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用行動研究精神催化學校系統改變與提高輔導成效能見度之關鍵技術
書刊名:輔導季刊
作者:林淑君
作者(外文):Lin, Shu-chu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55:1
頁次:頁42-51
主題關鍵詞:行動研究系統性改變輔導成效學校輔導工作關鍵技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9
長久以來,學校輔導工作的成效一直受到關注,也面臨被質疑的挑戰。本文從作者的實務與行動研究經驗出發,提出諮商輔導人員如何運用行動研究之精神與方法,催化系統性改變,以及透過行動研究歷程提高輔導成效能見度的指引及關鍵技術(knowhow)。本文先說明催化系統性改變的二層意義,首先,將系統(學校、班級)當作個案,而非僅將學生問題視為學生個人的問題(林淑君,2018);第二,有系統、有計畫的擬定因時、因地制宜的年度輔導工作計畫並據以執行及評估成果,將可真正落實《學生輔導法》之立法精神,以及「預防勝於治療」的黃金定律。接著提供諮商輔導人員如何運用行動研究之精神與方法催化系統性改變與提高輔導成效能見度的可能具體步驟與策略之關鍵技術與指引,並說明何以此歷程可催化系統性改變與提升輔導成效能見度。最後期待透過本文的分享,能鼓勵更多諮商輔導人員願意運用團隊合作,共同累積、建構輔導實務的知識,促進學校輔導工作進展,創造並實踐「預防勝於治療」、友善校園氛圍的環境。
期刊論文
1.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飛訊,118,(1)1-(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淑君、王麗斐(20130900)。君子不器:諮商心理師與校長合作推動初級發展性輔導工作的經驗分享。輔導季刊,49(3),19-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清田(2015)。行動研究的功能限制與關鍵條件。T&D飛訊,209,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淑君(20180800)。生態系統取向班級輔導活動設計實施與成效:以建立班級友善氣氛為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2,8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成虹飛(2000)。行動研究的書寫與閱讀--困境與可能性(阿美與阿花的對話錄)。現代教育論壇,6,42-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益志(20110900)。小翼的故事:少女逃學逃家行為的系統性思考。諮商與輔導,309,62-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麗斐、杜淑芬(20091000)。臺北市國小輔導人員與諮商心理師之有效跨專業合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1(專刊),295-3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志成(2007)。教育行動研究的迷思與省思。元智大學第二屆倫理與身體思維研討會。桃園:元智大學。54-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淑君、王麗斐(2017)。偏鄉國中長期駐校諮商歷程與成效之行動研究。強化教育研究與政策暨實務連結國際研討會。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2003)。The ASCA national model: A framework for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s。Alexandria, VA: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new window
2.王麗斐、杜淑芬(2013)。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2017)。新北市106學年度國民中學置輔導教師實施計畫,http://counseling.ntpc.edu.tw/knowledge/know_docview.asp?id={25621CB1-87A4-4EA9-A240-B4E4CB9F9956}&wfid=1043&info=8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清田(2000)。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