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本江戶時期唐通事教材《養兒子》與《小孩兒》的口語特徵與倫理關懷
書刊名:海洋文化學刊
作者:許麗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Li-fa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0
頁次:頁25-52
主題關鍵詞:通事話本小說議論入話說書人ToutuuziHua-pen novelExplanationStorytelling personPrologu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8
  • 點閱點閱:71
期刊論文
1.萬晴川(2009)。明清小說與善書。中國典籍與文化,68,2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芷燁(2008)。明清社會勸善書及功過格的歷史作用及價值--以太上感應篇、太微仙君功過格、文昌帝君陰騭文為例。廣西社會科學,2008(5)=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序楓(19990900)。明末清初的中日貿易與日本華僑社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3),435-4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小川陽一(19880600)。明代小說與善書。漢學研究,6(1)=11,331-3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德明(2008)。中國白話小說中詩詞贊賦的蛻變和語言轉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8(2),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彬暉(2007)。日本江戶明治時期漢語教科書與中國古代小說關係述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紅粉芳惠(2009)。近代以前の日中語言学学習書から見る中国語教授法。関西大学《アジア文化交流》,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奧村佳代子(2009)。唐話類簒考:他資料との関係から。関西大学《アジア文化交流》,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永葳(2007)。論明末清初擬話本的非文體化現象:以《豆棚閒話》為個案。湖南大學學報,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喜多田久仁彥(2001)。唐通事の教本についてー--《小孩兒》《養兒子》の教本としての特徵。研究論叢,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戴健(2006)。試論雨花香與通天樂的勸善思想。揚州大學學報,10(6),3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魯德才(2002)。古代白話小說型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庭脩、戚印平、王勇、王寶平(1998)。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六角恒廣、王順洪(1992)。日本中國語教育史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天振(2006)。明代通俗類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武藤長平(1927)。西南文運史論。東京:岡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石崎又造(1967)。近世日本に於ける支那俗語文學史。東京:清水弘文堂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樹果(1998)。日本讀本小說與明清小說: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透視。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蕙芳(2005)。萬寶全書:明清時代的民間生活實錄。臺北:花木蘭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蕙芳(2007)。名清以來民間生活知識的建構與傳遞。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楷第(1982)。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分類說明。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六角恆廣(1998)。小孩兒。中國語教本類集成。東京:不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六角恆廣(1998)。養兒子。中國語教本類集成。東京:不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肇亨(2007)。領水人的忠誠與反逆:十七世紀日本唐通事知識結構與道德圖式探析。域外漢籍研究集刊。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