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漁小說戲曲研究
作者:林雅鈴
作者(外文):Lin Ya L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安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李漁戲曲話本小說敘事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9
李漁小說戲曲研究
摘要
李漁是清初知名的劇作家、劇論家、小說家,也同時是一個出版商,他曾將自己多篇小說改編成戲曲。同為敘事文學的小說、戲曲原本就經常被相互改寫,但李漁改編自己的小說為戲曲是否受到其戲劇敘事理論的影響?又或者有商業上的考量?再者不同文體,其中的差異性,在改編的過程中,又要如何轉化?其小說、戲曲之間如何相互影響?本論文第二章即透過對李漁生平的爬梳,瞭解其身兼士商身份的社會地位為何?以及對其創作及劇論的影響。李漁在劇論中強調結構第一,所以「敘事性」、「情節趣味」是李漁理論與創作的根本重點,他認為如果故事只以人物為主,則事隨人走,容易造成故事劇情零零散散,不能集中,所以除了人物之外,還需以關鍵事件為主,使人和事都圍繞著事件,則故事就不會成為斷線之珠,所以事件才是完整故事的根本核心。第三章是李漁小說作品分析。李漁的小說也是以故事情節為主,人物是為情節而設。第四、五、六章則是對戲曲作品的分析。傳統戲曲以抒情寫意為主,以唱曲為主,但李漁戲曲卻以敘事為主,他作品中的賓白份量超越前人,而且唱曲並非人物內心情感衝突的抒發,是為人物、劇情而寫,是戲中之曲,可見李漁重視的是作品的故事性、戲劇性。透過對李漁小說與戲曲的分析之後,第七章的重點乃在關照二者之間的關係。其小說、戲曲在創作態度的影響下,二者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但二者畢竟是不同文體,所以小說戲曲都能各自保有文體特性,但又有相同的創作基調。第八章則是小說、戲曲的定位,另外也將其戲曲作品與蘇州派做一比較,以見李漁戲曲的獨特性。
關鍵字:李漁、話本小說、戲曲、敘事性
參考書目
一、古籍
元‧王實甫原著、金聖嘆批點、張建一校注
1999 《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台北,三民書局。
明‧毛晉編
2002 《六十種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李贄
1959 《藏書》,北京,中華書局。
1975 《焚書 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
明‧何良俊
1939 《四友齋叢說摘抄》,台北,商務印書館。
明‧呂坤
1974  《呻吟語》,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明‧阮大鋮,徐凌雲、胡金望點校
1993 《阮大鋮戲曲四種》,合肥,黃山書社。
明‧胡應麟
2001 《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
明‧袁于令
1970 《繡刻西樓記定本》,台北,台灣開明書局。
明‧陳 確
1984 《陳確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明‧程子鏊纂修
1983 《蘭谿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
1999 《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明‧湯顯祖著、邵海清校注
2000 《牡丹亭》,台北,三民書局。
明‧馮夢龍
1994 《醒世恆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4 《喻世明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4 《警世通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明‧歸有光
1983 《震川先生集》,台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清‧李漁
1992 《李漁全集》(全十二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清‧李漁著,江巨榮、盧壽榮校注
2000 《閑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沈垚
1995 《落帆樓文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15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易宗夔編
1985 《新世說》,(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學林類18】),台北,明文書局。
清‧金聖歎
1999 《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台北,三民書局。
清‧顧炎武
1995 《天下郡國利病書》,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59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趙爾巽等撰
1998 《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戲劇研究院編
1959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天一出版社編輯委員會主編
1986 《全明傳奇》(收於《中國戲劇研究資料》 第1輯),台北,天一出版社。
未知何人編考
1994 《傳奇彙考》,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二、專書
王安祈
1986 《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學生書局。
1990 《明代戲曲五論》,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6 《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書局。
王兆祥、劉文智
1999 《中國古代商人》,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汝梅、張 羽
2001 《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王國維
1993 《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
王 昕
2002 《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華書局。
王國健
1993 《明清小說思潮論稿》,廣州,廣州出版社。
王璦玲
1998 《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台北,台灣書店。
布羅凱特(著)、胡耀恆(譯)
1974 《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世界戲劇史》,台北,志文出版社。
朱一玄(編)
1990 《明清小說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
朱傳明
2001 《中國古典喜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江巨榮
1995 《古代戲曲思想藝術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成復旺等
1993 《中國文學理論史》,台北,洪葉出版社。
余秋雨
1983 《戲劇理論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7 《中國戲劇文化史述》,台北,駱駝出版社。
余英時
1980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2 《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 玫
2000 《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 曉
1989 《比較研究:古劇結構原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4 《戲曲理論史述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4 《中國崑曲》,上海,百家出版社。
李 簡
2003 《元明戲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昌集
