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章草書法研究
作者:林榮森
作者(外文):Rong-sen Lin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指導教授:謝海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文字書寫書風簡牘草書章草書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5
中國書法早自先民使用文字之時即已產生,然當時主要以實用功能為導向,藉由文字的普及,輔助人類記憶和作為人際溝通的媒介。其後隨著文字運用的層面日廣,文字的進化便成為一項無可避免的趨勢,加上時代文明的腳步日益加快,促使大量文字使用者投入書寫行列,更為文字的發展帶來無限的生機。
本篇論文主要分成七個單元進行系統式鋪陳論述。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撰寫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等,同時有關草書名詞的來源、定義、草書的產生以及章草名稱等問題,均在第一章中作一處理。其次,第二章「章草產生的時代環境及文字使用情形」,則在論述章草萌發時期的時代背景與當時文字使用概況。由於政事紛擾,羽檄交馳,為草書發展提供了一畦沃土,而學術及文藝風氣的興盛,也為草書的成長茁壯,挹注了不少養分,再加上書寫工具的改良,終於將章草推向歷史舞台,成為漢字書寫的奇花異卉。直當戰國乃至秦漢之際,是章草從萌芽到成熟的階段,此時期文字使用情形,自亦需一併觀察探研,以掌握該時文字整體面向,且從中分析歸納出章草趁勢而出的必然結果。
章草身為草書體的濫觴,當隸書已經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地步,遂以另闢蹊徑的方式,延續自古以來的草寫態度,透過規律性和普遍性的原則,將規整持重的點畫進行改造並連筆書寫,不僅開創了各種草書輝煌的版圖,且提供行書及楷書諸多用筆與結構上的張本。因此,章草的產生,可說是中國書法史上一項最具劃時代意義的壯舉,尤其在過去以正體為主的篆隸書寫場域中,章草的萌發正好為長期的拘束和壓抑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而迅速地竄升至文字書寫的高峰。
第三章「章草的興衰與流變」,主要在敘述章草從萌發醞釀開始;到草隸合流的演變期;到書體完備的成熟期;而後進入衰退期;乃至到章草復興以後的應用期。採取縱向的觀察研究,以明章草在歷史發展中之興衰流變與不同時期的風格特徵,以及各時期重要代表書家、作品等。
第四章「章草的風格與藝術特徵」,是就章草的草書性質、章草點畫來源、用筆特性和原則,還有章草字形的基本型態、主要結構字體樣貌、構形的法則以及空間美學、藝術特徵等。此外,章草特殊的體勢和章法,也在本章中作一完整研究探討。
第五章「章草於文字書寫上的功能與地位」, 由於文字在長時間的使用中,原本就會形成自身的發展規律,而中國文字由於特殊的象形性質,除獨體結構外,更孳衍出偏旁部首的組合式方塊型態,且造就了千變萬化的書寫體貌。最後終於在文字書寫的促進下,開展出兩大演進律則:一為簡化;一為草化。簡化使得隸變獲得了全面的勝利;而草化則鑄成了中國文字草寫體走向成熟之路,也宣示了中國文字自此正式邁入符號化的時代。由於章草的披荊斬棘、墾植拓荒,為後世草寫體開闢了寬廣的書寫藝術場域,不論點畫、結構、章法,都直接影響到今草、行書、行草的藝術表現。同時章草源自隸草的俗寫現象,經過章草的應用轉化之後,有一部份被楷書吸收,納入了「正體書」的範圍,另也有一部份保留在「草寫體」的園地裡,成為所謂的帖體字,為後世書家在字形結構上提供了更多元的取法素材。
第六章「章草對書風演變的影響」,是以歷代書法發展上,曾受章草浸染影響的時代書風為主。最早可溯自魏晉時期,探討二王為何要自章草中去「變亂古法」?羲獻父子又如何進行「改體」?其中關鍵因素在於時代環境的不得不然,亦即今草發展到二王時期,已經接近「啄晬同時」的階段,二王乃是乘勢發揮,進行文人藝術加工,使得今草徹底擺脫與章草的纏綿,正式建立今草獨立的體勢和章法,完成了新體書風的建構大業。自隋以降,迨迄宋代之漫長歲月裡,雖章草未曾終絕,但章草書家銳減,且創作水平並不凸出,更遑論能影響牽引整體書風發展,是以直至元明時期,在趙孟頫及趙派書家復古號召下,使章草獲得了全面的復興,而元代中期以後,康里夔夔、楊維楨的激越表現,更為明代表現主義書風提供了新的創作思維,終而造就出中國書法史上無與倫比的「晚明變形書風」之傲人成就,章草不僅見證了整個大時代書風的轉變,同時也參贊書法體質面貌的革新,對整體書史而言,其貢獻實不亞於其他書體。過去學界很少認為晚明變形書風與章草有關,即便論述了該等書家的章草表現,也不曾承認章草在變形書風中的角色功能,但經過本文的尋繹探索,相信對變形書風的內涵與底韻,當可作為一項補充。如果說,變形書風缺少了章草的參與,就像是煮了一道豐盛的菜餚,卻少了調味料一樣,終覺不夠道地,應不為過。至於清代章草,更與學術風氣下的樸學有關,書家們從碑學中領略金石逸趣,將章草結合「碑味」與「金石氣」,脫離了長期以來章草以帖為主的刻板路線,首開史無前例的「碑學章草」風貌,為章草的整體表現再添新頁。
none
參考書目
一、史料
顏師古:《急就篇注敘》,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4年7月初版。
汪砢玉:《珊瑚網》卷十《國學基本叢書》153、154,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台一版。
李綱:《梁溪先生全集.卷163》第九冊,台北市,.漢華文化事業公司,1970年4月初版。
高誘註釋:《淮南子.本經訓》,台北市,聯華出版社,1973年9月。
《釋名》,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宋刊本。
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通志堂刊本。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二一七小學類》,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乾隆敕撰:《四庫全書總目》,台北市,漢京文化事業公司,國學要籍叢刊。
《十三經注疏.禮記.曲禮》,台北市,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刊記。
錢大昕:《潛研堂集.關於金石記序》,卷二十五序三。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第三十卷》,台北市,洪氏出版社。
許慎:《說文解字注.附段注補正》,台北市,蘭臺書局,1974年10月四版。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收於嚴靈峰編輯《易經集成‧149》,據明萬曆二十年刊「漢魏叢書」本影印,成文出版社,1976年台一版。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台北市,中華書局,1980年11月2版。
