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完形理論於藝術才能班水墨畫教學模組發展之應用及其實施成效之研究
作者:潘慧玲
作者(外文):PAN,HUI-LI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吳裕益
姚村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國小藝術才能班水墨畫教學模組完形理論藝術評量Artistically Talented Program in Elementary SchoolTeaching Module of Chinese Water PaintingGestalt theoryArtistic Evalu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本研究主要以完形理論為基礎,發展適用於國小藝術才能班的水墨畫教學與評量模組。本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的105學年度國小藝術才能班3到6年級86位學生,以及2016年菲律賓6個僑校3到12年級148位學生共234人。研究者首先以行動研究進行實驗教學與教學成效評估,過程包括計畫、行動、觀察、反省,檢視實施的結果和反思整個實施的過程,不斷地調整教學組件,以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研究者於水墨畫各單元教學之過程蒐集教室觀察、過程攝影、構圖草稿等資料,並於課後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對水墨畫定位及學習成效的看法。學生完成之水墨畫作品,由6位水墨畫專長教師進行評分。最後分析學生水墨畫學習態度與水墨畫評量之評分者信度,以了解本研究水墨畫教學與評量模組之適用性,並對藝術才能班未來教學模組的設計與教學評量提出建議。
本研究除了蒐集質性資料外,也包括水墨畫作品得分及問卷調查之量化資料。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Pearson相關係數、因素分析、變異數分析及組內相關係數。主要發現可歸納如下:
一、以格式塔之整體論應用於水墨畫教學過程之觀察,可以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創
作之心理感知、彼此互動、溝通等狀態,提供作品後設分析時與創作行為結
合的解釋,有助於設計教學模組時取捨或是調整組件配置。
二、以完形之視知覺理論作為美術作品評量的依據,可以提供較明確之評分指標
,進而提升評分者信度。
三、評分者背景之相似度會影響到評分者信度之高低,評分者背景較相似者之評
分一致性較高,但可能會有代表性不夠之問題。如果評分者背景有較大差異,而希望整體評分者信度達到0.80以上,則大約需要由六位以上評分者評定所有學生之作品,然後以六位以上評審評分的平均數來代表每件作品的得分。
如果希望評量結果具有代表性,如重要比賽或是應用於入學鑑定時,則需要
由六位以上背景不同之評分者評分,以兼顧不同評分的角度與觀點。因此,若涉及重要教育決定的水墨畫作品之評分需要聘請至少六為以上之評審。
本研究之發現,可提供藝術才能班水墨畫教學模組之發展與教學評量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Cestalt Theory to develop TEACHING MODULES OF CHINESE WATER PAINTING and APPLICABLE COURSES for Art Classes in elementary school. It aims to do experimental and evaluative teachings effectively; to kn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EACHING MODULES OF CHINESE WATER PAINTING; to raise suggestions, plan and evaluate the TEACHING MODULES OF CHINESE WATER PAINTING for Art Talent Classes in the future. Out of the 234 participants: 86 were students in Grades 3-6 during the first semester of 2016 in Taiwan; 148 were students in Grades 3-12 during the 2016 school year from 6 different schools in Phillipines.
During every lesson of the TEACHING MODULES CHINESE WATER PAINTING, the participants’ thoughts were recorded through observation in the classroom, video recordings, students’ draft sketches, and post-completion questionnaires. After the submition of projects, the work is the evaluated by six professional experts in CHINESE WATER PAINTING.
The action research process included module planning, creative action, observa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reflection of module; The investigator continuously examined the results of implementation and reflected on the whole process, keep improvement the TEACHING MODULE, to enhance students’interested in learning and raise learning outcomes. This investigate is not only collected qualitatvie data and scores of painting work but also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includ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 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Main point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below:
First, when applying Gestalts holistic theory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hinese Water painting, one is able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provide an explan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distinct habits, all of which contributes in designing teaching modules and adjusting component configuration.
Second, the visual perception theory of Gestalt as the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Fine Arts works, can provide a clear scoring point, and thus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aters.
Third,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graders will affect the high or low of grades reliably. When the graders have same background, the results of grades are higher than different background graders.
