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教師心理契約、教師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作者:陳怡潔
作者(外文):CHEN, I-CHIEH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蔡培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校長文化領導教師心理契約教師社群互動學校效能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school effectiveness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教師心理契約、教師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的因果徑路與關聯性,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對四者之知覺情形。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資料之蒐集,自編「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教師心理契約、教師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並以此為工具,依地理區域、學校規模,採分層隨機取樣方式,共計發出6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數為598分,有效回收率為92%。問卷回收後以描述性統計、平均數差異檢定、單因子變異數檢定、積差相關分析、逐步多元迴歸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SEM),進行研究分析。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 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為中高程度,文化形塑優於文化創新與文化維護。
二、 國民中學教師心理契約為中高程度,以專業維護較高,興革參與較低。
三、 國民中學教師社群互動為中高程度,以共享願景較高,行動研究較低。
四、 國民中學學校效能為中高程度,教師專業和外界支援並列較高,行政績效較低。
五、 年資6-10年、學校歷史未滿10年、北部學校、男性校長之教師對於校長文化領導感知較強。
六、 學校歷史未滿10年、男性校長之教師對整體教師心理契約感知較強,學校規模為49班以上之教師在教師專業維護上的感知較強。
七、 學校歷史未滿10年、男性校長之教師對整體教師社群互動感知較強。
八、 年資6-10年、學校歷史未滿10年、北部學校之教師對整體學校效能感知較強;學校規模48班以下和教師兼行政之教師在行政績效上的感知較強。
九、 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感知越佳、教師心理契約感受越深、教師社群互動越高,學校效能表現越好,彼此間均有顯著正向關聯。
十、 行政績效、教師教學、學生表現、外界支援皆有最佳預測變項,而影響整體學校效能最重要者為學校興革參與。
十一、 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教師心理契約、教師社群互動對學校效能有顯著影響效果,校長文化領導透過教師心理契約和社群互動對學校效能產生直接和間接的高度影響效果。
本研究依上述結果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國中校長、國中教師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our variables, including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real situation among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but also to find the correlations with the variables and prediction toward school effectiveness. The survey is carried out with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Sense of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wan.”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s of 4 parts, including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for teachers”,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or teachers”,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for teachers”, “school effectiveness for teachers.” The samples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random selection by geo-location and the scale of schools. There are 598 valid samples collected. The response rate is 92%. The data is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on Statistics, T-test,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AMOS.
The conclusions for the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below.
1. For the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measures of the sample, the rating for cultural shaping is higher than meaning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maintenance.
2. For th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measures of the sample, the rating for profession maintenance is the highest and evolution participation is the lowest.
3. For the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measures of the sample, the rating for sharing vision is the highest and action research is the lowest.
4. For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measures of the sample, the rating for teacher profession and social resources are both the highest and administration effectiveness is the lowest.
5. Teachers who had 6-10 years seniority, served in the school whose history is less than 10 years, was in northern school, and was directed by the male principal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f the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6. Teachers who served in the school whose history is less than 10 years and was directed by the male principal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f the total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eachers who served in the large size school which has more then 49 classe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 maintenance.
7. Teachers who served in the school whose history is less than 10 years and was directed by the male principal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f the total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8. Teachers who had 6-10 years seniority, served in the school whose history is less than 10 years, was in northern school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f the total school effectiveness. Teachers who served in the small-middle size school which has less then 49 classes and served as administrators of school affair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 effectiveness.
9. There exist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10. There exist predictors for administration effectiveness, teaching profession,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social resources. The factor that influence the overall school effectiveness most is evolution participation.
11.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are the predictors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principals’ cultural leadership has a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 on school effectiveness through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eachers’ community interaction.
