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白樂府詩色彩之研究
作者:黃麗容
作者(外文):Lily Hw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燮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李白樂府詩色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0
詩歌經漢魏六朝、唐等數代發展,至盛唐,造就詩歌創作高峰,此項成就,有賴李白、杜甫、王維、元結等詩家之努力,繼韓愈、李賀、宋之蘇軾、陸遊、辛棄疾、明之高啟、清之黃景仁、龔自珍等接踵相應,並汲取其經驗,使詩歌持續發展。唐代詩人中,初唐陳子昂首先倡導詩歌革新主張,李白承之,力掃雕藻柔靡的詩風,提出具體的文學主張,完成詩歌革新的任務,並於詩篇中展現雄奇奔放、特立絕俗的風格,於唐代詩歌革新運動中實具領導的地位。歷代對李白詩的研究,多著力於作品繫年、思想闡述、版本校注、藝術風格等,由色彩角度作為研究範圍者,僅有單篇零星的探討,故本文就李白樂府之色彩,分為七章,加以研究。首章緒論,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資料與方法和色彩符號之涵義。第二章,首以政治層面、生活環境、文藝風潮為輔,配合李白傳略、著作等資料,了解其生平、學養。其次,將李白詩色與所展露的個性情緒、境遇經驗等項,一一繫連和分析,使李白詩色蘊藏之情思等予以再現,呈顯詩歌色彩和作者情緒、境遇等之密切關係。再者則細考李白集四家傳本異同,以資研究之用。第三章,就李白詩歌,分析其宗教信仰、儒家理念、文學主張和藝術觀點等項,綜理其與李白詩色的關係。第四章,則就李白詩色彩符號,研究其各種色系內涵之特色,了解李白用色之趨勢與其內蘊情思。其詩多以白色系、青色系、黃色系、紅色系與綠色系,表達深意。第五章,研究李白詩設色藝術技巧及其特色,包括引端結句、設色謀篇、色彩修辭等方面。第六章,分析李白詩色彩美學,有單純美、對比美、均衡美、律動美等項。第七章總論李白樂府詩色彩之特色及價值,並闡明其對後世浪漫主義詩風與豪放雄奇風格之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古籍部分依年代排序,今人資料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李白專著
  李白集
宋‧楊齊賢集註,元‧蕭士贇補註:《分類補註李太白詩》,上海涵芬樓借蕭山朱氏藏明郭氏濟美堂刊本 四部叢刊集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王琦輯註:《李太白文集輯註》,清乾隆戊寅年聚錦堂原刻本 北市:新興書局 民國五十七年十月新一版。
清‧王琦註:《李太白集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六七冊集部,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成都:巴蜀書社 二○○○年四月第一次印刷。
詹鍈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第一次印刷。
瞿蛻園等校注:《李白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李白研究類
王運熙、李寶均:《李白》,台北:萬卷樓 民國八十二年七月初版二刷。
中國李白研究編輯部:《中國李白研究》,江蘇古籍,一九九○年。
王伯祥:《增訂李太白年譜》,四川:四川人民,一九八一年。
安旗:《李白縱橫談》,西安:陝西人民,一九八一年。
安旗:《李白詩秘要》,西安市:三秦出版社,二○○一年。
安旗:《李白詩新箋》,河南:中州書畫社,一九八三年。
安旗:《李白研究》,西安西北大學 一九八七。
安旗、薛天緯:《李白年譜》,濟南:齊魯書社,一九八二年。
李紹先、李殿元:《李白懸案揭秘》,成都:四川大學,一九九六年。
李白研究學會:《李白研究論叢》,成都:巴蜀書社,一九八七。
李白研究會:《中日李白研究論文集》,馬鞍山市李白研究會,北京中國展望,一九八九年。
松浦友久、劉維治、尚永亮、劉崇德:《李白的客寓意識及其詩思》,北京市:中華書局,二○○一年。
施逢雨:《李白生平新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八年八月初版。
郁賢皓:《李白大辭典》,南寧:廣西教育 一九九五年。
郁賢皓:《李白叢考》,西安:陝西人民一九八二年。
馬鞍山李白研究會、中國李白研究會:《二十世紀李白研究論文精選集》,西安市:太白文藝出版社 二○○○年。
陶新民:《李白與魏晉風度》,北京:中國廣播電話 一九九六年。
傅紹良:《笑傲人生│李白一個案研究》,太原山西教育,一九九四年。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七二年一月。
梁森:《謝朓與李白管窺》,北京:人民文學,一九九五年。
詹鍈:《李白詩論叢》,北京:人民文學,一九八四年。
葛景春:《李白與唐代文化》,鄭州:中州古籍,一九九四年。
葛景春:《李白思想藝術探驪》,鄭州:中州古籍,一九九一年。
楊海波:《李白思想研究》,上海學林,一九九七年三月。
詹鍈:《李白詩論叢》,北京:人民文學,一九八四年。
詹鍈:《李白詩文繫年》,北京:人民文學,一九八四年。
詹鍈:《李白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一九九一年。
楊栩生:《李白生平研究匡補》,成都:巴蜀書社,二○○○年八月。
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一九九二年第三次印刷。
裴斐、劉善良:《李白資料彙編》,北京:中華,一九九四年。
燕白:《簡論李白與杜甫》,成都:四川人民,一九八一年。
二、相關專著
  經類
《周易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尚書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周禮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左傳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公羊傳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榖梁傳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論語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爾雅注疏》,台北:藍燈‧十三經注疏本。
漢‧戴德:《大戴禮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二八,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四部叢刊初編經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漢‧鄭玄注:《禮記》,四部叢刊經部‧○○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漢‧鄭玄:《周禮》,四部叢刊經部‧○○一,台北:台灣商務。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四部叢刊續編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四部備要‧經部,台北:中華書局。
漢‧劉熙:《釋名》,四部叢刊經部‧○○三,台北:台灣商務。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四部叢刊續編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唐‧陸德明著,清‧盧文弨校:《抱經堂本經典釋文》,台北:漢京 民國六十九年。