馬宗霍:《書林藻鑑》,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2年5月台二版。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台北市,廣文書局,1982年8月。
張拭:《南軒文集》,收於《佩文齋書畫譜.卷二》北京市,新興書局,1982年9月。
《現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年3月三刷。
楊家駱主編:《近人書學論著》,台北市,世界書局,1984年10月四版。
張揖:《廣雅》,北京市,秦皇島出版社,1985年北京新一版。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趙麟:《因話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雜事之屬.卷
三》,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玫瑰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卷七十五》,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文徵明:《文徵明集.補輯.題跋一.跋康里子山書李白詩》卷二十二,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
顏師古:《匡謬正俗》,台北市,中華書局,1989年北京新一版。
呂不韋:《呂氏春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二刷。

《現代書法論文選》,台北市,華正書局,1990年12月版。
周振甫:《周易譯注》,北京市,出版社中華書局,1991年4月一版。
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市,世界書局,1991年5月。
《陸放翁全集》,北京市,中國書店,1991年9月二刷。
許慎:《說文解字》,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1版。
姜夔:《蘭亭續考》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據北京圖書館藏南宋刻本影印,無頁碼。
《老子》,台北市,錦繡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再版。
崔爾平選編:《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8月。

水賚佑編:《黃庭堅書法史料集》,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2月。
《論語》:台北市,錦繡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12月再版。
《戰國策.齊策.馮諼客孟嘗君》,台北市,錦繡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再版。
司馬遷:《史記.范雎列傳》台北市,錦繡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再版。
陶宗儀:《書史會要》,北京市,中國書店,1995年3月。
崔爾平選編校點:《明清書法論文選》,上海市,上海書店,1995年4月一刷。
華正人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下冊,台北市,華正書局,1996年4月。
班固:《白虎通疏證》,北京市,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10月二刷。
張彥遠:《法書要錄》,收於《中華書法論著匯編》,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一刷。
潘運告編著:《漢魏六朝書畫論》,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12月三刷。
《宣和書譜》,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12月一刷。
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四冊,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3月。
華人德編:《歷代筆記書論彙編》,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二刷。
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6月初版一刷。
《韓非子》,台北市,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王伯敏、任道斌、胡小偉主編:《書學集成》,河北省,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6月一版。
司馬遷:《史記》,台北市,藝文印書館,2003年2月初版四刷。
班固:《漢書》(全三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一刷。
二、專書
卓定謀:《章草考》,北平市,大慈商店,1930年3月初版。
麥華三編述:《古今書法匯通》,廣州市,奇文印務公司,1937年6 月。
陳其銓:《中國書法概要》,中國美術出版社,1969年6月再版。
黃伯思:《東觀餘論》,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1974年8月初版。
杜學知:《漢字三論》,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5年7月。
梁一成《徐渭的文學與藝術》,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77年1月初版。
李郁周《南北朝書體及以碑帖劃分書體說之研究》,台北市,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2年11月初版。
張麗生:《急就篇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六月初版。
劉延濤:《草書通論》,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12月修訂版。
高二適:《新定急就章及考證》,台北市,華正書局,1984年2月初版。
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3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市,元三書局,1984年6月。
史紫忱:《比較草書》,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10月再版。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4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疏證》,台北市,華正書局,1985年2月初版。