Last, the suggestions which were from the results can be provide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school principals, 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s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2014)。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調查研究:「關注學生學習成效」為焦點。課程與教學季刊,17(1),209-232。
丁文祺(2008)。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丁伯強(2005)。學校知識管理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丁琴芳(200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方文智(2004)。國民小學知識社群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方德隆(1986)。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麗娟(2011)。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與教師專業實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王乃袖(2018)。國小學校組織文化與發展教師專業社群之關係-以新北市三鶯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王南琳(2003)。薪資公正、升遷公正與心理契約違背之關係探討-以醫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王素貞(2014)。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王淑娟(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文化領導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王博弘、林清達(2006)。臺灣近二十年來校長領導實徵研究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探討。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2,283-306。
包希鴻(2004)。人力資源管理活動類型、心理契約與工作績效之關聯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市。
甘育萍(2006)。國民小學校長營造教師社群行為與教師專業社群表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田福連(2009)。文化領導創新思維啟發─以高雄市國小校長為例。實踐博雅學報,12,25-57。
田慧晶(2007)。桃園縣國中教師所知覺心理契約實踐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江彥廷(2007)。Etienne Wenger的實踐社群理論及其對教師專業社群之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美英(2018)。臺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江滿堂(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團隊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江澈(2007)。私立高級中學校長競值領導、教師專業承諾、組織創新與組織效 能關係之研究─私立高中有效經營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建文(2010)。國民小學教師心理契約對教學信念之影響-以領導者與部屬關係 及組織公平為調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余秋玉(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余桂蘭(1999)。良性互動與心理契約。企業研究,9,30-31。
吳志英(2006)。組織公平、心理契約與派外調適對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吳宗立、張順發(2003)。學校組織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國民教育研究究集刊,10,91-107。
吳昌期(2001)。學校組織再造的契機-談輔導新體制的實施。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編,九十年度地方教育輔導叢書:我準備好了嗎?-邁向國教新世紀。 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王文霖(2004)。高級中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 行政,32,11-23。
吳明雄(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采容(2017)。國小教師透過教師社群提升自我效能與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五南。
吳金香、顏士程(2007)。從期望理論談提升學校組織效能的策略。教師之友, 48(3),75-85。
吳春明(2008)。國民小學校長文化領導與教師組織認同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市。
吳秋蓉(2018)。南部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教 師知識管理、組織文化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高雄市。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6)。教育發展與教育改革。臺北:心理。
吳清山(2002)。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嘉義 市:國立中正大學。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05)。學校效能研究的價值。教育研究集刊,57(2),133-139。
吳清山、林天祐(2010)。教育 E 辭書(第二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裕益(2009)。結構方程模式的理論與應用(未出版之上課講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吳璧如(1990)。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呂美惠(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心理契約、學校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芃葵(2010)。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知識領導對教師專業社群互動成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臺中市。
李直融(2012)。心理契約滿足、師徒關係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屏東縣。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 (譯) (2006) 。Robbins, S. P. 著。組織行為學 (第十一版) (Organization behavior) (11th ed.) 。臺北市:華泰文化。
李勁霆(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賦權增能與教師心理契約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貞儀(2011)。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信任、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郁文(2001)。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修訂三版)。臺北:桂冠。
李原、郭德俊(2002)。組織中的心理契約。心理科學進展,10(1),83-90。
李晏禎(2017)。高雄市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健慧(2010)。學校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李新鄉(2002)。探索學校組織的運轉手-學校文化的內涵與研究。教育研究月刊, 95,31-42。
周崇儒(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孝治(2015)。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心理契約、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之關 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建國科技大學,彰化市。
林志成(2000)。多元派典的教育行政領導研究與實務。初等教育學報,7,1-26。
林邦傑、陳美娟(2006)。學校組織與教職人員心理契約量表的建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4),39-68。
林長賦(2015)。完全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奕成(2018)。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洲安(2005)。心理契約、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灣流通業員工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貴芬(2017)。國民小學校長真誠領導、教師心理資本、學校信任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瑞昌(2006)。以專業社群概念內涵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載於歐用生 (主編),熱情卓越新典範(頁67-76)。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萬億(1998)。團體工作:理論與技巧。臺北:五南。
林曜聖(2007)。故事領導在國民小學行政情境之應用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社區發展季刊(1995)。從社區發展的觀點看社區、社區意識與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1-4。
邱侶文(2008)。高雄市國民中學敎師知覺校長激勵策略、教師心理契約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金尚屏(2008)。高雄市高中職校教師專業社群互動、教學輔導創新與教學效能 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侯世昌 (2001)。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俞可平(1999)。社群主義。臺北:風雲論壇。