Arcoording to the reasearh, this invesgatio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RAISAL MODE OF THE ART TALENT COURSE and instructional model, these are the refernces and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the Teacher Department Course Module of the Art Talent Class and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中文部分
王文科(主編)(2000)。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心理。
方永泉(2001)。小班教學的基本理念與精神。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
心(主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頁3-34)。高雄市:復文。
王金國(2000)。表現有效教學行為,發揮小班教學精神。高等教育,2010,20-24。
王柏鴻(譯)(2002)。伯格著。全球化的文化動力。載於杭廷頓&伯格(主編),
杭廷頓&伯格看全球化大趨勢(Many globalizations: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頁18-36)。臺北市:時報文化。
王耀庭(2012)。林朝英:雙鵝入群展啼鳴。臺北市:藝術家。
毛連塭(1988)。綜合充實制資優教育。臺北市:心理。
毛連塭等(編譯)(1989)。資優學生課程發展。臺北市:心理。
毛連溫(1996)。資優教育 -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毛連塭 (1989)。資優學生課程發展。臺北市:心理。
王建興(2014)。模組化老哏細談。取自http://www.ithome.com.tw/voice/88488。
(2016/5/25)
王梅玲(2012)。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273/ (2018/2/28)
王森然(註譯)(1959)。王維撰。山水訣‧山水論。北京市:人民美術。
王耀庭(1992)。從閩習到寫生—台灣水墨繪畫發展的一段審美認知。載於東方美
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4)。臺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石守謙(2002)。中國筆墨的現代困境。收入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筆墨論辯──
現代中國繪畫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2-19)。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
司琦(1989)。課程導論。臺北市:五南。
邢新力、周沛(譯)(1988)。N. R. Hanson著。發現的模式:對科學的概念基礎的
探究(Patterns of Discovery: An Inquiry Into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北京市:中國國際廣播。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
編,教育專業(頁1-30)。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武典(2006)。我國資優教育的發展與展望。資優教育季刊,100,3-20。
吳武典、張玉佩、張靖卿(2006, 7)。資優教育師資培育與支援系統。載於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主辦「全國資優教育發展研討會」研討會手冊(頁40-59),臺北
市。
吳超然(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水墨與書法。臺北市:藝術家。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Charles J. Lumsden 著。演化中的創造心靈:故事
與機制。載於 Robert J﹒Sternberg(主編)(1999),創造力Ι.理論Theory
(Handbook of Creativity)(頁201-223)。臺中市:五南。
李宜潔(2002)。國小美術班家長與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研究所,臺中市。
李長俊(譯)(1976)。Rudolf Arnheim著。藝術與視覺心理學(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臺北市:雄獅圖書。
呂淑湘(譯)(1984)。羅伯特.路威 著。文明與野蠻(Are we Civilized?Human Culture in perspective )。北京市:三聯書店。
呂燕卿(1999)。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綱要與統整性互融式課程設計之觀念。美育
月刊,106,29-38。
吳士棟(譯)(1989)。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時間與自由意志(Essai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吳康(1980)。柏格森哲學(2版)。臺北市:台灣商務書館。
吳舜文(2015,4月)。課程模組之教育意涵及於藝才專長課程之實踐。論文發表
於國立臺灣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5年度中小學藝術才能班優質發展中程計畫」會議,臺灣師範大學。
吳舜文(2015,9月)。課程模組與教學方案之簡要定義與操作概念。論文發表於
國立臺灣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5年度中小學藝術才能班優質發展中程計畫」會議,臺灣師範大學。
吳綱立、賴麗巧(2003,12月)。全球在地化趨勢下都市閒置空間連結活化之研究。
載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頁103),臺中
市。
吳靜吉、陳嘉成、林偉文(1998)。創造力量表簡介。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主辦之「技術創造力」研討活動(二),高雄市。
沈宗騫(1781)。畫論:芥舟學畫編。中華百科全書。取自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28。(2018/03/15)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8)。David Jary,&Julia Jary著。社會學辭典(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臺北市:貓頭鷹。
林文生(2002)。如何以行動研究來改變教師的課程地圖。現代教育論壇,6,
73-79。
林仁傑(1997)。美術人才之培育與文化傳承―我國美術資優教育問題探討與因應
策略。美育月刊,84,1-16。
林仁傑(2011)。理想的國民中小學美術資優教育課程架構。收錄於教育部主辦,
百年永藝:臺灣首屆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年會論文集(頁13-22)。臺北市:
教育部。
林仁傑(譯)(2011)。Clark, G. & Zimmerman, E.著。美術資優教育原則與實務