劉熙載:《藝概》,台北市,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9月。
高尚仁:《書法心理學》,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4月初版。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香港,中華書局,1986年4月港一版。
蔣勳:《美的沈思》,台北市,雄師圖書公司,1987年3月三版。
葉秀山:《書法美學引論》北京市,寶文堂書店,1987年6月。
黃宗義《歐陽詢書法研究》,台北市,蕙風堂筆墨公司,1988年3月初版。
董文:《草書概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一刷。
蔡崇名:《書法及其教學之研究》,台北市,華正書局,1988年7 月三版。
張懋鎔:《書畫與文人風尚》,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
中國古代教育文獻叢書編輯委員會:《急就篇》,長沙市,岳麓書社,1989年1月一版一刷。
蔡長盛:《書法空間之研究》,新竹市,易明企業有限公司,1990年5月。
埃德加.卡里特著,蘇曉離等譯《走向表現主義的美學》,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9月一刷。
程代勒:《章草書法風格研究》,台中市,捷太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何紹基:《何紹基書論選注》,台北市,河北美術蕙風堂筆墨公司出版部,1993年1月。
于大成:《文字文學文化》,台北市,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6月。
廖新田《清代碑學書法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6月初版。new window
趙平安:《隸變研究》,河北省,河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一刷。
王靜芝:《王靜芝論書叢槁》,台北縣,林勝鐘編輯出版,1993年8月。
王肯堂:《鬱岡齋筆塵》,台南市,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10月。
陳振濂:《書法學》,台北市,建宏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二刷。
張湧泉:《敦煌俗字研究導論》,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8月台一版。
王鎮遠:《中國書法理論史》,合肥市,黃山書社,1996年11月二刷。
朱仁夫:《中國現代書法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一刷。
賈書晟、張鴻賓編著:《漢字書法通解.行草卷》,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7年4月一刷。
齊沖天:《書法文字學》,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一版。
秦永龍:《漢字書法通解.行草》,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7年7月。
臧克和主編:《漢字文化綜論》,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二刷。
陳欽忠:《法書格式與時代書風之研究》,台北市,華正書局,1997年9月增定一版。
潘善助編《大學書法.行書臨摹教程》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10月。
朱仁夫:《中國古代書法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三刷。
馬欽忠:《書法與文化形態》,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8月一刷。
陳振濂主編:《中國書法發展史》,天津市,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一刷。
李學秦等著:《尹灣漢墓簡牘綜論》,北京市,科學初版社,1999年2月一版一刷。
王輝:《漢字的起源及其演變》,西安市,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一刷。
啟功:《古代字體論稿》,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9年3月一刷。
郗吉堂:《黃綺書法論稿》,河北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一版。
啟功:《啟功叢稿》,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7月北京一刷。
崔自默:《章草》,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7月一刷。
劉志基:《漢字體態論》,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一刷。
童慶炳:《藝術創作與審美心裡》,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二刷。
丁夢周:《中國書法與藝術線條》,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二刷。
劉恒:《中國書法史.清代卷》,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一刷。
華人德:《中國書法史.兩漢卷》,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一刷。
劉恒:《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一刷。
曹寶麟:《中國書法史.清代卷》,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一刷。
秋子:《中國上古書法史》的分法。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0年1月一刷。
郭芳忠:《明代書法風格研究》,高雄市,汶采有限公司,2000年5月。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台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9月台3 版。
姚淦銘:《漢字心理學》,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一刷。
于明詮:《常有夢齋初集》,北京市,燕山出版社,2001年6月一刷。
湯勝天、蕭華:《王蘧常書法藝術解析》,南京市,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年7月一刷。