凃仁雄(2013)。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凃棟隆(2018)。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家長式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施詠齡(2009)。公立高中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心理契約關係之研究-以南部六 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柳敦仁、李茂能、吳培源(2006)。雲嘉南五縣市國小初任校長行政表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通識學報,4,75-139。
柳雅梅(譯)(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臺北 市:心理。
洪幼齡(2018)。國中校長課程領導對學校效能之影響-以教師領導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洪秀熒(2005)。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 雙月刊,36,32-51。
洪英雄(2018)。臺灣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校長真誠領導、教師幸福感、組織健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毓澤(2016)。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專業社群學習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胡蘭沁、黃建皓(2007)。校長領導、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探討-研究文獻的回顧。學校行政,50,145-166。
范慶鐘(2011)。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教師專業承諾與 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夏林清(2002)。大團體動力─理念、結構與現象。臺北市:五南。
夏慶華(2007)。心理契約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以工作感受為中介變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學校行政雙月刊, 60,138-158。
徐發斌(2013)。國民小學校長邀約領導、組織認同與學校效能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
秦夢群、黃敏榮(2016)。高級中等學校分布式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9(2),1-25
高日蘭(2014)。高屏地區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專業發展學習社群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高瑞瑩(2005)。心理契約、組織公正、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臺灣流通業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世良(2009)。心理契約與情緒勞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張伊婷(2010)。主管部屬關係、心理契約滿足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屏東縣。
張坤宏(2016)。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學校公共關係、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張奕華、張敏章(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學校行政,66,30-50。
張國保(2003)。私立大學董事會組織運作與職權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國強(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惠治(2011)。文化領導之理念與實踐—以一位獲得校長領導卓越獎之國小校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張智凱(2009)。國小教師心理契約對知識分享意願之影響-以敬業貢獻度為中 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再版8頁)。臺北市:教育部。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於實 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0。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張慶勳 (2001a)。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張慶勳(2001b)。學習型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學校行政,14,29-41。
張德銳(2005)。人際關係與溝通: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臺北:高等教育。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cirn.moe.edu. tw/Upload/file/636162945954995027.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7)。各級學校概況(106學年度)。取自 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Default.aspx
許德便(2012)。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教學創新、社群互動與學校效能 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連俊智(2011)。從改善學校領導體制提升組織創造力。學校行政,76,24-46。
連倖誼、張雅筑(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1),75-103。
郭木山(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教師社群
協同反省的行動研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郭佩慈(2013)。高職教師心理契約與組織文化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郭怡玲(2012)雲林縣國民中學教師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郭進隆(譯)(1994)。M. P. 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臺北市:天下文化。
郭慶發(2001)。國民小學學校規模、組織鬆散結合程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千玉(譯)(2000)。組織文化與領導。臺北:五南。
陳文宗(2005)。我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與競技運動教練領導風格及選手滿 意度、團隊凝聚力與團隊目標達成度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正修(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學校心理契約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佩英(2009)。一起學習、一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 60(3),68-88。
陳佩榆(2006)。外派經理人之知識、技術、能力(KSAs)與心理契約及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立德管理學院,臺南市。
陳佳萍、王瑞壎(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探究:以學校文化發展為例。載於高雄師範大學主編,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7-112)。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其樑(2009)。高雄縣中等學校心理契約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怡君(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發展與 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勇助(2018)。國民小學校長創新領導、權力運用策略、 教師社群互動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陳秋珊(2015)。臺中市立完全中學教師專業學習互動與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美娟(2006)。國民中學教職人員之心理契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清濱(2016)。中部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清濱(2016)。中部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智遠(2005)。人與組織契合類型的區分:組織社會化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陳銘勳、方妙玲(2004)。心理契約違反對員工工作行為之影響之研究-臺灣高科技產業為例。輔仁管理評論,11,1-32。
陳慧芬、劉芯廷(2015)。國民小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 理論與實踐學刊,31,63-94。
陳慧綺(201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豐書(2010)。高雄市國中教師知覺組織變革、心理契約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若玫(2017)。高級中等學校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學術樂觀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游進年 (1990)。國民中學學校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 33,227-245。
黃乃熒 (1999)。我國中等學校行政病態之診斷研究-中部六縣市為例。教育研究資訊,7(4),146-183。
黃文三、黃馨德、沈碩彬(2019)。高雄公立高中職校長服務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之徑路模式探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3(1),49-74。
黃秀霞(2013)。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 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坤謨(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智能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怡雯(2007)。客家莊國中小學校教育環境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48,87-112。