(Teaching Talented Art Student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臺北市:心理。
林志成(2015年05月12日):窮孩子上不了台清交。中國時報。檢索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12000376-260102
林佩璇(2002)。行動研究的知識宣稱-教師實踐知識。國立台北師院學報,15,189-210。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圖書。
林曼麗、黃壬來 (2002)。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問題之研究專案研究報告。
臺北市:教育部。
宗白華(1981)。美學的散步。臺北市:洪範。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8)。David Jary,&Julia Jary著。社會學辭典(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胡寶林(1996)。淺論兒童水墨畫的開放美育。美育月刊,75,27-40。
姜飛(2006)。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夏林清(譯)(2000)。行動研究方法導論。Altrichter, Posch & Somekh 著。行動研
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臺北市:遠流。
高雄市教育局(2015)。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資賦優異教育班實施要點。
中華民國100年1月13日高市四維教特字第1000002189號函訂定。中華民
國104年3月26日高市教特字第10431835100號函修正。
高雄市教育局(2017)。有關106學年度本市國民小學藝術才能班「課程計畫」
及「課程編配表」同意備查。高市教小字第10636723000號。
許雅惠(2004)。國小教師專業知能發展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0。
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0/40-12.htm(2018/3/19)
教育部(1997)。特殊教育法。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十四日總統(86)華總(一)
義字第 860011282 0 號令修正公布全文 33 條;並自公布日施行。
教育部(2009)。特殊教育法。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800289381號令修正公布全文 51 條;並自公布日施行。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才能班相關之特殊需求- 專長領域課程
綱要 (草案)。106年12月1日臺教國署原字第1060137234號函陳報教育部
版。
教育部(1982)。國民中小學美術教育實驗班美術教材大綱(試用本)。臺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
教育部(201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修正總說明。中華民國99
年2月25日台參字第0990028487C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5條。
教育部(2017)。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中華民國106年6月21
日教育部臺教授國部字第 1060057938B號令修正發布第6條、第7條、第
10條、第12條至第14條條文。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華民國103年11月28日
臺教授國部字第1030135678A號。
教育部(2015)。藝術教育法。民國104年12月30日修正。華總一義字第
10400151431號令。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藝術才能班課程基準。民國 101年04月10日臺國(四)
字第1010043846B號令。
教育部(1993b)。國民中小學音樂、美術、舞蹈班設置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教育部(2014,10月)。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中小學藝術才能班優質發展中程
104~108年)計畫(草案)。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
教育署中小學藝術才能班優質發展中程(104~108年)計畫第4次聯席」會議,
臺北市。
教育部(2017)。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民國 106年06月21日
臺教授國部字第1060057938B號令。
教育部(2013)。特殊教育法。中華民國102年一月二十三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200012441號令修正公布部分條文。
教育部(2015)。藝術教育法。民國104年12月30日修正。華總一義字第
10400151431號令。
教育部(2008)。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台特教字第
0970077796C號令修正發布第5點。
教育部(1999a)。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六
月二十二日教育部(88)台參字第 88070457號令訂定發布起施行。
教育部(2002)。九十一學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編印。
教育部(2005)。94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民國103年06月18日華總一義字第10300093311
號令。
教育部(2015)。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中華民國104年
7月3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第1040082923B號令修正發布第 2條、第3條
條文。
教育部(2002)。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中華民國91年10月31
日教育部台(91)參字第91164749號令修正發布第10條條文。
教育部(201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中華民國99年2月25
日教育部臺參字第0990028487C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5條。
教育部(2008)。資優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編印。
張全成(1998)。後現代主義中的國小美術教育趨勢研究。研習資訊,15(6),
9-29。
張彥遠(唐)(2011版本)。中國藝術文獻叢刊:歷代名畫記。杭州市:人民美術。
許雅惠(2004)。國小教師專業知能發展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0。
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0/40-12.htm(2018/3/19)