沃興華:《中國書法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一刷。
黃惇:《中國書法史.元明卷》,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一刷。
錢存訓:《書於竹帛》,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4月一刷。
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一刷。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7月再版5刷。
張湧泉:《俗字裡的學問》,北京市,語文出版社,2002年6月二刷。
馬嘯:《民間書法》,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6月一刷。
杜忠誥:《說文篆文訛形釋例》,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7月。
B.A.伊斯特林著,左少興譯:《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一刷。
楚默:《書法解釋學》,上海市,百家出版社,2002年10月。
陸錫興:《急就集—陸錫興文字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二刷。
劉小晴:《中國書學技法評注》,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12月二刷。
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一刷。
高更生:《現行漢字規範問題》,北京市,商務印書管,2002年12月北京一版。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一刷。
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山東省,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李均明:《古代簡牘》,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4月一版。
賴非:《書法環境類型學》,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一刷。
張桂光:《漢字學簡論》,廣州市,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一刷。
宋業瑾、賈嬌燕《實用漢字》,安徽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一刷。
啟功:《啟功書法論叢》,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一版一刷。
顧藹吉:《隸辨.卷八》,北京市,中華書局,2003年12月北京二刷。
徐超、秦永龍編著:《全國通用書畫等級考核教程》,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一版。
藍鐵、鄭朝:《中國書法的藝術與技巧》,北京市,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一版。
宗鳴安:《漢代文字考釋與欣賞》,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2月1版。
毛孝強:《中國草書經典》,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成都市,八蜀書社,2004年7
月。
張書岩:《異體字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一刷。
劉濤:《書法鑑賞》,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04年9月一刷。
李青:《古樓蘭鄯善藝術綜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2月一刷。
曹建:《晚清帖學研究》,天津市,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8月。
賈書晟、張鴻賓編著:《漢字書法通解.甲骨文》,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5
日.藤枝晃著,李運博譯:《漢字的文化史》,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一版。
白砥:《王羲之書法解析》,杭州市,西冷印社出版社,2005年3月一版一刷。
陳振濂:《品味經典—陳振濂談中國書法史.明清》,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一刷。
王元軍:《漢代書刻文化研究》,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12月一刷。
馬昕:《敦煌古代書法藝術》,蘭州市,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12月一刷。
王岳川:《書法文化精神》,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二刷。
徐利明:《中國書法風格史》,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月一版一刷。


三、學位論文
陳欽忠:《唐代書風衍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6月。new window
朱書萱《明代中葉吳中書家及其書風的形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5月。new window
張月慶:《元代章草三家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系碩士論文,1993年6月。
陳麗紅:《尹灣漢墓簡牘文字及書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3年7月。new window
邱奕銘:《尹灣漢墓簡牘章草書法的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陳丁立:《書體觀念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new window
郭伯佾:《漢代草書的產生》,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new window
李秀華:《晚明變形書風之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藝術學部博士論文,1998年10月。
莊申慶:《明末清初的畫派與黨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5月。
