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以來臺灣民間宗教研究視域及其問題
書刊名:民俗與文化
作者:范純武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
頁次:頁5-20
主題關鍵詞:臺灣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祭祀圈現代化戰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62
  • 點閱點閱:69
期刊論文
1.鄭振滿(1995)。神廟祭典與社區發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證。史林,1(1),33-47+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志明(2006)。關於"民間信仰"、"民間宗教"與"新興宗教"之我見。文史哲,2006(1),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海洋(1999)。1949年以來的台灣民族學。廣西民族研究,1999(3),1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崧興(1991)。台灣における漢族社會の研究史的軌跡。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報告別冊,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宏明(2002)。民間宗教祭祀中的義務性和自願性--祭祀圈和信仰圈辨析。民俗研究,2002(1),5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薄慶玖(19901200)。臺北市實施地方自治的過去與未來。臺北文獻,94,6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漢雄(19901200)。臺北市區里行政發展紀實。臺北文獻,94,119-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培林(2002)。巨變:村落的終結一都市的村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2(1),168-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見川、李世偉(19980900)。戰後臺灣新興宗教研究--以軒轅教為考察對象。臺灣風物,48(3),6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杏枝(2002)。新興宗教團體與社區研究。二十一世紀,1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應貴(19840600)。光復後臺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105-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亦園(19931200)。民族誌學與社會人類學--臺灣人類學研究與發展的若干趨勢。清華學報,23(4),341-3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振民(19730900)。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嘉明(19780600)。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慧玉(19961200)。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3(2),93-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oossaert, Vincent(2006)。1898: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Chinese Religion?。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5(2),307-336。  new window
17.林美容(19950600)。從南部地區的「巖仔」來看臺灣的民間佛教。思與言,33(2),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岡田謙、陳乃蘖(19601200)。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4),14-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末成道男(1985)。村廟と村境--台湾客家集落の事例から。文化人類学,2,255-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瀬川昌久(1987)。香港新界の漢人村落と神祇祭祀。民族學研究,52(3),181-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田范純武(2006)。台北都市化中尪公信仰與街庄空間的變化。第二屆台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航向世界的台北:探尋華人的海洋文化」,(會議日期: 2006/05/06-05/07)。台北。291-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7)。《二十世紀中國宗教運動與救贖團體》會議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歷史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純武(2006)。評柯若樸(Philip Clart),〈中國宗教研究中「民間宗教」的概念:回顧與前瞻〉。第四屆國際漢學研討會--「中國宗教的研究及其展望」會議,輔仁大學外文學院主辦 (會議日期: 2006/11/24-1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lart, Philip(2007)。The Concept of "Popular Relig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s。輔仁大學第四屆漢學國際研討會:「中國宗教研究:現況與展望」。輔仁大學出版社。166-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燦騰、王見川(1994)。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台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首屆台灣齋教學術研討會。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美容(1995)。臺灣本土佛教的傳統與變遷:巖仔的調查研究。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70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美容(1996)。臺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財團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77-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美容、許谷鳴(2001)。關渡媽祖的信仰圈。「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會議。台北:台灣宗教學會。148-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傳凱(2007)。神靈、民族、與認同的空間政治:日治與戰後台北盆地尪公年例之變遷(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有慶(2009)。北有關渡媽--關渡媽祖的信仰及其年例的變遷(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旭貞(1999)。佳冬村落之宗族與祭祀--臺灣客家社會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秀蓉(1998)。戰後臺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亦園(1983)。人類學與現代社會。台北:水牛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得時(1970)。台北市志.沿革志。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珣、江燦騰(2003)。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其南(1991)。家族與社會:臺灣和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豹(1998)。台灣王爺信仰。台北:商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Jordan, David K.、Overmyer, Daniel L.、周育民、宋光宇(2005)。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宗智(1994)。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論社會經濟史中的悖論現象。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珣、江燦騰(2001)。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臺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志明(1998)。臺灣民間宗教結社。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reedman, Maurice(1958)。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London:Athlone Press。  new window
12.Freedman, Maurice、劉曉春、王銘銘(2000)。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銘銘(1997)。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Duara, Prasenjit、王憲明(2003)。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美容(20000000)。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瀨川昌久、錢杭(1999)。族譜:華南漢族的宗族、風水、移居。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高致華(2006)。鄭成功信仰。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蘇碩斌(2005000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 : 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瞿海源(20060000)。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江燦騰(19960000)。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三尾裕子(2003)。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日本人觀點。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智慧(2003)。日本對台灣原住民宗教的研究取向。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台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珣、江燦騰(2003)。編者序。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勇美、章英華(1997)。台灣的都市體系--從清到日治。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6)。苗栗縣政府准電提供改善民俗意見請查照由。台灣省警務檔案彙編--民俗宗教篇。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見川、李世偉(2001)。戰後以來台灣的「宗教研究」概述--以佛、道教與民間宗教為考查中心。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見川(2000)。慈惠堂與張天師。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蘆洲:博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珣(2003)。打破圈圈--從「祭祀圈」到「後祭祀圈」。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思維:研究典範的追尋。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章英華(1997)。都市化、階層化與生活型態。九〇年代的台灣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美容(1995)。臺灣民俗學史料研究。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慶祝建館八十週年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范純武(2005)。多重脈絡下的臺灣佛教歷史書寫。臺灣佛教的探索。臺北:博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