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團體督導對遊戲治療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作者:羅明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o, Ming Hua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學系所
指導教授:高淑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團體督導重要事件遊戲治療師專業發展group supervisioncritical incidentsplay therapist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瞭解遊戲治療師參與團體督導期間,所知覺到之重要事件的類型和出現時機,以及在專業發展方面的改變內涵和歷程。本研究以個案呈現的形式,對四位遊戲治療師進行十週的團體督導,受督者於每次團體督導結束後,填寫重要事件記錄表,並於24小時內進行深度訪談。研究者針對重要事件記錄表和訪談內容進行內容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重要事件之主題類型和出現時機:
(一) 重要事件的次數:四位受督者知覺到的重要事件共82件,其中正向事件72件,負向事件計10件。
(二) 重要事件的類型:包括個案的遊戲行為、諮商歷程與技巧、團體督導動力、團體督導議題、受督者個人的覺察和領悟等五類;其中以「諮商歷程與技巧」類型最多,「受督者個人的覺察和領悟」類型最少。
(三) 重要事件的出現時機:在團體初期階段,以「團體督導動力」的類型最多;團體中、後期階段則以「諮商歷程和技巧」類型最多。顯示隨著團體階段不同,受督者關注的焦點也不同。
二、 遊戲治療師參與團體督導期間,在專業發展方面的改變層面和內涵包括:
(一) 在遊戲治療的觀點和認知方面:主要包括受督者實際體驗到遊戲治療的療效、學會理解兒童的遊戲主題和心理議題、學會觀察和預測兒童遊戲的進展、改變互動中關注的焦點、統整個人的諮商理論取向等五類。
(二) 在諮商技巧和行動策略方面:受督者會採取「調整和修正諮商技巧」以及「採取積極行動策略」兩種方式因應諮商困境。
(三) 在自我認識方面:受督者在個人方面分別在「個人的覺察和成長」、「採取積極的行動策略」以及在「自我效能感」等三部分產生正向變化。
(四) 在兒童的態度方面:包括增加對兒童的興趣、增加對個案的包容度以及對個案的能力更有信心。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對未來的團體督導實務、諮商員教育訓練以及後續的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有興趣的實務工作者或研究者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ose play therapists' perceptions about the types and frequencies of critical incidents, and the effects of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uring group supervision experi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tudy, 4 play therapists were selected to join the group for 10 sessions, each 2 hours. The Analysis was based on data obtained from transcripts of in-depth interview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end of every group session over 10 weeks. The participants were also asked to fill in the Critical Incident Form immediately after every session.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content analysis. The significant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Regarding the types and frequencies of critical incidents, the study result indicates:
a. There were 82 critical incidents for 4 play therapists, including 72 helpful events and 10 hindering events.
b. In this study, critical incidents were classified as five types. They were client play behavior, counseling process and skill, the dynamic of supervisory group, the issue of supervisory group, and personal awareness and insight. It was found that "counseling process and skill"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and "personal awareness and insight" occurred rarely.
c.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dynamic of supervisory group"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counseling process and skill"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at final stage. It showed that supervisees concerned different issues along with different stages.
2. During participated in group supervision, play therapists improved a lot on aspects and content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Regarding the cognition of play therapy, supervisee
experienced its efficacy in practice, understood children's play theme and psychological issue, learned to observe and predicate the progress of the children's play, changed the focus of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ed individual counseling theory.
b. In the aspect of counseling skill and strategy, supervisee modified those skills and adopted active strategies to prevent or resolve their counseling difficulties.
c. For self-understanding, supervisee promoted personal awareness and growth, adopted active strategies, and achieved better self-efficacy.
d. In the aspect of attitude to children, supervisees enhanced their interest, increased the tolerance, and confided in child client' abili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discus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practical workers.