1997 《中國古代曲學史》,上海,東華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修生、李真渝
1992 《古代小說與戲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李惠綿
2002 《戲曲批評概念史考略》,台北,里仁書局。
杜書瀛
1998 《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 梅
2000 《顧曲麈談.中國戲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吳文科
2002 《中國曲藝通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吳毓華編著
1990 《中國古代戲曲序跋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沈新林
1992 《李漁與無聲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7 《李漁新論》,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1998 《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達人
1996 《戲曲的美學品格》,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林 辰
1988 《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林鶴宜
2003 《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台北,里仁書局。
金健人
1988 《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
周妙中
1987 《清代戲曲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邵毅平
1993 《傳統中國商人的文學呈現》,深圳,海天出版社。
青木正兒著、王古魯譯
1988 《中國近世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胡士瑩
1980 《話本小說概論》(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
胡天成
1993 《李漁戲曲藝術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胡 忌
1999 《戲史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胡 忌、劉致中
1989 《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胡萬川
1994 《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
姚文放
1997 《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俞為民
1994 《李漁《閑情偶寄》曲論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8 《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柯慶明
1983 《文學美綜論》,台北,長安出版社。
段啟明編
2002 《中國古代小說戲曲述評輯略》,北京,華文出版社。
徐志平
1998 《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徐保衛
2003 《李漁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高小康
2001 《市民、士人與故事: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史中的敘事》,北京,人民出版社。
高辛勇
1997 《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漢茂
1970 《李漁全集》(馬漢茂解),台北,成文出版社。
夏咸淳
1994 《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孫 遜
1986 《明清小說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孫 遜、孫菊園編
1991 《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台北,大安出版社。
陳 竹
1999 《中國古代劇作學史》,武漢,武漢出版社。
陳 衡
1981 《說書小史》,台北,廣文書局。
陳大康
1993 《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長沙,湖南出版社。
1996 《明代商賈與世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0 《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陳世驤
1972 《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
陳維昭
2001 《帶血的挽歌--清代文人心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陳寶良
2000 《飄搖的傳統--明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崔子恩
1989 《李漁小說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許并生
2002 《中國古代小說戲曲關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陸萼庭
1995 《清代戲曲家叢考》,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2 《崑劇演出史稿》,台北,國家出版社。
郭英德
1991 《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9 《明清傳奇史》,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康保成
1992 《蘇州劇派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系主編
1989 《小說戲曲研究》(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黃 強
1996 《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黃 霖、楊紅彬
2001 《明代小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黃麗貞
1978 《李漁》,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95 《李漁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
張 敬
1986 《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
張 庚
1987 《戲曲藝術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張 庚、郭漢城
1989 《中國戲曲通史》(第二冊),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張秀民
1989 《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振鈞、毛德富
1988 《禁錮與超越——從三言、二拍看中國市民心態 》,北京,新華書店。
張發穎
2002 《中國家樂戲班》,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4 《中國戲班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張曉軍
1997 《李漁創作論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張靈聰
2000 《從衝突走向融通--晚明至清中葉審美意識嬗變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曾永義