宋‧李如圭:《儀禮集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三,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宋‧陳祥道:《禮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三○,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三一,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五十四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
  史類
《戰國策校注》:四部叢刊‧史部‧○一四,台北:台灣商務。
西漢‧司馬遷:《史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四三 史部,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山海經》  四部叢刊史部‧○二四,台北:台灣商務。
漢‧班固:《漢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五○ 史部‧七,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晉‧王嘉:《拾遺記》,叢書集成新編第二十六冊‧逸史,台北:新文豐 民國七十四年初版。
南明宋‧范曄:《後漢書》,景印文淵四庫全書‧二五二,史部‧十,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南朝梁‧沈約:《宋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五七,史部‧十五,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唐‧李延壽撰:《南齊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五九,史部‧十七,台北:台灣商務。
唐‧姚思廉奉敕撰:《梁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六○,史部‧十八,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一九八八年。
唐‧李延壽:《南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六五史部,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唐‧魏徵等:《隋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六四冊 史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唐‧魏徵等:《隋書》,四部備要‧史部,台北:中華書局。
後晉‧劉昫:《舊唐書》,四部備要‧史部,台北:中華書局。
宋‧王溥撰:《唐會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六○六 史部‧三六四政書類,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宋‧歐陽修,宋祁等奉敕撰:《新唐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七四冊 史部,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子類
戰國‧老子:《老子道德經》,四部叢刊‧子部‧○二七,台北:台灣商務。
戰國‧莊子,郭象注:《南華真經》,四部叢刊‧子部‧○二七,台北:台灣商務。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四部叢刊‧○二二,台北:台灣商務。
《黃帝內經素問》,四部叢刊‧子部.○一九,台北:台灣商務。
戰國‧荀子:《荀子》,四部叢刊‧子部.○一七,台北:台灣商務。
戰國‧荀子:《荀子》,四部叢刊‧子部.○一七,台北:台灣商務。
漢‧劉安:《淮南子》,四部叢刊‧子部.○二二,台北:台灣商務。
漢‧劉向:《說苑》,四部叢刊‧子部.○一七,台北:台灣商務。
漢‧班固:《白虎通德論》,四部叢刊‧子部.○二二,台北:台灣商務。
晉‧葛洪:《抱朴子》,四部叢刊‧子部.○二七,台北:台灣商務。
晉‧張華注:《禽經》,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一五三,台北:台灣商務。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五十一年四月初版。
唐‧段成式:《西陽雜俎》,四部叢刊‧子部‧○二四,台北:台灣商務。
唐‧歐陽詢等奉敕撰:《藝文類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八八八冊,子部‧一九四,類書類,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宋‧李昉等奉敕:《太平廣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五冊,子部三五一,小說家類,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宋‧沈括:《夢溪筆談》,四部叢刊續編子部‧八六二,台北:台灣商務。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華正 民七十一年。
清‧孫詒讓:《定本墨子閒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年。
  小學類
漢‧許慎:《說文解字》,四部叢刊經部‧○○四,台北:台灣商務。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註:《說文解字註》,台北:藝文出版,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初版八刷。
清‧畢沅:《釋名疏證》,叢書集成初編‧一九○,台北:台灣商務。
清‧桂馥:《說文義證》,四部叢刊廣編第七冊,台北:台灣商務。
  總集、別集類
東漢‧王逸註:《楚辭補註》,四部叢刊集部‧○三○,台北:台灣商務。
南朝宋‧鮑照:《鮑明遠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六三 集部‧二 別集類,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南朝梁‧蕭綱:《玉臺新詠集》,四部叢刊‧集部‧○九三,台北:台灣商務。
南朝梁‧昭明太子,李善註:《六臣註文選》,四部叢刊集部‧○九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一,台北:台灣商務。
唐‧宋之問:《宋之問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三,台北:台灣商務。
唐‧王維:《王右丞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三,台北:台灣商務。
唐‧韋應物:《韋江州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三,台北:台灣商務。
唐‧孟郊:《孟東野詩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五,台北:台灣商務。
唐‧韓愈:《韓昌黎先生集》,四部叢刊集部‧○三四,台北:台灣商務。
