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明清初小說新品類對文人傳奇戲曲敘事開創的影響
書刊名:戲劇研究
作者:林鶴宜
作者(外文):Lin, Ho-y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5
頁次:頁1-41
主題關鍵詞:明清文人傳奇世情小說艷情小說公案俠義小說中篇文言愛情小說Chuanqi of Ming-Qing dynastiesWorldly affairs novelErotica novelDetectives and chivalry novelMedium-length classical Chinese love nov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7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王鴻泰(20140600)。武功、武學、武藝、武俠:明代士人的習武風尚與異類交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5(2),209-2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衍(2009)。明代中後葉傳奇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影響。南京社會科學學報,2009(8),7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洪強(2008)。《續金瓶梅》成書年代新考。東岳論叢,29(3),105-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馮保善(2015)。江南大眾娛樂文化與明清通俗小說的崛起--兼論明代通俗小說史“近兩百年空白”一說。江蘇社會科學,2015(4),189-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晶卉(1998)。古典戲曲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影響。藝術百家,1998(4),5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煒(2018)。20世紀《金瓶梅》作者研究述論。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99-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鴻泰(20181100)。名士值幾文錢?--明清間士人的挾藝交遊與名利經營。臺大文史哲學報,90,11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伊維德、楊權(2016)。玩膩了的文人:呂天成與萬曆晚期江南精英的生活方式。文化遺產,2016(6),4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恆夫(1995)。《英烈傳》的作者、演變與它的藝術性。明清小說研究,1995(1),43-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金松(2013)。《豆棚閒話》作者艾衲居士考。明清小說研究,2013(4),167-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鶴宜(20190100)。敘事表現、心靈書寫與情理之辯:孟稱舜《嬌紅記》的寫作承襲及其對戲曲愛情劇的開創。戲劇研究,23,35-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雅芳(2010)。《牡丹亭》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影響。運城學院學報,28(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勇強(2013)。明清傳奇題材來源論略。四川戲劇,2013(3),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強(2012)。李漁為金陵翼聖堂書坊主人考辨--與《李漁與翼聖堂、芥子園書坊關係考辨》一文作者商榷。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興勤(2005)。從《金瓶梅詞話》到艷情小說--一次小說史演進中的分流與畸變。河池學院學報,25(6),4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歐陽代發(1999)。《情史》與「三言二拍」關係考補。文獻,1999(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歐陽代發(1996)。“三言”中的馮夢龍作品。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6(1),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儲著炎(2014)。從小說戲曲的比較視角看馮夢龍的「情教」思想。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4(3),151-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鞠小勇(2012)。《西廂記》中的愛情觀及其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影響。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素存(19580815)。醒世姻緣作者西周生考。大陸雜誌,17(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菡(2005)。「李卓吾」小說、戲曲評點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佳琪(2011)。明代公案小說中的官吏形象與官場現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佃云(2012)。蘇州派戲曲中的公案因素研究--以《十五貫》為中心的考察(碩士論文)。首都師範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菁(2006)。晚明文人陳繼儒研究(碩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顯明(2018)。馮夢龍文言小說評點研究(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君(王告)(2004)。從《墨憨齋定本傳奇》之改編看馮夢龍作劇觀點及其實踐(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東炘(1998)。李漁戲曲三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忌、劉致中(1989)。崑劇史。北京:中國戲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梅鼎祚(1996)。青泥蓮花記。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振鐸(1927)。中國文學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e, Yuming(2013)。Home and the World: Editing the "Glorious Ming" in Woodblock-Printed Book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new window
5.杜信孚、周光培、蔣孝達(1983)。明代版刻綜錄。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義(1995)。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凌蒙初(1998)。二刻拍案驚奇。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漁、單錦衍(1992)。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齊裕焜、吳小如(1990)。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譚帆、陸煒(2005)。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馮夢龍、楊家駱(1980)。喻世明言。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天成、吳書蔭(1990)。曲品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馮夢龍、顧學頡(1978)。醒世恆言。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曹亦冰(1998)。俠義公案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1986)。古本戲曲叢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孫琴安(1999)。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孫一珍(1996)。明代小說的藝術流變。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廖奔、劉彥君(2000)。中國戲曲發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方志遠(2004)。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馮夢龍、楊家駱(1980)。警世通言。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譚正壁(1983)。三言兩拍資料。臺北:民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魯迅(1936)。中國小說史略。上海:北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英德(1997)。明清傳奇綜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古本戲曲叢刊編刊委員會(1954)。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古本戲曲叢刊編刊委員會(1955)。古本戲曲叢刊二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古本戲曲叢刊編刊委員會(1957)。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東隅逸士(1994)。飛龍傳六十回。上海:古籍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鶴宜(1984)。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臺北:華正。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胡士瑩(2012)。話本小說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凌濛初(1994)。初刻拍案驚奇。北京:華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徐文凱(2010)。有韻說部無聲戲︰清代戲曲小說相互改編研究。上海:中國傳媒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平原(1992)。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說。北京:人民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平原(2003)。中國小說敍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湯顯祖(2011)。續虞初志。北京:人民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利器(1981)。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向楷(1998)。世情小說史。浙江古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鶴宜(20110000)。從戲曲批評到理論建構。臺北:國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夏志清、胡益民(1988)。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郭英德(1992)。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平原(20050000)。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益源(1997)。元明中篇傳奇小說研究。學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廷興(2008)。中國古代艷情小說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莊一拂(1986)。古典戲曲存目彙考。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許滌新、吳承明(1987)。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1982)。傳奇彙考標目。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齊裕焜(1997)。明代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鄭培凱(19950000)。湯顯祖與晚明文化。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蕭向愷(1992)。世情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韓南、王秋桂(2008)。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魯迅(198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林鶴宜(20030000)。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永寬(2000)。論明清戲曲作品中的游俠形象。中州學術論集.古代文學卷。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應麟(2001)。莊嶽委譚。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衣凌(1981)。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經濟的分析。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