莫詒謀(2001)。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臺北市:水牛。
鈕文英(2010)。為資賦優異學生創造高品質的課程。老師上課簡報。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市。
鈕文英、吳裕益(2011)。單一個案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南等(譯)(1988)。拉里‧A‧薩姆瓦﹝美﹞等著。跨文化傳通(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北京市:三聯書店。
陳映竹(2004年6月22日):大學繁星推薦計畫無助於經濟弱勢的學生。中廣新
聞網。檢索http://blog.xuite.net/beinu.pingladies/juying/61591314
陳宸如(2004):談特殊才能之視覺藝術(美術)才能優異之學生的鑑定。美育雙
月刊,138,84-96。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陳繪(2009)。民俗藝術符號與當代廣告設計。南京市:東南大學。
陳瓊花(2012)。創造力的載體:從「創意表現」探討創造力具體化的圖像類型、
表現策略及其意涵。中華資優教育學會資優教育論壇,11(1),43-72。
彭森明(1996)。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理論與實際。教育資料與
研究,9,44-48。
郭小平、翟燦譯(譯)(1992)。Rudolf Arnheim著。藝術心理學新論(New Eessys
on Psychology of Art)。臺北市:商務。
郭有遹(1994)。創造力與特殊才能。臺北市:心理。
郭若虛(無日期)。圖畫見聞志。取自網址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18218(2018/3/19)
郭禎祥(2000,12月)。學科取向藝術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教育大辭書。
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493/(2018/03/15)
郭靜姿 (1986):資賦優異與特殊才能之區別。測驗與輔導雙月刊,74,1369-1371。
郭靜姿(2009)。資優學生鑑定標準及安置方式之調查研究。中華資優教育學會
資優教育研究,9(2),1-33。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載於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
研究所舉辦之「2006全國藝術教育展」研討會手冊(頁9-38),花蓮教育大學。
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
黃光男(1998)。水墨畫教學與創作。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8,1-12。
黃英哲( 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
北市:麥田。
楚戈(1996)。文化起源對審美的影響-東亞水墨畫的歷史與背景。美育月刊,75,1-8。
楊龍立(2005)。課程組織: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熊宜中(1996)。現代水墨畫-近十年的展望與省思。美育月刊,75,11-18。
葉至誠、葉立程(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第三版)。臺北市:藝術家。
劉思量(2001)。中國美術思想新論。臺北市:藝術家。
劉國松(1963)。無畫處皆成妙境──寫在五月美展前夕。文星,68。
取自http://taiwaneseart.ntmofa.gov.tw/b4_1_4.html(2018/03/15)
劉國松(1995)。中國現代畫的路。臺北市:文星。
劉國松(1996)。談水墨畫的創作與教學。美育月刊,75,19-26。
劉豐榮、簡瑞榮(2002)。社會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
教育上冊(頁193-204)。臺北市:桂冠。
漢寶德(2001,11月19日)。全球化就是西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滕守堯(譯)(1998)。Rudolf Arnheim著。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Visual
Thinking)。成都市:四川人民。
滕守堯、朱疆源(譯)(1998)。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藝術與
視知覺(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成都市:四川人民。
蔡文輝(1997)。社會學(增訂三版)。臺北市:三民。
潘亞玲(譯)(2001:18)。Gerhard Maletzke﹝德﹞馬勒茨克 著。跨文化交流:不
同文化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北京市,北京大學。
潘慧玲(2010)。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潘襎(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寫景造境水墨(水墨類)。臺北市:藝術家。
賴金英(2003)。從九年一貫課程探討國小美術班發展方向。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
刊,4,1-13。
賴國生(2007,6)。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中葉台灣「閩習」水墨畫風格之源流。成大歷史學報,32,81-138。
謝東山(1995)。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臺北市:帝門藝術。
謝赫(北朝南齊)。《古畫品錄》。取自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8F%A4%E7%95%AB%E5%93%81%E9%8C%84(2018/03/15)
蔣勳(1998)。美的沉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第四版)。臺北市:雄獅圖書。
謬詠華、廖潤珮(譯)(2011)。阿芒.馬特拉(Armand Mattelard)著。文化多元
性與全球化(Diversite culturelle et mondialisation)。臺北市:麥田。
蕭新煌(推薦序)(2002)。真實世界的多元文化學習之旅。載於杭廷頓&伯格(主
編),杭廷頓&伯格看全球化大趨勢(Many globalizations: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頁18-36)。臺北市:時報文化。
蕭瓊瑞(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水墨類-抽象抒情水墨。台北市:藝術家。
蕭瓊瑞(2006,12月)。「閩習」與「台風」—對台灣明清書畫美學的再思考。論
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台灣人文研究中心「台灣人、時、地綜合研究學術研
討會」,嘉義縣。
蕭瓊瑞(2004)。台灣美術丹露。取自http://taiwaneseart.ntmofa.gov.tw/b4_1_4.html(2018/03/15)
蘇郁惠(1998)。藝術教育的新方向-由藝術才能班至設立之標準草案談起。國教世
紀,183,72-21。
顧獻樑(1962)。〈中國繪畫往哪裡去?〉(李明明記錄)。載於《大學論壇》革新