1983 《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4 《說俗文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6 《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8 《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 《中國古典戲曲選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1 《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
1997 《論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華 瑋、王璦玲主編
1998 《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
單錦珩
1986 《李漁傳》,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傅衣凌
1986 《明代江南市民經濟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6 《明清時代商人及商人資本》,台北,谷風出版社。
傅曉航
1994 《戲曲理論史述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傅繼馥
1984 《明清小說的思想與藝術》,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楊國楨、陳支平
1995 《明史新編》,台北,雲龍出版社。
葉 朗
1987 《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
葉長海
1987 《中國戲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
1997 《中國藝術虛實論》,台北,學海出版社。
1999 《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葉德均
1979 《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賈文昭、徐召勛
1984 《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台北,里仁書局。
趙山林
1990 《中國戲曲觀眾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995 《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趙景深編
1985 《中國古典小說戲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廖 奔、劉彥君
2003 《中國戲曲發展史》(共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鄭傳寅
1993 《中國戲曲文化概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樂蘅軍
1984 《古典小說散論》,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劉宗周
1971 《人譜類記》,台北,廣文書局。
劉 輝
1992 《小說戲曲論集》,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欣中
1986 《金聖嘆的小說理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劉良明
1997 《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魯 迅
1973 《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
蕭 榮
1987 《李漁評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蕭欣橋、劉福元
2003 《話本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鄧長風
1994 《明清戲曲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盧 前
1971 《明清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謝柏梁
1994 《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韓 南(美)著、尹慧珉譯
1989 《中國白話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羅小東
2002 《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譚 帆
1992 《金聖嘆與中國戲曲批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譚 帆、陸煒
1993 《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蘇國榮
1987 《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蘇國榮
1999 《戲曲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三、學位論文
平松圭子
1973 《李笠翁十種曲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美玲
2001 《李漁的《連城璧》與《十二樓》之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芬燕
1985 《李漁話本小說研究》,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慧
1997 《李漁及其《十種曲》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宜哲
1997 《李漁小說理論探述--從《閑情偶寄》中的“文學觀”談起》,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婉華
1998 《明中葉至清中葉商人與戲曲之關係》,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李佳蓮
2001 《清初蘇州劇作家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如
2002 《李漁的音律理論在《笠翁傳奇十種》中的實踐》,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衍南
1995 《二拍的生產及其商品性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麗淑
1999 《明中葉至清初文人與戲劇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百蓉
1980 《李漁及其戲劇理論》,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東炘
1997 《李漁戲曲三論》,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文惠
1998 《笠翁十種曲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雅玲
1990 《李漁文學理論與小說創作關係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幼嫻
2004 《李漁的戲曲理論》,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四、期刊論文
王意如
1998 〈桃花能紅李能白—論李漁小說中的一種特殊現象〉,《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4期。
王衛平
2000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重商思潮〉,《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卷2期。
王曉春
2003 〈論戲劇對李漁小說敘事形態的影響〉,《學術交流》,第10期。
王璦玲
1995 〈明清傳奇名作中主題意識之深化與其結構設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7期。
1996 〈論明清傳奇之抒情性與人物刻畫〉,《中國文哲研究集刊》,9期。
2000a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8期。
2000b 〈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意識中之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期。
