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
書刊名:清華中文學報
作者:蔡英俊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Ying-chu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3
頁次:頁239-271
主題關鍵詞:詩史歷史纂述小說敘述模式身分與認同ShishiLyrical selfNarrative selfHistoriography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4)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5
  • 點閱點閱:204
在這篇論文中,我試圖處理的論題大致有下述三個面向與重點。(一)、當代古典文學研究所建構的古典詩歌發展主要是以抒情傳統為基調,而在抒情傳統這一套創作與解讀的模式中,其實富含著極為細緻而精微的文化想像與價值,並且建立在傳統知識階層(士階層)共同的歷史記憶與相互認同。因此,相對於「神韻」所投射的一種遠觀而不黏滯的詩學與政治,「詩史」的名稱或概念的出現,或可用來展示詩人及其所置身的時代政治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充分反映詩人在面對歷史情境時的「心境」或「判斷」,當然,其中「突出情感因素」的成分又不免多於敘事的功能。(二)、抒情的創作模式既是以自我當下經驗的保存與體現為重心,那麼,在這種觀照經驗模式的制約下,具體生活世界中如鎖鏈般發生的事件並不容易成為詩歌創作的材料,則當下截斷眾流的剎那又將如何因應時間的之流的延續與變異?因此,「詩史」此一概念所指陳的歷史事件的面向,是《春秋》式的對於事件意義與價值的解釋或判斷,而不是以情節構造與舖展為主的敘述模式。既然涉及歷史事件此一具體面向的呈現問題,我們或可借用亞里斯多德《詩學》中關於「情節構造」(佈局)與「蓋然或必然的可能性」的說法,重新思考「抒情傳統」在面對未來時可能的轉化。(三)、「詩史」概念的出現,本來就用以描述或闡釋詩人對於動盪劇變的歷史事件的沉思及其特殊的表現手法,因此,這個概念必然指向題材的重大性與風格的深沉濃鬱;然而,當我們把視角轉向清末民初此一充滿變動的歷史階段時,處處可見「革命」與「啟蒙」這些向度重大的議題,我們又該當如何分析、解讀論述場域中關於「詩歌」與「歷史敘事」之間的因依或對反關係?同時,形塑中國現代性過程中的歷史、記憶與認同的問題,又如何在論述與書寫活動中展示出來?簡單說,思及未來,我所關心的課題,一則是鉅變中歷史的解釋與呈現問題,再者即是說故事或敘述的模式可能導向的認同問題,而這也是我要在論文中所以把論述材料引向近、現代的理由,希望透過這種牽引,可以擴大抒情的文學史的範圍與內容。
期刊論文
1.Forsey, Jane(2003)。Art and Identity: Expanding Narrative Theory。Philosophy Today,47(2),176-190。  new window
2.高友工、劉翔飛(19890800)。律詩的美典。中外文學,18(3)=207,32-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德威(20080900)。「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77-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英文(19970600)。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8,5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欣錫(20091100)。錢牧齋〈讀梅村宮詹豔詩有感書後四首〉析論。清華中文學報,明清詩文特輯,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Ricoeur, Paul、Lechner, R.(1985)。History as Narrative and Practice。Philosophy Today,29(3),213-222。  new window
圖書
1.Woiln, Richard(1990)。The Politics of Being-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Heidegg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Halliwell, Stephen(1986)。Aristotle’s Poetics。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new window
3.Halliwell, Stephen(1987)。The Poetics of Aristotle。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new window
4.Snell, Bruno(1982)。The Discovery of the Mind in Greek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5.Yim, Lawrence C. H.(2009)。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Routledge。  new window
6.麥金太爾、龔群、戴揚毅(1995)。德性之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acIntyre, Alasdair C.(1985)。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London: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new window
8.趙園(1999)。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英俊(20010000)。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平原(2003)。論「詩史」--兼論中國詩歌的敘事功能。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何立行(2009)。啓蒙報刊之舊體新詩和舊雨新知梁啓超與蔣觀雲文字因緣試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Ricoeur, Paul、Wood, David(1991)。Narrative identity。On Paul Ricoeur: Narrative and interpretation。Routledge。  new window
2.陳平原(2003)。一份雜誌--思想史/文學史視野中的《新青年》。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志雄(2007)。陶家形影神:錢謙益的自畫像、反傳記行動與自我聲音。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te. Croix, G. E. M. de.、Rorty, Amelie Oksenberg(1992)。Aristotle on History and Poetry。Essays on Aristotle’s Poetic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高友工(2004)。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Ricoeur, Paul、Wood, David(1991)。Life in quest of narrative。On Paul Ricoeur: Narrative and interpretation。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7.蔡英俊(2007)。「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敘事」的問題。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