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學空間實質形式與使用行為間互動模式之研究--以台灣九二一災後重建國民中小學校園為例
作者:陳信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n-A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康自立
王明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教學空間實質形式九二一重建學校紮根理論互動模式instruction spacephysical formthe rebuilt campuses of the 921 earthquakeGrounded Theoryinteraction mod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3
本文係整合建築與教育兩專業,進行教學空間實質形式之研究。首先以文件分析法分析有關營造教學環境之論述,配合新近開放教育理念與九年一貫課程內涵,研擬因應需求變革之教學空間理論性規範內容如下:
1. 強化分區的校園配置,以確保教學區之功能。
2. 以年級或班群為教學空間的「模組」單位,教師專業領域則為該模組之重心。
3. 模組單位內專科領域教室與班級教室的數量配比,應依不同的年級 ( 段 ) 而有所不同。
其次以九二一災後重建國民中小學校園為選取樣本之對象,進行使用者與教學空間各項實質形式之互動行為情境的詳細觀察;其蒐集資料與分析方法等過程則引用紮根理論之程序與技術。經過嚴謹之三階段譯碼程序而發展「空間與行為」之互動模式與規範,結論如下:
1. 空間形式之使用行為範疇:共通者為「空間存在本質」、「符合教學使用」與「社會經濟考量」等三層面。
2. 空間形式受情境之影響:最大者為某形式係教學所需要,但是並非既有者;其次為某形式未能符合使用者進行教學時所需要者;再次之為某形式為教學所需要,但是其附帶性質可能影響教學之效果。
3. 教學空間之各實質形式與使用行為間互動模式與規範:
(1) 空間內所應納入之活動領域及使用內容,有其上限與條件,須分「班級教室」與「教學單元」兩層次考量。
(2) 空間單元間配置與組成關係為行政者、設計者與使用者所交互影響而形成,以既能確保其教學需求;並能提高學習興趣為較佳之結果。
(3) 教室平面形狀以能涵容較多之教學型態於該平面空間進行者,為空間使用主導者─教師所普遍認同,該平面須確保一處可多樣排列學生座位之區域。
(4) 教室內部之立體形狀主要為型塑空間意象的變化,與使用行為或活動較無互動情形。
(5) 圍塑教室空間之界址介質:有開設門窗的牆壁,其主要互動為清潔維護時的安全與便利;實牆部分的主要互動則為增添展示公佈欄或置物櫥櫃等。
(6) 教室內部裝修介面若與人體直接碰觸者,則其裝修重點為舒適取向,耐用其次;若介面為輔助教學設施者,則其裝修重點為符應機能且耐用,美觀其次。
(7) 教室外部與公共性空間介面裝修之互動,主要源於使用者考量安全、美觀原則、及維修保養等問題。
(8) 教學相關設備與使用行為之互動模式,主要起因於「資源分配不當」與「未切合實務性需求」兩方面之缺失。
This study integrated two specialties---“Architecture” and “Education” to carry out a physical form study of education spaces. First, used method of “Documents Analysis” to collect discussions of architecture and education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building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matched up the research of recently ideal of “Open Educ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1-9 Years Articulation Curricula” to draft a theoretical norm of education space which can deal with the demanding transformation:
1. Ensuring the function of instruction zone by use of consolidated zoning in school site.
2. Using grade or cluster-classes as “Module” for instruction space, teachers’ specialties fields should be the cores of each module.
3. Distributing differently the special field classrooms and classrooms in different grade.
Second, took the rebuilt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campuses of the 921 earthquake in Taiwan as samples of the study, proceeded detailed observations on interaction behaviors between the users and each physical forms of educational spaces. Its’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and other processes used the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of “Grounded Theory” to develop the interaction models and norms of “Spaces/Behaviors” after conscientious and careful three stages decoding procedure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ategories of using behavior- the common categories of each space form are three parts: “Space-exist essence”, “Instruction use matching”, “Social and economy consideration“.
2. The situation of affecting space form- the most serious situation is the forms are needed for instruction but they are not existed yet. Second, the forms cannot match users’ needs for proceeding instruction. Third, the forms are needed for instruction but its attaching characters may influence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
3. The interaction models and norms of “space forms/using behavior” are as follows:
(1) The filling of activities areas and the using contents of instruction spaces have their limitations and terms, they should be considerate into two levels: “Classroom” or “Instruction Space Unit”.
