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末民初的道德焦慮及應對之策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段煉
作者(外文):Duan, Lia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30
頁次:頁53-62
主題關鍵詞:清末民初道德焦慮規範倫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4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羅志田(1999)。從科學與人生觀之爭看後五四時期對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歷史研究,1999(3),5-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大釗(19161210)。憲法與思想自由。憲法公言,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獨秀(19160115)。一九一六年。青年雜誌,1(5),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易白沙(19160215)。孔子平議。青年雜誌,1(6),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易白沙(19160901)。孔子平議。新青年,2(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虞(19191101)。吃人與禮教。新青年,6(6),578-5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大釗(19190713)。萬惡之原。每週評論,30,版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大釗(19190706)。我與世界。每週評論,29,版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杜亞泉(1913)。國民今後之道德。東方雜誌,10(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杜亞泉(1918)。答《新青年》雜誌記者之質問。東方雜誌,15(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章士釗(19150510)。論功利--答朱君存粹。甲寅,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無卯(19140810)。迷而不復。甲寅,1(3),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守常(19141101)。政治對抗力之養成。中華,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守常(19160515)。民彝與政治。民彝,創刊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大釗(19150810)。厭世心與自覺心(致《甲寅》雜誌記者)。甲寅,1(8),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灝(19990400)。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52,29-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杜亞泉(1918)。迷亂之現代人心。東方雜誌,15(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獨秀(19160215)。吾人最後之覺悟。青年雜誌,1(6),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灝、高力克、王躍、毛小林(2006)。危機中的中國知識份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acIntyre, Alasdair C.、龔群(1995)。德性之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灝、崔志海、葛夫平(1995)。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策縱、周子平(1996)。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Weston, Timothy B.、金安平、張毅(1998)。北京大學與中國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ocke, John、關文運(1981)。人類理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力克(2003)。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尚思、方行(1981)。譚嗣同全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李大釗研究會(2006)。李大釗全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Fingarette, Herbert、彭國翔、張華(2002)。孔子:即凡而聖。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許紀霖。重建正當性:近代中國政治正當性研究論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章士釗(19101109)。中國之本拔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章士釗(19120226)。論進德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嚴(19120713)。法律改造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守常(19170311)。立憲國民之修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守常(19160905)。祝九月五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守常(19170130)。孔子與憲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汪暉(1997)。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汪暉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英時(2004)。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稚暉(1997)。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科學與人生觀。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灝(2002)。天德本位的政治觀。思想與時代。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紀霖(1997)。變遷中的思想危機。尋求意義:現代化變遷與文化批判。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灝(1985)。思想的變化和維新運動,1890-1898。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啟超(1997)。論私德(節錄)。梁啟超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啟超(1997)。論公德(節錄)。梁啟超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師復(1989)。廢家族主義。師復文存。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汎森(2001)。反西化的西方主義與反傳統的傳統主義。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斯年(2003)。萬惡之原。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余英時(2004)。中國現代價值觀念的變遷。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余英時(1982)。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五四與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汎森(2001)。思潮與社會條件。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克武(2006)。[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導論。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元培(2005)。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詞。蔡孑民先生言行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元培。北大進德會旨趣書。蔡元培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石元康(19980000)。二種道德觀--試論儒家倫理的形態。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