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草地到街市 : 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
作者:陳宗仁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出版項:臺北:稻鄉
集叢:臺灣文化系列;16
ISBN:9789866913327
主題關鍵詞:歷史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0) 博士論文(3) 專書(8)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0
期刊論文
1.黃富三、尹章義、許雪姬(19860425)。在學術工程上建立臺灣史。中國論壇,22(2)=254,1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業鍵(1987)。十八世紀福建的糧食供需與糧價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69-86+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尹章義(1986)。開拓臺灣史研究的方法與視野。臺灣風物,36(2),87-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平山勳(1937)。水租の實證的考察--主として經濟史的領域關する八。臺灣水利,7(1),95-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1)。學際對話十三行。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1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伊能嘉矩、楊南郡(1993)。第十回臺灣通信。北縣文化,38,5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伊能嘉矩(18960928)。第十回臺灣通信。人類學會雜誌,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壬癸(199305)。南島民族的來源。民族學通訊,29,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松本盛長(1936)。臺灣史料調査室報告‧第一。南方土俗,4(2),52-57+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姜道章(19591231)。新莊街之研究。大陸雜誌,19(12),1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燦楠(1976)。新莊鎭的沿革。臺北文獻,38,65-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盛清沂(1956)。臺北縣疆域沿革誌略。臺北縣文獻叢輯,2,3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正祥(1953)。臺北盆地之構造與成因。學術季刊,2(1),8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翁佳音(1990)。從荷蘭古地圖新探北部臺灣的兩處舊地名。臺灣風物,40(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翁佳音(1986)。臺灣史研究的史的繼承與批判。臺灣風物,36(2),101-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翁佳音(1985)。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史聯雜誌,7,108-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富田芳郎(1937)。臺北州新莊街新莊の聚落地理的特徵。臺灣地學記事,8(5/6),5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富田芳郎、粤華(1955)。臺灣鄕鎭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3),85-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富田芳郎(1937)。臺灣に於ける街村--臺北州新莊街。地理教育,26,873-8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富田芳郎(1937)。臺灣に於ける街村--臺北州新莊街。地理教育,27,4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Ng, Chin-keong(1972)。A Study of the Peasant Society of South Fukien, 1506-1644。Nanyang University Journal,6。  new window
22.盛清沂(198303)。說上淡水之內外港。臺北文獻,61/62,135-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秋坤(19880800)。臺灣住民的歷史命運。當代,28,6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光直(19880800)。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的起源。當代,28,1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執明(19781200)。臺北盆地之地質及沈積物之研究。臺灣鑛業,30(4),78-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美容(19870300)。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臺灣風物,37(1),53-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美容、胡家瑜、胡寶鳳、陳美蓉(19871200)。從祭祀圈來看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臺灣風物,37(4),143-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中村孝治(1931)。蘭人時代の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4(1),4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林英彥(19690600)。臺灣先住民在狩獵時期之經濟生活。臺灣銀行季刊,20(2),260-2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翁佳音(19910600)。舊地名考證與歷史研究--兼論臺北舊興直、海山堡的地名起源。臺北文獻(直字),96,99-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盛清沂(19850300)。臺北縣板橋市開闢史事考。臺灣文獻,36(1),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王世慶(19760900)。海山史話(上)--三峽及樹林鎮。臺北文獻(直字),37,49-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村孝志、吳密察、許賢瑤(19940300)。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197-2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施添福(19890600)。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臺灣風物,39(2),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中村孝志(1937)。蘭人時代の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4(3),182-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枝萬、余萬居(19890331)。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風物,39(1),79-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翁佳音(19870600)。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臺灣風物,37(2),55-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中村孝志、曹永和、高玉似、陳怡君(19910900)。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臺灣風物,41(3),118-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李壬癸(19911200)。臺灣北部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根據。臺灣風物,41(4),214-1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李壬癸、高淑媛(19920300)。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臺灣風物,42(1),211-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尹章義(1986)。臺灣-福建-京師-科舉社群對於臺灣開發以及臺灣與大陸關係之影響。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53-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秋坤(1993)。清代臺灣農村土地利用和租佃關係-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爲例,1740-1820。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益昌(1994)。臺灣北部沿海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的分布與互動關係。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富三、翁佳音(1986)。清代臺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17-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正剛(1993)。清代四川的閩粤移民研究(博士論文)。廈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閻萬清(1993)。台北盆地邊緣鄉鎮發展之研究--以泰山鄉為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美齡(197806)。清代臺灣對福建供輸米穀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秀玲(1989)。日據時期新莊街區實質環境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溫振華(1978)。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盛清沂(1960)。臺北縣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寧顏(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7)。明清史料。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1)。臺北市發展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北州(1934)。臺北州水利梗槪。臺北:臺北州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北廳(1914)。社寺廟宇ニ關スル調査。指南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北廳總務課(1903)。臺北廳志。臺北:臺北廳總務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北廳總務課(1919)。臺北廳志。臺北:臺北廳總務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省新莊水利委員會(1954)。