朱書萱《明代中葉吳中書家及其書風的形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new window
洪光耀:《徐渭書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莊子茵:《宋代書法及其文學涵泳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林榮森:《徐渭書法藝術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9月。new window
陳秀雋:《沈曾植書法藝術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李永忠:《草書流變研究》,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5月。
尋鵬:《論章草書的形体演變及其在漢字史上的作用》,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7月。
莊連棚:《晚明變形書風之表現形式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月。
趙彥國:《章草書法歷史流變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4月。

四、期刊論文
陳方既:〈書法美的歷史穩定性與時代變異性〉,收於《書法研究》第56輯,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73年第6期。
王薳:〈章草典型概述〉,收於《書法研究》第五輯,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81年3月。
庾人俊:〈關於晉朝的書體問題〉,《書法研究》總第7輯,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82年第一期。
裘錫圭:〈漢字的性質〉收於《中國語文》,北京市,中國語文雜誌社,1985年第一期。
翟奉南:〈明代書法的風格〉,收於《書譜雜誌》總73期,香港,書譜出版社,1986年第6期。
金開誠:〈試論秦漢簡帛的書法藝術〉,收於《書法叢刊》,北京市,文物出版社,第十一輯,1986年10月。
葛鴻楨:〈祝允明的書藝、書論及其美學思想〉,收於《書法研究》總第29輯,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第三期。
見王方宇:〈歷代章草的發展〉,收於《中國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1987年6月。
高伯雨:〈章草書法家王秋湄〉,收於《書譜雜誌》第十期,香港,書譜出版社,1987年6月。
馬國權:〈草書著作評述〉,收於《書譜雜誌》第54期,香港,書譜出版社,1987年10月。
陸錫興:〈漢代草書概說〉,收於《書法研究》總第41輯,上海書畫出版社,1990年第3期。
黃惇:〈趙孟頫書法藝術論〉,收於《全國第四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重慶市,重慶出版社,1993年11月一版一刷。
楊爾:〈楊維楨和趙孟頫比較〉,收於《全國第四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重慶市,重慶出版社,1993年11月一版一刷。
徐利明:〈趙孟頫三論〉,收於《全國第四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重慶市,重慶出版社,1993年11月一版一刷。
楊士林:〈春秋戰國書風管窺〉《書法研究》總第62輯,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第6期。
李沅和:〈非草書價值管見〉,收於《懷化師專學報》第13卷第3期,1994年8月版。
劉正成:〈黃道周書法評傳〉,《中國書法全集56.黃道周》,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4年11 月一刷。
桂娟:〈漢字形体發展的社會又化因素〉,收於《周口師專學報》第11卷第4期,1994年12月。
陳仲明:〈王羲之草書與中國草書的發展〉,《書法研究》總第72輯,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第四期。
王宏理:〈丁公陶片行草書之初步研究〉,收於《書法研究》總第73輯,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第四期。
張鐵民:〈草書〉收於《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二刷。
姚淦銘:〈明代的書法藝術〉,收於《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部,1996年7月二刷。
張連:〈趙孟頫六體千文形式辨析〉,收於《書法研究》總76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年第二期。
何鑫:〈古代漢字物質載體與書體變異〉,收於《西安美術》,西安美術學院,1998年第一期。
祝嘉:〈章草書法的特徵〉,收於《歷代草書技法通講》,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7月一刷。
沃興華:〈王獻之的今草〉,收於《歷代草書技法通講》,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7月一刷。
鮑賢倫:〈趙孟頫急就章分析〉,收於《歷代草書技法通講》,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7月一刷。
徐本一:〈康里夔夔的意義〉,收於《歷代草書技法通講》,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7月一刷。
鍾明善:〈王世鏜的章草〉,收於《歷代草書技法通講》,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7月一刷。
趙一新:〈王蘧常章草藝術〉,收於《歷代草書技法通講》,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7月一刷。
林進忠:〈曾侯乙墓出土文宇的書法研究〉,收於《出土文物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華書道學會,1998年10月。
杜忠誥:〈從睡虎地秦簡看八分〉,收於《出土文物與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華書道學會,1998年10月。
董琨:〈符號學之漢字觀〉收於《第五屆國際漢字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國文字學會,1998年11月初版。
季旭昇:〈從古文字談簡體字問題〉,收於《第五屆國際漢字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國文字學會,1998年11月初版。
何本安:〈章草瑣議〉,《貴州文史叢刊》,貴州市,貴州文史研究館,1999年1月。