(2) The layout of relational instruction units were formed by the reciprocal effect between administrative staffs, designers and users. The better composing relationships not only can ensure instruction demands, but also can promote learning interests.
(3) The plane shape of classrooms should be able to contain more teaching patterns, and be identified by controllers of classrooms-teachers. It has to provide many different arrangements of students’ seats.
(4) The shapes inside of classrooms’ just to create the changes of image, not to influence the using behavior or activities.
(5) The forming classroom space materials those have doors or windows. Its interactions mainly focus on the safeness and conveniences of sanitary maintaining. The interactions of solid walls are mainly focus on being bulletin boards or sideboards.
(6) The classroom internal surfaces those are directly contacts with human bodies, their needs are comfortable and then durable. If the surfaces are assist teaching equipments, their needs mainly focus on match the functions and durable, then pleasing to eyes.
(7) The interactions of outside of classrooms and public spaces may change mainly because of users’ considerations of “safeness”, “artistry”, “maintaining” and “repairing”.
(8) The interaction model between instruction spaces related to facilities and using behaviors. Mainly causes by “Inappropriate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do not “Match User’s Practical Demands” two fault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明蘅、陳信安(1991)。街廓結構:以台南市為例。規劃學報,18,1-27。
王敏順(1995)。紮根理論研究法之評述。規畫學報,22,27-43。new window
王馨敏(2000)。九二一大地震震災學校環境重建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桂陽(1990)。台灣省國民中學教室改善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基正、聶志高、陳殿禮、李美慧(2003)。九二一重建小學校園規劃與社區使用關係之研究-以社區民眾使用田徑運動場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C9),台中。
吳禹賢(2002)。九二一災後重建國民小學學校建築教室造價之研究以台中縣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婉婉(譯)(1993)。Zimring, C. M. & Reizenstein, J. E.著。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 (A Primer on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建築師,9(11),33-38。
李述藺(2002)。南投縣國民中學校園重建用後評估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南投。
李委煌(2002)。彩繪希望的手―訪郭書勝建築師。載於慈濟文化志業中心(主編),勇士中興―中興國中,新世紀、新希望(頁198-202)。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林亭廷(2001)。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設計之用後評估。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春宏(1990)。台灣省國民小學教室改善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勤敏(1984)。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與計畫原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聰德(1985)。台北市中小學校園噪音問題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萬義(1986)。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評鑑之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周鼎金(1983)。學校教室採光照明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new window
南投縣政府(2000)。南投縣中小學整體規劃綱要。南投:作者。
洪淑玲(2002)。施行「九年一貫課程」之國小普通教室使用問題探討─以台北市第二類型試辦學校低年級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桃園。new window
范巽綠(2001)。讓我們為下一代蓋個好學校。新校園運動特輯(頁12-15)。台北:教育部。
徐宗國(譯)(1997)。Strauss, A. & Corbin, J.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47-73)。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徐亞瑛(1996)。茁根理論之介紹─以「台灣地區殘病老人家庭照顧品質」研究為例。護理研究,4(3),263-278。new window
高忠敬(1992)。國民小學普通教室使用方式及空間轉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康自立(1985)。建教合作教育原理。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康自立(1986)。美國技術教育思想之研究。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張嘉祥(1974)。配合教學改革的教學空間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景旭(1994)。評”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by A. L. Strauss & J. Corbin &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By B. G. Glaser & A. L. Strauss。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249-254。
張美玲(2001)。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型態與普通教室空間規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怡文(2002)。領域結構的定量分析。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新竹。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1 a)。教育部九二一災後校園重建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 b)。新校園運動特輯。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81)。國民小學設備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監製)(2003)。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突破與創新―新校園運動。台北:百巨國際文化事業。
陳伯璋、盧美貴(1994)。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福源(1996)。從開放空間學校建設―談台北永安國小之規劃。教師天地雙月刊,81,41-47。
陳殿禮、聶志高、吳基正(2003)。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校園普通教室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學童對個人儲物櫃之使用評估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C12),台中。new window