黃明裕(2017)。國小教師知覺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幸福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建翔、吳清山(2013)。提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可行策略研究:「資料導向決 定」觀點。教育研究學報,47(1),39-58。
黃秋鑾(2008)。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美芳(2009)。臺南縣國民中學教師社群互動、自我導向學習與教學承諾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啟峯(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人格特質、課程領導、組織創新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國城(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社群、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淑芬(2018)。南部地區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教師心理資本、學校翻轉教學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黃淑真(1996)。轉型領導和文化發展對臺北縣開放教育的應用與啟示。教育實 習輔導,2(1),54-61。
黃莉玲(2018)。品味、心理契約滿足與創造力關係之探討:心理安全氣候的干擾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黃裕婷(2015)。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心理契約、幸福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市。
黃靖雅(201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瓈慧(2008)。組織變革、領導型態、組織文化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以臺灣南 部三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韻如(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心理契約、教師幸福感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寶嬋(2009)。國小行政教師與其主管的關係品質對主管信任與承諾之影響-心理契約與角色衝突的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艷秋(2008)。國小校長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變革領導行為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楊念湘(2011)。國民小學校長混合教練、師傅教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振富(譯)(2002)。學習型學校(上)。臺北市:天下遠見。
楊國信(2005)。國民小學團隊管理策略之運用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高屏三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國德(2000)。學習型組織的研究與創新。成人教育雙月刊,53,27-34。
楊淙富(2012)。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智先(2007)。教師社群互動、工作希望感受與創造性轉化之關係:量化模式 建構與典範案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溫榮坤(2006)。國民中學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萬榮水(2002)。公務人員期望「跨組織發展」生涯之勞雇心理契約意涵。研習 論壇,19,29-34。
葉子超(2005)。地方勢力介入學校事務、校長因應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志勝(2002)。教改對學校文化的衝擊。教育研究月刊,95,11-16。
葉佳文(2005)。有效能的學校經營─成功的校長領導。學校行政雙月刊,40,30-46。
詹孟傑(2018)。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希望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詹曉雯(2017)。臺中市國民中學校長領導行為、教師心理契約與其兼任行政職務意願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臺中市。
靳國芬(2010)。國小教師心理契約、組織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廖文川、楊振昇(2014)。中部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0,149-181。
廖建榮(2011)。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心理契約與組織績效間之關係: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開南大學,桃園縣。
廖裕月(1998)。國小校長轉化領導型式與領導效能之研究:以北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趙志揚 (2002)。學校效能研究。載於張銀富(主編),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頁281-323)。臺北市:五南。
劉仲瑛 (2012)。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宇軒(2009)。高高屏地區國民小學體育組長工作壓力、因應策略及行政效能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慶生(2006)。建構「國文科教師專業社群」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臺北市。
劉穎玟(2013)。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歐陽岷(2010)。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臺北市。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潘玳玉(2001)。學校文化領導之研究--以一所教會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蔡宗興、曾瑞譙(2008)。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學教育人員知覺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57,110-146。
蔡炳坤(2007)。高中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語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美娟(201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社群互動、自我導向學習與工作投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蔡淑華(2006)。校長領導型式、總務主任準備度與總務處組織效能之關聯性研
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市。
蔡琇韶(2017)。高級中等學校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教師組織承 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惠淑(2017)。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學校創新、組織溝通與學校效能 徑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臺北: 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3)。學校領導的新思維:建立教師學習社群。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8,42-46。
蔡進雄(2005)。超越轉型領導:國民中小學校長新轉型領導影響教師組織承諾 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37–63。
蔡綺芬(2003)。心理契約量表之建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蔡韻瓊(2008)。國民中學校長家長式領導、教師心理契約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玉菁(2010)。高雄縣國中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對組織變革接受度與學校競爭 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彩鳳(1998)。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鄭勝分(2001)。失落的連結-公部門績效評估與激勵制度之研究。教育雙月刊,25,86-97。
鄭燕祥(2001)。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臺北市:心理。
蕭美玲(2010)。國際非營利組織之心理契約、組織公民行為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賴協志(2008)。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連功(2018)。國小校長學習領導、學校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鍾孟君(2015)。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心理契約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簡妙娟(2018)。國民小學校長微觀政治領導、組織信任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鄺執中(1998)。文化領導-塑造組織生命力的新型領導法。教育資料文摘,41(6),170-182。
顏士傑(2003)。員工心理契約與主管領導風格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
譚彩鳳(2011)。有效能教師學習社群之發展:香港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2),213-246。
鐘巧如(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社群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龔冠州(2007)。教師勝任特徵、心理契約、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
二、西文部分
Aggarwal, U., & Bhargava, S.H. (2009). Revie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psychological (A conceptual model).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33(1), 4-31.