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七,台北:台灣商務。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四部叢刊集部‧○三六,台北:台灣商務。
唐‧杜牧:《樊川文集》,四部叢刊集部‧○三六,台北:台灣商務。
唐‧高適:《高常侍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三,台北:台灣商務書館。
唐‧杜甫:《杜工部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二,台北:台灣商務。
唐‧王勃:《王子安集》,四部叢刊集部‧○三一,台北:台灣商務。
唐‧殷璠輯:《河嶽英靈集》,台北:商務,民國七十八年。
宋‧姚鉉纂:《唐文粹》,台北:商務,民國五十四年。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一九六六年。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四部叢刊集部‧四十三,台北:台灣商務。
宋‧陸遊:《劍南詩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六二 集部‧一○一,別集類,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漢京文化,民國七十年。
元‧吳澄:《吳文正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九七 集部,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五年。
元‧方回:《桐江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二九三 集部,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明‧唐順之:《荊川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正編,上海:商務,民國二十五年。
清‧笑笑生:《金瓶梅》,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三月修二版。
清‧陸心源:《唐文續拾遺》,台北:文海,民國五十一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三年。
錢鍾書:《管錐篇》,台北:友聯出版,民國七十年。
  詩類(含詩學、詩文評、詩歌史、詩韻、詩律等)。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四部叢刊集部‧○九九,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南朝梁‧劉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註》,台北:明倫,民國六十年。
唐‧釋皎然:《五卷本皎然詩式》,台北:廣文,民國七十一年八月初版。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冊,台北:新文豐。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民國八十八年。
宋‧尤袤:《全唐詩話》,上海:商務,民國二十五年。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成都:巴蜀書社,一九八九年。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七九冊,集部,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民國七十七年。
明‧徐禎卿:《談藝錄》,明詩話全編‧三,南京:江蘇古籍,一九九七年。
明‧高棅:《唐詩品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三七一冊,集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明‧胡震亨:《李杜詩通》,清順治庚寅七年秀水朱茂時刊本六十一卷二十四冊‧集部‧微卷。
明‧胡應麟:《詩藪》,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
清‧王堯衢注:《唐詩合解箋注》,河北:河北大學,二○○○年。
清‧錢牧齋、何義門撰:《唐詩鼓吹評注》,河北:河北大學,二○○○年。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台北:藝文,民國四十五年。
清‧陳廷敬:《唐宋詩醇》,台北:中華 民國六十年。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丁福保編《清詩話》‧二 台北:藝文,民國四十八年。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台北:台灣商務 民國六十七年一月台一版。
清‧王國維著,施議對議注:《人間詞話譯注》,台北:貫雅文化,民國八十年五月初版。
清‧康熙四十六年聖祖皇帝御定:《御定全唐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二六冊 集部‧三六五總集類,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清‧徐倬:《全唐詩錄》,上海古籍出版,一九九三年。
王力《漢語詩律學》,台北:文津,民國六十一年。
朱光潛:《詩與畫的界限》,台北:蒲公英,民國七十四年。
朱光潛:《詩論》,台北:漢京,民國七十年。
邱師燮友:《童山詩論卷》,台北:萬卷樓,民國九十二年初版。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民國七十九年。new window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台北:萬卷樓,民國九十一年四月初版。
松浦友久著,孫昌武等譯:《中國詩歌原理》,台北:洪葉文化,民國八十二年五月初版。
岩上:《詩的存在│現代詩評論集》,台北:派色文化出版,民國八十五年三月。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民國七十九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台北:北京大學,一九八七年。
孫望輯錄:《全唐詩外編》,台北:木鐸,民國七十二年。
張健:《詩心》,台北:國家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湯木安:《詩之作法與研究》,台北:正中,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台二版。
陳尚書:《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一九八八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一九八三年。
陳華昌:《唐代詩與畫的相關性研究》,陝西:陝西人民美術,一九九三。
黃永武:《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店,民國七十三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民國七十四年。
黃永武:《中國詩歌│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民國七十六年。
黃永武:《詩心》,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年。