裘錫圭:〈神烏傅(賦)初探〉:收於《尹灣漢墓簡牘綜論》,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99年2月一刷,。
武可榮:〈尹灣漢簡神烏傅草書墨蹟的藝術特色〉:收於《尹灣漢墓簡牘綜論》,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99年2月一刷。
劉洪:〈章草起源探述—兼論尹灣漢墓新出土簡牘的章草文字〉:收於《尹灣漢墓簡牘綜論》,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99年2月一刷。
馬亞:〈談草書用筆的急徐〉,收於《藝術百家》,南京市,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1999年第三期。
王淵清:〈理想與偶像——論魏晉書風的虛擬性與真實性〉,《書法研究》總第93輯,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第一期。
張振林:〈戰國期間文字異形面面觀〉,收於《文字學論叢》第二輯,武漢市,崇文書局,2000年1月一刷。
張雲龍:〈王蘧常高二適章草書法比較〉,收於《書法之友》,合肥市,安徽美術出版社,2000年第4期。
楚默:〈楊維楨的書法藝術〉,收於《中國書法》總第91期,北京市,中國書法家雜誌社,2000第十一期。
傅愛國:〈先奉時期蒙學中的書法教育〉,收於《中國書法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省博物館編,杭州市,西冷印社出版,2000年12月一刷。
王勝泉:〈書法風格形成的主客觀因素〉,收於《20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刷。
楚默:〈康里夔夔書法評傳〉,收於《中國書法》總第92期,北京市,中國書法家雜誌社,2000第十二期。
鍾東:〈章草傳承的啟示〉,收於《書藝》卷三,廣州市,嶺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12月一刷。
劉恆:〈領略古法生新奇〉,收於《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品鑒評論篇》,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 月一刷。
蔣天耕:〈空白論〉,收於《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刊.風格技法篇》,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一刷。
白蕉:〈書法結構問題〉,收於《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風格技法篇》,台北市,華正書局,2000年12月一刷。
陳宇、鄒成在:〈晚明書法風格論〉,《書法研究》總第100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第二期。
陸錫興:〈論漢代草書〉,收於《急就集—陸錫興文字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一版。
徐華:〈試論涼州在草書源起時期的重要地位〉,收於《書法研究》總第106輯,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第2期。
侯開嘉:〈隸草派生章草今草說〉《書法研究》總第108期,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第四期。
李洪智:〈關於今草字形來源的辨析〉,《書法賞評》總第68期,哈爾濱市,書法賞評雜誌社,2002年第5期。
寇克讓:〈章程即章草說〉,《書法研究》總第110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第6期。
黃惇:〈明初書壇的三宋與陳璧〉,收於《中國書法》總第114期,北京市,中國書法雜誌社,2002年第十期。
邱奕銘:〈尹灣西漢簡〈神烏傅〉章草書法考察〉,收於《造形藝術學刊》,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2年12月。
馬建華、徐樂堯:〈河西簡牘遺墨〉《河西簡牘.序文》,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03年第1月一刷。
蕭燕翼:〈古章草書與出師頌〉,收於《故宮博物院院刊》總第110期,北京市,故宮博物院,2003年第6期。
林進忠:〈東漢初年兩件草書簡冊的內容與書法〉收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六卷第二期,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2003年第9月。new window
侯學書:〈“草篆”非字体書体辨〉,收於《書法研究》總第118輯2004年第2期。
溫存:〈論草書形象性描述及其重要現實意義〉,收於《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鄭州市,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4月一刷。
沈鵬:〈溯源與尋流〉,收於《全國第六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鄭州市,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4月一版一刷。
徐華:〈東漢草書的演變及其精神內質〉,收於《漢文化研究》,河南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一版。
朱天曙:〈論宋克書法的書史意義〉,收於《中國書法》,總第138期,北京市,中國書法雜誌社,2004年第十期。
林進忠:〈敦煌漢簡王駿幕府檔案的草書文字〉,收於《造形藝術學刊》,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4年12月版。
李一忱:〈章草今草融合模式之源流〉,收於《中國書法》總第144期,北京市,中國書法家雜誌社,2005第四期,p31。
蔡夢霞:〈論元代章草的復興〉,收於《書法雜誌》,北京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一刷。
段永成:〈論沈曾植的晉唐情結〉,收於《書法研究》總第127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10月。
吳高歌:〈先秦時期的史官與書法〉收於《書法研究》第129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3月一刷。
張海歐:〈筆不週而意週〉,收於《藝術探索》,廣西藝術學院學報,2006年8月第20卷第3期。
朱天曙於:〈章草中興的高峰〉,收於《書法研究》總第135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4月。