Anderson J. R. (1990). The adaptive characterof thought.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Argyris, C. (1960).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omewood, IL: Dorsey Press, Inc.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tion of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4-94.
Baker, P. H., & Murray, M. M. (2011). Building community partnerships: Learning to serve while learning to teach. School Community Journal, 21(1), 113-127.
Bargal, D., & Schmid, H. 1989.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A prefatory essay.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7 (4), 1-13.
Bennis, W., & Nanus, B. (2003). Leaders: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2nd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Berlinger-Gustafson (2004). Build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Cathy Berlinger-Gustafson, In support of the Florid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ystem Evaluation Protocol. Retrieved December 28. 2009, from http://www.teachinflorida.com/teachertoolkit/PLC.htm
Beyer,J.M.&Browning,L.D. (1999). Transforming an industry in crisis: Charisma,routinization,and supportive cultural leadership. Leadership Quarterly,10(3), 483-521.
Botha, R. J. (2016). Improving south African school effectiveness through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 study of gender. Gender & Behaviour, 142, 6804-6813.
Brooks, L. (1999).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London: Pitman.
Brown,J.(1993).Leadership for school improvement. Emergency Librarian, 20(3), 8-20.
Brown, B.D.; Horn, R. S.& King, G(2018).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labam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 53-59.
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in organization. London: Sage.
Cameron, K. S. (1978).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3(4), 604-632.
Coyle-Shapiro, J., & Kessler, I. (2000). Consequences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or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A large scale survey.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7, 903-930.
Crowther, F., Kaagan, S., Ferguson, M., & Hann, L. (2002). Developing teacher leaders: How teacher leadership enhances school success. Thousand Oaks, CA: Csikszentmihalyi, M., & Wolfe, R. (2000). 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 Implications of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2nd ed). (pp.81-93). New York: Pergamon.
Dabos, G. E.,& Rousseau, D. M.(2004). Mutuality and reciprocity in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f employees and employ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9(1), 52-72.
Dainty, A. R. J., Raiden, A. B., & Neale, R. H. (2004).Psychological contract expectation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r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11(1), 33-44.
Davis, K., & Newstorm, J. W. (1989). Human behavior at work: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 Hill.
Deal, T.E.,& Peterson, K.D. (2009). Shaping school culture: Pitfalls, paradoxes, and promis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illman, D. A. (2000). Mail and Internet Surveys: The Tailored design Metho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oppelt, Y., M.M., Schunn, E. Silk, Mehalik, C.D and D. Krysinski(2009).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s: A case study of design-based learning in a science context.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9(2), 21–38.
DuFour, R., & Eaker, 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Bloomington, IN: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Edward, C. H. (1993).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Macmillan.
Glanz, J.(2006). What every principal should know about cultur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Gregory, M., & Ricky, W. G.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Grift, W. J. C. & Houtveen, A. A. M. (2006). Underperformance in primary school.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7(3), 255-273.