楊義:《李杜詩學》,北京:北京出版社,二○○一年三月第一版。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一九九二年。new window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民國六十六年。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十日初版。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一九八六年。
潘麗珠:《現代詩學》,台北:五南圖書,民國八十七年三月初版二刷。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九十年四月。
魏怡:《詩歌鑑賞入門》,台北:國文天地,民國七十八年。
戴麗珠:《詩與畫》,台北:聯經,民國六十七年初版。new window
  筆記雜志
南齊‧謝赫:《古畫品錄》,台北:商務,民國七十二。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台北:商務,民國七十二年。
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台北:商務,民國七十二年。
唐‧王保定:《唐摭言》,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三冊 台北:新文豐。
宋‧王讜:《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一九八七年。
  符號學(記號學)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圖書,民國八十八年四月初版二刷。new window
朱淨宇、李家泉:《從圖騰符號到社會符號》,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李幼蒸:《理論符號學導論》,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
何秀煌:《記號學導論》,台北:大林書店,民國五十八年九月初版。new window
吳曉:《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台北:聯經,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版。
法‧羅蘭‧巴特著,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文化,民國八十一年初版。
  色彩類
日‧大智浩著,陳曉冏譯:《設計的色彩計劃》,台北:大陸書店,民國八十九年八月二十日十四版。
Jose M. Parramon著,王荔譯:《色彩》,台北:三民,民國八十九年二月。
王定理、王崴、劉凌滄合著:《中國的傳統色》,大日本インキ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共三二○色)(昭和六十一年)一九八六年。
白庚胜:《色彩與納西族民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二○○一年四月第一版。
Johannes Itten著,江金石譯:《Johnnes Itten色彩論》,台南:信宏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三月三十日初版。
日‧太田昭雄、河原英介著,王建柱、賴一輝等人校訂:《色彩與配色》,台北:新形象,民國八十五年五月第一版第一刷。
朱介英:《色彩學》,台北:美工科技,民國九十年八月三十日初版。
呂清夫:《色名與色彩之研究》,台北:發行者李家財,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初版。
呂清夫:《色名的初步調查與研究》,台北:NSC74-0301-H003-04,國科會報告,民國七十四年。
李銘龍:《應用色彩學》,台北:藝風堂,民國九十年八月初版七刷。
李楨泰:《色彩辭典》,瀋陽市:遼寧美術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七月第一版第一刷。
李蕭錕審定,呂月玉等編譯:《色彩意象之美》,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民國七十七年。
李蕭錕編審,呂月玉編譯:《色彩的探險》,台北:漢藝色研文化,民國七十五年五月初版。
李蕭錕審定,呂月玉等譯:《色彩意象世界》,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民國七十六年。
李天祥、趙友萍:《色彩美》,黑龍江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吳東平:《色彩與中國人的生活》,北京:團結出版社,二○○○年第一刷。
谷欣伍:《色彩理論與設計表現》,台北:武陵,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李應元著,鄭福星主編《東方色彩研究》,黑龍江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二月第二次印刷。
吳仁芳:《色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中華色研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林昆範、柯凱仁編譯:《現代色彩學》,台北:全華科技圖書,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初版三刷。
林文昌:《色彩計劃》,台北:藝術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六年十月三十日再版。
林書堯:《色彩學概論》,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藝術叢書第一輯,民國六十年。
林書堯:《色彩認識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八年八月四版。
林書堯《色彩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瑞士‧約翰內斯‧伊頓(Johannes Itten, 1888-1967)著,杜定宇譯:《色彩藝術》(The Art of Color, 1961)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第一版第五刷。
胡澤民:《色彩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管編印,民國八十七年。
高茂俊:《配色應用實務》,台北:五洲出版,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初版。
陳俊宏:《色彩嗜好與色彩意象之調查分析》,台北:藝風堂,民國七十七年八月。
莫大元:《色彩學》,台北:台灣省立師範大學講義,教務處出版組印,民國四十五年。
湊幸衛監修:《中國色名綜覽》,東京:Color Planning Center C1979 一九七九年。
視覺設計研究所主編:《配色的要素》,台北:唐代文化事業出版,民國七十五年八月。
黃今聲:《色彩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一九九六年七月第二次印刷。
曾啟雄:《色彩的科學與生活》,台北:思想生活屋國際文化公司,民國八十八年初版一刷。
馮健親著:《繪畫色彩論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一九九六年八月第四次印刷。
歐秀明、賴來洋:《實用色彩學》,台北:雄獅圖書,民國七十二年。