第5號。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

西文部分
Arnheim, Rudolf.(2004)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 New Version(2nd ed.). Berkeley and Los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rnheim, Rudolf.(1986). New Eessys on Psychology of Ar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rnheim, Rudolf.(1982). The power of the center : a study of composition in the visual Art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lark, G. A.& Zimmerman(E.d.).(1983). Identifying artisticaiiy students. School
Art, 83(3),26-31.
Clark, G. A., Day, M. D., & Greer, W. D. (1987). Discipline-base art education:
Becoming student of art.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1(2), 129-193.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NY: Basic Book.
Donaldson,S.R.(1992).The real story.New York:Bantam.
Efland, A., Freedman, K., & Stuhr, P. (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approach to curriculum.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Eisner, E. W.,&Vallance,E.(Eds.)(1974).Conflicting conception of curriculum.
Berkeley, CA:McCutchen.
Eisner, E. W., Vallance, E. (1974). Five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Their roots
and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 W. E. E. Vallance (Ed.), Conflicting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pp. 1-18). Berkley, PA: McCutchan
Publishing.
Finke, R. A.,& Slayton,K.(1988) .Exploration of creative visual synthesis in mental
imagery.Memory&Cognition,16,252-257.
Finke, R. A., Ward, T. B.,&Smith, S. M.(1992).Creative cognition : Theory, reseach,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MA:MIT Press.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aesthetic, 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agné(2000)。A Differentiated Model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DMGT)
﹝Online personal notes﹞. Retrieved from
http://campbellms.typepad.com/files/gagne-a-differentiated-model-of-giftedness-and-talent-dmgt.pdf(2018/3/15)
Kennedy, M.,&Barnes, H.(1994).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teacher
education. In J. N. Mangieri & C. C. Block(Eds.),Creating powerful
think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verse perspectives(pp.196-212). Harcourt Brane College.
Lowenfeld, V. (195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3rd ed.). NYC: Macmillan.
(First publish 1947).
Lumsden, C. J.(1989). The gene's tale. Biology and philosophy, 4, 495-502.
Mooney, R.L. (1963). A conceptual model for integrating four approache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creative talent. In C.W. Taylor & F. Barron (Eds.), Scientific
creativity: Its re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pp. 331-340). New York: Wiley.
Noffke, S.(1992). The work and workplace of teachers i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New York: Routledge.
Parkay, F. W., & Stanford, B. H.(2000). Becoming a teacher. Boston, Mass:Allyn and
Bacon.
Rattansi, Ali(2011).Multicultur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H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ndall, W. L.(1995). The stories we are: An essay on self-creation.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 42, 305-310.
Ward,T.B. (1995).What’s old about new ideas?In S. M. Smith , T. B. Ward,&R. A.
Finke (Eds.), The creative cognition approach (pp.157-178). Cambridge, MA: MIT
Press.
Wallas, G. (1926). The arts of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 Brace and Worl.
Weiner, R.(2000). Creativity and beyond: Cultures, values, and chang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