Grossman, P. L., Wineburg, S., & Woolworth, S. (2001).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 community: Standards for evaluating chan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Diego, CA.Hadr, L., & Brody, D. (2010). From isolation to symphonic harmony: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munity among teacher educator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 26(8), 1641-1651.
Hara,N.(2001).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Incorporating community practice in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Seattle, WA.
Herrera, R. (2010). 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Perspectives from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Michigan, Michigan. (AAT 3410406,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
Hill,D.B.(1981). Attitude Generaliz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of trust in American leadership. Political Behavior, 3(3), 257-270.
Hilliard, A. T. (2012). Practices and value of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in higher educatio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CIER), 5(2), 71-74.
Hord, S. M. (2004).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 overview. In S. M. Hord(Ed.),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pp. 5-14).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rn, I. S. & Little, J. W.(2010). Attending to problems of practice: Routines and resources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teachers' workplace interactions。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7(1), 181-217。
Hoy,W.K.,&Miskel,C.G.(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Random House.
Hoy,W.K.,&Miskel,C.G. (2005).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7thed.).New York:McGraw-Hill.
Huffman, J. B., & Hipp, K. K. (2003). Reculturing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xford:ScarecrowEducation
Ihinger, B. J. W. (1988). Development of an attitude scale for elementary principals abou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he role of cultural leade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xas Tech University, N. J. (AAT 303741754,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
Kagle, M. (2014).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7(2), 21-25.
Karakose, T.(2008). The perception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on principal cultural leadership behavior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8(2) , 569-579.
Kotter, J.P. (1973). The Psychology Contract: Managing the Joining-Up Proces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8(3) , 92.
Kruse, S. D., Louis, K., & Bryk, A. (1995). An Emerging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chool-based Profession Community.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Lane, B.A.(1992). Cultural leaders in effective schools: The builders And brokers of excellence. NASSP Bulletin, 76(541), 85-96.
Levin, B. (1986). Renewing the Canadian teaching force. NJ: Prentice Hall.
Levinson, H., Price, C. R., Munden, K. J., & Solley, C. M. (1962). Men.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ittle, J. W. (2002). Locating learning in teacher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opening up problems of analysis in records of everyday work.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8(8), 917- 946.
Louis, K. S., & Kruse, S. D. (1995). Professionalism and community: Perspectives on reforming urban schools. CA: Corwin.
Lovell, C. W. (2009). Principal efficacy: An investigation of school principals' sense of efficacy and indicators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Mississippi. (AAT 3396135,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
Macneil, I. R. (1985). Relational contract: What we do and do not know. Wisconsin Law Review, 3(3), 483-525.
Massachusetts ASCD(2004). Learning communities: A new defini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December 15, 2007, from http://www.mascd.org/docs/ focwin04.htm
McDonald, D. J., & Makin, P. J. (2000).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 job satisfaction of temporary staf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1(1), 84-91.
Mcfarlane, S.L., & Tetrick, L. E. (1994).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s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in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Trend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 91-109.
Mclaughlin, M. W., & Talbert, J. E. (2006). Building school-based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i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oorhead, G., & Griffin, R.W.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5th ed.)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Morrison, D. (1994).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chang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3, 353-372.
Morrison, E. W., & Robinson, S. L. (1997). 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 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 226-256.
Mortimore, P. and MacBeath, J. (2003).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In M. Preedy, R. Glatter and C. Wise(Eds.).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London: Paul Chapman.
Naseem, Z. (2013).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Pakistan: A gender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Reflections in Education, 7(2), 133 -142.
Newll, G., Wilsman, M, Langenfeld, M, & Mclntosh, A. (2002). Online profession development: Sustained learning with prieds.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8, 505-509.
Northcraft, G. B., & Neale, M. A.(1994). A management challeng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 Dryden Press, 400.
Omolade, R. A. (2007). A systems test of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Nigeri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John's (New York),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Services, N. J. (AAT 3247173,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
Owens, R. G. (1998). Organization behavior in education (6th ed ). Needham.
Panigrahi, M. R. (2014). School effectiveness at primary level of education in relation to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7, 51-64.