李宇平:〈晚清以來章草興盛原因探究〉,收於《全國第七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濟南市,黃河出版社,2007年5月一刷。
黃修珠:〈論古代簡牘書寫方式與今草的形成〉,收於《全國第七屆書學討論會論文集》,濟南市,黃河出版社,2007年5月一刷。
劉雲鵬:〈再論明中晚期書法發展格局〉,《書法研究》總第137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7月。
孫暉:〈淺談中國書法的表演性〉,收於《書法研究》總第137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7月。
陶永祥:〈古文字轉變初探〉,收於《歷屆書法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07年11月一版一刷。
王汝虎:〈王獻之勸父改體的故事在張懷瓘書論中的美學史意義〉,收於《美術與時代》,鄭州市,河南省美學會、鄭州大學美學所,2007年第十一期。
范祥雍:〈章草述略〉,收於《書法文庫.書房擷趣》,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1月一刷。
李永忠:〈章草的「章」〉《文史知識》,2008年第2期。
劉宗超:〈漢代書法風格發展的階段性〉,收於《書法研究》,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4月一刷。
陳維德:〈額濟納漢簡的書藝特色與價值〉收於《近百年出土書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華書道學會,2008年11月。
張金梁〈論王蘧常章草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收於《海派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12月一刷。
蔣勳:〈波磔與飛簷〉,《聯合報.聯合副刊》,2009年6月15日。
蔣勳:〈元明書法與文人畫〉,收於《漢字書法之美》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9月。

五、碑帖、畫冊、圖版
李光業主編《蘭亭序墨蹟六種》,1977年10月四版。
林猷牧:《林猷牧書法展專輯》,台中縣文化中心,1988年10月。
王朝賓主編《民國書法》,河南美術出版社,1989年6月一版一刷。
尾崎邑鵬、宮崎葵光:《中國書法全集.55卷.張瑞圖》,東京,二玄社,1989年8月。
《中國法書選18.王獻尺牘集》,日本二玄社,1991年4月初版二刷。
鄭威主編《張瑞圖墨蹟大觀》,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12月一版一刷。
《中國法書選14.王羲之十七帖二種》,日本二玄社,1993年4月初版六刷。
湖傳海主編《王鐸墨蹟大觀》,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1月一版三刷。
佟韋主編《中國章草名帖精華》,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4年6月一版一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56.黃道周》,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4年11月一刷。
傅紅展主編《倪元璐墨蹟大觀》,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12月一版一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63.傅山》,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6年9月一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61.王鐸(一)》,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8年8月四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61.王鐸(二)》,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8年8月四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49.祝允明》,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8年10月二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64.朱耷、石濤、龔賢、龔晴皋》,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8年12月一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57.倪元璐》,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1999年7月一刷。
鄭汝中編:《敦煌寫卷行草書法集》,蘭州市,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3月一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46.康里夔夔、楊維楨、倪瓚》,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00年8月一刷。
過大江主編《徐渭墨蹟大觀》,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2月一版二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47.元代名家》,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01年11月一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43.趙孟頫》,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02年10月一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44.趙孟頫》,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02年10月一刷。
馬建華主編《河西簡牘》,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03年1月一版一刷。
《西晉行草墨蹟》,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7月一刷。
趙孟頫《臨皇象急就篇》,杭州市,西冷印社,2006年8月一版一刷。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編《海派代表書法家系列作品集.王蘧常》,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6年12月一版一刷。