劉天課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主辦:《色彩應用與色彩科學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熊宜中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主辦:《「色彩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民國八十七年五月。
管倖生:《色彩體系之研究》,台南:文山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管倖生:《中國慣用色色彩特性及色彩(1993)選定》,台南:文山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趙國志:《色彩構成》,遼寧美術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德瑞克‧希利(Deryck Healey)著,張琰譯:《色彩與生活》(Living with Color),台北:桂冠圖書,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鄭國裕、林盤聳:《色彩計劃》,台北:藝風堂,民國九十年八月初版十六刷。
賴一輝《色彩計劃》,台北:北星圖書,民國八十年初版四刷。
  藝術類、視覺藝術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八一二,子部‧一一八,藝術類,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華正,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清‧錢鍾書:《七綴集》,台北:書林出版,民國六十九年。
清‧錢鍾書:《談藝錄》,台北:民國叢書第四編‧五十八,文學類,上海書店據開明書店1948年第一版影印。
大智浩著,王秀雄譯:《美術設計的基礎》,台北:大陸書店,民國七十九年第二十一版。
丘斌:《色彩構成藝術》,南昌:江西美術出版,二○○一年四月第三次印刷。
王林:《美術型態學》,台北:亞太圖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初版。
王宇清:《歷運服色考》,台北:歷史博物館,民國七十年。
王定理:《中國畫顏色的運用與製作》,台北:藝術家,民國八十二年初版。
伍蠡甫:《談藝錄》,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六十九年。
李美蓉:《視覺藝術概論》,台北:雄獅圖書,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二版五刷。
呂清夫:《造形原理》,台北:雄獅圖書,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九版一刷。
林書堯:《視覺藝術》,台北:維新書局,民國六十年二月三版。
林書堯:《基本造形學》,台北:維新書局,民國七十年。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允晨文化,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徐書城:《繪畫美學》,台北:五南圖書,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台灣開明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十二版。new window
孫旗:《藝術美學探索》,台北:結構群文化,民國八十一。
袁金塔:《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台北:藝風堂,民國七十六年初版。new window
康丁斯基著,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再版。
許天治:《藝術感通之研究》,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朝倉直巳著,呂清夫譯:《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台北:梵谷,民國七十四年。
陳景容:《構圖與繪畫分析》,台北:武陵,民國八十年。
郭因:《先秦至宋繪畫美學》,台北:金楓出版,民國七十六年初版。
傅志強譯(E. Panofsky著):《視覺藝術的含義》,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八月。
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民國七十三年十月初版。
凌嵩郎、蓋瑞忠、許天治等編:《藝術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七十七年二月再版。
聞人軍:《考工記導讀圖譯》,台北:明文,民國七十九年初版。
傅抱石:《中國的人物畫與山水畫》,台北:華正,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初版。
翟德爾著,廖祥雄譯:《映象藝術》,台北:志文,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台北:里仁,民國八十九年元月初版三刷。
廖軍:《視覺藝術思維》,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二○○一年二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鄭昶:《中國畫學全史》,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二版。
法‧德魯西奧‧邁耶(J. J. De. Lucio-Meyer)著,李瑋、周水濤譯:《視覺藝術設計》,台北:地景企業公司,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初版。
潘天壽:《潘天壽談藝錄》,台北:丹青圖書,民國七十年四月。
潘天壽:《潘天壽論畫筆錄》,台北:丹青圖書,民國五十一年七月。
蔣勳:《藝術概論》,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八十九年五月增訂二版第一次印刷。
鄭齊文:《認知原理》,台北:中時出版,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初版。
霍然:《唐代美學思潮》,高雄:麗文,民國八十二年。
  心理學、視覺原理、美學
丁寧、鄭福星:《美術心理學》,哈爾濱市:黑龍江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二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小林重順:《色彩心理學》,株式會社誠信書房,一九七○年一月三日第五刷。
大山正:《色彩心理學》,台北:牧村圖書,民國八十七年初版。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民國九十年九月再版。
美‧卡洛琳‧M‧布魯墨著,張功鈐譯:《視覺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八月第一次印刷。
日‧中川作一者,許平、賈曉梅等譯:《視覺藝術的社會心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第一版。