Pavlou P. A. & Gefen, D. (2005).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in Online Marketplaces: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Moderating Rol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16(4), 331-436.
Pella, S. (2011). A situative perspective on developing writing pedagogy in a teacher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8(1), 107-125.
Purkey, S. & Smith, M.(1983). Effective schools: A review.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427-452.
Rizvi, M. & Elliot, B. (2005).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professionalism in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s in Karachi, Parkistan. Asia-Pacific F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3, 35-52.
Robbins, S. P. (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6th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binson, S. L. (1996). Trust and breach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1, 574-599.
Robinson, S. L., Kraatz, M. S., & Rousseau, D. M. (1994). Changing oblig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 longitudinal stud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 137-152.
Rousseau, D. M. (1989). Psychological and implied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 2(2), 121-139.
Rousseau, D. M. (1995).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written and unwritten agreements. Newbury Park, CA: Sage.
Rousseau, D. M. (2000).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ventory technical report. Pittsburgh: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Doi: N/A.
Schein, E. H. (1980).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Prentice-Hall, Engelwood Cliffs, NJ.
Schein, E.H.(1992).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2r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chein, E.H.(2004).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3r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chein, E.H.(2010).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4r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chwahn, C. J., & Spady, W. G. (1998). Total leaders: Applying the best future-focused change strategies to education. Arlington,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Sels, L., Janssens, M., & Brande, I. V. (2004).Assessing the natur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 validation of six dimension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5(4), 461-488.
Sergiovanni, T. J. (1987).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ultural leadership. In L. T. Sheive & M. B. Schoenheit (Eds.), Leadership: Examining the elusive (116-129). Alexandria, VA: ASCD.
Sergiovanni, T. J. (1995). The principalship: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3r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ergiovanni, T. J. (2002). Leadership:What’s in it for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Shore, L. M., & Barksdale, K. (1998). Examining degree of balance and level of obligation in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A social exchange approach.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 731-744.
Simpson, G.. W. (1990). Keeping it alive: Elements of school culture that sustain innov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8), 34-37.
Sims, R. R. (199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 role in clarifying the ne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3(3), 373-382.
Slatter, W., & France, B. (2011).The teacher-community of practice-student interaction in the New Zealand technology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d Design and Education, 21(2), 149-160.
Slick, S. (2002). Teachers are enthusiastic participants in a learning community. Clearing House, 75(4), 198-203.
Snow-Gerono, J. L. (2005).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culture of inquiry: PDS teachers identify the benefits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1(3), 241–256.
Surowiecki, J. (2004). The wisdom of crowds. New York, NY: W. W. Norton & Company.
Sweetland, S. R., & Hoy, W. K. (2000).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student achievement in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6(5), 703-729.
Takahashi, S. (2011). Co-constructing efficacy: A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perspective on teachers´ efficacy belief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 27(4), 732-741.
Trice, H. M., & Beyer, J. M. (1991). Cultural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al. Organizational Science, 2(2), 149-169.
Trice, H.M. & Beyer, J.M.(1993). The culture of work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oiffs, New Jersey.
Uline C. L., Miler D. M., & Megan Tschannen-Moran(1998).School effectiveness: The underlying dimension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4(4), 462-483.
Van Dyne, L., & Ang, S. (1998).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f contingent workers in Singapor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 692-703.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bb, R., Vulliarmy, G., Sarja, A., Amalainen, S., & Poikonen, P. L. (2009).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eacher well-be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imary schools in England and Finland.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35(3), 405-422.
Welch, D. E. (2003). Globalisation of Staff Movements: Beyond Cultural. Adjustmen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43( 2), 156。
Wenger, M. S., & Hornyak, M. J.(1999). Team Teaching for Higher Level Learning: A Framework of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3(3), 311.
Westheimer, J., & Cuban, F. (1998). Among school teachers: Community autonomy and ideology in teachers' w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Wolfendale, S., & Bastiani, J. (2000). The contribution of parents to school effectiveness.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York-Barr, J., & Duke, K. (200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eacher leadership? Findings from two decades of scholarship.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 (3), 255-316.
Yuchtman,E.& Seashore,S.E.(1967). A system resource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 891-9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