臺灣省新莊水利委員會槪況。臺北:臺灣省新莊水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慣習研究會、程大學(1984)。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總督府(1913)。臺灣埤圳統計(明治四十四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明志書院案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珪(1967)。福甯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荷蘭巴達維亞總督府、村上直次郎、程大學中(1991)。巴達維亞日記。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福壽(1938)。樹林鄕土誌。臺北:樹林信利購販組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都爾泰(1965)。雍正硃批諭旨。臺北:臺灣文源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89)。臺灣地區雨量紀錄。臺北: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陳金田(1990)。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第一部調査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臨時臺灣土地調査局(1900)。臺灣舊慣制度調查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査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杜臻。粵閩巡視紀略。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永泰淡水租業契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1990)。張廣福文書影本詳目。臺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一臺灣私法第一卷附錄參考書。神戶: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山田伸吾(1899)。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査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尹章義(1981)。新莊志‧卷首 新莊,臺北平原拓墾史。臺北:新莊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尹章義(1980)。新莊志‧卷二 新莊發展史。臺北:新莊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尹章義(1983)。張士箱家族發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個案研究 (1702-1983)。臺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尹章義、陳宗仁(1989)。新莊志‧卷三 新莊政治發展史。臺北:新莊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連照美、宋文薰。臺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秋坤、許雪姬(1992)。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1980)。新莊慈祐宮沿革誌。臺北: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鄭明枝(1985)。郭氏宗族北臺移民拓墾史-郭光天宗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謝國楨(1980)。明代野史筆記資料輯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Parker, R. E.、宋俊嶺(1987)。城市社會學。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郭薰風、石璋如(1983)。桃園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紹馨(1964)。臺灣省通志稿--人民志.人口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張炎憲(1989)。臺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高拱乾(1985)。台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莊展鵬(1991)。台北地質之旅。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培桂(1968)。淡水廳志。臺北:國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慶桂、吉綸、顧德慶(1964)。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文達(1968)。臺灣縣志。臺北:國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謝肇淛(1971)。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范咸(19850501)。重修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增田福太郎(1937)。台灣本島人の宗教。台南州:台南州衛生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安倍明義、臺灣蕃語研究會(1987)。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吳松弟(1933)。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陳其南(1989)。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陳璸(1961)。陳清端公文選。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六十七(1961)。番社采風圖考 : 台灣內山番地風俗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郁永河、方豪(1983)。裨海紀遊。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熊鈍生、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1982)。辭海。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周鍾瑄(1968)。諸羅縣志。臺北:國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Perkins, Dwight H.、宋海文(1984)。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年-1968年)。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1969)。臺灣堡圖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楊彥杰(1992)。荷據時代臺灣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Rawski, Evelyn Sakakida(1972)。Agri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1.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之部。東京:富山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調查經濟資料報告。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洪敏麟(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伊能嘉矩、江慶林、劉寧顏、程大學(1991)。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曹永和(19790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唐贊袞(1958)。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Imbault-Huart, Camille、黎烈文(1958)。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尹章義(19890000)。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邱秀堂(1986)。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施琅(1958)。靖海紀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林滿紅(19780000)。茶、糖、樟腦業與晚清臺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伊能嘉矩、森口雄稔(1992)。伊能嘉矩の台湾踏査日記。台湾風物雑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臺灣總督府管內堡里街庄土名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陳紹馨(19790000)。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801028)。李張尾口述資料,新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01008)。林胡傳月(林世南夫人)口述資料,新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01022)。林胡傳月(林世南夫人)第二次口述資料,新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01021)。林根養口述資料,新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01017)。陳國治口述資料,新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01003)。黃欽全口述資料,新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01013)。翁永裕口述資料,新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雲萍(1956)。關於北部臺灣開發的一資料。臺北縣文獻叢輯。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雪姬(1988)。澎湖的人口遷移--以白沙鄉瓦硐村為例。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美容(1988)。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尹章義(1989)。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與功能。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秋坤(1992)。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光宇(1993)。重利與顯親:有關「臺灣經驗」各家理論的檢討和歷史文化論的提出。臺灣經驗(一)--歷史經濟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鄧孔昭(1990)。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響。臺灣研究十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壬癸(1995)。臺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關係。平埔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益昌(1998)。史前時代臺灣與華南關係初探。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