生活百科叢書編譯組編譯:《美與色彩心理》,台北:國家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瓦倫汀著,潘智彪譯:《實驗審美心理學》,台北:商鼎文化,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五日第一版第二刷。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漢京文化,民國七十三年三月。new window
朱玄:《中國山水畫美學研究》,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八十六年。
朱光潛:《論美與美感》,台北:東美出版,民國七十二年。
安海姆(Arnheim)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圖書,民國七十三年七月第四次印刷。
成復旺:《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台北:商鼎文化,民國八十一年四月一日台灣初版。
邱師燮友:《中國美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初版。
李澤厚:《美學四講》,台北:人間,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第一版。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蒲公英,民國七十五年。
李江山、孫慶文、陳一平、陳建中等九人著:《視覺與認知│視覺知覺與知覺運動系統》,台北:遠流,民國八十八年三月一日初版。
SOLSO原著,吳玲玲譯:《認知心理學》,台北:華泰書局,民國八十七年三月初版。
李浩:《唐詩的美學詮釋》,台北:文津,民國八十九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韾,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林書堯:《圖解美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三年。
Bates Lowy著,杜若洲譯:《視覺經驗》,台北:雄獅,民國七十六年。
胡經之:《文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一九九九年。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初版。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六十七年。new window
姚一葦:《審美三論》,台北:開明書店,民國八十一年。
陳振濂:《中國畫形式美探究》,上海:書畫出版社,一九九一六月一版。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台北:文津,民國七十六年。new window
陶東風等譯(Ellem Winner 著):《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民國八十六年二月。
高楠:《藝術心理學》,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一月一版一刷。
M. D. Vernon著,徐代德譯:《知覺心理學》,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六十年八月。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一九九○年十月三刷。
游順釗原著,徐志民編譯:《視覺語言學》,台北:大安出版社,民國八十年。
黃秀瑄、林瑞欽編譯:《認知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民國八十年六月。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台北:萬卷樓,民國八十三年八月初版。
趙雅博:《文藝心理學》,台北:藝術圖書,民國六十五年二月。
趙雅博:《中外藝術創作心理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二年。
日‧塚田敢:《色彩美學》,東京都:紀伊國屋,一九九六年。
張紅雨:《寫作美學》,高雄:麗文文化,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初版。
楊恩寰:《審美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一刷。
楊辛、甘霖:《美學原理》,台北:曉園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五月一版一刷。
劉文潭:《美學與藝術批評》,台北:環宇出版,民國六十一年六月初版。new window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民國九十年九月二版六刷。new window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李澤厚譯:《藝術與視知覺│視覺藝術心理學》(Visual Perception, 196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七月第三次印刷。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九十一年九月初版第十八次印刷。new window
劉文三:《藝術的視覺心理》,台北:著者,民國五十九年三月二版。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六月三版。
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家,民國九十年九月初版。new window
賴瓊琦:《設計的色彩心理》,台北:視傳文化,民國八十七年三月一日二版一刷。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二刷。
蕭水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色彩》,台北:故鄉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瀧本孝雄、藤沢英昭:《色彩心理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民國八十年十月台灣初版。
羅德望譯(R.L.Gergory著):《視覺心理學》,台北:五洲,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章法學、修辭學
方祖燊、邱師燮友:《散文結構》,台北:蘭臺書局,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初版。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台北:萬卷樓,民國八十九年二月初版。new window
仇小屏:《文章章法論》,台北:萬卷樓,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初版。
成偉鈞等:《修辭通鑑》,台北:建宏,民國八十五年一月初版一刷。
沈謙:《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台北:益智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陳滿銘:《章法學新裁》,台北:萬卷樓,民國九十年一月初版。new window
陳滿銘:《文章結構分析》,台北:萬卷樓,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初版。
