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福利權
作者:李明政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3
出版項:臺北:松慧
集叢:多元文化社會福利叢書;1
ISBN:9867599004
主題關鍵詞:社會福利臺灣原住民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5) 博士論文(7) 專書(4)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7
期刊論文
1.王麗容(2001)。婦女政策的女性主義邏辑與政策建構。社會福利政策的新思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秀美(2002)。單親媽媽進行曲。臺北畫刊,412,46-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明政(1999)。原住民與社會權。厚生雜誌,8,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毅(1989)。臺灣原住民社會問題之研究。社會建設,70,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高橋、張清富(1992)。臺北山胞生活需求與輔導業務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英陣、彭淑華(19981200)。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4,12-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亦園(19790900)。社會文化變遷中的臺灣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五個村落的初步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健忠(19970600)。社會津貼實施經驗的反省:以敬老津貼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1,73-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堯峰(19890100)。都市山胞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6(5),54-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美惠、薛承泰(19981200)。單親家庭研究在臺灣。社區發展季刊,84,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衛惠林(19580300)。臺灣土著社會的世系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秀岩(19750900)。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97-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傅仰止(19940600)。臺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35-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傅仰止(19871200)。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中國社會學刊,11,55-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傅仰止(19870325)。臺北市山胞的處境。中國論壇,23(12)=276,28-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cMahon, A.、Allen-Meares, P.(1992)。Is Social Work Racist? A Content Analysis of Recent Literature。Social Work,37(6),533-539。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謝高橋、陳信木(1998)。生計方式與文化--論原住民勞動力的文化資本條件對於就業之影響。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等主辦 。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57-2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仰止(2001)。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支持與抗拒: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台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2):差異、認同與階層化,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01/01/12)。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孔文吉(2000)。發展中的臺灣原住民政策。2000年都市原住民政策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米甘幹(1998)。臺灣與中國原住民政策之比較評論。臺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明德(1997)。建構中的民族議會。臺北: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明政(1998)。大臺北地區都市原住民生活模式及其變遷情況的描述分析。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81-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明峻(1998)。原住民與自決權。臺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文隆(1998)。從第三代人權看臺灣原住民政策上之人權實踐狀況。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汝娜(2000)。從多元文化觀點談臺灣原住民處境與社會福利政策。前瞻二十一世紀華人地區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東吳大學社工系與中華志願工作人員協會主辦 117-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明德(1999)。建構以媒體爲中心的原住民社會--原住民族平面媒體的現況。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美瑢(2000)。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遺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淑雅(1998)。原住民族權與憲法。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修澈(1998)。民族權與多民族國家。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正鋒(1998)。國際潮流與原住民的權利。臺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施正鋒(1999)。臺灣的法律與原住民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高德義(1998)。爭辯中的民族權:國際組織、國際法與原住民人權。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介鱗(1999)。國際法與原住民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功明(1998)。臺灣原住民的工藝與藝術:時間向度及其發展脈絡。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藤井志津枝(1999)。探討臺灣原住民的土地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玉珍、張毓芬(1998)。原住民的土地危機:山地鄉「平權會」之政治經濟分析。臺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Lazaro Pary(1999)。國際法中的原住民自決。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Terry LeBlanc(2001)。文化認同與社區成長:原住民皇家 委員會(RCAP)的眞相陳述。臺灣世界展望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Victoria Tauli- Corpuz(1999)。原住民族於國際社會遊説與宣傳三十年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夷將‧拔路兒(1994)。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原住民文化會議。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75-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美英(1994)。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臺灣原住民婦女的都市經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謝小芩(1994)。臺灣地區原住民教育資源分配的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建中(1998)。福利與權利:論原住民的社會福利權。臺北:臺灣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傳承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謝高橋、黃維憲、柯瓊芳(1991)。臺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明政、葛應欽、衛民(1998)。原住民族社會福利體系之規劃。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譚光鼎等(2000)。原住民人權訪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茂泰、孫大川(1994)。臺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亦園、石磊、瞿海源、蕭新煌、余光弘(1983)。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明政、鄭麗珍、馬宗潔、莊秀美(1999)。原住民兒童福利需求之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灣省政府社會處(1996)。臺灣省山地鄉原住民社會福利需求調查報告。南投:臺灣省政府社會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ellah, Robert N.、孟汶靜(1994)。新世界啓示錄。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臺灣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0)。原住民族部落多元福利四年計畫。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opper, Karl、李豐斌(1981)。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淑容(2001)。單親家庭福利政策。台北: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福利社會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省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997)。原住民行政法規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安德魯•韋伯斯特、陳一筠(1993)。發展社會學。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宗派(2000)。現代社會工作。臺北:合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Rousseau, J.-J.、李常山(1986)。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臺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明政(2001)。都市原住民社會福利服務史。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福清(1999)。赛德克人神話故事初探。21世紀臺灣原住民文學。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金元浦(2001)。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Adorno, Theodor W.、張峰(1993)。否定的辯證法。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修澈(2000)。臺灣原住民史--赛夏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敬萍(1994)。中國社會工作百科全書。中國社會工作百科全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查理士雷威、張隆順(1982)。社會工作儉理。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大川(1995)。臺灣原住民的困境與展望。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臺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木柱(1987)。