王文秀(民84)。發展性督導模式在我國諮商員訓練之適用性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413-H-134-005)。
王文秀(民87a)。諮商師被督導經驗對其諮商挫折及其專業成長之影響研究。中華輔導學報,6,1-34。new window
王文秀(民87b)。諮商督導歷程研究—諮商督導者之發展歷程與受督者「最佳及最差被督導經驗」之整理與詮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3-H-134-003)。
王文秀(民89)。國小準輔導工作者諮商實習課程與被督導經驗調查研究。中華輔導學報,9,25-56。new window
王文秀,徐西森,連廷嘉(民95)。我國大學校院與社會輔導機構諮商督導工作實施現況及其人員專業知覺之探討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9,1-40。new window
王純琪、張高賓、連廷嘉、王文秀(民95)。臺灣地區遊戲治療成效之後設分析初探研究。2006 遊戲治療多元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光碟,A-4。台灣遊戲治療學會。
王智弘(民81)。中部地區「張老師」實施團體督導現況調查研究。輔導學報,15,189-231。new window
王麗斐、王文秀、羅明華(民87)。當諮商新手遇見兒童個案:一個探索性的研究。中華輔導學報,6,60-88。new window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民97)。諮商心理實習辦法。http://cga.myweb.hinet.net/ Counseling%20Psychologist/ldlwu.htm
田秀蘭、王麗斐、王文秀、林美珠、林幸台(民89)。國小輔導師資培育模式之研究:輔導工作成效與教師諮商自我效能。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光碟,師資培育與教師在職進修類-22。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何長珠、吳珍梅(民92)。折衷式遊戲治療模式對國小認輔導師訓練效果之研究。輔導學報,24, 1-34。new window
何美雪(民93)。親子遊戲治療對遊戲輔導知能之影響──國小認輔教師之訓練探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何美雪、高淑貞、洪慧涓(民94)。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對國小認輔教師遊戲治療知能影響之訓練探究。教育心理學報,37(1), 1-21。new window
吳秀碧(民82)。Stoltenberg 的督導模式在我國準諮商員諮商實習督導適用性之研究。輔導學報,15,43-113。new window
吳秀碧、梁翠梅(民84)。學士級準諮商員諮商實習經驗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3,41-56。new window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民93)。台灣「心貧兒」現象觀察報告。http://www.cylaw.org.tw/content/news.asp?ser_no=1008&title_icon=icon_13.gif.
卓紋君、黃進南(民92)。諮商實習生接受個別督導經驗調查;以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8,179-206頁。new window
林瑞吉(民89)。諮商督導研究之回顧與評析。諮商與輔導,178,2-9。
施香如(民85)。諮商督導過程的建構:循環發展督導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施香如(民88)。循環發展督導模式的建構與應用。輔導季刊,35(2), 8-11。new window
施香如(民89)。督導者與諮商員在督導過程中的知覺差異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1-20。new window
施香如(民92)。社區輔導機構義務諮商員的被督導經驗。應用心理研究,18,145-177。new window
孫幸慈(民91)。兒童諮商督導歷程探討。諮商輔導文粹,7,143-166。new window
徐西森(民93)。諮商督導能力評量表之編製研究—以系統取向督導模式為架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徐西森、黃素雲(民96)。諮商督導理論與研究。台北市:心理。
高淑貞(民87)。親子遊戲治療。台北市:桂冠。
高淑貞(民94)。因何而為?—遊戲治療師之治療態度探究。中華輔導學報,18,1-36。new window
高淑貞、張靖敏(民96)。遊戲治療師態度知識技巧量表中文版修訂報告。測驗學刊,54(1),121-146。new window
梁培勇(民95)。兒童遊戲治療起始期的困境。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9(3),255-278。new window
許韶玲(民91)。督導者對受督者隱而未說之覺察範圍、反應方式、及其對諮商督導過程的影響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009-005)。
許韶玲(民92)。督導者知覺受督導者影響諮商督導過程之因素。應用心理研究,18,113-144。new window
許韶玲(民94)。受督導者負向督導經驗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4-2413-H-009-003)。
連廷嘉、徐西森(民92)。諮商督導者與實習諮商員督導經驗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8,89-111。new window
陳金燕(民92)。自我覺察在諮商專業中的意涵:兼論自我覺察督導模式。應用心理研究,18,59-87。new window
陳錫銘(民87)。實踐認識論應用於諮商員專業自我建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曾仁美(民94)。親子遊戲治療對憂鬱症兒童父母親職復原力之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曾璟婷(民93)。受虐兒童遊戲治療師實務經驗與專業發展之探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政昌(民86a)。國內諮商督導研究之現況分析。諮商與輔導,178,10-16。
黃政昌(民86b)。準諮商員性別、督導員性別及支持程度對準諮商員知覺督導滿意度、接受督導意願及自我效能之影響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黃倫芬(民72)。團體督導中督導員的領導任務研究—以某一社會福利機構進行個案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貞屏(民82)。心理治療取向的諮商督導。諮商與輔導,94,2-4。new window
葉貞屏、葉貞雯(民90)。兒童中心式遊戲治療訓練之效果評量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 125-144。
劉一竹(民88)。團體督導對準諮商員專業諮商能力影響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劉志如(民87)。循環發展督導模式中督導員與受督導諮商員口語行為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劉志如(民92)。督導歷程與諮商員個案概念化形成之初探性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143-016)。
蔡秀玲(民88)。督導關係。諮商與輔導,164,17-22。
鄭麗芬(民86)。循環發展模式督導歷程中受督導諮商員知覺經驗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鄭麗芬(民88)。諮商員接受循環發展模式督導的知覺經驗。輔導季刊,35(2),12-21。new window
謝珮玲(民91)。心理治療師在心理治療歷程之反移情經驗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謝麗紅、翁毓秀、張歆祐(民96)。團體督導對碩士層級準諮商師團體領導能力督導效果之分析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99-116。new window
魏渭堂(民88)。親子遊戲治療團體方案設計與效果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