陳滿銘:《詞林散步│唐宋詞結構分析》,台北:萬卷樓,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初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增訂三版一刷。
  其他
邱衍文:《中國上古禮制考辨》,台北:文津,民國七十九年。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台北:南天書局,民國七十八年。new window
許之衡著,楊家駱主編:《陶瓷譜錄》,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二年。
鳩摩羅什譯:《影宋法華經》,台北:新文豐,民國六十八年八月初版。
墨爾(David S.Moore)著,淡江大學數學系教授鄭惟厚譯:《統計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民國九十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三、期刊論文
  學位論文
仇小屏:《中國辭章章法析論》,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論,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的詩為例》,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論,民國八十八年五月。new window
李淑媛:《太白歌詩中人物形象析論》,臺大中文研究所碩論,民國八十二年。
呂興昌:《李白詩研究》,臺大中文研究所碩論,民國六十二年。
金銀雅:《盛唐樂府詩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論,民國七十九年六月。new window
卓曼菁:《李白遊俠詩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論,民國八十四年。
唐明敏:《李白及其詩之版本》,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論,民國六十四年。
孫鐵吾:《李白詩歌中植物意象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碩論,民國八十七年。
陳清俊:《盛唐詩歌時空意識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論,民國八十五年六月。new window
張修蓉:《中唐樂府詩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論,民國七十年五月。new window
張榮基:《李白樂府詩之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論,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陳麗娜:《李白詠物詩之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論,民國七十五年。
楊靜宜:《李白詩歌感時傷逝情懷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碩論,民國八十八年。
楊文雀:《李白詩中神話運用之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論,民國八十年。
鄭文惠:《明人詩畫合論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論,民國七十七年。
潘麗珠:《盛唐王孟詩派美學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論,民國七十五年。
許瑞玲:《溫庭筠之語言風格│從顏色字的使用及其詩句結構分析》,成功大學中文碩論,民國八十二年五月。
盧明瑜:《三李神話詩歌之研究》,台灣大學中文博論,民國八十七年。
顏鸝慧:《李白安史之亂期間詩作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碩論,民國八十三年。
  單篇論文
   1.李白、詩、畫
王海峰:〈重估李白在唐代詩歌革新運動中的歷史地位〉,《杭州大學學報》,一九九六年二月。
王國櫻:〈李白的名士形象〉,《漢學研究》第九卷第二期。
王書瑞:〈略論李白作品的精神〉,《新加坡大學中文學會學報》第七期,一九六六年。
沈謙:〈從蜀道難論李白的誇飾〉,《唐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阮廷瑜:〈李白詩中寫景的評述〉,《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
李漢偉:〈論中國「詩畫同體」的藝術表現〉,《故宮文物月刊》十四:八總第一六四期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李嘉瑜:〈元人對李白及其詩的詮釋〉,《中山中文學報》八期民國八十八年二月。new window
李繼信:〈論李白詩歌自然美及其淵源〉,《東嶽論壇》一九九○年四月。
金師榮華:〈李白先祖「隋末以罪徙西域」辨〉,《第一届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唐代學者聯誼會出版,民國七十八年初版。
孟修祥:〈李白詩源騷的文化審美依據〉,《雲夢學刊》一期,二○○○年。
孟二冬:〈論以李白為代表的盛唐詩人對自然美的追求〉,《社會科學戰線》第一期一九九五年。
郁賢皓:〈論李白作品的時代特徵及藝術特點〉,《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三期一九九一年。
郁賢皓:〈論李白樂府的特質〉,《李白學刊》第一輯,一九八九年。
姜光斗:〈談李白詩歌中的佛教意識〉,《南通師專學報》一九九一年四月。
胡遂:〈道教與李白詩歌的想像藝術〉,《中國文學研究》一九九○年二月。
侯迺慧:〈討論李白獨酌詩的時空場景〉,《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六十七期民國八十六年。
章繼光:〈李白與佛教思想〉,《人文雜誌》一九九○年一月。
唐潤鈿:〈詩仙李白〉,《文壇》第一六五期,民國六十三年。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外文學》第一卷六期一九九二年。new window
黃麗容:〈王維詠月詩分析〉,《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六期,民國九十年三月一日。new window
黃麗容:〈曹子建樂府詩之抒情表現〉,《研究生論文集》第二十六期,頁十九~三十六,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武復興:〈唐詩與繪畫〉,《西北大學學報》一期一九九○年。
胡國瑞:〈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精神及藝術特點〉,《文學遺產增刊》第四輯,一九五七年。
孫康宜:〈再讀八大山人詩│文字性與視覺性〉,《中外文學》二十卷七期總第二三五期,民國八十年十二月。new window
許天治:〈詩人的個性與詩的面貌〉,《空大學訊》二十三期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許天治:〈詩與繪畫的通感〉,《藝術學報》四十卷,民國七十五年十月。new window
許天治:〈八大山人的畫中詩情〉,《故宮文物月刊》五卷二期總五十期,民國七十六年五月。new window
黃建宏:〈論李白的詩歌美學觀〉,《廣西師大學報》,一九八六年三月。
傅紹良:〈論李白人格悲劇的文化意蘊〉,《晉陽學刊》,一九九六年三月。
葛景春:〈自由精神與理想主義│李白思想新探〉,《文學遺產》,一九八八年五月。