陳維東、顧光中(2003)。從建築師角度探討PCM服務滿意度-以921校園重建工程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L3),台中。
陳信安(1999)。建築類型設計。台北:詹氏書局。
陳信安、郭章淵(2003)。教學空間之規劃設計者與實務使用者間理念符應程度探討―以九二一重建校園使用後評估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B8),台中。
陳信安、郭章淵(2003)。開放教育理念影響教學空間模式規範變動之建議―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C11),台中。
陳信安(2003)。開放教育理念之九年一貫課程影響教學空間模式變動之探討。朝陽設計學報,3,53-70。new window
陳添球(1999)。紮根法在教學觀察上的應用行動研究―以語文科教學觀察為例。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之「八十八學年度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校內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257-288),台灣花蓮。
曾慧佳(2002)。談基層教師共同進行「國民小學學童基本學力」的質性研究。2003年2月7日,取自http://www.tw.org/newwaves/63/1-2.html
曾光宗、鐘婉珣(2003)。九二一校園重建學校用後評估之研究(1)(2)-評估內容及空間使用問題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C7、C10),台中。
許碧蕙(2002)。校園規劃「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南投縣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湯志民(1991)。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劃、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new window
湯志民(1993)。教室設計的發展趨勢。教師天地,63,37-51。
湯志民(1997)。台灣學校建築的發展和方向。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新世紀學校建築革新與展望(頁101-170)。台北:台灣書店。new window
湯志民(2000)。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
黃世孟(1988)。從建築物用後評估探討學校建築規劃與設計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與設備專題研究(頁47-62)。台北:台灣書店。
黃世孟(1992)。彰化員林國小校舍使用後評估之調查研究。2002年8月20日,取自http://ceiba.cc.ntu.edu.tw/sb/data.html
黃世孟(1995)。教育改革中之最大教具:國民小學學校建築之轉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第四屆優良學校建築規劃評介─台灣地區高職篇(頁2-27)。台北:台灣書店。
黃世孟(1996)。國民小學落實開放教育學習環境之學校建築課題。空間雜誌,78,120-128。
黃世孟(2000)。地震受災國民中小學建築規劃設計規範。建築師,316,103-105。
黃富祥(1995)。以「用後評估」探討國中校園空間之規劃設計─以台北市百齡國中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桃園。
黃宗輝(2002)。南投縣921震災後影響國民中小學校園重建因素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南投。
黃新發(2002)。專業營建管理制度運用於921校園重建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南投。
董娟鳴(2001)。政大地政系研究生對系空間使用觀感影響因素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第十三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頁337-342),台北。
趙益祥(2002)。921地震後南投新建小學之研究。淡江大 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聰榮、陳欽銓(2003)。校舍空間設施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國民小學教室學習角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C6),台北。
廖春文(主編)(2001)。九年一貫統整課程―理念與設計實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雅怡、趙永森、鄭聰榮(2003)。國民小學防、救災措施之探討―以南投重建之國民小學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之「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F23),台中。
賴育成、鍾松晉、江哲銘(2003)。921震災重建國小普通教室照明環境現況之評估研究―以南投縣災後重建國小為例。載於中華民國設計學會主辦之「第八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頁H163-168),台中。
盧錦融(1989)。實質環境結構理論初探:以澎湖傳統村落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盧美貴、陳伯璋(1995)。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薛琴(1972)。教學法的改革對教學空間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關華山(譯)(1996)。John Zeisel著。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1971). Open space school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Glaser, B. &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George, P. S. (1975). Ten years of open space schools: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Gainesville, Florida:Florida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unci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10 431)
Gump, P. V. (1987).School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s. In Altman, A. & Stokols, D.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p.691-732). New York:Wiley 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John Wiley & Sons.
Kosecoff, J. & Fink, A. (1982). Evaluation basics: A practitioner’s manual.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owalski, T. J. (1989). Planning and managing school facilities. New York: Praeger.
Mac-Connell, J. D. (1957). Planning for school buildings. New Jersey: Eaglewood Cliffs.
Sanoff, H. (1992). School design. New York: Van Nortrand Reinhold.
Strauss, A. & Corbin, J. (1987).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 techniques. London: Sage.
Weinstein, C. (1977). Modifying student behavior in an open classroom through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desig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4, 249-62.
Weinstein, C. (1979).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chool: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9, 577-610.
Zimring, C. M, & Reizenstein, J. E. (1980).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An overview.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2(4), 429-45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