白立獻、陳培站編;《歷代章草精選》,河南省,河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11月一刷。
田其湜《古今章草匯集》,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一版一刷。
日本.西林昭一《湖南篇.簡牘名蹟選.2》,日本二玄社,2009年2月初版。
日本.西林昭一《湖南篇.簡牘名蹟選.3》,日本二玄社,2009年4月初版。
日本.西林昭一《湖南篇.簡牘名蹟選.4》,日本二玄社,2009年7月初版。
日本.西林昭一《湖南篇.簡牘名蹟選.5》,日本二玄社,2009年8月初版。

六、工具書
王夢鷗《漢簡文字類編》,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4年10月初版。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年5月7版。
陸錫興:《漢代簡牘草字篇》,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年12月一刷。
柏楊:《中國歷史年表》上下冊,台北市,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1月初版。
張守中撰集:《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年1994月2一版一刷。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北京市,榮寶齋,1995年6月一版。
金開誠、王岳川主編《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二刷。
張守中撰集:《包山楚簡簡文字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年1996月8一版一刷。
陳建貢、徐敏編:《簡牘帛書字典》,台南市,文沛美術圖書出版社,1996年9月。
陳松長編著:《馬王堆帛書藝術》,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12月。
連雲港市博物館編:《尹灣漢墓簡牘》,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年7月一版一刷。
李正光等編:《楚漢簡帛字典》,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1月一版一刷。
羅振玉、王國維編著:《流沙墬簡》,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3月二刷。
王秋湄:《章草變異手冊》,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一刷。
駢宇騫編著:《銀雀山漢簡文字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年2001月7版一刷。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1年12月二刷。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市,四川辭書出版社,2003年3月。
張守中、張小滄、郝建文撰集:《郭店楚簡文字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年2003月9二刷。
歐陽中石、程同根、張瑋編著:《章草字典》,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4年10月一版一刷。
杜維鈞、杜金鋒《章草辨異字典》,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12月一版一刷。
杜維鈞、杜金鋒編著:《章草辨異字典》,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12月一刷。
余德泉、孟成英編著:《章草大典》,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一刷。
日.北川博邦編:《章草大字典》,東京市,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平成6年6月。

七、一般書目
王夢鷗等著:《中國文學的發展概述》,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9月。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上冊,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
姜一涵等編著:《中國美學》第六章〈書畫美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2年2月初版。
徐渭:《徐渭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2月二刷。
于民、孫通海合編:《中國古典美學舉要》,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一刷。
薛麥喜主編:《黃河文化叢書.藝術卷》,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一刷。
吳中杰:《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第一卷.史論卷》,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一版一刷。
吳中杰:《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第二卷.範疇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一版一刷。
吳中杰:《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第三卷.門類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一版一刷。
史鴻文:《中國藝術美學》,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一版一刷。
梁一儒、盧曉輝、宮承波:《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三刷。
鄒華:《中國美學原點解析》,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11月北京一版一刷。
李天道:《中國美學之雅俗精神》,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12月北京一刷。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4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