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
作者:黃樹仁
書刊名: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陳宇翔 (主編)
頁次:151-201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高雄:巨流
主題關鍵詞:原漢通婚臺灣研究臺灣社會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劉千嘉(20110600)。臺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通婚:社會界線的世代差異。人口學刊,42,115-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輝、金力(20080800)。重建東亞人類的譜系。科學人,78,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康培德(20100300)。荷蘭東印度公司治下的臺灣原住民部落整併。臺灣史研究,17(1),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叔倬、段洪坤(20091200)。臺灣原住民祖源基因檢驗的理論與統計謬誤:回應林媽利的〈再談85%帶原住民的基因〉。臺灣社會研究,76,347-3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樹仁(20020600)。臺灣都市化程度析疑。臺灣社會學刊,27,163-2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駱明慶(20060300)。教育成就的性別差異與國際通婚。經濟論文叢刊,34(1),79-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聰敏(20090900)。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16(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詹素娟(20040600)。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熟番」政策--以宜蘭平埔族為例。臺灣史研究,11(1),43-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正略、康豹(20110300)。日治時期烏牛欄庄的人口結構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1,89-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叔倬、段洪坤(20081200)。平埔血源與臺灣國族血統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2,137-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孔立(1997)。"有唐山公,無唐山媽"質疑--有關臺灣早期人口性別比例問題。臺灣研究集刊,58,6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江澤祥(2003)。唐山公與唐山媽。新港文教基金會會刊,20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詹素娟(20051200)。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121-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尹章義(2002)。吉娃斯阿麗版的臺灣原住民史綱。歷史月刊,2002(10),88-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尹章義(2002)。吉娃斯阿麗版的臺灣原住民史綱。歷史月刊,2002(11),98-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彥杰(2005)。客家移民臺灣的歷史記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2),62-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季樺(19890000)。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以竹塹社為例。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73-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樹生(19970000)。荷據時期臺灣的漢人人口變遷。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雲林:北港朝天宮董事會。1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連茂、葉恩典(1999)。泉州.臺灣:張士箱家族文件匯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錦台(2010)。千年客家。臺北:如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棟樑(1997)。平埔足跡: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臺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孔昭(2011)。第三章:清代大陸向臺灣移民中的女性移民。閩粵移民與臺灣社會歷史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鄧孔昭(2011)。第十章:清代臺灣漢族居民與原住民通婚狀況探析。閩粵移民與臺灣社會歷史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鄧孔昭、陳後生(2011)。第二章:清代大陸移民「偷渡」入臺盛行的動力分析。閩粵移民與臺灣社會歷史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媽利(2010)。我們留著不同的血液:以血型、基因的科學證據揭開臺灣各族群身世之謎。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春榮(2009)。族群與通婚:一個臺南山區村落的歷史人口學研究。平埔歷史文化論集。臺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avalli-Sforza, Luigi Luca、吳一丰、鄭谷苑、楊曉珮(2003)。追蹤亞當夏娃:從演化歷史看基因、民族和語言的關係。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Dudbridge, Glen、謝世忠、劉瑞超(2010)。1880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南岬燈塔駐守員喬治、泰勒撰述文集。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潘大和(1998)。平埔巴宰族滄桑史:臺灣開拓史上的功臣。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志輝(2001)。最後的打貓社人?--一個平埔番社的歷史敘述。平埔群族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伊能嘉矩、楊南郡(1996)。臺灣探查日記。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Olson, Steve、霍達文(2004)。人類基因的歷史地圖。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Bairoch, Paul(1988)。C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Dawn of History to the Presen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6.黃叔璥(1960)。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柔森、葉婉奇(1999)。重塑臺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原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紹馨、莊金德(1972)。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人口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連橫(1985)。臺灣通史。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余文儀(2007)。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蔣毓英、黃美娥(2004)。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禮(2005)。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廖風德(1996)。臺灣史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伊能嘉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文崇一、許嘉明、瞿海源、黃順二(19750000)。西河的社會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臺灣史。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吳文星(19910000)。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藤井志津枝(1997)。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修澈(2001)。平埔族的分佈與人口。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修澈(2001)。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99)。臺灣農業年報。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金鋐(2004)。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中村孝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2002)。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4)。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李壬癸(1999)。臺灣原住民史.語言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翁佳音、陳怡宏(2013)。平埔蕃調查書。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弘畫、張榮錚、劉勇強、金懋初(1993)。大清律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周婉窈(2009)。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吳密察(2012)。臺灣通史--唐山過臺灣的故事。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福康安(1961)。欽定平定臺灣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吏部(1969)。欽定重修六部處分則例。臺北:文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六十七、范咸(2005)。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活動網絡。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洪麗完(2009)。臺灣史。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中村孝志、吳密察、翁佳音(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產業、概說。臺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周鍾瑄(2004)。諸羅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尹士俍(2004)。臺灣志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王瑛曾(2006)。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Cavalli-Sforza, Luigi Luca、Cavalli-Sforza, Francesco、樂俊河(2000)。人類大遷徙:我們來自於非洲嗎?。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LeGendre, Charles W.、Ekildsen, Robert、黃怡(2012)。南臺灣踏查手記。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4.洪麗完(19970000)。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許雪姬(19930000)。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歐陽泰、鄭維中(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王世慶(19940000)。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市: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許毓良(2008)。清代臺灣軍事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李國銘(20040000)。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伊能嘉矩、楊南郡(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吳燕和(2006)。故鄕.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鳥居龍藏、楊南郡(1996)。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尹章義(19890000)。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Brown, Melissa J.(2004)。Is Taiwan Chinese? The Impact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tit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6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施琅(1958)。靖海紀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van Meijensteen, Philippus Daniel Meij、江樹生(2003)。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漢聲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Fix, Douglas L.、Lo, Charlotte(2006)。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如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Mackay, George Leslie、林晚生、鄭仰恩(2007)。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李壬癸(1997)。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市:常民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陳紹馨(19790000)。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戴炎輝(19790000)。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天主教道明會。道明會的神父第二次來臺開教,http://www.catholic.org.tw/dominicanfamily/taiwan_history_secondtime.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台語俗諺故事「有唐山公無唐山媽」,http://www.bsles.tnc.edu.tw/~history/page/pl5/pl5-09.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總督府。臺灣人口動態統計,http://tcsd.lib.ntu.edu.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翔鶴(2011)。康熙雍正年間臺灣移民的婚姻與家庭。閩粵移民與臺灣社會歷史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忠純(2011)。清前期領照渡臺的民人範圍--兼議限制渡臺政策的轉變及其原因。閩粵移民與臺灣社會歷史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起元(1966)。條陳臺灣事宜狀。清經世文編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培德(2001)。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炎憲、李季樺(1995)。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葆楨(1959)。臺地後山請開舊禁摺。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鄧孔昭(1991)。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響。臺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曹振鏞(1970)。會議臺灣善後事宜疏。道咸同光四朝奏議。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文凱(20110000)。清代臺灣熟番地權的創設與流失:以竹塹社為個案的歷史分析。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其倬(1972)。奏聞臺灣人民搬眷情節摺。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喀爾吉善、鍾音(1983)。閩浙總督喀爾吉善暨福建巡撫鍾音奏報閩省民數穀數摺。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郝玉麟(1998)。奏請遷徙臺灣之人民准其搬遷眷屬摺。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七輯: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臺灣原住民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廷璋(1963)。請停臺灣搬眷之例,酌籌禁戢偷渡之條,以靖海疆事。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士功(2007)。題准臺民搬眷過臺疏。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鄂寧(1984)。福建巡撫鄂寧奏報民數穀數摺。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施添福(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