從當前山地社會問題論山地政策。辯思與擇取。高雄:敦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慧端(1996)。「臺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臺灣省原住民行政局委託研究計劃。政大民族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理查德丁.伯恩斯坦、郭小平(1992)。超越客觀主義與相對主義。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國際特赦雜誌社(1999)。原住民聯合國工作資源手冊。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源協、詹宜璋(2000)。建構山地鄉原住民社會工作體系之研究:以部落爲基礎的服務整合模式。臺北:行政院原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美英(1985)。從部落到都市。劇變與調適--1985臺灣文化批判。臺北:敦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Dahrendorf, Ralf、林榮遠(1999)。現代社會衝突:歐洲自由政治隨想錄。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路索拉門•阿勒(1999)。大武山的呐喊。臺北:國際特赦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瑞珠編譯(1996)。諮商倫理。臺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廖淑貞(1997)。兒童照顧。社會工作综合服務--經驗與展望。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蔡中涵(1998)。臺灣原住民族的起源。台東市阿美族。臺北: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霍布斯邦、鄭明萱(1995)。極端的年代:1914-1991。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盧政春(1998)。社會權與原住民就業輔導。臺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盧政春(1999)。原住民勞動事業育成方案研究期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衛惠林(1993)。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羅伯特.戈爾曼、趙培杰、李菱、鄧玉庄(1990)。葛蘭西。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羅伯特‧海爾布羅納、愈新天、鄧新裕(1989)。現代化理論研究。北京:華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Braudel, Fernand、楊起(1994)。資本主義的動力。香港:牛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M.馬爾科維奇(1987)。工業文明社會徹底人道化的可能性。當代社會的攻擊力。臺北:南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Robert L. Berger、James T. McBreen、Marily J. Rifkin、陳怡潔(1998)。人類行爲與社會環境。人類行爲與社會環境。臺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Davis, L. E.(1989)。Race, Gender& Class: Guidelines for Practice with Individuals。Families, and Groups.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40.de Anda, D.。Controversial Issues in Multiculturalism。Boston:Allyn and Bacon。  new window
41.Hill,R.B.(1980)。Social Work Research on Minorities :Impediments and Opportunities:Impediments and Opportunities’, in David Fanshel ed. : "Future of Social Work Research。Future of Social Work Research。Washington。  new window
42.Marshall, T. H.(1964)。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Clas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43.Thompson, N.(2000)。Understanding Social Work: Preparing for Practice. Houndmills。Preparing for Practice。Houndmills:Macmillan。  new window
44.Titmuss, R.M.。Developing Social Policy in Conditions of Rapid Change : the Role of Social Welfare。The Philosophy of Welfare : Selected Writings of Richard M. Titmuss。London:Titmuss", Allen & Unwin。  new window
45.Graham, G.(1995)。當代社會哲學。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臺灣原住民研究會(19980400)。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臺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曼威•柯司特、夏鑄九、黃慧琦(2001)。千禧年之終結。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Lamanna, Marry Ann、Riedmann, Agnes、李紹嶸、蔡文輝(1984)。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Heidegger, M.、陳嘉映、王慶節(1990)。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俞可平(1999)。社群主義。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Giddens, Anthony、趙旭冬、方文(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住民志同冑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Gramsci, Antoinio、谷風編輯社(1988)。獄中札記。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Thompson, N.(2003)。Promoting equality: Challenging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Hampshire。  new window
55.李壬癸、石磊(19990000)。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林修澈、王雅萍、黃季平(1999)。原住民身分認定的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錢穆(1989)。民族與文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Bocock, Robert、田心喻(1991)。文化霸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石元康(19980101)。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移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安東尼.紀登斯、鄭武國(2002)。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孔文吉(20000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Sardar, Ziauddin、陳貽寶(1998)。文化研究。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陳國強(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臺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Kant, Immanuel、沈叔平(1991)。法的形而上學原理--權利的科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Palmer, Richard E.、嚴平(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Tomlinson, John、鄭棨元、陳慧慈(2003)。文化全球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Castells, Manuel、夏鑄九、王志弘(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林修澈(2001)。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石元康(19950000)。當代自由主義理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郭湛波(1966)。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林淑雅(20000000)。第一民族: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林萬億(19940000)。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施正鋒(20000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Fukuyama, Francis、李永熾(1993)。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道格拉斯.諾斯、劉瑞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王岳川、金元浦(1998)。接受反應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1)。改善山胞生活。台灣省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李明政(1995)。近代臺灣社會行政的發展。臺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原住民族發展方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蔡淑雯、Eanuel, F. E.(2000)。馬克思安魂曲:思想巨人的光與影。台北:究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行政院原民會(1999)。八十八年跨世紀全國原住民行政會議報告。行政院原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Titmuss, Richard M.、江紹康(1991)。社會政策十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内政部(1997)。「推動原住民鄉少女保護研討會暨成果展」活動實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武雄(1997)。序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richard, Sarch(1999)。原住民之權利:國際法制架構的現在與未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淑英、利格拉樂.阿烏(2001)。都市原住民婦女生活史。台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1984)。山地社會問題。臺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美英(1995)。政經結構壓迫下的族群--流徒在都市邊緣的原住民。敬告中華民國。臺北:日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清富(2001)。都市原住民社會問題史。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德義(1994)。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原住民基本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傅仰止(2001)。都市原住民與原漢關係的歷史新頁。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仰止(2001)。都市原住民概說。台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堯峰(1994)。四十年來原住民基本政策的研討。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 \ 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文化發展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cGoldrick, M.(1982)。Ethnicity and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Ethnicity and family therapy \ M. McGoldrick ; J. K. Pearce ; J. Giordano。New York:The GuilRerd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