2002 〈清初江浙地區文人「風流劇作」之審美造境與文化意涵〉,《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
仁心慧
2002 〈勞殺筆耕終活我——從李漁對本業治生之異化看其經濟人格〉 ,《宜賓學院學報》,第1期。
朱全福
1997 〈士與商賈結了緣--論《錢秀才占鳳凰儔》中的士商關係〉,《鐵道師院學報》,14卷2期。
朱東潤
1980 〈李漁戲劇理論的成就和局限性〉,《杭州大學學報》,4期。
朱振武
1996 〈論明代中葉到清初中期通俗小說批評的美學特色〉,《明清小說研究》(南京)。
沈新林
2000 〈同體而異構——中國古代小說、戲曲體制之比較研究〉,《藝術百家》,第3期。
2001a 〈同花而異果——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創作手法研究〉,《藝術百家》第2期。
2001b 〈同工而異曲——中國古代小說、戲曲題材的相互為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卷1期。
李 玫
1994 〈面對「商人世界」:熱情與冷漠—明末清初小說戲曲比較之一〉,《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
李元貞
1989a 〈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成就〉(上),《大陸雜誌》,78卷4期。
1989b 〈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成就〉(下),《大陸雜誌》,78卷5期。
李日星
2000 〈李漁戲劇“結構”論的美學真諦〉,《求索》, 2期。
李金松
1998 〈明人推尊戲曲及其文學觀念的轉變〉,《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
李時人
1997 〈李漁小說創作論〉,《文學評論》,第3期。
李惠綿
1991 〈李漁劇作中的神異情節〉,《中國文學研究》,5期。
汪超宏
1994 〈談李漁的人品及其商人氣質〉 ,《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宋莉華
2000 〈明清小說評點的廣告意識及其傳播功能〉,《北方論叢》,第2期。
呂依嬙
2003 〈機趣、戲謔、新詮釋—論李漁《無聲戲》的性別書寫〉,《中極學刊》,第3輯。
林麗月
1991 〈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期。
林鶴宜
1989 〈阮大鉞對「錯認」「巧合」編劇手法的運用〉,收錄於《小說戲曲研究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1 〈晚明戲曲刊行概況〉,《漢學研究》,9卷1期。
吳宏一
1995 〈李漁「窺詞管見」析論〉,《國立編譯館館刊》,24卷1期。
吳建國
1998 〈從《歡喜冤家》看晚明文人價值觀念的變異〉,《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沙), 1期。
岡晴夫
1998 〈明清戲曲界中的李漁之特異性〉,《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集。
俞為民
1989 〈論李漁的戲曲創作〉,《南京大學學報》,4期。
胡元翎
2003 〈從“骨相僅存”到肌膚豐盈--李漁戲劇對小說重寫的原則之二〉,《學術交流》,第5期。
徐 泓
1986 〈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收於《東亞文化》,24輯。
徐 凱
2002 〈超越與羈絆——李漁小說思維的戲劇化傾向研究〉 , 《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 1期。
徐定寶
1999 〈論《二拍》中的商賈形象--兼論晚明社會價值觀與體認人生觀的變易〉,《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6卷3期。
高小康
1997 〈論李漁戲曲理論的美學與文化意義〉,《文學遺產》,第3期。
袁震宇
1983 〈李漁的戲曲理論〉,《文史知識》,25期。
1997 〈李漁生平考略〉,收於《中國古典文學叢考》。
馬漢茂
1969a 〈李笠翁與無聲戲〉,《大陸雜誌》,28卷2期。
1969b 〈李漁全集解題〉,《大陸雜誌》,28卷3期。
陳 多
1957 〈試談李笠翁的寫劇理〉(上、下),《劇本》,第79期。
陳大康
1993 〈從繁榮到蕭條—論清初通俗小說的創作〉,《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期。
陳其南
1987 〈儒家文化與傳統商人的職業倫理〉,《當代》,10、11期。
陳愛娟
1999 〈晚明商潮中儒士的價值取向及其心態〉,《安徽史學》,第4期。
郭英德
1995 〈敘事性:古代小說與戲曲的雙向滲透〉,《文學遺產》,第4期。
1996a 〈稗官為傳奇藍本--論李漁小說戲曲的敘事技巧〉,《文學遺產》 ,第5期。
1996b 〈刺世傷時,顯微闡幽--論蘇州派傳奇的文化內涵〉,《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1998 〈雅與俗的扭結--明清傳奇戲曲語言風格的變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
2000 〈獨白與對話--論明清傳奇戲曲的抒情方式〉,《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
傅承洲
1996 〈明代話本小說的勃興及其原因〉,《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
馮保善
1999 〈明清小說與明清江蘇經濟〉,《江蘇社會科學》, 3期。
湛偉恩
1983 〈李漁市民喜劇初探〉,《廣州師院學報》,3期。
1984 〈李漁的喜劇創作論〉,《廣州師院學報》,4期。
葉長海
2003 〈案頭之曲與場上之曲〉,《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卷1期。
葉紀彬、李松揚、武振國
1997 〈明清人物性格理論初探〉,《文藝理論研究》,6期。
葉桂桐
2002 〈論中國古代小說戲曲詩歌的互動〉,《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5卷2期。
劉志琴
1983 〈商人資本與晚明社會〉,《中國史研究》,第2期。
劉紅軍
1996 〈李漁小說創作同戲劇創作的關係〉,《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6卷2期。
劉曉東
2001 〈世俗人生:儒家經典生活的窘境與明士人社會角色的轉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卷5期。
鄭利華
1994 〈士商關係嬗變:明代中期社會文化形態變更的一個側面〉,《學術月刊》,6期。
鄭培凱
1993 〈天地正氣僅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收錄於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台北,稻鄉出版社)。
鄧 丹
2004 〈李漁戲曲與小說創作的差異性〉,《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期。
鄧綏寧
1968 〈李漁生平及其著述〉,《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集。
潘建國
2001 〈明清時期通俗小說的讀者與傳播方式〉,《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期。
賴慧玲
1993 〈從李漁的「科諢論」看他的三部喜劇〉,《興大中文學報》,6期。
1994 〈李漁喜劇“笑點”的語用前題分析—以《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為例〉,《東海中文學報》,11期。
駱 兵
2000 〈李漁戲曲接受觀論略〉,《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卷4期。
2002 〈試論李漁戲曲改編的敘事策略〉,《藝術百家》,第2期。
駱雪倫
1975 〈李漁戲劇小說中所反映的思想與時代〉,《大陸雜誌》,50卷2期。
鍾明奇
1996 〈試論李漁《無聲戲》小說創作思想之發生〉,收於《明清小說研究》(南京)。
謝柏梁
1993 〈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戲曲藝術》,14期。
顏天佑
1998 <試論李漁評金批西廂的曲論史意義>,收錄於《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000 <試析孟稱舜曲論及其在明代曲論史上的意義>,《古典文學》,第15集。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