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宗教儀式的認知與感受--以「拜斗」參與者的宗教經驗為焦
書刊名:真理大學人文學報
作者:張家麟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6
頁次:頁33-84
主題關鍵詞:宗教儀式宗教經驗拜斗宗教認知神秘主義儀式功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1
  • 點閱點閱:226
期刊論文
1.蕭登福(20030900)。論民間宗教即道教。宗教哲學,29,88-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余永湧(2006)。北斗星君崇拜的生命修持觀。2006台灣密宗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真佛宗密教總會、輔仁大學宗教交流中心 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家麟(2006)。宗教儀式變遷認同與宗教發展--以扶鸞儀式為焦點。2006華人民間信仰學術會議,臺灣宗教學會主辦 。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Otto, Rudolf、Harvey, John W.(1958)。The ideal of The Hol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白雲觀長春真人(1977)。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全國專廟整編委員會。民間信仰神祇中者叢集--中國神祇列傳。台北:道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行天宮(1996)。列聖寶經合冊。台北:行天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錘寬(1994)。臺灣道教的儀式與音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志剛(2006)。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其年(1983)。太上五斗真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其年(1983)。玉樞涵三妙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其年(1983)。南北壽世寶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淡水青雲宮(1997)。列聖寶經合冊。台北:蓮友印經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智仁堂。諸尊寶經合冊。台北:旭峰印刷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James, William(1970)。宗教的經驗的諸相。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武金正(2000)。人與神會晤:拉內的神學人學。臺北:光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Jordan, David K.、Overmyer, Daniel L.、周育民、宋光宇(2005)。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Brugger, Walter、項退結(1976)。西洋哲學辭典。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Durkheim, Émile、渠東、汲喆(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大淵忍爾(1983)。中國人の宗教儀禮--佛教、道教、民間信仰。東京:福武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呂大吉(1998)。宗教學通論新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枝萬(19830000)。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Weber, Max、康樂、簡惠美(1993)。宗教社會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蕭登福(20020000)。道教與民俗。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六二(2004)。近現代神秘主義研究狀況。宗教研究四十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雲觀長春真人(1977)。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雲觀長春真人(1977)。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太上說吏斗主篡譁命妙經。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雲觀長春真人(1977)。太上說西斗記名護身妙經。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白雲觀長春真人(1977)。太上說中斗大魁保命妙經。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豐楙、謝聰輝(2001)。道教部份。宗教知識教育基本教材。台北:真理大學宗教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留巴(1975)。轉變中的宗教。比較宗教學史。倫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家麟(2004)。宗教儀式感受與宗教教義實踐--以鸞堂之扶鸞儀式為焦點。宗教論述專輯(六)--民間信仰與神壇篇。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家麟(2005)。宗教儀式感受與宗教教義實踐--以鸞堂之扶鸞儀式為焦點。當代台灣宗教。台北:文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應貴(1992)。關於交換與社會的象徵起源--牟斯。見證與詮釋。台北:桂冠書海。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瞿海源(1989)。解析新興宗教現象。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Rahner, K.(1982)。Priest and Poet。Theological investigations。New York:Seabur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