集》37-2(1998.2)。
《国文学解釈と鑑賞──特集:芥川龍之介再発見 没後80年》72-9(2007.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