葛景春:〈李白思想與莊子哲學〉,《荊門大學學報》,一九八七年二月。
臧清:〈深入李白:從任達到苦悶〉,《中國文化研究》,一九九一年一月。
趙謙:〈悲愴:李白詩歌的主導風格〉,《華中師大學報》,一九八八年五月。
裴斐:〈太白樂府述要〉,《文史知識》八期一九八七年。
喬象鍾:〈李白樂府詩的創造性成就〉,《文學遺產》一期一九八一年。
陳應鸞:〈李杜的清麗觀〉,《文藝理論研究》三期,二○○○年。
葛曉音:〈論李白樂府的復與變〉,《文學評論》二期,一九九五年。
盧明瑜:〈李白神話詩歌自我象徵之探討〉,《德明學報》十四期,民國八十八年三月。new window
歐麗娟:〈李杜「閒適詩」比較論〉,《國立編譯館館刊》二十七卷二期,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羅宗強〈李白詩歌藝術風格散論〉,《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第九期,一九八七。
羅宗強〈自然範型:李白的人格特徵〉,《唐代文學研究》‧六,一九九六年九月。
   2.色彩、視覺、藝術。
方祖燊:〈色彩詞的構造與變化〉,《中國語文》第四十一卷三期,民國六十一年九月。
王明嘉:〈視覺語言初探〉,《藝術家》四十卷一期總二三六期,民國八十四年一月。
王者馨:〈由李白詩的色彩淺探其人格特質〉,《國文天地》十六卷八期總第一八八期,民國九十年一月。new window
伍鐵平:〈論顏色詞其及模糊性質創造〉,《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任耀云:〈詩歌通感藝術的審美及思維特徵〉,《文史哲》第四期,一九九○年四月。
朱國能:〈柳宗元「永州八記」的另一種讀法│以中國畫論詮譯山水文學的考察〉,《靜宜人文學報》十一期,民國八十八年七月。
任世雍:〈小說與色彩關係│川端康成與狄更斯作品中的色彩運用〉,《文藝月刊》一百二十八卷期,民國六十九年二月。
吳戰壘:〈詩的色彩美〉,《文史知識》六期,一九八四年。
肖金龍:〈中德語言顏色象徵意義對比〉,《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一九九四年。
宋邦珍:〈試論白石詞中色彩運用〉,《中國語文》八十二卷三期總第四八九期,民國八十八年。
姜耕玉:〈論詩歌中的聯覺意象〉,《文藝理論研究》第一期,一九九二年一月。
林玉玲:〈李賀詩中色彩的探析〉,《中山中文學刊》二卷期‧六三│八十二,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周絢隆:〈中國古代詩詞中的色彩運用〉,《蘭州大學學報》,一九九三年。
林莉娜:〈詩與畫〉,《故宮文物月刊》第六期,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徐公超:〈從詩經看先民的色彩崇好〉,《中國語文》八十七卷一期總五一七期,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崔鳳:〈張可久散曲中的色彩研析〉,《中華學苑》四十六卷期‧一五七│一七一,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柴春華:〈論色彩詞的訊息傳遞方法及其功能〉,《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北京語言學院,一九九○年。
陳怡良:〈謝靈運山水詩的創作背景及其作品中的色彩美〉,《成大中文學報》第五期,民國八十六年五月。new window
常敬宇:〈顏色詞的文化含意〉,《漢語詞滙與文化》‧一六五~一七二,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
張寅:〈色彩視覺的生理學補充觀點〉,《應用心理研究》十六期,民國八十九年六月。new window
許天治:〈藝術感通三貼‧上〉,《空大學訊》一七八卷期,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六日。
許天治:〈藝術感通三貼‧下〉,《空大學訊》一七九卷期,民國八十五年六月一日。
許天治:〈唐詩中紅綠色彩意象之舉隅│兼談李賀詩句裡的「紅」與「綠」〉,《空大學訊》四十九期,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許天治〈中國古典詩中「雕紅刻綠」的賞析研究│初探紅綠色彩在詩詞的視覺意象‧上〉,《藝術評論》第三期,民國八十年十月。new window
許天治:〈中國古典詩中「雕紅刻綠」的賞析研究│初探紅綠色彩在詩詞的的視覺意象‧中〉,《藝術評論》第四期,民國八十一年十月。new window
莊宜文:〈論「秧歌」中的色彩〉,《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九期‧一○六│一二九,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符淮青:〈漢語表「紅」的顏色詞群分析(上)〉,《語文研究》第八期,一九八八年。
符淮青:〈漢語表「紅」的顏色詞群分析(下)〉,《語文研究》第一期,一九八九年。。
張清常:〈漢語的顏色詞〉,《語文教學與研究》第三期,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錢鍾書:〈通感〉,《文學評論》第一期,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二年。
張旺熹:〈色彩詞語聯想意義初論〉,《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一一三~一二二,一九八八年。
曾怡錦、歐聖榮:〈草花色彩之情緒體驗研究〉,《興大園藝》二十四卷三期,民國八十八年九月。
湯永成:〈色彩的象徵性與視覺語言之探討〉,《台灣美術》十卷四期總第四十期,民國八十七年四月。new window
黃永武:〈古典詩的色彩設計〉,《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第五冊,民國七十年。
曾啟雄:〈紅、赤、朱、丹〉,《台灣美術》十一卷四期總四十四期,民國八十八年四月。
曾啟雄等:〈視知覺的律動感與空間感之探究〉,《台灣美術》十一卷三期總四十三期,民國八十八年。
曾啟雄:〈關於語言中的色彩三要素〉,《美育》一○四期,民國八十八年二月。
曾啟雄:〈色彩的對比〉,《現代美術》七十七期,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管倖生:〈「中國的傳統色」基本色及色彩命名法則之研究〉,《成功大學學報》二十八期(科技‧醫學篇),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霍松林:〈論詩的設色〉,《江海學刊》‧一四七~一五○,一九九三年。
趙換痴:〈淺議語文描寫的色彩美〉,《人文雜誌》‧一一六~一一七,一九八八年。
魯燕芳:〈從色彩心理的共感覺│來探索物體藝術的原理〉,《美育》九十四期,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鄧炎昌:〈顏色在語言中的運用│再談比喻和聯想〉,《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二○四~二○九,一九八九年。
潘勃:〈色彩詞的借代表意〉,《修辭學習》第五期,一九九六年。
劉鈞杰:〈顏色詞的構成〉,《語文教學與研究》第二期,北京語言學院,一九八五年。
蔡良驥:〈詩的色彩學〉,《文藝理論研究》‧六○~六十七,一九八八年。
蔡良驥:〈論色彩語言的審美特性〉,《文藝理論研究》‧二八~三四,一九八七年。
簡瑞勳、曾啟雄:〈從漢字取象探討中國人的色彩觀〉,《嶺東學報》九期,民國八十七年二月。new window
羅門:〈漫談中國詩與西方現代視覺藝術的關聯性│兼談中國詩的某些卓越性〉,《台灣詩學季刊》三十一期,民國八十九年六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