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宗族與宗教組織原則的轉換與並存--以雲林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為例
書刊名:思與言
作者:徐雨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Yu-tsuen
出版日期:1996
卷期:34:2
頁次:頁175-198
主題關鍵詞:宗族宗教社會組織原則象徵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3) 博士論文(1) 專書(3) 專書論文(8)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0
  • 點閱點閱:243
     人類學的漢人社會研究之中,以宗族與宗教為中心的社會組織原則討論相當豐富 。然而學者的討論多執其一端,忽略同一個社會組織之組織原則由宗族轉換為宗教(或是相 反)以及同一社會組織存在兩種組織原則等社會文化現象。 本文由六房媽祭祀組織的實例,探討社會組織原則由宗族轉換為宗教過程中,人們對於象徵 物與社會組織性質的認知之改變。首先比較宗教與宗族所具有的社會組織原則等性,再以實 例探討宗族與宗教組織結構原則的轉換與並存。最後,與漢人社會組織的理論對話,對於社 會組織原則的轉換建立初步理論。 筆者認為,社會組織的原則轉換或並存,來自家族單位的群體認同需求。在同時限方面,家 族藉由不同的儀式行為而歸屬於不同的社會群體;在異時限方面,家族成員的規模擴大與遷 移,導致社會群體以組織型態與共同象徵物認知的改變,尋求群體的凝聚力。
期刊論文
1.顏芳姿(19940300)。泉州三邑人的祖佛信仰--與宗族發展有關的地域守護神信仰。民俗曲藝,88,3-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衡道(19760900)。臺灣各地名勝、古蹟、文物(土庫、北港、十二佃、阿公店水庫、佛光山)。臺灣文獻,27(3),90-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美君(19830100)。臺灣公廟與宗族的文化意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1),1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振民(19730900)。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嘉明(19730900)。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美容(19900600)。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41-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汝錫(19860900)。從群體性宗教活動看臺灣的媽祖信仰。臺灣文獻,37(3),2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翹宏(1995)。祭祀活動與分類意識--澎湖許氏宗族的歷史與結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雨村(1993)。宗教組織的同心圓架構--以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為例(178)。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莊英章(1977)。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Freedman, Maurice(1979)。Shift of Power in the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Suenari, Michio(1986)。The "Religious Family" among the Chinese of Central Taiwan。Religion and the Family in East Asi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3.莊英章、陳其南(1982)。現階段中國社會結構研究的檢討:臺灣研究的一些啟示。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